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 > 地图 >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2024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相关栏目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热门栏目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推荐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

(共 5705 篇)

  • 1、 《农民将军甘祖昌》观后感

    《农民将军甘祖昌》观后感

    今天下午,看了一场电影《农民将军甘祖昌》。本来只是抱着完成任务去的,没想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一直被深深地吸引着。影院里鸦雀无声。电影结束后,很多人都觉得言犹未尽。

    瞧!穿着将军服的甘祖昌,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农民甘祖昌,牵着牛,扛着犁,腰间扎着罗布手巾,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由将军变农民,他变得如此彻底!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已不能胜任后勤部长这个职责,便要求回到老家当一个农民,为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家乡,他和村民一起,想办法改变红土的土质,让红土也能长出庄稼;还带领着村民修水库,甚至在发大水时,为了不让大水冲垮大坝,他和村民一起,跳进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大坝

    而影片中更让我感动的是甘将军强硬地赶走了警卫员军生,却又跑到高高的山上,满含热泪地目送着警卫员的离开。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觉得是农民就不要警卫员!他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也让我感动。女儿要当兵,想要父亲去打个招呼,甘将军厉声拒绝,让她有本事就自己去考。在村支书告诉他说女儿选拔上了这个喜讯的时候,他还以为女儿借着他的名义去找了自己当年的老部下,不由分说,就对女儿大加斥责。

    女儿在极其委屈和伤心时说了:考上了要填表。在父亲这一栏里,我不写你的名字写谁?!看到这里,我的眼中也不由得噙满了泪水,为女儿所受的委屈,也为将军的正直、无私!还有,儿子结婚要买自行车,他也让儿子自己去赚,却把自己的钱拿给乡民们买化肥、树苗等。他的心里装的都是父老乡亲!

    苏联专家说甘将军活不过60岁,但是他来到农村,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乡的这片红土地,奉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的奉献创造了奇迹他活到了82岁!也许,正如影片最后他的妻子所说的:甘祖昌能活到82岁,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做人真诚,简单。是呀,他简简单单地生活,一身补丁打赤脚,一根烟斗没有嘴,白罗布手巾肩上搭,走路笔挺快如风。他简简单单地生活,就是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他的简单成就了他的不平凡。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呢?我想,能像他一样,把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心无旁骛地用心做下去,那就一定不简单!

  • 2、 《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甘祖昌将军》。这是一个不愿意当将军的农民,为什么不当呢?还是看下面的电影吧。 甘祖昌是江西省莲花县人,他的头部受过三次重伤,一次是打土豪时被棍子打的,一次是战争中摔的,还有一次是车祸发生时被撞的,他身上共有这三处重伤。苏联专家预言:甘祖昌他这辈子活不过六十岁,可他却创造了奇迹,他活了八十一岁! 我觉得甘祖昌叔叔是一位尽职的人。他不愿多拿国家的一点东西,就连病终是也不愿多占医院一个床位。他还是一位诚实、不摆官架子的人。甘祖昌叔叔当上了将军,他没有向国家索要一分一毫,也没有在战士面前趾高气昂,就连在植树大会上头疼病突然发作,发出了十年前的命令,他认为自己不能当领导干部了。于是,甘祖昌叔叔就递交辞职书,上面不同意,他就一直递交,整整三年,才同意被辞职,回乡下。 甘祖昌叔叔回到他的家乡沿背村后,为他们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拒绝了政府给他盖新房、配车,并赶走了警卫员,坚决不让政府给他特权。甘祖昌叔叔帮村民改良了土壤,让原本寸草不生的红土地长出了新苗,还带领村民们修好了水坝,在雨季来临时成功抵挡住了山洪,为村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甘祖昌叔叔一生就是这么无私奉献着,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 3、 观传奇将军赵尚志有感作文650字

    为了让我们学会吃苦耐劳、坚强、爱过的精神,学校组织了高一新生看一本电影,那就是传奇敬军赵尚志。这本电影的剧情应该是放生我们爷爷奶奶年少的那个时候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战争不段的发生,那也是东北人民收到一个严重的危机的时候。日本野心贪厚,对于东北那排年辽阔的土地面积的那丰厚的资源,早就心存谋计。1931年9月18号日本在东北蓄意制造事件来发动九一八事件。没想到没过多久日本就对东北发出全面的战斗。 日本对东北赶进杀绝,有写中国人却当了日本鬼子的奴隶,为了跟人的生存和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而不择手段去上海自己的亲人,互相缠杀,这三个i非常耻辱的。在东北发生危机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例如赵尚志将军,他就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大人物。

    他为了国家年满34岁就捐躯了,当东北陷入深渊时,他带领了东北的人民一气抗战,不关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他都绝不会像日本军投降,就在他生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还是坚决不放弃。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让我们深感肺腑。当时社会黑暗,好多中国人都跑去当了日本鬼子的卖命狗,出卖自己的国家,这是多么的耻辱多么的肮脏。面对日本那庞大的队伍,东北人民还是敌不过他们的,最后,赵尚志将军在自己人的出卖下,被日本鬼子捕获,死在了他们的手下,真是可悲啊!日本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不则手段,doing不知道活活杀死了多少条生命,留了多少血,也许把把血聚起来都可以成一片海洋了。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英雄的献身,我们现在哪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懂得,只有民族团结一致,才能胜利困难。不要为了个人的礼益而去危害国家的利益。我们还要懂得爱国,只有每个人都去关心、爱护这个大集体,这个团体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所保障,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会更加辉煌!

    吴英艳

  • 4、 读《泥将军》有感

    读《泥将军》有感

    刚开始听说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以为一本文字很多的故事书,拿到书一看,才知道是我们本土绘本,是有我们中国画家熊亮着作。书中文字不多,却句句幽默可笑。每一幅图片都很漂亮,整本书的颜色有很重的泥土色。作者把本书的主人公画的很逼真,每一个表情都画的栩栩如生,很喜欢这本书的画风。

    不多的几句话,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本书的主人公刚开始就自认为自己是个最了不起的泥将军,他总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在工人师傅们把整整齐齐的泥将军放人熊熊燃烧的火炉准备进行下一步煅烧时,泥将军自认为自己很聪明,逃过了一劫,在大伙经过煅烧后他有悄悄跑回去混入队伍中。工人师傅也没经过坚持就给他们上了色,进入了市场。

    骄傲的泥将军最后到了一个孩子的家里,桌子上摆满了其他玩具,泥将军一个也不放在眼里,仍然吹嘘自己是最勇敢的泥将军。根本不把别人放眼里。还嘲笑老虎是虚张声势,布熊迷迷糊糊等等。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吹嘘自己是经过烈火千锤百炼的,是最英勇的泥将军。听完泥将军的介绍,凶猛的老虎吓得只咽口水,大茶壶不停的向他点头,连水流出来都没来得及擦,接下来的事让让玩具们惊讶了,泥将军化了,最后自己变成了一堆泥。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故事的结局让我们深思,有时候我们很想走捷径,可是到头来有可能是一场空。孩子也一样,平常学习不用功,到考试的时候就会露馅。缺少那个环节,东西都不是完美的。就像我们买到了不合格的产品一样。我们都在打击次品,次品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泥将军类的产品最终是被市场淘汰的。

    说到人,我们应该做到务实一些,低调一些,默默无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时常会看到我们身边的人,处处吹嘘自己的能力,到最后都不一定有好下场。除非有真实的本领。还让我想起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没有真才实学,早晚会被认出来的。

    这个故事的最后三个字:真可惜……耐人寻味。为你将军感到不值,还为泥将军感到惋惜,早知道现在会有这种下场,他肯定不会再为以前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沾沾自喜,不知道经过这次劫难,泥将军会不会痛改前非,重新审视自己,改过自新,做个合格的真正经过千锤百炼的英勇的泥将军。

    这个故事给孩子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时刻不忘谦受益,满招勋的道理。

    但愿嘟嘟看过这本书后,能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的充实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基本功一定要做的扎实,走到哪里都不怕。做个自信,谦

  • 5、 读《中国农民》有感

    在乡下,我们是否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

    一头牛在耕地,它的两条前腿一软,跪下去了,随后,整个身躯全部坍塌在了水田里。一两个小时之后,它自己会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呢?只能继续往前走。牛是没有终点的,它的身后也依然是前方。

    或许有人会斥责中国农民过于残忍,竟如此虐待牲畜。但人们是否想过,中国农民对自己会比对牛温和吗?

    不,不会!因为实际上中国农民就是牛。

    他们勤劳能干。每天晨兴耕种,带月归来,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播种阴凉,在滂沱的大雨中守候一份晴朗,在严寒的冬风里盼望下一个春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他们忠厚无私。在小小的山坳里,他们的粮不多,钱不多,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换得一家人最基本的温饱。但他们笑得真诚,以心待人,甚至在饥荒年代,上交了自己仅剩的粮食,只为了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

    他们执著坚韧。牛脾气是他们不被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认准的方向的最好证明。

    就像牛始终认准红色的斗篷,坚持不懈的追寻、奔跑着,在受伤之后依旧往前冲,直至生命的尽头。这是中国农民的力量,正如战争年代,无数农民革命军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冲开了新中国解放的大门。

    鲁迅曾这样称赞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中国农民就是牛,他们善良、无私,却从不会对自己温和。

    解放以前,饱受屈辱的中国农民不畏牺牲地在战场烽火中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新中国的早日建立。

    建国初期,一无所有的中国农民不畏世界性的巨大差距,坚信着党的领导,无偿劳动,积极参与,只为了新中国的建设。

    改革初期,收入微薄的中国农民不畏生活的贫困,支付着难以承受的上交款,只为了新中国的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发展时期,抛家离乡的中国农民不辞辛劳,仅凭借着廉价的最低工资,持续着最低的生活标准,只为了新中国工厂的不断运转。

    中国的农民是一步一步地从悲惨屈辱的深渊里爬上来的,一路上的辛酸血泪,更让他们时刻清醒着受苦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悲伤放弃的权利!

    而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未来,无论身处何方,不会、也绝不能有悲伤放弃的权利!因为一旦悲伤了,一旦懦弱了,一旦放弃了,我们就只能被困在失败的山谷里,只能可悲地去祈求太阳洒下的光芒,只能任由历史洪流的无情湮没。

    中国,不会对自己温和,也不会给予自己任何悲伤放弃的权利。因为它就是在水田里耕地的牛,中国人不会让它停下前进的脚步,它必须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呢?只能继续往前走,因为牛是没有终点的,它的身后也依

  • 6、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长处获赠了一本书。素雅的封面上是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精神矍铄的裘老正微笑向我投来慈祥而关切的目光,照片的右侧印着这本书的名字——《当代医圣裘法祖》。

    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它出版于2009年,裘法祖院士逝世一年之际。书的纸张已泛黄,边角却依旧整齐,透露出它的原主人对它的爱护。想起学长赠与我此书时沉默而又似有千言万语的眼神,我不禁更加诚惶诚恐。终于,在一个夜晚,收拾干净书桌,泡好一杯清茶,翻开了泛黄的纸页。

    翻开封面,书第一页是印刷精致的铜版纸,印着裘老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庞。头发已花白,额头、眼角布满了皱纹,巩膜泛着些许血丝,目光却慈祥而专注。相对于封面的黑白色调,彩色的照片让裘老显得愈发地生动鲜活了,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着他过去的事情。在这张照片之后,是一组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着裘老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年至耄耋仍心系人民健康的传奇一生。看到这组照片的最后一页,“与世长辞”,“万人同悲送裘老”时,我的眼睛也莫名其妙地开始酸胀了。

    裘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于191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在大姐的支持下留学德国。二战期间,杭州也一度沦陷,裘老断了经济来源,却凭自己的刻苦与才华得到了德国导师的赏识,申请到奖学金,并在工作中被委以重任。二战结束后,他放弃了德国的洋楼和汽车,毅然回国,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裘老于2008年6月14日不幸逝世,他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

    我从书中阅读到了裘法祖院士为我国医学事业奋斗的一生,而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却更令我印象深刻。裘法祖院士的大家风范、高尚医德和崇高精神令我折服叹惋。

    其中,裘法祖院士留下的讲稿中,一个修表的故事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裘老去汉口中山大道一家很大的国营钟表店去修理手表。他问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请你看一下,好吗?”她将它摇了一摇,立刻就还给他,说:“无法修理,没有零件。”他又小心地重复了一句:“请你打开来看一看。”她很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能走就行了,没有零件。”他再问,她就再也不理他了。他只得到对面的另一家大的钟表店去试一试,遇到了一位男同志,但得到的是类似的答复、类似的态度。这时,

  • 7、 读《纪昌学射》有感

    今天,我们学了《纪昌学射》这篇课文。

    它的主要内容是:有个叫做飞卫的射箭能手,有个叫做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刚开始飞卫只是让纪昌练习眼力,等纪昌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后来纪昌真的成为了一名射箭能手。一心想干大事的人,却不知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纵观历史长河,从小事做起事很多名人成功的共同经验。读了《纪昌学射》这篇课文后,我有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学无止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谦虚,不能骄傲,无论学什么技艺,都用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学习结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天是不会掉下馅饼的,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功。飞卫教纪昌还可以给后人这样的启示: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导有方,善于指导,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遵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 8、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禅 "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瑞莹

    炎炎8月怀着一丝敬畏和感恩,拜读《六祖慧能传》,慧能3岁丧父,家境落迫,从小以砍柴为生,目不识丁,苦难塑造与大自然的启发,使他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础,如"禅"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何为禅,待到雪消时,自然春到来。禅的神韵自然、和谐,与自然共舞,与生灵共存。 禅者的姿态飘逸、洒脱,面对提起,转身放下,未学佛前的我一直尽力控制事情发生的结果,心累体疲,学佛后发现一切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无需去苛求刻意把控因缘的来临,一切发生刚刚好,都是成长放大自己的格局。苦难是化了妆的礼物,经历越多,收获一定越大。当爱人另有新欢,当是此生缘尽,不必强留,默默祝福;友人不解恶语,当是自己修养甚浅,莫能布施他人欢喜,心生忏悔;遇事不顺无法达到预期时,当是人生考验,还需历练沉淀。苦难是生命成长的资粮,勇者乐于创造生命的希望,让内心丰盛、饱满。

    禅即是专注聚焦,心在一切在,心无一切无。读书会的运作已近3月,从无至有、从简单至丰富, 点点滴滴的灵感,线上步步的规范,ppt讲义的完善,会员渐渐互动,经常为了某个字符标点,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散步时会想起,用斋时会飘过,入眠时会念到,可是繁琐的细节丝毫不觉得疲累,当一项创意规划在思索中静静地孕育而生时,又是何等喜悦,专注聚焦在某件事时,就像太阳所有的光芒聚焦在某个点,散发所有光和热,容易心想事成。心是一切的主宰,散发体内的小宇宙,无限正能量。

    禅机恰是真理。别人砍柴总是朝着一个地方用力砍,而慧能则是绕着砍;别人总是千方百计躲开有节的地方落斧,而慧能却专从有节的地方下手。"在过不去的人上过,在过不去的事上过",从小我就敬畏有权威、威严的长者,不敢与其靠近胆怯敬而远之,工作后不得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个性所致双方互动无法持之以恒,业绩也未能更好地突破,学佛后才明白这是我今生修行的功课,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突破后生命境界又一次提升,正像有节之处意味着木质坚硬,但越硬越不卡斧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用一颗真诚利他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个人,假以时日影响感化他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似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舞动禅者生命的圆舞曲。"应无所住",无尽的虚空,呆呆惬意是自然的最佳状态;"而生其心",自然生起的思索,经历世间发生的一切,原来在劳作和生活中既能领悟心的妙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掘背后有

  • 9、 读《蚂蚁与将军》有感

    炎炎夏日,在家吹着空调,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随手拿起一本书,便被一篇名为《蚂蚁与将军》的文章吸引到了。

    蚂蚁和将军怎么能相题并论呢?原因是这样的:

    有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躲到了马槽里,和他一起的还有一只蚂蚁,它要带玉米粒翻过一堵垂直的墙,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它放弃,终于,在第六70次,它成功了。将军在蚂蚁身上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后来,他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篇文章是我久久不能忘怀。

    从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人,被挫折击倒后不起,那他叫懦夫,被挫折击倒后站起,那他叫勇者。

    小蚂蚁能把重量超过自身10多倍的玉米粒翻过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它的乐观与坚持,如果小蚂蚁不坚持,它能拥有玉米粒吗?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说自己能坚持,可是,当困难来临时,坚持的又有几个人呢?一旦走进失败的泥潭,虽然也百折不饶,也愈挫愈勇。又有几人在一次事情上尝试70次呢?

    小小的蚂蚁身上有着将军都不具有的品格。你说,是将军伟大还是蚂蚁伟大?

  • 10、 爷爷是农民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站在他的身边,数他额头上象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象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辛辛苦苦养大了五个孩子。打记事起,我难得听他说上几句话,就是高兴时,遇到我这个最小的孙子也只是笑笑。他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去年我的大伯把他接到南京,想让七十多岁的老人享享福,可是爷爷劳动惯了,不干活好象失去了什么似的,几天后又回到了老家,照例把那地里的土疙瘩敲敲,把粪团捏捏,他把整个心都交给了土地。爷爷整日整年的劳累,他不希望也未曾想过得到什么报酬,唯一能安慰他的,就是那丰收的谷子。我请楚地记得,爸爸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爷爷当队里的保管员。

    他看守着粮食仓库,竞使奶奶饿得得了浮肿病,自己饿得昏倒在地。奶奶骂他死心眼,爷爷说:这是队里托我管的,是全村人的口粮,就是饿死,也不能吃。就这样爷爷看守了整整三年的谷子。 今年春天,爷爷病了。大伯把他带到南京去看。谁知: 拿到的是张ca的诊断书。回家后,全家人都背着他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可爷爷还是默默地在田间劳动。一天,我放学后,一看爷爷不在家,就急忙到地里去找,老远看见爷爷站在地里一动也不动,我疾步走上前去,只见他抬着头,微微睁着双眼,深情地望着那黑色的土,泪水从那凄楚的眼眶里流了下来我急忙扑上去,抱着他的腿,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爷爷终于走了我时时都在想念他,可我又看到,在田野场边,来往的人群里,有许多象我爷爷一样的人。这就是那普通的农民。他们都有着勤劳、刻苦、朴素的精神。他们日夜地劳累,生活并不富裕,可他们毫无怨言,还是一个劲地干着,这多么象默默地在田野辛勤耕耘的黄牛!黄牛啊,黄牛,您太象我们中华民族那最可敬,最可爱的农民了。 我时时在想念我的爷爷,每当我看到这些人时,心中就产生了敬佩、愉快之情,可我又觉得在他们身上,和他们耕耘、生存的环境中还缺少点什么,我常常为这个而在深深地思虑在这块土地上,爷辈们走过了,父辈们正在耕耘,我们将怎么办

    〔简评〕文贵以情感人。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围烧睛字来行文的,我对爷爷的情,爷爷对土 情,在字里行间,都以饱满充实而又诚挚深沉的描写和叙述洋溢引起读者的共鸣。当象双默地在田野辛勤耕耘的黄牛一样的老一代农民彩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使读者不禁产生一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06-2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21-10-26

  • 2021-12-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2-09

  • 2019-09-25

  • 2023-01-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10-24

  • 2022-01-0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
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农民将军甘祖昌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