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在人间心得体会 > 地图 > 在人间心得体会
在人间心得体会

(共 2786 篇)

  • 1、 在人间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在人间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在人间的心得体会 篇1

    《在人间》是一本不同的小说,不是描写贵族舞会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贫民贴心的读物。跟着主人公去经历底层社会的种种压力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在无法抗拒的压力下,人们似乎只能选择堕落。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分明有一双犀利的双眼,探寻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主人公渴望出路与改变的双眼。他生活在他们中间,独立着,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揣测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被书引领着,生活在另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天地

    对书籍的酷爱,开启了愚昧的头脑。一个用书籍填补思想贫瘠的人,反抗着周围的我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好的生活,不然我就会毁灭。"带着一种更高的追求,走上了去学校求学的道路。但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高尔基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著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高尔基的天堂,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发情感。当然,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劳。高尔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还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构成了一个天堂吗@天堂与人间只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

  • 2、 有关《在人间》的心得体会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我们读了作者高尔基写的《在人间》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在人间》读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有关《在人间》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有关《在人间》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最近,我读了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人间》。这本事中阿廖沙的许多做法和心里所想到的,使我感触很深。

    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为了生活,与外婆贩卖野果,做过绘图师的学徒,在船上做洗碗工,在圣像坊做学徒等人生经历。在人生的道路上,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任务打交道,并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书籍。书籍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头脑。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能为环境所屈服”。怀着这样的信念,阿廖沙离开家乡,奔赴喀山进入大学,走上了坚定的人生之路。

    阿廖沙真的让我有所感动。他那么小就独立生存,并不害怕别人的辱骂和歧视,坚持将自己的生活走了下去。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他为了挣钱,仅仅十一岁就出海,在船上做洗碗工;在荒山野林里捡果子,为了生存,他什么都做过。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流一滴眼泪,甚至暗暗发誓要养活唯一亲她爱他的外婆。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怎能不使我感到敬佩呢?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虽然我的生活条件比他好,但我却不如他。他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而我却选择退缩。我总是选择简单的事情来做,有时也会做的一塌糊涂,一旦失败便流下眼泪。可是阿廖沙呢?从头至尾他没有掉过一滴眼泪,而且努力奋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但我却没有,经常偷懒。对此我感到很愧疚。

    读了整本书,我明白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大人来帮忙,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完成,就是自己不努力。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才是自己的目标。我们要学会坚持,而并不是偷懒。从小学会吃苦,长大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加油吧,总有一天会成功!

    有关《在人间》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今天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认为,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教会我们坚强、学会忍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里讲的是一个小孩成长的历程。这个小孩子就是我们的——小阿廖沙。小阿

  • 3、 在人间读书心得体会5篇

    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在人间读书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在人间读书心得体会(1)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是俄国的著名作家,通过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写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并在社会上艰苦生存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困苦、阴暗的生活。

    这部书中描写了主人公悲惨的童年,他从小父母双亡,由外祖父和外祖母抚养长大,由于家境贫苦,不得不外出打工,自食其力。他曾在鞋店当过学徒工,当过绘图师的徒弟,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还当过圣像作坊徒工,由于他非常贫困又很年幼因此各地方的人都欺负他、嘲笑他,就连亲戚家的两个主人也变着法的捉弄他。他整天生活在那些低俗、爱吵架、见识浅陋的小市民周围,他非常厌恶身边的丑陋与粗俗,向往着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因此他爱上了读书,书中的世界给了他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书也是他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了。所以他最后走上了求学的道路。

    我读完这本名著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高尔基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不但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被苦难所压倒,而且还在逆境中成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把书作为朋友,在书中允吸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它拥有着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在黑暗的社会中苦苦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光明。本书通过高尔基的手笔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让我目睹了旧时期、旧社会时人与人的不平等和当时沙皇的暴政,而我们现在生活在新社会里,人人平等,大家和睦相处,我们更加应该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和谐和美好!

    书籍始终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人类就要回到原始的生活,只有书才能带你来到文明的世界;只有书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得沟通;只有书才会给予你无穷无境的知识和乐趣;只有书才能让你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书是我们人类的良师益友,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永远和书成为好朋友。最后,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在人间读书心得体会(2)

    《在人间》不是描写贵族舞会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贫民贴心的读物。跟着主人公去经历底层社会的种种!

    这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写少年时他正式走上社

  • 4、 闲暇时间看《在人间》的心得体会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高尔基写的《在人间》,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是时候把自己阅读《在人间》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我们该如何去写《在人间》的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闲暇时间看《在人间》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闲暇时间看《在人间》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人间》读后感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是世界文萃瑰宝,小说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完美生活的热烈向往,具有深刻的教育好处。

    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页书合上时,主人公阿廖沙那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怜惜、打抱不平的精神总浮此刻我的脑海里。

    高尔基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高尔基的命运十分坎坷。童年的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工、面包工、佣人等各种低下的工作。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各个阶层,个性是最底层,与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还不忘学习,抓紧一切空余时刻学习、读书,从而不断积累了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这本书中有几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期望你也如此:“晚上大家都把蜡烛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烛,就自己动手制作灯。我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这样就完成了。有了灯,我就能够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了。”“书就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里面什么都有……”“我只是觉得这种生活,让我有了寄托,有了奔头。”这些真实、纯朴的语句,令我感受到高尔基是那么酷爱学习,从书中让他明白了许多真理,他一向渴望上学。但事实总与他作对。

    我似乎对这本书着了迷,一连读了两、三遍。这时我想起了我们。

    我们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父母不仅仅能让我吃饱穿暖,还能满足学习国画、古筝的额外要求。另外,高尔基的父亲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从小就少了一份父爱。他,一个才十一、二岁的大男孩,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负,令人怜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坚强的性格和对知识的热爱而感动。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无时无刻心中都在对自己说:“如果想让自己有个完美的明天,务必

  • 5、 在人间学生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假期时我们观看了《在人间》,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写好一篇《在人间》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人间学生学习心得体会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人间学生学习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在人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的。它真实的记录了高尔基小时的惨淡童年。

    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很小父母双亡,由外祖母抚养,可家庭贫困的外祖母哪能抚养的起呢?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逼高尔基流浪街头自己养活自己。

    他先在鞋店、圣像店做学徒,又在轮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而苦闷的生活。而读书使他找到了快乐、安慰。虽然条件艰苦,但高尔基久久不能忘记读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他什么书都读,只要有机会接触书籍,他就不放过,读到好的书籍,他就反复阅读,有好的诗句他还抄写下来,这些成了他最珍贵的手抄本。书读多了,他自然就能分出什么是好书,什么又是没用的书,但他都读,不读怎么会分出书的好坏呢?

    高尔基为了读书遭受了太多的屈辱、欺凌。他读书读得入了迷,读到身子冻僵了为止。读到忘记身边的事情。有时主人发现了,还把他的书统统撕碎、烧掉,有的时候甚至殴打他一顿!但他一直坚持着读书,永不放弃!

    高尔基生活在一个大杂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到走狗警察们到这里来找东找西,监视人们的行动。并警告高尔基不应该读那么多书。但若真有心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位朋友就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人,看到他那满密室的藏书,大多都是手抄的珍本,高尔基说不出的高兴。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结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他明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高尔基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可以说是“书”成就了高尔基。而现在的我们面对一个个好看的电视剧,一个个好玩的游戏,一部部好看的电影……魂都全给了这些琐事,怎么还有时间来博览群书呢?也正因为如此,当今社会的现代人都因此变得浮躁不定!然而唯有书籍可以洗磨我们的心灵之镜,唯有书籍可以焕发我们的智慧之光。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社会进步了,让人类进步!所以即使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向高尔基一样,坚持读书,坚持学习,成为一名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人!

    在人间学生学习心得体
  • 6、 《人间草木》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散文是拿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人间草木》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草木》读书心得(一)

    《人间草木》是一本散文集。

    文章分七辑,每一辑内容都不同。作者汪曾祺先生是个真性情的人,单单从目录就能看得出来。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很直白,朴素、平凡但是带着点诗意。人间草木这个题目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题目,但是作为整本散文集的名字,却很恰当。每篇散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简单,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不知是题目烘托了文章,还是文章烘托了题目?

    汪曾祺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写,而且写的有趣。卸去了华丽辞藻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颇为心安和舒服。从回忆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再到在联大的生活、相识的老友、亲人几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却别有魅力。其中有篇《葡萄月令》,五页的文章,把葡萄从一月到十二月详详细细地描写了下来,但读着一点也不使人厌烦。这便是魅力,或者说是魔力。

    零零碎碎的小事太平凡了。散文是拿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他人的经历,《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读起来仍旧是温暖的。有人对散文不感兴趣,认为它无聊,没有跌宕的情节,像一杯白水。其实生活就是白水,只是喝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汪曾祺先生的生活,一定是担得起这八个字的 温和从容,岁月静好。

    《人间草木》读书心得(二)

    《家园》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小品文了, 从中,能处处感觉到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留念,这种东西, 也许永远只能够浅浅的表述吧。

    基于颜色描述家的印象和概念。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小时候的儿歌。

    描述各种味道。

    蝉,蜻蜓,土蜂,螳螂,故乡的鸟,园中的花。描述的绣球花,夹竹桃,含羞草,荷花,槐树,

    葡萄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入:葡萄和爬山虎,就从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他对葡萄蛮了解的。包括了各种葡萄的种类:玫瑰香,马奶,金铃,秋紫,黑罕,白拿破仑,马勒斯坦,虎眼,牛心,大粒白,柔丁香,白香蕉。 好吧,我承认,我只知道葡萄而已,它的种类,根本分不清。 可见,植物学的知识也需要懂一些的。

    葡萄月令: 一月,葡萄在地窖,二月,葡萄种在土里,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七月,葡萄膨大了,8月:葡萄着色;之后下葡萄,装车,走了。十一月:葡萄

  • 7、 《人间有晴天》读书心得体会

    《人间有晴天》读书心得体会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有晴天》读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有晴天》读书心得体会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荣获1998年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银奖。它是一本美国小说,在看到内容简介的同时,我震撼了!

    在赛特镇有一个叫虎娃的小女孩。她那美丽善良的妈妈和勤劳朴实的爸爸看上去是最完美的夫妻,可是老天却残酷的关上了那一扇门——他们都是那种迟钝的人。而老天却又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俩有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女儿——虎娃。与众不同的父母带给虎娃的是尴尬和孤独,好在有个精明能干的外婆。可外婆的突然离世,让虎娃迷失了。正当她准备和多丽姨妈去城里住来逃避一切的时候,一场暴风雨让她清醒的认识到爸爸特殊的长处和父母对她的爱,她决定留在父母身边去享受那暖暖的亲情。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个人在年轻时所经历的痛都惊人的相似,而我们的'虎娃却尝到了更多的不幸,但她在经历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爱。在快乐,痛苦,逃避成长的过程中,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最可贵的,什么才是自己留恋的。正如书名一样,暴风雨过后,总会有一个晴天在等着我们。被雨水冲刷过后,无论是风景还是我们自己,都会洗去一身尘埃,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天。《人间有晴天》读书心得体会2这就是美国作家金伯莉威尔丝的《人间有晴天》,这本书获得了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银奖。故事的大意是:十二岁的虎娃是一个聪明过人、会学会玩的女孩子,但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父母——智障的双亲,他们经常成为虎娃与同学相处的尴尬。好在有精明能干的外婆料理家中的一切。然而,由于外婆的猝死,虎娃的内心世界几乎崩溃了。她打算离开自己生活的赛特镇,随同姨妈去迷人的大城市生活,但临行前的一场暴风雨使她深切地感受到妈妈的爱,也懂得了欣赏和尊敬爸爸特殊的长处。于是她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觉得这本书使人读了耐人寻味,书中的故事全是你意想不到的,有时你会觉得它很感人,有时你会觉得它很实在,书中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不同的人生。书中的最后一个故事:人间有晴天告诉我们:人生就像高大的松树,有些日子仿佛赛特溪——平静无波,让你继续当一阵子小孩;其他日子则像奥黛丽飓风一样占据你的心头,让你旋
  • 8、 《人间值得》读后感心得体会

    《人间值得》是日本资深心理医生——90岁的恒子奶奶的处世哲学记录。整本书语言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也不似许多鸡汤文满篇都是让人不适的油腻感,恒子奶奶用的是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遇,来为我们讲述她的生活,她的亲情观、友情观和工作观。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这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恒子奶奶的人生,就如散发淡淡馨香的茉莉花茶,平淡却不乏味,普通而不平庸。

    关于工作,她认为为了钱而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的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

    关于生活,她说“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必须要幸福”,不要这样想的话才会幸福,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即便是家人也要分清彼此,强迫他人,自己和对方都很痛苦。

    关于与人相处之,恒子奶奶认为,“不要小气,接受小小的请求,让微小的善意流转。

    关于育儿,她感悟,育儿过程,就是让自己越发优秀的成长过程,养育孩子,也是成长;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恒子奶奶的智慧人生告诉我们,凡事不强求、不攀比、不轻言放弃,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能够照亮某个角落就是幸福的人生。(谢轶娟)

  • 9、 读在人间的心得体会5篇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1913年发表的《童年》,1916年《在人间》问世。下面是关于读在人间的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读在人间的心得体会(1)

    这是19世纪的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很深入地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高尔基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大学。

    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高尔基的精神需要们学习,《我的大学》是一本好书来读吧!

    读在人间的心得体会(2)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的第二部。

    在他只有几岁时,父母双亡,只剩下外祖父和外祖母来养他,直到他十一岁时,外祖父将他赶出了家门,走投无路的他只好自食其力,去鞋铺当学徒,去船上当洗碗工,去圣像作坊当杂工,去当监工

    他的东家和许多低俗下流的小市民们常常仗着阿廖沙穷困、年幼,常常讥讽他,欺负他。但这并没有影响了他卷不离手的习惯,总想着书中纯洁朴素的生活,可是,书中的生活与现实中的差的太远,每个夜晚都在看书。他经常会想起玛尔戈王后、外祖父、外祖母等有学问的人,他十分渴望可以上学,阿廖沙是一位求知欲渴的人。他不顾他人的讥讽,自己自学,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我们大家应该学习阿廖沙这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学习精神,我们大家必须学习好,这样就可以保卫我们的祖国,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这样,我们再也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现在的社会已经稳定,生活也越来越好,每个国家都在成长,我们必须学习高尔基的学习作风: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样才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奠

  • 10、 读《人间词话》心得体会4篇

    下面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带来了“读《人间词话》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样也喜欢读《人间词话》这本书呢。

    读《人间词话》心得体会【篇1】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

  • 2022-02-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6-15

  • 2019-11-06

  • 2021-12-24

  • 2019-10-28

  • 2021-08-31

  • 2022-03-30

  • 2019-10-24

  • 2022-01-25

  • 2023-02-08

  • 2023-02-10

  • 2021-11-23

  • 2019-11-06

  • 2022-02-11

  • 2019-09-20

  • 2023-02-08

  • 2022-05-30

  • 2022-06-17

  • 2019-10-29

  • 2021-08-20

  • 2023-03-05

  • 2022-08-10

  • 2019-10-20

  • 2019-10-23

  • 2023-01-31

  • 2019-10-23

  • 2023-01-18

  • 2023-03-19

  • 2023-03-04

  • 2023-04-11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3-01-29

  • 2023-02-07

  • 2022-10-16

  • 2022-08-10

  • 2019-10-20

在人间心得体会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在人间心得体会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在人间心得体会、2024在人间心得体会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