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 > 地图 > 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2024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
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

(共 5078 篇)

  • 1、 《穿着棉袄洗澡》读书笔记

    近日闲来无趣,突然来了读书雅致便抄起本韩寒的文集。翻看几页,便看到了这篇文章《穿着棉袄洗澡》。莫要看题目可笑的很,还是有很多墨水的。 新时代的中国仿佛是能迫切出个全才象伊恩弗莱明笔下的詹姆斯-邦德,一个人就能肩负起拯救国家的使命,能够悬崖勒马。可惜的是,在中国改革后的应试教育下还出不了这样的全才,至少我还没见识过。 如果这个时代能出个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这是原文。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经常会爆出一些他们认为的奇人轶事:a县出了个天才,xxx只有x岁竟进了国内知名的c大学。确实是奇,不过不是奇在他的聪明而是他小小年纪竟能应付这么多的考试,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了。那xxx是全才吗?明显他不是人中之王,不过他倒是个应试奇才。 大学生出来打工的报道频频皆是,如果说学习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只不过大部分的人是由好转坏,由坏转更坏。所谓重要的数理化,拿到将来的工作里去又有多少有用的?等你大学毕业了后让你拿几个试剂瓶,又有多少人能配出银镜反应呢?学习意义何在?如果真的正如韩寒所说的为了明天的荒废,把一大把的时间砸在以后不会有接触或有成就的学科上,我宁愿选择放弃,不过我被家人和传统思想两座大山压住确实是不敢喘大气。 每次在闲外之余,翻翻小说,总被家人误以为是不务正业,要多看看语文书,背背英语单词。《穿着棉袄洗澡》文中有提到一句话,记得有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这说得难道不真实吗?你有听说过有谁在高中还捧着本初中的书说在那回味初中知识的,发生率几乎为零的事却硬被拿来作要孩子认真的正当理由。学了六年的英语,口语还不如一个英国六岁小孩说得顺溜。前几天出了趟远门旅游,碰到好几个外国导游,只看到他们嘴在那张着。 穿着棉袄洗澡可笑,但更可笑的是人们不知目的,将所有叫做知识的知识一并吞了。当然也不能为了一个目的放弃所有基础,韩寒对这种人用了另一种比喻,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这里我并不是学什么大文豪批判应试教育的不好,或许这可以挑选出这种背景下的人才,我只是希望能给我们有多一些选择,能有专攻,不要到了大学才这么细致,否则之前的十几年中或许有三

  • 2、 《穿着棉袄洗澡》读书笔记1000字

    近日闲来无趣,突然来了读书雅致便抄起本韩寒的文集。翻看几页,便看到了这篇文章《穿着棉袄洗澡》。莫要看题目可笑的很,还是有很多墨水的。

    新时代的中国仿佛是能迫切出个全才象伊恩弗莱明笔下的詹姆斯-邦德,一个人就能肩负起拯救国家的使命,能够悬崖勒马。可惜的是,在中国改革后的应试教育下还出不了这样的全才,至少我还没见识过。

    如果这个时代能出个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这是原文。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经常会爆出一些他们认为的奇人轶事:a县出了个天才,xxx只有x岁竟进了国内知名的c大学。确实是奇,不过不是奇在他的聪明而是他小小年纪竟能应付这么多的考试,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了。那xxx是全才吗?明显他不是人中之王,不过他倒是个应试奇才。

    大学生出来打工的报道频频皆是,如果说学习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只不过大部分的人是由好转坏,由坏转更坏。所谓重要的数理化,拿到将来的工作里去又有多少有用的?等你大学毕业了后让你拿几个试剂瓶,又有多少人能配出银镜反应呢?学习意义何在?如果真的正如韩寒所说的为了明天的荒废,把一大把的时间砸在以后不会有接触或有成就的学科上,我宁愿选择放弃,不过我被家人和传统思想两座大山压住确实是不敢喘大气。

    每次在闲外之余,翻翻小说,总被家人误以为是不务正业,要多看看语文书,背背英语单词。《穿着棉袄洗澡》文中有提到一句话,记得有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这说得难道不真实吗?你有听说过有谁在高中还捧着本初中的书说在那回味初中知识的,发生率几乎为零的事却硬被拿来作要孩子认真的正当理由。学了六年的英语,口语还不如一个英国六岁小孩说得顺溜。前几天出了趟远门旅游,碰到好几个外国导游,只看到他们嘴在那张着。

    穿着棉袄洗澡可笑,但更可笑的是人们不知目的,将所有叫做知识的知识一并吞了。当然也不能为了一个目的放弃所有基础,韩寒对这种人用了另一种比喻,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这里我并不是学什么大文豪批判应试教育的不好,或许这可以挑选出这种背景下的人才,我只是希望能给我们有多一些选择,能有专攻,不要到了大学才这么细致,否则之前的十几年中或许有三分之一便在那打水漂

  • 3、 《洗澡》读后感

    《洗澡》读后感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杨先生身体安康,只是有点小恙,心里稍安。这位慈祥的老人是近代文坛的国宝级人物,能与她共同生活在一个时代下,都觉得是一种荣幸。不敢想象,假如她逝去了,是否标志着某一个年代的文化从此画下休止符?

    马屁拍过,回到正题,说说《洗澡》我个人之浅薄阅后感。先概括总体感受:一部值得反复回味阅读的经典佳作。

    这样的感受是必然的,很多作品都能得到如此评语,但是能让读者对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充满了感情的作品却不多。

    无论是自命风流的余教授、还是苏联老河马女士、标准美人、心爱的许彦成、美丽的女主角都在杨先生的笔下跃然纸上,好像他们就是我身边的某一个熟人。可以看出,杨先生非常喜爱她笔下的有点书呆子气,对感情发育迟缓的"许先生",在书中轻切地称呼他为"彦成",其它人则都是全名称呼,连我们的女主角也不能幸免。

    而小说中的感情题材放在今天也是很大胆的,一个有妇之夫爱上了一个未婚女子。可是这段感情一点都不恶俗,反而单纯干净的像雨后的嫩叶尖子。因为他们是真心的爱着对方,爱的分寸如此的恰到好处,爱的不敢伤害对方及对方的家人。即使他们觉得仿佛已经认识了几千年,也不敢同游一座山,同处一间房,还要故意的"提高警惕".当他们终于共处一室了,即使说了"愿意做你的方芳"但终究还是没有做成,而是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处理方式。姚小姐说永远不会介入许先生和标准妻子之间,因为她完全肯定地知道了许彦成与她是一样的感受,彼此都爱着对方,既然知道了对方的心意了,那就够了,不需要再用朝朝暮暮来证明更多。于是他们两个像孩子一样开心,即使在标准美人及其他别有用心者面前也坦坦荡荡,这样的情感大抵是最高境界吧。

    如果说《洗澡》仅仅停留在描述男欢女爱的层面,那不如去看张爱玲的小说就够了,杨先生最擅长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把"政治"这种严肃的题材描写的犹如家常里短,油盐菜米一样普通平淡。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没有阴暗晦涩的控诉,却切实地让我们感受到"政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简单又复杂的应用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无论你愿意不愿意谈起,愿意不愿意经历"

    《洗澡》中涉及的特殊年代发生的那些荒谬事件在今天看来也仿佛是才发生的故事、因为"运动"总是在改头换面地不断发生。作者巧妙地用"洗澡"来形容当事人的心态,让读者形象地体会到"运动"的彻底与目的。

    一本好书如美酒香茶耐人回味,今日感悟到此结束,精神食粮万不能断。

    2

  • 4、 《洗澡》(精选)

    《洗澡》读后感《洗澡》是杨绛一部描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思想改造的书。书名为什么叫“洗澡”呢,三反五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知识分子含蓄,改称为“洗澡“。小说分三部,第一部是安排人物出场,第二部写知识分子的缺点,为什么要“洗澡”,第三部则写他们“洗澡”时的表现。个人“坦白”时的表现相当黑色幽默。小说最开篇提到的是余楠,伪大学的教授,老婆宛英是传统女人,没受过什么教育。余楠本来有机会跟“红颜知己”胡小姐出国,因为精明抠门,胡小姐另择了良婿。余楠不得已北上谋生计,加入“文学研究社”,接下来的故事全在文学研究社展开。看杨绛的经历,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跟这个“文学研究社”感觉就差不多。和钱钟书一样,也是描写办公室政治、人物的心理刻画入木三分。区别在于杨绛更有那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就好像讲一个笑话,钱钟书是带着笑意在讲,而杨绛只是平常状态。小说着墨最多的还是许彦成和姚宓的恋情,许彦成青年教授,老婆是“标准美人”,姚宓青春靓丽20来岁家道中落的大小姐。作者处理的还是相当克制,理想化。书里面有些有意思的细节,“是她把小丽惯得喝粥出声”,看样子喝粥出声,哪怕是小孩子,在那时的知识分子眼里,就算的上是娇惯缺乏教养了。至于方芳的事,她曾在一个极小的小会上作了一个深刻的检讨,承认自己“情欲旺盛而“革命意志薄弱。”还是挺有幽默感的。(方芳是和情夫偷情被丈夫逮个正着。)“罗厚记得姚宓有几本法文小说的英译本,想借来对照读原文。姚宓却反对这样学外文,说罗厚偷懒,不踏实。她主张每个生字都得亲自查字典,还得认认这个字上面和下面有关的字,才记得住。”这或许也就也就是杨绛先生的外语学习方法。描写许彦成和杜丽琳即使不和表面上仍旧是相敬如宾,就算是吵架都要用英文怕佣人听见。知识分子终究还是体面一点。姚宓和许彦成的通信来往也颇值得玩味,姚宓面对有妇之夫的许彦成的心态,终究还是敌不得软磨硬泡,出于“同情”,情到深处,也竟能说出“我就做你的方芳”。

  • 5、 《棉袄和玫瑰》读后感600字

    爱是一种细微而平凡的东西,它无时无刻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强大,能使所有人都赞叹不已,它的渺小却也可以令人注意不到。经过反复品读《棉袄与玫瑰》我才懂得,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也知道了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往着约翰和妻子珍妮,他们生活清贫但很相爱。对街搬来一个老人,夫妻俩与老人关系一直很好。天凉了,他们怕老人冷,便攒钱买了一件棉袄与一枝玫瑰放在他门前,结果却被不知情的老人悄悄送回。

    老人只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可是他却替约翰夫妻俩所着想,将自己所受到的恩惠给予他们,尽管他自己也是如此贫穷,生活得如此艰难。

    就因为老人的不知情,才会发生如此温馨感人的一幕。老人是无私的,他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忘却别人的感受,夫妻俩对老人奉献出了自己的爱,也因此而收到了来自老人的“回报”。虽然夫妻的礼物在我们看来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对于他们来说却又是多么难得的礼物。

    当我们付出了就必将会收到回报,这回报或大或小,但却都包含着他人的感激与心意。

    “贫穷”是个嗜血的恶魔,他使人类都渐渐变得贪婪,变得自私,变得肮脏。可是老人却没有被“贫穷”所下的局所感染,而是设身处地为夫妻俩着想。在这三者之间,似乎流动着一股暖流,而那股暖流也似一条无形的链条将他们在冥冥之中连在了一起。

    还记得《一满杯牛奶》中的那位男孩与妇人。这位妇人是仁慈的,是善良的,是大方的。她并没有吝啬于一杯牛奶。同样,男孩也是懂得感恩的,也许,他也只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可是他却不忘当年妇人的救命之恩。妇人的举动在常人看来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却在男孩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妇人是善良受到了来自男孩的回报,正因为当年的付出,才得到了今天的收获。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当你给予别人一缕温暖的阳光,别人必将会还你一片美好的蓝天。

    付出只是一件如此微小的事情,却可以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正如“舍得”,有舍才有得,生活中,我们也应当揭尽全力去帮助他人。

    《棉袄和玫瑰》只是一篇很普通的文章,可是他却给予了我一个能使我受益终生的道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 6、 《洗澡》读后感_700字

    《洗澡》读后感700字

    说实话,我读这本书的起因完全是因为杨绛先生的名头。对这本书的内容和地位之前毫不了解。查资料知道这是《围城》的姊妹篇,还有人称之为“半是红楼半儒林”,读了“前言”部分才知道,是关于新中国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洗澡”一词,是文人们对“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的改称。

    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胡小姐的视角入手,写到余楠,后转到余楠的视角,跟随余楠来到故事的发生地,忽而又转到许彦成和姚宓的视角,写一群旧文人有生存状态,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最后转为多视角,讲在“三反”中每一个人的表现和那场运动对每个人的改造和影响。从写作方法上,这被后人称之为“滚动视角”。

    三个问题:

    1、这群人该不该被改造?被指醒和帮助?看完第二部,感觉是应该的。那些人的不学无术、假大空的扯虎皮拉大旗,虚张声势,相互勾心斗角,打击报复,拉帮结派。把研究当幌子,还振振有词。

    2、这种改造方式是不是合适?感觉有点过激,正如我在读书过程中划线的几句话,让人“挑自己的错就是老实,骂的凶就是深刻。”

    3、如何看待许、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姚、许、杜之间的“三角”关系?我本人认为杨绛先生还是很英明的,杜爱许,但许不爱杜,姚、许之间或是真爱,但是在许有婚姻的前提下,就不值得同情。如果作者是男的,我可以说这是“男权社会下男性视角对爱情的一种主观臆想。”但先生是冷静的女性,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无疑是克制的,没有任其发展,两人虽然有情,但还是不得不让他们分开。这种分开不是他们的主动,而是社会环境,历史因素的分开,心或许还在一起。

    虽然先生不是小说大家,这也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但无疑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老朱强烈推荐。

  • 7、 《洗澡》读后感_1300字

    《洗澡》读后感1300字

    洗澡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伪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 杨綘先生笔下的余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自私自利,见异思迁。遇到胡小姐就想把糟糠之妻抛弃去满足她自己的欲望。他不学无术,工作中得过且过,大事干不好,小事干的遛。拉帮结派,搬弄是非,非常典型的伪知识分子。 有人就有江湖,人可比书难对付多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得不到重用。挂羊头卖狗肉的小人却泱泱得意。 最后我希望用我夹死苍蝇的“十时十分”眉毛骂一句:“我两个脚趾头夹着笔,写得还比他好些!” 第二部分:爱情 爱情贯穿整部小说。从余楠和婉英,许彦成与杜丽琳,姚宓与许彦成为主。 婉英是余楠青梅竹马的朋友。长大之后嫁给余楠。婉英明白自己无才无貌,拿不住身边这位自命“相貌堂堂”的才子。带着侥幸心理进入婚姻。余楠最后虽然没有抛弃她,但她始终也得不到余楠的爱。她虽不爱余楠,却被世俗的道德束缚着不离婚。与其说两人是夫妻还不如说两人是室友。你算计我时,我算计你。这种婚姻真鸡肋。 许彦成与杜丽琳。杜丽琳是一位勇敢的女性。被冠以“标准美人”的称号,众多追求者的她偏偏选择了一个书呆子许彦成。许彦成不爱她,但也不讨厌她。懵懵懂懂的就答应了她的求婚。将就的爱情没有好的结果,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尽管许彦成千般不是,婚内出轨,杜丽琳还是选择处处维护他。对此只能说:食得咸鱼抵得渴。 许彦成与姚宓情同意合,心有灵犀。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只可惜他们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一开始他们“发于情,止于礼”,只是到了后来那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感觉实在是太磨人了,也就光明正大的出轨,让杜丽琳知道。世俗层面来讲他们当然是错的。许彦成与姚宓的爱情是不允许的。只是爱情没有那么多的对错,只有选择。 书中有一点值得提的就是,主角们并没有十全十美。有血有肉,有善也有恶,有欲望也有情绪。十分灵动。这也是杨綘先生文笔的出彩之色。 第三部分:三反运动。 终于来到了本书的标题:洗澡。好比一个处男,苦苦等待二十年,终于能够看见女朋友宽衣解带,沐浴更衣。令人兴奋不已。(这个比喻用来描述一个这么沉重的话题的确有点不太合适)。 “三反”为: 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 洗澡顾名思义就是将那些藏于心里的污垢,秘密,阴暗的角落都公之于世。让群众帮助改造。 有则改之,无则污蔑。 崇洋媚外,资产阶级思想溃怀,自私自利,心中没有党,没有民众。好逸恶劳,贪图

  • 8、 《洗澡》读后感_1100字

    《洗澡》读后感1100字

    洗澡三反以前,这个云集各路文化人的小小研究院已是暗流滚滚。杨绛对人物从不做判断性描述,而是用白描的手法把人物还原给读者。会看到:有工于心计揣摩风向拉拢人心速速上位的,有人前抬人背后踩人见不得人好的,有不学无术却气势汹汹占道德制高点的,有倚老卖老老不正经的,也有独善其身不愿搅和人事的。寥寥几笔,会让人想起现实生活中谁的影子。这群人聚在一起,按说是做学问,大部分时间在开会,做计划,划territory,勾勾搭搭。总共几个人的小组,分正,副,导师,还有其他纵横结构。唯一有些成果的稿件却被另一组人拿去逐字逐句地批判思想。除了热衷“批判”,其他倒与大多数组织无异。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很有代入感。

    洗澡三反开始之后,原有生态里这些小勾当忽然都变成了毛毛雨。广大群众的运动才叫汹涌。小官小洗,大官大洗。衣带渐宽人憔悴,掏心掏肺做检讨。

    检讨不是一气呵成,想做就能做的吗。先有专人“帮助”和“启发”。“启发”是众人不着痕迹地点拨几句,像没头没脑的问题,不能答更不能辩解,叫听的人自己觉悟做笔记。“帮助”像审问,一面问,一面把回答的话仔细记下,还从中找出不合拍的地方,换个方向突然再加询问。有“红面”,也有“白面”。经过一场帮助就是经过一番审讯。

    等组织大致满意了,批准当众反省/“洗澡”。大致主题是:我的丑恶(成长,出身和经历上的根源),我的认识,我的决心。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剥出来,要真实诚恳。群众眼睛都是雪亮的,更何况在一屋子要刺穿你内心,容不下杂质的人面前。有“待浴的人观察得出: 人越是作恶多端,越是不要脸,检讨起来才有话可说,说起来也有声有色,越显得觉悟高,检讨深刻。不过,也有个难题。你要是打点儿偏手,群众会说你不老实,狡猾,很不够。你要是一口气说尽了,群众再挤你,你添不出货了,怎么办呢?” 所谓越臭越香,越丑越美。你的忏悔随时会被群众打断,甚至哄下台,然后如此循环,直到检讨被群众接纳。有人自杀未遂,醒来还见床头批语,连死都不让他逃。

    洗澡之后的故事较短。还是那些人,但元气大伤,隔阂更深,也被体制重新分配打散了。难怪杨绛还出了一本洗澡之后的续集。书中还有一些爱情线,但我很难认同那段精神恋爱。书中的男人(大概除了罗厚)都要么猥琐要么懦弱。倒是姚太太,宛英和杜丽琳这三位女士,心里都明镜似的,从容沉着,小心维护着自己爱的人。

    读这本书对解放后知识分子的命运有了些认识

  • 9、 《洗澡》读后感2000字

    昨天下班后读完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洗澡》,感觉杨绛偏爱姚宓(mi,四声,安静的意思),对许彦成的喜爱也跃然纸上。

    杨先生笔下的许先生和姚小姐终究没打破传统私奔了去,这反倒映衬了作者对文中的余楠欲抛妻弃子随胡小姐出国去追求世外桃源的行径嗤之以鼻。瞧,胡的谐音不就是狐狸的狐吗?宓这个字赐予姚小姐也恰如其分。姚宓温婉而聪慧,活泼又克制,博学而不炫耀,真是让人喜欢。

    我也欣赏许先生,欣赏他对姚小姐克制的喜欢;也惋惜他出于对家庭的忠诚和妻子的誓言而放弃自己对自己内心的富足和幸福的追求;更同情他因为当初没有坚持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而答应了杜丽琳的主动求婚。

    杜丽琳在别人眼中虽是个标准美人,可是许彦成却并不为此动心,他宁愿住自己的狗窝。可见,爱情真的有趣又调皮。你长的再美,在别人看来你可望而不可及,而眼前人却与你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般不愿靠近。丽琳有文化修养又识大体却不得爱人喜爱,空有彦成对自己客气的敬重。

    我想爱情之鸟并不是没有飞过他们两个人的天空。他们二人在国外时,虽然一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但是会在两人都得空的时候相约同去旅行。很难说他们两个人之间不是爱情,只是彦成因为当初对丽琳的喜欢纯粹出于对这个女子的主动追求的一种妥协和半推半就吧。杨绛对他们的这段感情的描述很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里方鸿渐跟苏小姐月下那一吻。苏小姐那晚刻意打扮地很精致,月太美,苏小姐也很主动,鸿渐也就没拒绝。但是相比彦成,鸿渐起初更坚定些,是因为同时期遇到了苏小姐表妹唐小姐。但是后期这段情感无疾而终后,在跟孙小姐的那段时间,对孙小姐的爱就显得有点荒唐了。可能特定时代下的特殊情感才使得鸿渐出于对孙小姐的保护而做出了承诺,而那个承诺促成的方孙二人的婚姻后来被证明并不美满。

    我想,假如彦成在当初没答应丽琳的追求时就同时期认识了姚宓,他会不会更勇敢一点,像鸿渐婉拒苏小姐那样拒绝丽琳?或许,他会有个甜蜜的踏实的爱情,而后来的丽琳也不会有对彦成和姚宓的步步为营的担心。可是,生活里好像没有那么多假如。

    爱情,干嘛那么卑微?本来爱情世界里的两个人就应该是平等的,不是么?

    e神在《红玫瑰》里唱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仿佛真是这样,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求不得,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回过头,是不是ta没有ta认为的那么爱你?因为,情绪不能压抑,只能发泄出来,ta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在文章最

  • 10、 杨绛《洗澡》读后感

    杨绛《洗澡》读后感

    柏士雄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杨绛先生的《洗澡》,一直没时间拜读。这两天把自己憋在小屋子里,静静地看完了这本书。

    全书的背景是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百废待兴,一群知识分子围绕着文学研究聚在一起。这群知识分子里,有丁宝桂这种老学究,有凡事为自己利益斤斤计较的余楠,也有因为父亲去世而放弃学业的姚宓,给别人写学位论文自己却没有学位的“留洋博士”朱千里,一身正气,好打抱不平的罗厚,还有放弃国外优渥待遇,一心回来建设祖国的许彦成以及追随他来的丽琳等等。总之是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

    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三部分是高潮,前两部分是铺垫。小说主要情节推动、人物性格、思想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现。于我而言,整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姚宓和许彦成的朦胧感情线,还有就是“三反”运动来时倒逼知识分子做思想“洗澡”的部分。

    姚宓本是大家闺秀,后来遭遇家庭变故后,从学校退学,做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她虽没有学位,但看书极多,也极有才,后来在大家的推荐下,担任了文学社的研究员。也曾有一个想要霸占她,劝她放弃生病母亲的未婚夫,被姚宓果断拒绝了。遇到许彦成时,她就觉得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是有五百年的交情,认识了好几辈子似的”。看书时,书上也突的多了一个影子,一直挥之不去。

    许彦成一开始只把姚宓当朋友,只是觉得聊得来,便总喜欢往姚家走走。直到有一次他邀请姚宓去游香山,才发现自己好像是喜欢上姚宓了,吓得自己急出汗。看到姚宓和罗厚一起出去,彦成便觉得“心肉绞痛”,想起余楠那句话“爱情就是占有”。

    杨绛先生把许姚两人的感情写得很高雅,“发乎情,止乎礼仪”。毕竟许彦成已经有了妻子,姚宓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伤害到丽琳。

    到了最后,“洗澡”运动结束后,两人即将被分配到不同地方,许彦成和妻子丽琳去姚家赴宴。杨绛先生这里细节描写极精彩。

    他们俩并肩走向门口,彦成觉得他们中间隔着一道铁墙。姚宓开了走廊的灯,开了大门。

    彦成凄然说:“你的话,我句句都记得。”

    姚宓没有回答。她低垂的睫毛里,流下两道细泪。背着昏暗的灯光隐约可见。她紧抿着嘴点了点头,想说什么,没说出来,等彦成出门,就缓缓把门关了。

    彦成急急走了几步,又退回来。他想说什么?他是要说:“快把眼泪擦了?”可是,这还用他说吗?她不过以为背着灯光,不会给他看见;以为紧紧抿住嘴,就能把眼泪抿住。彦成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绕远道回家。

    姚宓在门里,虽然隔着厚厚的木

  • 2019-10-29

  • 2023-04-11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2-10

  • 2019-11-06

  • 2022-02-1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09

  • 2023-06-17

  • 2023-06-15

  • 2023-04-2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2-06-28

  • 2023-05-11

  • 2019-10-29

  • 2023-04-11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2-09-22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2024穿着棉袄洗澡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