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 > 地图 >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2024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推荐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

(共 2782 篇)

  • 1、 三国演义每回梗概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孙坚飞

  • 2、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范文一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

  • 3、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化精髓之一,我们假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 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 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 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 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 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 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 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不敌曹操,前往投奔袁术。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奉命守城,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

  • 4、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的精彩是我们读者为之赞叹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要求我们写一写读书笔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

    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

    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

    水镜先生向刘备举荐伏龙凤雏。

    刘表令刘琦到新野给刘备请罪,刘琦告之以继母蔡夫人不容之苦。

    玄德得单福,为军师。单福计破曹军。

    曹仁率兵杀奔新野。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操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蔡瑁与其姊蔡夫人献计刘表欲谋玄德。刘表让玄德往新野驻扎。

    刘备不同意刘表废长立幼,蔡夫人和蔡瑁欲害刘备。刘备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跃过檀溪而逃。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求主》

    操令徐庶为使召降玄德不得。

    刘备弃樊城往襄阳,与民同行。刘琮不开城门,玄德准备先取江陵安家。从人劝他弃民先行,备不忍为。

    操至襄阳,蔡瑁张充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

    刘备被操军冲散。赵云单骑求阿斗。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三子袁尚在黎阳败于张辽。袁绍吐血数半而死。袁谭袁尚互斗。谭欲假操之手攻尚。操从程昱计助谭伐尚。

    操打败尚,尚往中山而逃。操从攸计。决漳水淹冀。

    操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陈琳之长命为从事。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四十回

    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

    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

    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

    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操兵。

    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

  • 5、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之一

    大家肯定看过许多书,比如狼蝙蝠,小河男孩,狼王梦,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其中最喜欢的是董卓疲帝兴风云这个故事。

    主要内容是董卓掌握了朝中后,想废了刘辩,于是收买了吕布,后来吕布去了丁原的房间,一下子砍下了丁原的头,然后又废刘辩,有一位叫袁绍的热逃到了翼州。袁绍到了海渤后,马上跟朝中反对袁绍,王允接到袁绍的信后决定和他一起对抗董卓,在交战时袁绍上前杀敌,对抗几回合后袁绍逃回军中。

    袁绍和军队逃向了一个谷,吕布的手下带兵追杀,突然王允的军队杀出。包围了吕布的军队,后来吕布的军队全军覆没。

    我的感受是,有时做事一定要想一想后果或者做多手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之二

    《三国演义》可是人人都知道呀!《三国演义》里有许多人物,如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阴险狡诈的周瑜,武力高强的吕布

    里面的人物数不胜数,个个武力高强。就比如说关羽他在众将面前斩华雄,关羽很重情面的性格让我很佩服,他一开始投靠了曹操,但是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又回到了刘备身边,孙权虽抓到关羽,但关羽绝不投降,孙权最后下令把关羽给斩了。吕布,一听这名字你们就知道一个成语:有勇无谋,最后还是被刘备在曹操面前说了几句话给害了。还是当年程宫说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国演义》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取胜要靠的就是大脑!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之三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

  • 6、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

    滚滚长江东逝流水不息,浪花淘尽无数英雄,下面就是整理的有关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1.

    《三国演义》写了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开始是由讲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宠信宦官,禁锢善类,使朝廷一片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角借此机会,组成了黄巾军,举行了起义。朝廷命各地官兵消灭黄巾军。刘备、关羽、张飞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在张飞后院的桃园里进行了三结义,他们起誓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来,他们三个兄弟,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屡立奇功,从此威名远扬。

    文中主要人物:刘备 张飞 关羽 张角

    最喜欢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备身长八尺,两耳过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诗赞张飞、关羽,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易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吧姓名标。

    诗赞刘备,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人不能只听好听的话,要听信良言和忠言,一定要明辨是非。

    每回读三国演义后感2.

    滚滚长江东逝流水不息,浪花淘尽无数英雄,这首词写的好啊,这是三国中英历人物的写照。我很喜欢这部《三国演义》,读了好多次,但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三国时期既是一个人才倍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多少杰出的英雄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其中吕布战三英大败而逃,张飞追之,箭石阻回。众诸侯为三英庆功并报捷与袁绍。孙坚得令进兵却不得袁术粮草致兵败而大怒。而董卓爱将李傕欲说坚与其主联姻,坚怒斥之。卓怒而无策,李儒献策退兵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图迎合童谣。卓独断迁帝,杀逆己者,抢掠钱粮火烧洛阳,一时间

  • 7、 三国演义读后感20字2020

    三国演义读后感20字2020(一)

    读《三国演义》的乐趣。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马交战中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这些故事中有让你高兴的,有让你生气的,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体会古代英雄人物的聪明才智,这是读《三国演义》的乐趣。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主要人物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我觉得诸葛亮很聪明,很历害。我要和他一样多看书,就可以知道很多知识。

    这几天,我在家里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我喜欢赵云的英勇善战,是他在曹操的百万大军里救出了阿斗;关羽守信用,是他不计名利,千里走单骑。我很喜欢这本《三国演义》。

    在今年的暑假,我终于把罗贯中写的这部经典着作读完了。读完后,我不由地久久沉迷其中。

    在《三国演义》中,每个人物都各有所长,让人大开眼界,真不愧是享誉中外的名着呀!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

    里里面主要讲了当蜀国灭亡后,司马家族又将矛头指向了魏国。当时执政的是孙皓,当晋军到了孙浩城下时,孙浩急得团团转,想自杀,但下不了手。最后晋军进了城活捉了孙皓。司马家族依次灭掉了蜀、魏、吴三国。

    读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8、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其中有一幕

    妙策献宝刀

    ,王允借过生日召集大臣想办法除去董卓,因为一天不除去董卓,百姓便一天没好日子过。

    就在大臣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曹操说:大家想不出好办法,我可以去杀了董卓,就是我死了也可以。

    曹操借了王允的七口宝刀,到了董卓见曹操来了,便问你怎么才来,我的马老了跑不快了,曹操想让吕布去牵马杀了董卓。突然在拔刀时,吕布回来了,董卓起身问你干什么?我特来献宝刀一把。曹操见刺杀不成,只能快逃,所以说:丞相可否让我试马?董卓答应后,曹操飞身上马,逃离了董卓。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三国演义》它让我很受启发。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里面有许多经典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孙权等等。个个表现的各具其态。其中有几个让我十分佩服,关羽就是其中之一。

    关羽是三国里的一位将领,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武功了得。关羽有一把十分厉害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后来吕布死了,坐骑赤兔马被奖励给了关羽。还有,大家都知道刮骨疗毒吧,这也是关于关羽的,是关羽被毒箭射中,华佗帮他刮骨疗毒,结果关羽竟一边疗伤一边下棋喝酒,真是让人佩服。

    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学了习,真是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至东吴灭亡,中国统一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故事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刘备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但很自大,目光短浅,不听诸葛亮的预测,结果战败,被火熏死。关羽、张飞、赵子龙、马超、吕布都是武将,他们打仗时很勇猛、一人可以对战很多很多人。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指导刘备打赢了很多胜仗。

    这些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赵子龙和马超,因为他们很英勇,战斗力很强,我要锻炼好身体,像他们一样勇敢。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

    读后感

    袁绍起兵7万,想去击垮曹操,曹操想用7万精兵反抗。

    我在电脑上看《三国演义》官渡之战,曹操竟想用7万人马抵袁绍7万人马,后来他们用投石车把袁军的门给攻破了。

    我想:这曹操还真有点本事。曹操暗地里有个叫刘晔的在暗中指点曹操,曹操才没立刻败掉。

    半夜,袁绍派韩猛去运粮食。曹操派徐晃去劫粮食。

    曹操用智慧战胜袁绍,用7万人马战胜袁绍的

  • 9、 品《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翻开这本书《三国演义》,里面栩栩如生的各个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曹操的阴险狡诈,刘备的意气风发,关羽的坚贞不离,诸葛亮的机智勇敢他们都曾经手握大权,都为了国家而战,可我们也不难看出,里面的每个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区别。

    正所谓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刘备当年也只是一个小官,可他靠的是爱民之心是仁义之心。就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刘备强。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压百姓,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人,让人见了他就觉得害怕,于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复返了。

    可曹操并不也全是缺点,从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最终还是曹操赢得了胜利,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正是奸诈,帮助了他夺得权位。因为他曾在几年的奋战中攻下过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许多的人都信他,这就为今后的魏国打下了创建的基础,之后,他又用计谋得到了当时皇帝的信赖,这更有助于他与其他两国对抗,。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获得了许多勇士,形成猛将如云的气势。

    大家都知道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吧,当年魏国气势如虹,却错杀了自己国的大将,可只用了几年时间,又像咸鱼翻身,一下子打倒了其它二国,所以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只是方法不是正路,他的广阔的胸襟同时让我们无比敬佩!

  • 10、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罗贯中。该书艺术地为人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从东汉末年宦官之祸到黄巾军起义失败,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终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共约90年的烽火岁月,大体上分为军阀混战、封建兼并、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四个阶段。

    《三国演义》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主要有赖于精彩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个性刻画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分析。例如:官渡之战,此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之前,曹操不仅兵力少,且南面有荆州刘表,江东孙策与他为敌处于不利位置。但曹操客观地分析了局势(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化分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决定以自己所能集中的近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元200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跟据战场姿态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乌巢),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其间各人性格展现的淋淋尽致,战场画面的描述也可圈可点,不失为精典。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不少不属实的记载,什么诸葛亮火烧博望、新野;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美人计。。。还有许多历史冤案:周瑜,性度恢阔、曲有误、周郎顾,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完全相反;鲁肃本是一代英雄,结果被说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曹操

    在我还未看《三国志》前,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沉吟良久,并为关公华容放曹、败走麦城而捶胸顿足,还对在彝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恨之入骨。先在回想,儿时美好的回忆被真实打碎,失望、后悔、伤心最后脸红。

    而今吾已长大,理智少许,当我爱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不再为得失而叹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我开始钻研每一场战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了解到了让国家强大不应只靠武力。在政治上,应联和其它势力,互相帮助。而对内在经济上应跟据民情收税,兴立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正所谓修内而安外。待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完成霸业。这说起来很轻松,但要实施并完成,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并非易事。

    其实每个人也是如此,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4-02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有哪些呢?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2024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20字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