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非洲读书笔记 > 地图 > 非洲读书笔记
非洲读书笔记

(共 7790 篇)

  • 1、 《非洲》读书笔记系列7篇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帮大家整理的《非洲》读书笔记,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我们能够在阅读当中学会悟道,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此时我们借用读后感,再一次回味这本经典的作品。

    《非洲》读书笔记(篇1)

    这本书的内容讲的是酷酷猴和花花兔接受了好朋友黑猩猩和非洲狮王热情的邀请,开始了神秘的非洲之旅。这一段神秘的旅行当中充满着重重危机,酷酷猴用数学的知识解决了很多的难题。一天,花花兔拿着一封神秘的来信,信的内容是:“我听说你聪明过人,此次来非洲还战胜了黑猩猩,可是别人都说我非常聪明,因此我很想和你比试一下,有胆量来找我!我的地址是一直向北走气死猴公里。”酷酷猴看了后却十分冷静的笑了笑说:“要找到大怪物,必须先要算出气死猴的公里。”

    既然这三个字代表三个自然数,咱们就可以把这三个字向三个数那样运算。我可以把算式左端的除数,移到右边变成乘数由:“气死猴气死猴÷气÷死死÷死猴=气死猴。”可得:“气死猴=气死猴×气×死死×死猴。”花花兔还是听不懂酷酷猴很有耐心的讲解说:“由气死猴×1001=气死猴×气×死死×死猴1001=气×死死×死猴,花兔开窍了,他边说边写:“1001=7×11×13也就是1001=气×死死×死猴=7×11×13算出来啦!气=7死=1猴=3。”酷酷猴轻松的解决了难题,他们骑着1飞快向北跑了713公里,终于找到了大怪物。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智慧是强大的,拥有智慧你将无可战胜,这本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原来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有很多奥妙。啊!我的收获真多呀!

    《非洲》读书笔记(篇2)

    七彩的非洲有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

    这是个五彩的世界,无论是他们的天空、花草、日常生活还是工艺品,都无一不是五彩缤纷的……

    在作者笔下,非洲是一个奇幻又五彩的世界:湛蓝如洗的天空、五彩的花朵和树木、还有可爱的动物,蝴蝶更是美丽。

    我仿佛到了非洲,一个花的海洋,动物的世界。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展翅飞翔,这里的美是不尽的。

    我也想到了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夸赞非洲?是因为我们不如非洲的美丽。

    我们的天空是灰色的,因为工业排污太多;我们的树是稀少的,因为我们过度开发;我们的花儿是暗淡的,因为我们空气污染太厉害。

    我们这没有多少动物,没有蝴蝶飞舞,没有鸟儿飞翔。我们这么下去会怎样呢?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保护环境,

  • 2、 《我校外教学非洲篇》读书笔记

    书名:我校外教学非洲篇

    作者:玛丽_德雷沙席斯(marie_theseschins)

    译者:张淑惠

    出版社:新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二零零x年六月

    内容提要:

    这本书的主角名字是多柔,多柔是一位女孩,爸爸再报社工作,专门写关于偏远国家的报导,多柔有一位好朋友,是个大人叫做米歇尔,而多柔才十一岁,米歇尔都已经可以当他爸爸了,但俩个人还是很合得来。

    多柔住在德国汉堡,有一天,爸爸跟多柔说:“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西非旅游?”,原来是米歇尔邀请他们一起去他在西非的家里作客。

    在某一天,他们父女俩就搭飞机前往西非,在飞机上,多柔还认识了一位空中小姐,父女两一下飞机就看到了米歇尔与他的亲友们,在西非就感觉像是进去了三温暖,因为西非接近赤道所以很热。

    在西非,他们的房子是“九重葛”,是一间通常都给白人住的房子(对非洲人来说只有白人才住得起那种房子)在西非,多柔学会下属于西非的棋,还吃到了许多不同的食品,也交了许多不同的朋友,多柔的爸爸想去库马西,但是,多柔却不想去,因为他太喜欢在西非的生活,因为所有人都对他好亲切,但爸爸还是要去,在离开前,还遇到了两个替多柔道别的孩子,使多柔更加不舍。

    读后心得: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大家看的好书,还出了两本,一本是印度篇,一本是非洲篇,我们看的是非洲篇,我最喜欢主角多柔,因为他走过很多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听起都是很好玩的地方,我也很想去。

    书中运用了很多形容词,让文章更加生动,我也很希望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有一篇,“你的头发,我的头发”这篇,就清清楚楚的写出对西非人的头发的看法,不会偏离主题,这位作者实在太厉害了。

    我觉得这本书是真的值得大家看,看完这本书之后,让人生多了许多乐趣,希望这本书可以一直卖下去,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过这本书。

  • 3、 非洲草原历险记读书笔记500字

    寒假,我读了《非洲草原历险记》,它带我领略了大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与无处不在的危险。 书中主人公是多利、里娜、蒙志一行三人。里娜,作为姐姐,她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做事小心谨慎,胆子小,却喜欢用暴力对付三弟——不听话的多利。蒙志,作为老二、最大的男生,他有超强的求生技术,面对困境从不绝望,勇敢又智慧。多利,作为最小的“猴子”、专门捣蛋,虽身手不凡,异常敏捷迅速,但成天唠唠叨叨,罗罗嗦嗦,是个十足的闯祸胚,遇事不用大脑思考,与他那个深思熟虑才采取行动的里娜老姐形成了莽撞与稳重的鲜明对比。 多利一行人被偷猪者欺骗而被遗弃在草原上,遇到了正在大迁徙的角马、轮流“站岗”的獴、草原大“建筑家”白蚁、继恐鸟之后最大的鸟——鸵鸟、有着“顺风耳”“千里鼻”的土狼、陆地上最大的大象、还有羚羊、高角羚、秃鹫、瞪羚、黑马羚、河马、长颈鹿、斑马、采采蝇……但在同时,他们也遭到了大火,鳄鱼、犀牛、猎豹、流浪狮子等的袭击,最后经马赛族的帮助,乘坐了去都市的巴士,回到了文明世界。 赛伦盖提约14800平方公里,可谓辽阔无垠,但随着21世纪的城市人口增多、自然环境破坏等现象,这样的无污染野生草原已经寥寥无几了,还有上万寸的土地再也长不出作物了。如果不能挽回,倒不如珍惜。让我们在大自然永久改变之前,拥抱地球上不可思议的美景和生命!

  • 4、 读走向非洲有感

    403班李林翼妈妈

    非洲是一个与我们相隔遥远、充满着神话色彩的国度,曾几何,我一直以为非洲就是黑人,就是原始森林或者是大片大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今天当我拿起孩子的书本,一字一句读完走向非洲后,我才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狭隘,原来非洲的美是作为一个亚洲人所不能比拟的。

    非洲一样有草原、一样有淡水湖。非洲不光有黑人,还有白人和黄种人,非洲还有53个独立国家,约有1500多个民族。非洲人的食物是如此的特别,毛毛虫和大蚂蚁却是他们的美食,非洲人的头部负重也是令人惊叹不已,能携带相当于自身体重2/3的重物。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到处是成千上万的野牛、大象、羚羊以及犀牛、河马、长颈鹿等。

    非洲的美当属埃及。埃及的美便是辉煌文化的珍宝——金字塔。埃及共有80多座金字塔,位于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有46xx年的历史,塔高136.5米,相当40多层楼那么高,用200多万块巨石砌成。它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

    埃及的绘画艺术是远古文明的一颗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线条造型、填色、平面展开,不受透视局限,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走进非洲仿佛进入一个神话世界,领略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一切似乎回到远古时代:医学之神伊姆霍特普护佑着我们的健康,女神伊西斯给予我们无限的母爱,爱之神哈托让我们天天置身于快乐的世界。一个个硕大的南非钻石散发着耀人的光芒。海边,一大群土著人围着篝火欢快的跳着舞蹈……

  • 5、 BBC:非洲观后感

    《bbc:非洲》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3年,凭借出色的拍摄手法和精美的画面赢得了网友们的超高评价,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7。一共6集,在每集的最后十分钟里,会播放一些花絮,在那些轻描淡写的画面中,已经很能体会拍摄者的不易了。

    4年,800万英镑,近百人团队,550台21种不同型号的摄像机。此外,拍摄团队合计吞掉了6500片抗疟疾药。

    有太多太多画面令人惊叹,不知道是用什么方式拍到的,不是导演系的,不得而知。只能从中感受导演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非洲,由于自然条件的严酷,使得生存在这里变得异常艰难。解说里经常会传达出这样的观念,越是严酷的环境越是隐藏着生机。

    为了使生命延续,变成更强者,雄性动物要经过激烈的角逐,才能拥有和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利。这种准则存在于任何一种动物,无一例外。大到大象小到昆虫,甚至在家庭内部,这种竞争也不可避免。一对鲸头鹳夫妇一次只能养育一个孩子,他们便会选择强壮的那个悉心照料,而放弃弱小的那个。你会觉得这很残忍,的确。可正是这种准则,才让这里的动物,有着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对环境超强的耐受()力。站得高,才能看到更多。

    并不止动物,对摄制组来说也经历着强烈的情感触动。严重干旱,在迁徙途中饿死的小象;刚孵化出的小海龟,在爬向大海的过程中被飞禽叼走。不禁想到《道德经》里的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类在面对这些时什么也做不了,也不能做。人为过多干预自然循环,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自然是睿智而精明的,它用最严苛的生存环境保留了自己最原始的样子,残酷但是值得。

    最后一集,中国被点名了。希望以后再出现,能有所改变。人类能做的就是保护环境,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而重要的是使它不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

    这些动物将一辈子与这样严酷的环境作斗争,只为获得一丝生机。生命何其伟大,敬畏。希望在未来的某天能带上相机,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亲眼看一看它们。

    第一集:

    配乐也极赞,最喜欢小鸵鸟走路,年轻雄性长颈鹿出场的两段。

    卷尾燕在缺少食物的冬天,会报假警、模拟狐蒙的叫声,把找到虫子的狐蒙引开,自己享用食物

    鸵鸟幼雏跟着父母前往水源地,打斗的狮子们赶走了其他动物,使得它们能接近水源。

    喀拉哈里是黑犀牛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白天独来独往,晚上在星光摄影机下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开始了社交。

    多如云雾的红

  • 6、 《走出非洲》观后感

    《走出非洲》观后感

    原创: 隔水望伊人

    《走出非洲》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也是作者的人生的际遇体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一直以为一辈子很长,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我们殊不知每一步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退路。走错一步,也许是我们一生难以挽回的事。我们这辈子注定会与很多人相遇,但是和我们经常接触的无非是几十个人,但他们也决定了我们短暂的一生。

    整个故事起始于丹麦的一次遇见,凯伦是一位富家女,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号,她选择嫁给了一位住在非洲的伯爵,成为伯爵夫人。他们的婚姻是如此地仓促,当她来到婚礼的现场,司仪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当她的丈夫向她介绍别的人的时候,她开始幻想美好的生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他们新婚的那晚,凯伦买下的畜牧的土地被她的丈夫改成种植咖啡的地方。他们开始了各种的争吵。凯伦的丈夫经常要外出,她开始打猎,排遣生活的寂寞。有一次,她被一只狮子盯上了,她有点害怕,丹尼斯出现了,他救了她的命。

    另一方面,凯伦和她的丈夫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相遇以后,渐行渐远。凯伦发现自己得了梅毒,她才知道她丈夫在外面生活不检点。凯伦不得不接受医院的治疗,梅毒虽然好了,但是她不能生孩子了。

    自此以后,她更热爱非洲土地,包括这里的土著的人。有一次,她看到一个非洲男孩得病,她亲自跑过去,劝说他赶紧治疗。为了和土著的人们交流更顺畅,她还开办学校,教他们英语。她甚至让她的仆人直接喊她的名字。

    她热爱着非洲的土地,就像爱自己的生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她拥有的是无比开阔的世界。假如没有一场火灾,她所经营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快付之一炬。当她感到人生绝望,想要离开这里,换一种活法,和丹尼斯一起私奔,谁知道丹尼斯逝世的消息。

    丹尼斯也许是她生命中最后的一份念想。他喜欢听她讲故事,送她一支笔,鼓励她将故事写下来。他们曾在野外一起欣赏非洲的夜景。丹尼斯曾带着她从空中俯瞰一切。世界在他们眼里就像一幅幅绚烂的油画。

    如今凯伦的梦破碎了,婚姻早就名存实亡,想要去的远方也没有丹尼斯的陪同,她不得不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女人原本幸福的一生就因为一场荒诞的婚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当凯伦和非洲告别的时候,何尝不是和她的最美好的青春说再见呢?也许,整部《走向非洲》就是凯伦的个人成长史,她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到谙熟人世的少妇,在这个过程里,她失去了不只是她的庄园,婚姻,还有那个曾在非洲最美好的年华。

  • 7、 《非洲归来》读后感

    《非洲归来》读后感

    先生课上不时提到一些在非洲的故事,于是捧着《非洲归来》这本书再联想先生讲课的语气,比起其他书来更具有一些亲切感。文字处处透露着海晏的乐观豁达,潇洒和不羁,自嘲而又得意,但就好像好的茶叶是苦涩而有回甘,好的喜剧是欢笑而含泪光,合上了书后或多或少都有点淡淡的惆怅。与其说更了解非洲,不如说更知道李海宴和他在非洲认识的人,见过的事。

    非洲这个在我之前只知道埃及和肯尼亚的地方,现在又多了一个刚果金。历史、政治、社科的理论都能在此一一见证。整个国家被权力和欲望互相撕扯,文明和野蛮互相博弈,还有乌合之众引爆的群体狂欢。十字路口破败屏幕后的大厦,仿若愚夫季马想要拯救的危楼,摇摇欲坠,却仍苟延残喘。

    我真希望皮埃尔的故事纯属虚构,否则若先生大笔一挥,作业一篇「从社科宗教和人类心理学的方面来解读皮埃尔和村长」,那真真得叫人抓耳挠腮。所谓的非洲援建,多少让人唏嘘不已,不寒而栗。若有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此安栖,是否也有山神在此守卫,是否幽灵公主正在冷眼旁观人类的破坏,这若大的非洲自然即将葬送在所谓的发展。

    伴随发展的总是疼痛不已,伴随欲望的总是怨恨纵生,不知钱为何物,载歌载舞倒也快活一生。然而终究车轮前进,这贫富差距的众生百态便在大地上四处留痕。非洲的种种,拨开了纯真质朴的远方,扒开了皆大欢喜的外衣,呈现了繁杂纷乱的人类本性众生相。

    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hard battle

    ― ian maclaren

    在金沙萨的生活中,还穿插着紫玲姐、四夕哥、雨四爷他们在中国的故事,仿佛印证着每个在远方的人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乍一看似曾相识,细细品仍各有滋味。大院里,杧树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相识的人儿聚在一起,无聊中互相调剂,恐惧中互相扶持,而后又各自品尝孤独,谁也不是谁的救赎。老梁的故事果然适合压轴。他见到那位老人时异样的神采,读到最后方能知晓原由。老人深邃的瞳仁里闪耀了名为理想的光芒,即便人终有限,也要将希望的种子撒在民间。张三宽慰的神情为这段名为追求的旅途画了终点,即便人终有一死,也要死得其所自得其乐。也许在某几个时刻老梁骨子里的不甘蠢蠢欲动,然而终究,必须做出名为现实的选择。在非洲的老梁无所不能,回到中国的老梁是老梁也非老梁,皮囊还是这副皮囊,只是灵魂也许无处安放。

    然而神秘如老梁,带给我的震撼也终

  • 8、 走出非洲观后感
    走出非洲观后感 当时是在360浏览器里偶然看到的一个“女人一生必看的20部影片”,而这部正在其中,于是下载了回来,隔了三四个月,今天实在无聊,才拿出来看,女人确实应该看看。里面的女主角凯伦感觉和《飘》里面的斯嘉丽有一点儿相像,可能都算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吧,她们勇敢、自信、敢于反抗旧有的观念。 这部电影是以凯伦的婚姻和爱情为主线的。最开始因为他的情人欺骗了她,不愿和她结婚令她很伤心,随后她就向她情人的弟弟、她的朋友波尔?毕斯要求和她结婚,她并不爱他,只是想要一段婚姻,想要她在非洲的农场有一个男主人。结果可想而知,她和他在一起并不幸福。而丹尼斯的出现改变了她,他们一起打猎、露营,她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后来他们真的在一起了很久,丹尼斯是真心爱她的。但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总是表现的强势,她们习惯占有,所有事情都要按她们的想法来。在凯伦和丹尼斯相处期间,有过一段争吵,我很赞同丹尼斯的观点。凯伦是聪明的女子,她知道丹尼斯每次离开不是都为了去打猎,而仅仅是为了离开,她觉得这违背了爱的真谛,因为她认为爱就是占有,她希望丹尼斯和她结婚,觉得这样一来,丹尼斯就是她的。而丹尼斯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i)但是只有她为此而付出了努力和做出了行动。她对那里的人都很好,最后她一无所有,却依旧想着要为那里的居民争取一块生存的土地,所以当她要走的时候,人们才会依依不舍,这也是一种回报。 这也算是一部励志的影片,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凯伦的那股正直、坦率、善良、果敢、勇于打破旧观念的精神和她独立的品性是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女性同样需要学习的。我们是女人,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像男人一样勇敢、强悍,男人和女人分别需要做什么,本就不应该有什么明确的界定,我们也不应该对一个人有过强的依赖,独立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不能独立,就永远不会有什么作为。 从现在起,努力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独立不一定非要在任何时候都强势,一个成功的女人必然可以处理好强与弱之间的关系,而我希望我可以成为这样的女人,这条路离我还很远很远,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
  • 9、 《非洲》观后感精选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洲》观后感精选 ”,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非洲》观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读完了《非洲草原历险记》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三位主人公:多利、里娜和蒙志去非洲草原探险,途中被困在草原上,最后想尽了各种办法,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的知识,比如,白蚁是草原上最优秀的建筑师,河马的牙齿约有60厘米长,猴面包树的水分很多,寿命很长,可以活5千年以上,昆虫的眼睛是由数千个单眼集结而成的复眼所构成的。。还有三位主人公非常坚强勇敢,战胜重重困难,值得我向他们学习。

    回想去年的寒假里,妈妈送我去上英语课。才出门走了一会儿,,心想:在家里看看电视、玩一玩多好啊,为什么偏偏要受这个苦呢?心里想着不去上课了,这时书中主人公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仍坚持迎难而上的画面一个个浮现在我脑海中,我立即为自己刚刚想要退缩的念头感到惭愧,他们遇到的困难比我不知要大多少倍,我这点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又快步往学校走去。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让我学到了书中三位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我要向他们一样做一个好学生。

    《非洲》观后感 篇2

    暑假来啦,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非洲的甘霖这篇文章。它讲述了两个女孩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执不再说话,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们又重新和好如初。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很深,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

    我们是一对心有灵犀的好闺密,我们常常会不约而同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相同的爱好,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听故事,喜欢小动物!我们一起上学放学有说不完的话,心情不好时会逗对方开心,我们形影不离,就连上厕所都会在一起。但有一天,我们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吵了起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说过话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那件事是我误会了她。我想去和她和好,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开口,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开口。但当我读了这本书后便打开了心结决定下次遇见她就去和她主动和好。

    在暑假的兴趣班上,我们被分到了一个班,她朝我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我走了过去主动向他承认了错误,她原谅了我,我们重归于好了,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我向她介绍了这

  • 10、 茶馆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茶馆,一个拉家常的地方,却折射出一个社会的缩影,茶馆真是一句台词,一个人物,一个茶馆,一个社会,虽已读完,耐人寻味。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茶馆这部书与北京城的语态茶馆为背景,讲述在这个时期里的人和事,表现了社会下层人民苦不言堪的生活和当官只顾享乐的风气。

    读完这本书暂不提感受,我最佩服的就是老舍先生的写法,它能让茶馆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他没有直接写当时的龙争虎斗,而是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为落脚点,侧面来突出,来反衬这种写法,更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因为读者走进了里面的人物。

    前清、民国,朝代在更迭,角色在更替,但不变的是社会现象和风气,人民在战争和高官的压迫中苦苦挣扎,王利发,一个随机应变的人物,我觉得他的茶馆里卖两种茶,一种是为讨好高官而准备的茶,另一杯是同情民众而送的茶,王利发,他的内心也一样清澈明净,同情穷人,对战争很反感,但是当时的时局不得不让他对高官谄颜献媚,想在这个动荡的社会中有一席生存之地,但是社会的动荡只能把他一步步逼向绝路,最后上吊而亡。

    在第一幕中“将,你完了”,让我觉得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人都如棋,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但又不得不如傀儡般受制于人,一颗又一颗棋子被粉碎,而在中国这张棋盘上留下来的只有哀鸿遍野,血染千里的残局景象。

    《茶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之一,他的作品颇多写老北京,并把人性的罪恶从文字中表现出来,与鲁迅的革旧迎新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寻找他笔下的风俗和人文文化吧!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说起老舍的文章,怎会缺少品格下贱,厚颜无耻之徒呢?本文中的多大爷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加入了基督教只为是靠洋人的权力做威做福,而且还想靠骗洋人的钱来享受还败坏家族,油嘴滑舌,对加入的教毫无一丝相信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势利眼。这样的人不但连累了家人,祸害街坊还是国家的反面教材。而传教的牧师也是一个对宗教忽冷忽热,为了亨清福才来中国的洋鬼子,我们中国当时居然让这样的社会败类入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崇洋媚外,朝廷的胆小如鼠感到失望。但将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已渐渐强盛起来,现在外人也开始想得到我们的技术和物品了,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老北京的生活如果不去看那些负面事情的话,其实让我渴望不已,每天

  • 2021-12-06

  • 2019-09-21

  • 2022-12-2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10-09

  • 2021-11-09

  • 2019-09-20

  • 2021-11-24

  • 2021-09-14

  • 2021-09-27

  • 2021-09-17

  • 2021-10-26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12-21

  • 2021-09-25

  • 2021-09-29

  • 2021-11-02

  • 2021-09-29

  • 2021-11-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非洲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非洲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非洲读书笔记、2024非洲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