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 > 地图 >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推荐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

(共 3251 篇)

  • 1、 小小的家观后感(7篇)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所讲的情节观看后让人不断地回味!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也许下面的“小小的家观后感(7篇)”正合你意!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小的家观后感 篇1

    两位专家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具体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作为学校的辅导员,我深深地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专家告诉我们不要用原来传统教育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教育的发展,换一种眼观看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生优育的情况下出生长大,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自各种亲人的爱,让一孩化的教育现状发生了改变。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尊重和赏识教育入手,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相信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会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剩过许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丰厚的学科知识、健康乐观的心态、品顺温和的语言、文中坚定的行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无一不对学生有影响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都是形成学生眼中教师亲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构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队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管理班级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样,我要想办法如何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动力的团队,让老师们感到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当下主要任务。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

  • 2、 《小小的家》观后感300字

    高德置 地苏萌:《小小的家》 剧情:年轻的布宮多喜以女佣身份到平井家帮忙,女主人时子与丈夫雅树的下属渐生情愫,为这个家带来了些许隐忧。而这个普通的红色屋顶,也成了在 60 多年的岁月中时代沧桑巨变的缩影。 该片根据中岛京子创作的荣获第143届直木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这是山田导演首次执导爱情电影。故事讲述了在东京郊外有一座红色三角屋顶的房子,年轻的布宮多喜(黑木华饰)以女佣身份到平井家帮忙,家里的男主人在玩具公司上班的平井雅树(片冈孝太郎饰)、雅树的妻子时子(松隆子饰)以及5岁的儿子恭一过着平静的生活。随着雅树的下属青年板仓正治(吉冈秀隆 饰)的出现,他与时子之间产生的淡淡暧昧情愫,为这个家带来了些许隐忧。而这个普通的红色屋顶,也成了在60多年的岁月中时代沧桑巨变的缩影。 电影由女性视角展开,三位女主角倍赏千惠子、松隆子和黑木华,则分别是日本老中青三代演技派女演员的代表。倍赏千惠子是山田洋次在影坛上合作多年的老战友;松隆子也是《隐剑鬼爪》后时隔九年再度出演山田洋次作品;饰演女佣(也是小说中第一人称的讲述者)的新人女演员黑木华则是首次加入山田组去年她影坛发展颇为抢眼,凭借《编舟记》等作品拿下《电影旬报》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可以说这三位女星的表现,将会是这部《小小的家》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大看点。 小小的家专门建在了位于东京成城的东宝摄影棚内,为了忠实再现原作小说中描绘的平井家的样子,担任影片美术设计的出川三男,专门收集和参考昭和10年左右(1936年)日本民宅的屋内摆设。
  • 3、 小小的幸福

    记得前年听说冯巩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冯巩说:这是小投资,打投入。整部影片从开机到杀青,一共投入了200万元。这与那些大片相比真是凤毛麟角,那些所谓的大片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用一堆金钱与道具堆积起一种虚幻的视觉的享受。而这里的大投入,冯巩解释到:这部影片凝聚了自己闯荡演艺界的情怀,而且是情感投入最多的一部影片。

    当时听到这些东西,第一感觉是:作秀。虽然很喜欢冯巩的相声与他的为人。

    直到今年春节,我偶然的观看了冯巩的那部《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从一开头,影片就始终融入着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

    无论是冯巩所饰的凳三轮的刘好在自己的三轮车上写着:比宝马少一个论;还是影片中的刘好收留着自己前妻与别人生的儿子的,而那个所谓的儿子始终用哎和冯巩交谈;还有刘好为了讨老婆,对那些女人大献殷勤;等等。虽然这些场景乍一看来,很是可笑。你可能一直在笑,可是笑到最后你会突然想起哭这个动词。没有任何缘由的想起。

    影片拍摄的很自然,没有刻意的去表现某些东西。只是在一来一往的生活中,让观众自己去品味。

    影片运用了河北保定的方言,使得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许多。

    影片继承了喜剧的一贯作风,大团圆。

    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丝的惊险,刺激。出乎意料。

    但是当看完之后,感觉,感觉像看邻家登三轮的叔叔的命运。简单,亲切。那种挥之不去的忧伤,是淡淡的,绝对不会让你落泪。只会让你的笑,多少有些分量,抑或是思索。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我感觉这部影片就打破了这种常规,这部影片不仅仅是源于生活,更是贴近生活。

    影片始终坚持小这个原则,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情节,小小的方言。

    那种小小的悲哀,以至结局时的那种小小的幸福。

    从头看到尾,感觉到身体在变轻,有一种东西正好敲在心坎的感觉。

  • 4、 小小的家观后感(合集3篇)

    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我们可以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的写作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如何用文字的方式正确书写一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根据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的“小小的家观后感”,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小小的家观后感【篇1】

    自从我读了昆虫记后,就被它深深迷住了。这本书用了生动的描述,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些昆虫是如何猎食和生活的,下面就听我的讲述吧。

    当我读到狼蛛的时候,我才知道狼蛛捕食的时候并不是像别的蜘蛛用网来守株待兔,它是躲在某个洞穴里等猎物经过时它会突然的跳出用毒牙咬晕猎物,那些昆虫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了它“盘中美食”了。狼蛛其实也织网,但它的网不是用了捕食猎物的而是作为育儿袋用的,这个网是碗状的虽然不美观但很坚固。它在这网里产了卵后,再用丝把它们盖好,这样我们从外面看,只看到一个圆球放在一条丝毯上。完成后它会把育儿袋成天拖在身上,即使遇到危险也不丢弃直到他们孵化成年能自主捕食后才会离开孩子。

    读到蜜蜂时我不由的感叹了一声,因为作者把屋檐下的蜂巢里的蜜蜂放入一个透明袋子里,然后又徒步走了两公里的路,为了做这些实验作者竟然不顾被蜜蜂蜇伤的危险,真的很勇敢。远离蜂巢很远后作者才把蜜蜂放出来,蜜蜂竟然好像知道回家的路似得,直往回飞。作者提前回到家大约用了30分钟,而他却发现已经有5只蜜蜂回到了蜂巢,不久剩下的蜜蜂也全都回来了有的身上还沾满了花粉。这个实验证明蜜蜂是有很强的记忆,不管多远都能找到自己的家。蜜蜂不光记忆好还很聪明,假如遇到有风的情况下,它会贴着地面飞行,因为这样会减少风带给它的阻力从而飞的更快。

    蜘蛛如网,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蝉如何脱壳……读完昆虫记我不仅仅知道昆虫的秘密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险,让我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的放弃,要有屡败屡战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一颗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心。

    小小的家观后感【篇2】

    内容简介:《小小的家》以一个纯真少女的视角,写了一个家庭在战乱年代里的变迁。想着“帮佣就是作为出嫁前的新娘进修”,少女多喜好奇又兴奋地来到了东京。在东京郊外的一座红色屋顶的小楼里,多喜与持重的平井老爷、美丽的夫人,以及可爱乖巧的恭一小少爷,和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小小的家中岁月静好,多喜的心头总是萦绕着一份安宁与温柔,她甚至不

  • 5、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9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900字

    读了两部美籍华人伍绮诗的作品后,成功被她圈粉,不愧为哈佛的高材生啊!这一部作品比上一部《无声告白》的语言表达和行文深度更加纯熟,写作手法在此时、过去和后来的某一时刻之间轻松自然的变换着,没有任何衔接突兀。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团小火苗,燃烧与否、在哪里燃烧和燃烧的程度取决于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伊奇内心的小火苗是叛逆、敏感、善良、勇敢的;珀尔跟伊奇一样,有着同样深藏不露的敏感,同样掩藏在书本智慧之下纯然的天真无邪。只是她的反抗火苗更弱些,妈妈的爱让她多了些顺从。 理查德森太太的小火苗,我觉得是在她房子被烧、在她看到米娅为她做的照片、在她意识到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小女儿后才被点燃的。她大半辈子一直过着有规律、有规矩、有计划、有礼貌的生活,从没有失过体面。那是因为她家境一直不错,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他且非常富有的律师老公,有令人羡慕的豪华的大房子,有四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另外,为了保持有秩序完美的生活,她选择把内心深处的真我锁进盒子深处,永远不打开。 所以理查德森太太永远不能理解贫穷却聪慧的艺术追求者米娅为何那么随意任性、为何从事着各种不体面的工作、为何为了钱当代孕然后又反悔、自己偷偷把孩子带走了四处流浪。她觉得米娅的生活简直糟透了,然而事实是米娅活的很潇洒,她虽然自尊心很强,可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她活得很真实。 理查德森太太也不能理解贝比为何会把自己的孩子丢在消防局门口,然后又返回来到收养她孩子的家庭争夺抚养权。。她觉得米娅贝比都是不称职的母亲,不配做母亲。然则,母亲的定义是什么?是血缘关系还是爱决定了母亲的身份? 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不止一次做出过让自己后悔的事,人们应该给予原谅。每个人也都有找寻真我和做真我的权利。。。你是那只甘愿在笼子中被喂养被束缚的小鸟,还是束缚小鸟的笼子,又或是冲破笼子飞向自由的小鸟? 看完这部小说,你不得不为上述种种问题而认真思考!

  • 6、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7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700字

    这是继《人间失格》后最触动我的书。

    “火”代表着欲望,代表毁灭,代表重生。

    最初我惊叹于米娅的才华对这本书欲罢不能,我总是喜欢那些极具有创造力的人。

    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开始交织,我就已经隐约感觉到这必然不会是好的结局。“圈子不同不必强容”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是很深刻的教训,泊尔被理查德森家庭富有斑斓的生活吸引,她想要变得不一样,她尝试着让自己变得很“cool”,这是燃在泊尔心中的第一把火,她渴望新生活的欲望在她心中燃烧 可是我知道这样的生活不适合她,她也玩不起。

    第二把“火”大概是人们为了自己私欲而自私,放纵,导致事情发展得越来越复杂,每个深陷其中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伤害。

    第三把火就是“重生”了,远离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有勇气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这把火烧得就很值得,就算就算被烧得体无完肤,就算整个大地被烧得漆黑一片。

    其实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风让母亲捉摸不住,对母亲的爱都视而不见,就像我渴望挣脱母亲的怀抱,在上大学的时候毅然抛下她们,渴望开始新生活。嗯…后悔至今,估计也会一直愧疚下去。

    我只希望自己能正确面对诱惑,认清方向,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同时富有想象力的生活。认真的对待生活,对待自己与家人。

    总结:喜欢这本书。

  • 7、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1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100字

    《小小小小的火》: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

    一直羡慕一种人,她们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每一步都按自己的规划实现,近乎完美。小说中的埃琳娜就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评判算是开挂的人生:读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找一个合适的老公,买上一个大房子,有几辆车,有几个让人骄傲的孩子,每一年都可以外出度假,在她们居住的西克尔区受人尊重。堪称完美的人生,然而就在她有把握的觉得自己可以影响朋友的生活,指责流浪艺术家米娅的选择时,大女儿偷偷堕胎,小女儿烧掉自家的房子离家出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以自己生活的完美而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千方百计想帮朋友获得领养孩子的抚养权,丧失职业底线去挖掘米娅的隐私,冷酷地赶走米娅母女,自以为是的觉得做这些是她完美生活的一部分。却不知她赶走了米娅,就是赶走了叛逆的小女儿伊奇的精神导师,15岁的伊奇烧掉自家的房子去追随米娅过一种流浪的生活,女儿的出走让“她的心第一次裂成碎片”,想要找到女儿弥补自己的错误。小说要表现埃琳娜的反思是在伊奇身上发现了隐藏的自己,要去找回女儿,也找回那个自己,找回心灵久已熄灭的火苗。

    书的封面有一句诱人的导读语,“永远记得,你呼吸的每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每个人看了都会心动,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多悲哀,被绑架、被奋斗,从不是自己想要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能让我们感到满意。

    小说中的米娅好像是一直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不顾父母反对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为人代孕不舍孩子就毅然放弃学业,独自带着孩子到处流浪,追求艺术不以赚钱为目的,在某处厌倦了,失去好奇和创作灵感了,便带着女儿说走就走。像不像我们赞赏而不敢为的人。埃琳娜赶走米娅时,米娅也是以人生胜利者的自居的:“她唇角一挑,露出一抹锐利、怜悯的微笑,(对埃琳娜说)‘你究竟放弃了什么呢?喜欢的男孩?出远门的机会?还是整个人生?’。”米娅的选择就获得了整个人生吗?那她的女儿珀尔为什么走进埃琳娜家时,觉得那么温暖,觉得那才像一个家,想让埃琳娜做自己的妈妈?

    所以,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我们选择一种就意味着失去其他,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想要的生活也不一定是他人想要的生活,不要随便评判别人的生活。

    我想生活的魅力就在于未知与选择,选择本身没有对错高下之分,每个人只能

  • 8、 小小的我电影观后感,看小小的我观后感

    小小的我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们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叫《小小的我》的电影,它很感人。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粟利,一个被摩托车撞得双手被截肢的一个小女孩。她因为残疾而上学困难,终于,在她苦苦相求下,强烈的求学欲望而打动了,就答应了她可以让她上学。在学校里,她认识了一位有钱的小朋友,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是做生意,一直不回家,所以他一直希望父母能常回家来陪他。粟丽用自己的爱心安慰了他,告诉他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让他学会体谅父母。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有一个同学的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粟丽就带着几个同学找到那位同学的家长,说服让孩子去上学……但最终粟丽因为伤势永远地离开了同学。粟丽同学虽然死了,但她的那一种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第二天,她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上课时,祖威就用脚踢打栗欣,腿都流血了,栗欣也不甘示弱,把祖威的椅子拿开,祖威一下子摔到了地上。老师看到后勃然大怒,骂栗欣是坏孩子,栗欣委屈的说我不是!当老师看到栗欣腿上的伤后祖威就害怕的跑了。老师这时就对栗欣说了声对不起。栗欣觉得非常温暖,并说你能收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学习上也是个非常努力的女孩,她没有手去拿笔,就用嘴巴去写字,偶尔也会用手,手都写得流血了,妈妈看着非常心疼地哭了,但是她还是坚持的写着。这件事情是让我非常感动,在我们许多家庭里,许多小朋友有着非常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却浪费着这个环境,不学习不珍惜生活。但是看到最后祖威被栗欣感动了,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热心帮助并且内心温暖的人,顿时觉得很欣慰。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非常敬佩主人公栗欣。她对生活的那种进取、积极乐观以及内心的那种强大,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也心中暗暗想,以后我学习上也要向她学习,再也不让妈妈操心了。做个对生活有希望,对自己有交代的一个有用的人!

    小小的我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小的我》,看完后,我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江海,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 9、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 10、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0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000字

    “母亲的定义是什么?是血缘关系还是爱决定了母亲的身份?”这是《小小小小的火》力图寻找的答案。相比于前一本《无声告白》,这本书从日常故事中挖掘出的角度更加深刻,更让读者体会到其用心程度。两个家庭对于孩子的纷争、对于孩子的不同看法,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孩子们带来影响。这种从父母身上流传下来的“生命之火”,对孩子内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殊不知孩子的内心如此独特,小小的火亦能掀起燎原之势。因此也就能够能够理解,伊奇小小的身躯徒步几十分钟愤怒地寻找家人,又如此愤怒地点火,毅然决然地离去。一场大火或许能终止一切,又能改变一切,因此也就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重生。

    “火”的诞生始于毁灭,终于毁灭,不知古人第一次试探性地触碰火苗的时候,眼中会有怎样的奇异色彩。生命的延续正如火苗的留存,星星之火、希望之火,亦有摧枯拉朽之潜在力量。

    米娅与理查德森太太对待“火苗”的态度如此不同,也就产生了迥异的做法。对于理查德森太太而言,“火苗”意味着危险,是对节序生活的一种反叛。“她始终觉得,那种如同火焰的冲动是种极其危险的东西,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能推倒墙壁、越过鸿沟,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哪怕只有一丝微风,也能让火势燃烧若干英里。因此,最好还是小心控制这些小火苗,像保存奥运火种那样,谨慎的传给下一代――抑或是只适合把它留存起来观赏,提醒人们,冲动必须加以驯化,火苗必须得到控制,发出适当的光和热已经足够,没有转成燎原之势的必要,她认为,预防火苗引发的火灾才是关键。”

    而米娅以其艺术家的目光,对“火苗”的生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她无意中抑制或是改变火苗,她只知在她眼中,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空间、都有独特的印记,单看她对于理查德森一家的送别礼物就可以看出来。

    米娅这个人物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米娅因为艺术选择代孕,但当她真正看到了这个孩子后,她选择了独自扶养孩子长大,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她是珀尔的母亲,但却同样收获了伊奇与莱克西的爱戴。她似乎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艺术家,但在作者的详细描写中,一个从小热爱艺术、哪怕遭遇困难依旧不放弃的母亲形象顿时映入眼帘。

    不禁沉思,当我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我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心中的“小小的火”,我该如何小心翼翼地培养,让其茁壮成长?教育时常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1

  • 2023-02-01

  • 2019-10-24

  • 2019-11-02

  • 2019-09-21

  • 2023-01-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3-2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9-12

  • 2023-03-04

  • 2019-10-16

  • 2022-10-07

  • 2023-04-08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8

  • 2023-02-17

  • 2022-01-08

  • 2019-10-28

小小的家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小小的家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小的家观看心得、2024小小的家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