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 地图 >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相关栏目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热门栏目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推荐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共 9485 篇)

  • 1、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1000字

    你知道填鸭式教学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按照教条来才能有出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电影以幽默搞笑的剧情受到了广大影友的喜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1000字【一】

    《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是一部接近三个小时的长片,我还是一口气就看完了。或许是长期淫浸于美国大片,我对印度电影并没有很高的期许,也没想过这部片子能带给我感动和思索。待电影完结时,我发现自己已泪流满面,为了友情,为了人生,为了这部被我误解的难得一见的好片。

    与其说这部电影的线索是寻找兰彻,毋宁说是寻找生活的真义。查尔图想要知道的是兰彻的生活的结果,而我们看重的是兰彻人生的过程。同在帝国理工大学,在高强竞争压力之下,当大多数人为了以后的好工作、高工资、豪宅、美女而压抑、纠结、苦痛时,兰彻却为了兴趣而快乐地学习着,热衷于知识的应用,从不在乎金钱和名利。这种达观和淡薄的态度,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现代社会高压力的阴霾,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没人会记住第二名”、“为了自己的成功,你必须把把别人挤下去”校长病毒不断强化这些观念,力图灌输给学生赤裸裸的丛林竞争原则。于是有了查尔图这类标杆学生:每天十八小时的学习,自私谄媚,幸灾乐祸,对别人漠不关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完全是一个模板和工具。更多的人则生活在压力和恐惧中,于是不断有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的情形并无二致,在经济现代化的大潮中,竞争的白热化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大的区别。从出生开始,甚至在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承载了太多父母和社会的期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有胎教,所以我们三岁要上幼儿园,四岁要去英语班,五岁得去绘画班,六岁得去钢琴班……,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喜欢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只能学别人认为有用的东西,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过着别人想象的生活。但在夜深人静时,我们的心却在低泣:这是我自己的生命,这一次的生命我本当为自己而活啊。生活的悲喜如水中的鱼儿,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光鲜外表下内心的苦痛又有谁能知解呢?

    “知道我为什么总拿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兰彻是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如此简单又如此困难。因为热爱,兰彻会废寝忘食地做科研,会开创性的想问题,会有意识的运用知识于实践。知识于他不是敲开金钱权位的手段,他从不为了成绩和工作而学习,知识本身于他

  • 2、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暑假里,我观看了学校推荐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尤其对电影中反映的印度当代填鸭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与恐惧,让我感受颇深。

    影片中的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每年40万以上的考生只录取200人,多么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但学校的种种怪象令人毛骨悚然。院长博学多才,可他是一个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充满嚣张气焰的人,整天就会题海战术,学生每学期各种测验、考试、口试有42场,考得学生晕头转向,除了循规蹈矩、死记硬背没有任何创新、发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在这里考得高分,取得学位,之后找到工作,赚钱养家,没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学家。法汗明明喜欢摄影,但是在父亲的强迫下,被迫学习工程学,结果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拉朱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瘫痪,母亲多病,大龄姐姐嫁不出去,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了,为此,拉朱的身上和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努力想学好,但是由于家庭中的种种困窘之事缠绕着他,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他就借助神灵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整天祷告神灵能够让他取得好成绩。只有兰彻一人例外,他来这儿学习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热爱工程,喜爱物理,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善良、开朗、幽默且充满智慧。他用所学的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用善良和智慧感染着身边的人。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并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快乐生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使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扭曲和变形。在影片里,兰彻这样说道:不要死读书,要理解并享受科学的神奇。兰彻的成功是对现代应试教育有力的抨击。

    对比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我读书的时候,分数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考一百分又能怎样?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画画,整天让你去写作,你会有灵感吗?你能写得出一篇好的文章来吗?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让你整天去学机械是怎么制造的,你能把物理知识活用到实际创造中去吗?因此,培养兴趣十分重要!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只注重分数。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比考得一个高分数更有价值。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正是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

  • 3、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一)

    首先,我要说,无论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是《三个白痴》的译名,都翻译的太烂了,完全使人的思想误入歧途,根本没有把《three idiots》的神韵翻译出来,也使得一部好电影差点蒙尘。不过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豆瓣、时光和imdb上极高的评分以及许多网友的力荐,我终究没有错过它。

    看完这部电影,也使得我对国产电影更加悲观和失落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印度电影史上不多见的经典之作,也是宝莱坞的一朵奇葩。导演成功的将歌舞、教育、亲情、友情、爱情、学业和事业等因素融为一炉,让人在欢喜中感动,在感动中微笑。

    请允许我用a、b、c来指代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名字实在难念。剧情就不再复述了。我只谈谈这部电影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和感想。首先是教育的理念。

    片中的主任,长期以来严酷的推崇竞争,相信只有不断奋进去追求成功,才能真正成为成功者而不被淘汰,于是学校的学风也就变得特别严厉。大家疯狂的学习,背书,考高分,在皮鞭下奋进拼搏,你追我赶。这种学风,很像目前中国许多高校所追求的那样。

    在印度,似乎工程师和医生是最受欢迎的职业,对子女抱有极高期望的父母都希望儿子成为工程师,女儿成为医生。成为工程师,就可以获得成功。于是,a,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亲像希特勒一样独裁和暴躁,逼迫儿子放弃摄影的梦想而来到这里学习。学校里的主任,也不负众望,用极大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逼迫学生去追求卓越。

    可是,这种即使在中国也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学风建设思想,却遭到了一个富家子弟c的鄙薄。不要去追求成功,当一个好工程师,成功自然会来追求你!他幽默的讽刺教条式的死板教学。为什么要用那么复杂的定义去定义一个事物呢,它明明可以说的很简单。于是他不断被赶出课堂。可是他对知识狂热的热爱,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并且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死板教条和开朗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许,主任抱有的治学态度确实使得学校成为了国内第一,并且培养了许多成功的工程师,可是,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天才来。所以,主任的那支太空笔,始终送不出去。看看学校里的那个大家眼中的模范生吧,他对教授很有礼貌,无论对错,都一律接受,每天教条式的背诵课本,不理解的地方也无所谓,全部背下来,考试就有高分,坚持下去,就会有好工作。这样的优秀学生能成为真正的人才么?c替我们回答了这一点,利用其从外国回来,不懂印度本地语言的特点,

  • 4、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范文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范文

    在说这部电影前,先看看它目前的成绩:时光9.3 、豆瓣 9.4、迅雷9.8、imdb8.1.

    虽然不能以这样简单的打分成绩来作为评价一部电影的手段,但这么高的评价已经可以说明了这部电影确实感动了非常多的人,确实让我们发现了心中那些尚未被这个世界所吞噬的美好。

    这部电影时间有点长,2小时40分,名字在一些地方更是被无耻的翻译为《三傻大闹宝莱坞》,我想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又丑又长的印度阿三脑残电影。但看完整部电影,一点都没有冗长的感觉,故事情节十分紧凑而且剧情超级跌宕起伏,看到最后我差点以为男主角发明时光机器返老还童了·······

    整部电影会让你经历— 笑—哭—笑—哭—笑的情绪起伏。男主角阿尔米`汗据别人分析是汤姆汉克斯+吴彦祖+青年版憨豆的混合体。演技十分强大 ,45岁高龄完全演活了一个20岁大学生,看了一些他的个人简介,发现他简直是电影中wangdu的真人写照,他21岁爱上邻居家女孩,因为宗教信仰不同,父母极力反对,然后他们两人私奔,现在仍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屋外超过37度,看完这部电影后就像刚刚在大海里翻滚一番凉爽无比,整个人热血沸腾,却又充满力量。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天气,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真是件幸福、美好的事情。

    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是多么奇特,多么与众不同。在一些人眼里,甚至很俗。但不得不说,演员的配合十分有爱,演技真诚不做作,仿佛就是生活中10几年的老朋友一样。电影中的那位教授简直是现实中的无数老师,家长,以及一些装模作样的“老前辈”,他们通常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社会上人心险恶,善良和按自己兴趣是没有饭吃的,我们每天都要在不断竞争中活下去,你不竞争,这个机会就被别人拿走了,按自己的兴趣找工作,能养活自己吗?能买房吗?·····

    整个社会的浮躁也使我们越来越急躁,这种竞争意识带来的不安全感致使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正如一篇新闻报道中所说的那样,现在的我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

    上面这些是竞争意识

  • 5、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二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二

    在好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印度大片,很搞笑,却发人深省,堪称经典。中青又再次提及,观看第二次,感触良多。这是一部印度题材的影片,一部关于教育题材的影片。可以说,这是自己看过最好的一部教育片。

    讲的是三个有着不同背景,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在大学的故事。电影开始就以法涵和莱俱去寻找兰彻讲起。并不断回忆着三人在大学的点点滴滴。兰彻的特行独立,法涵的委曲求全,莱俱的畏畏缩缩。

    影片的主角兰切展现了一系列非传统教育下所培养出的令人折服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他提倡兴趣学习,他挑战传统教育,挑战权威,整个影片中他教育了同学,教育了老师,教育了校长,教育了整个教育。他用知识拯救了人的生命,使别人建立了人格,让别人找到了梦想,同时成就了自己。这些知识是来源书本,但绝不来源于传统课堂。同时影片让你更加走进了自我,梦想不再是理想,生活不再是生存,学习不再是分数,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

    那些经典片段更让人,瞠目结舌,而又可以开怀大笑。

    在他的身上会让人觉得知识是那么的有趣,原来知识是可以用来调皮捣蛋的,在他身上会让人有再次学习的劲头,让你第一次那么渴望知识。在他身上你突然间发现你的梦想是那么伟大,你第一次离梦想那么近,让你愿意在那一刻跳出世俗的约束去追求梦想。

    观看时也不由的反思:制度不变,人可以变,教育不变,教育的方式可以变。现状一,关于教学:古有孔子的因材施教,今却死于100分,今有家长的多于好学生相处,却被社会的犀利所淘汰。这是可能是应试教育最大的悲哀。很多人说这是对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很好的讽刺。填鸭式的教育,强制式的教学。让很多同学失去了自己天性。断送了很多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是生命。

    我不想批判甚么,因为那些东西很苍白,而我看到最多的只是无能为力。只是想让看到的想一想。想想现在的学校,想想现在的老师。大家一起慢慢的改变,让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就像我的泪水,什么也代表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all is well,这句话总展现于整个故事中,包括最后唤醒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有点虚构,但展现着一种心态,不过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能淡定的拍着胸口说声all is 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己,总能说声all is well也是好的!

    或许那是一个看透生活的校长。懂得很多让他们分开的方法。现实,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兰彻的父亲每

  • 6、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有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不是三个傻子大闹了宝莱坞?看电影前我是这么想的,看完电影后,我才明白《三傻大闹宝莱坞》是讲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玩中学的那一部影片。

    我认为:学习要快乐,因为电影的主角——兰彻,用一种新方法来学习,一个书呆子向他挑战,那书呆子读书没有计划,只知道读,天天都读到半夜,所以,常常都有黑眼圈。十年后,兰彻成了有着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他办了个小学,用自己的方法来教学生。书呆子呢?开了一家小公司,十分狂妄,在兰彻面前夜郎自大。正是他的狂妄,才导致打赌,他输了。

    这个故事说明:读书,还是劳逸结合才好,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影片中校长的二女儿生产不出来,在大女儿的说明一种助产法(真空吸嘴)后,由于没有工具,所以不能用,在别人束手无策时,兰彻做到了,他用吸尘器做了一个吸嘴,地帮助产妇产下了孩子。这种创新精神,尤其可贵。所以,读书千万不能读死书,那样对你是百害而无一利。

    这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给我的启示。它让我知道了:看事物的观点不同,那方法也会不。你把学当玩,那你就会很开心。相反,则反之。让我们记住创新的学习的主角——兰彻吧!他证明了——学习也可以很快乐。

  • 7、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模板

    这篇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模板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今天,我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大学教育喜剧片。看完后,我思绪万千,仍沉浸在影片感人、搞笑的情节中。我被影片中的的三个年轻人的友谊打动了。兰彻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着朋友,告诉他们用勇气面对一切。

    兰彻.法罕.加拉三个男还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逐渐认识,成为好朋友,搬到同一间宿舍。他们三个都寄托着别人的期望。兰彻从小聪明好学,他要帮一个富翁拿到一张光宗耀祖的毕业证书。法罕是个特困生,他想以后赚大钱,让爸爸有钱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还未出嫁的姐姐有钱买来嫁妆。加拉喜欢摄影,却害怕爸爸的权威,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程学业。后来,三个人都有了自己理想的职业。

    每个人都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兰彻很好学:他六年级就会做初中三年级的题目。法罕很勇敢:他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成绩从全校倒数第一升到了前十名。加拉很有说服力:他说服了爸爸,取得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摄影。加拉说服爸爸时,让我感动的话是;爸爸,如果我当了摄影师会怎样?赚少一点的钱,买小一点的房子,开小一点的车,但我会很幸福,会真正的快乐。

    我想:以后遇到事情,一定要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像兰彻说的一样:心是脆弱的,要用安慰使它变得坚强。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模板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伴你成长!

  • 8、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800字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800字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杜和法尔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尔图的电话,称他们可以见到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途中,两个人回忆起五年前在帝国理工功程大学和兰彻一起走过的岁月。电影主角兰彻,是一个在考试、竞争激烈甚至自杀率也非常高的"帝国工程"大学中,敢于顶撞老师,质疑传统,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都能取得第一名。他始终活学活用,不拘小节,却又重哥们义气。在学习中,从不像一个机器而死记硬背,反而是在享受。 故事的最后才揭晓,兰彻的真名是苏克·旺度,曾是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酷爱读书,富人就让他顶替为自己的儿子"兰彻".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他遵守约定,按照自己理想的生活,去一所学校当了老师,同时又是一位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又是他"敌人"的"投资商".

    这部电影虽然是喜剧,可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第一。教育的区别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产生大不同的效应。一个是"要我学",另一个是"我要学",即便掌握了大量知识,却不会运用和实践,可能你把每一个公式都记得滚瓜烂熟,但走上社会,始终赶不上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这就是现实,是想象的终结者。中国的教育方法与影片中院长的观念大同小异。想名列前茅,出人头地,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人头地,想要全面发展、成为全能之才,往往在社会上却很难把所用发挥到极致。学生们中的大部分,甚至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真正想学什么,而只知道学了这个未来才有出路,而这条出路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这就是"硬性教育"或所谓的"中国式教育".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长处,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位智者就是影片中的"兰彻".

    第二。就是拥有乐观的心态,兰彻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平安无事。也是在给自己一种心里暗示,暗示自己顺利渡过每一件事,这张心态非常难得,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三。这部影片不单单是部喜剧,也是部哲理电影,很好的将它融合起来。个人来讲,中国的喜剧是没有这种效果的,它也会令人捧腹大笑,可笑过之后,没有任何意义,真的是单纯地傻笑。

    这部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不但有喜剧情节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令人奋发的励志!

    呼市实验中学初二(14)班

    张力权

  • 9、 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500字)

    三傻大闹宝莱坞,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吧,讲的是三个学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兰彻,我在他表演中得到了许多启示,他让我懂得,人所学的知识要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要将自己的视野开阔大,不要得到了成功了这件事情,就一直在这件事情上兴奋而不在开发大,投资大,兰彻就不是在一件事情上费劲,他会在所有可以努力的地方努力一番,在加些自己头脑的创意,小灵感。

    拉杜,他是一个为家里考虑,为家里着想,不想让家里操心,不让母亲烦恼,尽量听母亲的话,可是就因为考上工程师还有朋友中做出选择,他为什么做不出选择呢,因为他喜欢那2个同学但也要为家里着想,所以他两头都没选,选择了自己自杀,他这种精神可嘉。

    兰乔,他理想是当一名摄影师。但是父亲总是让他学工程师,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顾父亲的责骂。最后父亲也认可了他,还送了个摄影机给他,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愿意把路上的荆棘砍掉,愿意逆风而行直达到自己的理想的类型。

    鸟巢【工程学校校长】,他最后,懂得了不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附加到自己的孙子儿子身上。愿意让自己的孙子学自己想学的。其实这个校长也很可怜,他呢,死了个儿子...就因为学工程师,到最后才明白不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加在孙子儿子身上。

    最后我想说,学习要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不要死记硬背。

    六年级:坏丫头

  • 10、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早有耳闻云:印度电影片时超长,而且歌舞极多。今天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才亲自感受到了这两个名副其实的印度元素。我本想把它当作一部喜剧片来看,但是影片强烈的主题氛围,使得我不得不分析影片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本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兰彻、法尔汉、拉朱由于相同的专业工程学而相遇于印度国立工程学院,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和学院的压力,而他们的同学查图尔是一个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兰彻执意要让两位朋友知道死记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试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图尔演讲时捉弄他,结果在庆功时遇到查图尔,不得已与查图尔打赌,从而引起了开头查图尔、拉朱、法尔汉寻找兰彻的旅程。并且得知他们的朋友并非兰彻,它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好学而被前首相看重来代替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去上学来获得文凭。兰彻虽无属于自己的文凭,但他还是通过几年大学学习而获得了大量知识,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对头查图尔所说的那个拥有50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这个人才。最终,他们一行人终于在某个地方找到了兰彻,故事终以大圆满的方式告终。 从兰彻身上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宋濂、东阳马生的影子,他们好学、善学,对学习总抱有满腔的激情,以学习为乐。孔老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宋濂、东阳马生、兰彻都是这样的人。 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换言之,就是说已经对学习没有一点激情了,这点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作为学生,对这点是深有感触地,有人曾经问我:你物理学的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我莞尔一笑,说:学不好物理,不是因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对于物理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就是没有激情去学好物理。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喜剧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受益匪浅。 请记住,学习在于激情。

  • 2019-11-04

  • 2019-09-22

  • 2021-05-04

  • 2021-04-27

  • 2019-11-02

  • 2021-04-30

  • 2021-04-17

  • 2021-04-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7-15

  • 2021-04-30

  • 2021-07-05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05-14

  • 2022-12-08

  • 2023-01-09

  • 2021-08-06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06

  • 2023-01-04

  • 2023-04-17

  • 2019-11-06

  • 2023-05-15

  • 2022-12-21

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精选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经典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