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 > 地图 >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2024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相关栏目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热门栏目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推荐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

(共 4793 篇)

  • 1、 观电影《布达佩斯之恋》有感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观后感

    久未看电影,似乎已经忘了看电影的感觉。现代化的商业已经把电影行业的文化功能取缔了,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是在追求票房,追求视觉冲击,现代化的科技也为电影的这一方面提供了可能,于是在视觉冲击中,麻痹了自己。究竟是有多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看一部好的电影,每天都在忙碌,忙来忙去,竟也是忙忘了自己。当然电影的类型各不相同,就如同世间的人一样分为好多种,没有权利去批判什么,只能发表自己的一丁点的看法罢了。

    奥斯卡电影看了不少,每次看完也总是习惯性的要思考一下中国的哪些经典的电影离奥斯卡能近一点。也许有人会说,奥斯卡大奖只是外国的在电影届有些影响力的大奖而已,中西方文化有如此多的差异,让西方认可我们东方的电影文化,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自己看的影片不是很多,至少近一段时间我几乎差点要忘了电影这一种事物的存在。大二曾经选过一个关于电影的课,讲到一些代表中国文化的作品,但似乎许多都是在揭露传统文化中不光彩的一面,比如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些作品,把类似于这种题材的作品搬上荧幕,总会有点文化审视的感觉。我印象当中,觉得中国电影中经典的作品,也就那几部而已,比如《霸王别姬》,几天是哥哥十周年,搬出来以表尊敬,再比如《暖春》这种苦情戏,丰富我们的悲悯之心。可是每次看完一些外国的影片,每每总会有那么一丁点的震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完这部作品,最深刻的感悟就是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这是亚洲地区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影片,我的感悟也仅仅停留在于自己的人生态度上,尚未上升到更高的人类文明的层次。

    今天晚上看的这部影片,叫做《布达佩斯之恋》,名字上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爱情片,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灭族,餐厅里弹钢琴的布拉斯为自己心爱的女孩谱写的曲子黑色星期日迅速的流行,很多人在听到这首曲子以后相继自杀,这一度使得布拉斯绝望,这首曲子就像是那个时期人生命的咒语,他要找到这首曲子所要传递的信息,在找到的那一刻,他的生命也随之凋亡。(感后感 )讯息便是人的生命的尊严,即便是死也要保住自己作为人的生命的尊严,不要被羞辱,只是有尊严的活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校似乎就是黑暗的恶魔,他的第二次生命来自餐厅的主人,最后也是他把他的救命恩人送上了烟囱。口口声声要娶伊莲娜为自己的妻子,称这个美丽的可人儿为天使,最后也是他羞辱了这个美丽的女孩。

    影片中有一句话出现

  • 2、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800字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荒诞奇妙的人生悲喜剧 一处荒诞奇妙的人生悲喜剧。《布达佩斯大饭店》由韦斯?安德森执导,他曾经执导过《月升王国》,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八部电影长片,该电影由他自编自导,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爱德华.诺顿、蒂尔达.斯文顿、阿德里安.布洛迪、裘德.洛、欧文.威尔逊、马修.阿马立克、蕾雅.赛杜、哈威.凯特尔、汤姆.威尔金森、詹森.舒瓦兹曼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着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一个盗贼与一幅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一个大家族的财富争夺战,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乱。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大牌影星的客串出演。《布达佩斯大饭店》依旧延续了韦斯?安德森电影的一贯风格,暖色调的运用自如可以在本片的场景中体现,一股淡淡的童话风不时拂过本片,得以使得这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时时刻刻都充满了看点。 本片的成功之处:1.搞笑轻松的语言,动作。任何一部喜剧电影都需要上述的这一点(有意思的是,严格意义来讲本片不能被称为一部完完全全的喜剧片)正如本片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以及暖色调的渲染所以在影片基调方面就不由自主地充满了喜剧意味在其中,所以在动作设计上都可以看到导演对卓别林的几处微妙致敬,也正是由于卓别林大师在前,人物动作的表现都偏向于搞笑,导演对轻喜剧的风格的掌控很好地把握住本片没有成为一部三流的喜剧片,使得观众有极大兴趣观看完本片。2.演员的表演恰到好处。拉尔夫?费因斯略有神经质的表演和托尼?雷沃罗利的呆萌表演相映成趣,二者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表演值得称道,也正是两人诙谐幽默的表演让观众在乐呵呵中继续观看影片。爱德华?诺顿在片中的表演可以说是一改其往常的严肃无比,时而有些邪恶的,张狂的表演,在片中的逗逼表演也倒是挺出彩的。3.三层叙事结构。多层叙事结构很容易会导致部分观众理解不了剧情,但是韦斯?安德森用了最简单的方式,也最简洁明了,由一本书到一位作家的讲述再转移到亲历者的讲述中,时时回顾,保证了观众不会因为多层叙事结构不会而变得糊里糊涂,看电影看得云里雾里。5.影片长度。时长仅一个半小时多一些,比起克里斯托弗?诺兰一贯两个小时二十分钟以上的电影,比起弗兰西斯?科波拉的黑帮史诗《教父》的三个小时左
  • 3、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

    真的,真的很喜欢这一部电影,从周六发现她至今,一连看了四遍,当一个人看到一部好的电影,个人觉得就是会让我们仔细的去看每一段字幕,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动作,还有每一个表情,然后会细细的回味。这篇观后感也是我第三次撰写了,前两次总是觉得自己很肤浅,没有看到些什么,所以一直没写成,今天,我真正的静下心来,仔细的品看了一遍,终于将其一点点将这篇文章写完了,好吧,直接切入主题吧,我也不想太多的废话。

    这是一部电影,一部美国电影,导演就是前些年的那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同一个导演,那部电影也很不错,建议大家也去看看,那么好吧,导演我就介绍到这里吧,百度百科还是很强大的,建议大家自己去百度吧,我还是谈谈我所看到的电影吧。

    电影的画面,层次感很强(蓝光版),这部电影讲述了好几个时代的故事,导演色彩什么的都能运用的很好,希望大家能仔细看,很有美感,而且很复古,很唯美,我觉得我是一个传统的人,所以我非常的喜欢影片的画面。

    故事大致讲述的是一个富婆被谋杀,关于遗产也引发的一连串故事,但是故事还是很丰满的,看到底我们都会忘记这是一个关于谋杀引发的连锁故事,那么,我们还是谈谈各个主角还有影片的细节吧。

    主角叫古斯塔夫,他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门房先生(我的理解是酒店经理主管之类的职务),他是一个老派的绅士,一诺千金,坚守信念,勇于承认错误,平等,友爱,责任的一个人,虽然他很唠叨,但是这是这个人的特点,我们不能在此进行指责,毕竟人物完人,这样才能体现主角的丰满与真正的完美,我继续说说故事的大概和值得我们回味的几个片段吧。

    我最喜欢的是越狱片段,这段明显是在致敬着名的法国电影《洞》,刚入狱的古斯塔夫先生被狱中的人羞辱与欺负,被打得鼻青脸肿,但是,他用他自己的信念和如在酒店一样的服务赢得了各个欺负他的死刑狱友的信任,并且拉他入伙一并进行越狱计划,个人认为最经典的片段便是越狱刚逃出后古斯塔夫先生和zero的那段对话了,刚开始古斯塔夫因为zero在外面没有满足古斯塔夫先生的要求,而不断的对泽荣进行指责和辱骂,但是问道zero的出身和移民的原因后,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深深的自责与道歉。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真正的绅士是没有歧视的,没有所谓的阶级鄙视的,他们的信念就是平等,知错就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亲情,友情都在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在对话的尾声,古斯塔夫先生问起了agath

  • 4、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900字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由韦斯安德森执导,由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爱德华诺顿主演,主要讲述了发生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欧洲半个世纪的硝烟战火。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900字。

    影片的最后,有一行字: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曾受到纳粹迫害,最后选择与妻子自杀身亡。韦斯安德森致敬昨日的欧洲 灵感来自茨威格,影片隐喻了欧洲文明的衰亡史,也是茨威格离开衰亡的精神家园的传记。

    《苹果男孩》是靠古斯塔沃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得,也是属于他的回报之物。隐喻犹太民族精打细算,从耶路撒冷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只关心财富,无视契约和法律,派人谋杀律师,追杀证人。单纯的占有,而不继承精髓。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男人。他的戏只有一个内容一追杀。他近乎愚昧的忠诚,杀人不眨眼,标准的军姿,正是德国军队的写照。

    古斯塔夫在火车上怒斥纳粹,在寒冷的荒原中被击毙。茨威格在现实中没有这样做,但他何尝不希望自己能与纳粹反抗到底。在艺术的加工下,这也是茨威格理想中的结局。

    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它没有演绎那个时代的纯真与美好,也没有用某种手法来表达人们对"昨日世界"的怀念,只是在平静的讲述故事,让大家慢慢去体会其中隐藏的,作品想要反应的现实。

    从最开始到结束,坐着看书到合上书,看书的女人-年老的作家-年轻的作家-年老的侍者-侍者年轻时的回忆,影片层层递进,将古斯塔夫的传奇浓缩到90分钟的影片,在财富面前,人性是贪婪的,当d夫人死了的时候,所有与她相关的人都在等待,那份遗嘱的宣读,没有人真正在意是如何死亡的,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中间得到自己的一份利益。

    让d夫人另立遗嘱,是别人对她财富的内心贪婪,让她在晚年无法得到温暖,在遗留之际都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太阳,古斯塔夫保存着那份温暖,在反杀了长子手下之后,还是致意了哀悼,在火车上奋不顾身的保护着他的伙伴,自己的得意门生,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安德森被称为初女座导演,原因就在于对于构图的极致追求。他的电影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屏下来当做屏保,黄金分割的比例,左右构图几乎完全对称。说再多不如一看,无论是从镜头、色彩、故

  • 5、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范文:一个精致的童话,一曲伤感的挽歌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由美国、德国和英国共同制作的喜剧冒险电影,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欧洲()一个著名大饭店的看门人的传奇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从观影之初,你就不得不为它浓浓的形式感所吸引。不同的年代,采取不同的银幕宽幅来区分和表现;那极度精致、对称的饭店大堂和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那浓烈饱和、明艳动人的色彩;那一帧帧恍若明信片的美丽画面;那跌宕起伏甚至让人无法置信的情节(如高山上的滑雪追逐和酒店同业者对古斯塔夫的帮助);那略显浮夸却又让人感觉颇为契合主旨的各路明星的表演(熟面孔的明星实在太多了)

    我应该没有看过韦斯安德森其他的电影,但就此判定这应该是他电影的独特风格。欣赏一位独树一帜的导演精心烹制的大餐,的确比品尝那些爆米花电影要爽口可心得多。这里面有其他人很难模仿的风韵和趣味。何况象这部电影,还给你讲述了一个精致的童话,一段有趣的传奇。

    影片有两个男主角:一个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经理古斯塔夫,他对工作苛刻严谨,对顾客优雅体贴(体贴到可以和年老贵妇上床),对欣赏的门童零关爱有加(直至因此被士兵枪杀);另一个是门童零,忠诚而勇敢,最终接管了大酒店。

    影片讲述了古斯塔夫的蒙冤入狱和越狱逃跑,讲述了零和糕点店女工的纯纯爱恋,特别用轻松有趣的情节讲述了古斯塔夫和零的逃亡以及最后的真相大白,刻意渲染出某种童话般的氛围。如果没有古斯塔夫被枪杀的情节,也许这就真是一个童话了。然而生活不仅仅是童话。战争来了,军队占据了饭店,在火车上也要接受士兵严格的检查。

    古斯塔夫要象绅士和兄长一样保护零,在和士兵的争吵纠缠中被突然枪杀。古斯塔夫被暴力杀害,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一个时代的终结。影片由此演变成一曲旧欧洲的挽歌。古斯塔夫所代表的旧欧洲,优雅迷人、讲究秩序、对人体贴关爱,充满老派的绅士风度。然而这种迷人的风度情终归要成为过去,因为时代在发展,过去的美好和宁静已很难维系,何况还有战争对它的暴力终结。

    最后零接管了大饭店,他还住在饭店的小房间里。当作家问他为何坚持住在那里,你也许以为他会说,这是对古斯塔夫的一种继承和缅怀,然而却只是因为这里有他和糕点店女工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已。饭店可以继承,但旧欧洲已一去不复返。曾经辉煌的酒店只能在岁月中慢慢破败。

    以真实地名命名的虚构大饭店,参照历史但又被架空的时空,营造出某种似真似幻的感觉。色彩是

  • 6、 观《暹罗之恋》有感

    《暹罗之恋》观后感

    遇见《暹罗之恋》是一个偶然。在星期六从图书馆泡了一天,读了一天的英语写作文概现汉,顶着一个无比涨满充实的脑袋走在回寝的路上,光棍节这天的天空很给力地不薄不厚地阴着,雨点不紧不慢地滴在我的花格子伞上,咚咚咚地有股落寞的味道。看到小齐和一个室友围在电脑前看电影,隐约听到这部泰国片子里有我熟悉的马里奥,毛瑞尔,还听到小齐评价说这是一部很纯情的泰国电影,便来了兴趣,好奇地凑了过去。

    男主角pchy一下子映入眼帘,素淡的衬衫,青涩的面庞,无不带着一丝迷人的柔美气质,从暹罗广场的一条巷子里轻盈地走来。镜头切换到马里奥,一头整齐的板寸,牛奶般洁白的皮肤将他的表情纤尘毕现地呈现出来:微蹙的浓眉,焦急的眼神,微张的嘴。他们似乎刚刚在巷子里相遇,犹豫着要不要跟彼此打招呼,待到下定决心时,却已擦肩而过,所以他们迫切地寻找对方。

    这已经是电影的结尾部分,而直觉已经告诉我不能错过它。于是果断地把它拷下来,从头来过。等到结局,它果真没有辜负我。

    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就是即使电影散场依然会放不下,放不下整个故事,放不下那些触动你内心的画面,放不下那些清丽的配乐,放不下那些让人心疼的人物,他们和它们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部电影的感觉一直像一股气场般地环绕着你的身体,你的心。而奇怪的是,我却不愿逃离这种错觉,即使久久地陷在难过和哀伤里,我也不愿任何人,任何别的事物来冲淡它。

    很奇怪不是吗?

    记得上次有这种感觉是看了《泰坦尼克号》之后,整整两个月时间,我几乎脑子里每天都回响着那段悲情的苏格兰风笛演奏的插曲,时常浮现出八十二年后老露丝站在船头回忆往事的场景。然后就开始发呆,忘了手头的一切。

    回到《暹罗之恋》。

    首先打动我的电影的氛围,它是我最爱的,最为之中毒的忧郁小清新风格。清丽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淡淡的水绿色,随即就有一种把淡淡的哀伤沁入淡淡的小清新里的微妙感觉。背景同样如此:布景,陈设都好像是那种历经岁月显得厚重却丝毫不陈旧。主人公的衣着稍显明快,却还是以稳重为主。总之,淡紫淡苹果绿淡灰淡黄淡蓝淡咖啡色,画面拍得十分唯美,还平添几分忧伤。

    故事的主线无疑是tong 和mew的纯美伤感的爱情,而支线同样动人:有tong的家人之间的动人亲情,有天使般的june与tong的家庭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与领悟,有公主般的ying对两个主人公爱情的成全。所以这是一部诠释多层面的爱的

  • 7、 观《充气娃娃之恋》有感

    《充气娃娃之恋》观后感

    拉斯(瑞恩高斯林饰)是一个性格憨厚,寡言少语的人。过于内向的性格让拉斯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平时他也只和家人来往,几年来都没有人上门拜访过他。其实在内心中拉斯也渴望着与别人沟通,只是常年的孤单生活已经让他忘了怎么样去与人交流,周围的人也慢慢习惯了他的沉默。不过突然有一天拉斯跑到哥哥格斯家说有个在网上认识的叫比安卡的女孩来家里拜访他了。又惊又喜的格斯夫妇俩随拉斯去家里一起派对,可一进门的看到的东西让格斯二人呆了半晌原来所谓的来访网友是拉斯从网上订购的一个真人大小的充气娃娃。但拉斯却跟她说话、讲笑话,好像这个充气娃娃真的是真人比安卡一样。格斯离开拉斯家后马上就弟弟的状况去咨询了家庭医生达格玛。达格玛听过之后认为这是拉斯主观上创造的一种错觉,错觉产生的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是为避免情况恶化所有人都得先顺着弟弟的意来,假戏真做。于是,为了拯救拉斯,身边的人开始积极配合着医生的嘱咐,与拉斯和比安卡一起踏上了一段心灵之旅。

    关于主角的刻画:

    主角lars经历童年丧母,被大哥抛弃,与心理不健康的父亲同住,导致他

    长大后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害怕与别人接触的孤僻怪人,但是他内心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并且是个很虔诚的教徒,他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

    外表成熟的他心里有一片很纯净的土地。

    lars给我的感觉就是腼腆,整天满怀心事,他想与外界交流,可是性格和自己的心结使他做不到,这使他很矛盾。每当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margo,总是无话可说。

    关于电影的效果:

    整部电影都是以一个很柔和的色彩去表现主题,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非常切合电影发生在一小镇的背景。电影以长镜头为主,给人一种很连贯,

    很舒服的感觉。整部电影没有太激昂的音乐,以温和的乡村音乐为主,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是一部很温馨浪漫的电影。

    关于电影情节,主题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本是lars and the real girl,翻译成《充气娃娃之恋》这样的名字未免有标题党的嫌疑。这部看似很荒谬的电影却让我感动得流泪,影片中所有的人都以自己最宽厚的情感冲击着我的灵魂。

    词典上说,如果一个人坚持的信念是错误的,甚至于社会现实及文化背景相抵触,还毫不动摇,他/她便是患上了妄想症。男主角lars就是患上了这种病症,他把一个充气娃娃当作是自己的女朋友,呵护她,带她去散布郊游做礼拜,并且她求婚,同时也遭到了她的拒绝,最后直到接受她难

  • 8、 观《雀之恋》有感800字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杨丽萍的《雀之恋》?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笔细细地描绘出她那如柔枝一般的长臂与细嫩的纤纤玉指。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用文字优美地书写出她那妖娆的身姿与如孔雀一般高傲的神情。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细腻地雕琢出她那苗条的体态与慢慢舒展开来的舞姿。

    朋友,在灯火通宵的那个夜晚两位身着孔雀盛装的的表演者正以精湛高超的舞姿活跃在舞台上。

    两只孔雀以清脆的鸣叫声交流着,以慵懒的舞姿演绎着他们的恋情

    音乐悠悠伴起,两只孔雀凝视着远方,幸福的相拥在一起,眼光里满满地流露出深情。

    雌孔雀用尖细的嘴轻啄着公孔雀,公孔雀随着她高傲的神情也慢慢地扭动着肢体,与她嬉戏着;忽而交叉着手臂,又忽而轻挨着脸,柔柔的缠绵在一起,满怀着孔雀的美丽、高贵与浪漫。

    精湛的表演犹如让我身置一片竹林,月色溶溶,从竹叶间渗透出来,犹如洒落了一片霜,有两只幸福的孔雀并在一起,优雅地走着,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的葫芦丝的乐声,轻轻地飘过耳畔,两只孔雀忽而欢呼雀跃,忽而叽叽喳喳,最后手挽手慢慢走向竹林深处,那个幸福美好的,他们向往的地方

    这种惟妙惟肖的美丽,不是因熟能生巧,就拿杨丽萍自己的话说:舞蹈是我的生命的需要。她用心而舞,她用肢体把灵与清表达的淋漓尽致,犹如落花飘零在碧潭上,清潭流深,荡漾在心。时而疯狂,似通动的浪花飞溅,又时而柔情,似树上芬芳的花瓣悄无声息的落地

    最后,舞蹈一孔雀开屏的耀眼夺目来谢幕,使人还留恋其中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这,就是舞蹈的灵动。

    这,就是文化的璀璨。

  • 9、 观《高海拔之恋2》有感

    《高海拔之恋2》观后感

    《高海拔之恋2》都已经下线了,其实主要原因是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影评,心里想说都被他们说啦,但是,总是有些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写点吧,面对这样一个好的作品有些话还是想说出来的。

    在当今情欲,物欲,暴力,阴谋充塞的电影世界里,此片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吹进了我的心里,尽管高海拔上空气有点稀薄,荒诞的故事开头,把大家的视线拉到了那个人迹罕至,连车都搭不到的偏远小旅馆,跟外界的荒凉的景色对比,小旅馆里的装饰布置无疑是舒适和温暖的,这样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的就把我的情绪直接带进了戏里。这高海拔之地的冰冷和喘不过气来,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环境写照么,那么这个温暖的小旅馆就是我们心里十分向往的世外桃源。避世也好,疗伤也好,一切一切的写照引起一轮轮深深的心里共鸣。有谁不想躲在那里呢。

    小田跟秀的爱情故事是影片中三个爱情故事最现实,最感人的一段。看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曾有过的快乐跟甜蜜。随着影片的深入男主角麦克的介入并以旁观者的身份一点点的剥开他们这段爱情的原由,在这个过程中,麦克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伤痛而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一直在等待爱人回来的女主角。。其实他爱上的是女主角对爱的执着,对爱的坚持,这跟对爱摇摆不定而弃他而去的高圆圆是如此的天差地别。到此他才发现秀的爱情观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

    最喜欢的是影片的高潮,麦克为秀拍的那本电影的结尾让小田活过来了,拍这本片子圆了三个人的梦,高圆圆就此可以回到自己喜欢的电影界继续发展而不用再逃避世人的指点。而麦克自己也通过这本片子告诉秀,什么伤痛都可以放的下,过的去,他力邀圆圆出演就是一种放下。秀在看到片子最后发现那个结局是她想要了很长时间的,大声的哭出来了,心里的那个结也就随风去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也只有心里放下了,她才看的明白最后麦克仰起头望着天空的眼神仿佛就是在高诉她:我依然在等你(这个镜头我最喜欢,男人演的好,没办法不喜欢啊)。正是这样的用心良苦,男主角最终赢得了真爱。

    影片除了几位主演功力深厚,把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外,取景也很别具一格。虽然没风光片介绍的那么全面,但是香格里拉的景色也确实的让我们这些个窝在废气城里的人眼中一亮,更为巧妙的是片中片的设计,手法新颖,其中的爱情叙述手法感觉很浪漫,很纯粹,很精神层面,很难得的没有一丝一毫爱情外因数的描述,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对话几乎都是在传媒的灯光下,在大众电影院里,但是却说的如

  • 10、 观《山楂树之恋》有感

    观《山楂树之恋》有感

    原创: 圆梦的第八辈子

    电视连续剧《山楂树之恋》总共有35集,是根据艾米同名小说改编,故事非常感人,可以说是史无前列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以前我从来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因为平常喜欢在手机上k歌,而且最近特别喜欢唱《山楂树》这首歌。这首歌曲节奏非常强,歌声动听,歌词优美,直到看见有条评论:结尾很惨!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非常想知道《山楂树之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于是我花了3天时间看完了35集。在观看电视连续剧时泪水总是止不住的往下流,我被作者艾米的编写的剧本震动,到现在脑子里还总是不停的在回味着电视连续剧中的各个细节,剧情实在太感人了,剧情中男女主人公的演技高超,让剧中的故事不断高潮起伏。我想早年一段时间《山楂树之恋》被禁演,《山楂树》这首歌被禁唱多伴与历史有关吧。

    故事从一个叫孙建新的青年在西村坪在日记本上画的山楂树开始说起。这棵山楂树下因为埋葬了许多烈士,到了开花季节,满树开满了鲜红的山楂花,象烈士的鲜血一样红,颜色非常鲜艳好看。故事就是围绕着山楂树而展开描写孙建新与静秋两人的永恒爱情的故事。

    那是1974年初春,在一个小县城里,18岁的静秋,因为她家里有许多变故,父亲因地主的身份死后都还没摘帽,母亲又患上重病,哥哥下乡,妹妹还在读小学,家里欠下了许多债迫使她高中未毕业就辍学,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全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最后她成了学校的外包临时工。工作之余,总是到外面去找些事做。

    有一天,静秋在镇上匆匆过马路时,一辆眼看要撞上静秋的公共汽车被迫紧急刹车,站在汽车挡风玻璃前的孙建新的鼻子被突如其来的刹车一下子撞到了玻璃上,鼻子在不停地流血,这时司机大骂静秋:滚开,你不想活我还想活。此时孙建新抬头往车下面看,一种疼惜情感油然而生,他们两人四目相望,孙建新这时才回想起之前有一次静秋为了她重病的母亲苦苦求司机带她母亲去医院的场景。随后车开走了,从汽车上掉下来的一本画了山楂树的日记本,静秋被画中的山楂树吸引,之后她把这本日记本交到了汽车站,过了一段时间后,这本日记本终于被孙建新找到而领走了。这是故事中静秋与山楂树的第一次奇缘,也是孙建新第一次开始注意上静秋了。

    一次静秋沿着铁路在拾荒,刚好到了河边时,她看见水边有个破锅,很沉,她拼命地想拖上来,被远处刚好在水边洗自行车的孙建新目睹后,孙建新飞快跑上前帮忙,后来他又帮助静秋把锅拖去卖。在路上,他们碰

  • 2021-06-09

  • 2021-06-10

  • 2021-06-11

  • 2021-07-06

  • 2019-10-28

  • 2021-07-10

  • 2021-08-16

  • 2019-10-28

  • 2021-08-07

  • 2019-09-20

  • 2021-07-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0-29

  • 2021-07-1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21-07-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6-26

  • 2022-03-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2

  • 2023-03-21

  • 2022-06-02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
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布达佩斯之恋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