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 地图 >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2024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相关栏目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热门栏目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推荐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共 6615 篇)

  • 1、 《长征中的红小鬼》(精选)

    我在4天内看完了一本书,名字叫作《长征中的红小鬼》,它讲的是红军中的“娃娃兵”的故事。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故事是《牧童班》。《牧童班》讲的是:明道和是皖西人,年纪不大就参加了红军,被编在红73师当了一个小战士。他是一个勇敢的“娃娃兵”,大伙都很喜欢他。1922年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明道和坚决要求随军转移,领导怕他人小吃不消,劝他留下。

    “道和,你留下来吧,你才十四五岁,太小了,征途上急行军,生活艰苦,战斗紧张,你会吃不消的。”班长劝明道和留下。

    明道和请求班长让他留下,班长只好同意。可是长征途中,他的体力支持不住,只好留了下来,到处乞讨。有一次,他看到一家老少共六七口人,那家人收留了他,这两年他一直到处放牛,两年后,红军来到了这里,明道和告诉了其他牧童他是红军的秘密,并且带了牧童们一同去参军。

    明道和真是坚强,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娃娃兵”,多么不容易。他只是一个小男孩,却能像一个大人一样的吃苦,能跟上队伍,真是了不起呀!

    唉,如果换作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得消。

    还有,他竟然能在一个陌生的新家里,在一个全是伙伴的环境里,保守自己是红军的秘密,真是了不起,令人敬佩!要是我,早就把秘密告诉了伙伴们。

    明道和一见红军就带着牧童们去参加红军,要是我,可能就会想: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红军?不如留在这里当个干儿子吧。

    他,明道和,一个坚强的“娃娃兵”,一个不肯掉队的“娃娃兵”,一个保守秘密、嫉恶如仇的“娃娃兵”,我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样坚强啊!我一定会好好向他学习!

  • 2、 关于《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在《长征》毛主席写的几句话使我终身难忘,因为它激励着我要有坚强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完这本书,令我最感动的是《七根火柴》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面对那被暴雨冰雹浸湿后的草地,面对那潮湿的寒冷,是多么的渴望火呀。无名战士也需要火,可是,他却把这些火柴保管得很干燥,甚至为了这些火柴,他还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后来,这七根火柴连同党证转交给了卢进勇,让他把火柴交给组织,给战士们带来温暖。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每根火柴都是火炬,传递着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会永远闪光,它是我们人生之旅中驱散寒冷的不息火焰,坚定信念的强大支柱,增添力量的无穷源泉。

    读起这个故事,还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烧火柴,一天至少要烧掉十几根火柴。妈妈看见了,说:“张雨琪,不要在玩火柴了。你知不知到,以前红军长征的时候,这一根小小的火柴,就是生命呀!我们不应该浪费呀。”我望着妈妈的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远做光芒。

  • 3、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600字

    在《长征》毛主席写的几句话使我终身难忘,因为它激励着我要有坚强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完这本书,令我最感动的是《七根火柴》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面对那被暴雨冰雹浸湿后的草地,面对那潮湿的寒冷,是多么的渴望火呀。无名战士也需要火,可是,他却把这些火柴保管得很干燥,甚至为了这些火柴,他还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后来,这七根火柴连同党证转交给了卢进勇,让他把火柴交给组织,给战士们带来温暖。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每根火柴都是火炬,传递着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会永远闪光,它是我们人生之旅中驱散寒冷的不息火焰,坚定信念的强大支柱,增添力量的无穷源泉。

    读起这个故事,还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烧火柴,一天至少要烧掉十几根火柴。妈妈看见了,说:张雨琪,不要在玩火柴了。你知不知到,以前红军长征的时候,这一根小小的火柴,就是生命呀!我们不应该浪费呀。我望着妈妈的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远做光芒。

  • 4、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600字)

    在《长征》毛主席写的几句话使我终身难忘,因为它激励着我要有坚强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完这本书,令我最感动的是《七根火柴》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面对那被暴雨冰雹浸湿后的草地,面对那潮湿的寒冷,是多么的渴望火呀。无名战士也需要火,可是,他却把这些火柴保管得很干燥,甚至为了这些火柴,他还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后来,这七根火柴连同党证转交给了卢进勇,让他把火柴交给组织,给战士们带来温暖。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每根火柴都是火炬,传递着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会永远闪光,它是我们人生之旅中驱散寒冷的不息火焰,坚定信念的强大支柱,增添力量的无穷源泉。

    读起这个故事,还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烧火柴,一天至少要烧掉十几根火柴。妈妈看见了,说:“张雨琪,不要在玩火柴了。你知不知到,以前红军长征的时候,这一根小小的火柴,就是生命呀!我们不应该浪费呀。”我望着妈妈的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远做光芒。

    编辑推荐:

  • 5、 《长征中的红小鬼》读后感600字

    我在4天内看完了一本书,名字叫作《长征中的红小鬼》,它讲的是红军中的“娃娃兵”的故事。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故事是《牧童班》。《牧童班》讲的是:明道和是皖西人,年纪不大就参加了红军,被编在红73师当了一个小战士。他是一个勇敢的“娃娃兵”,大伙都很喜欢他。1922年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明道和坚决要求随军转移,领导怕他人小吃不消,劝他留下。

    “道和,你留下来吧,你才十四五岁,太小了,征途上急行军,生活艰苦,战斗紧张,你会吃不消的。”班长劝明道和留下。

    明道和请求班长让他留下,班长只好同意。可是长征途中,他的体力支持不住,只好留了下来,到处乞讨。有一次,他看到一家老少共六七口人,那家人收留了他,这两年他一直到处放牛,两年后,红军来到了这里,明道和告诉了其他牧童他是红军的秘密,并且带了牧童们一同去参军。

    明道和真是坚强,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娃娃兵”,多么不容易。他只是一个小男孩,却能像一个大人一样的吃苦,能跟上队伍,真是了不起呀!

    唉,如果换作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得消。

    还有,他竟然能在一个陌生的新家里,在一个全是伙伴的环境里,保守自己是红军的秘密,真是了不起,令人敬佩!要是我,早就把秘密告诉了伙伴们。

    明道和一见红军就带着牧童们去参加红军,要是我,可能就会想: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红军?不如留在这里当个干儿子吧。

    他,明道和,一个坚强的“娃娃兵”,一个不肯掉队的“娃娃兵”,一个保守秘密、嫉恶如仇的“娃娃兵”,我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样坚强啊!我一定会好好向他学习!

  • 6、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夜,静静地夜。窗外已是万籁俱寂,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灿灿的圆日那树枝上的猫头鹰,正睁大眼睛,准备抓一只珍惜美味般的田鼠。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在夜幕下变得格外宁静。与此时,我正躺在床上久久难眠,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那雄伟壮观的场面,心里不停地称赞他们的坚强意志,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长征》这首诗毛主席在红军浩浩荡荡地到达吴起镇时写下的。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我思绪万千,红军战士是这样迎难而上,而我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年登山时的事……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暑假。登山的那天,天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那天爸爸和妈妈正好闲得没事做。于是,我们全家决定去爬那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的紫荆山。 来到山脚下,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此忘而怯步。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爬起山来。 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地小跑起来,还一边看风景,还一边哼着歌。可到了后来,却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才走了一小会儿,就气喘吁吁了。刚才爸爸妈妈还被我甩得老远,现在都有已经快追上我了。我不禁有些泄气了,但还是靠最后一点力气在两边悬崖峭壁间,气喘吁吁地走着。 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满头大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早已打了退堂鼓。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意志太软弱了,如果当年的红军像你这样,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那时年幼的我,我的心里有些不服气,并不知道红军是什么,嘴里说:“那又怎么样?”便怏怏地下山了。 今天,我读了毛主席的《长征》,终于知道了红军具有的坚强意志,想到过去的事,脸不由自主地烫了起来。

  • 7、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长征》这首诗毛主席在红军浩浩荡荡地到达吴起镇时写下的。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我思绪万千,红军战士是这样迎难而上,而我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年登山时的事 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暑假。登山的那天,天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那天爸爸和妈妈正好闲得没事做。于是,我们全家决定去爬那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的紫荆山。 来到山脚下,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此忘而怯步。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爬起山来。

    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地小跑起来,还一边看风景,还一边哼着歌。可到了后来,却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才走了一小会儿,就气喘吁吁了。刚才爸爸妈妈还被我甩得老远,现在都有已经快追上我了。我不禁有些泄气了,但还是靠最后一点力气在两边悬崖峭壁间,气喘吁吁地走着。 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满头大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早已打了退堂鼓。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意志太软弱了,如果当年的红军像你这样,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那时年幼的我,我的心里有些不服气,并不知道红军是什么,嘴里说:那又怎么样?便怏怏地下山了。

    今天,我读了毛主席的《长征》,终于知道了红军具有的坚强意志,想到过去的事,脸不由自主地烫了起来。

  • 8、 长征中的纪律故事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慢慢长征路不仅为我党磨练了大批优秀干部,在这期间形成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也化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跨雪山、过草地,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永恒的丰碑。《长征中的纪律故事》一书精选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33个故事,从纪律角度出发,真实地记录了那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

    长征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长征中,红军不断挑战严酷的自然环境,翻过了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越过了惊涛拍岸、汹涌湍急的大江大河,穿过了人迹罕至、沼泽暗布的茫茫草地。在这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仍然始终严格遵守长期斗争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宁可自己顶寒风、冒雨雪、忍饥挨饿,也绝不侵犯群众利益。严守党的纪律,为党和红军取得群众支持、顺利行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长征的胜利是党和红军铁的纪律的胜利。

    合书回味,即使是在80多年后的今天,长征精神依旧有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也让我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自觉遵守纪律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之所以能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与严明的纪律赢得民心是分不开的。铁的纪律,能够进一步坚定广大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党员合力;能够进一步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不断增强党内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长征中发生的党员和红军战士身上严守纪律的事迹可歌可泣!作为新时代的铁路人,面对从严治党的大背景,我们要把钢铁的纪律践行到工作与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长征所锻造的精神力量继续传递下去,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长征路,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贡献力量!

  • 9、 《长征中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长征中周恩来的故事》,真是受益匪浅。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每到宿营地后,油灯大都彻夜不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总理亲自处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途中,因工作过度劳累,总理身体虚弱,终于支撑不住病倒,连续几天高烧不断。病势危急,干部团团长陈赓等人从雪山上取来冰块,采取局部冷冻的办法,使周恩来从便中排出半盆绿脓,才转危为安。由于连发几天高烧且未吃东西,彭德怀安排人抬着周恩来向草地行军。战士们因饥寒交迫,身体都很虚弱,在泥泞中一脚深一脚浅地艰难行走。因人手不够,兵站部部长杨立三也亲自来抬担架,双肩都被磨破。周恩来见此情景,几次挣扎着要爬起来自己走,都被陈赓拦住。在治疗中,周恩来吩咐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战士们比我更需要药!”他说。医护人员给他煮粥,他说:“战士们吃草根,我却喝粥,一定要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

    吃草根,啃树皮,生吃干粮,泥中打滚,对于长征中的红军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但我更想说的是,周恩来作为如此劳苦功高的红军领袖,却从不搞特殊,吃住和普通红军战士平等。就连遭遇重病生命垂危,总理心中所念的还是他人,不忍心给他人添麻烦,拒绝享受特殊待遇,连用药标准也绝不超越普通士兵。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读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的眼前就呈现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眼睛也湿润了一次又一次,多么简朴的总理,多么劳苦的总理,多么平易敬人的总理!

    我很想说,总理在长征途中所践行的“人人平等”“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这种从不搞特殊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平等无处不在:上课回答问题、排队、各种比赛、开车……具体来说:回答问题时,老师尽量给每个人机会,不只请个别人,这是平等;排队从来都是先到先得,有序进行,不插队,这也是平等;参加比赛时需要初赛、复赛、决赛,是为了给更多人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这还是平等;劳动是每个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这更是体现人人平等;甚至是我们每天看到马路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那是因为开车的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平等真是无处不在!

    当然,现在社会上仍然有极少数人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就搞特殊,这当然是不正之风。如果要圆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必须要更好地体现公平,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2015年,习

  • 10、 这样的战士读后感

    【篇一:读《这样的战士》有感】

    前几天,我翻开了鲁迅的文集《野草》,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吸引人的题目《这样的战士》,我便马上开始读了起来,但鲁迅这时的文章正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之间转变的文章,开始有些词句看不懂,但当我沉下心真正读进去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现在的生活,正是由多少鲁迅笔下的战士的努力奋斗的结果。

    鲁迅笔下的战士,是一种勇猛、剽悍却又并不原始的战士,他手持蛮人所用的投枪,抗击的却是那些有各样好名称的: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这些人在鲁迅的眼中都是无物之阵。当时的中国,成了半殖民地国家,而无物之阵则是敌人或反对者的一种策略或手段,使中国本身有力无法施,被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牢牢的钳制着。

    在鲁迅的文章中,我深深的感悟,感悟到了中国政府的腐败,感悟到了鲁迅当时的境况,鲁迅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压迫下,毅然拿起自己的笔,与敌人斗争着,但当时软弱无能的政府却四处割地、求饶、签订不平等条约,使那些拥有雄心壮志的志士仁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无用武之地,让中国在这样的境遇里,从一个富饶的大国,变成了一个颓唐无力的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度。

    而当时的中国,却并不是一致对外的,有很多中国人都成了帝国主义的内应,正如鲁迅的那句话:死于敌人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年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细菌并无恶意的侵入。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最痛恨的就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亲人的尔虞我诈、自相残杀,号召人们:团结努力,共抗外敌!

    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这些名言警句不就很好的表示出当时中国的境况了吗?只靠一两个有志之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抗击帝国主义,需要中国公民齐努力,这才有希望。就说前几年的非典型肺炎吧!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不治之症,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当时胡锦涛主席呼吁大家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早发现、早治疗!人们团结一致,谨记胡锦涛主席的话,注意卫生,很快,便度过了非典的危险期,中国成功了!今年5月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近35万人伤亡,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抗震救灾,也很快就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我真心的希望,无物之阵永远不要成为中国的敌人,团结、努力定会胜利!

    【篇二:《这样的战士》读后感作文】

    《这样的战士》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2-29

  • 2019-10-28

  • 2023-01-0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6-16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8

  • 2023-05-17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2-28

  • 2019-10-24

  • 2022-11-23

  • 2023-01-1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2-12-31

  • 2022-12-17

  • 2019-09-23

  • 2023-02-13

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2024长征中的红战士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