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黄河边玩作文 > 地图 > 黄河边玩作文
黄河边玩作文

(共 2826 篇)

  • 1、 去黄河边玩作文3篇

    关于“去黄河边玩作文”,笔者精心搜索并整理了一篇详细的解析文章。写作是激发创新思维、挖掘个人潜力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够让思想更加深入,并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在写作文之前,我们需要先全面了解题目的要求和思路,认真思考后再开始动笔。本文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够喜欢并收藏。

    去黄河边玩作文(篇1)

    暑假的时候,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苏鸿叔叔一起去黄河边玩。

    当我们来到时,看见河边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玩耍了。我看见有的人在玩挖泥坑,特别是有一位小哥哥用手来挖成一条小河,小哥哥的狗狗跑到了小主人挖的小河里开开心心地翻滚,弄得全身脏脏地,小哥哥的爷爷走过来,帮狗狗洗澡,爷爷用水在狗狗身上搓搓,下搓搓,左搓搓,右搓搓,乐得狗狗汪汪叫。有的人在玩会弹跳的沙面上开开心心地跳着,还有的在黄河边玩水。于是,我们也高高兴兴地加入了这个小队伍里,我光着小脚丫跳上了沙面上,轻轻弹跳着,一不小心,我的小脚陷进泥潭里,我使劲地挣扎着,可是越陷越深,爸爸妈妈看见了,笑哈哈地就拉我上来。我和爸爸妈妈又蹦又跳地来到河边洗脚。我还叫爸爸从车上拿了一个瓶子,装满了一瓶黄色的水,你们猜,这是什么水呢?我笑哈哈地说:“这就是黄河水”。

    在回去的路上,爸爸对我说:“这条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应该爱护她”。

    去黄河边玩作文(篇2)

    天气不错,天空湛蓝湛蓝的,连一缕云都找不到。虽是夏季,但太阳并不太晒,柔柔的阳光伴着微风,轻轻吹拂着大地,我惬意地哼着小曲儿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黄河岸边玩冲浪。

    我们买了票就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神速换好泳衣,赤着脚丫小跑着进入游乐场。刚一进来,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分布均匀的喷泉。喷泉变换着不同的姿态,水花喷向高空瞬间又溅落在地面,朵朵水花在地面上打着滚。与众多小朋友嬉戏着,我也忍不住奔向一个个水柱,与它们来个亲密接触。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人造海滩。沙子细而柔软,光着脚丫走在上面,挠得脚痒痒的。可还是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拽着妈妈往海水里跑。呵,大家都穿着黄色救生衣在人造海里打着水仗。我也拿起一件套在身上,急急忙忙冲进水里。还挺巧,我们刚下水,便开始了人造海浪。哗!一声,白色的浪花涌了过来,一浪接着一浪把人高高地举起来,一声声开心的大喊,欢呼声高过了浪的声响。浪似乎怕把游人摔疼了,又轻轻地把我们放下来,它怕游人离开,便给吸了回来。

    离开人造海来到一个v

  • 2、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一

    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 ,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

  • 3、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篇一

    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要不是看了《黄河边的中国》这一本书,我也不会想好好去回忆一下1995年的人事变迁。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

  • 4、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

    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 ,“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

  • 5、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2000字

    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要不是看了《黄河边的中国》这一本书,我也不会想好好去回忆一下1995年的人事变迁。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腐朽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 6、 埃克河边作文

    写作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和成就。写作是表达心情和思想的好方法,能够促进友谊和感情。那么,我们常用的作文格式有哪些呢?不用担心,读后感大全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埃克河边作文”介绍,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埃克河边作文【篇1】

    埃克河边

    601陈泽天

    今天,我在美术书上亲睹了一幅风景画——《埃克河边的磨坊》。

    这幅画是荷兰著名的画家雷斯达尔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当我看到这幅画时,虽然没有亲自看到它,只是一张照片。但我却被迷住了。在我眼前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

    在傍晚时分,一条河流向远方,不知它的尽头在何方?这条河叫“埃克河”。天渐渐暗了下来、暗夜已经编织到了那耸立在埃克河边的唯一的磨坊,落日的余辉和暗夜在磨坊边上作战,看谁能征服着最后的领土。突然,风姑娘来了,缓和了战局,河面上刮起了大风,微波粼粼,渔夫驾驶着小船,在风姑娘的怒号中,缓缓前进,边上的麦子在风中频频点头,好像迎接远归者,白色的云朵立刻染上了一层黑霜,像是嵌在天上的几颗黑宝石,一群妇女伫立在岸边,头上包着一层毛巾,风吹过她们的衣角,她们合着手臂,放在胸前,这是她们在祈祷丈夫早点归来。望见一片白帆从水天相接的地方露出脑袋,妇女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在这幅画中,妇女、处于暗夜与光明的磨坊、这河边的景色、这微波荡漾的河面,都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还残留着一点爱,在天空的衬托下,这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埃克河边最美的一处

    埃克河边作文【篇2】

    当玉儿走到老奶奶家时,发现老奶奶正拿着洗衣服的棒子,艰难地拿起装着衣服的盆,一步一步走向河边,玉儿飞快地跑到老奶奶身边,亲热的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让我来帮您洗吧!您到一旁歇歇吧!老奶奶说:不行!不行!你还小,苦力活应该老人干!但玉儿还在一旁坚持说:不要紧的,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应该多休息休息,还是让我来帮您洗吧!还没等老奶奶回答,玉儿就挽起袖子洗起衣服来,玉儿又是搓又是挤,终于洗好了衣服,玉儿把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底下晾干,把盆子放回老奶奶家的时候,老奶奶不禁紧紧地将玉儿饱住,紧紧地把脸贴在玉儿的脸上,说:你真是我最亲的亲孙女呀!玉儿害羞的说:其实也没什么,这只是我应该做的,我以后会常来帮您做事!帮您分担!帮您解忧!

    埃克河边作文【篇3】

    二年级写景作文题目:我的家乡。关于家乡的写景作文怎么写?这篇二年级写景作文300字的我的家乡的写景小练笔希望

  • 7、 故黄河作文

    选择我的“故黄河作文”我保证您不会失望。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展现个人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力,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逐渐成为高手。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注意写作的方式。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故黄河作文(篇1)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黄河边玩,刚下车我就看见了一泻千里、波涛拍岸的黄河,在往里面走,我又看见了好多艘船停泊在岸边,等待着乘客上船。我们上了船,看到了那滔滔的黄河水打着旋涡向东流去,一浪推一浪,奔腾不息,然后渡过黄河到达了和中间的泥岸,我们在哪里开心的踩泥。

    哇!可以踩泥了!“我的声音直冲云霄, 脱掉鞋子,脱掉袜子,端直冲进了踩泥的人群,原来所谓踩泥就是在黄河滩中间用脚踩泥沙,刚开始还是硬硬的沙地,越踩越松软,一会儿水就出来了。那个感觉真实爽呀,脚踩着水和泥,真是名副其实的“水泥”,松松的,软软的,不断地冒着泥泡泡,有的地方冒出来的水竟然是温温的。

    到了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黄河,但我还是很高兴,瞧!我还带来了几张照片呢!

    故黄河作文(篇2)

    我出生在黄河的故乡,却没见过黄河。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黄河游览区玩。路上,妈妈说:要经过一座山才能看到黄河,那座山叫邙山。我从来没有爬过山,所以非常期待,但是爬起山来却很困难。虽然爬山很困难,但是我克服了一切困难,终于爬上了山顶。

    到了山顶,我看到毛主席的雕像坐在那里眺望着黄河。我站在毛主席的雕像身旁向远处看,看到了整个黄河滩的壮观景象!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时说过一定要把黄河治理好!

    我想象着当年治理黄河的景象,据我所知,黄河每年都会有16亿吨沙子,其中有12亿吨流进大海,还有4亿吨沉浸在河道中。

    下山时,我看到了炎黄二帝的雕像,很壮观!我用手摸了摸他们,心想:是谁那么伟大?能把这么大的石头做成了雕像,刹那间,我感觉道自己很渺小。我站在半山腰上看黄河,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是滚滚黄河向东流啊!

    我们下了山,再回头向上看炎黄二帝的雕像,感觉更加壮观了,相比起来,我感觉自己更加渺小了!

    我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景象而惊叹,为人类的伟大而自豪!

    故黄河作文(篇3)

    放暑假了,在我高质量完成暑假作业后,爸爸妈妈兑现了他们的承诺,带我来到黄河游览区游玩。

    一到黄河游览区,中华民族盘古开天的尧舜二帝高高的矗立在我的面前,我站在广场上凝视高大威严的尧舜二帝的雕像沉思,中

  • 8、 黄河壶口瀑布作文

    正宗原创句子: 写作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经常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水平。在众多阅读材料中,我认为“黄河壶口瀑布作文”是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它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黄河壶口瀑布作文 篇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海淘风簸自海角。”这两句诗引起了我对黄河的无穷向往。今年的暑假,我终于得以亲临黄河,亲近气魄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和山西接壤处的秦晋大峡谷里。踏入景区,远眺望去,悬崖险峻、陡峭,两边怪石嶙峋,那被称为“十里龙槽”。闻名的壶口瀑布就在槽底哗哗冲洗。只见飞瀑四溅,瀑流翻搅,棕黄色的河水忽然变成一朵朵白色浪花。河水渐行渐远,变成了绿色,可不一会儿,又变回了黄色,像魔术师一样。

    在“十里龙槽”的顶端,人们围下落差最大的地方,近间隔接触瀑布。我飞快跑过去,只见原本平静的河水忽然急速涌入,交汇成了飞瀑激流,水在互相撞击着,不中断翻腾着,在陡峭的岩石坡上倾注而下,冲击着底下的河床。水流激起了浪涛,惊涛拍岸,浊浪滔天,犹如万马飞跃。那气魄,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仿佛要吞噬一切。

    黄河水冲击着岩石,炸出的水花抛撒出无数水珠,真是飞珠溅玉。晶莹的水珠如枪弹般向游人射来,游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水珠对人们笑着,大家也在欢呼着,叫嚷着,快乐地迎接母亲河送来的“圣水”。沐浴着母亲河的河水,呼吸着母亲河送来的清风,抬头一看,茫茫的水雾弥漫在空中,在夕阳映照下,一道七色彩虹在瀑布上若隐若现,好漂亮!

    怎么样,如斯壮观的壶口瀑布,太令人震撼了吧?!

    黄河壶口瀑布作文 篇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中的壶口瀑布颇为壮观。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和山西接壤处,那边群山环绕。从远处远望黄河,河水缓慢地流着,河滩上裸露着一块块坚硬的石头,高低不平。再近些,隐隐约约地听到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转动。河水也变得湍急起来。

    进去景区,登上河滩,面前的景象让我激动不已。北边的高地上,黄河水平静而缓慢地流淌着,在靠近瀑布边的河面上,河水忽然加快了脚步,从瀑布上飞跃而下,落入下游,波澜壮阔地向东流去。这气魄如发威的'猛兽横冲直撞,又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一般,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瀑布上,黄黄的河水从高处落下来,溅起了良多小水珠,形成蒙蒙的水雾,这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大异景“水底生烟”。这些水雾

  • 9、 有关黄河作文合集

    写作文是一种启发自我觉醒和自我塑造的方式,通过思考和表达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意识流。为了获得好的作文,我们必须注重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我们为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精心收集整理了“有关黄河作文”的相关内容,相信你在这篇文章中能够找到所需的帮助和指导!

    有关黄河作文 篇1

    黄河在咆哮,古老的黄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黄的河水奔腾翻滚,诉说着她的漫漫旅程。黄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辉煌太辉煌。五千多年间,黄河岸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黄帝似的伟大人物,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炎黄先祖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创造了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一页。过去的中国是前人建造的功劳,今日的中国是父辈的辛勤建设,未来的中国将在我们手中飞黄腾达。

    黄河在咆哮,悲伤的黄河在咆哮。她饱经风霜,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坎坷岁月。她遍体鳞伤,含冤受辱。她在大声呼唤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岁月——不要忘记英国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要忘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肆意践踏中国的文化珍宝;不要忘记在日本鬼子凶残的刺刀面前,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灾难换得战局上短暂的缓和;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被列强欺压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这冤,这辱,这屈,刻骨铭心,黄河儿女世世代代背上了这烙印,肩负着一洗耻辱重振国威的历史使命,在大浪中奋勇向前,向前!

    黄河在咆哮,醒来的黄河在咆哮,这咆哮是号角,这咆哮是战鼓。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春暖人间。黄河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轰天震地的欢呼声中咆哮,她翻腾,她激荡,她抖擞,她飞天翱翔。她为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而全身心的兴奋。黄河在咆哮,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发出全力的呼号,她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中华健儿们前进。

    黄河在咆哮,威严的黄河在咆哮。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不断整治,得到党和人民大力支持与重视,更得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仰慕,称她是“中国的一条真正的黄龙”。她挽回了曾经被人唾弃的尊严。现在黄河站起来了,也代表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都站起来了。听,黄河用奔腾九天、拨云揽月的气势在宣讲,她教育我们:“努力学好文化,为祖国再添新貌。”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磅礴的喉咙,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

  • 10、 黄河作文锦集

    我们会将难忘的事写进自己的作文,写作文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好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获得高分,有的学生为写不出作文还急哭过呢相信吗?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黄河作文锦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黄河作文【篇1】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炎黄子孙。今天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崔老师带领我们到了密林一线天,我们展开了反间谍活动。

    我们雄狮队是反间谍,和间谍们拉开了殊死搏斗的帷幕。

    我们反间谍四处抓人,每次间谍来要挟我的时候,看他们人多打不过,我就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

    我们最后把人给抓齐了,一声狮吼似的叫喊:我们赢了!我们该当间谍了,被反间谍给追得屁滚尿流,惊慌失措地逃走了。

    这次,我们内心再强大也被反间谍抓捕了,趁反间谍没看见,我们就一溜烟似地落荒而逃了。

    最后我们站在母亲河的怀抱中,吟歌作诗,还要谈感受。

    这三个环节让我无比快乐,永生难忘。

    黄河作文【篇2】

    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黄河不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华夏族人开辟了中华文化的新篇章。而他们,则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的子孙。从第一颗稻谷掉进了黄河水中起,人们离开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发展起了领先世界一大步的文化。第一部农书在黄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书在黄河水中洗濯;第一部医书在黄河水中完善;的一部史书在黄河水中打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一不是受到了黄河水的哺育,从而开创了世界文明的先河!

    我心中的黄河,是一条宽广却又有力的大河。黄河两岸绝壁万韧,河水波涛翻卷,气势磅礴;在三门峡,她应当是另一片壮丽的景象:大自然鬼斧神功力劈三门,有高山平湖,碧波荡漾,船行柳林,重峦叠嶂,又有跌宕冲撞,奔腾而来,咆哮而去的大河气度.这里可看到烟波浩渺的容颜,又可领略排山倒海的气势,这里是阳刚与柔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之魂的所在地。

    黄河,你是个让无数人梦寐,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地方,我为拥有你而感到自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黄河,爱护黄河,让这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永远美丽纯洁。

    黄河作文【篇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黄河,真是绝呀。

    受这两句诗的诱惑,一放暑假,爸爸便开车带我来到黄河边欣赏风景。

    一下车,河风吹

  • 2021-11-24

  • 2021-11-25

  • 2021-11-30

  • 2023-06-09

  • 2021-07-20

  • 2019-09-21

  • 2021-11-25

  • 2021-11-30

  • 2022-12-15

  • 2023-06-05

  • 2021-12-01

  • 2023-06-03

  • 2023-05-09

  • 2019-09-25

  • 2023-01-14

  • 2021-06-07

  • 2023-06-27

  • 2023-03-30

  • 2019-09-25

  • 2023-07-01

  • 2023-06-15

  • 2023-01-07

  • 2023-01-06

  • 2023-04-02

  • 2019-10-28

  • 2023-04-13

  • 2019-10-23

  • 2019-09-25

  • 2022-12-1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3-20

  • 2023-06-30

  • 2019-11-04

  • 2019-09-20

黄河边玩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黄河边玩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黄河边玩作文、2024黄河边玩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