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钝力感读后感 > 地图 > 钝力感读后感,2024钝力感读后感
钝力感读后感

(共 2041 篇)

  • 1、 读《钝感力》有感(优质读后感)

    前一阵逛书店,发现了《钝感力》一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内心,钝感的同义词是迟钝、木讷,是一个贬义词。打开书的前言,才发现作者所认为的钝感力比我的要广义的多。作者认为钝感力是一种不斤斤计较、开朗的生活态度。

    作者认为人拥有钝感力是很重要的,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当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它会使人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会让人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郁寡欢。它可以使人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大都想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用自己的能耐精明地去获得财富、权力、爱情、健康等……像《士兵突击》许三多式的钝感力的人不多,他的钝感不是消极避世的“难得糊涂”,也不是“阿甘”式的傻,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和追求,他这种活法一样有他的精彩。当下,多数人正缺乏许三多这样的“钝感力。”

    在现实生活中,钝感力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在家里、在学校,有时我们做错了事,家长、老师会批评我们。对此,我们不应该过于敏感,觉得他们是不是对我们有看法,从而,不敢与他们沟通,做事小心谨慎。我们应该平静地去面对这类事情,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要因为这种琐事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否则会对自己更加不利。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吸取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挫折,才能使自己进步。

    对一些不中听的话,我们听过之后就应把它抛在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会使我们心情愉悦、身体健康。所以,学会钝感,我们才能更加快乐地生活。

  • 2、 《钝感力》(读后感范文)

    今天读了小说家渡边淳一《钝感力》这本书。书籍的内容非常简单,通俗易懂,语言也直白,可以说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一目十行的一本书。

    “钝感力”这个概念一方面指的是一种不过分敏感、相对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与处世方式,另一方面也是身体上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种种适应表现。

    作者从身体,健康,爱情,家庭关系,婚姻,工作职场等各方面都论述了“钝感力”的重要性。

    在职场上,有些人会让别人出现的问题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书中讲到了一个工作人员不满意女编辑的说话方式和小伙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以很大,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他人无法容忍的地方。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耿耿于怀甚至每天抱怨,有些人觉察到了但是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如果总是在心中计较这些问题,那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比如说延华康、蔡晶晶、张白雪等人明明是自己心理不正常,还要去报复别人,让人没有办法去同情或者是帮助他们。对他人的问题选择性忽略,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在恋爱当中,因为双方存在个体差异,情侣要学会在某些方面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事实上,无论是恋情还是友情,假如对任何事情都锱铢必较,那么任何很小的分歧,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矛盾。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也走向分离。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当中求同存异的思想。

    适当的洒脱与不在意,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给心灵减轻负担。在竞争日益激烈、压力巨大的现代环境中,也是合适的生活态度。但是不得不说,“钝感力”这个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生而为人是要有道德是非观念的,如果就放任这种所谓的“钝感力”让不敏感出现在道德领域上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假如人们面对道德的约束与法律的惩戒都表示出一种满不在乎迟钝的态度,那么这个社会就将出现许多的问题。

    整体来看,这本书没有提出多少新思想,但是用一个新概念起到了“新瓶装旧酒”的效果,也集成了很多思想进行了一个归纳总结与再度的演绎。

  • 3、 钝感力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钝感力》这本书内容很少,文字浅显,阐述观点也没有提供科学的论证,但是主旨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m.dhb100.com

    所谓钝感,是与敏感相对

    钝感,顾名思义,迟钝的感受。包括感官的迟钝、肠胃的迟钝、情感的迟钝等等。有的人被蚊子一咬就起红疱,瘙痒难耐,是皮肤敏感;而有的人被蚊子咬了没事一样,不痒不挠,是钝感;有的人冷热不适就会拉肚子,是肠胃敏感;而有的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也没什么,是钝感;有的人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烦恼抑郁,是敏感;而有的人即使面对流言蜚语也能一笑置之,是钝感。

    生活中的钝感

    养育孩子需要钝感。我们在养育孩子时,不要一味追求清洁干净,越是无菌,人越容易生病,孩子适当吃些家中的杂菌也无大碍,反而可以丰富肠内菌群,增加人们对外来细菌的抵抗力。

    夫妻相处需要钝感。生活中很多夫妻离婚的原因不是外遇出轨,而是牙膏应该从后面开始挤还是前面开始挤,衣服是挂着还是叠着这些生活琐事上的不同。婚姻中夫妻双方都不该在某些地方过于在意,应该不拘小节,相互包容,而包容的背后其实是钝感力。

    身体健康需要钝感。有一个实验,通过不断骚扰实验老鼠,使其一直处于不安和烦躁的状态之中,后来老鼠的胃部血管开始变窄,血液循环变差,胃最上面的黏膜部分开始出现溃烂,最后导致胃溃疡。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会使人的血管变窄,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身体各部位的健康,高兴和放松的情绪会使人的血管舒张,血液能够顺畅的流遍全身,从而保持健康。所以,钝感力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平和。

    叱咤职场需要钝感力。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能在各种团队中合作,能换位思考和同事的分歧,心胸宽广的面对指责、委屈、刁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回首看当年工作中的困难,会觉得都是浮云。所以,职场的钝感力是“难得糊涂”。

    把敏感用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是书之外的感想。最近看一本小说,作者的文字很细腻,比如描写女主喜欢在图书馆穿行的感觉,喜欢把手指放在书脊上慢慢滑过然后找到她想要的那本书。我也无数次的在图书馆和书城穿行,无数次的用手指慢慢滑过书脊,却从未好好体会那种感觉。当我读到那里的时候,心里默默的受到启发:美好的事物还是值得我们敏感一点。

    对渡边淳一的第一印象,就是在青涩时期听说过的《失乐园》,虽然没有看过,但知道好像是讲婚外情内容的,于是对这个作者喜欢不起来

  • 4、 《钝感力》读后感4000字

    《钝感力》读后感4000字

    吉凤来

    近来偶读到渡边淳一先生撰写的《钝感力》一书,渡边先生是位医学博士,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本书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就是想告诉大家:并非只有灵活和敏感是才能。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才是生存最重要、最基本的才能。全书只有10万余字,花了一个晚上看完全文,受益匪浅。这本书中关于在工作、生活、家庭以及健康方面所提出的见解,我认为还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阐述其合理性。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复杂化、冷漠化的时代,学会降低敏感度,保持宽容、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将是化解各种人际危机、矛盾和冲突,建立和谐人生状态的重要法则。我在本文中从身体、工作和生活三方面详述钝感力的作用。

    一、身体方面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的夏天,天气炎热,我经常和哥哥在户外乘凉,露出的胳膊和小腿被文字叮了,我会慌忙拍打,赶走了蚊子,之后还是感觉痒,于是开始抓挠,结果被叮的地方很快红肿起来。有的时候抓挠多的地方,皮肤就会糜烂,变成湿疹。相反我的哥哥只是轻轻拍打一下赶走蚊子,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这种情况下,很明显敏感的我,钝感的哥哥,谁都能看得出,在应对蚊子叮咬的瘙痒时,哥哥的皮肤更健康,而我的皮肤则太敏感,容易受伤。皮肤过于敏感的人,在被蚊虫叮咬之后,如果一直抓挠患处,很有可能造成皮肤溃烂、发炎。而此时,反应迟钝的皮肤就显现出了优越性。

    现在各种各样防治疾病的报道不绝于耳,其实没必要想的过于复杂,对健康最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顺畅地流淌。为此,需要让全身的血管一直处于舒张状态,控制血管的神经叫做自律神经。尽量避免刺激自律神经,让其总是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极为关键。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控制,两者作用相反。交感精神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加剧,会使血管变窄,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可以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放松情绪。所以,要想让血液循环畅通,就需要努力使交感神经安静,让副交感神经活跃。一般来说,精神紧张、不安、焦躁,以及

  • 5、 《钝感力》读后感200字

    我理解的钝感力的概念,是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轻松。

    处于钝感,是一个人睿智成熟的表现。当然这个非常不容易,是我一生需要修练的过程,也是磨练心性的历程。

    就像王阳明哲学一样,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每一个当下,都是修行的过程,不要认为读这本书或者反复阅读就能提高自己钝感的才能。大错特错,真正的钝感能力获得是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情绪,一言一行中的习得。

    说起来真的特别有趣。人生,它不就是一场修行吗?加油!

  • 6、 《钝感力》读后感800字

    钝感力有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我所理解的钝感力就是对度的把握度。为了培养人的钝感力,也需要得寸进尺的精神,就是需要得意忘形。人一般都喜欢被肯定和夸奖,不管这种肯定和夸奖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甚至有无根据。坚定信念,继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失去自信、止步不前时,无论怎样的左思右想都于事无补,这时候,就要摒弃杂念,更为大胆、充满自信地向前迈进才行。这种精神正是钝感力本身。

    人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才能的有无,而在于究竟能把人的才能发掘和引导出来多少。社会上所谓有才能的人,都有一个在适当时期,用适当方法将其才能发掘、引导出来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家长、老师或者上司。众所周知,孩子们非常单纯,是得寸进尺的典型,所以没有比利用孩子这种习性更好的办法了。不管多么优秀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大人,倘若每天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之中,长此以往,他就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似的人了。因此,语言很重要,一句话可以救活一个人,也可以杀死一个人。对于才能,也是如此。

    很多人经常会被朋友或者同事嫉妒、中伤和刁难。不要听到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要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拥有心胸宽广的钝感力,不管多么痛苦的事情,都能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坦然地以积极进取的态度生活下去。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只有拥有这种钝感力的人,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在团体生活中出人头地。

    总之,钝感力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处世态度、一种生存技巧。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而且,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7、 最新钝感力读后感合集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对于作者作品的体悟,我们可以写在作品中,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你看到本文时或许正在收集作品读后感范文吧。下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钝感力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钝感力读后感【篇1】

    《影响力》被某位我不曾听说过的着名营销专家推荐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的五本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一直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对比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只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平衡自己了。这个原理可以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情况,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一定算不过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选择,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高中老师曾说应该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资源呢?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情况下选择了某种东西,就会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

  • 8、 《钝感力》读后感2500字

    《钝感力》读后感2500字:

    大家想到天蝎座,除了想到“腹黑”,就会想到敏感。虽然并不迷信星座,但身边的天蝎大概都是极其敏感的人。敏感是个中性词,但在我身上,太过于懂得察言观色,在人际交往中对周围人的情绪锱铢必较,是觉得不开心的罪魁祸首。

    两年前还在公司上班,因为工作的事常常不开心,对所管辖的负责人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造成的障碍,常常觉得委屈,几次与上下级都造成冲突,甚至好几次在领导办公室掉眼泪。

    坐在我旁边的a同事比我大四岁,是和我完全相反的人。他长得矮小,眼镜总是滑倒鼻梁,给人一种很好欺负的感觉。对所有领导的指责,回答都是“是是是,好的,好的,好的,x总”“是,好的,好的,xx姐。”“是,是,是,马上给您。”

    他声音很小,很轻,感觉唯唯诺诺,并总是在同样的问题被领导呵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感觉他的惟命是从与领导的碎碎念,这些一唱一和无条件地附和,全然是默契的戏码,觉得这个男人没出息。

    每次被骂完回到座位上又若无其事地把眼镜推上鼻梁,从不抱怨,继续做方案,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我这样的人,经常下班以后还在想工作的问题,很难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以至于辞职后在自由职业后的两年,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有职场社交障碍,真真是个不能够上班的人。

    在职场中经得起打击还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我的a同事,每次被领导斥责,以我现在猜测,一定大部分时候都左耳进右耳出,低头的那几分钟也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炮轰。打完卡下班骑着动车回家的路上,一定在想媳妇几点下班,今晚要吃什么。回到家做饭,看综艺,把工作中所有的烦恼都丢在了回家的风中。

    我想a在工作时的血液一定比我畅通得多,当然他在那个行业中的耐力也比我坚毅得多,而这种畅通和坚毅就来源于渡边淳一所提出的“钝感力”。

    总说男孩要有比女生有更多承受得住打击的能力,但我身边的不少女孩做得比我好太多,这种钝感力,让他们下班之后每一天都比我拥有更多的快乐。上高中的时候,到高考冲刺的最后半年,因为分心和压力,成绩掉到了年级30名以后,越是担心越是表现糟糕。后来被班主任约谈,他说的话还记忆犹新。

    “你现在的神经绷得太紧了,就像一根橡皮筋太过用力,有可能会断掉,不如放松一点,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重新积蓄力量,才能弹得更远。”

    虽然当年还是没能做到,但想来,“卧薪尝胆”“厚积薄发”与“钝感力”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钝感力”就是当年父母和家长口中的“高情商”和“好

  • 9、 《钝感力》读后感_1100字

    《钝感力》读后感1100字

    一口气看完这书~(只因朋友圈、微信读书的一些好友都在看,新书总是有点火,慕名而来) 书名《钝感力》,通俗地来说,意思就是迟钝的能力,与之对立的是“敏感”。作者旨在告诉现代人对日常生活不要太敏感,这是成功者必备的“钝感力”,也是现在很多人缺乏的一种能力。突然就想起古人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精华总结如下】———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 作者使用举例的手法解读“钝感力”,并说明其重要性,但我个人觉得某些例子略显牵强。如在写吃食物中毒事件上,对没中毒者解释为此人年幼时家庭经济苦难,在饮食方面条件不好,东西掉地上依然捡起吃,吃了杂菌,因此消化系统有细菌抵抗力,对于细菌的侵害有了钝感力;(抵抗力=钝感力?)又如在讲母亲对待亲生孩子方面,于大庭广众之下裸出乳房喂奶,对众目睽睽有钝感力;能忍受喂孩子吃饭、换纸尿裤的各种肮脏,也说成是母亲的钝感力。而这是伟大母爱的真实体现,跟钝感力没半毛钱关系,甚至有些是出于本能去做的事情,并非是对外界目光、自身感受的钝感。 作者原是外科整形医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及自律神经对人体血液流通的作用。他认为,活得健康,体内必需是血液通畅无阻,而这与自律神经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中,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候血管变窄,血液流得慢;如果一个人处于开心、幸福、快乐等情绪中,交感神经则处于安静状态,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扩张,血液畅通无阻,这状态下,人体自然健康。这是一个生物学内容,基于这个逻辑,作者进而举例说明钝感力对人体健康的体现,如职场中领导的训斥教诲、同事间的嫉妒;恋爱关系中的争吵等,如果这时候有钝感力,交感神经就会很快处于安静状态,血液流通好,人们的身体自然棒棒哒。在此,我认为面对这些情况时应该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后情绪,让自己变得宽容大量,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而不是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让自己钝感,反而应该是要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情商。 全书共十七章,每章的例子都取于生活经验,接地气的表达,通俗易懂。印象挺深刻的是作者写到了五官要是过于灵敏,会给人带了痛苦(物极必反),所以得出结

  • 10、 读《钝感力》有感600字

    前一阵逛书店,发现了《钝感力》一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内心,钝感的同义词是迟钝、木讷,是一个贬义词。打开书的前言,才发现作者所认为的钝感力比我的要广义的多。作者认为钝感力是一种不斤斤计较、开朗的生活态度。

    作者认为人拥有钝感力是很重要的,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当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它会使人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会让人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郁寡欢。它可以使人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大都想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用自己的能耐精明地去获得财富、权力、爱情、健康等……像《士兵突击》许三多式的钝感力的人不多,他的钝感不是消极避世的“难得糊涂”,也不是“阿甘”式的傻,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和追求,他这种活法一样有他的精彩。当下,多数人正缺乏许三多这样的“钝感力。”

    在现实生活中,钝感力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在家里、在学校,有时我们做错了事,家长、老师会批评我们。对此,我们不应该过于敏感,觉得他们是不是对我们有看法,从而,不敢与他们沟通,做事小心谨慎。我们应该平静地去面对这类事情,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要因为这种琐事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否则会对自己更加不利。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吸取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挫折,才能使自己进步。

    对一些不中听的话,我们听过之后就应把它抛在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会使我们心情愉悦、身体健康。所以,学会钝感,我们才能更加快乐地生活。

  • 2023-01-05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22

  • 2022-10-0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1-0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09

钝力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钝力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钝力感读后感、2024钝力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