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 > 地图 >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2024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推荐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

(共 4185 篇)

  • 1、 三国演义每回梗概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孙坚飞

  • 2、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范文一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

  • 3、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化精髓之一,我们假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 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 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 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 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 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 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 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不敌曹操,前往投奔袁术。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奉命守城,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

  • 4、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的精彩是我们读者为之赞叹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要求我们写一写读书笔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

    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

    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

    水镜先生向刘备举荐伏龙凤雏。

    刘表令刘琦到新野给刘备请罪,刘琦告之以继母蔡夫人不容之苦。

    玄德得单福,为军师。单福计破曹军。

    曹仁率兵杀奔新野。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操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蔡瑁与其姊蔡夫人献计刘表欲谋玄德。刘表让玄德往新野驻扎。

    刘备不同意刘表废长立幼,蔡夫人和蔡瑁欲害刘备。刘备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跃过檀溪而逃。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求主》

    操令徐庶为使召降玄德不得。

    刘备弃樊城往襄阳,与民同行。刘琮不开城门,玄德准备先取江陵安家。从人劝他弃民先行,备不忍为。

    操至襄阳,蔡瑁张充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

    刘备被操军冲散。赵云单骑求阿斗。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三子袁尚在黎阳败于张辽。袁绍吐血数半而死。袁谭袁尚互斗。谭欲假操之手攻尚。操从程昱计助谭伐尚。

    操打败尚,尚往中山而逃。操从攸计。决漳水淹冀。

    操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陈琳之长命为从事。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四十回

    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

    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

    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

    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操兵。

    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

  • 5、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

    滚滚长江东逝流水不息,浪花淘尽无数英雄,下面就是整理的有关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1.

    《三国演义》写了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开始是由讲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宠信宦官,禁锢善类,使朝廷一片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角借此机会,组成了黄巾军,举行了起义。朝廷命各地官兵消灭黄巾军。刘备、关羽、张飞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在张飞后院的桃园里进行了三结义,他们起誓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来,他们三个兄弟,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屡立奇功,从此威名远扬。

    文中主要人物:刘备 张飞 关羽 张角

    最喜欢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备身长八尺,两耳过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诗赞张飞、关羽,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易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吧姓名标。

    诗赞刘备,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人不能只听好听的话,要听信良言和忠言,一定要明辨是非。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2.

    滚滚长江东逝流水不息,浪花淘尽无数英雄,这首词写的好啊,这是三国中英历人物的写照。我很喜欢这部《三国演义》,读了好多次,但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三国时期既是一个人才倍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多少杰出的英雄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其中吕布战三英大败而逃,张飞追之,箭石阻回。众诸侯为三英庆功并报捷与袁绍。孙坚得令进兵却不得袁术粮草致兵败而大怒。而董卓爱将李傕欲说坚与其主联姻,坚怒斥之。卓怒而无策,李儒献策退兵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图迎合童谣。卓独断迁帝,杀逆己者,抢掠钱粮火烧洛阳,一时间

  • 6、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自从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我对里面的情节念念不忘,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我认识了骁勇善战的赵子龙;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鬼斧神工的计谋,如,空城计;苦肉计

    《三国演义》是我看的最投入的一本书,《三国演义》把我带进了一个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三国世界。

    当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的这种豪迈品质让我敬佩。当赵子龙在曹操大军中行走自如,不知子龙杀了曹操的多少名将,大概五十名,为的只是把刘备的夫人和阿斗找到,这种对主公只有忠臣之心的将士,我会替刘备感到知矣。当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时,我的心跟刘备一样,感到高兴,我佩服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刘备为了把诸葛亮请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竟不顾关羽;张飞的阻挠,去了三次卧龙山庄,才请出诸葛亮。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我的心紧张万分,到后来,诸葛亮用空城计智退了司马懿,我心中的石头才落下。当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时,我真为那一鞭一鞭的鞭子而心痛,明知是假,还是不忍心看着黄盖受刑

    《三国演义》这本书有许多让我们学习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来品三国;悟三国吧!

  • 7、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几本书,有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数三国演义了。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后人改为三国志。让我来介绍一下蜀国和吴国的几个我佩服的主要人物吧!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享年53岁,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战略家、散文家、理论家。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大都督、将军、南郡太守,享年35岁。

    赵云(?-229)字子龙,号常山,从小跟随公孙瓒,后称五虎上将之一。

    姜维(202-264)字伯约,当阳亭侯、平襄侯、开明王、大将军,享年62岁。

    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是空城计。公元228年,探马来报: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杀奔西城!魏军离城只有二十里了。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被吓得面如土色,劝诸葛亮弃城而逃。诸葛亮当即传令,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兵,扮做百姓,清扫大街,魏兵到时不可乱动,而诸葛亮在城头上弹琴。司马懿见状说: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定有众兵埋伏,连忙指挥撤退。

    大家都很敬佩诸葛亮料事如神,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 8、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_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我还会读下去的,因为里面还有很多我不理解的情节,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吧!

    我们在来说说关羽吧,他简直是张飞的翻版,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缺点而丧了命。关羽生的相貌堂堂: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人称美髯公,

    跨下赤兔马,手上偃月刀。云长温酒斩华雄,一代名将华雄在关羽手下竟敌不过一招被斩;单刀赴会,就这气势,单身一人敢入万险之中,面不改色,心不跳,真勇也!水淹七军,破曹军千万之众,自己却毫发无损,中箭亦战,战场上被流箭射中,刮骨疗毒,谈笑风生啊!镇守荆州,保刘备之大后方多年,真是不容易啊。可惜,正因为他的天下无敌,使他变得太骄傲了,使他败走麦城,太过轻敌使他被吴国的一个末将杀死。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他的地位和诸葛亮一样,不,甚至超过了诸葛亮。几乎在全国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关帝庙,他,不是皇帝,却是武帝!他的失败在于骄傲,古话说骄兵必败,我们同样也不能骄傲。

    啊,三国有多少名将谋士几乎无穷无尽,他们都能能给我带来许许多多的启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希望在于跳出这朝代周期圈,祝和平永远笼罩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历史就像一条甘泉,而每一本历史书就像一条汲水道,《三国演义》无疑是一条通畅的汲水道,我以后会更加地拜读罗贯中的这本《三国演义》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书?我家多的是,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那本厚厚的《三国演义》了。

    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一遍都是那么的精彩、激烈、紧张,每一遍我都又能读懂前一遍没能明白的某些情节。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分归一统共计一百二十回明代的罗贯中用小说的方式记录下这用无数英雄豪杰的智慧、生命谱写的历史,留给我们后人多少阅读的乐趣啊!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代表人物,比如:阴险狡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情有义的关羽、善用能人的刘备、心胸狭窄的周瑜、扶不起的阿斗等等举不胜举。在这么多的人物里我最喜欢崇拜的是诸葛亮。记得在我们家里曾经讨论过有关各自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我爸爸最喜欢关羽、我妈妈最喜欢曹操(这有点另类!)我喜欢诸葛亮的理由有太多啦!其中最让我信服他的是他空城计,就是诸葛亮在没有足够的兵力又连败失去几座城的前提之下,面临司马懿重兵兵临城下他能独自站在城门上捂琴退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独特的智谋以及对于司马懿弱点的掌握。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今天本人向您介绍我最爱看的《三国演义》

  • 9、 三国演义 (400字)

    《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五年级:王菲

  • 10、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自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三国的英雄人物,列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英勇善战,讲义气的关羽了。

    关羽、字:云长。是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二。再一次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曹兵的乱箭射中了,手臂又红又肿不能活动,华佗知道了,前来帮他疗毒,华佗先将手臂的肉割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刮骨头上的毒,血流了一地,正在和马良下棋的关羽,却一直在谈笑风生,周围的人都不禁大惊失色。做完手术后,华佗称赞道:关将军真是一位天神啊!多么坚强的关羽啊,我要向他学习。

    当然,还有我最讨厌的蔡瑁。蔡瑁先是投奔了刘表,刘备在那里时,他一直反对接纳刘备,还曾多次想杀害刘备,却一直都未成功。他后来又投奔了曹操,因为曹操中了周瑜的计,才得以错杀了蔡瑁,从此,他的一生便结束了。

    读完了第一遍,再读第二遍时。有了许多收获:诸葛亮三气周瑜、张飞智取瓦隘口、黄忠计夺天荡山这一类靠的不都是智慧吗?别以为打仗要得都是四肢发达的人,不然要谋士干嘛?所以我们要切记:不要光四肢发达,要手脑并用才能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1-12

  • 2019-09-22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09-20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有哪些呢?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2024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400字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