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剧社号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香玉读后感600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我在读完《香玉》时候的感慨。我感叹为什么神与人之间美好的爱情总是得不到上天的怜悯和眷顾。
黄生与牡丹花神香玉相恋,又对耐冬花神绛雪纠缠不休。最初黄生对香玉可谓生死相许,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因而也打动了香玉,可当香玉离去,绛雪到来时,他对香玉的思念抵不过眼前的诱惑,失心了。当香玉回来时,他居然还想着绛雪来红袖添香,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呢?
与黄生其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花神。
香玉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和好也有日耳。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二女子均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讨人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情,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就连花神都可以做到,更何况我们人呢,说黄生是痴情之人,我实不敢苟同。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黄生一样见一个,喜欢一个,也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例如,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典范。
如果上天让爱情存在,那么为什么还要计较它是什么样的爱。倘若两个人真的相爱,上天又是如此的铁石心肠。《香玉》再一次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可贵,让我再一次相信了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香玉剧社号》有感作文
当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全体演职员到各地演出,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赚钱?不,只是为了买一架战斗机,捐献给祖国。
当常香玉听到我军某高地遭受美军丧心病狂的袭击,悲愤难眠,毫不犹豫地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卖掉自己的房子和剧社仅有的一辆大卡车,虽然经济上遇到了困难,但都被常香玉一一克服了,包括自己不满十岁的孩子送到了保育院,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当来到各地表演时,路途遥远,但常香玉都克服了,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从不搞点儿特殊。
当别人劝她别捐飞机,就捐坦克或几门大炮好了,可常香玉不仅明确反对,还耐心地说服了他。
最后,各地观众都热烈欢迎他们和支持他们,观众们出票几倍或几十倍来去支持他们的义举,一位华侨捐献了一块金表,金表拿去拍卖,他们买了又捐,捐了又买,反复多次,钱已经超过飞机的价钱了。然后就把钱寄到了抗美援朝总会那里,题名为“香玉剧社号”
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和让人感动,我们的国家就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热情!
客家米酒常香——读《玉扣纸》有感
客家米酒常香读《玉扣纸》有感
文/袁思涵
在宁汀县里,有一座村庄,叫黄杨沟村,村里盛产毛竹,黄杨两族就用毛竹来造纸。他们造的这种纸厚薄均匀,柔软平滑,不易虫蛀、不易腐烂,吸水不渍,色泽如玉,故名玉扣纸。
夜灯下,合上《玉扣纸》这本书,一个个淳朴善良的身影便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们用自己的纯真打动了彼此。那两位备受敬重的族长为了守护黄杨沟这个美丽的村庄相继去世了,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天堂,守护黄杨两族,守护黄杨沟,守护玉扣纸。
酿米酒,是我们龙岩客家的习俗。在老家,吃饭时奶奶都会小心地拿出她自己酿的客家米酒,每每这个时候爸爸会迫不急待地抿上一口,然后就一脸陶醉享受的表情,那感觉就像离家的孩子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样。我们的客家米酒味道甘甜,爷爷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上几口,所以爷爷现在快要七十岁的人了,身体健康,红光满面。每次家里来了客人,都是用奶奶自己酿的米酒来招待他们,有的客人回家的时候还要装上几瓶回家喝,他们说回去了就喝不上这么甘醇、纯粹的纯粮食酿造的好酒了。
回老家,奶奶还会往车上塞了几瓶米酒。回石狮后,妈妈把它装在坛子里密封好,不舍得让爸爸喝掉,等要做红烧肉或者米酒蒸鸡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放一些米酒在里面,这也是妈妈做一手好菜的秘方。
今年中秋,爸爸妈妈又带着我和妹妹回龙岩。吃饭的时候,突然听奶奶说:你们都在外面工作,就留下爷爷和奶奶两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以后谁来酿米酒呢?听到这句话的刹那间,我怔住了,猛然想起《玉扣纸》里的小黄鹏说的话:族长爷爷,你就让我爸爸去打工吧,您放心,有我在,玉扣纸不会绝,一定不会绝。十一岁的小黄鹏都能把玉扣纸传承下去,我也要像小黄鹏学习。
吃完午饭,奶奶又开始做米酒,我循着酒香来到的酿酒房,看到奶奶正一个人坐在板凳上搅拌酒曲,我悄悄地搬了一把凳子过去坐在奶奶旁边,询问奶奶米酒该怎么做,做米酒时该注意什么?我把这些都一一记在一个小本上,对奶奶说:奶奶,有我在,就有人做米酒给你们喝,我会把您对我们的爱传承下去!奶奶听了,摸着我的头说:好,我们的思涵长大了,懂事了!
黄鹏小小年纪就决心要做玉扣纸,每天都在做笔记,虽然现在很多东西都被机械代替了,但我相信,有我们在,很多传统工艺还是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像我们的客家米酒,永远醇香。
读后感大全:读《香玉剧社号》有感
学了《香玉剧社号》这篇课文,我了解到常香玉不仅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我被常香玉的爱国义举震撼了。
捐献一架飞机,谈何容易!当时一架飞机需要十五亿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是通过义演来进行,如果是场场爆满,都需要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二百场。更何况还有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需要照顾,母子连心啊!谁能做得到?是她常香玉。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兼程奔赴全国各地,坚持义演。为了节省开支,她还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从不搞半点特殊。每场演出,常香玉都一丝不苟,扮相、表演都十分精彩传神。经过不懈地努力,最后,她如愿以偿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并以香玉剧社号命名。
现在,香玉剧社号静静地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仿佛在向世人诉说那段艰苦的时光,倾诉那段光荣的历史!我多么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去体会常香玉用她艰苦的努力,凝集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的香玉剧社号啊!
常香玉,您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感动!我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玉扣纸》读后感600字
一张小小的玉扣纸,引发两个家族的恩怨。这恩怨已经持续了300余载。然而,在这最近的四十年中,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四十年,让两个大家族放下手中的的恩怨,面向未来,创造一个属于玉扣纸的新时代。至此,玉扣纸的春天正式归来。
然而,能够让黄、杨两大家族放下延续至今300余载恩怨,重新携手面向新的未来,最大的功臣不是族长,不是两个玉扣纸生产领头人,而是黄杨两大家族两个玉扣纸生产领头人的儿子和女儿——黄鹏、杨燕。
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就来自著名小说家、资深教育家慕容的精彩小说——《玉扣纸》。这本书得到现代文人特别的赞扬。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动人心魄的一瞬间,让我们泪声俱下。然而,真正让我感动的情节是——黄鹏的爸爸黄中平,被族长拦着,黄鹏朝族长跪着说:“族长爷爷,您就让我爸爸去打工吧!您放心,有我们在,玉扣纸不会绝,一定不会的!我们这些孩子都是玉扣纸的传承者。”族长和黄中平无不热泪盈眶,最终,族长让黄中平南下打工了。
黄鹏这一跪不仅令黄家人震惊,也让杨家人震惊了。其实,爸爸外出打工,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也是千般不舍。可是他也明白,爸爸南下打工,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爸爸这一走,黄鹏就变成了一个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看看我,虽然不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陪伴着我成长,监督我学习,关爱我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孩子。但是,我有黄鹏那样自律吗?他小小的肩膀不仅要承受学习的压力,更要扛起全族人对玉扣纸的希望。
玉扣纸是黄杨两大家族的命根子。在大人们为生计而奔波离家后,黄鹏还要利用学习空闲时间,深入到纸农中间,了解造纸工艺,传承玉扣纸技法,传承玉扣纸。结合时代的变迁,赋予了玉扣纸新的春天。
《蝙蝠香》读后感600字
曹文轩是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他的最新作品《蝙蝠香》问世了,我迫不及待地买来新书,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了。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孩子自我成长与心灵蜕变的故事。村哥儿原本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但随着妈妈的远走,幸福的生活便出现了裂痕。这条裂痕仿佛把村哥儿的世界分为两半,一面是不动声色的白天,一面则是独自梦游的夜晚。梦游的村哥儿总是一边唱着妈妈唱过的歌一边独自游荡在黑夜中,就像一只小小的、孤独的蝙蝠。在每个梦游的夜晚,村哥儿的手腕上都会散发出迷迭香的馥郁芬芳,原来那是失明的爸爸为他涂上的。这香气如同一条蓝色的丝带,一头系在村哥儿这里,另一头系在爸爸那里,牵连着父子间关爱与抚慰。
“每一个忧伤的灵魂都会被爱疗愈,每一次苦痛的蜕变总有温柔相伴。”是啊,童年的记忆中,在我生病的时候,是爸爸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我失落的时候,是爸爸给了我重新振作的信心;在我成功的背后,也是爸爸在为我默默地付出……
记得那一次,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是要被张贴在黑板上展览的。当我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向爸爸妈妈报喜时,爸爸却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满以为爸爸会好好地夸我一番,甚至亲亲我、抱抱我……我失望极了,委屈地到一边做作业去了。第二天回到学校,打开老师发下来的作业本时,才发现前天的作文明显被爸爸修改过了,不仅改掉了错别字,增加了好词好句,还加上了一个漂亮的结尾……我的眼睛湿润了!
啊,父爱如山,父爱如山!村哥儿的父亲如此,我的爸爸如此,天下的父亲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