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育学读后感 > 地图 > 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互联网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人类学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读完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发现,全书的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尽管对于核心的思想或者说对于作者的意图还没有完全弄懂,但还是有必要谈下自己的感想和体悟。通过读书可以看到这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要学会希望,学会信任,二是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博尔诺夫的教育思想来看,其教育思想的源头来源于这么几个方面,生命哲学以及精神科学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博尔诺夫就是精神科学哲学一员,尽管他并不纯正,但他还是继承了狄尔泰学派所发展起来的理解,现象学则构成了其教育人类学的方法来核心。从存在主义哲学哪里,他继承了存在主义关于偶然、遭遇和危机是人本质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其非连续性形式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其积极的乐观主义哲学,他不可能走出存在主义哲学的消极面,不可能认识到遭遇、危机的教育意义,也就不可能形成其教育人类学的思想。在分析存在主义哲学时,他指出,遭遇不仅可以被理解为是毁掉迄今生活安全感的暂时的动荡,而且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新的超越过去的生活的可能性。当我们把危机与一种新的起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我们彻底失去了以往所有的支柱,并同时建立起走向美好未来的新起点。(p70-72)这是一种何等的乐观态度!博尔诺夫的乐观主义哲学的核心就是希望,并将希望看成一种新的安全观。他说到,我们也许首先可以把这种与存在主义哲学相对了的关于人的基本观点与失落的单纯的安全观区别开来,视为一种新的安全观。(p72)正是这种乐观主义哲学或者说是希望的哲学使得其超越了存在主义的局限,对存在主义哲学批判的吸收。博尔诺夫的希望哲学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懂得希望和信任的意义。哪怕是不断地失望、不断地被欺骗,我们仍然要希望、信任。为什么呢?用马赛的话来说,这是因为他们是组成我们灵魂的材料。

博尔诺夫对我的最大启示并不在于他告诉了我什么,而在于他是怎么告诉我的,或者说,博尔诺夫对我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博尔诺夫的思维方式对我影响较大的有二,一是原点式思维,一是逆向思维。博尔诺夫告诉我在思考问题时要回到原点。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育的问题要回到问题的本源即人的本质中、人的需要中,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纵观西方教育思想史会发现,凡是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想家都对教育对象的人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卢梭反对对儿童的压制,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体现了他对儿童个性的尊重。杜威则提出了要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博尔诺夫不仅指出了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更向我们指明,教育研究要回到原点,回到人的需要,人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因此,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地对一些原点性问题进行思考。除此之外,在博尔诺夫的思维方式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逆向思维。如工具原则的应用就在于对还原原则的逆推;如他认为要研究方法的确定要根据研究对象确定;如认识到作为缺陷的可教育性恰恰体现了人的完美性。这些思维方式的应用使我懂得,有时候许多问题或许换种角度思考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在今后要打破思维预设,培养自己开放性思维、发散式思维而不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僵化。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在田兆元编着的《文化人类学教程》一书中曾写到:宗教是一种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为超人间力量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中,宗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它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宗教的发展,它逐渐形成了对超自然力量信仰想适应的一整套宗教教义、宗教戒律、宗教经典、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的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宗教还是一种社会实体、社会组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本书对其总结为三点:1、解释功能2、文化交流功能3、教育功能。

探索、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人类文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宗教文化在这方面担任了前科学的解释功能。当人类难以用理性和实证方法来解释世界现象时,宗教文化就通过其特有的直观性、猜测性的幻方式来填补这个真空而作出种种解释,具有前科学时代解释世界的特殊功能。

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宗教作为一支独特文化元,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具有特定的交流功能。印度佛教自释迦牟尼创立以来的2000多年历史中,佛教文化由印度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南亚广大地区,影响十分深远。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国通过对佛经的翻译、注释和创新,不仅发展了佛教本身,而且成为东方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宗教教育是宗教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这是以宗教教义为核心,通过一定的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教者进行的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即堂式教育、学校教育、神职教育、传播教育和家庭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信教者有一亿多人。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都有传播;此外,还有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以及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蒙古、珞巴、门巴、土、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苗、瑶、彝等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汉族中有些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

对于一个如此复杂的大社会,宗教对其的影响自然不可轻视。

宗教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套评判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宗教又有它实体方面的社会功能,(.org)它为社会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宗教的社会功能是上述两种功能的综合,成为社会的一种控制系统。宗教乃是人类社会生活之结合的标志和象征,起着团结整个社会的作用,从而把宗教视为社会存在的根本结合因素,具有构成社会标准价值体系的功能。中国一个如此大的国家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众多,假想没有宗教的存在,大概会为如此的地域分布而逊减一分色彩,还会导致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吧!

宗教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往中,也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通过宗教界的国际友好交往,可以与国外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徒开展联系,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壮大我国的综合国力,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以及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都有积极作用。例如,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对于二战以后增进三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赵朴初居士誉为黄金纽带关系。我国佛牙、佛指舍利巡礼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对于密切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传统友谊,宣传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所有这些,充分发挥了宗教的国际交往功能。此外,通过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宗教徒的联系,在爱国一家的基础上,为促进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见宗教在今天的作用仍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宗教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之中具有重要地位。

读《天真的人类学家》有感:笑对生活


笑对生活

——读《天真的人类学家》有感

一叶青蒿

诙谐、幽默、风趣,对生活坦然处之,对工作热情严谨,这是《天真的人类学家》带给我的感触。

作者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他两次深入非洲喀麦隆多瓦悠兰部落里研究该部族的风土人情,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由"小泥屋笔记"和"重返多瓦悠兰"两部分构成,前一部记叙了他首次去多瓦悠兰部落进行田野调查长达18个月的漫长历程,后一部叙述了他回到英国后时隔半年重返多瓦悠兰欲观当地人"割礼"的经过。

田野调查应该是一件艰险和困难的工作,我国社会学、人类学鼻祖费孝通先生,年轻的时候去广西瑶族做田野调查,新婚的妻子王同慧女士在途中不幸遇难;近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在湖南衡阳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由于伤风,生炉御寒煤气中毒而亡。实际上,巴利在多瓦悠兰部落时也是历经生死之劫,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整本书充满了英式幽默,作者把实际经历时一些痛苦不堪的细节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第一次去喀麦隆的路上,巴利就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慵懒腐败的官僚体系、偷盗抢劫随时上演的机场、漫天要价的出租车市场……各种的被宰,到最后,作者已经接受了冤大头的角色。当然,在喀麦隆一年多的生活经历,巴利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非洲生存法则。为了融入当地,把祖帝保酋长当做"丈夫";为了了解风俗,与女报告人结成"戏谑"关系;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他操纵祈雨酋长和卡潘老人之间的矛盾……人类学家在多瓦悠人、富来尼人等眼里是如此天真,而他对田野调查是如此天真,即便如此,也要带着如同孩子般天真和好奇,去研究他所要研究的部落。这或许是书名的由来吧!

透过巴利风趣的言语和真实的记录,我们也看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为了去调查头颅祭,徒步五英里,穿越激流,冒着从湿溜溜岩石失足滑下的危险,寒夜中用香蕉裹腹,穿着一身湿衣服睡在肮脏的硬土地上;为了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顺利观看各种仪式,他赤身裸体,扮演大树,供村民们消遣;生日那天,遭遇暴雨袭击,昏迷不醒,患上肝炎一度生命垂危,却仍然牵挂着能否参加丰收祭……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多瓦悠兰过程中,将自己不断"纳入"当地人生活之后,了解到他们的语言逻辑、生活方式、人情习俗,作者才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但他不知不觉也被多瓦悠兰给逐渐同化了,回英国时,在意大利被小偷洗劫一空后,发现罗马海关官员只要他签个字就可以通过时,竟然觉得不可思议。到英国后,发现"世界少了他依然正常运转","一种奇怪的疏离感抓住你,不是周遭事物改变了,而是你眼中所见的一切不再‘正常、自然’".一位真正的学者,一缕孤寂的灵魂。

读完全书,发现作者两次造访多瓦悠兰,但最终仍然没能看到他想要的"割礼",而且他的健康也毁了一阵子。然而真的没有收获吗?非也!"现在我阅读人类学文献有了全然不同的眼光"、"我的研究也让其他有兴趣的人类学者工作起来较轻松"……而带给我们的,正如赵丙祥在导读中写道:"这个世界足够复杂,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常怀无力之感,但在一片含泪的微笑中,在打破一些幻想的时候,还让我们保留一些苦涩而甜蜜的想象,而它并不是虚妄的。"足矣。

延伸阅读

作者:(英国)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

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前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Museum of Mankind of the Ethnography Departm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馆长。著有Dancing on the Grave,Not a Hazardous Sport,Ceremony,The Duke of puddle Dock,Smashing pots等书,并为Channel 4电视台编写、主持Native Land影集。

值得收藏!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范文集锦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值得收藏!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范文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一】

读完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发现,全书的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尽管对于核心的思想或者说对于作者的意图还没有完全弄懂,但还是有必要谈下自己的感想和体悟。通过读书可以看到这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要学会希望,学会信任,二是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博尔诺夫的教育思想来看,其教育思想的源头来源于这么几个方面,生命哲学以及精神科学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博尔诺夫就是精神科学哲学一员,尽管他并不纯正,但他还是继承了狄尔泰学派所发展起来的理解,现象学则构成了其教育人类学的方法来核心。从存在主义哲学哪里,他继承了存在主义关于偶然、遭遇和危机是人本质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其非连续性形式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其积极的乐观主义哲学,他不可能走出存在主义哲学的消极面,不可能认识到遭遇、危机的教育意义,也就不可能形成其教育人类学的思想。在分析存在主义哲学时,他指出,遭遇不仅可以被理解为是毁掉迄今生活安全感的暂时的动荡,而且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新的超越过去的生活的可能性。当我们把危机与一种新的起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我们彻底失去了以往所有的支柱,并同时建立起走向美好未来的新起点。(P70-72)这是一种何等的乐观态度!博尔诺夫的乐观主义哲学的核心就是希望,并将希望看成一种新的安全观。他说到,我们也许首先可以把这种与存在主义哲学相对了的关于人的基本观点与失落的单纯的安全观区别开来,视为一种新的安全观。(P72)正是这种乐观主义哲学或者说是希望的哲学使得其超越了存在主义的局限,对存在主义哲学批判的吸收。博尔诺夫的希望哲学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懂得希望和信任的意义。哪怕是不断地失望、不断地被欺骗,我们仍然要希望、信任。为什么呢?用马赛的话来说,这是因为他们是组成我们灵魂的材料。

博尔诺夫对我的最大启示并不在于他告诉了我什么,而在于他是怎么告诉我的,或者说,博尔诺夫对我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博尔诺夫的思维方式对我影响较大的有二,一是原点式思维,一是逆向思维。博尔诺夫告诉我在思考问题时要回到原点。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育的问题要回到问题的本源即人的本质中、人的需要中,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纵观西方教育思想史会发现,凡是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想家都对教育对象的人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卢梭反对对儿童的压制,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体现了他对儿童个性的尊重。杜威则提出了要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博尔诺夫不仅指出了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更向我们指明,教育研究要回到原点,回到人的需要,人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因此,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地对一些原点性问题进行思考。除此之外,在博尔诺夫的思维方式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逆向思维。如工具原则的应用就在于对还原原则的逆推;如他认为要研究方法的确定要根据研究对象确定;如认识到作为缺陷的可教育性恰恰体现了人的完美性。这些思维方式的应用使我懂得,有时候许多问题或许换种角度思考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在今后要打破思维预设,培养自己开放性思维、发散式思维而不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僵化。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二】

内容简介: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作者与你分享专业厨房背后的秘密,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作家梁文道、蔡珠儿、韩良忆、叶怡兰等人满足推荐。《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作者放弃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转战厨房!为读者讲述专业厨房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乐趣,听,台湾料理人说厨房的故事!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写吃的作家会有多么的受欢迎,这大概和人们爱吃的程度相等,当然,还和人们对自己健康关心的程度相等。 某天,老爸突然向我宣布,他的新偶像是一个食评专栏女作家,他甚至说他喜欢她的电视节目。他的意思是警示:做女生不但要会学会做饭,还要出门到餐厅知道怎么点菜。这才是会生活。 《厨房......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蛮有意思的一本书。但是其有意思的程度绝对不值这么高的评价。 老实说,我有点失望,我以为这本书至少会与人类学有关。但原来只是一个噱头!这只是一个人类学家彻彻底底转行做厨师时,其在厨师学校的所见所闻。与人类学一丁点关系都没有!要知道写得有趣的关于厨房,美食的书海了去了。凭什么叫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呢?幸亏没买。......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三】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这篇文章是费孝通先生为纪念他的老师马林诺斯基先生所作,而且他也在文章后部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展望。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却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让我对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的目的意义都有了更加深刻和独特的体会。

在后半部分,费孝通先生也就人类学的意义和未来讲述了他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类学在现今这个时代中实现“迈向人民”变得更加现实,或者说人类学正在“迈向人民”。而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人类学家要在确定研究问题上以时代和具体民族的需要为依据;要坚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平等、和谐的关系;最后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帮助当地的人民。费孝通先生更加具体地阐述了如何让人类学迈向人民,是对自己的老师马林诺斯基的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直观感受到的是两位伟大的人类学家对人类学的目标及未来的展望,而无论具体实行的方法和差异巨大的时代背景,他们的思想精神从未离开过一个核心——人民,这个世界上繁衍不绝的亿万人民。他们要求自己、自己的同业者以及未来继承衣钵的学者们包容、理解、理性、真实......他们的主张无一不是为了让居于不同的地区、经历过不同的历史、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的人民能够在现今乃至未来的社会之中继续保持着活力、生生不息。

这就是我从费孝通先生《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中所读到的含义,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探索中也将铭记人类学应走向人类、服务人类这一奥义。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四】

音乐人类学导引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得到的启示绝非这一点儿。读书如情感,亦是冷暖自知的。

利用这个8天长假,啃了3本书。其中另我虔诚至沐浴焚香后方才拜读的是《音乐人类学导引》,因为对于我来说,它过于新奇,而我,却决心从这本书中,得出它的轮廓。而如今,合上书本后,我决心来个梳理。首先,何为“音乐人类学”?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此前翻过若干篇文章,为难得到清晰的答案。现在,我想先来看看“人类学(Anthropology)”的定义。从语源学上讲,就是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特点。而人类学的两个主要领域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毫无疑问,后者与音乐人类学紧密相关。文化是指人类的主要行为和特征,是人类群体所共有和习得的行为、思维、情感和交流的选择性模式。人类学思想家把文化看成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和相互影响的民族模式。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成立后,出现众多位研究学者及其有影响的论著,如英国的E.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美国的摩尔根、德国的A.巴斯蒂安等等不同流派和气代表人物。整个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历史过程中,各式各类学派纷繁复杂,此长彼消,而各种学术思想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又对文化人类学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当今,人类学的发展和整个人类文化的问题都结合在一起了,人类学这门蕴含着巨大潜力的综合学科,正肩负着历史使命向前行进。第二,“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梅里亚姆,1964)’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音乐人类学才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如整体……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五】

很久不曾写书评了,很久也没用心去看书了,没有思考的阅读,看过的只是文字,我想我有一段时间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我还是认真看了的,看了差不多一个礼拜,于今日早上完结。看后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成长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反观自己现在的家庭和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真是颇有收获的。

不知作者芳龄几何,但感觉她笔下的人物如梁悠悠,梁小飞,梁朝伟,陈萍等,都是生活在你身边的一些人,在这些人身上无不看到自己或认识的人的一些印痕。如,梁朝伟,他是一个父亲,一个肄业的大学生,一个体育教练,一个丈夫,一个情夫,但你反观这些角色,好像他扮演的都不怎么成功。对妻子没有过多的爱,不顾家多数时候在邻居家的牌桌上游走。对孩子也没有足够的疼爱,以至于梁悠悠多年以后都不敢看描写父爱的书籍,在梁悠悠的记忆里没有所谓的父爱如山,而给他过父爱的确实梁朝伟的朋友闰爸,同时还有把她捧在掌心的闰妈。就梁朝伟这样一个男人,也有深情的一面,就是他爱上了欠他钱的一个人的老婆,那是悠悠的小学老师后来不了了之,为此他还难过了好久。他是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男人,就像他所追求的那样,一起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另一面就是没有担当,而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而他对外总是义气,大方,有责任的,而又时时不忘刷存在感的人。纵观生活中,这样的男人也不少吧。一个男人没有干大事的本领,又没有做好让家庭幸福的能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他确是孩子的父亲,这样的一个人,你对他只能是哀其不幸。

还记得文中把男人分为四类,让女人笑的男人,让女人肆无忌惮的笑的男人,让女人哭的男人,让女人哭不出来笑不出来的男人。梁朝伟属于第四类,闰爸属于第二类男人。可就是这样一个让陈萍哭不出笑不出来的男人,两人却走到了白头,而闰爸一个这么好的男人却半途死于非命。两个都与悠悠有关系的男人,让悠悠怀念的,不舍的,悲怀的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闰爸。一个不靠谱的爸爸,一个有智慧把她当宝贝的闰爸,虽然,悠悠在家中一直是个可有无的人,但一年在闰爸家的寄宿却是她的幸运。

好的原生家庭,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相处模式,亲子关系,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后来的生活产生无名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责任,有担当,不要活的那么自我,随性。因为那样的父母,在孩子的记忆里,有也类似于缺席,他感觉不到爱,感觉不到他在这个家庭的存在感,就像悠悠她时常觉得她好像是被遗弃和忽视的小狗。所以,她对流浪到她家的小狗狗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感。

这样的一个少女,不管是磕绊,还是压抑,还是不被重视,但她终究还是长大成人。所以,多年以后她在回忆起自己的家庭,父母,兄长,对他们还是给予了理解和宽容。人就是这样成长,稀里糊涂的,懵懵懂懂的长大了!

成长,人生的必经之课,不管是灿烂鲜艳,还是灰暗压抑,你都不会被时间遗留到另一边,一切都会按着轨道前行,成长就是一个个经历的叠加!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六】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500字!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简直读一句笑一句,根本停不下来,作者并非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来写真本书,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体会来描写自己所经历的种种细节。对于多瓦悠人的宇宙观和对人类普遍性议题的贡献被淡化,着重向你倾吐了自己病得要死(作者以极大的乐观精神回顾了自己的种种惨状),如何贿赂,如何从村民口中套话,如何获得信任去看他们的割礼,虽然到最后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毛毛虫瘟疫被搁置。

于是乎,我的书评也不可能有什么主题,因为作者在这本书里想表达的主题就是书名已经揭示了的——天真的人类学家。

我倒是想说说这本书我读到后面,引发我对于现代社会的看法。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科幻电影,镜头是领先的人类种族研究外形落后文明时,为了拯救某队员,将宇宙飞船暴露给原始外星人看见,然后外星人顶礼膜拜的情景(书里有个概念叫船货崇拜)。人类学家,或者说本书作者在研究非洲某村落时,或许和此可以相类比。我们在嘲笑多瓦悠人的迷信,荒谬到都不用去观摩的传统疗法,酋长戴着太阳眼镜和香港制的破红阳伞以显示其地位时,可否从自己的文化中抬起眼,如果我们是拥有另一套文化体系的外星人,看到生活在城市里的地球人,依然对某神明顶礼膜拜,围着某个圣地巡礼,相信某些超自然力量,穿着印有格式标志(logo)的服装以显示地位等等,我们是否是一样的心态呢?

我突然觉得,人类从来没脱离过孕育生命的摇篮——非洲。

我以前不觉得留学的经历对我有多大帮助,我觉得其他留学生不会比我有更深的感悟,毕竟比起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学生,我是个敏感,爱读书,想得多的人,但我现在却觉得留学的经历大有感触,就像这本书说的,你不知道生命中某些你忽视的经历,对你帮助有多大。

我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度生活过,去过白人的国度,也在和我一样肤色的发达国家生活过,然而在自己的国度,我所遭受到的书里所说的,和官僚旷日持久地打交道的经历最多。而在白人的国度,他们互相会以西方的文明规范交流,因为我的肤色,会有人觉得我是未开化的非洲人,对我采取书中的措施。因此我对日本最有好感,我既不会因为肤色被歧视,又受到文明的惠顾和洗礼。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中国,我读了这本书,觉得和多瓦悠村没有什么本质差别:阶级差异(当然没有多瓦悠村那~么的露骨,但我见过太多人对领导点头哈腰,虽然在我看来就是个糟老头子),特权,贿赂的盛行和人情债,繁复缛节的各种讲究,这些我就不多说了,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周围的事物的看法多了一层诙谐的态度;白人——就好像书里的富来尼人,觉得白人是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而拒绝与“低一等”的多瓦悠人通婚——嘴里高喊着拒绝种族主义,然后对黄皮肤的我进行“合理的歧视”。

回到了我上面讲的如果外星人到访的比喻,白人更文明吗?我们现代人更文明吗?我在日本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我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穿着打扮干净合体,如果还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就更尊敬你了,因为实力被人接受,而非肤色,实在让人心旷神怡。但如果黑皮肤的人来到日本,会不会也被歧视,如果我是不会一句日语的外国人,当他们得知我是从中国来的,会不会也歧视我。

人类学家在研究记录另一个文化时,伦理问题就是不能影响它(实际上不可能不影响),但实际上,自己和这个文化的差距又有多大呢?虽然我们在文明社会吃得饱,穿得暖,有电灯,有冰箱,有自来水,不用和计程司机大喊大叫,一切井然有序,但我们真的脱离了迷信,阶级,贫富差异吗?我们难道不和他们一样,完全打破“高贵的野蛮人”的幻象,侵害自然,用各式各样的庆典打发无聊,酗酒,想从别人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吗?

把这样一本捧腹的书,评论得这样无聊又充满说教的气味,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但我还是希望这个世界多一点丰富的同时,能多一些平等,还有多给那些大学里可怜的人类学家教授一点资源,毕竟,他们连牙都变成绿色的了。

这本书内容丰富,但其实不需要写笔记,但地名人名概念和各种仪式的名称众多,写下来提示自己也是好的。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后感【篇七】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800字!

典型外交官配偶的职业归宿——厨房!

一般介绍庄祖宜的时候,都会先说:她本来是学人类学的,兴致所致扑到了厨艺上。“兴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如果生而为厨师,未免平淡。放弃学术生涯,转而做大多数人认为的“蓝领工作”。这样才有吸引力和噱头。

遗憾的是,这真的只是一个噱头。本书确切标题该是《剑桥厨艺学校求学记》,因为实质内容为:菜谱、上课全记录。偶有人类学的内容,也多半是某篇论文、观点的摘要和概括。在引用人类学理论和亲身经历时,作者缺少衔接。索性用’我想说的是”作生硬转换。(具体见《Fusion何去何从》)。

了解外交官配偶生活状况的话,就一定会知道:他们没有固定城市、居所,很难维持一份需要在固定地点上班的工作。最后,家庭必定是主要活动场所。受过高等教育,最终却回到家庭、没有工作。这听上去令人遗憾。嘿,你学的东西用哪里去了。

在2018年的《天下》杂志采访中,庄说

“我現在在外面沒有舞台,唯一的舞台是我家裡的三個男人......我的職責是要把他們願意吃的食物,擺上桌......他們的反應對我的廚藝成長,是很嚴重的打擊!”

庄爱好社交,且懂得在社交活动中身份、职业的作用。(具体见序言描述)所以,庄由此书开始的自我介绍、新的身份定义完美回应了外交官配偶带来的困境、走出一条适合外交官配偶之路——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学术/日常、受高等教育/以家务为主业、变化(地点)/不变(果腹需求)、对外社交身份/对内实际劳作,这些都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的新定义下得到了解答。

本书获得了梁文道的推荐,他说看了此书,才知道“庄祖宜提到的好几家餐厅,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取价不菲,但水平又不至于惊天动地的所在。不过在看完她的书之后,我总算学到了怜惜,怜惜可贵的食物,更怜惜那些耗了无数光阴在上头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来,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地区不贵。”这实在有点勉强。这无异于通过他人的阐释和介绍才懂得了欣赏一幅画,而后感慨:确实不错。他拒绝直接信任自己身体的感知和结论,倾向借助“专家”的“阐释”得到“专家的结论”。

读后感《爱心育人》


读后感《爱心育人》

暑假中我看了一本有关斯霞教育生涯的书《爱心育人》,精彩的故事和感人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我。捧读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描述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

看后的最大感触就是斯霞老师年轻的心。十年xxx后,当她重新走上讲台时,她已是六十几岁,按说这么大的年纪加上生活的磨难,她该好好地享受晚年了,但她却又走上了她钟爱一生,追求一生的讲台,当她重新走上讲台时,她便焕发了青春,恢复了年轻。

我想,斯老师之所以永远年轻,是因为她有一颗伟大的爱心。爱教师职业,爱学生,无限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斯老师从18岁当教师开始,一生只爱教师这一行,爱得痴迷,爱得纯真。她曾主动放弃过当官的机会,地位不位所动;她从未有过跳槽谋利的杂念,金钱部位所动。她只喜欢当小学老师,只喜欢学校。对于从事教师职业,她终身无悔。斯老师的心里只有学生,学生的衣食冷暖在她心里,学生的头疼脑热在她心里,学生的举手投足在她心里,学生的学习品行在她心里,学生的一生未来都在她心里。斯老师爱学生是一种真挚的师爱。斯霞曾说:我爱学校,我喜欢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远年轻。学校与学生是斯霞老师的快乐之源和生活寄托。

斯霞老师之所以永远年轻,是因为她有一颗珍贵的童心。童心是智慧之树的小嫩芽儿,是创造之花的花骨儿;同时,童心也是师爱的源泉。童心永驻,正是斯老师高尚师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善于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其敏感的童心,及时捕捉孩子们的童趣,急儿童所急,想儿童所想,爱儿童所爱,恨儿童所恨,悉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斯霞老师之所以永远年轻,是因为她有一颗领异标新的进取心,斯霞堪称一位教育改革的弄潮儿,识字2024教学改革,她独树一帜;锲而不舍,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一个创新意识强的人,她必然会自觉地接收新的信息,她的思想观念就不会陈旧,她的精神状态就会永远保持进取的蓬勃的朝气。

斯霞老师不愧为一代师表,人师楷模。她的高尚师德和精湛的教艺,是我们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继承。

在这里,我祝愿斯霞永远年轻。

从育人到教书从教育到职业读后感


从育人到教书从教育到职业读后感

书名很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在日常的媒介中,对教育者只关心教书不重视育人的现象多有批评,作者以此为书名,很有“顶着干”的嫌疑。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序”中花了不少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解读,强调教书和育人、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素质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不应将其割裂开来、做碎片化的处置,教师教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学生职业素养、为人处世能力的提升过程,也就是体现学校教育成效的过程。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扎实了,教育的目的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但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致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文化对职业的轻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都比较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绵延1300年的科举文化,被有些人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决定了中国教育所有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准备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教与学的内容。科举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对其严格规范的释义,崇尚虚荣,不讲实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排斥技术、排斥应用,直到今天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家长和学生总是在无奈之下才选择职业教育的,在这样的观念下,要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不现实的。

二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在用人制度上,职校毕业的学生有很多限制,不少岗位职校的学生是很难跨入的;在招生考试制度的设计上,无论是中招还是大学招生,职校总是在最后一个批次,无形中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予以了固化。最近这几年,上海市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在中招中设立了“中高职贯通”、“中高职和本科贯通”的试点,吸引了一批已经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其中不乏中考分数很高的初中毕业生,这对改变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职业学校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广。

三是生源因自卑而放松要求。按照一定的普职比确定的中考分数线,将一批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挡在了普通高中之外,只能选择上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在默认了这一现状之后,在心态上、思想上以及行动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2020-201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报告”揭示,中职生因中考失利导致自卑,经常觉得自己被忽视的占到了70.07%,如此高的比例说明这是中职学生的普遍心态。社会、家长和学校常常给中职学生这样的暗示:上职业学校不就是能够学有一技之长,早一点就业吗?这样的暗示既给了学生无形的压力,也让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

四是教学质量自身存在问题。刘景忠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职教工作者,他在书中罗列了职教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说教师不管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导致学生听不懂学习内容,厌学情况普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考试,一味地降低教学难度,导致学生上课更是不愿听讲,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顶岗实习不能有效地落到实处,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管理跟不上,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二、职业教育的任务

刘景忠在书中反复提醒读者,职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学生,另一重身份是准职业人。相应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二是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双重任务,并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但遗憾的是,不少学校往往忽略了前者,把职业教育看成是纯粹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

美国教育学者莱维尼说:“有人一味地把人当做机器,认为职业教育是应付工业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工厂。车间需要机器,也需要技工,所以,我们既需要创造机器,也需要制造人才,特别是制造技工。站在这样一个层次上思考问题,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义。”这不仅是对职业教育说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认真品味这番话。

课程是达成目标和任务的载体。现行的中职办学模式多为2 1,学生基础的薄弱、教学时间的有限、专业教学任务的挤压,使得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被忽视、轻视和漠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培养人的角度来思考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就是要正确分析和认真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合格公民的素养有哪些?另一个是职业岗位对人才素养和技能的需要是什么?依据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针对当下课程实施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课程的基本要求,来建设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刘景忠老师认为,职校教师和学生分属两种类型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的人。前者是经过了应试教育的历练和选拔,读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走上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得益者;后者大多是在应试教育失败后来到职业学校的,他们的就业前景与公务员或白领阶层相去甚远。要让课程真正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师需要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抹平“阶层”鸿沟,真心地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教学,设法为学生搭建成长的阶梯;二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又能指导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既具备引导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又具备将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喜欢的技能型人才的素质。

学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自习课都在玩手机或者看电视,教师将一个问题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茫然,是不少职校课堂的常态,在刘景忠的这本书里,也多有描述。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自己不愿意学,教师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有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职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抓手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它能发挥无尽的效能。陶行知对此有精辟的阐述:“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用刘景忠的话说:真正的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学习者的成长需要为宗旨,通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底子,为学生的谋职就业做准备。

三、人文教育的价值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叶鉴铭说:“为什么我们学会开车之后不会再回驾校看教练,而我们的毕业生很多年后对母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关键在于高职不是培训中心,而是大学,有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引领。”叶先生所说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其实就是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

刘景忠认为,人们看重基础教育,看轻职业教育,固然有传统习惯的影响,但职业教育的功利色彩和文化贫瘠恐怕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唯有在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文教育。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这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刘景忠提醒教育工作者,在墙上悬挂或者雕刻一些艺术的、文学的作品,组织一些与人文有关的活动,都是比较方便的,但真正的人文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事例中,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坎儿里。一个老师在课堂里能随口叫出学生的名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温暖的鼓励和支持,在学生向你问好的时候能够礼貌地回复,在学生求助于你的时候能够热心地给予帮助,在学生做他们喜欢但你不欣赏的事情时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和宽容,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一起分析并发现成长的契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目中无人”满眼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就是人文教育。

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职业学校,一定也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前途负责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不会随意降低课程的难度,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搭建合理的阶梯,让孩子拾级而上;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呵护,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快乐地学习和拼搏;在这样的学校里,喜欢阅读是一种景观,在感染别人的同时又在激励自己;在这样的学校里,将办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师生一起为之努力和奋斗,保护学校的品牌的荣誉。

我赞同刘景忠的这句话:“一种类型教育是否有吸引力,看两点就足够了:一看学生(包括家长)愿不愿意来,二是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类教育的倚重程度高不高。”职业教育现在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加上相应的政策支持,是有可能改变现状的。

教育学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育才学校公约草案》规定指导员(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教育人生四问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教育人生四问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如一张蓝图,框架清晰,观点明确,它使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心意:我热爱教育,我热爱与孩子们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热爱工作中不断进取的那个自己,我热爱那些使我成长的挫折……

它也让我看到隐藏在教育生活中的那些不和谐,那些正吞没热情的可怕陷阱,那些意识到却说不出的问题……

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

“现在有梦想,其实应该说出来。不要害怕你做不到,太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不是梦想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照亮自己还有孩子们的路,应该就是我的梦想。我发现,忘我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我发现,教育是一种创造,是充满未知的,奇幻的,苦乐参半但最终使人获得甜蜜的创造。这种创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散发光彩。那时我就可以骄傲的说,看我的创造多么有价值,我的事业让我感到骄傲自豪;我终将会发现,只有坚定的追求,不断消逝的人生才不至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的尽头,我便可以平静而又愉快地说:我的人生多么的快乐,她没有白白度过。

我幸福吗?

很多教师,他们有良知,有热情,有梦想。但现实却迫使他们的追求发生改变。教师跟其他职业不同,但却不断重复地做着几近相同的事情,重复会使人倦怠,这份倦怠常常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失去热情。这种重复不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复,还有很多与他们完全不相关的工作。它们消磨了教师的意志。它们使我感觉不到幸福的存在。

但真是如此吗?是否应该思考在这个环境中,如何锤炼自己的人生观?如果我这样想:那些使我疲于应付的“琐碎”、“重复”、“矛盾”、“当前”,正是“宏伟工程”所需要的。在琐碎的工作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抓住细节,打磨细节,积累细节,在工作的每一次关键时刻,它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在重复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准备突破,如果有创造的决心,我的工作就不会只停留在重复上,慢慢的创造就会发生,工作水平也会跟着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的意识也会更加澄澈,所看到的教育教学的问题也就会更加清明;矛盾始终推动发展,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矛盾常常是很好的素材,它们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是使我改变工作方法的好时机;每一次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我是怎样看待的呢?不耐烦,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简单,将为日后埋下重重隐患。如果积极面对,那么我就会从当前看到长远,这样,不管对教育还是教学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教育教学生活中自己的成长,专业发展,所带班级的集体成长等等,都是需要我长远看待和规划的。有了这些,幸福感的基础就牢固了,我的意志就不会在忙碌中发生动摇。

使我幸福的还有另一种心态。清晨,一缕缕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洒在墙壁上,斑斑驳驳。一位教师陶醉在美和希望的光景中,这一幕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而我却很少看到这些,或看到却没有发现美的存在。这是因为我还没有真正把自己放在这个生活里,我没有完全把孩子还有教育教学生活,当做一种生活,所以,留在记忆里的与孩子们一起的阳光和风景就少了。可实际上那是多么重要的生活,那是我应该乐在其中的理想的生活。

我的责任感表现在哪?

教师这个职业,责任感是多么重要啊,我面对的群体——孩子们,那么纯洁又脆弱,那么鲜活而又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作为教师,对他们我全凭一颗良心耕耘,我的责任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又怎样体现的呢?

日复一日练习,练好基本功,上好每堂课,做好班主任工作。但这似乎还不够,做得好,做得深,还要做得细致才是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上课时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时间,或没有充分准备,而不能完成课堂任务。对个人来讲,任务完不成必然导致课后的思考无法全面进行,收获就会相对少一些。对学生来说,可能因为这样的问题,导致思维混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以此推下去,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反之,我在课前把备课上课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地预想出解决的办法。把每个细节,小到课堂语气、手势,大到评价或依据学情临时修改教案,都尽可能的想周全,打磨到精致,把工作做到好,做到全面深入。课堂效果大不相同,创造的快乐由此产生,那么我就可以说我有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做好班级规划,搞好班风建设,抓住常规训练,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技巧,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尽最大努力帮助后进生;组织磨练学生意志的活动,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家长全方位多角度沟通等等都是基础,重要的是在这基础上,细致地抓住,深入地开展,长远地考虑。尽最大努力做到这些我也可以说我有责任感!

我是怎样实践教育理念的?

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的行为,它指引教师向更光明的道路前进。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勤于实践。那些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使我们有了更长远的眼光,教育理念离不开这些学问,但却在实践中演变成更加生动的内容。那些先进的、科学的、经过考验的理念,必须在我们的每个教育教学行为中得到体现和发展。如,语文的学习过程首先应该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也就是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经验,尊重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个性。明白自己的每一步设计为何而来,达到什么程度为止。一节语文课的设计由感知语言开始到运用语言结束,这样,学生的收获才更多一些。

德育工作就更少不了理念的运用。那些在德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如,李镇西,他认为爱是永恒的教育。又如,特级教师霍懋征总结的九个重要理念:爱是教育的根本;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激励是进步的动力;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期待是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应该成为孩子自身的需要;全面发展思维品质;帮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

运用这些理念的效果最明显的是问题学生辅导工作。我们常常在投入工作前,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理念,从始至终坚定地贯彻它。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这些理念为核心想出解决办法,制定合理的长期工作计划。然后不急不躁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理念的帮助,我们的德育工作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作为年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要了解更多先进的理念。然而,我所不知道的理念,或了解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理念太多了,这是我最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地方。

读了《给年轻教师的建议》除了这些思考,还启发我不断探究问题。如,我是否把关注儿童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怎样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磨练意志,早早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怎样让儿童知道,为什么而活,怎样活……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感情、儿童的精神提升,儿童的个性发展,等等很多问题需要弄明白,搞清楚……

教育学著作读后感


【篇一:教育学著作读后感】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篇二:《教育学》读后感】

不知不觉工作已将近十年,经历了数不经的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好的成绩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觉的就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读了《教育学》,内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来在我心中树立的工作目标竟轰然倒下。原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出好的成绩,更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成绩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数教师却一叶障目,按照学生的成绩带上了有色眼镜。

如何摆脱这种态度,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按照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爱的界限,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成为一种义务。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灵魂。这种爱不能是表面的应付工作,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如果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学生愿意把教师当作益友,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做自己排忧解难的朋友。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使每一堂课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方法。教师关心学生,把爱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只爱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不公平的情感。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长远的师爱。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爱以达到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偏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无遮掩,或进行体罚,更是对学生的侮辱。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当前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根本的道德。

当然,爱不是肆意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时,教师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篇三:《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

最近我细细品读了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受益匪浅,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特别是对处在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下面我就针对本人的阅读情况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心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和中学还只是一个争议颇多、地位尴尬的小学科。书中彭教授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基础性。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现代教学理论,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课程更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中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们人人参与了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主动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

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一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有效整合,这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有效整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寻求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信息技术教育学》这本书让我深深体验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调节学习的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和知识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整合。

所以通过学习我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篇四:教育专著读后感】

教育专著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感触之二: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用满腔的爱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转化后进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让我们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迟开的花朵也和其他娇艳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篇五:教育学著作读后感】

一个人从自己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与教育打交道的这一辈子。当自己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的时候,怀抱着你的家人便会教你说话、认识事物,让你了解自己周围的一切。这也是我们最初接触的教育家庭教育。在经过几年的家庭教育后,自己已经会嗲声嗲气地说话,了解了许多生活必须,这时候,我们所需要学的东西已经不是家庭教育能够满足的了。为了促进自己的进一步成长,让身体的成长和学识的成长成正比,我们便开始了学校教育。

从狭义的教育上来讲,我们的教育一般指的是学校教育。所以,从进入学校接受的教育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地开始自己这一生的教育之路。当自己三岁被送入幼儿园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待那么多年,也没有想到,自己之后生活在这里的时间会比家里的时间多上好几倍。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现在的大学,算算日子,已经有十几年了。曾今坐在课堂上,看着讲台上的老师讲课,总是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老师那样传道授业解惑,那时,单纯地以为只要长大了,就能当老师。进入大学以后,为了自己的以后的事业,也逐渐进入了考证大军的队伍。什么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导游证、秘书、,还有教师资格证。大学第一年的时候,看着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起初,自己也去领了一张报名表,但填好后,想了想,没有参加。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事,所以想先看看情况,再做决定。而且,询问许多同学他们考证的原因,并不是去当老师,而是想给自己多弄几个证书。

其实自己也并不是很想当老师。基本上,每位同学小学的时候都创作过一篇作文《我的梦想》,还记得那时老师把每位同学的梦想都念了出来,而其中老师是大多数同学的梦想。可是,随着成长,选择这个梦想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在自己一年又一年,一级又一级的学习过程中,当老师的那种辛苦,心里也都明白了。

暑假的时候,趁着有时间也有精力,便去图书馆泡了泡,在寻寻觅觅好几圈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教育学》。每本书的布局基本上没有多大出入,特别是理论方面的书,在最初的章节中,介绍的总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定义。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总是觉得疲惫,所以前面的内容看得很慢。后来看到关于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的时候,兴趣便被引出来了。其实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书上也讲过些许相关的史实,但并不其中,十分分散,所以对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了解不深。也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方面的好奇,所以才会去看《教育学》的书。看看自己国家的教育,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教育。

我国现在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起源却比西方要早。在我国史料记载中,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从估计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夏朝有庠、序、校三种学校。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对这三种学校做了相关的叙述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是我过最初的教育形态,随着历史的演变,教育业跟着发展。但总线路总是围绕着儒学。也正是由于儒学在历史上强大地位,所以我国后来在教育的改革上才会经历那么多的困难。眼看着西方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古代的时候,总是其他国家不远千里地来到中华天朝学习我们的先进文化,后来,泱泱大国却由于自己的闭关锁国而落后。想想鸦片战争后的顿悟,再想想曾经古朝的辉煌文化,实在是不得不令人心寒。

经过战争长时间的摧残,我们国家的教育更是跌入谷底。当我们还在为教育的出路而烦恼时,西方国家却已经步入新的教育阶段。由于我国近代教育的低起点,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有较大的出入。以前在电视里看到关于美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十分羡慕,羡慕他们学的内容,羡慕他们学习的制度,羡慕他们的教学方法因为,与他们的教育相比起来,我们的学习生活显得十分死板。而中国当代的应试教育也照成了大多数学生实践能力低的结果。所以,现在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更有前途的教育,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而许多的学生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矗由此,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刮起了一股留学热。中国当代社会,更是将出国留学作为人才的评判标准。留学生的头号成了能力的一种权威性的象征。

虽然横观我国现在的教育情况并不太让人满意,但是,在看了《教育学》这本书后,我认为这块瑰宝将来总会闪烁耀眼的光芒,世界人民的目光不再单单只放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上,世界人民的目光会更多地注视在我国当代教育的成果上。在书店选书的时候,我将几本讲教育学的书的目录对比了一下,虽然在关于如何讲述这门学科的定义上,几本书各不相同,但每本书后面的内容都大相径庭,那就是感性化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德育和素质教养,将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多元化。并且国家政府方面也在积极地为教育改革而努力,在考虑到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后,将西方的先进的教育制度引以借鉴,去己糟粕,取尔精华。

现在,身为大学生的自己,虽然对于我国的教育并不太满意,可以说失望,但并不绝望。因为它由始至终都是人们心中的重点,不会被人们轻视,所以不会被放弃,所以不会绝望。我期待我国教育在经过社会多方的努力后,能够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教育学方面会有更多新的理论指导,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再次以让人仰之生叹的高度屹立在世界教育事业的大森林中。

【篇六: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学》是师范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了几年以后,重新拿起《教育学》这本书,感觉熟悉而又陌生。

我们整天把教育挂在嘴上,那什么是教育呢,书中做了明确的回答。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整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美育这一章节。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梁启超先生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生趣味与境界的追求与会听曲子、会作诗或会一套美学理论、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等显然都不是一回事。称之为实质教育的原因就在这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定义的变化意味着美育概念本质的拓展,从而也意味着美育功能认识的拓展。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美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但是由于有了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艺术美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在艺术美育中,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内容和境界,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得到美的陶冶。二是艺术美育还应当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不同艺术形式及表现方式,不同艺术体裁和风格的特点,从而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或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方面的修养。

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由于艺术形式品种繁多,学校艺术美育课程应当选择那些基础性强,受学生喜爱,同时又适合各学校实际的艺术形式开展艺术美育。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比如自然景致就具有天然质朴、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随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而经常变换。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

自然美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通过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我们知道,衡量人类活动的标准主要有真、善、美三个最主要的尺度。但是教育学过去在教育活动的评价尺度上主要关注的是真、善两个尺度,而严重忽视了审美尺度的建立。教育活动最讲言传身教,如果教育本身忽视审美和创造美的追求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有真正的美的追求,那么其教育的效率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这表现在:(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比如有张有弛的授课节奏,课程内容呈现的审美追求,一直到教学语言、板书的美化,等等。(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不同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美的成分。科学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教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学专著读后感


教育学专著读后感范文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感触之二: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用满腔的爱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转化后进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让我们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迟开的花朵也和其他娇艳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教育学专著读后感范文二

在学校买教育专著的号召下,我选择了一本《捧着心来不带草去》,起初拿到书之后发现有些失误,这本书原来不是介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而是像画书一样,只是对陶行知的生平,经历等进行了介绍,于是我又选择了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其实后来才发现这本书还挺有用的。于是这两本书都成了我本学期的重点阅读对象,尤其是《论语别裁》这本书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收获颇多。这本书其实是在认识了于丹,看了她的论语感悟后无意间发现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了大家的风范,南老先生对论语的理解让人如沐春风,感觉自然、生动,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两本的学习和感受。

《捧着心来不带草去》猛一看,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可是仔细一翻一读,还挺有收获的,虽然里面没有我们最需要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介绍,尤其是没有生动的事例能够供我们参考,可是它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没有把这本书拿回家去看,所以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没有看完,不过我已经被他深深地打动了,他所拥有的才干完全可以使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可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使他放弃了这些物质条件,他选择了办平民学校,给流浪儿办学校,为此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好多老师都迷失了方向,是的,物价的飞速上涨下我们需要提高工资待遇,我们也是人,也要首先有能力生活下去才能讲做出贡献,可是想想我的有些所作所为,尤其是近年来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老是感觉有些应付,这实在是有些对不起老师这个称号,也对不起国家每月发给我那为数不多工资。要我像陶行知先生那样不计得失去贡献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可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还是能做到的,我要以陶先生为榜样,好好地为我的学生服务。这本书中虽然没有具体讲述陶先生的什么教育思想,但是也提到了陶先生的一条重点思想,那就是生活即教育,陶先生更注重学生们的亲身体验,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亲自体验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记忆肯定更深刻,这一点给了我一些启示,虽然我不能像陶先生那样给学生提供那些亲身体验的机会,但我可以尽可能的提供,还有就是在实在不能提供亲自体验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来理解掌握知识,另外就是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借助阅读别人的文章来增进各方面的体验。

《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著作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而做了十年语文教师的我居然到现在才开始去阅读它是不是太晚了些呢,不,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到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只要我醒悟了就好了。《论语》的版本太多了,前一段时间百家讲坛推出的于丹讲《论语》,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我也正是在这股国学热中才开始行动的,经过精挑细选我选择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这套书,拿到这套书之后感觉的确如评论中所说,南老先生的讲解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他结合自己对国学的研究写出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另辟蹊径,在很多方面多次为孔子平反,把原来被肢解,被片面理解的论语进行了系统的理解,让人收获颇丰!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可是这套书的二十个篇章中并没有单纯的教育思想篇章,更多的是在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说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哪些教育思想,我想应该就是某些小篇章某些对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吧!首先,它告诉了我们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做人做事。这让我想起了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的一句话--你们来学校,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还有比学知识更重要的,那就是学习做人。我一直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句话不知是什么时候自己总结出来的,反正从总结出来之后我就经常给学生说这句话,今天我终于给自己的这句话找到了依据。是呀,如果我们的学生知识都掌握的不错,可是却没有什么能力,更没有善良、爱心等这些重要的东西,那他的知识不如没有,一个有知识高智商的人,犯起罪来会更可怕,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教学生做人,在本学期的教育中我更加注意了这一点,因为现在的孩子看得多,听得多,懂得多,这可不是在夸他们啊,真正有用的他们没有去看,去听,去懂,相反却在不该操心的地方学得快,学得多,早熟得很,而这个班上有个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而且还带出了一拨好事者,尽管这个孩子脑子挺聪明,但是在我这里却几乎得不到表扬,因为她做人太失败,还自我感觉良好,带坏了班里一些脑子比较够用的孩子,像这样的孩子即便在脾气很好的,很注重启发学生的孔子面前,我想得到的打击也会不少,因为实在是太不讨人喜欢了。

说到启发学生了,这里就要引用孔子的为数不多的教育之句了,那就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孔子告诉我们教育学校要启发,启发之前要让他发愤,而后再启发,然后还要引起他的怀疑,才能会去研究,才能取得成绩。而这一方面正是我平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多去研究如何使学生发愤,如何更好的启发学生,并引起他们的怀疑,而不是让他们信服我所说的一切。

本书中还有一处讲教育方法的句子,就是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诸位,你们以为我讲学问,还会保留秘密,不传给你们?我绝对没有丝毫隐瞒,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做学问,为什么都不懂呢?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不会像有些老是那样留一手,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做人、处世、言行间。这一部分读完后,我可真有些后怕,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懂,只是有时会忽略掉,看到那句表现在平时做人、处世、言行间,我不由自主就想到了自己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发雷霆,这种行为不正是给了学生一个反面影响,让他们慢慢地变成容易发脾气的人嘛?好可怕,有时发脾气是难免的,也是应该的,可是经常这样粗暴地处理一些事情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这可是今后要加以改正的地方呀!

关于《论语别裁》还有不少收获,还有下册没有来得及看,以后再交流吧!

教育学书籍读后感


教育学书籍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着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育学书籍读后感(二)

最近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着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着,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

1.勤,天天读一点。

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

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

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

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着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

2.返本,即经典着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着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教育学书籍读后感(三)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通用


阅读就好像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总会历久弥新。在读后感里我们可以记录对于作品的所有感受。读后感大全特别为你收集的“教育学个人读后感”,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1】

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学人执着于理论研究,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思考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力图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兆山教授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教育学》,就是杏坛中初绽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么?”这是作为教育学科通论的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学问”。作者从社会与人的关系入手来诠释培养人这一社会活动。培养人就是使个体从生物意义上的人,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并进而去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适应并改造社会。由此,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便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两条主线。社会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主题,教育学正是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往的许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各部分自成系统,但各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常常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学的学科脉络,无法形成明晰的学科意识。因此,作者紧紧围绕“培养人”这一主题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从“社会、教育、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出发,以“培养人”为原点,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培养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并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这两个维度上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教育与社会的维度包括“为谁培养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培养什么人”(教育的目标);教育与人的维度包括“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方式手段)与“谁来培养人”(教育的主体)。本书将传统教育学所涉及的重要领域进行梳理,整合于“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五部分内容中。由此,“一个原点、两个维度、四个领域”构建了一个语义简明、逻辑严谨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将“培养人”这一条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暗线”变为“明线”,既凸显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又将各自独立的篇章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育学学科建构的核心是教育观。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引领着教育实践。作者执着于教育观的探讨,强调学习教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认为只有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才可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正确教育观的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强调教育学不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而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教育观是统摄教育学的灵魂。

本书能够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坚持培养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并且不回避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作者以“培养人”为原点,构建了一个简明、严谨的教育学体系。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书中还有一些理论观点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论研究的勇气、毅力与耐心,是值得鼓励的。

——摘抄于书评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师德高尚的人。所以从我们跨入教师队伍的第一天起,就应在不断完善自己师德的征途上启程。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转载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奉献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3】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镇西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的流泪.李镇西拥有了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师认为自己目前远没有达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当做我热爱的事业,并尽量使自己逐步具备一种宗教情怀.因此,他自觉地记录、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于是便有了持续不断的班主任工作日记.这已经不是他的工作常规,而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了.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4】

教师读《幸福教育》心得

近日,有幸读了《幸福教育》这本书。什么是幸福教育呢?该书从人性观界定了哲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幸福概念,认为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得以健康统一的价值标准;颇有见地,值得深思。

书中写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幸福能力表现为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也只有当这种能力变成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他的幸福才是自由的和终身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感受幸福、和享受幸福。

其实要让学生们感受幸福的体验其实很简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小小的红钩、一个肯定的微笑、一阵响亮的掌声,一朵鲜红的小花、一个可爱的笑脸,都足以让孩子们欢欣鼓舞,能让孩子的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容易满足﹗孩子脸上洋溢的幸福的微笑,我们也就幸福地醉了,赏识我们的学生,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就能创造无数个奇迹。我们不如慷慨一些,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信、一些支持、一些鼓励。阳光会洒进学生的心里,孩子心理就有了幸福了。

书中又写道: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大;再次,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常有意外的惊喜;最后,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年龄、性别和收入(只要能保证生活必需)都和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最好从他的性格特征、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有能够获得社会支持、目的和希望的信仰来判断。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与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具有内在的积极联系。知晓了这些幸福的特征,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幸福为幸福,努力塑造好学生的性格,与学生携步入幸福路径,享受幸福生活!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5】

回首.曾经那本尘封在记忆中只为考试而用的《教育学》,早已从记忆中淡出、飘远,然后相隔两忘化无影。今.再次拿起这样一本深邃且颇具教育使命厚重感的书时,我从目录中找寻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大块领域——学生和教师篇章。反复读着念着,脑海里万般思绪齐涌现,无端生发一种已然“不堪回首,十年往事”的惆怅!十年,多少辛酸,多少欢笑!相关琐事或深或浅刻进时间深处,驻足回眸,还是无怨无尤,留在心里头。

《教育学》的主要思想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成了该书的最核心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思想,它为人类构建21世纪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其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要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要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即要学会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使我产生了很多困惑,这些在现实中纠葛我的问题,终于让我找到了清晰的答案。以下是我摘录的几点:

1、“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后所采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这样说,在学校中缺乏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经历和经验的人,在社会上将很难与他人民主、平等地相处。”

2、“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可以采用放任主义的态度,放弃指导、引导的责任,听任学生自发发展。”

3、“不仅使学生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摘录,读书至少让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人的品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风范、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也在通过批评和暗示等方式矫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对学生的人的品质教育有显形的,也有隐性的,有言传的,也有身教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人的品质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教师就是学生的人的品质榜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的品质无法做出确切的回答。甚至对人的品质是什么也无从谈起。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人的品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也即不能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

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教师具有专业情操,即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理想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育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谊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想的情操,即由于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的认同的体现;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的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效果。教师的职业理想即教师对所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爱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灵魂。

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的再创造性。因此,教师需要发展、需要提升,更需要自我超越。一个善于反思、善于研究的老师总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方法。但是局限于实践范围的再创造很难高屋建瓴,教师的研究工作需要规划指引,需要理论培训习得,需要高层次的专家点拨。所以勇于抓住时机,善于创造机会,敢于冲破困难,努力让自己走向“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双重共赢身份,需要足够的勇气、坚定的意志,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更需要默默忍受独自行走在深造之路上的孤独。对于自己,尚未在这方面迈出足够有力的一步,只希望略略能有些且行且思与且得,这就是我目前所拥有的平衡点。

在教师扮演的角色丛中,由于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角色冲突。在角色冲突中,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支点。其次,教师要善于从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重新合理分配,尽可能把它用到那些对自身更有价值的角色上。

班主任写进书本里的形象是高尚品行的榜样,有着坚定的教育信念,有着不愠不悱的柔肠刚胆,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有着善于待人接物的独揽一面,班主任还应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等等。如此云云,纲举目张,以为无比正确。但现实不太需要这些,对教育起直接启发作用的,我以为还是对个案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个别教育(包括问题学生)工作的开展。

教育学个人读后感【篇6】

《爱心与教育》深入浅出、亲切感人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是李镇西老师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个心灵世界。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们当朋友的朋友之爱。当看到李老师与“后进生”万同的故事时,我是如此感动。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对一个学生费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不会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学习李老师善于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个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铭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伟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伟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爱分析能力强的优等生,不歧视具有实践创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们,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滋润童心,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心与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学生,需要的是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需要的是李镇西老师的那份坚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式的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创造自己灿烂美好的明天!

幼儿教育学读后感


幼儿教育学读后感范文一

在一本幼儿教育的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名为《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文章,是的,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爱每一个孩子,是幼儿群体特性对幼儿教师的客观要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所幼儿园,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许多差异:容貌有俊有丑,智商有高有低,气质有动有静,性格有活不呆,动作有灵有拙,语言有多有寡,感情有热有冷,习惯有良有差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差异,呈现出幼儿群体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我想到了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公平施爱,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否则,一些孩子得到偏爱,一些孩子受到冷落,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得到偏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处处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助长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受到冷落的孩子往往会灰心泄气,感到失望,无助和自卑,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所带班级到发生的情况:有个孩子漂亮活泼,我特别喜欢她。对她又是亲又是抱,处处关心照顾她,结果使她一度变得任性、高傲和无礼,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这使我深深认识到:对幼儿的偏爱和冷落,会带来不少负而影响。正确的态度是,力戒偏向,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日子,有一件事情总是会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记得第一天上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教课的老师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喜欢孩子吗?当时,偌大的教室,几乎大多数的同学先是笑了笑,接着都毫无疑问的举起了手,于是老师问了第二个问题:你真的能喜欢每一个孩子吗?无论他漂亮,丑陋,聪明或是愚钝。这时,教室里的突然一片沉默好像在座的学生都被这样一个问题问倒了,不知该作何回答?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如今,我也成了一名岗位上的幼儿教师,这个问题却始终牵绊着我,当无数次面对孩子的脸庞时,我也无数次扪心自问:我真的喜欢每一个孩子吗?到现在,我想我依然不能自信地,勇敢地告诉我身边的人:是的,我爱每一个孩子。真的,我说不出。

也许是没有勇气,也许是惭愧自己作为教师,没有真正做到爱着每一个孩子吧。但是,大学时代的那个老师,她的这个问题,会影响着我去走向一个正确的儿童观。我相信,在我以后面对孩子的每一个日子里,这句话,总是像一个警钟一样时刻敲打着,提醒着我,让我去深思:你真的爱每一个孩子吗?

幼儿教育学读后感范文二

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学理论类的书籍是我最需要研读的,在2011年的这个寒假,我再次学习了这本《幼儿教育学》,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从书本出发巩固了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这本书也从理论角度为我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书的绪论中就明确提到幼儿教育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我们可以从周围的很多具体现象入手去认识和理解幼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各种教学现象,积累经验,在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引导下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书中正文的每一章节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让读者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学,书的第二章中指出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是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其实,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理应清楚地认识到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刻都能努力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出能引导他们各方面获得进步的方法。比如引导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时候,我在范唱时便投入地用自身的音乐感悟力演绎好歌曲,感染孩子们,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唱歌曲的欲望。孩子们的声音表现力是参差不齐的,在集体跟唱了两遍之后我就尊重孩子们的个别差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请每个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不太会唱的乐句,然后再个别、集体交叉重点练习。这样,他们对歌曲便能掌握得更好。

书中的一篇小资料《蒙台梭利论儿童》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具有自己的个性,并谋求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充满了创造力;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并坚持完成它,按自身的需要改变它;儿童锲而不舍、不懈地探索,并十分愉快地克服力所能及的障碍。儿童友善地希望与每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发现以及小小的喜悦。因此,教师没有必要介入,全神贯注地观察是教育者的座右铭。在我们的自主性游戏中,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自己的个性,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上学期,我们大班组进行了角色扮演课题的研究,孩子们在深入研究了绘本之后便经常在自主性游戏的小舞台中选择绘本中喜欢的角色和同伴一起自主、投入地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用语言、动作、表情投入地演绎出绘本角色和故事情境,从中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现,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及时鼓励和适当引导,充分尊重他们在表演中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力,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在这样的一种轻松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到了锻炼,同时也增进了和同伴的合作意识,丰富了情感认知。

德、智、体、美、劳中德是排在最前面的。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述到幼儿德育方面的内容,也让我有所感悟。书中提到:幼儿只有在被爱,体验到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指向外部世界的爱。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与气氛,以境育情,以境激-情,激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幼儿园内外的一切条件和资源,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和孩子在一日活动中近距离接触,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所以,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并运用多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爱,如平时多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多和他们一起玩各类游戏等。在和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种情感基础后,我们便能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各种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挂嘴边,同伴间主动谦让等,并注意抓住一日活动中出现的良好契机及时进行教育。

深入学习了这本书之后,我收获了很多,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以书为指引不断努力,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默默贡献。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一)

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钟政营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全称是《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教育的一般目的;第二编兴趣的多方面性;第三编性格的道德力量。第一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的目的问题,第二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以及教学论问题,第三编则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形成的的问题。原来这本著作是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去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这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故它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的教育学著作。

何为"五段教学法"?

书中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强调运用严峻的方法管理儿童,以建立秩序和纪律,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概念,要求通过教学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他用专心与审思,清楚、系统、联合、方法来说明多方面性的概念,多方面性依附于人身来实现,人通过专心与审思来达到清楚、联合、系统、方法,由一个人实现,具有统一性。它主要分析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而非具体事物。根据他所理解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心理状况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后来被发展成为"五段教学法".

名词摘录

老实说,对我来说,读《普通教育学》这本书还是挺具挑战性的,因为这本书的语言比较抽象,难懂。但是细细品来,作者赫尔巴特的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下笔者摘录几个名词与大家一起分享:

1.专心与审思区别与联系?

区别:专心是指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审思是指慎重考虑。

联系:各种专心活动是相互排斥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2.认识与同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认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其前面的东西;同情是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认识的对象通常是静止的,而心灵将逐一地涉猎这种对象。情感通常是变动得,感觉着它的心灵伴随着它一起变化。认识对象的范围包括自然与人类,而只有人类的某些表现才属于同情。?成分不同:认识的成分包括关于多方面的、关于它的规律性的、关于它的美的关系;同情的成分包括对于人类的、对于社会的、以及两者对上帝的关系。

联系:在认识中,事物与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相反,同情却增殖着相同的情感。

3.兴趣与欲望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兴趣是指依赖其对象。兴趣出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进行之间。欲望是指支配其对象。兴趣的对象绝不可能同实际欲望的对象是同一的。因为欲望,当它想着手行动的时候,它力争把握它还不占有的未来的对象;而兴趣则在观望中形成,还停留在被它观望到的现在的对象上。

联系:兴趣是与欲望、意志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在一定条件下,兴趣可以转化成欲望。

点滴体会

儿童管理这一块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也是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究竟怎样去管理儿童呢?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威胁,监督,以及权威与爱。他说:"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惩罚的威胁".所谓"惩罚的威胁",就是事先警告儿童,不守纪律必受惩罚,强迫他们就范。

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两种危险:首先是一些本性顽强的儿童蔑视一切威胁,仍然为所欲为,使威胁不发生效用;其次是数目更多的本性软弱的儿童承受不起威胁,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我认为威胁须与其他方法结合。监督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赫尔巴特认为,如果不对学生加以监督,不加教养,放任他们撒野,就不可能培养出伟大的性格。可是运用不得当,监督过严会产生不良后果。赫尔巴特说:"拘于细节与经常的监督,对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均同样是一种负担,因此双方面易于以欺骗相结合".我们都知道"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然而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身心是健康的吗,有快乐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适度的监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我还体会到:管理是一种约束,那么就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些"规矩"对于我们大家会带来哪些好处,让孩子们自觉自愿的去遵守规矩,同时让守规矩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读《普通教育学》对教师们了解学生挺有用的,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二)

怎样去爱和管理孩子

这几天,我的学生们在备考教师资格证,我也没闲下来,一有空就看教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现在,我将这两天读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一点心得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

赫尔巴特在教育学中的地位,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他主张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不能过度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习惯,而应当具有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教育基础。他要求把哲学作为整个教育学的指导方向,用伦理学来决定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1806年,他所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称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著作。

读这一著作时,自然有很多的感触,但是我在这里只分享其中的一点,那就是关于现在很多家长和中小学教师不知道怎样去爱和管理孩子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相信有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觉得很头疼,尤其是当下。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传统的教育一般是采用"压迫"的方式让小孩们乖乖地听话,不要违背成人的意思。但是,这种教育真的好吗?这值得我们辩证思考。

赫尔巴特在本书中的《儿童管理》中就告诉我们: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此外,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最后,要将属于儿童教养的一切工作在真正的教育者与父母中间作出认真的分工的话,那么必须努力在分工的两方面之间适当地建立联系,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

——赫尔巴特

的确,教育一个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要教育好一群孩子那更是不容易。早在一两百年前赫尔巴特就告诉我们,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注意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好关系,家校或家园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家长将孩子家庭中的信息告诉给教师,教师才更全面了解这个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只有教师将学校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或者显现出有哪方面的天赋时,家园或家校合作,在这种"合作共育"之下,孩子才会纠正偏差,发挥更好的天赋。

赫尔巴特在关于儿童的管理的目的中谈到,儿童管理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为了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二是为了避免不调和斗争本身;三是为了避免社会参与它没有充分权力参与却被迫要参与的那种冲突。总之,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其实,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管理孩子目的只是"不作恶"或者创造秩序,然后大人小孩一起维护秩序,这只是教育小孩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已。"拘泥于细节的和经常的监督对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来说同样是负担。""监督还会妨碍儿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验自己,使他们不能认识许许多多事物。"

他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假如一个轻率的孩子粗鲁地闯进禁足的圈子,那么我们就必须使他感到他可能引起什么样额损害;假如他产生了要破坏的不良意向,那么这种意图,只要它已变成或者可能变成事实,都必须受到充分的惩罚;但假如他对恶的意志,包括对冒犯别人的行为,作出纵容,则必须使他感到惭愧。

"儿童管理像国家管理一样都不能对恶的意志进行惩罚。给予这种恶的意志以深刻的否定,使它受到挫伤,这乃是教育要做的事情。而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只有当管理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才能开始。" ——赫尔巴特

而我认为,管理需要权威,但是教育不能单靠强势。

更为重要的是,打开双手去拥抱他们,去爱他们!

而爱是什么呢?赫尔巴特认为,爱基于情感的和谐,同时也基于适应。的确如此,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假如我们想从陌生人那里获得爱,或者让我们自己去爱陌生人,这是多么难的事情。因为爱需要建立在彼此之间的相互适应上。一个孤僻的人,一个说话生硬并斤斤计较的人,他肯定得不到爱;如果与孩子相处的同时却慎重对待孩子,并参与孩子们的活动时只顾着自己的话,同样也得不到爱。

爱需要教育者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然后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或者教育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当然,后者会比较困难。

而一旦获得了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者(家长或教师)就可以减轻对孩子管理的困难。但是,那些利用爱来为自己随心所欲去支配儿童服务的人,则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谴责!

在传统的家庭中,父亲是自然地享有权威,而母亲则是自然地拥有爱。父亲管理小孩和爱小孩的方式,往往趋向于理性和服从,而母亲管理小孩和爱小孩的方式,往往趋于感性和信赖。

所以,现实当中,家庭中的父母想要善待孩子,那就是发挥各自之所长,补己之短,形成合力,教育孩子不是某一方面的事情。

"真正的教育,这里主要指思想范围的培养,也许只能出自那些进行过特殊训练的人,那些能使人的思想范围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的人以及那些在这方面能尽量精确地判断什么是更高尚、什么是较深湛、什么是更艰险、什么是更平坦的人。"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认为,权威与爱对教育具有很大的间接影响,所以儿童思想的培养者不应当以傲慢的态度默默地、自成一体地,并排斥父母来进行他的工作,否则就会破坏他们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他难以获得补偿的。

通过看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爱和管理孩子的问题上,我觉得时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学校的教师和家庭的父母有时候没有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和没有做好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要形成一个"教育网"或叫"教育生态",不是各自做各自的,而是要加强沟通,实现教育中1+12.

这是在教育中,教育者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要经常去做的事情。

读书文化推广者 詹润演

2016年11月4日

《教育学》读后感9篇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教育学》读后感9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教育学》读后感【篇1】

回首.曾经那本尘封在记忆中只为考试而用的《教育学》,早已从记忆中淡出、飘远,然后相隔两忘化无影。今.再次拿起这样一本深邃且颇具教育使命厚重感的书时,我从目录中找寻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大块领域——学生和教师篇章。反复读着念着,脑海里万般思绪齐涌现,无端生发一种已然“不堪回首,十年往事”的惆怅!十年,多少辛酸,多少欢笑!相关琐事或深或浅刻进时间深处,驻足回眸,还是无怨无尤,留在心里头。

《教育学》的主要思想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成了该书的最核心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思想,它为人类构建21世纪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其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要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要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即要学会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使我产生了很多困惑,这些在现实中纠葛我的问题,终于让我找到了清晰的答案。以下是我摘录的几点:

1、“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后所采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这样说,在学校中缺乏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经历和经验的人,在社会上将很难与他人民主、平等地相处。”

2、“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可以采用放任主义的态度,放弃指导、引导的责任,听任学生自发发展。”

3、“不仅使学生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摘录,读书至少让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人的品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风范、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也在通过批评和暗示等方式矫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对学生的人的品质教育有显形的,也有隐性的,有言传的,也有身教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人的品质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教师就是学生的人的品质榜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的品质无法做出确切的回答。甚至对人的品质是什么也无从谈起。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人的品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也即不能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

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教师具有专业情操,即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理想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育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谊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想的情操,即由于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的认同的体现;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的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效果。教师的职业理想即教师对所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爱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灵魂。

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的再创造性。因此,教师需要发展、需要提升,更需要自我超越。一个善于反思、善于研究的老师总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方法。但是局限于实践范围的再创造很难高屋建瓴,教师的研究工作需要规划指引,需要理论培训习得,需要高层次的专家点拨。所以勇于抓住时机,善于创造机会,敢于冲破困难,努力让自己走向“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双重共赢身份,需要足够的勇气、坚定的意志,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更需要默默忍受独自行走在深造之路上的孤独。对于自己,尚未在这方面迈出足够有力的一步,只希望略略能有些且行且思与且得,这就是我目前所拥有的平衡点。

在教师扮演的角色丛中,由于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角色冲突。在角色冲突中,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支点。其次,教师要善于从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重新合理分配,尽可能把它用到那些对自身更有价值的角色上。

班主任写进书本里的形象是高尚品行的榜样,有着坚定的教育信念,有着不愠不悱的柔肠刚胆,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有着善于待人接物的独揽一面,班主任还应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等等。如此云云,纲举目张,以为无比正确。但现实不太需要这些,对教育起直接启发作用的,我以为还是对个案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个别教育(包括问题学生)工作的开展。

《教育学》读后感【篇2】

大凡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对《教育学》这本书都不会陌生。很多人在就读师范时期就学过,对于我而言,那时学习《教育学》就是为了能顺利毕业拿到教师资格证。老师要求也低,考试前还给划划重点,所以也没怎么学,到今天很多知识早就忘光了。今天再找来这本书看的时候,竟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使我产生了很多困惑,这些在现实中纠葛我的问题,终于让我找到了清晰的答案。以下是我摘录的几点:

1、“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后所采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这样说,在学校中缺乏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经历和经验的人,在社会上将很难与他人民主、平等地相处。”

2、“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可以采用放任主义的态度,放弃指导、引导的责任,听任学生自发发展。”

3、“不仅使学生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摘录,读书至少让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人的品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风范、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也在通过批评和暗示等方式矫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对学生的人的品质教育有显形的,也有隐性的,有言传的,也有身教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人的品质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教师就是学生的人的品质榜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的品质无法做出确切的回答。甚至对人的品质是什么也无从谈起。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人的品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也即不能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

《教育学》读后感【篇3】

一路阳光,一路书香。

一路梦想,一路成长。

十月的秋天,南方整月的阴雨绵绵,我们总梦想着沐浴阳光。

这些日子里,我们参与了“成陶会”的问题时习研讨,见证了北国小镇校长大会的高峰论道,共同阅读了《创造力教育学》这本书,我最喜欢第三章,关于“梦与创造”。

梦编织起纷繁交错的思绪。

梦,是一天中生命的死亡,辛劳后的沐浴,受伤心灵的药膏,大自然最丰盛的菜肴。

梦,是通向无意识的康庄大道。

梦,于无意之中就具有了创造力,它们由缤纷的碎片组成,间或有一连串的记忆。

梦,可能是旅行、冒险、噩梦或焦虑。

梦,有时候是一团乱麻,有时候几乎是预言。梦醒时分,我们或焕然一新,或精疲力竭。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

有时冒险,有时抒怀,有时古怪,有时离奇,有时恐怖,有时美好……

冒险的,刺激挑战;抒怀的,侃侃而谈;古怪的,不假思索;离奇的,荒诞至极;恐怖的,惊悚后怕;美好的,留恋回味……

在梦里,可以穿越几天、几年、几十年毫无相关的几个事件。并且似乎又很合乎情理,是那样的自然而然。

在梦里,可以整合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许多场景。小时候的乡间田野,长大后的工作瞬间,未来的美好构想。一切生活中的场景源自美好的愿景。

在梦里,可以把相干的、不相干的人,想见的,不想见的汇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家常,语重心长共分享。

有时候,半夜醒来,迷迷糊糊打开手机记录梦里的创意经典;有时候,清晨起床,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其间故事;有时候,居然在梦里说梦的真实,美好到不愿意醒来,希望梦见梦的续集……

只要我们活着,我们生命的相当一部分会在梦中度过。

每个人在创造梦境方面都是十足的艺术家。

梦境的美丽幻想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先决条件,当然,正如我们所见,也是诗歌的重要部分。

爱做梦的人,具有创造力。

我们可以有梦,平衡情绪,自由畅想。我们可以圆梦,抓住瞬间,进行加工,大胆尝试,敢于创造。

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讲述者,在每一个晚上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编织着故事。

梦,一直都在;梦,一起创造;梦,一路美好!

《教育学》读后感【篇4】

作者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是基于其在巴西长期的扫盲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践为经验基础的。对于长期受压迫无人权的被压迫者来说,能接受教育并认清现实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我父亲和母亲都是文盲,我爸爸一生最为骄傲的就是五年的志愿兵生涯,并在此期间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强化识字训练,学会了基本的阅读。而我妈妈在经过广告标语牌的时候,经常会向我指认她所认识的文字。她所识文字极少,但总为认得这几个字而骄傲自豪,说她年轻的时候曾经上过夜校(扫盲识字教育)。可见,受教育权,对于他们来说是何其值得珍视啊。但遗憾的是,我爸爸妈妈所接受的教育仅限于此,与作者被压迫者教育学理念中的对话、反思、人性化,似乎还相差甚远。可能更多地只满足了他们对有文化人的向往而已,终究没有摆脱被压迫者的思维局限。

基于成人教育实践经验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有何指导意义呢?把教师和学生对标于压迫者与被压迫者,肯定是错误的。但不当的师生观和教学观,肯定也会置师生于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之中,如视学生为无知的容器而一味灌输式的教育。重视师生间的相互主体地位,倡导平等对话交流和教学相长,应该是任何形式教育的真理。

看着字面之词,经常让人想起“被压迫者”的自嘲。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能如怀才不遇的感慨、可能如人情倾轧的悲凉、可能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无奈…都可能让人心生出“我就是被压迫者”的悲哀。时势变迁,如当初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固化阶层,肯定是不复存在的了。但在现实的人情交往中,思想的残余肯定还是有的,而且随着所处情境的变化,压迫与被压迫的角色也就在切换之中,此时的被压迫者(如没有人文关怀之下的被领导)也可能是彼时的压迫者(如苛求别人或向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所以,被压迫者教育学追求人性的解放,其倡导的平等对话,对于我们现实也是有借鉴意义的,这可能是极高的情商。

21天的挑战又告一段落。关于此书,模糊朦胧仍还是最主要的体验。或许,除了阅读,还需要实践去增进理解。正如本书的观点:教育、解放都不是目标,而是过程,阅读也该如此,永远在路上。

《教育学》读后感【篇5】

我始终认为育人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这段时间,我看了《学前教育学》,我学到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颇有感受。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

通过对我班孩子的观察,让我对孩子更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中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也更熟悉了,能积极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也长了,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会自己玩,也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玩出花样,玩得更有兴致了。中大班的孩子有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多引导他们认识多种事物。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听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一些任务了,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了,他们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记忆,有意的想象了。

针对中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时就能采用相应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了。如:春天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说说春天的特征,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冰雪融化了、笋芽冒出来了、人们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们出来放风筝了……感受春天的美丽,万物复苏那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再如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家乡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开的店面等等,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想想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大家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感情和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好品质等。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掌握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教育学》读后感【篇6】

在学校买教育专著的号召下,我选择了一本《捧着心来不带草去》,起初拿到书之后发现有些失误,这本书原来不是介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而是像画书一样,只是对陶行知的生平,经历等进行了介绍,于是我又选择了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其实后来才发现这本书还挺有用的。于是这两本书都成了我本学期的重点阅读对象,尤其是《论语别裁》这本书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收获颇多。这本书其实是在认识了于丹,看了她的论语感悟后无意间发现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了大家的风范,南老先生对论语的理解让人如沐春风,感觉自然、生动,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两本的学习和感受。

《捧着心来不带草去》猛一看,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可是仔细一翻一读,还挺有收获的,虽然里面没有我们最需要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介绍,尤其是没有生动的事例能够供我们参考,可是它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没有把这本书拿回家去看,所以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没有看完,不过我已经被他深深地打动了,他所拥有的才干完全可以使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可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使他放弃了这些物质条件,他选择了办平民学校,给流浪儿办学校,为此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好多老师都迷失了方向,是的,物价的飞速上涨下我们需要提高工资待遇,我们也是人,也要首先有能力生活下去才能讲做出贡献,可是想想我的有些所作所为,尤其是近年来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老是感觉有些应付,这实在是有些对不起老师这个称号,也对不起国家每月发给我那为数不多工资。要我像陶行知先生那样不计得失去贡献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可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还是能做到的,我要以陶先生为榜样,好好地为我的学生服务。这本书中虽然没有具体讲述陶先生的什么教育思想,但是也提到了陶先生的一条重点思想,那就是"生活即教育",陶先生更注重学生们的亲身体验,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亲自体验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记忆肯定更深刻,这一点给了我一些启示,虽然我不能像陶先生那样给学生提供那些亲身体验的机会,但我可以尽可能的提供,还有就是在实在不能提供亲自体验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来理解掌握知识,另外就是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借助阅读别人的文章来增进各方面的体验。

《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著作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而做了十年语文教师的我居然到现在才开始去阅读它是不是太晚了些呢,不,"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到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只要我醒悟了就好了。《论语》的版本太多了,前一段时间百家讲坛推出的于丹讲《论语》,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我也正是在这股国学热中才开始行动的,经过精挑细选我选择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这套书,拿到这套书之后感觉的确如评论中所说,南老先生的讲解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他结合自己对国学的研究写出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另辟蹊径,在很多方面多次为孔子平反,把原来被肢解,被片面理解的论语进行了系统的理解,让人收获颇丰!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可是这套书的二十个篇章中并没有单纯的教育思想篇章,更多的是在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说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哪些教育思想,我想应该就是某些小篇章某些对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吧!首先,它告诉了我们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做人做事。这让我想起了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的一句话--你们来学校,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还有比学知识更重要的,那就是学习做人。我一直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句话不知是什么时候自己总结出来的,反正从总结出来之后我就经常给学生说这句话,今天我终于给自己的这句话找到了依据。是呀,如果我们的学生知识都掌握的不错,可是却没有什么能力,更没有善良、爱心等这些重要的东西,那他的知识不如没有,一个有知识高智商的人,犯起罪来会更可怕,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教学生做人,在本学期的教育中我更加注意了这一点,因为现在的孩子看得多,听得多,懂得多,这可不是在夸他们啊,真正有用的他们没有去看,去听,去懂,相反却在不该操心的地方学得快,学得多,早熟得很,而这个班上有个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而且还带出了一拨好事者,尽管这个孩子脑子挺聪明,但是在我这里却几乎得不到表扬,因为她做人太失败,还自我感觉良好,带坏了班里一些脑子比较够用的孩子,像这样的孩子即便在脾气很好的,很注重启发学生的孔子面前,我想得到的打击也会不少,因为实在是太不讨人喜欢了。

说到启发学生了,这里就要引用孔子的为数不多的教育之句了,那就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孔子告诉我们教育学校要启发,启发之前要让他发愤,而后再启发,然后还要引起他的怀疑,才能会去研究,才能取得成绩。而这一方面正是我平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多去研究如何使学生发愤,如何更好的启发学生,并引起他们的怀疑,而不是让他们信服我所说的一切。

本书中还有一处讲教育方法的句子,就是"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诸位,你们以为我讲学问,还会保留秘密,不传给你们?我绝对没有丝毫隐瞒,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做学问,为什么都不懂呢?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不会像有些老是那样留一手,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做人、处世、言行间。这一部分读完后,我可真有些后怕,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懂,只是有时会忽略掉,看到那句"表现在平时做人、处世、言行间",我不由自主就想到了自己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发雷霆,这种行为不正是给了学生一个反面影响,让他们慢慢地变成容易发脾气的人嘛?好可怕,有时发脾气是难免的,也是应该的,可是经常这样粗暴地处理一些事情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这可是今后要加以改正的地方呀!

关于《论语别裁》还有不少收获,还有下册没有来得及看,以后再交流吧!

《教育学》读后感【篇7】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感触之二: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用满腔的爱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转化后进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让我们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迟开的花朵"也和其他娇艳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教育学》读后感【篇8】

《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从社会矛盾双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入手分析了当时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变革教育这一社会矛盾双方同一展开的活动,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解放,《被压迫者教育学》得到了众多褒奖,斯坦利·阿罗诺维茨(StanleyAronowitz)曾评论它“超越了它自己的时代和作者的时代”,“符合‘经典之作’的单一标准”。下面是OK,为大家准备的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受压迫者教育学》这本书,我才刚刚开始看。多纳度.马赛多的这篇序言,让我对参与式、对话、体验、知识、理解、好奇心等有了不同层次的反思。特别是当回顾过去几年应用戏剧教学法开展发展工作时,重新觉察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本着何样的心态与精神对待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对话的对象。我很庆幸在这个节点时刻开始读这样一本书,让我可以带着觉察继续前行。

回想刚毕业那个时候的我,每次工作坊开始的前一天都无比兴奋和紧张,生怕忘记明天要进行的内容。两位香港的导师告诉我,头天把第二天的流程在脑子里过一遍,去想每个可能发生的细节,如此这般,就不会太紧张了。由于太焦灼于“流程”的完整,我往往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活动程序上,有时完全不知道参加者说了什么,无法给予回应。

那是很糟糕的,没有一个协作者是不会倾听的。而我那时,却走过了这样的路,从对他人感觉的迟钝,逐渐变得敏锐和好奇起来;从专注流程的进行,到真正地去听和理解参加者。虽然有时,某些参加者的观点也会给我的价值观带来猛烈的冲击,但我提醒自己,我们不只是在了解对方的观点是什么,而是他/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就更能理解对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从对方身上获取了弗雷勒所说的“知识”。

弗莱雷生长在一个丧失了经济基础的中产阶级家庭。童年时代忍饥挨饿的经历,一方面使他“与来自贫困城郊的孩子们达成一片”。遭遇使我们联合起来寻找求生的出路,在他生活中总是受到阶级的限制,处在压迫的地位。反阶级的心理从小就在弗莱雷的心理生根发芽。

在教育中,弗莱雷反对灌输式教育。在灌输式的教育中,人被看为仅仅存在于世界中,而不是与世界或者其他人一起发展,更不是创造者。在灌输式的教育中教师教,而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作出行动,而学生则幻想着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对话教学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谈话没有从平等基础上出发,就会影响到谈话的真实性;关心是对话的基础,没有关心何来有针对性的师生对话;对话的双方要有交往的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谦恭的态度,那么对话也是低效的;对话的双方要绝对的信任,不然对话只是一种谈判,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弗莱雷也主张,没有希望就不可能存在对话,对话决不能在绝望的气氛中进行。总之,在对话中,平等、谦恭、信任、希望绝对不能少。

我自己从小学到现在基本上接受的教育是灌输式的,而我对学生的方式也是命令加棍棒式的,更多的是管束。有时发现自己在课堂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有的在下面玩手机,自己感觉如今的孩子生活安逸了,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回想自己读书岁月,从来没有缺过老师一节课,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者学科。但是不能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呀,毕竟生活的背景和时代是不同了,而读过《被压迫者教育学》才明白自己是压迫者的地位来教导这些孩子的,自己心里上面也认同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所以才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真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改变真的要误人子弟,不改变真的被社会淘汰了。

这本书可读性比较强,我比较喜欢作者批判性的思考方式,更加欣赏作者的尖酸言辞,这个社会真的需要具有批判思想的人站出来,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有些事情是越辩越明的,如果我们对待生活态度是一种随遇而安,人云亦云,遇到问题遮遮掩掩,那么我们就是压迫者,或者被压迫者同化了的被压迫者。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多么的希望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实现和平来去除压迫。

《被压迫者教育学》的作者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和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深刻地影响了弗莱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影响他关于教育、学生和教师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对我们每个教育者来说,都应该好好品读此书,在讲台上站了20xx年后的我才有幸阅读此书,真是感到遗憾和愧疚,长期以来以自己会讲课而津津乐道,用灌输式教学方式长达如此之久。在天问学校工作后,在校本培训中才逐步改变思想,克服以往的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两自课堂模式。

就教育观而言,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两大特性————实践性和政治性。

在实践方面,弗莱雷认为,将知识付诸行动至关重要,惟其如此,人们才能够积极改变岁赖以生存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地方式对待知识,应该实行“提问式”教育,积极成为知识的构建者。他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教育即解放。一方面,教育与解放具有共性。弗莱雷指出,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解放既不是恩赐,也不是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另一方面,教育是以解放为目的的。弗莱雷提出,应该摒弃“灌输式”教育,代之以“解放教育”即“提问式”教育,一环星星人们对变化世界的批判意识,鼓励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进而把教师和学生从“驯化教育”中解放出来。在政治行方面,他提出了教育即政治的观点。他认为,政治具有教育性,教育也有政治性,教育是政治行为,教育是政治的灵魂。

就学生观而言,弗莱雷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育的起点是生命,其一大功能实施社会内部的人成为“自为的人”。弗莱雷认为,人生而平等,教育的起点是全体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完整生命,还要关注社会的全体生命。教育应该平等的看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社会也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价值,并公平地为其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不应该把学生看作储存知识的容器,而应是为平等交流的个体,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弗莱雷批判了“灌输式”教育的弊病。他指出,“教育正承受着讲解之一弊病的损害”,“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客观有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往容器里装的越彻底,就越是好老师;学生越温顺的接受灌输,就越是好学生。这种教育脱离探究,无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是缺乏创造力和改革精神的表现。教师和学生相互承认各自主体的平等与独立,在能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擦出知识的火花。而在灌输式教育中,只有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在上次只是给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必须摒弃这种教者与被教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必须建立起两者平等交流的合作关系。

第三,认识文化和历史的创造者,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等而对象。弗莱雷认为,人类是不完美的,又称为完美人的“本体轮使命”。学习既是人类完成使命的途径,也是追求文化的自由的行动。他指出,“教育必须从解决教师与学生这多矛盾入手,通过调节矛盾双方,让他们同时互为师生”。他还指出,社会越发展,教师越应审慎地反思社会和教育问题,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将学生视为相互学习的对象;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满怀自尊,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与教师一道创造文化、书写历史。

就教师观而言,弗莱雷的思想也可该苦熬为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尊重学生。弗莱雷认为,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正确认识自己,一要认识到“人非完人,孰能无错。”教师跟常人一样都是不完美和容易犯错误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工作。二是不要妄自尊大,自尊心过强。教师自尊心过强不仅妨碍其保持谦逊的品质,还容易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习者质疑时受到伤害。三是要向学生证实自己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利对教学质疑,而作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有义务证实自己所言为实。在此前提下,教师要了解学生。弗莱雷认为,不同的人身份不同,文化特点各异,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去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上,教师还要尊重学生,要认同学生的文化差异,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向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选择过程和依据。

其次,教师不是家长,而应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他指出,养育子女不是一种职业,而教学却是一种职业;教学包含明确的任务,在实施上也有具体要求,就鼓舞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战斗性。教师应该通过游戏、故事等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一致性。教师要履行之一职责,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实施“问题式”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弗莱雷认为,师生之间不是“权威——-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学”的关系。他在阐述“问题式”教育思想时指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而且是一个他本人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的被教者,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人。在此认识基础上,长的伙《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从社会矛盾双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入手分析了当时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变革教育这一社会矛盾双方同一展开的活动,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解放。伴,还须言行一致。弗莱雷指出,儿童对于教师言行不一非常敏感;教师一边抗议行政管理者对他们教学自由的限制,一边拙劣地限制学习者的自由,其教育成效可想而知。

再次,作为文化工作者,教师应该担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开发个体和社会的潜能,是教师作为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所在。弗莱雷曾明确指出,改造社会既是教育内在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他强调,用于从教者必须有能力为公平而战,必须创造学校教育的有利条件。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尽管我认真做好了备、教、批、辅、考、评各个环节,尽管我在练题时做到了精讲精练,尽管我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学结果竟然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以902班为例,尽管优生人数在平行班位居前列,可两级异常严重,低分与高分人数接近,中间层学生太少。因此均分与年纪均分相差甚远。到底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读完《被压迫者教育学》之后,在反思我的课堂,反思我喜欢的“听话”的学生,反思我的课程内容的设计,确实存在很多问题。902班优生人数接近实验班,成功的理由有两个,第一,我始终坚持给学生自主预习时间,确保让学生先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二,我摒弃了过去“灌输式”教育,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开展教学活动。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会听课,他们可以按照老师要求去自主完成每个学习任务,他们的交流展示都很有创意,他们的写作也很有思想,批改他们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可谓是与学生的愉快交流过程。但是,因为优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抢占了教育时机和资源,部分学困生却很难跟上,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观众和听众,为了完成预设好的教学任务,我对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不够,没有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学情,更没有关注的他们在课堂的幸福指数,对于学困生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很好的进行分层落实,导致差生越来越多,致使均分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克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困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我还应该多学习,多阅读,不断更新知识,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喜欢《教育人类学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