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 > 地图 >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2024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范文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相关栏目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热门栏目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推荐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

(共 3486 篇)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出版的图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小学生读《世说新语》心得最新范文 【必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您也许正在阅读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也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赞叹,写《世说新语》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您从《世说新语》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读《世说新语》心得最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读《世说新语》心得最新范文(篇一)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本书。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这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的反对。王朗不解地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华歆最后答应了。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又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世人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作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现更贴近喜欢的答案。但是,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那个想抛弃那个人的真正寡情人却是王朗!关键时刻,心里只想着自己,没有责任心,太自私。而华歆,虽一开始拒绝,但一旦答应了就坚持到底,这说明他既是一个重诚信、守承诺的君子,又是一个遇事深思熟虑、稳重靠谱的人。

    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的承诺,才有实现的可能。承诺之前必须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轻易许下承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因为承诺即意味着责任。

    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华歆一样才行,做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小学生读《世说新语》心得最新范文(篇二)

    读完《世说新语》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这两篇都是讲“孝”,但完全是两种风格。

    一四讲的是王祥的继母很恨他,他却爱继母,当王祥得知继母恨他时,他竟然求继母处死自己。我认为这种孝,太过头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是因为继母恨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未来,这还算是“孝”吗?王祥的继母

  • 2、 世说新语学生版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必须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世说新语学生版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世说新语学生版读后感1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

    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相国把他的“误读”给王说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国变得国富民强了。像一本《红楼梦》让多少误读红楼又自称研究红学的人吃上饭,这“误读”多好啊。所以我看《世说新语》的读书心得将不拘于字句的解释、不拘于时代的考量、不拘于玄理的考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记录脑海火光一闪,这也是我把这篇文字分类到随笔的地方。这样做可能会对《世说新语》的理解多有谬误,再加上本人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可能会有不马克思的地方,科学学得不好,可能会有不科学的地方,难免贻笑方家,欢迎批驳、指正、赐教。

    世说新语学生版读后感2

    《世说新语》讲的是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刘道真,姓刘名宝,字道真,性格豁达,通经史,精音律,善长下棋,并且智勇双全,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担任从事中郎,后担任侍中、安北大将军,之后由于戎卫北境有功,赐爵为关内候。那里“徒”字意指服劳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刘宝曾是服劳役的犯人,司马骏花了五百匹布将他赎了出来,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从事中郎。当时人们将这件事传为美谈。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并没什么感受,但当我读了5遍6遍乃至10遍时,就有了深刻

  • 3、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见微知著乎?以偏概全也! 三国之管宁,避乱世于草莽,身布衣以终老;华歆,登高堂至宰辅,为高官传清誉。 “割席断交”这个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讲得即为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现常被用来表示,不可以与志向不相同的人结交为朋友。 故事中,管宁见了金子“挥锄与瓦石不异”,世人褒赞有佳。而华歆拾起来,知道是一块金子后也随手抛弃,不也体现了他不在乎钱财吗?世人又何为贬损?何来“志不同道不合”之说?又两人同席温书,见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华歆之所以出去看热闹,也只能说明他读书注意力不集中,大概也并不能够确切地评判他的人生志趣吧。 管宁、华歆、炳原皆为三国名士,有“一龙”之称。华歆是龙头,炳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管宁与华歆又为同窗交好,既是朋友,管宁又怎会只因为好朋友出去看了一下热闹就闹绝交,这难免让人在看文章时引起怀疑。是管宁的“小题大作”?抑或是世人的“以偏概全”之说? 的确,文中金块象征着财富本文 ,轩冕象征权利尊贵。由于社会时代的因素,魏晋时期文人普遍崇尚清谈,一部分文人尤显得特立独行,守着“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傲世姿态,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如此,管宁成就了超逸之名,华歆畅达仕途反而流俗。管宁成为了正面的道德品行典范,华歆注定要遭受士人的不屑。 然而,管宁饱读诗书后明白了世情,从而选择全身远祸,还乡做了隐士,与华歆的满腹经纶用于经天纬地,施民以惠政,究竟孰浊孰清?据记载,华歆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为政清明,颇有治国安邦的高策良谋。且功就之时,他不计前嫌,不萦私怀,屡荐昔日故友管宁出仕,大有让位以贤之高态,实在让人感佩。华歆如此德才兼备之人,后世的声誉却一直因“割席”而受累,着实令人扼腕! 两件很小的事情,足见士大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之严。见微知著,确有可取一面,但仅因小事就武断绝交,认定华歆对财富、官禄心向往之,未免以偏概全。管宁因朋友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标准,便断然与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须知: 守一身之清固然可嘉,然忍浊染身,辟世之清,更堪一表! 评:本文从故事细节中透析人性,从社会根源处寻找尺度,一连串的质疑,引人反思。“见微知著”还是“以偏概全”?作者观点鲜明,笔锋犀利,强调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在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出世”与“入世”的最佳注解。语言精警,着文言华彩。

  • 4、 学习之江新语有感

    学习之江新语有感

    《之江新语》内容丰富,文风朴实,通过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其中,《坚持对上负责与下负责的一致性》让我感触颇深。文章通篇阐述了领导干部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等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现结合工作,谈两点体会。

    一要敢于担当,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坚持党性和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为人民着想,事事让人民群众高兴,坚决反对“只做给上级看”的表面文章。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主动深入到基层帮助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解难题,办好事,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指导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对新开办的餐饮服务食品经营企业要提前介入,提前规划,帮助做好后堂设计,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推进全民创业,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要敢于担当,正确处理好执行力和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问题

    领导干部要依法行政,敢于担当,抓好重大决策的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在食品药品监督检查中,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强化监管,不怕得罪人,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要果断立案,依法处理,决不手软。同时,要向群众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群众和企业的理解,防止矛盾上交,防止群众上访、闹访,要以最严厉的打击,最铁的手腕,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重任在肩,责任在肩。食品药品监管干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树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念,迎难而上,勇于拼搏,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就一定会蒸蒸日上,**各族群众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绚丽多彩。

  • 5、 之江新语读后感例文

    之江新语读后感例文

    《之江新语》,这本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这个栏目,发表的短文的汇编。这本书里面的文章都写得不长,大多数篇幅只有五六百字,但是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引人入胜,洋溢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有一点感悟极深。

    本书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第一篇就是关于工作作风的。关于作风,重点强调“务实”两个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珍惜在位时间,尽职尽责,虚功实做,有所建树;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好点面结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更加注重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以防走过场;具体工作中,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并强调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关于学习作风,要求有三种境界,即要志存高远;耐得住寂寞,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要多读书,修政德。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关于思想作风方面,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战略思想,要打好“团结牌”,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要清醒的认识到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要有锲而不舍追求工作实效。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把困难当作机遇,在压力之下,把“坏事”转化为“好事”;要欢迎舆论监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甘于做铺垫之事,甘于抓未成之事;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爱基层,又要管好自己,要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期间写下的《之江新语》,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文风,232篇短评,篇篇精彩。字里行间,就像一位慈祥的师长一样,用口语话的方式讲道理。引经据典、论据充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总而言之,《之江新语》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 6、 之江新语读后感合集

    之江新语读后感合集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之江新语读后感合集,请大家参阅!

    (篇一)

    前两天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之江新语》,通过反复阅读,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应该简简单单做人,扎扎实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本书中说道:于细微处见精神,由细微处见品德,小事小节就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我们的工作作风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从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我们党一贯的工作作风。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的为官也好,做人也罢,要讲品行,要树立为人民公仆真正意义的鲜明体现。 “君子以厚德载物”,给我们解析的就是做人的品德,只要是切切实实的为人民群众解决事情,不分小事,而不求回报,有了这种品行、品德我们做人才能心安理得。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工作中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你心中装有群众,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全心全意不计个人得失,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为我们企业跨越发展做出贡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篇二)

    《之江新语》是最高领导人在浙江任职的4年多时间里,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于2017年8月结集成书,去年作了再版。我最近逐篇逐句读了这本书,对最高领导人亲民务实的作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目前官场上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颇有几分感慨。

    对于一位领导着几千万人口大省,而且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大省的一把手来说,需要处理的事情可谓多矣,如果没有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如果没有勤思好学的理论功底,他就根本不可能在百忙中亲自撰写专栏文章。仅这一点,就是其他许多为官者不想做、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

    掩卷深思,我觉得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民本情怀。这本书的中心内容是阐释浙江省委的施政方针,为加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鼓与呼的即时评论,文章的口吻是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篇篇都体现着踏踏实实做事、让人民富裕、让人民幸福这一条红线。从有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

  • 7、 之江新语读后感三篇

    之江新语读后感三篇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之江新语读后感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近日,品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期写下的《之江新语》,仅是标题就令人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感受扑面而来的一股清新文风,令人耳目一新,备受鼓舞和启迪。232篇短评、短文,谈人生、谈管理、谈文风、谈民生,明晰,简洁,坦陈,睿智,概言之,短,准,精,妙。文字中所表露出的思想、观点、才华是通过几十年的基层经验打磨积淀、深入思考、学习升华与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深感其文笔流畅,言简意赅,义深词洁,字里行间透着平实而无半点虚浮。文如其人,能书得如此佳作,和作者的信仰、追求、品行、学风、文风是相融一体的。其文,至少是我等从事审计综合工作的学习典范;其人,一位亲民务实、开朗并彰显个人魅力的领袖,我辈敬仰膜拜。震撼感叹并推荐全局学习赏读之余,几点切身体会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是文风朴实自然。观点论点独到,言辞实际客观,句句铿锵有力,字字落地有声,对如何做好实际工作及为官从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

    二是引经据典,论据充分。既有警句,又有俗语,展现出博览群书的深厚功底及良好的知识素养,彰显出对社会各阶层的深入了解和对现实社会百态的独到见解与态度,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倍感亲切;

    三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既没有简单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也没有口号式的虚浮,而是通过深入实践,探其究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令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由心底产生共鸣;

    四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在已品读的数十篇文章里均属针对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里具体事件、现象、问题,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结合自身感触、观点展开一事一议,如“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做人与做官”、“打好团结牌”等,道理讲的主旨明确,旗帜鲜明,具体实在,句句能深入到人的心里,使人信服。

    品读鉴赏之余,更感愧疚,自己还需在求善之路上不断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温故知新”、“学新知新”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读书、常思考,学以致用,在创新发展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篇二)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这个栏目,发表的二百三十二篇短文的汇编。每篇文章短小精悍,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通读完后,习近平同志关于“珍惜在位”、“关爱基层”、“心系群众”等三部分论述,给我很大启发。

    珍惜在位

    习近

  • 8、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例文

    《世说新语》所载人物和故事,发生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以要读通读懂《世说新语》,则必须首先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大家分享了世说新语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1:世说新语读后感】

    我看了一本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摘写了许多的小故事,都是一些说道德,说道理的故事。但是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故事书一样。

    我看到一篇什么管宁和华韵的故事,管宁和华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园里翻土种菜,他们看到地上翻出了一块金子,管宁没有捡起金子,而是将金子像泥土一般,继续翻土。华歆却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丢回地上。还有一次,两人一齐在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而过,大家都去看热闹了。华韵把书丢到一边,去看热闹了。于是管宁拿刀割断草席,分开去坐,向他说:“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华韵因为一时的搞笑,为了一时的富有,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我觉得华韵没有高尚的品德,而管宁就有高尚的品德。他看到金子不动心,因为这不是他的,他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华韵从捡黄金的事看出他想把黄金占为己有,只是怕管宁看到。我觉得我要像管宁一样,不为金钱失去良心。不为名和利失去良心。

    孔融被别人抓了,可他一向哀求别人不要把自我的两个儿子也捉了。但孔融的两个儿子却说:“父亲难道见过打反了的鸟巢下方还有完整的蛋,这两个儿子也立马被抓了。”虽然这两个孩子被抓了,但他们小小年纪懂得整体既然保全不了,那么个体也不可能独存。孔融的两个孩子虽小,但懂得这个道理,应此不做没有用的哀求,从容镇定的理解厄运。我要学这两个小孩,眼望未来,明白结果以定,就不做无谓的事了。

    邓艾口吃,总是称自我“艾艾”有一皇帝和他开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有几个艾。”邓艾回答凤兮凤兮,本来就是一只凤。邓艾即显得子己博学多才,会用论语。又让皇帝无地自容,无话可说。婉转的挽回了自我的面子。我遇到困难时,我也要学邓艾用婉转的语言跟别人说,不会和别人大吵大闹。

    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个一个说过去了。反正我受益匪浅。

    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所记清谈场面,往往描摹如画,使读者若临其境,若见其人。“文学”篇记孙安国(盛)与殷中军(浩)共谈,往复辩论,不暇用餐。左右侍者一再重温冷饭,而两人只顾奋挥麈尾,争锋口舌,以致麈尾脱落,布满餐饭,抵暮犹未进食。最后情急,竟至反唇相稽。殷谓孙:“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

  • 9、 关于世说新语心得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世说新语心得。在平时生活中,大家都常接触到感言吧,当我们见证非常撼动人心灵的时刻时。就会有感而发的感慨一番,发表一些感言,感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语言。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世说新语心得【篇1】

    《世说新语》是一部专门记叙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高士名流之言谈举止的小说集,向来被视为魏晋“志人”小说的典范。

    在世说新语以前,也曾出现过不少轶事小说。今天所见的世说新语虽然已失去原来面目,但从其流传来看,还是较为完整的,也透露出它在历代普遍受到重视的价值。在魏晋南北朝的「志人」轶事小说中,世说新语因其广泛丰富的内容涵量和纯熟精美的语言艺术,被推为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也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承先启后,不可忽视的地位。

    我对德行方面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举例来说,管宁和华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园里翻土种菜,他们看到地上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动心,把黄金当作平常的瓦石一样的挥锄耕耘。华歆却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丢弃。后来有一次,两人曾经共同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而过,十分热闹。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心慕虚荣,搁下书本,跑到门外去观看。于是管宁拿刀割断草席,分开而坐,向他说:“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华歆为了一时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只要你愿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阅新语、明事理!

    世说新语心得【篇2】

    当时是读宋词读到吴潜的《满江红》,就是那首“房子终究买不起,老婆不知在哪里。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厄,我说笑的。

    这首词中有一句: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解说是讲,垂虹亭位于吴江长桥头,这里是南宋连贯东西水路必经之地,李珙离临安往西自然经过这里。

    这里还有一处著名的古迹:

    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便辞官返乡。后人在这里建有鲈乡亭。

    (就是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

  • 10、 世说新语心得感悟

    请阅读以下编辑精心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心得感悟。感言就是表达因为某些事情引发出的想法的文字语言,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此时写一篇感言再好不过了,可以表明自己的想法,感言对于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还请您收藏本文!

    世说新语心得感悟【篇1】

    像看故事样的读着《世说新语》,不知不觉的就看到了后面,感慨颇多。试着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具有深厚的道德及传统的美德。然后,如今看来,某些美好的东西已经成了历史。今日的中国,人们的道德观念金钱观念传统观念似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些报道和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香港澳门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方面要比大陆人好很多,在尊重老人,爱心事业等方面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当然,我说的是整体状况,也并不是说我们就一无是处,我们身边也不乏雷锋式的人物。我只是想说,现在下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也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不然,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将会无法传承,就连国人的国际形象也大损。

    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71岁农村妇女每月捐款1000元”。说的是济南地区双港镇郭黄庄村郑金玉大娘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我是家庭妇女,没退休金,但几个孩子都孝顺,每个月都给钱,我一个老太太,能花什么钱?每个月拿出一点钱来捐助孤儿和困难群体是可以做到的。”多朴实的语言!就这样她一坚持就是许多年,累计捐款已达10多万元。

    也在前两天,电视上看到了一个报道:公交车上两个年轻人为了争一个座位差点动起了手,一旁的一位老太太站起来,让坐于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就真的坐下了。老太太说,“只要他们不打起来,我让个座,算不了什么”。又是一“爱幼”的典范!但尊老又去了哪里?

    因为迷恋网络,中小学生弑父(母)的报道,屡见不鲜。

    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思考吗?

    “冀尔时天下无滞才”,愿这美好的愿望在今天成为更美好的现实!

    世说新语心得感悟【篇2】

    当时是读宋词读到吴潜的《满江红》,就是那首“房子终究买不起,老婆不知在哪里。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厄,我说笑的。

    这首词中有一句: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解说是讲,垂虹亭位于吴江长桥头,这里是南宋连贯东西水路必经之地,李珙离临安往西自然经过这里。

    这里还有一处著名的古迹:

    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

    “人生贵得适

  • 2023-03-0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2-01

  • 2021-08-09

  • 2022-04-05

  • 2019-10-28

  • 2022-05-11

  • 2019-10-09

  • 2019-10-28

  • 2022-03-30

  • 2023-02-08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3-02-18

  • 2019-10-09

  • 2023-03-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2-12-13

  • 2022-04-0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3-03-01

  • 2023-04-18

  • 2023-06-0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4-06

  • 2022-04-09

  • 2023-05-2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0

  • 2022-12-07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
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有哪些呢?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栏目为您提供2024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范文,世说新语读后感小学生2024等,让您细细品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