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 地图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2024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推荐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共 1323 篇)

  • 1、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其实在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在想,“当我遇见一个人”那个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他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又与我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交流?但从开始打开书的第一页,我慢慢认为“那个人”是指自己,那是在爱意包围下的本我,也是可以去传达爱意的本我……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当我以为我开始逐渐读懂了这本书感到有丝欣喜的时候,猛然发现,这本书什么时候开始从爱自己,爱孩子,不打扰,不阻止,开始变成了去认同,从教你放手到教你回应,我急忙放下那丝欣喜,重新跟上作者的步伐,还好还没被落太远。

    书中说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润,是确认孩子的感受。我想这就是常说的共情吧,“我尝试站在你的角度,感受你的感受,做出对你而言最贴切的回应。”但是我想,共情感受能力也是分等级的,就像老师在读书会上说的,如果有一个能完全感受到你的感受的人,那你一定要珍惜他,因为他将是你最好的灵魂伴侣。原来看《看见》这本书柴静曾经说过“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叫做感同身受,应该是共情能力的最高等级吧。

    既然学习了,我也试着去运用,发现效果貌似还不错,当然可能也偶尔体会错了对方的感受,弄出笑话,但是在彼此的关系上更进了一步,因为他同样也感受到,我开始去理解他了。我想我阿姨家的弟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好像天生叛逆,爱自由,有爱冒险,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他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父母,实在难以理解他的年少轻狂,但是我可以,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目标,可以体会到他的热血,所以我们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他也愿意多听我说几句话,当时只觉着很神奇,以为是我们同样年轻,现在看到书才知道,是因为我确认了他的感受,他觉着他的感受,他的热血有好好的被认同,被尊重。

    共情力真的很重要,当然有过亲身体验之后的共情力更珍贵,比如现在的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已经不会再去催促商家的上菜速度,打包速度,不再会那么的不耐烦,也不会再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因为高三毕业之后,我当了两个多月的暑假工,一开始因为不熟练耽误了顾客和外卖小哥的许多时间,我现在依然感到愧疚,但我更能体会一个前台有多忙碌,以至于当我现在在看到有像我当时一样手忙脚乱的前台时会努力保持微笑然后我告诉他,不急可以等。

    我一直认为有共情力是一个人懂得爱的表现,现在发现共情力也是一个

  • 2、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2500字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2500字:

    当我遇见一个人,我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她,她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她的家庭里面就会出现争吵,每年都会争吵一次,然后父母会找老人去调节自己的争吵,这好像是一种仪式,就好像老人有权力有能力来评判他们的生活一样。这个小女孩就经常看着这些事情发生,她看到的是母亲因为种种原因给一个年纪比她大很多的男人做情妇,而这种事情没有隐瞒。父亲因为这件事会殴打母亲,两个人会扭打在一起,然后没有人给这个小女孩做饭,没有人会关注到她。其实也对,对于她的父母来说他们正在处理自己焦头烂额的生活,又怎么会关注到她的感受,而且在农村很多人的心思没有那么细腻的,被忽视也是正常的事情。母亲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庭,父亲应该是可以选择留住母亲的,但是母亲还是离开了。

    母亲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家里所有亲,在这里没有像电视剧里面的剧情一样会有人问你,你是跟着爸爸还是跟着妈妈,因为你没有权利来选择,就这样我跟随在了父亲身边。当然了,母亲也是厌恶我的,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母亲应该是厌恶我的甚至应该是根本不在意我的,因为她背叛了家庭之后还带走了家里所有的钱,其实母亲不怎么缺钱,毕竟她还有自己的情夫,那个又老又有钱,又有势力的男人。但是她还是带走了,那么剩下我和父亲两个人,只有家里的房子,农村的三间房子,然后什么都没有,父亲从零开始学习做生意,养我长大成人。其实小时候受的苦现在想想确实很苦,比如自己做饭,帮着父亲做生意,父亲当时什么都做,什么收鸡鸭鹅,皮毛,什么都做,这些活是非常脏的,但是我从小也会帮助父亲来做这些事情。别说什么做饭、喂鸡喂鸭,这都是小事,最难的是等待。我最讨厌的就是等,在风雨中等待,在大雪中等待,在黑暗中等待,因为你不知道你等的那个人是否会平安。

    那个时候电话还是奢侈的,父亲很早或者很晚又或者是暴风雨雪都会去做生意,赚钱嘛,都是为了家庭里面需要多赚一点钱。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有钱了怎么不多消费一些,没办法,以前苦过,所以不懂得奢华。

    后来更是戏剧性,父亲有机会让母亲回家,母亲的要求是可以让她的情夫来家里,父亲答应了,就是这个答应,让我不敢面对人生中的恶。母亲会在隔壁的房间和这个情夫做爱,毫不掩饰,她从来不会在意我的感受,父亲是默许的,而我是没有任何能力的,我不懂,我不懂人这个字里面的含义是什么。所以很多人和我说你的母亲可能有她的难处的时候,我不懂她的难处是什么,如果是爱情

  • 3、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500字

    爱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对此,李雪说: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决定孩子将来能物质丰盛的是心灵,而不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轻轻一点,即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

    想起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不过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不会让我等,比如学校要交钱了,妈妈总是第一时间把钱给我让我去交,不会因为暂时没钱给我就让我等着,即使真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妈妈也是跟我讲清楚的。

    好习惯无法培养,换习惯只因匮乏爱。一提到习惯,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养成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那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迷,一次吃饭的时候吃了一两个小时,饭都凉了,并且把碗摔了。

    又一次妈妈把刚买的盘子放在柜子里,我就去开柜门玩,玩着玩着把妈妈刚买的盘子都给摔碎了,当时非常害怕,就吓哭了,但是后来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我,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什么也没说,看我哭了就抱着我,过一会就去给打扫干净了。

    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只盯着电视看,知道自己应该先吃完饭再看电视,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也得好好吃饭。

    石榴班小花老师

  • 4、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1500字-你好!内心的小孩

    一、爱她(他),如他所是,非如你所愿

    适用于情感关系,尤其是父母、夫妻、子女。

    之于子女,不要想着如何去改变他,告诉他什么是对的,让他按照历史经验做事。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感觉,要尊重孩子当下的感受,回应他的感受,与他一起体验。

    之于爱人,给与尊重,而非按照自己期望的伴侣形态要求他,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的成长步伐。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成长,伴侣也会感受到。

    之于父母,切勿矫枉过正,理解父母生活的背景时代,从而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也无需过于关注父母的思想而强压自己也有同样的方式,父母是独立的,自己也是独立的,基于现有的情景,给与关心和陪伴即可,无需告知如何更好,就像我们自己也不需要别人指导生活是一样的。

    不要企图规划别人的人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如果过多的关注别人的人生,活成几个人的样子得有多累?

    二、关注内心小孩,能量集中向内,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

    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是通过感受来感知自然,学习各种事物,渐渐的长大成人,反而忘了去感受自己的内心,做事先会用规则和逻辑,忘了本质需求,常常因此而设限,告诉自己不可能。

    比如我一直焦虑赚钱攒钱买房这件事,我就想等我有了房有了钱我就出去旅游给父母家人更好的生活,所以我要好好上班,上班就要努力要加班,才可以有好的绩效。一直处在这种焦虑中,我忘了我本身的需求是什么,而关心更多外在的表现,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限制条件,比如好的绩效一定要加班,有钱才可以旅游,有了房才会快乐。实际上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给自己的错误认知,错误匹配逻辑。

    当我知道去关注自己的感受时,我会重新审视我的需求,我核心的需求是快乐,如何快乐?家人开心。家人如何开心?全身心的陪家人聊天,感受他们当下的感受并给于回应,形成高质量的陪伴,而非陪孩子玩的时候还想着工作方案。为什么要旅游?因为想要开阔视野想要快乐。那么选定好目标后,规划时间、背上行囊,无需考虑要花多少钱、假期太短以后再去吧,尊重当下的感受,在经济允许范围内,走出去,去感受自然,放下顾虑。如果当下的感受没有实现,未来遥遥无期。

    尊重自己,遵循内心的感受,感知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与自己和解。

    三、无念之愿,无为之为

    一颗种子不会学习了大树的脉络和枝干如何构成才去生长的,而是他告诉自己要长成一棵大树!当你有梦想时,只考虑如何实现梦想即可,无需考虑物质上的限制条件。

    比如支付宝最初的需求只

  • 5、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

    每本书总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图。

    无论如何,再看看做摘抄的时候把光亮翻坏,还有过去的日记里,都看得出来:这几本书都一定是鼓励和治愈到了这几年的我。既然是陪伴了那么久的作家,所以呀,刘同的书就总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好像字里行间都会跟你说“大家都会这样,没有关系的,要努力,一切都很好呀……”这一本也不例外。

    《一个人就一个人》,建立且享受自己的世界又用不一样的目光和角度去欣赏外界,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人从应该到可以到就一个人。一个人不是数量上的单独,只是在有了身边一切之后还是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能够很好地度过一个人的时间。好像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多,还对即将到来的“远行”有恐惧,所以对这本书更有兴趣,觉得还是能够从中得到鼓励,也可以看到学习到,这样一个厉害的人他是怎样的。

    书里好多章节太容易让人泪目。“从不后悔遇见你”里小琴和lucas奇妙又幸运又像是命中注定的相遇,好期待他们故事的后续;“友谊旅馆”中的妈妈,儿子对她从误解到后来长大理解接纳;写奶奶的情节,其实也像《寻梦环游记》里一样,真正的亲情和爱,没有忘记就永远不会消失,他们都在,一直都是……这些故事都真实动人。现实的故事可能是更能打动自己,从书里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生活还是很奇妙的事情,诚恳又真挚的文笔更是让距离更近,还是能够从他的书里找到“嗯嗯嗯,是是是”这样的和谐,好像每一句感叹都是自己发出的,好像也是因为这样的和谐,才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力量。“相遇不是幸运更像是注定,相爱不是随意是结伴远行”,想去郴州吃一碗鱼粉,像以前想吃高邮的咸鸭蛋一样,原来文字都还可以那么馋人……好看好看好看!

    书也有好好的心意,有一封“读完全书前请勿打开”的信,手写的字好清秀,这一次也不会再把书翻坏。还有好看的书签啊,哈哈。书里有句话是“只是循着文字,就能回到过往的日子”,这也是我想写下日记,不管是本上还是备忘录里,在未来也都可以再回到现在的某一天,能够看到一步一步。

    接下来的新路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尽量减少日后因偶尔的疏忽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 6、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优秀范文)

    每本书总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图。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www.dhb100.com

    无论如何,再看看做摘抄的时候把光亮翻坏,还有过去的日记里,都看得出来:这几本书都一定是鼓励和治愈到了这几年的我。既然是陪伴了那么久的作家,所以呀,刘同的书就总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好像字里行间都会跟你说“大家都会这样,没有关系的,要努力,一切都很好呀……”这一本也不例外。

    《一个人就一个人》,建立且享受自己的世界又用不一样的目光和角度去欣赏外界,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人从应该到可以到就一个人。一个人不是数量上的单独,只是在有了身边一切之后还是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能够很好地度过一个人的时间。好像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多,还对即将到来的“远行”有恐惧,所以对这本书更有兴趣,觉得还是能够从中得到鼓励,也可以看到学习到,这样一个厉害的人他是怎样的。

    书里好多章节太容易让人泪目。“从不后悔遇见你”里小琴和lucas奇妙又幸运又像是命中注定的相遇,好期待他们故事的后续;“友谊旅馆”中的妈妈,儿子对她从误解到后来长大理解接纳;写奶奶的情节,其实也像《寻梦环游记》里一样,真正的亲情和爱,没有忘记就永远不会消失,他们都在,一直都是……这些故事都真实动人。现实的故事可能是更能打动自己,从书里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生活还是很奇妙的事情,诚恳又真挚的文笔更是让距离更近,还是能够从他的书里找到“嗯嗯嗯,是是是”这样的和谐,好像每一句感叹都是自己发出的,好像也是因为这样的和谐,才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力量。“相遇不是幸运更像是注定,相爱不是随意是结伴远行”,想去郴州吃一碗鱼粉,像以前想吃高邮的咸鸭蛋一样,原来文字都还可以那么馋人……好看好看好看!

    书也有好好的心意,有一封“读完全书前请勿打开”的信,手写的字好清秀,这一次也不会再把书翻坏。还有好看的书签啊,哈哈。书里有句话是“只是循着文字,就能回到过往的日子”,这也是我想写下日记,不管是本上还是备忘录里,在未来也都可以再回到现在的某一天,能够看到一步一步。

    接下来的新路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尽量减少日后因偶尔的疏忽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 7、 一个人读后感

    一个人读后感范文一

    《 你很像一个人》讲述了:乡下小学的一名教师,她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一个孩子跑过来,对小艺老师说她很像一个人,小艺问那个孩子,她像谁,但那个孩子一跳一跳的跑开了。另一次一个孩子调皮被留在教室,小艺送那孩子回家时,孩子又说了你很像一个人,小艺问了,那个孩子却没有回答她,那孩子一跳一跳的跑开了。又有一次,一个孩子被高年级的孩子把头打破了,小艺批评了那个孩子,帮受伤了的孩子包扎好,问他疼不疼,虽然那孩子说不疼,但小艺心疼的流泪了,那孩子又说小艺像一个人,小艺问了,但那孩子却不说。

    从一次作业中,小艺知道了,孩子们觉得小艺像他们的妈妈,小艺忍不住,流下了滚滚热泪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老师也像我的妈妈,除了父母,没有哪个人可以这样照顾一个孩子,小艺却这样做了。读到末尾,我也被感动,我也好想喊小艺一声:妈妈!

    一个人读后感范文二

    尊重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震撼,同样可以使别人得到自尊和自信,只有自己尊重别人了,别人才会重视你自己。

    今天我和妈妈去图书馆,在阅览室无意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尊重每一个人》,便兴趣盎然的读了下去。

    这篇故事讲了一位中年妇女领着小男孩走进了巨象集团的花园,把好的餐巾纸扔到一位老人刚剪过的草丛上,老人诧异地看着他们,把餐巾纸扔进了垃圾箱,可是这样反复了几次,那中年妇女指着老人教导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便会像他一样卑微低贱的工作。老人借来手机打了个电话,就免去了中年妇女的职务,原来老人是总裁,老人教育孩子要尊重任何人。

    故事中的中年妇女为了教导自己的孩子,而向一个老人扔出餐巾纸,而且当着老人的面贬低老人,一点也不尊重他,就是因为她自己的不尊重和傲慢,导致了她被解雇,直接被开除。在生活中不尊重人的现象很多,我曾经看到愤愤不平的一幕,开宝马车的人把捡垃圾的妇人撞到,下车不仅不扶起她,还对她一阵臭骂。行人看不惯了,纷纷指责他,他只好夹着尾巴开车逃窜了。

    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多么的卑微,我们都应尊重他。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而且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牢记普希金的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倍!

  • 8、 一个人的宁静之旅——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一个人的宁静之旅——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我是在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想起那个问题的。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某一个读书日,报纸上发起一个讨论:如果让你在大海上漂流一年,只能带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

    回答众说纷纭,当时我的选择早已不记得了。捧着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那个答案突兀地闪现:手上的这一本便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我会选择“静”。这些朴实得有如黄土的文字里,藏着一股宁静的力量,静到一低头就能看见长长的过往,静到能听见天地之间最清晰的心跳声。

    我惊异于字里行间的灵气,而我得知作者只读过五年书后,我感到了理所当然。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就像他脚下的土地,木讷无言却宽厚温存。那是宁静到极致后具有的深沉的力量,它迫使我心中的喧嚣沉寂,一寸寸压低我的灵魂,直至趴伏在大地上感受风的私语和大地的呼吸。

    刘亮程是村庄的儿子。他写狗。写马。写虫子,他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观察蚂蚁搬家。写人,熟悉的不熟悉的、友好的对头的。写房子,他津津乐道着他曾荒废了不少时光的那些老房子,那些院门、土墙、墙边的树、树旁的烟囱和悠然的炊烟。写烟、写风景、写木老头;写梦、写死亡和新生。从冬天写到下一个冬天,写每一个人每一堵墙、每一块土皮都将归去的岁月,和天空。

    他是整个村庄最闲的人,他也是整个村庄最忙的人。他蹲在田垄上研究风的心情,他为一所房子担忧能否晒到阳光,他听见一朵野花吟吟的笑声像个傻瓜似的一个人在荒野中笑出来, 他觉得屋后的那个榆木疙瘩是村庄的头颅。

    刘亮程以他孩童般的眼光注视着大地的一切,同时他又以先知般的悲怆预言了生命中吹彻的风和一年年累积的冬日。他是一个随性的赤子,任由自己飘荡在每一个司空见惯而不为人知的角落,就像一阵风、一场梦。

    那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拿起这本书,在浮躁的世界里获得暂时的澄澈 。我愿意带着这个美丽的妄想,一个人在无边的海洋上流浪。

  • 9、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读后感_900字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读后感900字

    作为一位新妈妈,差点被所谓”规律作息”“睡眠训练”引入歧途,在与宝宝天性的对抗中无意间看到李雪的文章,继而找到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茅塞顿开。 这是一本很别致的育儿书,它不教你如何喂奶、哄睡、添加辅食,不教你如何早教、玩耍、开发能力,全书围绕亲子关系的构建展开,却没给出几个具体的案例。但我觉得这样的书才值得家长认真学习,为什么呢? 还记得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火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控诉、感慨涌现出来,滴滴血泪汇聚成一个疑问,为人父母为什么不需要考试?父母们带着自己成长的烙印和几十年来沉淀的性格脾性,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养育子女。每当孩子的行为举止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便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在极端的焦虑下,采取各种措施予以纠正,仿佛稍慢一步就会毁掉孩子一生。 这本书试图告诉父母,你的期望是片面的,你的经验是局限的,你的焦虑是无谓的,你的矫正是错误的。孩子有自己的使命、潜力和生长规律,作为父母,你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提供足够的爱和自由,然后静待花开。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看过本书你一定不会这样想。首先要明白,爱和自由意味着什么?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是不带任何评价和预设地了解孩子,是身心俱在的陪伴与呵护,是不带任何预期地培养和引导。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必须充分觉醒,发掘自己内在的小孩,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克服控制欲,不以亲子关系作为其他关系的补偿或替代,尊重另一个生命,享受与他共同成长的每一步。 常有人问,生育的意义是什么?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为了抚养一个注定要离开你的人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底值不值得?看过此书,答案必然是值得。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带着对父母与生俱来、纯粹、无限的爱意来到世上,养育他的过程其实是疗愈父母内在的小孩,是孩子用生命的本真带领父母共同成长,这份经历也是父母人生宝贵而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良好的亲子关系惠及每一个个体。 当我遇见一个人,是孩子,更是自己。

  • 10、 一个人村庄读后感

    一个人村庄读后感范文一

    一个人的村庄,一个人的城,走在属于他的路上,不急不忙,不慌不乱,经过这村也好,那村也罢,没有目的地,心却总是记挂着那归属的村庄。他说,对于黄沙梁,我或许看不深也看不透彻,我的一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又局限了我的一生。又道,当这个村庄局限我的一生时,小小的地球正在局限着整个人类。

    过年时,发现街道能悄悄告诉我日子。晚上六、七点有着平日凌晨也见不到的安静,潮湿的地面没有忙碌的车轮匆匆溅起的水花,昏黄的路灯投下的光少了人影缓缓驻足的遮盖。街边的店铺停下了喧闹的嘴,用整齐划一的面貌面对匆匆经过却不会再停留的一心回家的归人,除下了笑脸逢迎,铁拉门关住了一切喧嚣。街道在轻声说着:嘘,快回家吧。除夕了。随着耳边毕毕剥剥声此起彼伏,脚下鞭炮绚烂后的红色残骸愈来愈多,街道悄声说:年的脚步远了。但我却想念起除夕的宁静,即使有走在路上的人,也是归心似箭,从没有哪个时刻人们身上有如此深刻的家的标记。我想,这家的标记却如此轻而易举的铭刻在刘亮程的小小村庄里每个小小人物身上,冯四韩三,每个名字都有村庄的痕迹,每个故事都带着村庄的纯朴味道。

    他给我呈现了一种不同的活法,一种不敢想的活法。没有阅读完全本,但仅仅是第一部分,所呈现的生活状态都足以让人羡慕。没有纷争,没有漂泊,只有脚下踏踏实实的路,抬头坦坦荡荡的光,固执爱着村庄的他。行走在他的文字中,他如一个导游,向你娓娓道来这村庄的每一点每一滴,他不暇思索就能道出这个村庄的每一样事物背后故事,他用他的一生深入这个村庄,与这个村庄融为一体。或者说,他不只是一个了解这个村庄的人,而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可是后来之人又会记得谁,记得有你来过,这一样事物曾有你的参与才到了如今这模样,就如他说:你们走了。现在没一个人认得你们,他们没动任何干戈便占有了一切。他们是后人,哭喊着送走你们,把所有悲痛送给你们带走。留下财富和欢乐,他们享用。/这已是别人的村庄。

    我开始发现,我阅读所划的字句,都太过总结,读而有味,思而无趣,思考若只是复制他人的思绪,就少了真正的感动,它流动于他文字间的麦香、虫鸣、风呼,流动于他走过的路。我想,读罢他的文章,会想起好好背起行囊,踏上他曾经过的路,可能他的脚步已如他所说:我的脚印不会比一头牛的蹄印更深更长久地留在大地上,很快我将从我走过的路上彻底失踪。一旦我走出去几十里地,谁也别想找到我。但行在路上,走在体悟

  • 2023-05-16

  • 2023-06-15

  • 2023-06-15

  • 2023-02-04

  • 2019-09-21

  • 2021-07-31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3-02-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07-21

  • 2019-10-09

  • 2023-06-10

  • 2019-10-29

  • 2023-06-03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2

  • 2022-04-1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3-06-27

  • 2023-04-27

  • 2023-04-03

  • 2019-09-20

  • 2019-10-24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2024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