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生命生命》读后感 > 地图 > 《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3 来源:互联网

《生命诗篇》读后感。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生命诗篇》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生命诗篇》读后感

今天读到了当代文学评论家鲁枢元的《生命诗篇》英文,《昆虫记》一书与法布尔的形象变得更加崇高。

文章开头便对法布尔进行了一番夸奖,说这是奇迹的奇迹,又举大段例子来佐证,确实令人心服口服。或许的确像作者所说,昆虫,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过于学文化的名词,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热爱昆虫的,是《昆虫记》这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让大众真正了解昆虫了罢。

借用鲁迅先生和达尔文对法布尔的评价,和两次法布尔热,证明了《昆虫记》的伟大,而法布尔与学院派科学权威的斗争,却让我由衷的敬佩他的精神。

的确,如作者所说,法布尔拥有一切昆虫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这让法布尔不仅是一个学者,更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了吧!

不管怎样,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都是值得赞赏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生命的诗篇》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生命的诗篇》。这本书是真实的,感人的。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英国的少年,名叫肯尼。他生下来就是一个下肢畸形的婴儿,在医生的劝导下,父母只好同意将他两条腿截去,经过两次手术,肯尼只剩下了腹部以上的半个人。这时,他还只有一岁半,摆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怎样艰难的人生道路呀!出乎意料的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性格活泼,精神乐观,顽强向上的英俊少年。他从不把自己看成残疾人。他的一切行为全以健康的儿童少年为模式,没有丝毫的自卑、怯懦等心理障碍,甚至比四肢健全的少年儿童更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

我一口气读完之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肯尼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残疾人是一种激励,对健全人也是一种鞭策。肯尼只有半截身子,令人惊讶!但他创造了奇迹,放射出了生命的光辉。看到这位天使般清纯,对生命充满希望,用坚强去面对一切的肯尼,我觉得我们的烦恼是多么渺小。

我想,他的这种诚挚、坚强、乐于助人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读《生命诗篇》有感400字


生命是缤纷绚烂的,多彩的生命构成了地球这一幅美丽的画卷。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用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写成了名动世界的《昆虫记》。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昆虫学,作为一种学科,用《生命诗篇》中的话来说,就是“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表格、曲线,一串串艰涩的术语、法则、概念。”但是,法布尔却不是这样,他用生动的文字、语言,勾勒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昆虫形象。

许多学家研究昆虫,不是解剖就是肢解,一个好好的生命就这样凋谢,他们将昆虫看做实验对象;法布尔从不伤害昆虫,观察完了就放回大自然,昆虫是法布尔的朋友。法布尔通过细心观察,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昆虫记》一书让人们眼中的昆虫不再是低劣肮脏的冷血动物,而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生命诗篇》赞颂了《昆虫记》的伟大,《生命诗篇》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昆虫记》。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缤纷的。《昆虫记》不仅仅介绍了昆虫,它还讲述了生命的光芒。

读《诗篇导读》有感:生命如诗


生命如诗

——读《诗篇导读》有感

林超群

岳清华博士是我就读于福建神学院时的老师,是我文字事奉的启蒙者,他的《诗篇导读》一书由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读毕岳博士的大作,我惊奇在中国竟然有如此佳美、厚重的作品问世。在此,我要分享一些我读《诗篇导读》的感想。

据我所知,中文版的《诗篇》的注释书、灵修书为数不多,质量不高。而岳博士的《诗篇导读》却是超然的作品。为何我敢如此大胆说呢?

首先,是因书的格式与学术含量:《诗篇》共有一百五十篇(当然他并没有每篇都解读),岳博士详细解读了每一首诗歌,解读每首诗歌的布局都是同样的,分别是:先提出该篇的金句即最重要的一节经文;然后是该首诗的作者、写作背景;接着提出分段并详细解读其内容;最后是小结。《诗篇导读》的第一部分是《导论》,共有八大点: 一、众人喜爱重视诗篇, 二、诗篇的名称,三、诗篇的主题、内容及分卷,四、作者、创作年代、体裁,五、诗篇的标题及说明,六、诗篇中的神学思想,七、诗篇的地位和影响,八、希伯来诗歌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旧存诗歌。这部分的内容,作者罗列了非常多宝贵的资料,也可见他在学术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在此举例说明,他在第八点“希伯来诗歌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旧存诗歌”之中告诉我们,“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诗歌与希伯来诗歌相异之处。1.主旨不同。前者以“人”为本,按本质而言,是人文主义……后者却是以神为本……2.性质不同。前者颇具自然性,从六朝起,不知不觉中又增添了道家思想……3.外形不同。所谓外形,是指诗句的长短……4.流源不同……5.义之不同。前者以诗经为基础,含有六义;后者以旧约圣经为基础,含有八义。中国诗歌的六义,就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用以区别诗之质(内容),赋、比、兴用于辩别诗之体(方法)。希伯来诗歌有八义,就是:①在内容方面,除了上述中国诗歌原有的风、雅、颂之外,还加上 “赞美神”…… ②在方法方面,除了赋、比、兴之外,还加上“灵”……6.对象不同。①中国诗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诗篇中大卫诗篇却全然不同,完全洋溢着乐观、勇敢和幸福的感情。②一般诗“以大自然为中心”。世人写了不少描写风花雪月等自然景物的诗……多数仍然避免不了彷徨和悲哀的色彩……③以他人为中心。世间不少赞扬伟人的诗……既然没有神,当然没有指望……”我相信这些学术文字能够给有志研究《诗篇》的人助了一臂之力,也使人对《诗篇》有了一定的了解。每篇诗篇的经句不但把本篇的精华告诉我们,甚至直接把本篇的中心思想突显出来。每篇诗篇的作者、写作背景使我们对诗篇的有关信息有了了解,这对正确解经奠定了基础。提出分段,使我们对经文的大纲有了正确的划分,这样有利对主题的理解。详细解读其内容,让我们对经文发内容有了丰富的理解,也看见诗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生活中的丰富色彩和属灵生命的丰富多彩。小结,有一锤定音的效果,使我们读了该诗篇,有了很好的一个结论。

其二,是因为书的内容充实,与实际关联:我们对《圣经》应有的态度就是要把他“吃透”,岳博士对《诗篇》的解读,让我们看见他自己已经把《诗篇》“吃透透”了,有利于读者对《诗篇》有深度的认知和指引。大多的释经书注重的是学术的分析而忽略属灵的造诣。岳博士不是如此行的,他在注重学术研究探讨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神的话语对属神的人的造就。他在介绍《诗篇23篇》的背景时就提出这诗篇受欢迎的原因:“许多人喜欢这首诗,为什么?①适合任何人诵读,是人人之诗,可以从中深深领悟人生奥秘,觉得人生在主看顾之下甜蜜。②适合每个时期:孩童刚会听话,妈妈可以念给他听;成长结婚,牧师主持婚礼时的劝勉祝福;晚年,弥留病榻之际,可读,安然经过死荫的幽谷,并大有盼望等候,“永远住在耶和华的殿中”,时刻来到。③适合任何境遇:健康,乐上加乐;疾病,苦中生乐;事业成功,谦卑感恩;失败,重振雄风。百读不厌,每次扣人心弦,所产生的感动,总是积极的。④更重要的是:见证神是活的,且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神的话本就是如此生活化的,贴近生命、贴近生活。神的话不是空洞的,诗篇不但与诗人有关,也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岳博士指出,“诗篇充分表达诗人在各种遭遇中内心的感受和对神敬爱、内在的品质和生命力。不管处于怎样复杂的环境,不管内心是忧伤或是安宁,是悲伤或喜乐,是失败或是胜利,是痛悔或是赞美,他们的每一次祷告和每一首诗歌,都唱出他们的心声……诗篇中所讲的,也是我们要讲,无论我们的处境如何,必会发现诗篇有如度身订造的一样……诗篇第1篇就给人指出有两条生命的路可供选择:或是顺服神的道,或是背逆、灭亡的路。诗篇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指出:一个有智慧和信心的人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会清楚地明白,神的道路是一条正路……当你选择了你所走的路,你也必然会向神献上一曲赞美的诗篇!事实证明,诗篇能够跨越时空,在全人类中引起许多共鸣……”《诗篇》跟我们生命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也给予我们很多宝贵实用的指引。《诗篇导读》的内容贵在真实、实际,使人简易就可有所得着。

其三,是因为书中的内容充满生命信息:信耶稣,得永生,基督徒贵在得永远的生命和神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再是肉体的生命,而是因为信耶稣而得到的属灵的生命。属灵的生命就有属灵生活,属灵生活就是属灵的经历。岳博士说:“作者在诗篇一开始便颂扬敬虔的人,就是那顺服神、不听那些怀疑和嘲弄他话的人。要知道,朋友和同事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假若我们坚持与那些藐视神的人保持友谊,我们可能会陷入罪中,渐渐对神的旨意麻木,这种态度其实就是藐视神。所以我们要听神的话,不要听人的话……恶人、罪人、亵慢人的影响会使我们与神喜乐的光辉分隔,正如一片黑云使我们与喜乐的朝阳分隔了一样。然而世人希望得福,非但要有消极的禁戒,而且要有积极的追求”。基督徒很多时候给人的印象是负面的、消极,非常灰色地守着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做,事实上,我们除了避免步入灰色地带,也应该非常阳光地追求真、善、美,积极努力地活出属神的生命的色彩。岳博士在讲解诗篇94篇12-15节的经文时,他指出“受苦得福”:在此之前论恶人,现则转论义人。1. 诗人信任神的公义,使他恢复信念:他知道义人受苦,是神的管教,而管教出乎神的爱。神不会丢弃他的百姓,他们在遭难的日子里,必享平安,只有恶人想害别人,必陷在自己所挖的坑中。神不仅责管,也加以教导。所以诗人在领悟了神的启示之后,喜不自禁地说:耶和华啊!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2.基督徒的生活是艰难的,需要放弃一切危害我们与神关系的事物,忍耐地奔跑,并藉着圣灵的能力对抗罪恶。要成功地过这种生活,我们必须仰望耶稣。若我们的目光偏离主,只看到自己或四周的环境,便会失足跌倒。我们应当为主奔跑,而不是为自己,所以必须时常仰望他。圣经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生命需要磨练,生活需要经历,但这两者都跟“受苦”有关。人生难免有风浪,但我们要知道风浪的起因,并如何靠主胜过风浪。《诗篇》有很多这方面的教导,《诗篇导读》也给我们更直接的教示,《诗篇导读》本来就是一本生命造就之书。

从诗中可以读出生命,生命也如诗。岳博士的作品如诗,生命也如诗,诗是雅的,也是博的,生命应当有“雅”之质,也有“博”之量。《诗篇导读》将给每一位读者带来生命丰盛的祝福!

(注:本文曾刊于《天风》,刊出时有删节)

读《生命的诗篇》有感650字


在平坦的绿茵场上,一帮孩子在踢球,沉浸在欢乐中。然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金色头发的少年站在那里,不!不是站!他用双手支撑着地面,他没有腿,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并没有为自己是个残疾人而感到自卑,他和其他孩子一样,露出洁白的牙齿,送给大家灿烂洁白的笑容--这就是《生命的诗篇的封面》。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肯尼的美国儿童。他出生不久,双腿就因畸形而全部被锯掉了,可怜的肯尼只能以手代足,而且视线只有狗的眼睛那么高,他接受了几次化疗,也并未痊愈。在生活中,因为残疾,他必须忍受来自各方面的不便与嘲笑,每次上学的路上都能听见背后的窃窃私语。我替他感到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这样残忍的事情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呢?但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彷徨,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用毅力支撑起了生命的脊梁。他也渴望自己是个正常人,和其他孩子一样玩游戏,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并没有自卑和气馁,他用他那坚强的心灵来安慰自己,使自己勇敢地“站”了起来。

我今年十三岁了,和他比起来,我却是如此的渺小。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遇到小小的不如意就开始怨天尤人。记得上星期回到家里,父母不在家,我自己饿的不行,却连饭都不会做,回来还因为此事和父母大吵了一顿。想想自己以前的种种,我真是又羞愧又自责,与肯尼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无能啊。

在这个小男孩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顽强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希望”是支撑我们生活的韧力,是推动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人生的旅途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失意经常会伴随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会显示出来。所以我们要鼓起勇气,向前出发。

“不依赖别人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让这句话埋藏在我的心底,让它萌生,让它陪我一起成长,也让它成为我成长的一个动力。

读《生命的诗篇》有感600字


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品读了《生命的诗篇》这本纪实小说,书的封面印着一个只有半截身体的男孩子,在平坦的绿茵场上,用双手撑着地面,向人们微笑着。最初目睹封面时,我竟然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见到的一切。

这人是谁?他的腿跑哪去了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扉页:一行小字映入眼帘——“不依赖别人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读着,完全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了。原来这个男孩是美国的儿童肯尼,他才十岁,他的出生很不幸,两次手术,双腿就因畸形而全部被锯掉了,可怜的肯尼只能以手代足,和正常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嬉戏,加上他的视平线只有狗的眼睛那么高。“他可怎么活呀!”一种强烈的同情感使我紧紧地捧着书,我一边读,一边掩卷沉思:小肯尼正一步一步,两只手艰难地交替前行,手掌磨破了皮,可是他的身影越来越高大。他不把自己当作残废人,从不自命特殊,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充满了自信,鼓足了勇气,他热情活泼,靠双手走路,活泼得像只可爱的小鸭子,他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生活,从不求助别人,他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微笑着面对生活!想到这里,我被他的自信与勇敢震撼了。

慢慢地,我仰起头,脑海中产生了很多疑问:他为什么那么坚强?那么自信?现实生活中有的正常人居然有厌世轻生的行为。原来,他的身边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姐姐以及其他孩子们和老街坊们。他们为他造就了爱的环境,所以他才能快乐地、自由地纵情驰骋。他简直不像个残疾儿童,甚至比许多健康的人更加热爱生活,更会生活。

小肯尼不满足于生活上能够自理,他还要追求和别人同样的快乐。于是,他和正常人一样参加活动。他坐在滑板上,飞快地驶着,比常人还滑得快呢!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读三年级时,每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跳短绳,我只能跳七十多个,同学们笑话我,我只好跳一次就不再跳第二次,所以练习跳绳的时间就很少,因此长进也不大。我越想越难为情。望着肯尼那自信的眼光,情不自禁地说:“肯尼,你太了不起了!”

我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深深地被肯尼的动人事迹感动了,不,是被他那充满自信的勇气感动了。即使在严冬时节,只要拥有一颗火红的炽热坚强的心,就一定能融化冰雪,驱走严寒。

黑牢诗篇读后感


《黑岩诗篇》描写了众多革命烈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革命烈士受尽酷刑,从不畏惧;无论敌人怎样严刑拷打,就是咬紧牙关,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红岩中江姐无论敌人怎样折磨她,她都坚强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

我曾经去过渣滓洞,让我触目的是刑讯室,老虎凳、狼牙棒、竹签子、鞭型柱……试想当一根根竹签狠狠地扎入你的手指,鲜血染红了你的双手,你能做到一声不吭吗?这些竹签又一根根从手指间拨出,那种疼痛你能忍受吗?我扪心自问,我能吗?我不能!我想象着竹签子插进指甲缝的痛楚,就不禁浑身发寒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真心佩服那个时代的英雄们!敬佩作者蔡梦慰和江姐们!

革命烈士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多少中国人和革命战士在这面鲜艳的党旗,历尽艰辛,改造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岁月山河。革命先辈们将希望的种子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那些红军总以自己真诚的心履行为党奉献了一生的承诺,以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同党伟大的理想绑在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无怨无悔。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黑牢诗篇》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当家的新中国;是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撑起一片蓝天,使民族的希望重现在世界东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在和平的红旗下,生活在幸福里,但一定要明白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立足于本职工作,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小小推拉驴

终于拿到期盼已久的《诗篇概论与默想》,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311页的书。掩卷咀嚼,回味无穷,还想再读。

期待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读了小约翰夫妇翻译编校的《敬拜神学入门》,书中关于敬拜的要素——"唱诵诗篇"的论述既然是那样的合情合理(是合乎圣洁的宗教情感,合乎唯独圣经的真理),那么这本小约翰关于诗篇的概论与默想,一定是在改革宗五大唯独的基础上有更细致更深入的阐述吧!

此书内容超过了我的期待。该书内容是根据作者在2016年的一个三天的神学讲座录音整理出来的,虽然读者不能和讲道者同在一个会场感受圣灵同在下的位格与位格之间的互动交通,但我们毕竟领受的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圣灵藉着神的话依然感动我,让我产生如临现场的心灵震撼。感谢主,藉着印刷术作为工具使祂的真理传播的更远,荣耀归于三一真神!

何谓敬拜?

作者首先从敬拜的本源开始阐述敬拜。敬拜是什么?敬拜是神创造、护理、救赎人的目的,所以——"我敬拜故我在!"根据神的第二条诫命,敬拜必须用神所指定的方法,所以神在吩咐摩西建造会幕时反复地强调"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25:40」。这是唯独圣经的原则,即圣经限定原则。而拿达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被神击杀的事件就是要提醒每一个选民,敬拜神是何等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心存敬畏与敬虔,按照神的吩咐献祭,否则献上什么都不是在荣耀神。

所以敬拜神就要从"我"里面走出来,唱歌不是要抒发我的情感我的受苦,不是要满足我的享乐,那样势必会培养一种人本的宗教情感。

敬拜一定要以神为中心,所以敬拜的精神、程序,敬拜的要素都要以神为中心,以此使神得荣耀,这是唯独神的荣耀的原则。

从神学上,神是圣洁公义的,而人都是全然败坏的,人写的诗歌都可能会错,而唯独诗篇是圣灵默示的,是圣洁的,神默示这卷书放在圣经的最中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叫人唱诵的。

从"唯独圣经"的角度,作者还举出的证据就是主耶稣在最后的一个逾越节中的榜样,主耶稣在设立了新约的圣餐后就唱诵诗篇,然后往橄榄山去「太26:26-30」。还有使徒保罗的教训:「西3:16」和「弗5:19」节的经文,这也正是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会所制定的西敏信仰宣言和敬拜指南时定规公共崇拜唱诵诗篇时给出的经文依据。

作者在为什么在敬拜中唱诵诗篇还给出了其它的理由,从早期教会唱诵诗篇的历史以及诗篇的本身。在教会历史的前五百年一直都是只唱诗篇的。唱人写的歌曲是从异端马吉安开始,因为他自己挑选"正典",废弃了旧约圣经,以后天主教慢慢在神学教义上偏离圣经开始引进了乐器和人写的赞美诗。

人里面充满了偶像,所以在敬拜要素上越走越远,以至于改革宗神学家达布尼在1876年预言说:"我们最后会看到一大堆败坏人心的宗教诗歌,教会为了抵御这些诗歌势必要打一场硬仗"(《虔诚敬畏——回归改革宗的敬拜》)达布尼牧师的话今天已经应验了。回归圣经里的敬拜,教会任重而道远。

从《诗篇》本身来讲就开始涉及到了诗篇概论和作者对诗篇的默想,而一涉及到诗篇概论,作者论述的内容就博大丰富了,思路就宽广就清新了,人的情感就被圣化了,作者就把我们带进了诗篇的宝藏。

因为诗篇就是神的话,是神的话有权能有智慧,而作者是紧紧专注于"神"这个中心,藉着他对诗篇的默想,叫我们认识圣经认识神的旨意神的作为,被祂的荣耀吸引。

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诗篇》的荣美。 诗篇的作者;诗篇的宏达叙事;诗篇中的神学(基督论、救恩论、末世论等);诗篇就是基督的祷告;诗篇怎样指向基督为基督作见证;诗篇的分类;诗篇的意向、灵性之美;诗篇的文学艺术技巧……作者每叙述一个主题都信手拈来地把相关的诗篇作为例证加以解读,把他对诗篇的默想与读者分享,叫我们看到《诗篇》真是对整卷圣经的浓缩!

作者非常谦卑毫不隐晦地道出他对诗篇的一些认识是借鉴了前人,这就是对教会历史中那些正统教义的传承,是神的护理大工做成的。

作者在这本书里表达的内容太丰富了,我真是不能一一列举。叫爱慕神渴慕读神话语的人,在小约翰牧师的文字中、在圣灵的引导下自己进入诗篇那个宝藏吧。

我相信每个读者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触就是诗篇这么美好,我们只能唱诵诗篇!没有比唱诵诗篇更能彰显神的荣耀的了。

路德在提到唱诵诗篇时说:敬拜的会众一同唱诗时,就是在表达他们的信仰与神学(《虔诚敬畏》)。诚然!除了诗篇,我们没有所爱慕的歌曲。除了你以外!

期待作者继续把他对诗篇的默想写出来与人分享,使神的荣耀被更多的人看见,即使被人称作"唯唱诗篇派"的,我也是不以为耻,就像保罗不以福音为耻一样。愿一切的荣耀归于神!

《呼啸山庄》读后感400字诗篇版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呼啸山庄》读后感400字诗篇版》,欢迎阅读。

在莽莽的荒原上

野花鸣放

小鸟欢愉

两小无猜的人儿

追逐在荒原里

一个蕙质兰心

美貌天然

一个沉着刚勇

稳健少言

两人玩耍于荒山野地里时

是多么的开心!

渐渐地两人大了

双双卷入生活的风雨里

经历数年

蕙质兰心的

熬不过世俗

终究去了

她的坟

就埋在荒野里

那属上帝的自然的

怀抱里

沉着刚勇的

则对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实施了报负

怀了对童年的

无限美好的回忆

在对往昔的追寻里

渐渐地找到了原野里

她的清纯的影子

于是,天生一对

奔赴了转世之路

原野上的花儿

微笑着颤抖

逃脱了世俗

是比天使还要清纯

对爱的执着

隐藏在不言语的外表里

生死相随

于那清朗的荒原之中

世间情至

能有多何?

人情之至

及至随土

人有多刚毅

爱有过坚贞

永远是一副顽强的外表!

《情境教育的诗篇》读后感700字


《情境教育的诗篇》这部纪实性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的创造性生命旅程,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人生的三个高度,向我们讲述了她从一个小学教师成长为著名教育专家的快乐和艰辛。
李老师那充满诗意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一口气读了下去。从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首先感动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热爱。李老师自己也认为,她就是一团扑不灭的火。改革开放以后,她本来是教中高年级的课,后来主动要从一年级教起,为什么呢?她说:改革绝对需要热情,需要主动,需要一股子劲儿的。而这股干劲就是来源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爱。李老师自己曾经讲过:正是出于对儿童的爱,使我不怕吃苦,不怕麻烦,意志使我体验到作为人的一种力量。我觉得意志会使人的情感持续、稳定、强化。心理学中写情感和意志是人的两大品质。其实在人的内心世界里两者却难以一分为二,它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只有强烈的情感,才会有持续的坚持的力量。差不多在她的每一篇文章里面,我们都可以读到李老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
学习她不断充实自己的方法。李吉林老师是个喜爱阅读,提倡阅读的人。她认为:阅读是人一辈子的事。她说:每天清晨坐在学校荷花池边沐浴着朝霞,背诵我喜欢的诗篇,郭沫若的,艾青的,闻一多的,普希金的,裴多菲的,伊萨可夫斯基的;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李老师就是这样每天诵读诗篇、阅读文艺理论及教育理论等书籍来滋养自己的头脑。我想:只有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合学生的需求。

读《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情境教育的诗篇》这部纪实性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的生命旅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人生的三个高度,向我们展示了她从一个小学老师成长为著名教育专家的苦与乐。同时也彰显了李老师对学生爱之轨迹.

李老师那充满诗意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牵引着我的视觉和内心一口气读了下去。从李老师的身上,从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典范的事例,高尚的情操,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从而也折射出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难怪人们都说:人到老也要学到老,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

首先深受感动地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热爱。李老师个人认为,她就是“一团火”,也真是一团扑不灭的火。她本来是教中高年级的课,后来主动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教起,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抓起第一手资料。正如她自己所说“改革绝对需要热情,需要主动,需要一股子劲,更需要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而这股干劲就是来自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爱,也就是具有着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极端的责任感。

李老师自己曾经说过:“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使我不怕吃苦,不怕麻烦,意志使我体验到作为人的一种力量。我觉得意志会使人的情感持续稳定强化。因为强烈的情感,才会使李老师有持续坚持的力量。她的每一篇文章里我都可以看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她对教育工作无比的爱。她把一生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她把一生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她的学生。

我们应该学习她不断充实自己的方法。李老师对阅读的喜爱,也是登峰造极,无限钟情。她认为:阅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在阅读中吸收知识的营养,在阅读中增长教书育人的本领。她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应该做到: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合学生的需求,也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努力吧,加油吧,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教育教学的对象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理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早在1985年5月26日邓小平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人。他的希望虽然是给小朋友的,同时也是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育人的宏伟目标。我们应该深四有新人的内涵,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有爱心,有骨气。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去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既享受到爱的温暖又要让他们获取施爱后的喜悦。我们的目的和落脚点应该是让自已的学生接过关爱他人的接力棒,去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以及社会上所有的人。

喜欢《《生命诗篇》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生命生命》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