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 地图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2024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相关栏目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热门栏目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推荐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共 5196 篇)

  • 1、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700字

    读书可以扩充知识面,对日常生活有着很大帮助,读完作者的作品,部分情景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写读后感要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你是否正在为写作品读后感头疼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篇1)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理清历史脉络,让我受益良多,也学到了不少。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来作为开场。在已经进入速度时代的当下,历史类的读物对于现在工作学习都相当繁重的我们来说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这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却能通过用漫画的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五千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说话的方式,加上现今社会的网络流行用语,把历史事件放在我们熟悉的现实场景中,结合漫画的表达,把历史讲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仿佛就在眼前。读者在爆笑中慢慢记住了那些艰涩难懂的历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将春秋列国比喻成一个班级,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诙谐幽默。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成语的真正来源,如秦晋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着重从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历史中捋出清晰的历史脉络,避免信息繁杂而使读者产生负担或厌烦,帮助读者通俗易懂地掌握历史主干,让我们在有兴趣阅读其他史书时能更加轻松。

    正如诸多历史学家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读者,我认为正确解读历史,了解历史,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接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使国家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篇2)

    刷第二遍,因为讲到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现对先秦的历史不成系统,回过头来整理一下框架。(班里有个孩子刷《大秦帝国》,讲课时讲得战战兢兢[擦汗])。

    凭记忆整理一下历史脉络。有个班主任姓周。周老师挑战高冷妃子的五星级笑点,烽火戏诸侯,玩狼来了的故事,最后被少数民族给揍了,打得屁滚尿流,打怕了都城牵到洛阳。这就是东周的开始。

    因为周老师威严扫地。所以班里面有个姓齐的孩子成了老大(这里作者是不是落下了齐国的崛起?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打着尊重班主任的旗号管理班级。后来齐同学家里出了点事,相继有晋、楚、吴等同学的崛起。春秋五霸:春秋五

  • 2、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700字模板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700字模板”,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篇1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写的是汉朝的故事。作者陈磊说,整个西汉,都是在给汉武帝还债。是啊,自从“文景之治”之后,国家开始财富猛增,钱库里串钱的绳子都要烂掉,富得流油。可一到汉武帝当皇帝,穷兵黩武,四处征战。从此以后,国家越来越穷。后来到了“昭宣中兴”时期,两个皇帝老老实实不惹事,人民生活水平蹭蹭提高。汉成帝之后,就让宰相王莽篡了位。

    我们不能像汉武帝一样动不动就去招惹别人,但也不能让别人欺负。被别人欺负时,要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方法。学习上也不能没有目标,要不断的去进取,去突破,让自己变得更棒。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能让我们在趣味的同时,慢慢了解历史,有时作者会开个小玩笑,把我们逗开心。其实这是严谨的极简中国史。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讲的是隋朝和唐朝的故事。隋朝只成了两个皇帝,到了隋炀帝之后,隋朝就被败光了。隋文帝是个不错的皇帝,减税轻刑,改革制度,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所以历史上把隋文帝开创的巅峰时期称作开皇之治。隋文帝的二儿子杨广,平时装的非常节俭。对谁都很有礼貌。在隋文帝快要病死的时候,他装不住了,可当隋文帝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杨广顺利当上了皇帝,也非常浪费。隋炀帝做了许多事,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挖了大运河和三征高句丽。后来隋炀帝的伙伴宇文化及把隋炀帝缢死了。

    我们在生活上不能像隋炀帝一样浪费,虚荣,不然就会遭报应。在学习上要像隋文帝一样,努力做更好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还要帮助别人变得更优秀,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篇2

    在我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很多很多有趣的图书,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每次我去拿书阅读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本书——《半小时漫画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作家陈磊。陈磊还有两个外号——二混子和混子哥。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本书里,陈磊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读起来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在书里,作家陈磊还给一些历史事件创造出了巧记方法,让人

  • 3、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读后感汇集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我想您读了作品之后,受书中的内容启发会引起思考与联想。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写作品吗?为此,读后感大全编辑花时间整理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读后感 篇1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暴政引发了当地的陈胜,吴广起义,而其中就出现了各地的反动力量,其中就是我们熟知的刘邦和项羽,但是起义后需要一个名义上的国君代表人啊,于是项羽找到了楚国国君的孙子,以他为名义牵出一支队伍,后来刘邦也加入了楚国国君门下,于是新的楚王命令,项羽和刘邦谁先去咸阳灭了秦国谁就当关中王,但是另外一边新成立的反动力量赵国也是在被秦国攻打,于是楚王派项羽先去救赵王,但是等救完赵国刘邦就把秦国灭了,项羽很生气慢了一步,,于是找刘邦算账,刘邦知道此时正面打不过项羽,于是让出了咸阳,但项羽此时说:既然来了就吃个饭再走,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大家知道由于此次宴会项羽放过了刘邦,后面再也没有机会杀掉他了,后来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逃离宴会;定居在了汉中,经过一段时间养精蓄锐破除了项羽的封锁,一跃冲出关中直捣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此时还在山东镇压一听老家被刘邦打了,赶紧回来,但是一到家就被刘邦打了出来,最后退到了河南荥(xing三声)阳,然后互相对峙着,所以才出现了象棋中的界限。

    好了这本书通篇也就差不多的大概内容也差不多了,讲述了从春秋战国到西汉的故事,里面还有好多细节还没有讲完,大家可以去看这本书,我自己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知识,好多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也都包含了,自己看了之后历史脉络重新梳理了一遍;看来还是要多读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自己充电才是当下我们应当做的。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读后感 篇2

    刷第二遍,因为讲到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现对先秦的历史不成系统,回过头来整理一下框架。(班里有个孩子刷《大秦帝国》,讲课时讲得战战兢兢[擦汗])。

    凭记忆整理一下历史脉络。有个班主任姓周。周老师挑战高冷妃子的五星级笑点,烽火戏诸侯,玩狼来了的故事,最后被少数民族给揍了,打得屁滚尿流,打怕了都城牵到洛阳。这就是东周的开始。

    因为周老师威严扫地。所以班里面有个姓齐的孩子成了老大(这里作者是不是落下了齐国的崛起?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 4、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600字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读作品,为我们找寻出许多利于学习的方法。写读后感的重点是当下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栏目小编特意整理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 篇1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理清历史脉络,让我受益良多,也学到了不少。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来作为开场。在已经进入速度时代的当下,历史类的读物对于现在工作学习都相当繁重的我们来说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这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却能通过用漫画的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五千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说话的方式,加上现今社会的网络流行用语,把历史事件放在我们熟悉的现实场景中,结合漫画的表达,把历史讲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仿佛就在眼前。读者在爆笑中慢慢记住了那些艰涩难懂的历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将春秋列国比喻成一个班级,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诙谐幽默。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成语的真正来源,如秦晋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着重从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历史中捋出清晰的历史脉络,避免信息繁杂而使读者产生负担或厌烦,帮助读者通俗易懂地掌握历史主干,让我们在有兴趣阅读其他史书时能更加轻松。

    正如诸多历史学家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读者,我认为正确解读历史,了解历史,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接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使国家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 篇2

    首先,这本书真的没有鼓吹的那么好,内容过于浅显。我记得当初在网上看到作者用这样的形式和方式帮中国读者普及一下世界史(例如日本历史、朝鲜半岛历史、罗马历史、欧洲大陆历史等)的时候,深以为然,因为对于大部分国内读者来说,世界史可能相对陌生很多,所以通过漫画的形式由浅入深、鞭辟入里的拉一拉历史逻辑主线,非常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历史脉络并启发读者进一步了解和阅读的兴趣。但是这本书仅仅从东周时期拉到汉王朝的建立初期,而且内容极其肤浅表面,近乎常识一般的内容,如果还有读者说这本书帮助自己理清脉络,那我不禁对这些读者的知识贮备和综合素质表示悲哀,这些东西莫要说一个成年人,我在十岁前后就能说出比这些多得多

  • 5、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14篇

    如果您对“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能帮到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当中,其实对于人物的描写手法让人感叹。 读完之后,写下读书感受是很重要的,您知道如何才能精准生动地写好一篇读后感吗?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篇1

    首先,来介绍一下屈原的个人背景。

    屈原,楚国人,某一楚王的后代,富家子弟。就任于楚怀王时期,被封为左徒(左徒:到现在也没有分析出来到底是个啥子官职,但是可以和楚怀王一起开会,很厉害)爱国诗人,后被楚怀王气死,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这天被后人纪念为端午节。

    (端午节:)有人会问,古代爱国爱民为国而死的不止他一个,凭什么偏偏纪念他,屈原何德何能?是这样的,屈原首创了楚辞,也就是骚体。这是古代所没有的一种文体,要不说,出名也得有文化,几率大喔。

    屈原怎么被楚怀王气死:

    楚怀王,脑子里近的可不是普通的水,那可是开水,那是谁给楚怀王的脑子灌的开水呢。

    这个人是他的大臣靳尚和妃子们。所以这个大臣也是屈原的死对头。张仪靠着忽悠与楚怀王讲,“大王你要是能和齐国从起断绝关系,我们大王就给你600亩地!”

    楚怀王的不坚定加上靳尚的以抱秦国大腿为中心思想的谗言,成功说服了楚怀王。屈原直肠子,不招人得意,自然楚怀王也不去理睬。(要知道如果楚怀王听取了屈原的言论,杀了张仪,也就没有了张仪的连横,那时候屈原就不仅仅只是个爱国诗人,将会改变历史。

    和齐王断绝关系的楚怀王屁颠屁颠去找秦王要地,秦王不理。。回到家的楚怀王寻思寻思以为是自己的诚意不够,又去把齐王骂了一顿。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篇2

    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我一拿到快递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呵呵,我乐坏了,原来这是一本漫画啊!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磊,笔名二混子。他非常厉害,能把枯燥的历史用漫画解读的方式给描绘出来。

    这本书的叙事方法很搞笑。比如,唐朝过后的五代十国非常乱。二混子就把五代十国比作一个大广场。广场的中央有一个舞台,看似荣耀的舞台,其实凶险无比,舞台上轮番出现过五个朝代,它们是:梁、唐、晋、汉、周。台下的是十国。

    书的语言也很幽默。在方腊造反的故事里,戴着眼镜的宋徽宗说:“谁在造反?”一旁的将军回答:“方腊。”宋徽宗接着说:“不要方(慌),好好说,谁在造反!”真是令人捧腹大笑啊!

    现在,只要我一翻开

  • 6、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_600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读后感6000字

    魏晋南北朝,真的是有够混乱[捂脸]决心要把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翻出来好好学习一下了!

    接上⬆️

    1⃣️6⃣️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盟约内容为: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非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

    1⃣️7⃣️吕后杀三皇

    吕后在刘邦死后,毒杀赵王刘如意,虐杀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让他的亲儿子汉惠帝郁郁寡欢最后病死,这是一个皇帝。惠帝死后,吕后找了个惠帝庶出的儿子,杀了孩子的亲娘,让他继位,这就是前少帝,前少帝大一点知道真相表示要报仇,被吕后废黜杀掉,这是第二个皇帝。前少帝之后,吕后又找了个惠帝的儿子当皇帝,是后少帝。没几年,吕后死了,汉功臣派和皇族派联手,杀光了吕氏一族,拥立刘邦的儿子代王上位,即汉文帝。汉文帝上台,吕后立的后少帝自然得去死,也就是第三个皇帝。至此,三个皇帝和吕家满门,都挂了。

    1⃣️8⃣️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

  • 7、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70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700字

    用了5个小时边查边看,看了两遍,作者的出发点很好,先让读者产生兴趣,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想了解更多,直接导致我要把史记和资治通鉴看一遍[捂脸]。这本书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平时了解的历史片段串联起来,缕清人物关系,读完以后脑海里,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再到汉这部分的历史会比较清晰。书再长一点就更好了,看到后面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正是入迷的时候,戛然而止了[怄火] 把其中秦朝的部分做了一下总结: 辉煌的秦朝,只存活了15年秦始皇50岁死于河北,传位扶苏,赵高篡改遗诏,胡亥即位,胡亥荒淫无度,统治残暴,陈胜吴广起义,虽没成功,但为之后的刘邦和项羽灭秦打下了基础… 秦朝的功绩: 1.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 三公,宰相级: 太尉(管军事),丞相(管行政),御史大夫(纪检)。九卿,指的是这三个领导下面的九个部门。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郡县制类似现在的省市划分,土地全是皇帝的,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以前是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土地分成一块一块给各个诸侯,死了还能传给儿子。 2.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 以前赵国一斤等于魏国八两,各国货币也不同,秦朝将其全部统一。 3.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越国被楚国灭了之后逃到南方,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立起许多小国家,号称百越,全被秦始皇收服。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4. 修长城 防止匈奴南下,秦赵燕都建过自己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后,将三段长城连接起来。 5. 焚书坑儒 焚书,儒家提出恢复分封制,法家李斯反对,所以建议秦始皇焚书,但并没有烧实用之书和古籍。坑儒,在焚书第二年,据说埋的小部分是儒生,大部分是方士,就是求神算命,炼丹制造的法师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书中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很恰当,但整体还是很值得推荐的,适合入门级选手读。

  • 8、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120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1200字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 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

  • 9、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90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不错,趣味大于论调,它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调侃的方式,在普通人眼里它就像作者跟你一起聊八卦,而不是教授儒生跟你谈历史。很明显,大家聊八卦的激情远胜于上历史课。虽然书中只写到汉初,知识点我全都了解,但还是让我一页一页看完了,我感觉这种形式(不一定是同种风格),就是漫画、线条、关键词、简化地图组成的形式,可以去推广开来,去传播历史传播知识,甚至传入初高中课堂,大家都想学习历史和新知识,但都对古板生硬的文字叙述所吓倒,没有人可以在刚认字之后就去研读《春秋》,也有人可以不借助其他书籍就能读懂《天国之秋》,这本书恰好给我们的文化推广提出了新视野。

    我一直以为了解历史,你不能上来看《史记》,甚至《三国演义》都不是那么容易,学历史应该现有一个点,然后是好多点,连成线,形成骨架,然后把腐肉去掉(不正确的历史观点),填补心肉,最后融会贯通修皮美肤,这才是历史的真面目。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喜欢历史,最开始是因为地方戏曲(群英会、下河东、打金枝等)和历史小说(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等),这就是点,很多点,兴趣多了你就会去找他们的联系,你会知道《射雕英雄传》在北宋末年,《倚天屠龙记》是元末明出,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按朝代(或者别的方式)会把他们连成线,脊椎骨形成后,横向竖向行程骨架,知道杨家将后人可能和包拯见过面,郭靖生活的时代也是成吉思汗的辉煌……这时候你就需要读一些历史专著,正史来纠正自己的历史观念了,看看历史上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嬴政一个真的能灭六国么?在到后来你会把上下五千年统统理清,在然后就是你有了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观点,挑战权威,在争论中进步,但这一切可能都只是源于小时候戏曲舞台上一个大花脸的惊吓,或者一本历史小说的封面的优美,所以兴趣最重要,文化枯燥而优美,每个人都需要一把进入审美殿堂的钥匙,尽管开始的钥匙可能有缺陷。可能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吧。

  • 10、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_300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3000字

    一、东周列国大事记整理: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06年按照一般的计算方法,咱们周朝大概有850年,而其中的东周,大概550年,分成春秋和战国两段。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叫周幽王,对,就烽火戏诸侯那个,被西北蛮族犬戎打了,于是他的儿子周平王在陕西待不下去了,只能搬到东边的洛阳,于是西周没了,东周来了。

    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了,天子没什么威信,下面各地的诸侯一个个地得势起来,比如山东的齐国、湖北的楚国、山西的晋国等等……

    公元前707年,在大家熟悉的齐桓公之前,首先嚣张起来的是河南的郑国,这一年郑国居然跟天子周桓王打了起来,还射了天子一箭,你看东周天子都混成这样了。不过就这个郑国,也就闪耀了这么一小段,之后一直很衰。

    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公子小白上位,变身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从此带领着齐国蒸蒸日上,比别的诸侯都强,成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跟后面所有的霸主相比,齐桓公也许是春秋唯一完美高大的霸主,因为不光国力强盛,还是大家的道德楷模。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了,儿子们忙着窝里斗,都没顾上给老头收尸,生了一地蛆,挺惨。公元前636年,晋国的公子重耳上位,变成了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晋国跟南边的楚国打了一仗,完胜楚国,因为楚国当时也很厉害,所以晋国一下子就变成了齐国之后的第二个霸主。

    公元前624年,西北秦国的秦穆公,跟晋国关系很不错,后来友谊翻了船,要来打晋国,没打赢,于是转向了西边的蛮族犬戎,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开辟了一大片土地,从此称霸西戎。

    公元前613年,楚国开始崛起了,这是因为有个厉害的国君,叫楚庄王,他假装昏聩骗过了大家,最后忽然跳起来吓倒一票人,这个故事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没几年楚国跟晋国又打了一仗,这次是楚国完胜,于是楚国也成了一代霸主。

    公元前514年,江苏的吴国,有个叫光的公子上位,变身成了吴王阖闾。

    公元前506年,吴国跟楚国不怎么对付,干了一仗,把楚国打成了筛子,阖闾的小伙伴伍子胥还把死掉的楚平王挖出来鞭尸,因为楚平王当年整死了伍子胥他爹。

    二、东周列国大事记整理:

    约公元前496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96年,吴国虽然打败了楚国,但所谓一物降一物,吴国旁边的越国也忽然厉害了起来,他们领导叫勾践。吴国跑去打越国,没打赢,阖闾自己也受伤死掉了,他儿子夫差成了新的吴王。

    公元前494年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3-02-06

  • 2019-10-09

  • 2021-07-23

  • 2022-12-26

  • 2021-06-10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7-19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06

  • 2021-10-27

  • 2022-07-24

  • 2019-11-04

  • 2019-09-26

  • 2019-10-29

  • 2021-08-0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7-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2024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