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21-12-22 来源:互联网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读后感简单的说,就是看完书之后的感触写下来的文章。“读后感”才是你读完长篇大论之后真生能剩下留给你的知识。有没有哪些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作参考?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本科在读生,对我而言,到现在上的专业核心课也就三门吧——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然而,我总觉得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一方面,我自己现在就只是一个初学者,自然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另一方面,学校上课用的教材是国外的译本,还是有点混乱的。而且自己在课上比较散漫,心不在焉,听不下老师讲课,不太喜欢死沉的课堂氛围,翘课什么的都有。而老师方面,他们主要的精力并没有放在教学上,而是别的一些事情,比如科研这些,教学的质量也不是太好。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s://www.dhb100.com/

所以,因为以上种种的因素,我对微经和宏经的学习并不扎实(政经先放一边)。而这学期,我学的是宏观经济学,机缘巧合之下,我去旧书店买了这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也即是这本教材的下册——《西方经济学下册》。又是偶然的情况下使我开始读起它,发觉这本教材比较狠,没有废话,并且编的思路也很清晰,觉得十分受益。故又去旧书店再买了它的上册,也即是它的微观部分,决定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翻看一下,才会想着写读书笔记,希望能坚持下去。

然后,我认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也是可以看的明白我的这个笔记的,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朴实无华的学科,它的道理都是实在的,尽管这些道理的假设往往有些不切实际。

由于我并没有先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写读书笔记,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我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没有什么大局观,但是我以为这恰好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一起阅读一起发现的可能,希望最后能有峰回路转的感觉。我还偶然的发现,这本教材也是今年广工经济学,就是刚上大一的师弟师妹们的教材,这也是一个巧合吧。

最后,在一些道理的阐释方面我可能不会做过多的解释,道理正是因为它的深刻才显得简洁难懂,不过我应该还是会尝试去想一些背后藏着这些道理的具体例子。然后,一些图像可能我就直接拍书放照片上来了。

如果读的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会放上来,不过,我自己觉得这个读书笔记可能还是会非常地像一个学生上课时候的笔记,毕竟,我读的,是一本初级的经济学教材。(疆域)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www.dhb100.com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800字延伸阅读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800字集锦


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写读后感要弄清楚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写好作品读后感的关键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岛经济学读后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1

这周温度突然下降,都要穿棉袄了的,再加上天气不好也在下雨。

读完了「小岛经济学」,对一些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不过以前在这些方面也是有一定盲区的。然后就日常看书来慢慢提升这方面的认知。

小岛经济学围绕一个小故事展开,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扩大,以小岛中的鱼来举例,就算是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读了,也会很容易理解。

整本书围绕着捕鱼展开,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变化,捕鱼量的变化来看经济的发展,还介绍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等人们成立政府以后,政府为选举的一些举措,执政人的一些举措使经济发展到一个不可控的地步,然后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等一些经济问题。

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关心,可是你感兴趣可以去读读,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要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一定了解,不一定要像科班出生那样了解那么多,可以像读读小岛经济学这本书,对经济发展这方面有一定认知,不存在说是一片盲区。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2

以寓言的形式讲解了经济发展、运作的模式,并指出了生产的重要性和消费导向形经济存在的弊端。

总体简单易懂诙谐有趣,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入门书。

每章都以“寓言故事+要点讲解+现实事例”的结构展开,十分方便阅读。

讲明了三个事实:

1.所有产品必须首先被生产出来才能被消费,当消费过于超前,就会形成经济泡沫;

2.通货膨胀并不等于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只是其表现,根源上来说,通货膨胀是发行的货币远多于实际所需的结果;

3.所有zf提供的承诺,都必须有其资金支持(税),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恩赐。

另外,本文作者应当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支持者,反对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而我们其实知道,完全放任市场经济自行其道,极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等不良经济现象,当然于作者的理解而言,可能“柠檬市场”也是市场经济自行运作的自然产物。

经济运作的不仅仅是经济诉求,还有贪欲和其他因素,因为运行经济的是人,人往往会以其他的思路应对经济,所以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有有可能形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宏观调控,过度干预不可取,但市场仍需要一定程度的产品质量监管、物价管理。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看上去完全正确,但它将市场想象为一个完全理性、不带任何感情因素的市场,而非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这是这一理论或说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先天缺陷。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3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600字!

读过的经济学著作不多,但本书还是非常浅显易懂的。主要意思大概是:世界普遍奉行的理论是认为不断刺激消费,打击储蓄才能拯救经济,提高就业率;所以美国一直在这么干,可是刺激起来的消费都是虚无的泡沫,还会造成通货膨胀;但美国又是很幸运的,不仅建立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体系,后来又有了欧洲中国的帮忙背债,加上炒房等,一次又一次躲过了危机,没有导致美国债券无法兑付的惨状。

本书中针对这一现象又提出了真正的做法,即储蓄,减少政府干预,让经济自我调节,做到自产自销,虽然会迎来短时间内的通货紧缩,从而导致物价下跌,但后期势必会重新拉动消费。而我们只需要提高生产力,让经济自己调节即可。近年来,我国似乎也意识到了美国以他目前的经济模式,让外国给他打工,他坐享其成的骗局,于是慢慢减少美元的储备。这种与美元脱离关系势必要经历漫长的阵痛和外债的贬值,但不管怎么说,都在慢慢探索改变。

可是看看国内目前房价被炒高了,通货膨胀问题和国外也趋势差不多。美国这次疫情后又频频继续放大招刺激消费,甚至零利率,着实让购买了国债的国家捏了一把汗。不过,我们在意识到问题后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我们自产自销的能力比较强,扩大内需,提升国内的需求在近几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我们得以避免走美国的老路。

总之,也许是自己对经济了解的还不够多吧,觉得这本书还挺有道理的。美国之所以走到今天,都是机遇好,要是换成其他国家这么干,早就把自己玩死了。但愿中国经济上可以再整顿整顿,避免过多的泡沫。疫情之后物价有点高,我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尤其是猪肉嘞。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4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400字:

这周温度突然下降,都要穿棉袄了的,再加上天气不好也在下雨。

读完了「小岛经济学」,对一些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不过以前在这些方面也是有一定盲区的,然后就日常看书来慢慢提升这方面的认知。

小岛经济学围绕一个小故事展开,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扩大,以小岛中的鱼来举例,就算是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读了,也会很容易理解。

整本书围绕着捕鱼展开,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变化,捕鱼量的变化来看经济的发展,还介绍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等人们成立政府以后,政府为选举的一些举措,执政人的一些举措使经济发展到一个不可控的地步,然后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等一些经济问题。

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关心,可是你感兴趣可以去读读,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要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一定了解,不一定要像科班出生那样了解那么多,可以像读读小岛经济学这本书,对经济发展这方面有一定认知,不存在说是一片盲区。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阅读时不要夹杂感情色彩,如另有独到见解,请到发送信息处,分享给我,我会及时予以回应。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5

本书的两位作者Peter D. Schiff和Andrew J. Schiff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拥护者,因此全书都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指出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和财政赤字缓和自由试产的波动,政治家们偏爱凯恩斯主义的原因也在于他可以拿出一套解决经济危机的无痛方案。

奥地利学派则认为经济衰退是经济繁荣期所做出的错误决定的必然补偿,政府过度发钞,在短期内误导了人们对未来的决策,从而产生了暂时的繁荣景象。经济迅猛发展过后必然会有一个相应的衰退期。

本书通过讲述小岛上的寓言故事,联系美国社会的经济现象,介绍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三个重要观点:

1)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2)改善恶化的经济状况,需要储蓄而不是消费。

3)经济不景气时,需要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6

应该是我第一本从头至尾看完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

亚当斯密《国富论》、曼昆《经济学原理》、伯南克《金融的本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不断地收藏着很多这样官方、经典、专业的书籍,然而阅读量却难以为继。总觉得大家们的思想离我太远,而通往他们思想的道路——他们的文字很晦涩,更差的是,对学问追求的精神更有天壤之别。

当然还有更多的选择:《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王二的经济学故事》《XX大学财商课》《货币战争》(这本人人喊打的书)……但这些书的名字太网络风,太接地气了,无论如何,自以为要迈向专业的我,对此只能是不屑一顾。

当然还有这个选择,《小岛经济学》,老实说,若不是本周二没书看,就不会借读到本书,而我对此类书名书籍还是敬而远之。

这学期来,读书的速度快了许多,也许是因为选读的书都好读,也许是因为课上得越来越无用越来越无聊。

这本一天读下来的书,只有匆匆而过,没来得及思考,没来得及深入。所以所谓书评,只有叙述,没有(办法)升华。

首先,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应该是生产力的提高。因为小岛逐渐繁荣的背后,靠的就是捕鱼能力的提高。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捕鱼能力。双手总算不用整日为肚子忙碌,大脑终于不必每天为温饱运转。自由时间的增多,人们创造了更多:衣、棚、船、推车、冲浪板,还有公司、储蓄、生产力的再提高……更多人纷至沓来,人各有所长,又有了分工和职业,还有始于保管而盛于借贷的银行。一切都有条不紊,直到……直到哪个转折点来着,小鼓岛的入侵,政府的补鱼魔法还是鱼券的风行,泡沫终是蕴藏着幻影,哪个转折点不重要,政府的自作主张,经济顾问的自以为是,一再稀释岛民的财富,把制造业外包给别岛,企图自己坐收渔利。连年赤字,在加息、违约的选择中,举步维艰。

算了,他国的经济,我来关心什么。而且他们经济如何,照样维持着灯火酒绿的生活,照样是精英遍地的国度。

其次,是政府干预经济和“看不见的手”。制订最低工资标准却让人失业,禁止哄抬物价却使灾区物资短缺,公共服务部门使权利寻租,这些在我们国家更是过之不及。十八大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并不晚。然而这以前GDP的增长徒有其表,至少在我的家乡,人们生活改变的至多是方式,鲜有质量,人们生活水平应与地方GDP增长而增加的正相关部分,被一小部分人截了胡。而随着国家日益繁盛,伴着生产力规模与经济实力水涨船高的鱼券供应量,却使被截胡的人们渐渐感到物价上涨的无力,健康,教育,婚姻,娱乐都变得贵重了,唯有钱不值钱。

我从没想过,年满二十的汉子,却在这个时代,一股脑儿的都对着房子念念不忘。从前三四十岁的大叔求田问舍,还应羞见刘郎才气,怕是我们如今的弱冠之年连梦的勇气都没有,就直接迈向置业养老的大道了。然而这路却走得没那么平坦,一套房子要一生还贷,远比古人立德立身科举进士十年寒窗春风得意的时间成本要高。

如果我们花费这么大的成本获得一套房子,是因为房子比古人的更舒适,那么千年来的科学家将难以瞑目,那么多的瞩目成就,却使人们在巨人的脚下,用一生追逐。

说到底,是经济出了问题,是经济抹杀了科学留给世界的遗产。资源配置的问题,使一小部分人挥霍无度,绝大部分人辗转流离。

说到这,已经语无伦次,但我还有很多所想,关于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数学的伊藤引理,还是想吐槽一下服务部门(昨天在《追风筝的人》中又看到了邻居嫌吵叫警察的事,联想到生活中亲历police的冷漠和推诿)。虽然我们的国已经厉害了,但是经济不就应该是改进再改进而非歌功颂德吗?我想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经邦济世(这才是我们中国对经济的期许),现在实力还远远不够。我还想说更多,想总结更多,思考更多在这本书上,但今天,到此为止。

——不愿吐露姓名的玉同学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篇7

形象的比喻,讲美国说为最初的那个小岛国。没有产出,也就没有经济。而美国现在的社会现状——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内商品大比例需要进口,从中国,日本等一些亚洲出口大国。而美国本土的产出比例和产出商品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美国有的,似乎仅仅只剩下“美元”了!

从最初的自给自足社会,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现代经济社会,美国成为了进口大国,中国,日本成为了出口大国。作者提到,如果有一天,中国日本等这些超级出口大国,他们不想再用出口的商品,来换取“美元”这种纸,美国会怎么样?一个国家,只有在他们本国进行大批量出口商品,他们的货币才具有价值,因为他国人员需要永其本国货币进行购买其本国产品。现如今,美国消费主义横行,消费数额远远超过产出额度,从整个社会整体来讲,只有生产了一块面包,人们才能消费一块面包。而美国人们正在用“美元”纸,来换取他人生产的“面包”。与此同时,生产“面包”的人,有时却吃不到“面包”!回到本书中心点——产出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点!产出的商品变多了,商品总量变大了,商品价格由于边际成本降低了,人们自然而然的想要进行消费,经济也就随之变得越来越好了。重点是我们要产出,增加这个社会产品的总量!最后看一下作者的幻想,书中那个代表美国的小岛,经济崩溃,社会瓦解。同时,中国和日本的小岛,经过一小段艰苦的时光后(因为美元贬值,好多企业破产),再次创造了一个物产丰富,价格亲民的繁荣社会!

大家的经济学读后感(优秀范文)


《大家的经济学》是我在本科时期读过的一本专业参考书,由经济学学者茅于轼和岑科编著。当时只粗略地看了一番,就觉得该书通俗易懂、丰富生动,颠覆了我对经济学的一贯成见,加之自己近年来愈发对经济现象、原理产生兴趣,便从书柜中取出温习了一遍,收获颇多。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m.dhb100.com

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以及文章篇幅有限,这篇读后感大全先不涉及专业内容,就谈谈为什么要学经济学这个话题。当年在课堂上,老师给出的理由是:学经济学是实现个人财务自由和职业发展必备的专业素养。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几年后,自己的感受也基本如此。就新闻工作而言,采访中碰到一些经济问题是常有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很可能会在准确性、专业性上打折扣,影响报道质量。

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解释则更加到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问。它既非常深奥,又平白易懂,就看我们怎么学。一个人不学经济学也能懂一般的经济规律,比如说物以稀为贵,就是经济学。但学过经济学就懂得更深刻,问题看得更透。而且能够运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我们还能够发现,由于古人不懂经济学,人类的发展大大地延误了,而且至今类似的错误还一犯再犯。可见普及经济学知识有多么重要。

作者还提到,经济学又有助于我们懂得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处理好和周围人群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社会责任。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作者的这些观点使我想到,在20多岁刚刚步入社会,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逐渐成形的年纪,学习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正确认识、处理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相比第一次阅读该书,这次重读还让我感到:同样是学,学得深,学得浅,大不一样。一方面,透彻的理解需要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在接下来学习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个问题,尽量学深悟透,让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深刻。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m.dhb100.com

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读后感800字(3)篇


得一空闲的下午,我看完了美国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全书从头到尾的故事都是日常生活当中蕴含着经济学哲理的小故事,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作为一名从大二就接触经济学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些故事我之前都有看过,并且很多观点和道理早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的骨子、成为了我价值观的一部分。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温了“成本效益”和“机会成本”这两大原理,并为为我现阶段思考自己的人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从人类的发展简史来看,个人几十年的一生何其短暂;而对比每天的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人的一生又是何其的漫长。作为个人,无论是认为短暂还是漫长,在二十几岁的选择都会对后半生的几十年产生关键的、不可回头的影响。有句话说的话:你的现在是你以前选择的结果。因此,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的二十几岁的硕士毕业生,“选择”自然而然的便成为了现阶段的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慎重选择地点。地点与人的关系主要通过环境来实现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谓甚远。“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人能逃脱文化带来的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他接收到的信息、所感受到的氛围、所秉持的思想观念等。可以说,选择了那个地点、什么环境,便是选择了相对应的人生。北上广深开放自由,武汉郑州生活便利,县城里有熟悉的人情和水土,就如同樱花灿烂、玫瑰浪漫、含羞草腼腆,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魅力,此时就需要跟着感觉走了,权衡了各方面的利弊之后,更想去哪里那就去吧。

慎重选择职业。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最大的标签,也是社会地位的来源。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更是被诠释的淋漓尽致;但是又有句不过时的老话是这样说的“男怕入错行”(实际上,21世纪不分男女)。在毕业刚踏入社会时的选择尤为重要,选对了职业方向,在往后的30年里踏实努力,道路会越走越宽;一时选不对但如果能够及时醒悟调转方向,亡羊补牢尤时未晚,仍能会有可能拥有光明的前程;但如果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意识,迷茫便会是常态,无路可走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便可以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思考,从长远来看,选择哪个职业方向更有利于实现总体利润的最大化。

慎重选择伴侣。学院就业指导老师跟我们说过:找工作要多方面尝试,不比嫁人要慎重。尽管他主要表达要多方尝试就业的意思,但是从侧面也在告诉我们对于伴侣选择的重要性,毕竟那可是要白头偕老、共度大半生的人,你选择了一个就意味要放弃其他的所有可能,机会成本不可谓不大。

在二十几岁的当口上,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需要做的选择还很多,需要思考的事情还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还很多。书籍是人生的启明灯,读书是永远也不能停止的事情。

用书本中的观点来解开自己的困惑,拨开云朵见月明。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一口气读完了,这是我迄今为止读的最贵的一本,将近三十块钱,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浪费,它让我觉得自己挣了不少个三十块钱,买卖就是一场博弈,没有所谓的赢家,也没有所谓的输家,那些看起来赚便宜的促销,打折,其实是烟幕,每一件事情都在算计着成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筹码,不管是金钱还是时间,有的人愿意为了省钱排几个小时的队买特价,有人为了省几个小时买原价,无所谓的便宜可挣。

以前小时候,奶奶会花大把的时间去批发市场买菜,和那些小餐厅采购一起挤,企图跳过零售价格赢得批发价,便宜一两块钱,但代价是忍受脏兮兮的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花费大把的时间,可是对我奶奶来说,时间应该是最没用的东西了吧,所以她觉得半天的时间还不如几块钱,当然也离不开家里的经济条件,能省则省,也是老人家的一贯作风。

可是,现在我也长大了,我宁愿去超市,干净,卫生,还明码实价,也不会短斤缺两,毕竟超市不会为了一两块钱得失顾客,工作人员对营业额也不感冒,所以他也不会恶性欺诈,所以,每一个商场他都有针对的客户群,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服务,就必然接受代价。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让我们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丰厚的回报。基本上,既定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所有特点,都是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凭着敏锐的目光,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种所谓的便宜,其实都不便宜。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有些例子在课上老师也讲过,巴西人和美国人对易拉罐回收的不同行为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期末考试题(隐约记得分之还挺高哈哈哈)。比起美国,国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大都停留在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上,实际运用能力很差(当然我自己也是这样)。曾光老师有一次上课说他当年访学时看到微经课上老师竟然在叫学生怎么画需求曲线(其实就是简单的一元一次函数),心想国内学生初中就知道怎么画了……但是几节课下来之后发现他们的学生对经济学掌握的很扎实,而且能够将经济学与数学很好的融合起来,在这一点上,emmm自己心里啥样就比较清楚了[捂脸]

生活中处处都是经济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基本上,既定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所有特点,都是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客观理性大方大气[胜利]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从此世界的时钟再次从西方摆向东方,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有4500年的时间,世界的时钟都在东方,只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的崛起已是历史潮流。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克鲁格曼则预言正在崩溃。这样的两极分化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吴晓波通过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和逻辑。这也是熊彼特的通过理论、统计和历史来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式。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本书从管仲、商鞅、汉武帝等一直讲到了改革开放,历代经济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开放与封闭、国有与民营这几个主题展开的。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天然、终极性诉求,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政治制度能够保证统一的维持。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国家治理逻辑显然与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原理,存在内在的冲突性。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变革势必将削弱中央的集权能力。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给过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中国只要有70年的稳定期,必定大繁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两三代人的事情。但是改革过程中,历朝历代都经历着“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这一失失衡的原因就是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很多人觉得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实际上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和美国的起步,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文化、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历代经济改革的历史来看,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权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得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作者吴晓波。吴晓波是个名人,就不浪费笔墨介绍了,感兴趣的总能找到丰富的资料。不过,眼神不好的我,刚开始把吴晓波看成王小波了,罪过,罪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从古至今,治理国家,必然和经济管理联系在一起。经济宽裕,国家自然富强,人们安居乐业;经济低迷,则要么被外人欺辱,要么国人揭竿而起,后果都不妙。一句话,没有钱,不好办事。

个人看来,《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还是值得一读的,读完之后,你至少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经济管理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书中,各朝各代的经济管理者各展所长,在历史舞台上或长袖善舞,或执刀前行,无论他们的结局如何,我对这群为理想而奋战的人们表示尊敬。

书读完了,没觉得有成就感,反而有点沮丧。因为越读,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比如我对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名词就不懂:青苗法,均输法,井田制等等,之后还是查百度才明白些许;还有书中许多对中国经济史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以前对他们的了解或仅限于名字,或存在误解,比如王安石,宋子文。怪不得萧伯纳说:好书读得越多,就越让人感到无知。

当然,书,只要去读,就会有收获。如果加上一点自己的思考,得到的就会更多。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明清以前,我感觉一直在重农和重商中徘徊。一段时间重农轻商,一段时间是重商轻农,特别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容易发生改变。本末倒置这个词中,本为农业,末为商业,所以处理本、末的关系,是各个时期经济改革家门首要的任务。商鞅是重农的,桑弘羊是重商的,到了汉武帝,又开始重农了。而到了宋朝,朝廷的控制力弱,商业高度发达。明清时期,因为稻与棉的技术成熟,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循环封闭式农业社会,缺少了和外界的联系,错过了发展的时机。

看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多都是古人用过的。比如现代专营制度,便始于商鞅的盐铁专营。烟草行业最挣钱,由国家专营;石油、通信、电力、食盐也都是的;不过食盐的专营制度2024年11月已经废除。还有国有企业,古代已经有了,比如宋代,政府就控制了茶、盐、酒、醋等利润丰厚的关键性行业,这就是国营;而针线、服装、肉食、儿童玩具等利润少,不易监管的行业,开放给民间经营,这就是民营。这种商业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引出了两个新名词——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

这本书对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现代经济管理情况进行了简单地描述。陈毅任上海市长时与投机分子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桑弘羊和王安石给我的印象更深刻——虽然他们的方法类似,但陈毅市长的故事更生动。

还有一个感受:在经济管理这个领域,法家似乎更有用武之地。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概括性较强的书,时间跨度比较大,又限于篇幅所限,人物的立体感不够强,有的部分让人读得不过瘾,所以,想有一本新书来弥补我心中的这个遗憾。

读完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仍然是心绪难平。让我想起了曾在朋友圈写过的一句话:历史就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当你看不懂今日中国的经济现状时,不妨跟随吴教授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顺流而下,穿越历史的三峡,去看看中国经济变革的发展史。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书的开头提出一个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底是中国的大势,还是天下的大势?东西方历史何时分流、区别点在哪里?有一个精准的答案就是: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而这两个字的后面还站着三个怪物:集权、独裁、专制。大一统的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贯穿了中华千年,并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当今的政治经济形态。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而政治、文化这些上层建筑又是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的。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的九个经济改革的案例,而在每一个案例中,都能够看到我们所熟悉的经济现象和治理措施。我且将这些案例作一概述。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经济变革,他们灵活运用价格手段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实行盐铁专营,垄断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同时鼓励消费,修筑宫室,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对外以商止战,和平称霸。战国商鞅变法用“农耕”、“军战”和“中央集权”将秦国变成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军爵制度打破贵族与平民的界限,与隋唐的“科举制度”一起打开了文人武士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郡县管理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商鞅国家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治国理念受到了毛泽东的推崇,在很多时期都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态。汉初文景之治轻傜薄税,修养生息,国库丰盈,却也导致了地方势力庞大,中央集权旁落。到汉武帝时期,统一思想独尊儒术,对外大动兵戈扩张版图,桑弘羊变法均输平准,实行统购统销物价管制,权贵经济形成。同时国营化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量用于军费开支,致使民怨愤起,武帝晚年黯然罪己。新朝王莽围绕财政、货币和土地三大核心课题开展社会主义改革,试图实现均贫富,鲁莽激进,失败告终。唐朝李世民“小政府、大社会”,轻税简政,加大对外贸易,营造了空前的盛唐气象。晚唐刘晏重启桑弘羊措施,却无法挽回败局。北宋王安石大刀阔斧地对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进行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实行强悍的国家主义。以清官之身创造了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并被蔡京等后来者推向极致,导致北宋灭亡。与王安石同时期,欧洲开始出现自治城市、自由人、自由的大学和自由的思想,世界时间的钟摆开始由东向西摆动。长达500年的明清时期经济停滞,治国者们以“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以“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水稻”和“棉花”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国民性都造成重大不可逆的影响。直到现在,桃花源式的“男耕女织”仍然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唯美主义”。这一稳定状态被鸦片战争打破,洋务运动是晚清内外交困时无奈之举,变革轰轰烈烈却无法扶大厦于将倾。国民党政府在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连续失误,同时在土地改革的无所作为,使其最终输给共产党。建国初期陈云在上海整肃经济取得成功,全国逐渐建立起封闭、垂直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以无处不在“看得见的手”调动经济的每一个细胞。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经济彻底紊乱,到1976年前,中国与世界基本绝缘。1978年总设计师启动改革开放,放权让利,经济全面复苏,增长迅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面目全非,许多坚硬的东西被打破,利益格局出现变化,历史上的景象再度重现,即权威旁落,中央财政窘迫。1991年朱镕基出任副总理,随即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以其霹雳手段整顿经济秩序,实行分税制,启动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98年他当选总理,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将中国经济拉出泥潭。之后又率领中国加WTO。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向垄断上游产业,国有资本阔步前行,民营资本遭受排挤,分税制使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财源,房价水涨船高。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又一次的“国进民退”,致货币严重超发,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2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此时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共识缺乏、公平危机等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历史的三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这本书从春秋时期一直写到2024年。作者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争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济犹如一条大船,行驶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左岸是“稳定压倒一切”的集权,右岸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分权。太集权会造成创新不足,经济低效,太放权又会使权威旁落,还会加大贫富悬殊。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成了统治中国的首要课题,历代政权往往踯躅于此,兴盛或衰落也由此而生。此景,两千年以来未曾稍改。

读书的过程是思想激荡的过程。我不由得被那些改革家的魄力而折服,为他们付出的代价而叹息,商鞅被车裂,满门抄斩,王莽被流寇杀头,王安石黯然离场……他们或是为了强国,或是为了富民,或是想挽狂澜于既倒,或是想扶大厦于将倾,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致以遥远的温情与敬意。至于成效,正如作者所说的:“任何制度如胚胎,一旦形成便会惯性生长,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若没有良好的制衡机制,其最终的形成甚至会超出设计者的初衷和预期。”

读书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80年代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拿着粮票、肉票、布票排队买粮、买肉、扯布,批个条子买回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成为热词。当我读到这一段时,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纺织女工卖早点的公益广告,还有刘欢的《从头再来》。正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经济变革的残酷是“在经济复苏和物质增长的过程中,基层农民及产业工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经济改革的战车中,有的人搭上了顺风车,有的人却做了铺路石。

从作者写这本书到现在又过了五年。这五年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崛起,同时也迎来了思想多元、言论自由的自媒体时代。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再造,如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对传统银行的颠覆,政府的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管制壁垒打破,民营银行正再度回归中国经济舞台。

“读史使人明智”,纵观中国数千年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未来中国必然还要经历更多的经济变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任务,就会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洪流,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中国经济的这艘巨轮将在历史的三峡中长风破浪奋勇前行。(霍聪)

吴晓波的这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经推出便获奖无数,好评如潮,最近偶得,如获至宝。全书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坦陈变革的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深入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闭环逻辑和规律。内容实有借鉴意义,且发人深省,确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好书。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如果在300年后再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几十年,很多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将被颠倒过来,第三流事件是冷战的结束,第二流事件是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而第一重要的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提出,中国经济三大特征是伟大、非计划和意外性,认为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中国经济仍将以这种意外性继续发展下去。

可见,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精英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迅速崛起,是一件既重要又看不懂的事情,既然重要且看不懂,那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必将成为西方世界一个一以贯之的心结。而吴晓波先生的这本书,以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回溯到我们自己的历史的源头和深处,以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什么东西导致了我们现有的经济状态,以及中国式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该书认为,中国一直以来且必将坚持下去的文化内核是“大一统”。经历历代王朝的演变,中国上上下下都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就是统一是好的,分裂是坏的,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中国人最害怕、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一个宿命般的,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而在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纷杂的地区维持大一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历代统治者必须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基本制度建设上具备卓越的智慧。

吴晓波在书中提出了两个研究工具对中国历代经济变革进行观察和分析。首先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发生在历史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博弈的结果;其次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基本制度,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要想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模式、全民思想控制、社会精英聚集和宏观经济制度模式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众多制度创新均围绕着这四大基本制度展开,在工业文明之前,它们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独尊儒术、科举制度和国有专营。

全书从春秋的管仲变法开始直至十八大召开共用12章的篇幅,以时间为轴,重构了历代变法全貌。我们在书中可以见识到自由主义市场大师外加凯恩斯主义鼻祖的“穿越人”——管仲,如何在放活微观(降低关税,破除贸易壁垒)和管控宏观(盐铁专营,税收创新)上大显身手;体会到“商鞅变法”所开创的郡县制、户籍制和土地私有化的不世之功;理解汉武帝和桑弘羊如何通过“独尊儒术”、“推恩令”、“平准”、“均输”和“五铢钱”施行历史上第一次政治配套体制改革,最终打造成了中国式帝国模板,但又在自己的暮年发布轮台罪己诏,坦诚自己政策失败;也会搞明白在历史大势的分合数百年之后,刘晏如何复活桑弘羊之政将垂死的大唐王朝从坠落的边缘拉回来,理想主义的“王安石变法”如何走向惨烈失败,如何使得后来的统治者彻底放弃体制内创新,将中国带进闭关锁国的死胡同的;也会最终理解从“洋务运动”到“四万亿”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上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因果关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始终处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历史的闭环之中。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81年的2月,汉帝国的朝堂上举办了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公开辩论,一方是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极力反对国营化的大儒,另一方则是桑弘羊和他的属吏。在这场辩论中,大儒们慷慨陈词痛批国营化政策“与民争利”、“官商勾结”、“权贵经济”的弊端,但并未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桑弘羊则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的政策,战争开支从哪里出?国家财政从哪里得?地方割据如何破?这场辩论的内容,被编成一部流传至今的奇书——《盐铁论》,中国经济政策为维护大一统而自然形成的制度性闭环从中可见一斑。

返回现在,大家可能会认为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如此之大,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已非古代农耕社会可比,再说这些两千年前的道理又能有多少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也在经历着从联产承包和集体经济的增量改革(放)——88年的物价闯关(乱)——94年配套体制改革(收)——98年的“三驾马车”(国企复苏)——08年的四万亿(第六次国进民退)——2024年的国企混改和全民创业(再放)的历史循环?所以说,如果我们搞不清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经济这一循环,就无法弄明白中国经济从何而来又要向何而去。

读完这本书,我们至少会搞明白两件事:第一,最近30多年的中国崛起只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第二,中国经济现存的“国有经济”、“土地财政”、“金融业市场化滞后”等所谓“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现有制度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按照吴晓波的结论,中国式的改革在可见的未来,将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制和中央集权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民主。而任何形式的激进主义,在中国都如同一盏大红灯笼上的配饰,而非光亮本身。

俾斯麦说,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而“时间”在谁一边,谁就必将崛起。毫无疑问,中国正处在自己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就在眼前,另一方面“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正等着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实现。

内在的问题与生俱来,需要寻找出一种“基因突变”式的解决之道。吴晓波并没有在书中提出跳出这一闭环的方法,但闭环的逻辑,显然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投鼠忌器的理由。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迎难而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终究有一天我们不会再为“闭环”所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会实现!

问学读后感800字(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问学读后感”,敬请浏览。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读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变得自由。阅读过程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触,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你是否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作品读后感的一些文章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问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学读后感(篇1)

读《学与问》有感-中学生日记500字

《学与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北宋著名的大科学家沈括,他们从小就勤学好问,一有问题就去问爸爸妈妈,直到会了才罢休,如果还是不会,就亲身实践。

课文也讲了能者为师的道理,只要他在这方面确实有才能,就可以充当你的老师,只要你有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那时候知识的天空将会任你翱翔,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次,老师让我们复习,因为第二天他会让我们考一张试卷。我到家便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并做了一些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几道题不会,便向妈妈请教,谁知妈妈看了半天也没有搞定,我便接着打电话给在保家卫国的数学天才老爸,爸爸听完题目后,沉思了片刻,便将这些题的思路给我梳理了一遍,我听了半天也没听懂他在说什么,爸爸又耐心地换了一个解题思路,这次我一听就懂了,立即解决了这些拦路虎。

第二天,老师果然考试了,当我做到反面应用题时,一下子看到了昨天我不会的那道题,哈,这下我可不怕你了!于是我轻轻松松地把这道题做了出来。当看到别人还在抓耳挠腮想不出时,我很快乐,4分到手了。分数批下来了,居然只有我一个人100分,我太开心了!

能者为师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只要别人能在某个方面给你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启发,都可以充当你的老师。

问学读后感(篇2)

《学与问》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并列举了哥白尼和沈括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伴随成功的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留心观察,要有好奇心,如果有什么问题不会,应去请教有学问的人,哥白尼就是从小喜欢问,所以才有了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好问,还要积极地去动脑,最好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就像沈括那样,从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寻找问题: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那么远呢?就是这个问题让他疑惑不解,他就是靠观察思考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生活中,离不开问,更离不开观察,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对于我们学习的知识很重要,有了这个好习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将来打下基础。到那时。你就像一只小鸟,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从《学与问》中,我知道到了: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去迈向成功的大门,去获取知识殿堂里的宝藏。只有学好文化,才能报效祖国。

问学读后感(篇3)

燕园问学记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陈来先生的这本书,主要是对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名宿的生动记载和活泼记录。这本书以论述冯友兰和张岱年的文章为主体,兼及周一良、邓艾民、邓广铭、朱伯崑、傅伟勋以及自己的求学经历,由于主要是一些回忆性的文字,情真意切,平实、亲切、可读性强,是了解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之渊源流脉的必读书。在北大的中国哲学专业中,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三位先生可以说是“三代领导核心”,而随着朱先生的仙逝以及陈先生的成长,陈来俨然已经成为“第四代核心”了。陈来在书中说朱伯崑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北大学派的创始人”(179页),那么,冯、张二先生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行者,而陈来,则是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开拓者了。当前,三联书店给陈来集中出版了学术论著,似乎更进一步推动了陈来向学术大师行列迈进的步伐。说实话,读完此书之后,对陈来能够被冯友兰、张岱年二先生器重很是嫉妒,陈来当然只是说这是前辈学者对后生的提携鼓励,但是,“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陈来先生如果当初没有表现出求知的热忱、功底的深厚以及思维的敏捷,也是不会被诸先生赏识的。念及此,敢不努力乎!读此书,也能见及一些小八卦,待有空再整理尔……

问学读后感(篇4)

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学和问》,这个故事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故事讲的是:知识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学,一个是问,第一个是光学不问,另一个是光问不学,这兄弟俩很孝顺,可是有一天,一对好兄弟却吵起了架,都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好,两兄弟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来找知识妈妈评理,妈妈说;你们先暂时分开,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做。于是两兄弟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可是学看的书很多反而越来越糊涂,问不看书问题也提不出来了,两人又去找知识妈妈。妈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们交换彼此的学习方法。最后学开始问,问开始学。他们明白了妈妈对他们的教育。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同学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得多学多问,不要像学和问。学是光学不问,问是光问不学。我也希望你们要做一个多学多问的好孩子,同时你们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还有我也在进步。不学不问是最愚蠢的人,千万不要像这样的人学习,多学多问,我也相信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所以我们要不光学还要多问,光学不问,只会变成呆子。光问不学,只会变成傻瓜,又学又问,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问学读后感(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名字叫做《学与问》。

这篇文章从第一自然段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就是勤学好问。作者还举出了两个例子,让我们更加相信他的观点是对的。

哥白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你就会很有作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哥白尼一样,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好奇,经常问爸爸妈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爱因斯坦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让人搞不懂的问题开始的。

我们不光是要勤学好问,还要经常观察思考。就比如说诺贝尔。诺贝尔发明雷管和液体炸药不可能光在纸上列表,还必须要做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实验不完全是成功的,肯定也有很多次的失败。就是那一次次的失败,让他失去了许多。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子,失去了财产可是,她一次次的实验,让他发明出了许多种的炸药。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人颁发诺贝尔奖。

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的习惯。只要你养成了这两个习惯,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我们要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同时,还要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求,才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以后一定要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同时,我还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问学读后感(篇6)

我们做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在广阔的海洋中畅游,我要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在这一我要讲的是我们要克服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如何去问。

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题,比如:学习没有耐心,有始无终,学习不精细,泛泛而学,学习态度浮躁,不踏实。

大家对小猫钓鱼都不陌生吧!小猫就是不专心,无发抗拒外来的诱惑,所以钓鱼以失败告终。

你会问问题吗?有些人是在问问题,但是他们不会问。在我看,会问是一种能力,是可以同过后天训练得来的。再问之前我们要确定问题或方向,由此确定问谁能都解决,而且,问之前想好大概,语言要简洁,精干,不要吐字不清楚。

就向记者向新闻发言人提问问题,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记纲要的小本。如果我们做到像他们那样,一针见血的问题,这样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在做学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算是一种鞭策,一种提醒吧,还算是一种方法一种捷径。

这篇文中所讲的是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做学问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要边学边问边思考。

问学读后感(篇7)

当我读到余秋雨先生《问学》一书谈论孔子的章节时,不禁为之一震,余先生用极其优美的散文笔调,把原本很艰涩的语句,论述得极其简约形象。洋洋洒洒即使用几百万字的篇幅,几十本的学术着作也难以论述清楚。但是,余秋雨先生用很凝练的语言这样潇洒地阐述道:

在找真实的孔子章节中,对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我们的记忆是穿过千年迷雾,去寻找真实的他。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在网上找寻了孔子一生的磨难坎坷。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 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这段话是何等的精准和优美,说出来即是诗情,写下来不输美感。当代文化研究学者,我看已极少能有余秋雨先生这样的才情和学识。有的学者的论述,会生硬得让人感觉是啃了花岗岩石头,而散文家们,即使有这种化理性为感性的文笔,也少却了学者的学养。余秋雨先生恰恰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又有寻常学者们所不及的文笔,阐述得如此飘逸。而海洋文明呢,余秋雨先生用了彼岸这个意象,很简单,很有想象空间。用任何繁杂的比喻,都没有这种简洁来得开门见山而让人过目难忘。当余秋雨先生论述到农耕文明时,这就更细腻和娓娓道来了,他认为,中国的农耕文明在乎精耕细作,在乎秋后收成,那就必须聚族而居,因此最容易形成中国自己的分配结构、伦理结构,这种结构经过时间固定、积淀,便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农耕特征,孔子的儒家文化也相应而生。

看了这本书,我才更深地了解对孔子的一生经历,让我感慨。《问学》这样一本书里,如此高屋建瓴的学术判断和思考结晶,随处可见,虽然当我看到有几篇章节中还不够领悟透彻,但我从中也有些收获。这本书的形式,是采取课堂互动的对话,在书中都是一些北大高材生,然后和余秋雨有问有答,用关键词讲就是特和谐。而采取这种互动的问学方式,余秋雨也是瞄准了百家讲坛这块儿靶子做类比,认为问学显然比百家讲坛有趣。

问学读后感(篇8)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而今天,汪老师就带我们学习了第23课《学与问》。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说了学与问的观点。这篇课文是由提出观点、证实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果所组成的。

首先,课文提出观点。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举例证实。说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对世界充满的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小时候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为什么,而哥白尼就是通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才得到真知与无穷奥秘的知识的。还有就是说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也是通过问与自己的实践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的。他还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证实了上面的观点。

最后,课文总结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受益匪浅,是的,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一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金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问学读后感(篇9)

我通过学习《学与问》这一课程,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我感悟到了许多。

在这次课程当中,我觉得对我们小学生最有益的是一句话: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我能从这句话当中感受到学习和提问是密不可分的,和对生活以及学习当中所起到的重要性。在这里有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家兄弟,父亲去世了,留下了一块牌匾,上边有学问二字。兄弟两人一人拿到了一个字,都分别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结果很多年后,两人依旧一贫如洗,原来老大只一个劲的埋头苦学,遇到问题了从不提问,老二却从不学习,天天问别人问题。后来兄弟二人将牌匾合在了一起,很快就发家致富了。

大家在生活当中,只像故事中的老大一样埋头苦学不好,像老二一样一个劲的提问也不好。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中的问题提问出来,直到找到了答案再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计其数。而我们都一扫而过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从学习当中找到问题,首先就应该自己思考,思考不出来什么头绪再去问别人。

学与问这一课为了更加帮助我们理解学习与提问当中密不可分的关系,给我们举了很恰当的两个例子: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提问父母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哥白尼的父母只能简略的说说,但是很含糊。小哥白尼就是在这样子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当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天文学家的;

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沈括,他小的.时候学习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沈括对于这个有关于桃花的问题很感兴趣,就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是一个开花早,一个开花晚的问题吧。”沈括对于妈妈的回答很不满意,于是就自己探索其中的奥妙。一次,大人们带沈括到山上去玩耍,沈括发现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得多,这才明白其中的奥妙。他就是在探索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成长着,最终成为我们受敬仰的人。

从这些故事当中,能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与提问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只有巧妙利用其中的微妙关系,最终才能成为像沈括一样的大学问家。

问学读后感(篇10)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浮生若梦,斗转星移,时间在指尖不经意流走,更让人珍惜读书的可贵。

《问学》以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为主线,从甲骨文的发现说开去,从先秦诸子讲到唐诗宋词,从书法、绘画讲到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古代政治体制讲到历史的演进,涉猎之广,让人叹为观止。

本书夹叙夹议,通过余秋雨与北大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的对话,在这里进行了辨析与思考。生动的课堂气氛,令人心驰神往、如沐春风。这是一本面向当代大学生的读物,这更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准备的精品大餐。《问学》是一张带领读者穿越到过去领略中国文化的导游图,而带着我们进行文字之旅、游览各个时期历史景点的讲解员就是余秋雨和他的那些北大学生。读者观后身心愉悦,魂灵暂脱躯壳片刻,世俗之心也略得升华。

秋雨先生梳理了以《诗经》、庄子、司马迁、唐宋诗词、元代戏剧、明清小说、白话文运动为里程碑的中国文学史;又简述了以先秦诸子、儒道之争、佛教汇入、南宋重整中国哲学、明清心学、近代中西之辩的中国思想史。视角广漫而深刻,语言生动而平实,对文化史中重要人物的精彩评述使历史线条更加丰满,着实可作为一部中国文化史的简明读本。

这本质地厚重,内容丰沛的《问学》,是一部课堂问答集。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余秋雨在自序中写道:我以整整一年时间与北大的中文、历史、哲学与艺术院系的学生在凤凰卫视演播室做了以师生问答为形式的文化节目,此节目持续了一年有余,好评如潮。《问学》一书,即是此电视系列节目的文字整理。

余先生用童年的歌声,来形象地比喻甲骨文所代表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他用宏观比较的视野来展示东方的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文化差异;他将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到世界性的哲人群中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且用鲁迅的小说来深入浅出地刻画出老子的超越和飘逸;他用文学的胸襟来观照先秦诸子百家,得出庄子是先秦百家里文学品质最高者的结论。

我很欣赏他在书中说的这句话:一个比较负责的老师,每次思考问题的时候,眼前都有一群学生,我们会想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很多学生也会这样,不管他到哪里,心中永远有这么一个师生相遇的教室。

正文后面的闪问其实挺值得一看,关于中医是否伪科学的问题,余老师的反应颇为得体,世界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族群,是由中医佑护下来的,佑护的时间比科学的时间长得多。科学不会这么狭隘,把自己一时解释不了的存在状态判定为人为科学。当天文学还没有发现很多行星的时候,它们已经存在了。未被天文学关照的行星,并不是一种非科学的存在。

最后我引用一位读者的读后感言:

历史已经收起了它往日的一本正经的面容,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脸,它像一道风景,招徕着过往的每一个向它窥望的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本历史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读历史的方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坐标观察曾经的起起伏伏的历史风云

中国历史,以她的特有的宽厚和容忍,接纳了人们对她的正解、反解、戏解。在一片嘻嘻哈哈的娱乐声里,历史,就像蒙娜丽莎一样,用微笑注视着每一个在她面前路过的人。她的笑,仿佛在鼓励着每一个走近她的人去亲近她,去解读她。然而,在她的笑里,我们又不难读出其中含着有多少的蔑视!

中国历史,实在是太深奥了。就像断臂维纳斯那支不知遗落在何方的臂膀一样。也许正因为深奥,才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解读。

我想,最近出版的余秋雨先生的五年来唯一新着《问学》,也应该是属于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吧。不过,他是用中国文化史的视角来一探中国历史的衰盛走向。

与他的其它叙述文化史的着作不同的是,这一回,余秋雨先生试图在他的新着里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为我们展开中国文化史画卷。

问学读后感(篇11)

曾经有人问过我,学问是什么。我只是含含糊糊的答了几句,其实我也不清楚。

直到学了《学与问》这篇课文,我才明白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问”既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也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喜欢问“为什么”,所以,他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他小时候的勤学好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宋大科学家沈括伤愈八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大科学家名叫沈括,在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时想到几个问题,而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他的疑团,于是,他在去寺庙的路上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答案。在求知的过程中,他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终揭开心中的谜团,创作了26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课文中为我们举的这两个具体事例都说明了“问”的重要性

“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是呀,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所以我们的疑问也会有很多。如果我们都想哥白尼一样于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像沈括一样遇事不明白去问去实践,“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我们一定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样就好比插上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翱翔。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学得越多,产生的疑问就会越多;问得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会越多。因此,我们要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喜欢《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方经济学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