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随笔 > 地图 > 读书笔记随笔

读书笔记随笔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阅读完以后,我们经常会仔细口味这本书,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欢迎你的品鉴!

黎戈在博里就这本书写了一个笔记:我亲爱的毛姆叔叔。这本毛姆叔叔的书我虽然比她看得早,却一直没动笔。头一次觉得她没说透,可能是自己此时此地的视觉不太一样的缘故。

毛姆写了六十五年的畅销书,对市场信息特别敏感,写东西也特别刻苦。据说,成名以后,某一天经过大剧院,那里正在上演他的一出戏,听到观众在落幕时雷鸣般的掌声,他老先生对着落日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下我终于可以从容地欣赏落日,而不用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优美地描写它了。

因为有这些杂碎打底,书就读得比较另类。譬如他在书的开篇写读书是一种享受时,说你最好还是随你自己的兴趣来读,我甚至都不认为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我自己就喜欢同时读四五本书,历史、散文、评论、传记、诗等等分开时段来读他这么写固然不错,但显然,他还是从大家都喜欢的视角在写。你看,他介绍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自己读了三遍,然后又说,我打算承认,他的书并非每部分都很有价值的,读者可以对其受当时思潮影响而表述冗长的那部分抛掉,真是蛮体贴人的。

随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关于读书,第二部分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伦理学方面读书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作家与作品。第二部分里,毛姆先生写真、美、善的视角非常独特,也特别耐人寻味。

人们要使生活过得有意义,真、美、善是可以能达至这一目的的三种价值观。

真虽然排在最前面,占一席之地却是出于修辞方面的缘故。人们把一些道德品质,勇敢、荣誉感、独立精神等,划入真的范畴。毛姆先生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这些品质大多只是人们为求真而自我表现而已,与真本身无多大关联。如果真是一种价值,那只因为它是真的,而并非因为说出真来是勇敢。若说真是一种判断呢,人们往往误以为其价值更多在其判断的独特,并不在乎它的真本身。就譬如说连接两座城市的桥,要比连接两块荒地的桥来得重要一样。若说真是一种终极价值呢,哲学家、历史学家往往争论不休,他们各持已见,相互攻讦。历来的事实是,说真话未必聪明,人为了虚荣、安乐和利益,总是不顾真的。大多人的理想主义,不过想借真的名义弄虚作假。写了一辈子畅销书的毛姆谈论真的笔墨最少,取了他简单陈述事实的观点。也由此可以窥见,他在这里所说的,也未必就是真的,他得考虑市场的视角。

美:美的情况稍好一点。在一位杰出小说家的眼里,美首先是一个句号。因之还是不要真正达到完美。完美无缺是乏味的。完美无缺就好比高山的峰巅,你一旦爬到山顶,可以做的事情就只是再爬下来而已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处处皆在的小讽刺:我们还是不要真正达到完美,虽然完美无缺是人人追求的目标。毛姆在随笔中引介的所有小说大作,没有一部是完美无缺的。说到题外,若要说完美无缺,我们的红楼梦堪称完美了,可是却也只有前八十回,就也算是有憾,不致于等读者爬到山顶后,仅止于爬下来而已了。

对美的评判从来没有固定标准,人的审美情感非常复杂。美感固然愉悦,是一种智性又充满感性的激越之情,让人宁静、温柔,充满幸福感喟,然而毛姆先生的最终观点,还是落脚到实用的功效。美感除非能提高人的品性而且能使人有更多的能力去做好事,否则,再大的欣喜也是毫无意义的。他的观点就不是典型美学家指称的为艺术而艺术了。倾向于认为个人的审美陶冶,最好有利于性格培养,从而更适宜做出正确的行为。而艺术作品本身呢,蜜蜂只为自己生产蜂蜡,并不知道人们会拿它去做其它事情。

三种价值观里,善最有大众性,因而也可能才最具实用性。其实。盲目的善,也是很害人的。毛姆将善与爱合在一起。纯粹的爱与单纯的爱,亦即性爱与仁慈之爱很难精确区分。人生的大悲剧不是因为人会死,而是因为人会停止爱。两个情人之间也总是一个爱、一个被爱,正是因为这种不和谐,人们将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圆满的爱情。爱情能带来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爱情却难得无忧无虑。就好比人们常常在拥抱自己锁链的同时又怀恨在心。可是仁慈之爱就不然了。善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宣称有其自身目标的价值,德行就是它自身的回报。善和美不同,永远不会达到尽善而使人厌倦。善比爱伟大,从正确的行为中表现出来。那么作为个人,正确的行为究意是怎样的呢?毛姆用一位16世纪西班牙宗教诗人的话作结,虽说人脆弱,也勿需将其视为畏途。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

在毛姆的笔下,他所引介的作品,个性却是要首先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看完他介绍的作家与作品后,无疑会让读者在读其介绍的读本时有相当大的指导与启发作用。首先,寥寥几笔,他就把作品的个性全部勾勒出来了。而且,作品的精彩与缺陷也全在他的笔下一一道来。再引介到作者其人时,你会知道何以作品会如此。当然,最有裨益的,莫过于他告诉你那本书要怎么去读,对那些写得不好的冗长无用的部分如何略过去,他知道作家何以至此的来龙去脉,读来自然是特别有趣味些。而他视角的客观与无情也让人读来倍感独特精彩。

他写巴尔札克文笔粗俗、为人粗俗,粗俗甚至也是他天才的一部分。巴尔札克极其单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甚至都说不上聪明,思想平庸而肤浅。然而,他却有一种非凡的创造才能,像自然力一样的创造才能。他极端自私,不讲道德,同时又不够坦率。然而,他要是很有节制、很有心计又很俭朴的话,又成不了一个作家了。他爱炫耀,喜欢奢华。他像牛一样地苦干,拚命写作,想挣钱还清债务,然而,还没等还清旧债,他又借上了新债。最有趣的事实是:他只有在债务的压力下才能专心致志地写作。

可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毛姆依然如故的观点: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是巴尔札克,最伟大的小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部史诗样的作品。小说主人公彼埃尔和安德烈公爵,同时代表了托尔斯泰矛盾性格中的两个对立面。大凡有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心某种遭压制的本能、欲望、白日梦的升华,而当他们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这些东西之后,既然内心压力已经释放,往往也没有进一步行动的必要了。在毛姆的笔下,读者也能看到托尔斯泰的缺点与局陷。然而就是这样,才是一个小说家笔下的非常客观的作家与作品。

毛姆除了介绍到大部分伟大、激情的故事之书与其作者,他的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也写得非常漂亮。简.奥斯汀没有写浪漫故事的才能,也不打算往这个方向努力。她出色的观察力和生动的幽默感使她从不耽于幻想,她感兴趣的不是不平常的事件,而是平凡的日常生活。可是没有迭宕的事件,却丝豪不妨碍作品本身很强的可读性----比一些更杰出更著名的小说更有可读性。小说描写的只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心感情和许多错综复杂的琐事,小说中没有发生什么了不起的事,可当你读完一页仍然情不自禁地翻过一页,迫切地想知道下文如何。作品能处理至此也算是最有才能的小说家了。

毛姆先生认为,很多伟大的小说家都有趣味性、文笔和语法方面的缺陷,文笔精美并不是小说家应有的基本素养,对小说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像力、大胆的创造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人性的关注、认识和理解。

时下的日子,在读了毛姆介绍的二十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后,翻完读书随笔掩卷思索,你不得不承认,他对作家与作品的客观视角对读者会有一种特别深的触动。于个人的癖好,也许会重新找来奥斯汀的作品细细品读,把《呼啸山庄》一口气看下去,把普鲁斯特的那本大书看完。不过最迫切想做的的,可能还是要把毛姆的《刀锋》找来一读,最好是原版。《面纱》已然写得很是好看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毛姆作品读书笔记摘抄


1、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2、美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最罕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我们幸运地拥有美丽,就应该心怀感激。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就应该感谢别人的美给我们带来了愉悦。

3、“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他的伤害,”他说,“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4、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5、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

6、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7、作家有创作热情或者同时还有靠它吃饭的天真热情

8、人们要为年轻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付出饱尝幻灭之苦的惨痛代价。

9、我从这件事取得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10、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11、人生是个艰辛的历程,让我自己的一生过得完美一点儿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能指望去教导别人如何过好他的一生呢?

12、“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13、他又懦弱又虚荣,他虚荣得叫你总是得小心翼翼不要伤害了他的感情。他把自己的游手好闲同理想主义混为一谈,以至于他自己都不能将两者区别开来。

14、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15、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

16、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17、结婚是美事一桩,但养成了结婚的习惯,那就令人不敢恭维。

18、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19、打翻了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要把牛奶打翻。

20、他觉得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他几乎后悔,悔恨这两年来所遭受的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因为那些绝望的挣扎不过使他勉强填饱肚子,生活的痛苦使他变得麻木不仁了。“你必得汗流浃背才能糊口”,这并不是对人类的一个诅咒,而是使人安于生活的止痛香膏。

21、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

22、屈服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却要比千百次胜利有意义的多。

23、在这冷漠的世界上,无法躲避的邪恶始终包围着我们,从摇篮直到坟墓,对此,善虽然算不上是一种挑战或者一种回应,但却是我们自身独立性的一种证明。

24、女人对一个仍然爱着她、可是她已经不再爱的男人可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残忍;她对他不只不仁慈,而且根本不能容忍,她成了一团毫无理智的怒火。

25、他对生活感到不耐烦,因为他发现自己不能说出他内心那种模糊的冲动所暗示的东西。他的智力不适于表现他的精神。

26、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27、我知道我将会不得不让自己对如此度过的一生感到心酸的悔恨,但是我否认这悔恨同我自己有什么关系。我现在,身体虚弱,老态龙钟,贫病交加,行将就木,可是还紧紧地把灵魂抓在我手里,我没什么好悔恨的。

28、同情体贴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了。

29、我真看不出来,总是没完没了地读同一样东西有什么用,这只不过是一种貌似勤劳的懒惰而已。

30、一般人都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31、文雅的发誓和强烈的形容词是我们语言的典型特征。过去菲利普曾经把这当做一种男子汉气概的象征而加以培养,而现在他却小心翼翼地加以回避。

32、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33、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

34、这些人见面时冷冷淡淡,分手时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35、由于时光转瞬即逝,无法挽回,所以说它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滥用时光无疑是人们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消磨方式。

36、艺术家较之其他行业的人有一个有利的地方,他们不仅可以讥笑朋友们的性格和仪表,而且也可以嘲弄他们的著作。

37、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38、我一贯认为男人的容貌如何是无关紧要的。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个人的头脑,而不是他的外貌。

39、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40、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41、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了。

毛姆经典语录摘抄


1、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

2、为乐趣而读书。

3、作家有创作热情或者同时还有靠它吃饭的天真热情。

4、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传奇中的一些小故事成为英雄向不朽境界的最可靠的护照。

5、由于时光转瞬即逝,无法挽回,所以说它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滥用时光无疑是人们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消磨方式。

6、一窍不通的人以为无窍可通,因而也就可以以为他已无所不通,于是心满意足;要叫他相信并非无所不知,还不如他相信月亮是用未熟的干酪做成的来得容易。

7、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8、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一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冒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

9、一个人要是坠入情网,就可能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那时候他就会像古代锁在木船摇桨的奴隶一样,身心都不是自己所有了。

10、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11、我一贯认为男人的容貌如何是无关紧要的。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个人的头脑,而不是他的外貌。

12、我们必须经常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13、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14、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

15、如果一个人受到侮辱损害而又没有力量对罪人直接施行惩罚,这实在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

16、人生是个艰辛的历程,让我自己的一生过得完美一点儿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能指望去教导别人如何过好他的一生呢?

17、女人们不断为了爱情而自寻短见,但是一般说来她们总是做得很小心,不让自杀成为事实。通常这只是为了引起她们情人的怜悯或者恐怖而作的一个姿态。

18、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

19、两个恋人当中总是一方爱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听任接受对方的爱而已。这一点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条必须服从的痛苦的真理。可是偶尔也会有两个彼此热恋而同时又彼此被热恋的情况。

20、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21、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

22、金钱有如第六感官一般,如果没有金钱,便不可能完全利用其他的感觉。

23、爱情中需要有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要有体贴爱护的要求,有帮助别人、取悦别人的热情如果不是无私,起码是巧妙地遮掩起来的自私;爱情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腼腆怯懦。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小说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巴黎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追逐他的噩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他的头脑里只惦记一件事,仿佛生来就是为这件事而来。他为了能做到渴望的这件事,可以抛弃一切,完全出自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有种时不我待的契机,如若不去做这事就会感到时时不安与惶恐,完全没法生存及生活下去。可以说,他的整个身心全都被这件事给拽住了,就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洞,有东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说他六亲不认、太自私了,但他确实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情。他厌倦自己的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当别人问他是否会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活着只为追求真理,而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认可并喜欢的事情。而心心念念做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启程都不晚,也许某时像有人指引一般,让你靠近,明白自己来到这世上真正的意义。

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只能作为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入口,却不具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相对而言书中真正聪明的倒是二流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开创性的绘画才能,便专心画画糊口。他有自己的画室,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完全明白创作的痛苦,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当然,故事里他低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天才的破坏力,但这只是情节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虽然艺术才能极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画些庸俗的题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画中蕴含的艺术之美,即使这种艺术之美还未能被当时的主流审美情趣接受。出于对美本能的向往,他无私地资助思,帮助他。他虽然是个平庸的画家,但是在为人上却有伟大之处。他自己无法创造美,但是他那种欣赏美的才能以及对人的热忱正直,让他变得伟大而不平庸。这是普通人而能伟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欢他,因为我觉得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才能是天赋,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

施特略夫曾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毛姆让施特略夫这样一个毫无才能的画家来讲这句话,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张力。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气去感受体会想象那些天才所经历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这两种人生,一个是伟大的不幸,另一个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却在选择的同时又都对遥远的伟大趋之若鹜,不断幻想非凡的莅临。但要知道,伟大实在是一条灵魂的不归路. 如果狠不下心来伤人伤己,那还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为理解了美,意识到了天才的可贵,也不得不忍受无穷的屈辱与折磨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到最后,真正的理想与结果根本无关,就好象斯特里克兰德必须画画,哪怕失明;而他画画这件事却与画根本无关。

毛姆作品经典语录笔记


毛姆的作品中常常涌现出比较独特的价值观和想法,下面是读书笔记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0条毛姆经典语录,希望您会喜欢!

1.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2.并不因为你是按某种方式思维,所以才按某种方式行事;实际上,你之所以按某种方式思维,倒是因为你是按某种方式行事造就而成的。压根儿没有真理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其一套哲学。过去的伟人先哲所煞费苦心炮制的整套整套观念,仅仅对著作者自己有效。

3.女人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

4.人无法从生活中获得完全的满足,于是就通过想象来补偿自己。总有这样那样的生存需求,逼得他放弃对自己絮叨最根本本能的满足,但人很难真正放弃什么,渴望荣誉、权利、爱情,求之不得时,他就会通过幻想来自我欺骗。他逃离现实,躲进人造的天堂,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然后因为自负虚荣,他便当这心里行为具有特殊价值。对他来说,发挥想象力就是人类能做的最高尚的事儿。但其实想象就是失败,因为发挥想象就是承认自己在与现实的对决中败了阵。

5.人生是个艰辛的历程,让我自己的一生过得完美一点儿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能指望去教导别人如何过好他的一生呢?

6.我们要尤其小心那些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观点:它们是流行的,我们自小就听到大人把它们当作真理,而且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也都毫无疑虑地接受了它们,所以我们很少想到要去质疑它们。然而最需要我们小心掂量的就是这些观点。前一代人的假设常常就成了下一代人的信条,这时若怀疑它们就是荒唐。但是再过一代,人们就会发现它们无用、过时、荒谬,因此把它们丢在脑后。

7.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8.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

9.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10.在我看来,一个人仿佛是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一个人所读的书或所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一种特殊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3500字


最近在看毛姆的书,又忍不住要来讲同一个故事了。

我和毛姆一样,对于那种有勇气摆脱生活的泥沼,毅然追寻精神自由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景慕,这是自从我知道有这类人存在就没有改变过的事 实;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也只能如他,是个尘世中人,毛姆甚或还能通过幻想并撰写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来得到安慰,芸芸众生如我却只能从他写的这些故事中 得到安慰。我们可能都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一样的问题,但却从没有如那位画家(原谅我记不得太长的人名)和拉里一样的探险精神,愿意真正尝试远离物质文明, 世俗目光,和生理欲|望等等,专一地探究人生的本原和带给我们痛苦的深义,也许那种表达的情感也十分之强烈,那种缠绕我们思考的痛苦也甚为恼人,但还是远远 不足够润色我们贫乏的文字,丰富我们浅薄的阅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意志是何其薄弱,薄弱到连尝试改变的勇气都没有。当然我有时候也觉得,那并不是一种害怕 改变的勇气,而是害怕改变带来失败的懦弱,毕竟你怀揣的这些问题,历史上没有什么人探寻成功,而你,一个没有什么惊世才华的人,凭什么无畏呢?

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都不能,即使那些欣赏原作的翻译大家(姑且这样假设)也远远不能,我很喜欢《月亮和六便士》的翻译,外文作品里难得流畅的文笔,感觉 得到译者的功底不俗,《刀锋》的层次就差了一些,这从译者序里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学评论者有一个让我头疼的毛病,喜欢把故事的意义简单归结为表现某个时代 的风貌,所有人物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我很遗憾他们看不到毛姆在书中作的自我探寻式的追问,他通过自己视角的俗和主人公视角的怪的对比,其实是在 讲他只是在思考某些问题的阶段,而他的主人公们却已经到了放开思考,亲身实践追求的那一步,这对任何一个通点艺术天性的人来说,都是甚为羡慕的状态: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我有一点不想为月亮和六便士赋予语义解释,因为我觉得无论怎样的词都表达不了那种对比,它不仅仅是现实和理想,亦或物质与精神,或是我自己归 结的自由与爱,每次看到那样的评论我就开始皱眉头,为了表达的方便,我决定还是继续用月亮和六便士好了。画家的月亮是什么,到最后都没有说出来,毛姆还是 给结局作了一定的美化,当然这种美化是带有自我批判意义的,画家将他的惊世壁画完成后,知道死亡临近,用一双已瞎的眼睛冥视良久,深感满足,要求自己的女 人在他死后一把火烧光。烧光自己的绝作啊,他明明知道这会是流芳后世的经典,但对他来说,表达完了就已经足够,他是没有带一点一滴的功利心在创作的,毛姆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大概被自己塑造的浪漫主义情景给深深感动了吧,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作自我批判,他自己的写作的目的是:每个人都喜爱权力。如果你能 打动人们的灵魂,或者叫他们凄怆哀悯,或者叫他们惊惧恐慌,这不也是一种奇妙的行使权力的方法吗?如果说他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不会被人看到,那还有任何写 作的动力吗?这或许已经不算是很功利的想法,但毛姆还是深深感到自己不如画家那般,可以做到纯粹地表达。

毛姆写作的方式是很特别的,他喜欢把自己放在故事中,以现实里自己的身份----作家,合理化故事的进程,一边作为一个旁述者客观地描述,他 不只一次在向读者解释这个情节的客观来源,说明自己在哪里加了想象,让你觉得小说像真的一样;另一边他又作为现实价值观的代言人,不断向主人公的价值观提 出质问,似乎是代读者发问一样。但最终你可以看到,他只是借着故事的壳,说自己心里的两种声音。无论是画家还是拉里,他都未必认同他们对世俗人情的冷漠, 但一边他也为他们辩护,道破那些感情的虚假之处。我们都一样不曾超脱,而正是这种留守,给了我们对比思考的空间,就像那些画家的天才画作或许我们不懂得欣 赏,但是他们的人生哲学却给我们更多启示。还有一点便是,这些故事诞生的前提,无一不是在历经了生活的种种滋味后,你要经过了在乎六便士的阶段,才能体会 到月亮的好。

我一直都不想放弃月亮,而这必须要有六便士的对比才有可能,所以我也并不拒绝承担人生的责任,我会觉得必须要经过那些故事,经过对人世的观察,才有可能让自己更明白生命的真义。

以前我以为远离家乡历尽世情可以,这段历程的确是帮我认清许多现实的东西,但却也更坚定了我内心的别扭。我知道我一直会这样下去,我始终无法 和那些俗不可耐的嘴脸和睦而处,我还是打心底里瞧不起他们。即使一样样打击接踵而来,逼迫我承认某些处事哲学的必要性,我还是无法和他们一样娴熟地表演。 我无法不承认,那些以虚荣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曾经抓住过我,我曾经放任自己被奴役过,但是我因此而表现出来的俗气却着实是让我难堪的。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我 假,当然了,我从来不知道如何在那种情境里表现得真,我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连假装都力不从心。

有些朋友一直追问我为什么喜欢北京,叫嚷要去北京,最终又无法做到。其实很简单,我喜欢北京那拨搞话剧的,那拨搞音乐的,那拨搞媒体的,总之 就是那帮文艺人的圈子,在我还不太懂事的时候,从那些人的作品里多少看出一点不同来。某些长辈劝诫我,那些人是很脏的,无非是在说他们在道德上把持不住自 己,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又和毛姆一样了,天才就是天才,和道德无关,而我,我喜欢天才。只是可惜的是,慢慢的我又在那些人身上看出许多做作的成分来,我发现 他们很多时候一样不得不为生活所迫,我就会胆怯了。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够超脱其外,反而害怕自己最终也会和他们一样,不得不端着。而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它 成为我不断鞭策自己的一个借口,一种因为得不到而形成的巨大精神支撑,让我至少还保有做梦的权利,一旦连这个借口都变成六便士,我就彻底连望月的可能都没 有了。

当然,真正的艺术家并不是现实里的失败者,他们是主动放弃作为一个现实成功人士的可能,去寻找另外一种人生意义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 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 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我相当欣赏这种态度,很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淡泊名利,淡泊 世人的评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有的时候我会赌气,会想证明给某些人看,但是最终我会发现,那些人的偏见并不是因为你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那样 庸碌的人,他们假装看不到你的特别之处,假装否定你的人生哲学,无非也有一种隐隐的疼痛在里面,慢慢理解了这些以后,我会经常规劝对我怀抱期待的人,不用 为那些人而烦恼,他们根本不参与你的真实生活啊。

毛姆所著《月亮和六便士》的读书笔记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很早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拜读。在读严歌芩的《补玉山居》时,作者曾提到这本名著,当时就想要找来一读,但之后并没有跟进。这几日,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再次看到这部作品的名字,我不再拖延,马上下载了电子版的王然译、花山文艺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来读。果然,很快,我就产生了爱不释手之感,15万字的文字在两三天的各种片段时间里用9个小时读完了。

毛姆以小说中的“我”为纽带,通过“我”、以及“我”与思特里克兰德共同认识的人,用多个视角来观察与认识思特里克兰德,将思特里克兰德那不同于常人的一生用白描的方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思特里克兰德本身是一位中产的证券投资人,因为对绘画的热爱,抛妻别子,深陷无家可归、饥寒交迫之地而不言悔,终于在塔希提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表现场景,完成了自己对心中之月的追逐,并在死后获得了伟大艺术家的殊荣。

在这部书中,除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小说中的“我”、以及“我”的朋友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我”,为了自己的写作,到处奔波,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三教九流,他都没有任何芥蒂地与其打交道,让人不得不叹服。而“我”的朋友阿伯拉罕,与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本来可以有着体面而优渥的生活环境,只是因为感觉亚历山大港是自己喜欢的地方,就放弃了原来的一切,过着别人心目中认为平凡卑贱的生活而怡然自得。布吕诺船长因为意外而至贫,不得不远走他乡重新开始,但他通过自己与妻子的双手再次创造出了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我”、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正是思特里克兰德的三个佐证,证明着为了理想,人们可以做到的坚持与放弃。

思特里克兰德、“我”、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构成的群图让我无比的震撼。为此,我查了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生平,也查了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生平。高更为了绘画放弃了自己证券经纪人的生活,而毛姆为了写作放弃了自己医生的生活,他们的放弃与坚持都给自己的生活在方方面面带来了无数的变化,但他们为了心中思慕的圣地而义无反顾。所以,当毛姆用自己的笔来写作高更时,可以非常自然地将高更那种卓尔不群的独特品质表达的跃然纸上,让读者心中激起无以言表的圣洁之光。

是的,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坚持与放弃的痛苦抉择中向前的过程。很少一部分无比幸运的人,可以在一生中做到“月亮”和“六便士”二者兼得,但大多数的人,都不得不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无论我们抉择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我想,更合乎我们内心所向的抉择,就是最好的抉择。

附上《月亮和六便士》小说片段:

我一边往前走一边思索着他来这里之后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我听到很多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轶事,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这里的环境。他在这个远在天边的海岛上,和在欧洲时大不相同,他不仅没有引起别人的丝毫厌烦,反而使人们对他十分同情,他奇怪的行为也没有让人感到吃惊。对这里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当地土著,他无疑是个怪人,但这里的人对于这个所谓的怪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因此对他常常视而不见。世界上怪人多的是,他们的行为举止古怪离奇;或许这里的居民能够理解,他们并不想做一般人,但是却不得不做那种人。在英国或法国,思特里克兰德可以说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圆孔却插了个方塞子”,但是在这里却有各种各样的孔,无论什么样的塞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孔。我并不认为他到这里之后脾气比过去有所改观,不像过去那样自私,或者更富有人情味儿;但这里的环境比之前更适合他了。假如他之前就在这里生活,人们肯定就不会注意到他的那些缺点了。他在这里所经历的事情是他在家乡所不敢希冀和奢求的——他在这里收获到了同情。

这一切让我十分惊讶,我试图将我的想法说给布吕诺船长听。他没有立刻回答我。

“我同情他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最后他说道,“因为尽管我们两个人可能谁都不清楚,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却是一样的。”

“你和思特里克兰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有什么东西会是你们两个人所共同追求的呢?”

“美。”

“你们所追求的东西太高深了。”我嘀咕了一句。

“你是否知道,一个人一旦坠入情网,就有可能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那时他会像古代被囚禁在木船中摇桨的奴隶那样,全部身心都不属于自己,他们也在所不惜。其实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不过他所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罢了。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我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

“你说的这一点非常奇怪。有一个他曾伤害过的人也这样告诉过我,说他非常同情思特里克兰德。”我沉默了几分钟,“我非常想知道,对于我一直感到大惑不解的那种性格,你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呢?”

他对我微笑了一下。

“我不是和你说过,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我也算是个艺术家吗?我在自己身上也能深深地感觉到那种激励着他的热情。只不过他的方式是绘画,而我的却是生活。”

这时布吕诺船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认为我有必要在这里说一说。因为即使是作为对比之用,这个故事对我记叙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也有一些作用。再者说来,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特别美。

布吕诺船长是法国布列塔尼人,年轻时曾在法国海军服役。结婚后他便退役,在坎佩尔附近从事一份小产业并定居下来,准备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但由于为他管理财务的一位代理人出了一些差错,一夜之间他便身无分文了。他和妻子原本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声望,所以他俩不愿意继续待在原来的地方过清贫的日子。早年他远渡重洋的时候,曾经到过南太平洋群岛,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到那里去闯一闯。他先是在帕皮提住了一段时间,一边规划自己的未来,一边积累经验。几个月之后,他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借了一笔钱,在土阿莫土群岛买下了一座小小的岛屿。这是一座环形小岛,一个咸水湖被围在中间;岛上长满了灌木和野生的番石榴,而且这里从未有人居住过。他的老婆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他带着老婆和几个当地土人来到了这座小岛。他们首先盖好了房子,再把灌木丛清理干净,然后准备种植椰子。这是我遇到他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这个荒岛已经变成一座有模有样的种植园了。

读书随笔400


范文一

今天我品读了《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后,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难过,可怜,愤怒一下子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讲了老猎人枪杀了一只向他下跪的藏羚羊,给藏羚羊开膛时,看见了它肚中有一只成形的小藏羚羊,他明白了:原来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从此猎人就消失了。

其中一句话我的感触最深。它向猎人下跪,虽然它没有人类的语言,可是从它的神情,动作都知道藏羚羊乞求猎人放了它,我想此时藏羚羊最想让猎人知道的是,它肚子里怀着孩子,求求猎人放了它。可猎人双眼一闭板机一动藏羚羊就死了,它的孩子也死了。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句话是他将藏羚羊掩埋后想的话,我想他以后不再打猎了。我想向所有的猎人大声呼吁:你们的人性都去哪儿了?天下的母爱都是神圣的,即使你的母亲一生下你就去世了,但她给了你一双眼睛,让你去看看世界;给了你一双耳朵,让你倾听声音。

范文二

我不久看了一本书,叫《苦儿流浪记》,它是我看了所有故事中最好看的,也是最感动的一本书.

他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叫雷米,因为原来它家很有钱,是个富贵人家,就是它的兄弟抢了他的钱。让他们家破人亡.后来有位叫巴伯兰的一个男人收养了他,巴伯兰常年在外打工,所以雷米经常和巴伯兰妈妈在一起生活.巴伯兰妈妈对雷米很好,在雷哭鼻子的时候,她总会百般疼爱的把他搂在怀里。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亲她的小嘴,然后她甜甜的进入梦乡。可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雷米的干爸爸生病了,可不久又好了。就在过节的那一天,因为巴伯兰家很穷没什么吃的。最好的就是馒头。

就在他8岁时变成了孤儿,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用着他顽强的身子坚持的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我从这里想到了,以前考试考得不好就难过哭,别的什么也不做。不像雷米顽强。

我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真的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遇事要坚强,不要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能放弃,要有耐心。我要向雷米学习。

读书随笔1000


在周末,我读了《未来不是梦》,这个故事于一个学生的梦想有关,我来讲讲吧!

蒙迪罗伯特是一所中学的学生。虽然身处贫寒,但是性格乐观向上。

有一天,老师比尔克利亚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写出自己的梦想。

蒙迪回家后,兴高采烈地写起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是有一个牧马场。为此他用了半夜时间,写了七大张,详细的描写出了他的梦想,甚甚至画下了占地二百多英亩的牧马场,牧马场有跑道、种植园,还有房屋和室内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高兴地把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可是成绩并不理想,只得了一个F(差)。

蒙迪觉得自己的作业完成得很出色,却不知道为什么得了个F。于是他去找克利亚老师询问原因。

老师说:蒙迪,我知道你是用尽全力做这份作业的。可是你的这个梦想离着现实太远了。要知道,你的爸爸只是一个驯马师,而且没有固定的家,根本没有资本。要有一个牧马场,可得要很多很多钱,你能付得起吗?

最后老师说:你可以重做这个作业,我可以重新给你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考虑了一晚上,他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得了个F。

从此以后,蒙迪一只保留着这份作业。本子上的F,激励着蒙迪一步一步的迈向自己的创业工程,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好几年以后,克利亚老师带着学生参观一个两百多英亩的牧马场。却惊奇的发现,牧马场的主人就是蒙迪。

读了这篇小故事,我知道了有梦才会有希望,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双合脚的鞋》: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学生,却让父母很犯愁到哪里去给他找一双合脚的鞋呢?当时,父母几乎转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总是失望而归。于是,这位身材高大的少年饱尝了穿小鞋的滋味。有一天,父母咬咬牙花了近一百美元,让亲友邮购一双耐克牌球鞋。后来他凭着自己的身高优势进入了东方男篮俱乐部打球,得到了耐克公司的赞助。可是赞助的对象只有一线队员。还只是集训选手身份的他想:一定要打进一队,打进一队就不愁没有鞋穿,也免得让父母犯愁了。他就是当今全球引以为荣的篮球明星姚明。姚明不是为了拿冠军,更不是想进入加盟NBA,当初他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一双合脚的鞋。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梦想,也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虽然年少的我们有很多梦想,虽然梦想不切合实际,离他成为现实的那一天比较遥远。但是,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会有拼搏的激情。让我们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吧!

以上是小编为代价啊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书随笔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书随笔500


范文一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它叫《金银岛》,我读了很有感触,所以写了这篇金银岛读后感。读金银岛有感

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多,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吉姆的孩子从小失去父亲,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一家旅店里,突然有一天,有一个老船长到了吉姆的旅店,正是应为这个人,吉姆才开始了去寻找金银岛并找到了70万英镑的故事

我其中最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吉姆。吉姆从小就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是他正是去了金银岛探险,胆子才变得打起来,和海盗们生死拼搏,并拯救了和吉姆一起的一些伙伴,海盗们还用一些东西想收买吉姆可是吉姆看都不看宁死不屈。我这点很佩服他的勇气和正直。这本书中陷入敌营和海上探险这两个篇章最最吸引这我,其中陷入敌营讲的是吉姆前面独自离开小木屋,又回到小木屋,没想到小木屋已被敌军占领,但他毫不惧怕,他听说敌人要让他上绞刑他也不怕,还给敌人讲大道理。最后感化敌人。看到吉姆要上绞刑是我的心眼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真的被绞刑,可是好人有好报,最后吉姆杀了海盗,逃出了敌营。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想,如果吉姆是我,我能做到这些吗?我说不,如果我被海盗抓住了,我一定会投降于他们,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所以,我长大也要做个像吉姆这样的人,做个勇敢,正直,不怕困难的人。

范文二

《海底两万里》是学校下发的漂流书。刚翻开书,就把我深深吸引了。

这本《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凡尔纳在写这本书时,电灯还没有发明,他却可以写出栩栩如生的海底探险的故事,让读者身临其境。

《海底两万里》主要说的是阿龙纳斯教授、助手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到澳大利海洋去寻找海怪。当他们遇到海怪时,海怪向林肯号攻击,船沉了。除了阿龙纳斯教授、助手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其他人都不知去向,他们也被捉了。那时,他们才知道海怪就是。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名子),他们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游遍世界海洋,最后在一次报复行动中他们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

是什么让这本书栩栩如生?

对!就是幻想。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制造一艘先进的潜水艇,写出一个个在海底环游惊心动魄、神奇美妙的故事,难到不需要幻想吗?那时候,没有人会知道海底会有什么生物,可作者把它写的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在书中的海底世界里。

知识。书中的一个个精确的数据,表现出作者有着渊博的知识。

幻想与知识相结合,成了这部出色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它也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