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以下“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梁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梁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历来重视从历史中总结治国安邦的经验。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出版于2013年,恰与当前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崛起后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时代背景相应和,与其说是写经济,不如说是通过写经济来写社会和政权的变更。作者通过分析从管仲变法到改革开放2000多年来经济变革成败得失,让读者能够更宏观地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当前中国改革难题。

整本书,内容上从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四民分业"思想和盐铁专营政策开始写起;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至上;到"汉武帝变法",独尊儒术以达到全民思想控制,围绕产业、流通和货币及财税等核心命题的体制改革;到"王莽变法",一个儒生皇帝的短命古典社会主义试验;到唐宋,唐太宗以历史上最小政府造就最强帝国,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削藩,并一举化解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更是帝制时期最后一次整体改革,东西方文明至此分道扬镳;再到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中国"男耕女织"封闭社会形态形成,科技和经济创新退化,从而掉入长达500年的"高水平停滞"时期;再到晚清洋务运动,为什么晚清和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起步却造成完全不同的国运;再之后是"两个民国",一个极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运动,一个是以"统制经济"为名义的集权变革,都以失败告终。1949年之后的二十多年,以消灭私人资本为目标的计划经济大实验以及一系列疯狂的政治运动,将中国拖入停止混乱的泥潭;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又分为"放权让利"和"集权回归"连个阶段,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体制上的羁绊又让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晦暗不明。

作者在写这些经济变革史的时候,始终采取了自己的两个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作者认为历史上及中国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四大利益集团互相斗争、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作者认为2000多年来众多制度创新,主要都是围绕四大基本制度: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大制度分别对应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

通过利用这两个工具分析,作者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最近30多年的经济大崛起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第二,中国经济存在的"国有经济独大"、"政府控制土地"、"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滞后"等"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不可容忍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通过对这本书的粗浅阅读,我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从"统一文化"看经济制度改革。书中引用了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专家魏斐德的一句话"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作者认为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统一文化,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考察所有治理技术的边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作者认为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是以自由市场化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但在"统一"背后,默然垂手而立的是冷峻的集权中央,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与自由化的经济变革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我国在历代的经济变革中,若要实现经济大繁荣,往往是让经济自由发展,让市场来作为经济的主心骨,同时又往往很容易出现地方强,中央弱的局势,这样就会出现地方起义等等不利于"统一"的不和谐因素。所以,当前经济改革要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

2、从管仲和商鞅两大变法看"计划"与"市场"两只手。吴晓波将管仲称之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将商鞅称之为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管仲第一次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首创的"盐铁专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齐国鼓励消费、重视商业,管住宏观、放活微观的经济治理模式是市场经济的雏形。而商鞅变法以农立国、推行郡县制和军爵制等改革措施,奠定了中国单一制国家和计划经济的基础。在吴晓波看来,中国历代经济政策均未脱离两千多年前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历史闭合循环。计划与市场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曾经有着天然的界限,曾经被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差别之一。但是毋庸置疑,过度管制的计划经济导致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在文革期间使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崩溃边缘,现在计划经济的残余影响仍在,政府这只"手"伸得过长也是当前部分人认为"国进民退"的主要原因。当前进入发展"新常态",要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就必须激活民营经济,政府的过度干预只会造成民营经济举步维艰,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这种理念要更全面彻底地贯彻落实。

3、从"桑弘扬之问"看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我国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它的存在一直是饱受争议的。特别是当前一些国企垄断转行、傲慢自大、腐败滋生,使民众对于国有经济的看法日益趋于负面。一些激进人士甚至认为,我国应将所有的国有经济全部都私营化,使全民都参与到国有经济占有的顶层经济。但是,全部私营化能否解答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扬的三问呢?国有专营的支持者桑弘羊与众朝臣辩解时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景象如何化解?因为若将其全部国企私营化,这必将"弱中央、强地方",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而言,或许会突破"统一文化"的边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经济,我们应当考虑的并不是要怎么消灭,而是要怎么改革,怎样改革才能使国民受到的利益最大化。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其充分进入市场,让市场作为其导向或许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若要让市场在国企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则势必要在国企推行政、党、企分开。

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思维得到了拓展,思想得到了加深。但是这本书也不是完书一本。书名尽管有向史学大家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意,但从我浅薄的阅读和知识积累来看,吴晓波作为一个从记者转型专攻企业史、经济史的非专业学者,跟他的《激荡三十年》一样,这本书虽然条理清晰,写得十分精彩,可读性强,但是从内容上看存在许多硬伤,实证不足,逻辑生硬,惯于先下结论,研究不缜密,并不能当做严谨的历史著作来学习。尽管如此,对于一个没有经济学背景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经济史入门书籍,值得一读。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感


不一样的改革

——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感

王 威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更像是一本历史书,一旦翻开,你会不由自主投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跟随着历史的脉络,一起喜怒哀乐,无法自拔:分分合合之间,改革者的睿智会让你深深折服;统治者的贪婪和残暴会使你感到愤怒;民众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集权压迫之下的无耐会使你心生怜悯;明清开始的闭关锁国让你感受到痛惜;列强炮火轰开国门那一刻你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作出的惨痛牺牲会使你肃然起敬;建国初期走过的弯路会让你感受到迷茫;当然,改革开放后的全新探索将你拉回现实,重拾信心…

关于历史

有人说,"中国人从来认为今不如古,前人比今人聪明",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明史。",追寻历史,会使你更加看清历史的脉络,照亮前行的路。

"经济结构决定上层建筑",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数十次重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又大多围绕着经济展开的,改革的动力往往来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四大利益阶层的利益的分配和博弈。为了缓解矛盾、加强集权,统治阶层尝试着各种改革,改革得当时,使得政权在短时间内得以加固,民众也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改革失利时,民众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政权也因此被颠覆。如此循环,便陷入了一个分分合合的怪圈。

"关于政治经济、经济发展、经济时代问题,都要理解决策者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所谓意识形态,就是一群人对环境的解释,以及对该环境如何调理出秩序,所提出对决策背后一套共有的思想模式。"封建社会有着明显的阶层界限,"君"、"臣"、"民"等级分明,出于这样的意识形态,统治阶层会想法设法巩固自己的地位,温和的时候采用的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的方式,厉害时便成了赤裸裸的"愚民",使百姓不敢怒、不敢言。朝代在变,经济形态也有先秦时期的贵族经济,演变为以贵族为主的贵族经济,最终定型为士绅经济,但是这些经济形态的本质始终是官商经济,也就是说广大的民众一直处于被动的、严重受剥削的现状。

关于现在

"由于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天然、终极性诉求,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国会不会再次陷入"合合分分"怪圈的担忧,国外甚至出现了"中国崩溃论"的声音。

我想这种疑虑和担心是不恰当的,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政治体制虽未有大的改变,但是执政的理念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宗旨实际上是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它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了广大民众身上。但是这种改革需要突破千百年来形成的意识形态和固有利益既得者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和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的改革,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在此期间,"旧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逐渐消失,丧失作用,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建立,从而形成了‘价值真空’、‘规范丧失’等无序现象。"这也使得我们价值观念、文化出现了一些冲突,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病: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食品安全、空气污染、诚信危机等等。制度上监管的缺失,出现了许多官员贪污受贿的案件,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我们确实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习近平等新一届领导很快开始整治这些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面貌。改革的举措和力度让人振奋,共产党员从自身做起、从中央做起,全国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查找存在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活动,就是要重新立规矩、树立文明和谐的新风向。"要将权利放进制度的笼子里",开展了全面的反腐败斗争,一系列重大腐败案件的查处,许多重要国家行政人员的落马让我们看到了利益集团的根深蒂固和危害性,"石油帮"、"秘书帮"包括军队里查处的腐败案件显得触目惊心,但同时也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坚定了对国家改革举措的信心。

其他的一些改革举措对经济的作用也是立竿见影,土地改革、政府权利的下放、商业改革包括取消一些行政许可事项、取消了许多职业资格证书无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活了社会的活力。

关于未来

"中国梦"让我们对于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预示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我们要"文化自信",就是要我们总结和传承传统文化,凝练历史精髓,主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洲投资银行的成立,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亮相国际舞台,体现了大国的自信和担当。

我们已经勾勒出宏伟的蓝图,但是改革前进的道路必定有许多"新常态",我们会有新的机遇,也会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严三实"为指导,用"严"和"实"的态度和行动推进改革事业。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值得我久久回味,它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国家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意图。目前的改革举措深得人心,根本原因还是站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期待着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生活是人民最根本的诉求。改革的理论和举措使得"中国梦"逐渐清晰可见,相信:每个人也会在自己心里种下属于自己的梦想。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从此世界的时钟再次从西方摆向东方,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有4500年的时间,世界的时钟都在东方,只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的崛起已是历史潮流。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克鲁格曼则预言正在崩溃。这样的两极分化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吴晓波通过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和逻辑。这也是熊彼特的通过理论、统计和历史来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式。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本书从管仲、商鞅、汉武帝等一直讲到了改革开放,历代经济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开放与封闭、国有与民营这几个主题展开的。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天然、终极性诉求,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政治制度能够保证统一的维持。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国家治理逻辑显然与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原理,存在内在的冲突性。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变革势必将削弱中央的集权能力。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给过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中国只要有70年的稳定期,必定大繁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两三代人的事情。但是改革过程中,历朝历代都经历着“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这一失失衡的原因就是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很多人觉得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实际上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和美国的起步,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文化、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历代经济改革的历史来看,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权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得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作者吴晓波。吴晓波是个名人,就不浪费笔墨介绍了,感兴趣的总能找到丰富的资料。不过,眼神不好的我,刚开始把吴晓波看成王小波了,罪过,罪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从古至今,治理国家,必然和经济管理联系在一起。经济宽裕,国家自然富强,人们安居乐业;经济低迷,则要么被外人欺辱,要么国人揭竿而起,后果都不妙。一句话,没有钱,不好办事。

个人看来,《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还是值得一读的,读完之后,你至少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经济管理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书中,各朝各代的经济管理者各展所长,在历史舞台上或长袖善舞,或执刀前行,无论他们的结局如何,我对这群为理想而奋战的人们表示尊敬。

书读完了,没觉得有成就感,反而有点沮丧。因为越读,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比如我对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名词就不懂:青苗法,均输法,井田制等等,之后还是查百度才明白些许;还有书中许多对中国经济史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以前对他们的了解或仅限于名字,或存在误解,比如王安石,宋子文。怪不得萧伯纳说:好书读得越多,就越让人感到无知。

当然,书,只要去读,就会有收获。如果加上一点自己的思考,得到的就会更多。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明清以前,我感觉一直在重农和重商中徘徊。一段时间重农轻商,一段时间是重商轻农,特别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容易发生改变。本末倒置这个词中,本为农业,末为商业,所以处理本、末的关系,是各个时期经济改革家门首要的任务。商鞅是重农的,桑弘羊是重商的,到了汉武帝,又开始重农了。而到了宋朝,朝廷的控制力弱,商业高度发达。明清时期,因为稻与棉的技术成熟,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循环封闭式农业社会,缺少了和外界的联系,错过了发展的时机。

看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多都是古人用过的。比如现代专营制度,便始于商鞅的盐铁专营。烟草行业最挣钱,由国家专营;石油、通信、电力、食盐也都是的;不过食盐的专营制度2024年11月已经废除。还有国有企业,古代已经有了,比如宋代,政府就控制了茶、盐、酒、醋等利润丰厚的关键性行业,这就是国营;而针线、服装、肉食、儿童玩具等利润少,不易监管的行业,开放给民间经营,这就是民营。这种商业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引出了两个新名词——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

这本书对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现代经济管理情况进行了简单地描述。陈毅任上海市长时与投机分子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桑弘羊和王安石给我的印象更深刻——虽然他们的方法类似,但陈毅市长的故事更生动。

还有一个感受:在经济管理这个领域,法家似乎更有用武之地。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概括性较强的书,时间跨度比较大,又限于篇幅所限,人物的立体感不够强,有的部分让人读得不过瘾,所以,想有一本新书来弥补我心中的这个遗憾。

读完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仍然是心绪难平。让我想起了曾在朋友圈写过的一句话:历史就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当你看不懂今日中国的经济现状时,不妨跟随吴教授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顺流而下,穿越历史的三峡,去看看中国经济变革的发展史。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书的开头提出一个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底是中国的大势,还是天下的大势?东西方历史何时分流、区别点在哪里?有一个精准的答案就是: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而这两个字的后面还站着三个怪物:集权、独裁、专制。大一统的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贯穿了中华千年,并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当今的政治经济形态。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而政治、文化这些上层建筑又是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的。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的九个经济改革的案例,而在每一个案例中,都能够看到我们所熟悉的经济现象和治理措施。我且将这些案例作一概述。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经济变革,他们灵活运用价格手段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实行盐铁专营,垄断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同时鼓励消费,修筑宫室,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对外以商止战,和平称霸。战国商鞅变法用“农耕”、“军战”和“中央集权”将秦国变成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军爵制度打破贵族与平民的界限,与隋唐的“科举制度”一起打开了文人武士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郡县管理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商鞅国家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治国理念受到了毛泽东的推崇,在很多时期都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态。汉初文景之治轻傜薄税,修养生息,国库丰盈,却也导致了地方势力庞大,中央集权旁落。到汉武帝时期,统一思想独尊儒术,对外大动兵戈扩张版图,桑弘羊变法均输平准,实行统购统销物价管制,权贵经济形成。同时国营化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量用于军费开支,致使民怨愤起,武帝晚年黯然罪己。新朝王莽围绕财政、货币和土地三大核心课题开展社会主义改革,试图实现均贫富,鲁莽激进,失败告终。唐朝李世民“小政府、大社会”,轻税简政,加大对外贸易,营造了空前的盛唐气象。晚唐刘晏重启桑弘羊措施,却无法挽回败局。北宋王安石大刀阔斧地对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进行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实行强悍的国家主义。以清官之身创造了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并被蔡京等后来者推向极致,导致北宋灭亡。与王安石同时期,欧洲开始出现自治城市、自由人、自由的大学和自由的思想,世界时间的钟摆开始由东向西摆动。长达500年的明清时期经济停滞,治国者们以“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以“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水稻”和“棉花”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国民性都造成重大不可逆的影响。直到现在,桃花源式的“男耕女织”仍然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唯美主义”。这一稳定状态被鸦片战争打破,洋务运动是晚清内外交困时无奈之举,变革轰轰烈烈却无法扶大厦于将倾。国民党政府在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连续失误,同时在土地改革的无所作为,使其最终输给共产党。建国初期陈云在上海整肃经济取得成功,全国逐渐建立起封闭、垂直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以无处不在“看得见的手”调动经济的每一个细胞。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经济彻底紊乱,到1976年前,中国与世界基本绝缘。1978年总设计师启动改革开放,放权让利,经济全面复苏,增长迅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面目全非,许多坚硬的东西被打破,利益格局出现变化,历史上的景象再度重现,即权威旁落,中央财政窘迫。1991年朱镕基出任副总理,随即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以其霹雳手段整顿经济秩序,实行分税制,启动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98年他当选总理,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将中国经济拉出泥潭。之后又率领中国加WTO。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向垄断上游产业,国有资本阔步前行,民营资本遭受排挤,分税制使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财源,房价水涨船高。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又一次的“国进民退”,致货币严重超发,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2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此时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共识缺乏、公平危机等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历史的三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这本书从春秋时期一直写到2024年。作者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争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济犹如一条大船,行驶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左岸是“稳定压倒一切”的集权,右岸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分权。太集权会造成创新不足,经济低效,太放权又会使权威旁落,还会加大贫富悬殊。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成了统治中国的首要课题,历代政权往往踯躅于此,兴盛或衰落也由此而生。此景,两千年以来未曾稍改。

读书的过程是思想激荡的过程。我不由得被那些改革家的魄力而折服,为他们付出的代价而叹息,商鞅被车裂,满门抄斩,王莽被流寇杀头,王安石黯然离场……他们或是为了强国,或是为了富民,或是想挽狂澜于既倒,或是想扶大厦于将倾,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致以遥远的温情与敬意。至于成效,正如作者所说的:“任何制度如胚胎,一旦形成便会惯性生长,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若没有良好的制衡机制,其最终的形成甚至会超出设计者的初衷和预期。”

读书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80年代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拿着粮票、肉票、布票排队买粮、买肉、扯布,批个条子买回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成为热词。当我读到这一段时,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纺织女工卖早点的公益广告,还有刘欢的《从头再来》。正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经济变革的残酷是“在经济复苏和物质增长的过程中,基层农民及产业工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经济改革的战车中,有的人搭上了顺风车,有的人却做了铺路石。

从作者写这本书到现在又过了五年。这五年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崛起,同时也迎来了思想多元、言论自由的自媒体时代。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再造,如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对传统银行的颠覆,政府的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管制壁垒打破,民营银行正再度回归中国经济舞台。

“读史使人明智”,纵观中国数千年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未来中国必然还要经历更多的经济变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任务,就会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洪流,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中国经济的这艘巨轮将在历史的三峡中长风破浪奋勇前行。(霍聪)

吴晓波的这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经推出便获奖无数,好评如潮,最近偶得,如获至宝。全书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坦陈变革的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深入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闭环逻辑和规律。内容实有借鉴意义,且发人深省,确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好书。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如果在300年后再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几十年,很多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将被颠倒过来,第三流事件是冷战的结束,第二流事件是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而第一重要的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提出,中国经济三大特征是伟大、非计划和意外性,认为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中国经济仍将以这种意外性继续发展下去。

可见,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精英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迅速崛起,是一件既重要又看不懂的事情,既然重要且看不懂,那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必将成为西方世界一个一以贯之的心结。而吴晓波先生的这本书,以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回溯到我们自己的历史的源头和深处,以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什么东西导致了我们现有的经济状态,以及中国式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该书认为,中国一直以来且必将坚持下去的文化内核是“大一统”。经历历代王朝的演变,中国上上下下都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就是统一是好的,分裂是坏的,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中国人最害怕、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一个宿命般的,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而在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纷杂的地区维持大一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历代统治者必须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基本制度建设上具备卓越的智慧。

吴晓波在书中提出了两个研究工具对中国历代经济变革进行观察和分析。首先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发生在历史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博弈的结果;其次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基本制度,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要想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模式、全民思想控制、社会精英聚集和宏观经济制度模式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众多制度创新均围绕着这四大基本制度展开,在工业文明之前,它们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独尊儒术、科举制度和国有专营。

全书从春秋的管仲变法开始直至十八大召开共用12章的篇幅,以时间为轴,重构了历代变法全貌。我们在书中可以见识到自由主义市场大师外加凯恩斯主义鼻祖的“穿越人”——管仲,如何在放活微观(降低关税,破除贸易壁垒)和管控宏观(盐铁专营,税收创新)上大显身手;体会到“商鞅变法”所开创的郡县制、户籍制和土地私有化的不世之功;理解汉武帝和桑弘羊如何通过“独尊儒术”、“推恩令”、“平准”、“均输”和“五铢钱”施行历史上第一次政治配套体制改革,最终打造成了中国式帝国模板,但又在自己的暮年发布轮台罪己诏,坦诚自己政策失败;也会搞明白在历史大势的分合数百年之后,刘晏如何复活桑弘羊之政将垂死的大唐王朝从坠落的边缘拉回来,理想主义的“王安石变法”如何走向惨烈失败,如何使得后来的统治者彻底放弃体制内创新,将中国带进闭关锁国的死胡同的;也会最终理解从“洋务运动”到“四万亿”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上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因果关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始终处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历史的闭环之中。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81年的2月,汉帝国的朝堂上举办了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公开辩论,一方是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极力反对国营化的大儒,另一方则是桑弘羊和他的属吏。在这场辩论中,大儒们慷慨陈词痛批国营化政策“与民争利”、“官商勾结”、“权贵经济”的弊端,但并未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桑弘羊则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的政策,战争开支从哪里出?国家财政从哪里得?地方割据如何破?这场辩论的内容,被编成一部流传至今的奇书——《盐铁论》,中国经济政策为维护大一统而自然形成的制度性闭环从中可见一斑。

返回现在,大家可能会认为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如此之大,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已非古代农耕社会可比,再说这些两千年前的道理又能有多少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也在经历着从联产承包和集体经济的增量改革(放)——88年的物价闯关(乱)——94年配套体制改革(收)——98年的“三驾马车”(国企复苏)——08年的四万亿(第六次国进民退)——2024年的国企混改和全民创业(再放)的历史循环?所以说,如果我们搞不清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经济这一循环,就无法弄明白中国经济从何而来又要向何而去。

读完这本书,我们至少会搞明白两件事:第一,最近30多年的中国崛起只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第二,中国经济现存的“国有经济”、“土地财政”、“金融业市场化滞后”等所谓“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现有制度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按照吴晓波的结论,中国式的改革在可见的未来,将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制和中央集权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民主。而任何形式的激进主义,在中国都如同一盏大红灯笼上的配饰,而非光亮本身。

俾斯麦说,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而“时间”在谁一边,谁就必将崛起。毫无疑问,中国正处在自己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就在眼前,另一方面“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正等着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实现。

内在的问题与生俱来,需要寻找出一种“基因突变”式的解决之道。吴晓波并没有在书中提出跳出这一闭环的方法,但闭环的逻辑,显然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投鼠忌器的理由。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迎难而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终究有一天我们不会再为“闭环”所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会实现!

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感


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感

李叶波

根据安排,今天由我来进行学习分享,近一个多月以来,到上个礼拜才断断续续地看完经济作家吴晓波写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可以说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但形式上又新颖别致,以讲历史故事般的方式来评判经济变革的得失所在,很值得一读。但本人限于学识水平,所读心得过于粗浅,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中,作者从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和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讲起,到汉武帝变法、王莽变法、唐代刘晏变法、宋代王安石变法、清代李鸿章变法,再到民国孔宋变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陈云变法、朱镕基变法等等,通过对中国经历的这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进行分析,他从中发现,抛开意识形态的维度,从纯经济角度观察3000年中国经济史,中国历代经济政策均未脱离两千多年前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历史闭合循环。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史上无论哪次改革,实际上都是放权与集权循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国有化与私有化融合、无产阶层与有产阶层妥协、政府治理与市场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说,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除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律之外,还存在一个经济改革的"鬼打墙":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就再开放,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不断轮回。

该书中个人特别值得推崇的是管仲,他第一次通过对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并首创"盐铁专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特别是他的"寓税于价" 的手段更是高明,他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征收,使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在不知不觉中就纳了税,而且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抵抗。以达到"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在农耕时期,盐和铁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性产业,无一民众可以须臾离开。管仲对盐和铁的专卖收入做过举例说明。他说,万乘之国的人口约为千万,如按成人征人头税,应缴纳者约为一百万人,每人每月征三十钱,为三千万钱。如果进行盐的专卖,每升盐酌量提价出售,每月可能得到六千万钱,就可望得到一倍于征人头税的收入。而在表面上,政府确乎不曾征税,不致引起人民的"嚣号"反对。不仅在国内如此,还可运盐出口而获取重利,这等于煮沸取之不尽的海水就可以迫使天下人向齐国纳税,即"煮沸水以籍天下".在当时社会,管仲的这种超出常人的经济思维确实让人惊叹不已。

可以说,中国这几十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由于缺少对优秀文化的批判吸收,改革之初未加强对人们的思想引导,因而也出了现信仰缺失、盲目拜金的现象,导致经济发展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并且很多人将这种不健康的因素无极限地放大,将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极端化,进而危害社会。因此,才有了我们现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扩大内需等等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有在发展中不忘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经济才能更良好、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_1400字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1400字

从《四世同堂》到《白鹿原》,从《白鹿原》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我读的第一篇浩荡的时代小说,是高二时的《四世同堂》,从前桌那里翻了几页,便被那时代变迁的风起云涌,洪流之中的人情冷暖所吸引,正恰当年还未疑心教学中对当代制度的美化,这书自然是作为同情旧时代人们的佐证,虽是伤怀,底色却是身处新时代的庆幸和骄傲。时至今日,已走出校园近五年矣,那种庆幸和骄傲稍退了些,想必再读,要读出个借古讽今的味道来了,难怪老舍先生当年被批判为反革命大毒草,被逼的投湖自尽。只是,时光久远,书的情节已记不起来了,于是,又遇到了这本《白鹿原》。我是通过电影知道这本巨著的,也许是电影不够精彩吧,因为电影除了地道的陕西口音和香艳情节能勾起我的一些兴趣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出彩或者震撼的部分,对书也就没有了找来读读的冲动,上周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言及电视剧版的《白鹿原》,又把原著夸了一番,恰巧许久没有读小说,便找来看了看,哪儿想啊,这一看,似乎又回到了读《四世同堂》时那种废寝忘食的状态来了。同样是时代的变迁,只是立意不同了,老舍先生分明刻画了旧时代的丑恶,而白鹿原似乎描绘着传统宗族社会的安宁和美好,一派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景象,村民们安守着传统的道德伦理秩序,白嘉轩同志也一边致力于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经营着家庭生活,一边履行着族长的义务,努力的塑造着道德楷模的形象,维持着仁义之村的招牌。读至此处,全然不见旧社会的丑恶,尽是袅袅炊烟的美好与安宁。反而是黑娃与小娥冲破世俗枷锁的惊世骇俗,成为了这安宁与祥和气氛中的杂音,随之而来的,是时代潮流呼啸而来的灼人气浪,国民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初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内战爆发,抗日战争,继续内战,直到白鹿原解放,在这跌宕起伏的时代浪潮中,白鹿原一边被动的理解着似乎是突然发生的激烈的变化,一边在洪流之中被碾压着撕裂着,原上的人们,继续着自己的故事和宿命。人啊,想要安宁而不可得,即使是恪守传统道义,也依然无法躲避时代的摧残。我对妻说,读罢此书,心生悲凉。这时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恰好读到了新中国部分,白鹿原上的故事似乎在吴晓波的书中继续着,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大跃进,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原上的农家们,在新时代里继续飘摇着。由不得自己。吴晓波说,在新中国建设中,农民最先得到了背叛,期待中的美好生活没有来到,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卷入厄运,才在包产到户时才回归正常,而此时,土地所有权早已易手了。读到此处,我心中泠然冒出两个字来,“炮灰”!近代的世界,人类已经通过科技获得了巨大的能力,弱肉强食的生存格局渐渐形成,无论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火炮终究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虚弱无力的老大帝国被后来居上的列强蹂躏,这才开始了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崛起奋斗。格局如此,弱肉强食,已是定局,由不得你我,即便在国家内部,也一次次的上演着这冷冰冰的现实,弱者之肉,强者食之!吴先生分析鞭辟入里,虽然有些政策性建议窃以为不切实际,但先生的大历史格局令人敬佩,受益匪浅,只是,从根本上来说,公平公正,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的,也不是顺乎自然即可发生,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不至于被时代所遗弃,才真的拥有争取公平公正的资格!

最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大全8篇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最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大全8篇》,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1】

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几乎都遵循“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任何改革的结果都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利益之间的再分配!为了社会稳定和统治的长治久安,发展经济,集权式的中央政府不断进行改革,进行放权,权利过大的地方政府愈来愈拥有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能力,进而威胁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从改革中获得巨大利益好处的有产阶级在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进而与广大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产生一系列影响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而中央政府为了避免统治的不稳定,社会的不和谐,进而就会向地方不断收权,进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为了改变经济的大萧条,又会不断的放权……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不禁为我国未来的经济担忧。我国的经济是以国企为主导地位的混合型经济模式,国企目前牢牢的占据了以资源、金融、通讯为主的上游,民企则占据了以加工制造业,食品业,纺织业为主的中下游。政府为了搞活经济,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动力,不断的放开政策,出现了“国退民进”的潮流。权利释放到均衡点,国企退到了底线,就会出现私企的实力过大,威胁政府的统治,并且经济寻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这时候政府就会拿一些企业当做杀鸡刀,强力实行权利回收,国企也会跟着强势推进,进而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跳出这种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我认为政府可以在保持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断的鼓励科技的创新与改革,加大对新兴行业的财政支持,以行业的不断兴替来做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动力,不断淘汰过时的行业,欢迎新的行业……这样政府就可以在保证对经济占有绝对控制力量的前提下,搞活经济,从而跳出多米诺骨牌的可怕怪圈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2】

值得一读的一本解读中国经济的书,对中国当代经济的理解需要了解过去的经济变革。

读完本书,对于经济的改革有了更大的理解,趁着现在有印象,简单写一些收获:

1.中国从古至今,对大一统有着与西方世界不同的偏好,历史的分分合合可以从经济中得到解释。正因为分裂时期的战争死亡与痛苦,让人们对大一统下的和平有着极大的诉求,尽管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自由的丧失以及贫富差距自然扩大下的底层人民的贫困。

2.解读经济,可以从中央和地方,以及有产和无产的博弈中进行分析。涉及到经济上,往往指的是国有和民营,而在大一统下,国有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历史上仅有的几次民营占主导最后都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而对于动荡,国家都是选择回归国有占主导。

3.对于经济具体的改革,可以从财政,货币以及土地这三大改革方面进行分析,一次完美的成功需要这三反面的共同正确执行,即使是两方面的成功和一方面的失败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稳定和发展是领导者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让后来者再也不敢求发展,只能求稳定直到封建社会的灭亡。现阶段下,稳定仍旧是压倒一切的,在稳定基础上求发展是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

5.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关系到一次改革的结果,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的条件,任何经济改革到头来,还是,需要对政治进行改革,更深层次也是对民众心理的重塑。

6.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经济过了各种波折,1988年的价格改革失败造成了民主改革的落后,1998年为抵抗亚洲金融危机的国有化运动造成了民营经济的困局,08年的四万万亿也造成了通货膨胀,新时代下,我们既要解决先前留下的遗题,也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未来,发展好是世界之福,一旦出现决策的失误或者意料外的失败,对于世界将是一场灾难。

6.一切的现在,都是过去的结果,对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激进式改革的失败让我们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放权让利造成的财政收入短缺让现在选择了国有经济占领导地位。

总之,此书值得一读再读。既可以了解经济史,也可以了解现在的中国。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3】

断断续续读完此书,从书名看,作者想学钱穆老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吴晓波毕竟是一位财经类畅销作家,以一年一书的创作速度,其史学功力无法与钱穆比肩。但它仍不失为一部简明通俗,辩驳得失,以史为鉴的好书。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两个也许会引起争议的结论:其一,最近三十多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其二,中国经济制度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但诚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诺德在《历史之源》中所说,历史并不存在“单一的真相”,“因为没有任何事实和真相可以在意义、解释、判断的语境之外被说出”。我们所见的事实及所作出的论断,总是受到时代视角、意义语境的局限。史家对以往史实的兴趣和解释,永远与他对当前生活的兴趣连成一体。或许并不赞同作者的某些观点,但一如既往的喜爱他的文字。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史中的历代经济状况剔出来单独讲,不得仰慕作者的高明,抓住了关键。当然这期间也有关于军事、行政、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但所有改革都是以经济改革为载体的。从春秋战国期间的诸国变法弱弱强强,到商鞅变法秦国一统,到新莽改制理想国初试,到大宋安石变法失策误国,到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到当下改革开放民富国强,都未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根本。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强以富为基,财空则国弱,汉武隋炀如是;富以强为础,势弱则富去,蒙元满清如是。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在大家都在埋头发展的时候,形势已不是“不进则退”那么简单了,可谓是“少进亦退”,实在搞不清楚那些还在乐于搞内耗的人是何居心,“落后就要挨打”的伟人告诫还在耳畔回荡,但凡有良知的国人都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无益就是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刘少奇主席和时传祥掏粪工都是革命工作,要么就躲进你的小楼成一统,别拖后腿用反力,否则与卖国贼、误国贼何异。

有感于最近一小撮黄皮肤黑头发非要认蓝发碧眼为兄为父,可能有些义愤填膺,略显夸张,随笔而已,我的地盘,自言自语,不喜勿喷。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5】

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

>朱镕基是一位罕见的实务及理论大家,其为人不苟言笑,以严厉、高效、清廉著称。在他的治理下,经济变革呈现出鲜明的集权化特征。

◆1998年的“三驾马车”

>>这三大政策分别着力于投资、出口和内需,由此构成拉动经济复苏的“三驾马车”

◆国有企业的绝地复苏

>>这一策略被称为“国退民进”,此所谓“退”,并非指国有经济退出产业领域,而是退缩到产业的上游地带,以形成寡头或多寡头经营的优势。

◆“大国崛起”与朱氏逻辑

>>1996年12月,朱镕基观看话剧《商鞅》,当演至商鞅被车裂而死时,他“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这是一个很有历史寓意的场景。更准确地说,朱镕基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自由派,他确乎是一位倾力重塑中央权威的经济集权主义者,在中国历史上,堪与之相比较的正是那些才华超众、褒贬不一的集权主义大师们——从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到宋子文。也许很多年后,人们仍然会为如何评价朱镕基而争论不休。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

>>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这段文字心酸悲观,

>>在一个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经济增长第一的国家里,竟有超过七成的企业主对经济的前景缺少信心而欲离开,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和需要警惕的事实。

>>国有经济被认定为中央集权和政权稳定的经济、政治保证,而民营经济则承担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就业的职责,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始终无法得到合理的调配,最终造成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经济成长的畸形化

◆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李克强总理更在就职新闻发布会上感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并承诺“依宪治国”,“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些都表明,中国的政治治理也许在未来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迹象。

>>一个保守性的结论是: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内在的问题与生俱来,需要寻找出一种“基因突变”式的解决之道。这次变革的时间长度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长度。

◆两个永恒性的主题:分权与均富

>>,除兴盛规律之外,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还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过往的汉、唐宋、明清、民国,莫不落入这一闭环逻辑。而导致这一周期性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

>>只有中央与地方重新切分“蛋糕”,才可能在未来继续做大“蛋糕

◆三个最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业

>>中国经济最不可思议的三个部分,就是庞大的国有经济体系、土地国有化以及政府对民间金融业的全面压制。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不可能是“如何消灭”,而是如何管理及分享其利益所得,改革的任务可以被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政、党、企三分开”,改变现有的国资委与党的组织部双重直接管理的模式,政府以出资人的身份行使权职,将企业决策、经营权还给董事会和管理层;第二,“全民企业全民分享”,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资本注入社保基金池,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福利;第三,改变一百多家中央企业的权益分配模式,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留成和利润分享的方式参与利益分配,同时将这部分所得定向投入于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及维持。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6】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之际,偶然读得吴晓波著作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受益匪浅,不仅重温了中国经济发展史,感叹前人智慧,更搭建起我认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框架体系。

该书梳理了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王安石、朱元璋、李鸿章、宋子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陈云、邓小平、朱镕基等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探索和创新,在梳理过程中作者始终采用两种分析工具: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作者认为历史上及中国现有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四大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过程,其结果也是由这四大利益集团最终制胜方来主导。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即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分别对应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作为中央集权的领导者,如何采取四大基本制度的思想、认知、执行等层面的统一与打磨,形成治理国家经济的方针政策,更加巩固中央集权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以贯之的考量。论文网

改革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财政(税收)、货币和土地,好的改革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从税收上来讲,明税容易反对,暗税则容易被接收。国家对上游资源、生活必需品、土地、货币的控制措施,历次改革都想出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总的来说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通常是政府胜出,最终又造成权贵经济,剥夺国家经济活力,并逐渐走向衰亡并转向重新分配的轮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中很多观点也可为当今中国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列举一二:

一、要改革,先要解放思想。齐国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中游,属地处偏远小国,但正是由于管仲最先突破观念,积极实施变革,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同样的得益于民众及地方官员的思想开放,属地僻人穷之地的温州等浙江南部地区,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公布了第一个允许民众在县城摆摊的政策,创造性地拟定了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章程,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温州。

二、防止资本脱实向虚。中唐后期,民间工商资本的主要流向为:奢侈消费、交通权贵、购买土地、放高利贷、囤积钱币,五条出路均是进入消费市场、土地和高利贷领域,没有向产业资本转化,最终导致经济活力的衰竭。因此,若某一时期,出现奢侈品消费剧增、文物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房产购买热潮,并不代表经济的复苏,更可能是资本从实业溢出的恶兆。

总之,该书不仅史料丰富生动,并且有严谨的学术逻辑及分析框架,读来可以拓展思维,加深思想,实不失为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简明“中国经济史”。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7】

在拜读了吴晓波先生的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后,心情澎湃。在中国经济变革的漫漫长路中,发生了如此众多影响后世的经济变革。或成功,或失败,都是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无价的财富,为后世经济变革指出了方向,避免后世重走弯路,甚至引发经济社会动荡而导致社会的全面倒退。直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从历史长河中能够找到对应的标本进行借鉴,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变革的先锋中,有几位名人对我影响最深,使我对他们有了更新的认识。例如战国时期的管仲,秦代的商鞅,汉代的桑弘羊,新朝的王莽,宋代的王安石等等。正是他们一代代不断的探索变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初识他们时,是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当时觉得他们是各个朝代中有名的人士,有的是国家上层人士,有的是诗人。现在看来,他们更多身份是当时经济社会的弄潮儿,是风起云涌的变革者,为当时社会及后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变革者本人却遭受了迫害。商鞅被车裂,王莽被砍头等。这可能就是变革者本身要面临的抉择吧,毕竟他们站在各个对立集团的风口浪尖上,不可避免的卷入矛盾斗争中,不可避免的成为社会矛盾的牺牲品,有些变革者甚至不被大部分人理解,被唾弃,名誉扫地。因为,综观两千年,变革从来都是一次次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很难平衡,是四大利益集团的角力,其中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迈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突飞猛进,GDP不断超越资本主义国家,在xx年成为世界第二,并仍然稳步向前,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曾经有学者计算,在2030年左右将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这个成绩,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会觉得无比的自豪,毕竟100年前我们是多么的落后,被人欺负,没有地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多么的不易呀。为什么我国能有如此的成绩,我觉得和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的集体智慧是分不开的。毛主席曾对秦代的商鞅极为推崇,那句“百代都行秦政法”则是对商鞅的遥祭。而第一代经济领导人陈云更是在解放初期,将上海的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回,稳定了市场。正是由于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熟悉,洞悉朝代更迭的诱因,以及了解历代繁荣盛世的举措,才能更好的对当时进行正确的变革。“打土豪,分田地”,将无产阶级调动起来,“均富”的观念深的民众的支持,最终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成功。经济方面,根据国家的现状,初期采取计划经济,稳定社会。后来根据发展的需要,采取重要行业国家战略宏观调控,稳定社会,其他行业釆用市场经济来繁荣经济的举措来实现国富民强。

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内部也充满各种矛盾,领导者仍然需要紧密关注发展状况,历史轮回的难题。使中国能够永久站在世界之颠。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篇8】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必然,因此历史永远是在两个钟摆极限间徘徊。而中国经济变革的极端则是极度中央集权和极度市场化,也就是大政府小市场和小政府大市场两种情况。

针对两种极端情况的分析,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无产阶级间的相互斗争、博弈和妥协;其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和国有专营制度。

极度中央集权,首先意味着军力支配上中央政府远大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上中央政府远富庶于地方政府。这样的配置往往要求中央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高度的国有专营制度和高度的思想统一。这样的钟摆极端出现在商鞅变法时代、汉武帝变法时代、王莽变法时代、王安石变法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

极度市场化,则意味着民间资本活跃,工商阶级力量庞大,思想自由,此时往往中央羸弱,地方强势。这样的配置首先体现在中央政府放权,民间商业交易顺畅,税收方面也体现了宽税基、低税率的特点,因此藏富于民是这个阶段比较鲜明的特色,但因为中央政府的羸弱往往也导致军力不足,在军事实力上呈现弱势的特点。这样的钟摆极端出现在管仲变法时代、贞观之治时代、宋朝、民国时代。

和钟摆一样,当摆锤处于两端时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此时的社会状态往往是稳定的,但却是历史变革的拐点。

极度中央集权,就像钟摆左端,武帝的武力盛极而衰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极度市场化,就像钟摆右端,唐宋两朝的民间资本活跃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但历史不是永远处于钟摆两端,更多的时间是在运动过程中,此时的不稳定性更甚,因此也就要求更高的治理水平。而若整体配套体制和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话往往会导致更甚的乱世,也会导致改革的失败。

王莽变法是其中一个典范,以外戚身份夺权,获得皇位并企图效仿桑弘羊,开创武帝盛世之况。在政策上,王莽推崇的是极度国营专政,用强势的政策去推动财富的重分配,实现社会公正。因此在王莽继位后,盐铁专营,物价管制、币制改革、土地改革蜂拥而至,密集且频繁。

盐铁专营/物价管制扩充了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富了国而穷了民,降低了市场的市场配置能力;币制改革则更甚,密集且不合理的币制改革使得政府背书信用扫地,私铸之风兴起,也导致了通货膨胀和市场交易不畅;土地改革则动了根本,土地国有化摧毁了世族集团,使得根基不稳,但土地均分的平均地权思想又无法顺利实施,导致政权不稳。

对比武帝桑弘羊时代,王莽时代缺少文景之治的积蓄,此时民间积弱,生产力的提高是当务之急,盐铁专营/币制改革/土地改革只是财富再分配,对提高生产力没有丝毫益处,因此这些改革只是拳头打到棉花上,一场空,失败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宋朝则是另一典范。不同于其他几个朝代,宋朝存在几个鲜明特色:一是允许官员经商,二是不抑制土地兼并,三是对垄断资源进行授权经营,这也带来了宋朝在商业上的极端自由,贸易大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匹配着贸易的发展,买扑、钞引等极度超前概念的模式也应运而生,与之匹配。但官商结合导致的是极大的贫富差距和权贵经济,这使得中央政府羸弱,兵力不济,备受其辱。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一切过往的历史都是为了现今服务的。

从1949年建国后,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两个过程。

在市场经济时代,高度国家计划(资本市场管制、生产资料管制、流通渠道)使得那个时代极度匮乏的生产力迅速大幅提升,各种重工业、轻工业初具规模,但这个过程过于强调国家的调控和计划能力,也过多强调了均贫富的概念,这罔顾了市场配置能力和人民积极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计划经济在初期大力发展了生产力,而在后期则限制了生产力。

而后在1978年进行了改革开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上日程,各处都是改革的声音。改革的意见主要有两派,一是企业主体改革派,推崇股份制改革,二是整体协调改革派,分离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区分对待;而最后也没有得出结论就迎来了物价闯关的失利,带来重大打击。

而在这过程中,带来的另一产物就是双轨制。双轨制带来了极大的权利寻租,这给改革开放后期的物价紊乱和腐败埋下了腐败的种子。

在经历了物价闯关这一失败之后,朱相开始了新一轮改革。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主要有五大内容:建立新的财政税收体制、启动金融银行体系的改革、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分税制改革对现在影响巨大,新的财政税收体制导致了中央政府集权,地方羸弱,也进一步导致了后来的房地产财政;金融银行体系改革使得银行经营商业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使得汇率一次贬值到位,极大增强了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则打造了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最后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介绍下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是为取代财政大包干制度,重新定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设置了两者各自的义务和责任,至于合理与否则有待商榷。对于分税制改革,有几个重要的点。首先,中央将税源稳定、税基广、易征收的税种大部分上划,消费税和关税为中央固定收入,企业所得税按纳税人隶属关系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增值权在中央和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分成。

分税制改革带来了两个弊端,其一是为了补贴地方财政,将土地出让收入部分归于地方政府,这为后续的土地财政留下了隐患;其二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不明,地方承接少部分收入,但承担了大部分支出,中央接纳了大量收入却只承担少量的支出,同时在转移支付制度上不公开不透明,权利过于集中,导致后面的跑部钱进等情况发生。

2)打造三驾马车

98年金融危机之际,相继打造了三驾马车,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于基础建设,启动城市化建设;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开放外贸的进出口自主权;实施房改,刺激内需,开放房地产市场;

此外,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国退民进”,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将国有资本收缩到产业上游和一些战略性产业,通过私有化小型国企达到市场化目的。此举有利有弊,一方面化解了98年的困局,但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肥了当时一众接手人。

xx年金融危机时则迎来了另一个节点,四万亿计划。为挽救当时的颓势,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国有企业获得大量贷款,而民营企业则处于劣势,使得“国进民退”现象再次发生。

分税制也发生了部分改革,补偿了地税。增量企业应缴纳增值税的,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征收;应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征收。

而到了目前这个节点,“国退民进”这个进程有望再次发生。“国退民进”的表现体现在:

1)推动小微企业发展,贷款也倾向于向小微企业倾斜;

2)营改增改革,降低税率,实行宽税基,低税率政策,让富于民;

3)精简中央部门,放权地方。

书本内容大致到此为止。

结合本书内容,对当下的经济政策做个分析。

第一,“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紧缺,地方政府极度依靠土地出让金来补贴地方财政,因此也部分导致了后来的房价不断推高。货币增发、GDP发展和土地财政政策都是房价推高的原因,其中土地财政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后期如果通过其他税收或财政制度补充地方财政,使其不依赖土地出让金生存,则有望将摆脱原本分税制改革的弊端。

第二:“营改增制度”

原本在税收方面,在各个流通环节都存在大量的逃税漏税以及反复增收的情况。为了有效宽税基,查明税收,降低税负,推出了营改增制度。

营改增制度因为存在抵扣,能够避免重复征税的弊端,实现了“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降低企业税负,也摸底了全行业全环节的税收情况,有利于后期定向减税。

营改增改革过程中,增强了国税的财税掌控权,削弱了地方财政能力,因此为了找补地方税收,改变了原本分税制的分配比例,将增值税的中央和地方分成从75:25变为50:50。

第三:定向降息降准

目前推行的定向降息降准有望降低地方企业的压力,为民间资本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形成“国退民进”的形式,完成从“大政府,小市场”往“小政府,大市场”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第四:MLF/SLF/LPR

原本通过MLF/SLF政策调控长端利率和短期利率,但这两种操作方式是将利率整体一刀切,无法做到降低企业税负的同时避免低利率推高房价的弊端。因此在今年推出了LPR政策取代MLF/SLF。

LPR政策的优势在于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定向控制了房贷利率,通过加基点的手段将实体经济和房贷利率区分开,有效避免了脱实就虚,资金空耗的问题,在不推高房价的前提下增加民营经济的实力。

第五:消费税改革

最近推出了《关于实施更大规模降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

在这个方案里,针对对象主要是消费税,不同于普遍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是为了定向引导消费行业,其征收目录是随着不断调整的,具体视情况而定。目前消费税的数额在1万亿左右,占税收总额的6.8%,是第四大税种,排在增值税、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后面,

目前具体方案还没确定,需要等具体草案出来才能确定。

其中最可能是有两个变化。

一是将消费税由生产环节征收调整至消费环节征收,国税改为共享税,补贴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的亏空;

二是消费税的存量部分核准基数,仍划归中央,增量部分划归地方,这就给了地方动力促进消费。

至于具体等后面草案出来后再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今天我想谈谈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点感想。钱老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并且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和评论。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中国社会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盛世,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著名的,给中国社会留下极其深远影响的还数汉唐。

汉代留给我们后世的除了汉族、汉语、汉字这些称呼外还有庞大的地下文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儒说中的以礼入法的价值观,因为她们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以礼入法就是在制定法执行法的时候不能纯以法来处理解决问题,在处理事件和案件的过程中还要讲点亲情,要感化,要从轻发落,还要讲点社会等级关系,刑不上大夫。汉代在吸取了秦朝推行严刑峻法灭亡的教训基础上,决定在政策上调整实行以礼入法的政策措施。在体制上进过探索后决定继续推行郡县制,这二者是促成汉代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汉朝。郡县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上新型国家体制。郡县制的创立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首先它破除了几十个,几百个诸侯王的世袭,全国只有一家可以世袭,除了皇帝可以传位给儿子,没有丞相,郡太守传位给儿子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割断了众多政治上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弊端,这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从秦汉开始立国体制与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少,希腊在一个小小的半岛上,却有一百多个国家,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他们的行政首长由市民公开选举。但中国不行,中国那么辽阔的疆土,那么分散众多的乡村,不可能聚集起来搞选举,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产生民主选举的国家体制和民主意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同欧洲人比,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都同样产生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只是我们在近代落伍了。

近代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能够迅猛发展起来,这除了他们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准备外,从体制上进一步铲除封建专制土壤外,原有的城市市民民主选举体制和意识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三位一体,工业化是讲公平竞争和生产的标准化,城市化是讲公共秩序和严密的规则,民主化是讲共同参与和公民意识。这三者都有效地推进了欧洲国家现代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欧洲国家从16世纪开始,经过3个世纪已经建立起现代国家的体制框架和价值理念:即,司法独立,主权在民,以人为本。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意识根深蒂固。为了维护这种封闭、自私、无须规则的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利益,必然依靠宗族势力和裙带关系来加以保护,也必然要对开放、包容、讲究规则的商品经济大流通进行抑制、削弱、摧残。以至造成中国历史上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商品竟争的市场环境、意识、规则和理念。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是很难产生真正的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文化。当西方工业文明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必然视为洪水猛兽而无法应对,必然是盲目排外和顽固地拒绝系统性地改造。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必然造成我们在近代各个领域的落后挨打。

汉代推行郡县制,是有利于促进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为中国农业社会大一统的基本政治走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郡太守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各级官吏只对皇帝一家负责,皇权至上。因此在这样的体制下各级官吏只能培养成忠实的家臣,家奴,而不可能成为人民的公仆。郡县制所造成的文化意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的政策。孟子说:十税一就是王者之政,汉代在文景时期实现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共十一年。汉代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汉代社会向前发展。汉代经过文景七十多年的治理,国力强盛了,人民富足了,国库里串钱的绳子年久都朽烂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都堆不下,只好堆在露天,由此可见文景年间的富足。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落必然有他内在的原因,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汉代推行郡县制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因此她开创了文景盛世,开辟了丝绸之路,打败了匈奴,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确立了儒学,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汉代的辉煌将永载史册。

在唐代,在以李世民为领袖的带领和影响下,唐代那帮精英们所导演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决不逊色于汉代。吸收、包容、开放是铸成唐代气势恢宏的一个显著特征。唐代除了在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加强确立、宣扬、引进儒教、道教、佛教外,继续推行和完善科举制也是促成唐朝强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唐朝。唐朝废除了魏晋以来豪强士族集团把持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确立为广大有才能的中下层人士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政权的政治基础。科举制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元素,它有效地把唐朝社会推向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在经济政策上,唐朝同样有着非凡之举,在经济上唐朝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指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100亩相当于一个小地主)每年向政府缴纳二石谷物的赋税(唐代一石相当于现在120斤),每年服徭役20天,(徭役是为国家做义务劳动)如此轻徭簿赋,唐朝实行的是四十税一比汉朝三十税一更为优减。这样的富民政策大大激活了唐朝社会。也就是说:你给于人民的越多,人民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建立真正的强国。除此之外在政治上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宰相的行政权力一分为三,由三省相互牵制防止独断专行。贞观年间还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有专职谏官,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所以李世民时期,大臣没办法单独控制或蒙蔽皇帝,皇帝身边的奸臣也没办法进谗言。贞观以后这些规定都撤消了,后来唐玄宗前期又恢复贞观时期这种透明和相互监督的做法。唐朝近300年的历史,真正给唐朝人民带来福祉的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这期间朝廷议事、决策都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所以取得辉煌成果。由此可见,伟大的政绩来之不易,其中政务公开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阳光操作功不可没。

汉唐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要谱写我们今天的篇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通过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后,使我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汉唐的兴起,她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情节,那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诞生和辉煌她必然与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型国家体制和机制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必然具有一个或多个并存的强大活力的学说体系作为指导整个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汉代推行和完善郡县制,确立宣扬儒学;唐代推行和完善科举制,确立宣扬儒学道学佛学。人类社会有四位典范人物,他们所开创的精神传统一直延绵不断,他们是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孔子,而汉唐就占了其中的两位。由此看来汉唐的兴起决非偶然,体制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二个条件必不可少。我们现在建立了共和制,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在,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推行和完善共和制。

从1840年开始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艰难探索,中华文明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2006年我们全部免除农业税,光这一举措我们就远远超越了汉唐。我们现在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现在我们似佛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民族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将国家的权威主导与市场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基层民主建设渐进式地来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向现代化前进。也就是说: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明朝时期的刘伯温曾经判断预言:中国社会500年王者兴(刘伯温类似诸葛亮式的天才人物,他辅助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社会每相隔500年就有一个发展辉煌期,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判断预言究竟有没有道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71年到汉朝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年,期间相隔592年,从汉朝末年公元220年到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55年期间相隔535年,从唐朝末年公元904年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公元1424年,期间相隔520年,从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200周年既公元2149年,期间相隔为505年。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看到中国的鼎盛辉煌期相隔总是在500年。不管这种判断预言是巧合、是天意、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之,当今的中国正在走向辉煌。她就象一轮朝日,已经在东方冉冉升起;她就象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巨轮,正在向我们驶来;她就象躁动于母腹中一个日趋成熟的胎儿,我们期待她的降生。我们期待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富国!强国!!一个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读书感悟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周洁)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