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 地图 >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2024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相关栏目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热门栏目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推荐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共 1767 篇)

  • 1、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合集

    一部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给带给我们启迪。不同的观众,对影视作品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观后感可以写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如何规范的撰写作品的观后感呢?或许你需要"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

    海拔高达 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终年酷寒,西藏尼辖乡宗措村就坐落在山脚下。

    宗措村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向阳而生,然而多年以来,这个村子始终没有像样的产业,几十户牧民靠几亩薄田勉强糊口,忙活一整年,往往只有几千元收入。

    33岁的旺青罗布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面对四下茫茫旷野,不知从哪下手。

    路是人走出来的,总会想到办法的。

    通过考察与调研,旺青罗布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羊身上,把发展羊产业作为斩断穷根的方法,让村民真正地向阳而生。

    养羊的过程并不顺利。

    除了酷寒的环境导致的交通不便,饲料运送以及出栏贩卖都是困难重重,旺青罗布还要面对的难关是部分村民的不信任。

    这个在高原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有股轴劲,他始终相信,人跟人之间的感情,能够融化最厚实的冰雪,也能够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为此,他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去村民家做思想工作,带着村民垒羊圈,星夜为了守护羊群与狼斗智斗勇为了省下运输饲料的钱,天不亮开车几百公亲自去拉萨拉货

    羊的事比天大,我们一只羊都不放弃。这个平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憨厚的小伙子,一旦谈到羊的问题,此时一脸严肃,眼神里容不得半分质疑。

    两年过去,旺青罗布的付出得到了回应。曾经被自然冷落的村庄在脱贫攻坚的号角中彻底苏醒,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发展羊产业,宗措村如期脱贫。

    旺青罗布书记的故事,被记录在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中。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战中,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他们的付出、汗水与努力,值得被记录,以提醒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的来之不易。

    赢得群众信任、发动群众力量,没有捷径可走,就得扎下根、扑下身、蹲到村。西藏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为了说服56户村民集中饲养珠峰绵羊,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讲清养羊合作社的好处,分析收入效益;四川凉山州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第一书记罗洪,针对博作村严重的失

  • 2、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一: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 怀着对沈浩同志深深的敬意,我走进了顺义影剧院,观看了这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第一书记》。 沈浩是由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职的干部。几年来,他为小岗村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小岗村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红手印的光荣记载,除了第一次分田到户,十八位带头人按下红手印,立下军令状外,其余的三次全部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好书记—沈浩。个红手印是第一次挽留他再干一届,个红手印是第二次挽留他继任书记,多个红手印第三次挽留他永远留在小岗…… 500多个红手印里,蕴含着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浓情厚谊,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践行入党誓言,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人民大众,甘愿奉献,勇担责任的高尚精神,而我们从沈浩同志身上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个人都经历了党旗下宣誓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短短80字,对一名党员提出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尚的要求。一名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挂念着誓词,以此作为人生的奋斗纲领,那无论有无辉煌的成绩,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优秀的党员。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这是由党员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每个党员在申请入党之前,都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明确入党的动机。复杂的社会现实让动机不再那么纯正,但是作为一名党多年考察的优秀分子,我们必须意识到,为党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集体讲个人的党员绝对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而是混入党员队伍的败类罢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抹煞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偶尔听有的党员说“用共产党的牧场,放养自己的骆驼”,便觉得悲哀,不知道出现这样的党员是党组织的悲哀,还是他个人的悲哀。总之一个党员在丧失了奉献精神之后,他的党员之名就仅仅是一件外套,只在他需要时穿上罢了。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在我国这个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项社会制度还需要完善的今天,党员的奉献精神尤其重要。抗击非典,汶川救灾,冰雪侵袭、
  • 3、 《第一书记》观后感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铜质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工禅当员沈浩铜质,2004年2月,沈浩铜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工禅当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铜质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铜质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 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 4、 《第一书记》观后感:有感于第一书记的执着

    《第一书记》观后感:有感于第一书记的执着

    王烈英

    历任两届,背井离乡,能并肩与基层农民一起挽起袖子,撸起裤管大搞农村事业建设的《第一书记》主人公沈浩,观看影片虽时隔多日,但第一书记沈浩的高大形象依然历历在目。在第一书记身上我们感受更多更深的是他的得民心,办民事、为民利。一位普普通通的村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在他身上自始至终表现出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一股誓不罢休的志气,一股执着韧性的骨气,不愧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任劳任怨,廉洁为公,一心为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谋划发展的精神写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短暂的一生,虽尤为惋惜,但他的精神留给后人一种无以言表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名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带头人,深知肩上重担,这远远不仅仅是来自工作的繁重,任务的艰巨,领导的寄托,业绩的考核,除此以外心头一直扛着要转变观念,改变风气,打击邪气,培养、带领一支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团队任重道远。当下,可以说大多数人认为采购人员这个岗位是有油水的好差使,有外快或者说灰色收入等等不同说法都有。的确承认这种现象会存在,更甚者成了一股风气。于是乎,为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国家打腐声一片,进而企业也开始打腐反腐,必须严肃制止。去年这个时候,面对这种环境和形势,本人受命于这个棘手的岗位,尽管自己勉励自己可以保持一贯的做事风格,为人品行,一心为公的职业道德,但面对这种口碑不好的业务要归口管理,又将面临集权采购工作推进的难度,内心讲与其说靠我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的力量去改善,明显感到力不从心,难上加难,始终有一种还不如不掺合这滩浑水的想法,感觉要在这滩污水中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自己好难。然而,一年过去了,供应链工作兼顾运营管理在集团领导的指导下逐步走入了正常轨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团队中 身边的队员也一个个在成长。回顾过去,有辛酸、有委屈、有劳累、有不解、有困惑、有喜悦、有绩效、有分享……每走一步的时候都留下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会,这历程中坦言有很多次的退却,多次心里犹豫暗示自己该不该妥协,相比第一书记觉得自己很渺小,但第一书记的那种品质、那种风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处,为提升自己,提升团队,立标杆,找差距,第一书记的那种鼓舞奋进、执着坚持的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学习。

  • 5、 《第一书记》观后感(一)

    《第一书记》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觉得团日活动所放映的电影应该没什么好看的吧,无非就是宣传党团的种种方针政策,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班委给放映的是我们初中到现在一直都有涉及的小岗村的故事,这多么的熟悉啊!虽然我以前没怎么注意作为小岗村非常伟大的村委书记沈浩的故事,但是任凭老师的谈论与一些新闻的报道就可以知道,沈浩给我们作了一个为人们服务的好榜样!

    《第一书记》写的是自改革开放后,安徽省的凤阳小岗村自从秘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被人民政府在全国推行一夜成名之后,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随着上一代人的老去和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小岗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村里人们的生活也是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沈浩,一位在财政厅工作了18年却始终得不到机会一展身手,为党和国家做出一点事业的职员,在听说省里面要求选派人员下去任小岗村的村委书记振兴小岗村后就毅然决然的自愿去任职,因为他觉得这是一次他突破自己事业的一次机会。这部《第一书记》就是真实的还原了沈浩在小岗村村委书记的真实故事。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有人这样形容小岗村。确实非常的恰当!小岗村地处偏远又交通不便,甚至在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生活环境差;更是缺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然而它却是改革开放最先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先锋。沈浩的到来使得一蹶不振的村子,重新焕发了光彩。沈浩的到来一开始是不受欢迎的,这个从他在任职的村民大会上备受村民调侃例如村民都觉得像这些个干部都只是下来镀镀金,就可以回去升迁之类的就可以知道,但是后来呢,沈浩同志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是把小岗村那泥泞的路铺成了崭新的水泥公路,而且还是利用村民们的力量,给予村民工资,三个多月后,村民搭起通往康庄大道的公路。这不仅让小岗村的村民对他重新审视,更是沈浩对村民的承诺:我为小岗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做出了我所应做的贡献;第二把:帮村民拿回集体财产。德福在里边是占有村里公有资产的一名,德福拿着村里的铲车,不肯给回村委会,但是在众人的压迫、法律的途径和沈浩等人的智慧下,最后铲车得以归还小岗村。第三把:建起了跨越京沪的桥梁,使小岗村真正的走了出去,走到外面的世界。就单单这三件事就使得小岗人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沈书记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

    沈浩作为新来的小岗村委书记,他一来就说我要一家一户的吃顿饭短短几天就走遍了全村的108户人家,

  • 6、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篇一

    今年七月,所里组织全体职工和学生去看了《第一书记》,由于很早就知道第一书记的沈浩的事迹,所以大家都对这部片子报以极大的期待,电影还没开演就已经坐无虚席了。影片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影片结尾时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这不是导演的功劳,也不是编剧或者演员,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发大家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1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沈浩媳妇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沈浩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识到当官的意义不是居高位,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做实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萝卜,把精力用在邀功争权,专门比空洞的政绩的话,这对社会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 7、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观看《第一书记》,我感动颇深。犹如我也是小岗村的一员,在沈浩书记的一步步努力中,见证了他的真情、他的呕心沥血...

    《第一书记》并没有把沈浩塑造成神一样的人物,添加煽情细节,以博取观众的眼泪,而是把他的日常生活重现,让我们在一点一滴的平凡中,感受治理贫穷的困难以及沈浩的艰辛。

    沈浩原是省里的一位小干部,生活优越,为做基层的选派干部,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了凤阳古城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初来乍到,村民明显不信任他,甚至恶言相向,天天有挑毛病的、出难题的,但是沈浩用他对小岗村村民的真心践行着自己的选择。

    刚上任,他便调查走访了小岗村的108户人家,掌握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全面开展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为了给小岗村修路,沈浩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全村人们打倒土霸主。随着公路的建成,也预示着小岗村发展的正式开始。

    在他任职的6年间,他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无一不显示着他对小岗村的用心良苦。

    最让我动容的不是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的红手印,也不是女儿汪汪在台上对爸爸说的那些话,而是在沈浩准备回家过年时,小岗村村民集体请他吃饭的情节。男女老少、大人孩子,村民们不约而同来到沈浩受邀的家中,长长的走廊里、高高的屋顶上排着一张张的饭桌。妻子晓勤打来电话时,村民们争相给她拜年,从晓勤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的满意有对丈夫成绩的欣慰,也有对丈夫发自内心的敬佩。也许从那刻起,她真正理解了沈浩的选择。

    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为小岗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作出了我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只是可怜我的女儿在中考,年逾九旬的母亲会伤痛。(观后感)没有办法!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地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正是这种真情打动了我。沈浩对小岗村的感情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洁净、无私。

    影片中有几幕突出表现了他对小岗村的爱,一是他的妻子晓勤担心他在农村工作时身体吃不消,就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奶羊,让东家给他挤奶喝。但他没有留下,而是把奶羊送给了村里的特困户吴奶奶。这种举动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对小岗人民的一种真感情,是用情做事的真实体现。

    另一件事是为了glg集团征地建厂需要迁坟时,村里吴奶奶丈夫儿子的坟被强行挖迁,

  • 8、 第一书记观后感集锦

    网络社会,人们可以随着影片汲取更多的知识,很多人在看完电影后,都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坚持写观后感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撰写作品的观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书记观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

    昨天老师让我们看了《第一书记》,讲的是贫困事件,这档节目也做得非常好,这档节目让我知道了许多的东西,我们在城里,吃住自然不是问题,但我们有想过山区吗?没有。在山区他们的温饱出现问题,没钱买衣服,累死累活的才买来一件单薄的外套;他们吃一顿就算一段,小六斤把青草当成野菜来吃,在我们眼里,青草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践踏、拔它,在我们眼里青草是没有价值的,更不会拿来吃,但小六斤不是这样看待青草的,他爱惜青草,甚至拿来当菜吃,明知这是不能吃的,还偏拿来吃;唉…可怜的小六斤,爸爸不在,妈妈改嫁,丢下六斤一人……

    我们经常吃的饱饱的、经常有新衣服穿。他们呢?没有。

    我们生活在好的环境中,不仅不感谢还嫌弃。他们呢?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依旧感谢……

    我们可以去游乐园。他们可以吗?不可以。

    我们可以经常出去玩。他们可以吗?不可以,他们都要帮家人做事。

    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这一切?不感谢爸爸妈妈?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2】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沈浩媳妇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沈浩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识到当官的意义不是居高位,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做实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萝卜,把精力用在邀功争权,专门比空洞的政绩的话,这对社会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沈浩到了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也为村民带去了万世福音。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

  • 9、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一)

    近日,组织机关干部及全镇党组织领导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结合当前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二)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时,我便早早地赶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影片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沈浩同志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点滴岁月和心路历程。

    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村跑了两遍。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

    为了多做顺民心,让群众得实惠的事。沈浩同志始终坚持夜以

  • 10、 《第一书记》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一段短短的vcr,一阵微微的触动。

    看着,心里的那根弦,动了,那种感觉十分微妙,是轻轻的,暖暖的,微不足道的,但却足以让我的心沸腾……

    《第一书记》的现场,凝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爱。这些爱,让没有新衣服、没有新书包、家境贫寒甚至没有父母的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这些爱,让虽在痛苦中挣扎依然不愿自己孩子受苦的父母,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全力前行;这些爱,让忍着失去儿女之痛,尽自己一切能力给孙子孙女创造最好的条件。这些爱,是回报第一书记付出的心血,这些爱是百位好心人的一点绵薄之力,这些爱足以让每颗心悄然融化,即使再铁、再硬、再强的心。

    当这些好心人士按下面前那一盏盏爱心灯时,我总会觉得,上帝真好,让这世界好人多。当看到这些贫穷的孩子所做的种种事情,我总觉得,他们虽然生活苦,但心灵美。当听见或看见《第一书记》时,我总会认为这是天使们的节目,种种感受,凝聚成一滴滴泪水,汹涌澎湃。即使再怎么强忍,也泪流不止。

    这就是爱。

    我的心,因为爱,触动。

    【第2篇】

    春天感动了小草,小草才微笑地那么自然。小草感动了太阳,太阳才能绽放地那么灿烂。太阳感动了云朵,云朵才飘舞地那么柔软。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些事儿,让你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莫名地感动。

    生命无处不在,却又是短暂的。但《第一书记》里面的每个好书记,都用自己短暂的年华,为自己所在的乡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村官,他们带领全村人民一起干,带领全村人民一起致富,扶助了多少个贫困学生。那一个个小孩的人生就如黄连一般苦涩至极。那一位位老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即使七十岁的老爷爷,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十几年如一日,攀爬悬崖,只为那一株价值百元的黄连。为了省车钱,通常连夜走五十余里路,就为了至极的孙子孙女。

    爱心是伟大的,现场的一百位爱心人士为他们捐了款,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地成长,安安心心地读好书,长大后称为国家栋梁。

    真情与爱心无处不在,感动不是简单的,是永恒的爱心。五湖四海不同的爱铸成大爱,一瞬间,眼泪用处了眼眶……

    【第3篇】

    不知为何,“泪水”一词已悄然离我远去。习惯被别人称为“女汉子”的我,不是所谓的冷血动物,也不是所谓的铁石心肠。人总有自己的情绪,即便是再冷血的动物,再铁的心肠,也会流泪,也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并不是不会流泪,只是每次都被自己逼迫,不得已又将泪水积压在眼眶,埋葬心里,只是不想再他人面前,滴落下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2-12-13

  • 2022-12-0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2-01-08

  • 2019-10-28

  • 2022-02-09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9

  • 2022-04-30

  • 2023-01-04

  • 2022-12-15

  • 2021-08-24

  • 2023-01-06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2-09-24

  • 2023-01-27

  • 2022-12-09

  • 2023-01-24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6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2024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