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 > 地图 >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推荐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

(共 9470 篇)

  • 1、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1000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很方便就能看到电影或者电视剧,看完影片之后可以使我们学到更多知识。将学习到的心得记录下来写进观后感是不错的选择,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作品的核心内容,并且加以学习吸收。相信你应该喜欢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 篇1

    《小小的愿望》读后感600字:这部电影由田羽生导演,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主演的喜剧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富有激情的少年高远(彭昱畅饰)突然患上肌肉萎缩症,被告知所剩的时日不多,身边的所有人都在问他同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愿望吗?”与此同时,他决心在临死前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而得知这个消息的两位好兄弟——徐浩(王大陆饰)和张正阳(魏大勋饰)为了完成他这个愿望不顾一切,去打工、买东西,不惜代价奋斗到底。

    整部电影总体很好,在笑点、泪点上都有很好的把控,演员的演技到细节都非常到位,就是有一些让人理解不透剧情看后不禁有一些失望甚至无奈。

    在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王大陆在公园发现两个假乞丐骗钱时说的那句话“你能站着为什么要躺着!”那种对于兄弟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而他们却在这骗吃骗喝的愤怒与愤恨。但我认为王大陆在这一段戏的感情把握不是非常准确,听起来是愤怒,却缺少了一些层次感,只能听到一次次没有规律的嘶吼,单薄且毫无规律。而在这部电影里一直动弹不了的彭昱畅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的画面,不管是在海滩上的一次次摔倒还是最后的歪头,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笑点,但有些地方还是感到有一些僵硬,表演的意图比较明显,但面部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较好的驾驭了这个角色。

    有些时候,友情就是这样,令人捉摸不透,可能它可以使人不惜代价去帮助朋友,但又有些时候被那么一己私欲占据了头脑,它就像一条分割线,把两种人分到了不同的阵营。但我们应该学习王大陆、魏大勋这两个人的精神,对于朋友可以想尽办法甚至去不顾一切。

    整部电影剧情非常合理且通顺,除去中间的一点点瑕疵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完整的青春励志片。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 篇2

    《小小的愿望》有笑点有泪点面对死亡有多少人能够坦然面对呢高远也一样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因为疾病让他离死亡越来越近父母和朋友问起他的愿望让他慢慢感觉到绝望内心深处的崩溃并没有很激烈而是在流泪的对白中学会坚强选择积极向上的过好和他们最后的时光

    高远的最后怎么不会有悲

  • 2、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800字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闲篇扯的太多,格调也不高,这是猥琐的愿望吗? 蓝雨星辰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咱们先说本片的优点。 不得不承认,本片有几个段子还是不错的,比如开场介绍徐浩三人组时,张正阳投篮砸脸的二货洋相、被爸爸打的红眼妆的贱样;还有儿子裹着被单、坐着轮椅被爸爸推着长跑,结果爸爸累晕在路上,儿子的轮椅滚到沟里,新闻记者说:这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包括两个逗比朋友把高远偷出来,两次遇到导演饰演的民警,后来在海边两人又是背着又是拖着拽着直至把高远扔进大海里 这些段落,虽然有些恶搞,但还是好笑的,反正我在电影院是肆无忌惮的乐了。 还有结尾处,三个好兄弟抱在一起,大笑着向前奔跑的镜头,搭配上《好好告别吧》的音乐,也挺煽情的,非常适合毕业季,少男少女的离别情!(为毛没在暑期档上映?) 但优点也就仅此而已。 故事是copy韩国电影《伟大的愿望》,本土化改编并不成功,失败的最关键原因是剧作上太过胡闹。 两个好兄弟为了完成绝症男主的小小心愿,竟然搞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来?虽然出发点是兄弟情、真友谊,但所表现出的行为逻辑也太低幼、无脑、胡扯了吧! 好歹也是高考结束,马上就大学生了,真的会这么幼稚吗? 比如给洗头妹钱,这个能理解,但给她泡面和漫画书,是几个意思?小学生吗?还是脑子进水了? 尤其是王大陆、魏大勋这两个老面孔(一个28岁,一个30岁),饰演18、19岁的少年,实在是违和与尴尬吧? 当他们叫警察叔叔的时候,叫洗头妹姐姐的时候,真的能起一身鸡皮疙瘩,老黄瓜非要刷绿漆,有点膈应。 彭昱畅因为娃娃脸的缘故,又是一个病人的角色,所以倒还好;但徐浩与张正阳这两个角色真心不该找王大陆、魏大勋,怎么也应该选择00后的小鲜肉,才更有说服力。 电影中还有很多扯闲篇的情节,不仅夸张虚假,而且对于主题的强化、剧情的推进并没有帮助,反倒拖慢了整体节奏。比如夏老师这个人物,没看出和主题有半毛钱关系,根本就是可有可无,好几场戏都出现的很突兀,毫无存在的价值;还有徐浩、张正阳带着高远去海滩,结果把他折腾发烧了,妈妈赶到后不赶快把儿子带走治病,反倒数落起徐浩、张正阳,甚至上手抽嘴巴,这也太过了吧,现实中有妈妈会这样吗?后来在医院为了确保高远和洗头妹单独相处,爸爸忽然飞出来打晕妈妈也是苍了天了,这是漫画吗?如此恣意飞扬真的好吗?包括徐浩、张正阳两人被司马缸的哥哥打、
  • 3、 小小的幸福

    记得前年听说冯巩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冯巩说:这是小投资,打投入。整部影片从开机到杀青,一共投入了200万元。这与那些大片相比真是凤毛麟角,那些所谓的大片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用一堆金钱与道具堆积起一种虚幻的视觉的享受。而这里的大投入,冯巩解释到:这部影片凝聚了自己闯荡演艺界的情怀,而且是情感投入最多的一部影片。

    当时听到这些东西,第一感觉是:作秀。虽然很喜欢冯巩的相声与他的为人。

    直到今年春节,我偶然的观看了冯巩的那部《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从一开头,影片就始终融入着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

    无论是冯巩所饰的凳三轮的刘好在自己的三轮车上写着:比宝马少一个论;还是影片中的刘好收留着自己前妻与别人生的儿子的,而那个所谓的儿子始终用哎和冯巩交谈;还有刘好为了讨老婆,对那些女人大献殷勤;等等。虽然这些场景乍一看来,很是可笑。你可能一直在笑,可是笑到最后你会突然想起哭这个动词。没有任何缘由的想起。

    影片拍摄的很自然,没有刻意的去表现某些东西。只是在一来一往的生活中,让观众自己去品味。

    影片运用了河北保定的方言,使得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许多。

    影片继承了喜剧的一贯作风,大团圆。

    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丝的惊险,刺激。出乎意料。

    但是当看完之后,感觉,感觉像看邻家登三轮的叔叔的命运。简单,亲切。那种挥之不去的忧伤,是淡淡的,绝对不会让你落泪。只会让你的笑,多少有些分量,抑或是思索。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我感觉这部影片就打破了这种常规,这部影片不仅仅是源于生活,更是贴近生活。

    影片始终坚持小这个原则,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情节,小小的方言。

    那种小小的悲哀,以至结局时的那种小小的幸福。

    从头看到尾,感觉到身体在变轻,有一种东西正好敲在心坎的感觉。

  • 4、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9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900字

    读了两部美籍华人伍绮诗的作品后,成功被她圈粉,不愧为哈佛的高材生啊!这一部作品比上一部《无声告白》的语言表达和行文深度更加纯熟,写作手法在此时、过去和后来的某一时刻之间轻松自然的变换着,没有任何衔接突兀。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团小火苗,燃烧与否、在哪里燃烧和燃烧的程度取决于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伊奇内心的小火苗是叛逆、敏感、善良、勇敢的;珀尔跟伊奇一样,有着同样深藏不露的敏感,同样掩藏在书本智慧之下纯然的天真无邪。只是她的反抗火苗更弱些,妈妈的爱让她多了些顺从。 理查德森太太的小火苗,我觉得是在她房子被烧、在她看到米娅为她做的照片、在她意识到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小女儿后才被点燃的。她大半辈子一直过着有规律、有规矩、有计划、有礼貌的生活,从没有失过体面。那是因为她家境一直不错,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他且非常富有的律师老公,有令人羡慕的豪华的大房子,有四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另外,为了保持有秩序完美的生活,她选择把内心深处的真我锁进盒子深处,永远不打开。 所以理查德森太太永远不能理解贫穷却聪慧的艺术追求者米娅为何那么随意任性、为何从事着各种不体面的工作、为何为了钱当代孕然后又反悔、自己偷偷把孩子带走了四处流浪。她觉得米娅的生活简直糟透了,然而事实是米娅活的很潇洒,她虽然自尊心很强,可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她活得很真实。 理查德森太太也不能理解贝比为何会把自己的孩子丢在消防局门口,然后又返回来到收养她孩子的家庭争夺抚养权。。她觉得米娅贝比都是不称职的母亲,不配做母亲。然则,母亲的定义是什么?是血缘关系还是爱决定了母亲的身份? 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不止一次做出过让自己后悔的事,人们应该给予原谅。每个人也都有找寻真我和做真我的权利。。。你是那只甘愿在笼子中被喂养被束缚的小鸟,还是束缚小鸟的笼子,又或是冲破笼子飞向自由的小鸟? 看完这部小说,你不得不为上述种种问题而认真思考!

  • 5、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7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700字

    这是继《人间失格》后最触动我的书。

    “火”代表着欲望,代表毁灭,代表重生。

    最初我惊叹于米娅的才华对这本书欲罢不能,我总是喜欢那些极具有创造力的人。

    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开始交织,我就已经隐约感觉到这必然不会是好的结局。“圈子不同不必强容”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是很深刻的教训,泊尔被理查德森家庭富有斑斓的生活吸引,她想要变得不一样,她尝试着让自己变得很“cool”,这是燃在泊尔心中的第一把火,她渴望新生活的欲望在她心中燃烧 可是我知道这样的生活不适合她,她也玩不起。

    第二把“火”大概是人们为了自己私欲而自私,放纵,导致事情发展得越来越复杂,每个深陷其中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伤害。

    第三把火就是“重生”了,远离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有勇气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这把火烧得就很值得,就算就算被烧得体无完肤,就算整个大地被烧得漆黑一片。

    其实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风让母亲捉摸不住,对母亲的爱都视而不见,就像我渴望挣脱母亲的怀抱,在上大学的时候毅然抛下她们,渴望开始新生活。嗯…后悔至今,估计也会一直愧疚下去。

    我只希望自己能正确面对诱惑,认清方向,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同时富有想象力的生活。认真的对待生活,对待自己与家人。

    总结:喜欢这本书。

  • 6、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1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100字

    《小小小小的火》: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

    一直羡慕一种人,她们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每一步都按自己的规划实现,近乎完美。小说中的埃琳娜就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评判算是开挂的人生:读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找一个合适的老公,买上一个大房子,有几辆车,有几个让人骄傲的孩子,每一年都可以外出度假,在她们居住的西克尔区受人尊重。堪称完美的人生,然而就在她有把握的觉得自己可以影响朋友的生活,指责流浪艺术家米娅的选择时,大女儿偷偷堕胎,小女儿烧掉自家的房子离家出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以自己生活的完美而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千方百计想帮朋友获得领养孩子的抚养权,丧失职业底线去挖掘米娅的隐私,冷酷地赶走米娅母女,自以为是的觉得做这些是她完美生活的一部分。却不知她赶走了米娅,就是赶走了叛逆的小女儿伊奇的精神导师,15岁的伊奇烧掉自家的房子去追随米娅过一种流浪的生活,女儿的出走让“她的心第一次裂成碎片”,想要找到女儿弥补自己的错误。小说要表现埃琳娜的反思是在伊奇身上发现了隐藏的自己,要去找回女儿,也找回那个自己,找回心灵久已熄灭的火苗。

    书的封面有一句诱人的导读语,“永远记得,你呼吸的每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每个人看了都会心动,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多悲哀,被绑架、被奋斗,从不是自己想要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能让我们感到满意。

    小说中的米娅好像是一直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不顾父母反对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为人代孕不舍孩子就毅然放弃学业,独自带着孩子到处流浪,追求艺术不以赚钱为目的,在某处厌倦了,失去好奇和创作灵感了,便带着女儿说走就走。像不像我们赞赏而不敢为的人。埃琳娜赶走米娅时,米娅也是以人生胜利者的自居的:“她唇角一挑,露出一抹锐利、怜悯的微笑,(对埃琳娜说)‘你究竟放弃了什么呢?喜欢的男孩?出远门的机会?还是整个人生?’。”米娅的选择就获得了整个人生吗?那她的女儿珀尔为什么走进埃琳娜家时,觉得那么温暖,觉得那才像一个家,想让埃琳娜做自己的妈妈?

    所以,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我们选择一种就意味着失去其他,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想要的生活也不一定是他人想要的生活,不要随便评判别人的生活。

    我想生活的魅力就在于未知与选择,选择本身没有对错高下之分,每个人只能

  • 7、 小小的我电影观后感,看小小的我观后感

    小小的我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们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叫《小小的我》的电影,它很感人。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粟利,一个被摩托车撞得双手被截肢的一个小女孩。她因为残疾而上学困难,终于,在她苦苦相求下,强烈的求学欲望而打动了,就答应了她可以让她上学。在学校里,她认识了一位有钱的小朋友,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是做生意,一直不回家,所以他一直希望父母能常回家来陪他。粟丽用自己的爱心安慰了他,告诉他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让他学会体谅父母。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有一个同学的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粟丽就带着几个同学找到那位同学的家长,说服让孩子去上学……但最终粟丽因为伤势永远地离开了同学。粟丽同学虽然死了,但她的那一种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第二天,她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上课时,祖威就用脚踢打栗欣,腿都流血了,栗欣也不甘示弱,把祖威的椅子拿开,祖威一下子摔到了地上。老师看到后勃然大怒,骂栗欣是坏孩子,栗欣委屈的说我不是!当老师看到栗欣腿上的伤后祖威就害怕的跑了。老师这时就对栗欣说了声对不起。栗欣觉得非常温暖,并说你能收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学习上也是个非常努力的女孩,她没有手去拿笔,就用嘴巴去写字,偶尔也会用手,手都写得流血了,妈妈看着非常心疼地哭了,但是她还是坚持的写着。这件事情是让我非常感动,在我们许多家庭里,许多小朋友有着非常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却浪费着这个环境,不学习不珍惜生活。但是看到最后祖威被栗欣感动了,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热心帮助并且内心温暖的人,顿时觉得很欣慰。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非常敬佩主人公栗欣。她对生活的那种进取、积极乐观以及内心的那种强大,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也心中暗暗想,以后我学习上也要向她学习,再也不让妈妈操心了。做个对生活有希望,对自己有交代的一个有用的人!

    小小的我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小的我》,看完后,我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江海,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 8、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 9、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100字

    《小小小小的火》是一部由伍绮诗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理查德森家的房子因为一把小小小小的火而被烧掉之后对生活的感悟的故事。很多看过这本书的朋友对这本书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这本书,很简单的故事,没有讨论人生大道理,没有()任何说教成份。但是读完书却让人不禁去反复回想反思:我们该怎么才能过好自己这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生活观念完全不同的家庭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

    理查德森一家生活在富足先进的西克尔高地,这座城市的座右铭是: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对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精心规划以避免出现不可预料事件:草坪上草的长度不能超过6英寸,房子必须漆成政府规定的颜色。

    理查德森太太就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城市并深刻认同这个城市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过着循规蹈矩而又有节制的生活:为了保持身材每天早上都只吃二分之一杯谷物片,晚餐只喝一杯红酒,每周上三次有氧操课,每周称一次体重。

    理查德森先生和太太都有着光鲜体面的工作,家庭生活富足,在西克尔高地有两栋属于自己的大房子,每年定期出去旅行,家里孩子都有充足的零花钱,更从来没有为一日三餐操过心。

    而摄影艺术家米娅和珀尔一家则过着一边流浪一边做艺术的生活,他们从不会在一个城市呆的太久,每当米娅完成一个摄影项目或者没有了灵感他们就会简装上阵,抛弃一切不必要的家具,只带上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上路。

    米娅一家过的则是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的日子,米娅每天出门做几个小时的兼职,赚一点仅够两人生活下去的钱,她出门赚钱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衣食需要,本质上不过是为了让她的艺术事业得以继续的手段。

    本身各自处于自己该有的生活圈子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当这两种人两种生活方式放在一块对比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免做了一下比较反思。

    珀尔羡慕理查德森家的大房子,羡慕他们稳定富足的生活,羡慕他们举手投足间透漏出的自信;而理查德森家的孩子们则羡慕珀尔的率真自由的生活方式。相比于珀尔西克尔高地的孩子都显得十分功利、野心勃勃,他们非常自信,对一切都很确定,相信自己拥有无与伦比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珀尔则会很大方地承认自己的无知,接受事物灰色地带的存在。

    生活在西克尔高地的伊奇是个真正的反叛者,她渴望着米娅一家的生活方式,想去过自己渴望的

  • 10、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0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000字

    “母亲的定义是什么?是血缘关系还是爱决定了母亲的身份?”这是《小小小小的火》力图寻找的答案。相比于前一本《无声告白》,这本书从日常故事中挖掘出的角度更加深刻,更让读者体会到其用心程度。两个家庭对于孩子的纷争、对于孩子的不同看法,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孩子们带来影响。这种从父母身上流传下来的“生命之火”,对孩子内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殊不知孩子的内心如此独特,小小的火亦能掀起燎原之势。因此也就能够能够理解,伊奇小小的身躯徒步几十分钟愤怒地寻找家人,又如此愤怒地点火,毅然决然地离去。一场大火或许能终止一切,又能改变一切,因此也就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重生。

    “火”的诞生始于毁灭,终于毁灭,不知古人第一次试探性地触碰火苗的时候,眼中会有怎样的奇异色彩。生命的延续正如火苗的留存,星星之火、希望之火,亦有摧枯拉朽之潜在力量。

    米娅与理查德森太太对待“火苗”的态度如此不同,也就产生了迥异的做法。对于理查德森太太而言,“火苗”意味着危险,是对节序生活的一种反叛。“她始终觉得,那种如同火焰的冲动是种极其危险的东西,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能推倒墙壁、越过鸿沟,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哪怕只有一丝微风,也能让火势燃烧若干英里。因此,最好还是小心控制这些小火苗,像保存奥运火种那样,谨慎的传给下一代――抑或是只适合把它留存起来观赏,提醒人们,冲动必须加以驯化,火苗必须得到控制,发出适当的光和热已经足够,没有转成燎原之势的必要,她认为,预防火苗引发的火灾才是关键。”

    而米娅以其艺术家的目光,对“火苗”的生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她无意中抑制或是改变火苗,她只知在她眼中,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空间、都有独特的印记,单看她对于理查德森一家的送别礼物就可以看出来。

    米娅这个人物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米娅因为艺术选择代孕,但当她真正看到了这个孩子后,她选择了独自扶养孩子长大,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她是珀尔的母亲,但却同样收获了伊奇与莱克西的爱戴。她似乎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艺术家,但在作者的详细描写中,一个从小热爱艺术、哪怕遭遇困难依旧不放弃的母亲形象顿时映入眼帘。

    不禁沉思,当我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我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心中的“小小的火”,我该如何小心翼翼地培养,让其茁壮成长?教育时常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3-04-05

  • 2019-11-02

  • 2019-09-21

  • 2023-01-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3-21

  • 2023-04-0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9-1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28

  • 2023-04-10

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2024小小的愿望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