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 > 地图 >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2024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范文,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左右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推荐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

(共 2176 篇)

  • 1、 归途列车读后感

    【篇一:观《归途列车》有感】

    今晚在清华美院看了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感到每个镜头背后都下了不少功夫,带着诚意拍的,总体来说很可以。但有困惑,导演强调讲述农民工的故事,那么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界限在哪里呢?纪录片当然也是在讲故事,影片开始展示两代人的矛盾线索时,我就在心里担心后面会看到更为激烈的冲突,因为按照这个主题的逻辑以及故事片的逻辑,都应该有这样的冲突出现,当然这是真实的家庭悲剧,背后则是社会问题,看的人确实很冲动,但,看到父女发生口角和打斗时,仍然感到非常的不忍。那耳光一次次在公共空间里被播放,被怀着各种动机的观众所观看,这让人有点困绕。女孩突然转向镜头大叫不是想看真实的我么?这就是最真实的我!这一刻,被记录者猛然地把记录者从镜头后拖进叙事中了,这时不禁要问那个老套的问题:该怎么理解所谓的真实?

    镜头切入到一个家庭最私人的空间里:少女们睡前的谈心、夫妻睡前的对谈、一个家庭除夕夜的激烈冲突镜头如此深入到隐秘的个人不幸中时,是否真的捕捉到了在它到来之前本来的真实?

    影片的叙事技巧以及背景音乐的使用等等又让我反过来想,如果以故事片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效果?比如,《三峡好人》里的男主演是个真实的小人物,他的个人生活和机遇对这部影片产生一种很好的契合。再打个比方:《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故事,但它同样具有震撼力,而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纪录片,要怎么才能恰当地呈现真实?

    也就是说,这种通过真实人生剪裁出来的纪录片叙事和带有强烈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和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魅力,以及伦理。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特别里面记录到2008年春运,南方暴雪,广州站旅客滞留的场景太可怕了,调动军队维持秩序,那场面竟然有点像是暴动了,人们挤来挤去,还有一个大叔呵斥一名士兵不让他翻栏杆。这似乎是当时cctv上看不到的。

    【篇二:《归途列车》观后感】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

  • 2、 孤儿列车》读后感
    就在刚才,我合上书页,终于看完了这本《孤儿列车》。 我不是一个很爱写读后感的人,但看了这本书,我忍不住的想写下这篇文章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 说实话,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应该是在高三复习的紧张时期,当时忙里偷闲,囫囵的在书摊上翻阅了一遍,虽未细看,但它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个假期,我又把它细细的阅读了一遍。也正是这一次,我对它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感悟。 这本书的叙事采用的是双线结构,第一条线是装扮古怪,走哥特路线的“刺猬少女”莫莉因为偷了图书馆里的一本《简爱》而不得不进行五十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帮助91岁的孤寡老太太收拾阁楼,并由此触发了第二条线,老太太薇薇安一生的回忆。爱尔兰女孩妮芙(幼年薇薇安)随父亲和母亲以及一众兄弟姐妹浩浩荡荡来到纽约,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混乱而贫苦的生活一直没有转变,终至发生火灾,妮芙成为孤儿,被送上孤儿列车发配往中西部地区,沿途任人挑选领养,妮芙被一家服装店的女老板选中,改名为多萝西。女老板对多萝西很刻薄,让她一刻不停的干活,甚至没有送她去上学,最终公司出现经济危机,他们将多萝西送走。第二户人家生了很多孩子,男主人不工作过着靠打猎自给自足的生活,女主人则成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多萝西便在这恶心的环境里帮忙照顾孩子,日子艰苦但至少可以上学,最终,由于男主人的性骚扰和女主人的驱逐,多萝西被迫逃走。还好妮芙的老师把妮芙带回她自己租住的房子,并带她见了房东太太(房东太太不允许带孩子回来住),意料之外的是房东太太很喜欢妮芙这个孩子,房东太太还专门收拾出一间客房给妮芙住,当妮芙时隔多年终于睡在自己的房间,终于睡在柔软的床上时,她感觉仿佛睡在云上,随后她患上了肺炎,房东太太悉心照顾她多天直到她痊愈,那是她人生为数不多美好的几天。可是老师并没有能力抚养她,在她时时刻刻担心着会被再次送回一个绝望的家庭的时候,房东太太把她交给自己的朋友尼尔森一家抚养,为人善良的尼尔森夫妇让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给她起名薇薇安。终于有一天,她重逢了她的“德国仔”,在孤儿列车上他们承诺长大后会找到对方,然而不久后的战争又夺走了他的生命,此时薇薇安已有身孕,她将女儿一出生就送去孤儿院,并与死去的丈夫的战友结婚,过着阔绰而波澜不惊的生活,几年前丈夫去世,没有子女,孤身一人,直至与莫莉相遇。(概括能力有限,所以 内容梗概 非原创 由綺麗な嘔吐物和蹦迪狂人日记的
  • 3、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对于王安忆的这篇《本次列车终点》所描绘的时代我所没有经历过,那个繁华的城市上海我也从来没有去过,但“自古”就知道上海的繁荣昌盛,并且有这样的一个称谓“夜上海”。

    时间是定格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实行的城市青年下农村插队,就因为这个全中国有多少城市青年离开了繁华耀眼的城市,来到从未涉足的农村。

    当终于盼到调回城市的时候,一种种失落与空虚涌上心头,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放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这不是隔阂而是离去的时间冲淡了那种种牵绊,更要命的是回来之人意味着从前享受利益而今会被重新分配。这时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是的,人类我们很自私很虚伪,可是在那里面还是可以看到人性的温情。或许,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

  • 4、 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

    【篇一: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

    十四个个性迥异的孤儿乘坐孤儿列车去寻找家。有的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充满爱的家,而有的孩子只是重新开启了悲剧的大门。

    女孩玛莉安一直坚信妈妈一定会等待她,但是,残酷的现实使她的梦想支离破碎。

    她没有见到妈妈,她的妈妈不仅没有等她,而且她根本不知道妈妈是否要等她。或许她妈妈不知道,或许不想要,或许已经不在人世。对于一个垦荒者来说,一切都有可能。

    虽然玛莉安没有找到妈妈,但一对和蔼的老夫妇白洛克先生和太太收留了她。

    在西部风沙的洗礼下,玛莉安一定会幸福终生。

    垦荒者在美国一直都是很有名的。西部垦荒者身上总有一股倔强和惊人的毅力。比如我们读过的《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作者罗兰,她的父亲带着全家去了大西部。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父亲,性格都有一些倔强。还有林肯总统,他一直坚持半工半读,最终,在无数次失败后,成为了总统。我相信,玛莉安一定会有所成就。

    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凄凉却又美好的故事。

    就像冰心老人说的: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篇二:《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作文】

    一个冒着蒸汽的列车停在车站里,车站外面的阳光很明亮,一个不算高的女孩紧紧的牵着一个比她年龄小的妹妹的手这就是《开往远方的列车》这个绘本的封面。列车要往的远方在哪里?这两个孩子又是谁?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这本自传,开始细细地寻找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伊夫邦廷,故事主要讲的是一群孤儿从纽约的孤儿院圣克里之家,乘列车被送往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在沿途的车站由人们自愿领养。故事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主人公玛丽安和她只有五岁的好朋友萝拉就是封面上的那两个身影。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心理活动没关系,她会在那里,她一定会要我、妈妈,我来了,等等我、妈妈,你不必来接我,我就要去找你了从妈妈送我来孤儿院的时候,我就盼望着那一天、妈妈来接我的那一天,可是妈妈始终没有来接我。在远方站,我把代表妈妈的那根羽毛、那根微微泛黄但在我心里却永远纯洁的羽毛送给了我新家的主人一位善良的老太太。

    读到这里,我心中有一丝酸楚,也有一丝震撼。从圣克里之家出来的孤儿孩子们,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的孩子在新的家庭中生活地很舒服、幸福、然而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

  • 5、 《孤儿列车》读后感1500字

    《孤儿列车》是由英国作家克里斯提娜贝克克兰所写的长篇小说,文章通过少女茉莉的生活和老人薇薇安的回忆展现出一段命运的悲欢以及感人至深的友情。向我们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的那一段心酸孤儿列车。两位坚强少女的成长历程,同时照亮了美国历史迷幻却被遗忘的一个章。让我们感悟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以爱与勇气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生活总是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与你。

    故事背景:在18世纪有很多被抛弃的孩子住在纽约大街上,当地政府为这些流落街头的孩子建起了孤儿院。但是在纽约弃儿数量增长过快,因此政府必须找出相应的对策纽约市决定把这些孩子送到中西地带的农场去,孩子们于是搭上了去往得克萨斯州、阿肯色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火车这就是所谓的孤儿火车。此后,1861年4月12日到1865年4月9日的美国南北战争,仅仅士兵死亡就达75万之多,9万人成为孤儿。一样的悲剧在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时重演了,自杀率飙升了3倍,每年十多万人非正常死亡留下了很多孤儿。于是无数辆孤儿列车出现了,将这些孩子送到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火车每到一站,就会有人来选走几个孩子。有些孩子受到很好的照顾,找到了安全的家,还有爱;另一部分则不然,充其量只是从一个悲惨的处境,换到另一个。

    1854到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9岁的薇薇安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好运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对她而言,登上孤儿列车只是悲伤的延续。如今的薇薇安91岁了,漫长的人生让她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多到不敢回忆。

    薇薇安的性格特别坚强,当自己的亲人因为火灾而丧命时,她没有被厄运击倒,而是坚强的接受命运的安排,怀着希望踏上了孤儿列车。她也特别善良,91岁时认识了因为闯祸而需要进行社会服务的莫利,莫利也是一个孤儿,人们纷纷躲着她,觉得莫利是个不良分子。只有薇薇安帮助了她,给她社会服务工作将功补过。薇薇安也是个倔强的人,但她性格中的倔强和她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因为薇薇安从小就失去了亲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养成了她不依靠任何人,独立承担任何决定的行事风格,渐渐地薇薇安就变得有些倔强,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

    故事最终,两位孤儿成了朋友,莫莉做事不再乖张,薇薇安开始接受现代科技文明,并利用网络,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与女儿。

    两位主角坚

  • 6、 最新孤儿列车读后感(模板4篇)

    阅读一本好书能洗涤我们的灵魂,看完作者的作品,我们收获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如何用文字将作品的读后感真实表达出来呢?下面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孤儿列车读后感。

    孤儿列车读后感(篇1)

    从去年七月就开始读英国作家克兰的《孤儿列车》,断断续续最近终于读完了。每当读完一个长长的故事,就感觉完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次抵达。写读后感的时候,回首那些个深夜翻动手机屏幕的片段,也成了难忘的、甜蜜的瞬间。

    薇薇安吃了很多苦。第一次她在被收养的家里吃不饱,睡在过道里,但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女工人。在第二个家里她险些被男主人侵犯,幸好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生活啊,总是在很绝望的时候给薇薇安一点希望。生活教会了她察言观色、隐忍坚强,也让她懂得知足。在第三个家里,她凭着自己的聪慧与灵敏,振兴起了养父母的商店。她决定余生就在明苏里达州安静地度过,即使她的导师建议她可以修读其他州更好的大学。

    文中曾提到《简·爱》一书,故事中的莫莉和简·爱多么相像,不想屈服命运的安排,永远追求着爱、理解与自由,即使生活迫使她们有时不得不妥协。莫莉在薇薇安的影响下,开始认真地审视起自己的生活,一点点改变,卸掉了自己的朋克妆,摘掉了鼻环。她挣裂了强硬的外壳,以一颗纯净的内心扬帆启程!

    孤儿列车读后感(篇2)

    阳光明媚,浮云连连,不知道是空气变好,还是一次突然袭来的西北风刮走了雾霾,窗外寒冷却阳光四射。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才想起又忘记了给孩子买礼物。每次回家,女儿都会问“爸爸,你给我买的什么礼物啊?”。我总会拿出在高铁上发放的免费零食给女儿,即使这样,女儿一样非常高兴,还会亲我一下。

    我想起一本书,克里斯蒂娜的《列车孤儿》。孤儿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被父母遗弃,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失去父母。孤儿和可怜的孩子并不一样,可怜但还有人疼,而孤儿却享受不到家庭的父爱母爱,即使有的孤儿很幸运被富人家收养,但他们还是找不到家的感觉,因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可以依靠的大山没有了。

    《孤儿列车》讲述的是战争时期,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父母变成孤儿的孩子,坐着他们也不知道使向何处的列车上,期待每到一站有人能够收养他们。有人因为自己没有孩子希望收养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是幸运的。有人希望收养一个可以为自己干苦工的孩子,更多的是因为这个,他们的命运从此不再由自己掌握。主人公薇薇安是其中的一个孤儿,经历了种种磨难幸运的被一个有爱的家庭收

  • 7、 [荐]孤儿列车读后感1000字汇总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大家都感受颇深,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我们应该在哪些部分更加强烈的突出自己的感受呢?我们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孤儿列车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孤儿列车读后感【篇1】

    据说,1854-1929年期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薇薇安只是其中之一。在薇薇安还不叫薇薇安的章节里,那些惊心触目的文字让我皱眉、让我揪心。薇薇安的遭遇很悲惨,感觉她的童年就是在不安、抛弃、虐待、煎熬与痛苦中度过的,生活越是艰苦越体现出薇薇安超强的自立自强能力。中国有句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薇薇安就是人们口中的穷人家的孩子,被逼着长大、逼着懂事、逼着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他人。

    列车,在今天许多人心中是一个与“家乡”联合在一起的物体,它能带你回家,回到那个给予你心灵慰藉的温暖的港湾。但薇薇安所在的那辆孤儿列车,是一个个无家可归孩子的聚集处,等待他们的下一站是无限的未知。

    全文文笔细腻,情感不由自主溢满纸面,带给我丝丝的触动,之所以说是“丝丝”是因为有看到有人的书评说看得泪流满面,我没有那么深的触动,或许是所处时代+个人经历影响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力。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事情的发展,给我了一个深深的疑问:是什么力量使得薇薇安如此的坚强???

    有人说是信念,这是一个很广泛很奇妙的词,书中没有明说,用“信念”来概括也不能说错。是什么信念呢?妹妹生死未卜、孤儿列车上小伙伴的命运不知怎样还是祖母送给她的那条项链?或许是拉森小姐、范妮的善良给了她希望让她看到了曙光?也许不是,也许都是。

    孤儿列车读后感【篇2】

    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愿随生命颠沛流离

    读《孤儿列车》有

    “从一条河流走陆路搬到另一条河时,瓦班纳基人不得不把独木舟和其他所有家当通通带上。无人不知轻装上阵多么重要,无人不晓轻装必须抛开重负。没什么比恐惧更拖累前进的步伐,它往往便是最难卸下的重担。”这段写在最前面的出自邦尼·麦克布莱德的话,让我为之震颤。《孤儿列车》一书承载着作者细腻的情感,让人在读完此书后为之惆怅。

    当线索人物孤儿莫莉出场时,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怪异和敏感来自于她所处的环境。从前各种奇葩的养父母,以及目前也并不算友好的养父母,还有孤立她

  • 8、 读书心得模板:2024《孤儿列车》读书心得

    小说的结局很好,那一天,她的女儿带着孙女一起来看望她,那种画面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幸福,很幸福,那种幸福是我们体会不到,但是我们一定会祝福他们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xx《孤儿列车》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20xx《孤儿列车》读书心得1

    他们坐在列车上,不知列车将开往何处,不知道未来将如何生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静静地坐在硬邦邦的车座上,听任自己被带去那里。《列车孤儿》让人忍不住要去读完它,跟着妮芙从纽约火车站到芝加哥联合车站再到密尔沃基路站,最后来到明尼苏达州,奥尔本斯。看她从妮芙到多萝西再到薇薇安,好在她被善良的尼尔森夫妇收养,即使以前有过那么多不好的经历,至少她的结局是好的。

    她在伯恩家甚至没有得到上学的机会,被玛丽百般为难,但她也遇到了善良的范妮,给予她生活的指点。然后是格罗德家,整日不愿下床的太太,一心过着原始生活的男人,还有四个没有爱没有温暖的孩子,这应该是她最难过的回忆吧。然后呢,她真的再遇见了汉斯,真好啊,她们那时都过得很好。汉斯说,长大成人确实是一种解脱,他不再和别人打架,不用睡牲口棚,他变成了钢琴家,他遇到了妮芙。一切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他们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爱的女儿。

    莫莉,似乎比薇薇安幸运,因为她遇到了杰克,遇到了薇薇安。她又是那么不幸,差点成为了社会青年,她在与薇薇安的接触中逐渐找到自己应有的生活方式,也算是幸运吧。薇薇安在她被赶出家门后收留她,她替薇薇安找到了亲生女儿。一切的一切似乎还是美好的,噢,还有薇薇安和吉姆,如果说她与卢克是轰轰烈烈的爱情。那她与吉姆则是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说不清是命运弄人或者说是时不待人,就这样啊,他们的一生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就这样串联在一起。

    “一条离家又归家的路,永远没有尽头。从卵石遍地的爱尔兰海边小村来到纽约的一所公寓,再登上一辆满载孩子的列车(这趟列车经过片片田野,全速驶向西部),最后在明尼苏达州度过了一生。此时此刻,距离当初已近百年,她与她的项链来到了缅因州一栋老房子的门廊上。”

    20xx《孤儿列车》读书心得2

    《孤儿列车》是由英国作家克里斯提娜贝克克兰所写的长篇小说,文章通过少女茉莉的生活和老人薇薇安的回忆展现出一段命运的悲欢以及感人至深的友情。向我们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的那一段心酸孤儿列车。两位坚强少女的成长历程,同

  • 9、 生命列车读后感

    【篇一:生命列车读后感】

    我在读《生命列车》的时候,我就想:生命是父母所给予的,生命是我们最应珍惜的,生命是让人无法掌控的,最遥不可及的。

    其实,生命的列车是当我们在母腹中时,就已经悄悄地向我们开来的,我又想,生命犹如乘火车旅行,旅途中人们上上下下,不时有意外出现,有时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给我们带来悲哀。在生命的列车中,我们不断地找到梦想、幻觉、挑战、等待和别离,但我们依然向前走。不管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挫折,可是他却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完美、更加坚强。我原以为,我们的父母可以一直陪伴着我们,可是,却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生命列车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的。也许我们只会把生命看作一种父母所给予的东西,可是,生命却是我们在一生中所寻求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它是我们最宝贵、最应珍惜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她呢?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篇二:生命列车读后感】

    观看了罗主任推荐的视频短片《生命列车》后,思绪万千,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人生是一段旅程,幸福是一种体验。每个人来到人间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就像进行一次遥远的旅行。就像一列火车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不断前行,不能后退,一直奔向属于自己的人生终点。

    在每天的忙碌中,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向前飞奔。很多的时候有一种无奈感,因为思考也是白思考。就像短片的名字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飞驰,进行着自己的人生旅行,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孩子等身边的人就像乘坐我们这列客车的乘客,有的人陪伴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程,有的人只是短短的一段,但都会给我们留下或浅或深的记忆。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或喜或悲的人生风景。我们也在这段旅行中不断拼搏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同时也会留下很多的遗憾。这些都是旅程中的组成部分。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四十岁的时候,人要觉悟,要开始自己的第二段生命,让自己重生,让前四十年没有实现的和没来得及做到事情实现和开始做。当自己的生命列车抵达终点的时候,让自己的后悔和遗憾少一些。

    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一切。

    【篇三:生

  • 10、 《列车专列》读后感600字

    贝蒂,我想对你说:“你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你一天下来居然能救出十几只燕子,你还敢到积满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去寻找,这真让我惊讶无比,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一点点儿也不在乎,万一冻坏了怎么办呀?!我替小燕子万分的感激你,谢谢你!”

    贝蒂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们很善良,很有爱心,一听到广播后就飞快地穿上衣服跑出去,在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天气里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正是因为您们的善良、您们的爱心,您们的孩子贝蒂才会有这么伟大的举动!谢谢您们的爱心,谢谢您们培养出的好女儿,您们是最优秀的父母!谢谢您们!”

    政府机关,我也想对你说:“作为一个政府,你很辛苦也很忙碌,你要掌管着市民的生活情况。听说迁徙的燕子遇难,你能够及时下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真是太难能可贵!这说明政府人员有一颗很善良的心,伟大的心,能把燕子的生命如同市民的生命一样去对待,同国家大事一样去对待!谢谢你!”

    我还想对所有帮助过燕子的市民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有爱心的人顶着风寒,冒着大雪来救助燕子,燕子才可以获救,谢谢你们!”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些燕子既可怜又很幸福。可怜的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它们的飞行遇到了很大的阻扰,饥寒交迫,频临死亡。幸福的燕子因为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有爱心市民的帮助,尽快地摆脱了困境,列车将它们平安地送回到它们的目的地,让它们重新获得了生命,获得了自由。

    我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人很感动,虽然是严寒,却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温暖,特别是小女孩贝蒂,表现得那么勇敢和伟大。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关注和尊重的,我们面对每一个生命都要充满爱心,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人与动物也要成为朋友友好相处,这样我们的家园才能够更和谐,更温暖,我们的世界才会变成爱的世界!我要向有爱心的贝蒂学习!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09-1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17

  • 2023-03-03

  • 2022-03-22

  • 2022-02-10

  • 2023-02-04

  • 2022-12-30

  • 2023-02-01

  • 2019-09-20

  • 2019-10-13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3

  • 2021-10-0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
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范文,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大全等,带您走进孤儿列车800字读后感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