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在美国教高中读后感 > 地图 > 我在美国教高中读后感

我在美国教高中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编辑了“《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初为人师,面对调皮而可爱的孩子,对如何教育他们,我总是有很多困惑,特别希望能有一缕清泉滋润我近乎干枯的教育灵感。读完黄全愈的《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受益匪浅。

美国人生性乐观、幽默,中国人崇尚内敛。两种人性追求决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黄博士恰巧具有这两国的教育背景,深刻体会到两国教育的差异,并从他优秀的儿子--矿矿的成长历程中得到了印证。看完整本书后,让我感觉心情舒畅而愉悦,书中关于玩的理论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视角。中美两国国情虽然不一样,但孩子的天性是一样的,怎样在愉悦的情境中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来提高我们的素质教育水平呢?

作者在书中就以下几方面与我们进行了交流:IT IS FOR FUN!美国儿童世界的天条;玩,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摹揪训练场;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玩具,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总之,只有真正掌握了玩的科学,才能从根本上减负,真正让更多的时间还给本就属于孩子们的时间。

文中提到,中国减了负的孩子该干什么?答案当然是玩啦!但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减负可以,但是不能玩!于是,减负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又不知不觉地被变相的负占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往往把玩和玩物丧志联系起来。只看到玩对孩子的毁人不倦,这也是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无奈所在,就像书中一位中国的教授提到的一样,你让你的孩子或者学生去玩,你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和大学,哪里来的深造呢,学校经得起这样的压力吗?但可喜的是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玩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如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思想上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从硬件和体制上来保障学生玩的权利和质量的话,那么离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日期就不远了。

知道了玩的重要意义之后,中美家长对指导孩子怎么玩却大有不同。中国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很少能摆脱家长、老师的控制。而美国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自在的玩,即使学校中组织的集体活动,只要孩子不愿意参加,只要家长在活动通知单上签个字2024,让老师知道就行了。中国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总是告诫孩子要注意安全,而美国家长多数是对他们说玩得开心点要勇敢之类的话。

总之,在美国,人们很重视在玩中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而不是等别人来肯定自己,也不是在别人认可自己以后,才去发现自己或认可自己。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二)


《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初为人师,面对调皮而可爱的孩子,对如何教育他们,我总是有很多困惑,特别希望能有一缕清泉滋润我近乎干枯的教育灵感。读完黄全愈的《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受益匪浅。

美国人生性乐观、幽默,中国人崇尚内敛。两种人性追求决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黄博士恰巧具有这两国的教育背景,深刻体会到两国教育的差异,并从他优秀的儿子--矿矿的成长历程中得到了印证。看完整本书后,让我感觉心情舒畅而愉悦,书中关于玩的理论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视角。中美两国国情虽然不一样,但孩子的天性是一样的,怎样在愉悦的情境中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来提高我们的素质教育水平呢?

作者在书中就以下几方面与我们进行了交流:IT IS FOR FUN!美国儿童世界的天条;玩,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摹揪训练场;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玩具,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总之,只有真正掌握了玩的科学,才能从根本上减负,真正让更多的时间还给本就属于孩子们的时间。

文中提到,中国减了负的孩子该干什么?答案当然是玩啦!但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减负可以,但是不能玩!于是,减负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又不知不觉地被变相的负占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往往把玩和玩物丧志联系起来。只看到玩对孩子的毁人不倦,这也是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无奈所在,就像书中一位中国的教授提到的一样,你让你的孩子或者学生去玩,你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和大学,哪里来的深造呢,学校经得起这样的压力吗?但可喜的是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玩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如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思想上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从硬件和体制上来保障学生玩的权利和质量的话,那么离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日期就不远了。

知道了玩的重要意义之后,中美家长对指导孩子怎么玩却大有不同。中国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很少能摆脱家长、老师的控制。而美国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自在的玩,即使学校中组织的集体活动,只要孩子不愿意参加,只要家长在活动通知单上签个字2024,让老师知道就行了。中国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总是告诫孩子要注意安全,而美国家长多数是对他们说玩得开心点要勇敢之类的话。

总之,在美国,人们很重视在玩中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而不是等别人来肯定自己,也不是在别人认可自己以后,才去发现自己或认可自己。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一)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下面看看作者列举出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的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反观我们中国孩子在七年级时在做什么?每个月的月考,挑灯夜战写作业,没完没了的试题,还有烦恼无比的排名。以及每个家长的胆战心惊。从矿矿二年级到五年级再到七年级,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知识是活的,是自己悟出来的,是能够运用的。作者用很到位的一句话说出了其中的对比:中国的教育学的多悟的少,美国的教育是学的少悟的多。

三、要不要惩罚孩子?

说到美国中小学的惩罚教育,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非法行为,在美国的不少州,教师适当打学生则是合法的。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的惩罚要宽松。学校规定,凡是学生在一天内连续三次挨批评,就必须给孩子家长打一次电话。美国学校不搞劳动体罚,我们有时会把不听话,犯错误的孩子留下来打扫卫生,美国有一种惩罚,是我们很难想象出来的。

美国中小学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七八点中到家门口等校车接孩子上学,在学校待到下午三点。由校车送回家。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去食堂买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能午餐不正经吃东西,一般下午两点左右,给孩子们吃点心。点心就是由家长提供的,每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于是孩子们这顿电信异常丰富。

老师可以有各种理由罚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不完成作业,未带课堂需要的材料,迟到,或违背校规等,都可成为被罚的理由。罚早到校或晚离校。罚早上7:30到校,或者星期六上午9:00=12:00到校学习,(在美国学校,周六不上课。罚周六上课是美国孩子最痛苦的事)交通工具由家长自理。其实这是惩罚家长。家长有压力,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压力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经常会有家长到学校吵闹,责备教师惩罚了自己的孩子,往往导致教师受到了批评,而学生便会更加放纵。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教育里,很多都认为,教育本身是离不开惩罚,只有做错事受到惩罚,学生才会形成一种纪律观念,走上社会后,也才会自觉遵守社会法纪。

四、天赋教育与普通班的特殊存在

美国的天赋教育不同于中国的加压负重的开发智力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美国人一般都承认天才。天赋教育班不是家长或老师可以争取来的,需要进行IQ测试。这些所谓的天赋教育班并不独立与其他的普通班,进入天赋班学习的孩子,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单独聚在一起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普通班的孩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般的基础课,像数学、语言、自然科学、图画、体育等都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但在天赋教育班,孩子们将接触到超出一般教学内容的东西,内容很广泛:古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时事分析、政策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以及一些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等。在天赋教育班,并没有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只是为这些经历过剩的孩子提供快乐驰骋的天地。在那里,孩子可以接触到一些同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这种天赋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体现。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不同的学生未来。是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还是把学生的思维拘禁模式中,值得我们深思。读过此书,才会明白今后脚下的路怎么走?全书高深理论不多,例子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二)

最近一直在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中美教育的对比感触很深。

看第一章就看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上面提到: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作者给创造性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那么,创造性到底能不能教?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供大家思考。其中有一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儿童画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美国,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只是夸奖说好哇!好哇!。孩子们有的站着画,有的跪着画,有的趴着画当然画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在中国,相信不用我说了,老师肯定得先教基本的笔法,教画的比例与布局,然后给个样板让孩子们比着画,基本上都能画的像模像样的。中国的孩子画完以后都是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都是问好不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在中国,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画出一副以假乱真的竹子画,可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因此,此时他们的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们问的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那幅画。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而美国孩子学绘画,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画。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回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因此,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看到这个例子,不知各位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三)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2020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家庭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家庭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假期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中讲述的妈妈,就好像是我们眼中的后妈,对孩子有点漠不关心。这位妈妈的底线:只要没有生命的危险就行。当孩子掉进小水池时,妈妈看见就像没看见似的,当孩子从水池中爬出来带着湿漉漉的衣服又和其他孩子打闹,美国妈妈还是没有去关注孩子,甚至没有让孩子去换衣服。问其原因:你越是阻拦,孩子越是好奇,大人的阻拦可能导致孩子偷偷地去玩,那时候孩子可能发生危险,当他尝试掉进水池的感觉并不好玩时,他才会下次注意并保护自己,当他感觉到湿的衣服不舒服时,他才会有意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妈妈重视孩子自己体验生活,在亲身经历中学会自理,学会自立,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但是中国妈妈首先会连哄带吓的制止孩子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当孩子掉进水池,中国妈妈们会快步急走把孩子扶起来,甚至还会埋怨水池,给孩子换上干净衣服那是每个中国妈妈们必须要做的事。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的限止和命令,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孩子必须在父母的保护圈内活动,孩子的自主探索和探险都被规定在一定的范围,所以我们的好多孩子就缺乏一些自主和创新

故事二说的是一位美国机械工程师竟然不会计口算10.3-5.8等于几,问其怎样成为工程师的,虽说数学和其他学科平常考试都不及格,但是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还有他的爬树和手工是很棒的,他的爸爸对的要求底线就是:保证一门功课是优秀的就行。所以他有一门自己喜欢的功课,没有家长的压力,他对手工越来越有兴趣,并为自己成为工程师打下基础这时我才相信外国的一个九岁孩子10内的加减都不会,尽然敢说长大要造火车,我不能再质疑

想想我们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底线:各门功课必须是优。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最后顾及不了就成了一个平庸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家庭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家长朋友们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健康成长。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一: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重的结果。

篇二: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陈苏琴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 “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篇三: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这两天看完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同时他也是位父亲。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向我们剖析了中美素质教育的差距。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个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百慕大三角区’似的迷惑?”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没有明确的回答,而是提出了十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1) 创造性能不能教?

(2) 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3) 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4) 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5) 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6) 到大学阶段方做学问吗?

(7) 教育要不要平等?

(8) 要不要惩罚孩子?

(9) 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10) 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来说,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能不能用左手写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要求学生统一用右手写字,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实质上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内伤,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一个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根本无从下笔。

作者认为,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生产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从“像不像”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我们的训练模式是经由学生的手把老师的样板“复印”下来,没有“心”的参与,怎么可能画出自己的画?连“创”都没有,何谈“创造”?美国孩子学绘画则截然相反,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得到拓展,创造力也能得到提升。

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升学压力也不会给学生提供创造力发展的土壤,学生只是被填的“鸭子”,同样是被动的,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有中国老师问“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认为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老师传给学生,所以创造性不能教,只能培养。“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中美教育的比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反思,对于我们成为怎样的教师,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通用8篇)


读后感大全特意为你呈上“教育在美国读后感”,大家也许正在读作品,会为作者的精妙的文笔所赞叹。读后感是我们对于阅读作品后的总结,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1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作文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2

自由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有关评论的文字,为何在管理员连接到商品详情后面时,就会出现错误,如:这个评论中第二段第一行第二句中“类似于我国提倡”的“提”字,不知为何缺失?再如:第五段的开头“自由教育”一词的开头的引号——“,为何变成了问号——?,这又是何故?还有,在第七段第三行第二句“仅在全校公选课中保留了......”中,保留的“保”哪里去了?怎么会变成个问号??????评论的内容和文字都代表个体的特性,请尊重每一个用心敲出来的文字!这涉及水平,更关乎态度和责任。

这是一本带有学术性的介绍美国大学办学方面的读本,涉及办学的种类、内容、形式、制度、体系等多个领域,突出美国大学各种机制的多样性、多元化、灵活性、自由化的特点。“自由教育”最早源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养教育,类似于我国提倡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发展到现在,这个词汇在美国的含义是:深刻理解有关人类、社会、自然的各个方面,牢固学习人文知识以及几门专业领域的知识,成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作为“自由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美国的大学都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美国本科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教养的公民,民主主义是其根本原则。重视人格教育的文科教育是自由教育的重要因素,它强调:大学着重培养的不是竞争而是协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学应积极协助年轻人发挥自身具有的潜力。“自由教育”的根本关怀: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时代,掌握了如何去学,接受了独立思考训练的人比较占优势。专业培养和教养教育是大学培养的两个目标,二者是互补的,绝不是对立的,就像金字塔的基座与塔尖的关系基座越……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3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下面看看作者列举出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的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反观我们中国孩子在七年级时在做什么?每个月的月考,挑灯夜战写作业,没完没了的试题,还有烦恼无比的排名。以及每个家长的胆战心惊。从矿矿二年级到五年级再到七年级,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知识是活的,是自己悟出来的,是能够运用的。作者用很到位的一句话说出了其中的对比:中国的教育学的多悟的少,美国的教育是学的少悟的多。

三、要不要惩罚孩子?

说到美国中小学的惩罚教育,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非法行为,在美国的不少州,教师适当打学生则是合法的。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的惩罚要宽松。学校规定,凡是学生在一天内连续三次挨批评,就必须给孩子家长打一次电话。美国学校不搞劳动体罚,我们有时会把不听话,犯错误的孩子留下来打扫卫生,美国有一种惩罚,是我们很难想象出来的。

美国中小学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七八点中到家门口等校车接孩子上学,在学校待到下午三点。由校车送回家。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去食堂买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能午餐不正经吃东西,一般下午两点左右,给孩子们吃点心。点心就是由家长提供的,每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于是孩子们这顿电信异常丰富。

老师可以有各种理由罚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不完成作业,未带课堂需要的材料,迟到,或违背校规等,都可成为被罚的理由。罚早到校或晚离校。罚早上7:30到校,或者星期六上午9:00=12:00到校学习,(在美国学校,周六不上课。罚周六上课是美国孩子最痛苦的事)交通工具由家长自理。其实这是惩罚家长。家长有压力,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压力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经常会有家长到学校吵闹,责备教师惩罚了自己的孩子,往往导致教师受到了批评,而学生便会更加放纵。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教育里,很多都认为,教育本身是离不开惩罚,只有做错事受到惩罚,学生才会形成一种纪律观念,走上社会后,也才会自觉遵守社会法纪。

四、天赋教育与普通班的特殊存在

美国的天赋教育不同于中国的加压负重的开发智力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美国人一般都承认天才。天赋教育班不是家长或老师可以争取来的,需要进行IQ测试。这些所谓的天赋教育班并不独立与其他的普通班,进入天赋班学习的孩子,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单独聚在一起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普通班的孩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般的基础课,像数学、语言、自然科学、图画、体育等都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但在天赋教育班,孩子们将接触到超出一般教学内容的东西,内容很广泛:古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时事分析、政策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以及一些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等。在天赋教育班,并没有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只是为这些经历过剩的孩子提供快乐驰骋的天地。在那里,孩子可以接触到一些同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这种天赋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体现。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不同的学生未来。是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还是把学生的思维拘禁模式中,值得我们深思。读过此书,才会明白今后脚下的路怎么走?全书高深理论不多,例子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4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片面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其实,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能自信、大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开学时,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如果我们能坚持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们自荐的机会,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

“没商量”的“天条”这一小节也让我有较深的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当,完成作业,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以上一些义务更是他们应该应尽的义务,不能任由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爸爸妈妈的义务。分清各自的任务,认真地尽自己职责完成自己的义务,这样更有利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虽然我不赞成过去地棒打式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这种风气也不行,明理的家长还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而很多不明理的家长却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上帝,认为老师就是应该和他们一样袒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容许老师教育孩子,更别说适当地惩罚了。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几种惩罚孩子的形式对本书作者的儿子的成长还是有效的。

如果真的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辉煌!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5

最近一直在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中美教育的对比感触很深。

看第一章就看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上面提到: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作者给创造性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那么,创造性到底能不能教?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供大家思考。其中有一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儿童画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美国,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只是夸奖说好哇!好哇!。孩子们有的站着画,有的跪着画,有的趴着画当然画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在中国,相信不用我说了,老师肯定得先教基本的笔法,教画的比例与布局,然后给个样板让孩子们比着画,基本上都能画的像模像样的。中国的孩子画完以后都是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都是问好不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在中国,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画出一副以假乱真的竹子画,可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因此,此时他们的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们问的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那幅画。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而美国孩子学绘画,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画。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回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因此,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看到这个例子,不知各位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6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7

《玩的教育在美国,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黄全愈继《素质教育在美国》后的又一本畅销教育书籍。整本书是以他自身在美国生活的一些体验及他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来分析玩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本书主要从美国居民对孩子玩的态度以及玩对于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感情发育的实践基地,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模拟训练场,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以及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等七个方面来阐述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一观点。

本书的第一页写的是一句引用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一只水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句话我是赞同的,一个人的成功的高度取决于他的弱点,所以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克服自己的那块最短。最差的桶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一样的,不仅仅要学习好学校的知识,也要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所以总想什么都尝试,但在中国很多父母就是要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学习学习学习,使得孩子失去了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他们所知道的都是父母老师告诉他们的。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知识竞赛中都能获得好成绩,但是在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竞赛中获奖人数就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别人告诉他们问题答案的习惯,而缺少了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思维。

这本书中提到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为孩子创造了成人所难以进入的幻想世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成就超乎寻常的科学家。然而想象力要在孩子的世界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办家家打野仗等游戏。但是在现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迫,很多孩子都失去了他们该有的孩子的童年玩。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初中,高中或大学,逼迫孩子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课桌前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失去了对世界的想象,只会一味的学习做题考高分。有些家长会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欠他一个成功的成年。其实我想说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是不矛盾的。现在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会理论的秀才,而是有技术,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有创造力,打破常规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

读完这本书后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的童年。因为那会爸妈出去工作,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我,我很庆幸我有很开明的爷爷奶奶,他们不怎么管我个学习,觉得考个过的去的分数就行,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多出去和朋友玩。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和小伙伴们在小溪捉鱼,在山上摘野果即使这样每天疯玩但我的成绩还是每次班里第一,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大自然的秘密,比如下大雨前蚂蚁会搬家,原来小草也可以编出好看的花环,有一种草的叶子一碰就会缩起来(那是还不知道这种草叫含羞草)到现在我很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如果他们在我童年时像现在有些父母一样整天逼迫我在课桌前写写练练,那我现在应该也是个只会考试的机器。

说了那么多玩的好处,不是说孩子就玩就可以了,不用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的,虽然现在很多人抨击高考制度,但这一制度也是较公平的选拔制度了,高考对于穷人家孩子来说是少数的能走出大山的一条较公平的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需要摸索,所以对于现在孩子的教育我认为玩是要玩的,但是学习也是要学的,父母要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独裁者,放宽孩子的自由时间,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自由发展,相信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不是矛盾的。

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篇8

徐新燕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其实“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而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受惩罚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违反了纪律,只靠讲道理、用行动就能感化孩子那就太好了,问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吃这一套,那我们就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试想这些学生将来会走向何方,会有谁来管教;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当然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当担起一定的责任,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够给它一定的处罚,也许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惩戒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陈苏琴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 “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收获到许多。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把具体的感受写下来。我们在写作品读后感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1)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下面看看作者列举出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的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反观我们中国孩子在七年级时在做什么?每个月的月考,挑灯夜战写作业,没完没了的试题,还有烦恼无比的排名。以及每个家长的胆战心惊。从矿矿二年级到五年级再到七年级,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知识是活的,是自己悟出来的,是能够运用的。作者用很到位的一句话说出了其中的对比:中国的教育学的多悟的少,美国的教育是学的少悟的多。

三、要不要惩罚孩子?

说到美国中小学的惩罚教育,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非法行为,在美国的不少州,教师适当打学生则是合法的。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的惩罚要宽松。学校规定,凡是学生在一天内连续三次挨批评,就必须给孩子家长打一次电话。美国学校不搞劳动体罚,我们有时会把不听话,犯错误的孩子留下来打扫卫生,美国有一种惩罚,是我们很难想象出来的。

美国中小学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七八点中到家门口等校车接孩子上学,在学校待到下午三点。由校车送回家。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去食堂买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能午餐不正经吃东西,一般下午两点左右,给孩子们吃点心。点心就是由家长提供的,每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于是孩子们这顿电信异常丰富。

老师可以有各种理由罚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不完成作业,未带课堂需要的材料,迟到,或违背校规等,都可成为被罚的理由。罚早到校或晚离校。罚早上7:30到校,或者星期六上午9:00=12:00到校学习,(在美国学校,周六不上课。罚周六上课是美国孩子最痛苦的事)交通工具由家长自理。其实这是惩罚家长。家长有压力,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压力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经常会有家长到学校吵闹,责备教师惩罚了自己的孩子,往往导致教师受到了批评,而学生便会更加放纵。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教育里,很多都认为,教育本身是离不开惩罚,只有做错事受到惩罚,学生才会形成一种纪律观念,走上社会后,也才会自觉遵守社会法纪。

四、天赋教育与普通班的特殊存在

美国的天赋教育不同于中国的加压负重的开发智力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美国人一般都承认天才。天赋教育班不是家长或老师可以争取来的,需要进行IQ测试。这些所谓的天赋教育班并不独立与其他的普通班,进入天赋班学习的孩子,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单独聚在一起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普通班的孩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般的基础课,像数学、语言、自然科学、图画、体育等都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但在天赋教育班,孩子们将接触到超出一般教学内容的东西,内容很广泛:古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时事分析、政策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以及一些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等。在天赋教育班,并没有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只是为这些经历过剩的孩子提供快乐驰骋的天地。在那里,孩子可以接触到一些同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这种天赋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体现。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不同的学生未来。是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还是把学生的思维拘禁模式中,值得我们深思。读过此书,才会明白今后脚下的路怎么走?全书高深理论不多,例子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2)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片面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其实,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能自信、大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开学时,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如果我们能坚持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们自荐的机会,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

“没商量”的“天条”这一小节也让我有较深的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当,完成作业,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以上一些义务更是他们应该应尽的义务,不能任由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爸爸妈妈的义务。分清各自的任务,认真地尽自己职责完成自己的义务,这样更有利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虽然我不赞成过去地棒打式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这种风气也不行,明理的家长还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而很多不明理的家长却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上帝,认为老师就是应该和他们一样袒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容许老师教育孩子,更别说适当地惩罚了。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几种惩罚孩子的形式对本书作者的儿子的成长还是有效的。

如果真的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辉煌!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3)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4)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作文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5)

徐新燕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其实“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而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受惩罚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违反了纪律,只靠讲道理、用行动就能感化孩子那就太好了,问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吃这一套,那我们就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试想这些学生将来会走向何方,会有谁来管教;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当然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当担起一定的责任,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够给它一定的处罚,也许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惩戒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篇6)

最近一直在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中美教育的对比感触很深。

看第一章就看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上面提到: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作者给创造性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那么,创造性到底能不能教?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供大家思考。其中有一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儿童画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美国,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只是夸奖说好哇!好哇!。孩子们有的站着画,有的跪着画,有的趴着画当然画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在中国,相信不用我说了,老师肯定得先教基本的笔法,教画的比例与布局,然后给个样板让孩子们比着画,基本上都能画的像模像样的。中国的孩子画完以后都是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都是问好不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在中国,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画出一副以假乱真的竹子画,可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因此,此时他们的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们问的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那幅画。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而美国孩子学绘画,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画。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回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因此,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看到这个例子,不知各位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相信《《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在美国教高中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