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2024诺贝尔读后感200字范文大全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相关栏目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热门栏目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推荐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

(共 3575 篇)

  • 1、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读后感(3)篇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读后感 第(1)篇

    原本是冲着诺奖来的,但是不知道这是不是全译本,总之看得很混乱。历史著作,无外乎关注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都是谁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以至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结果如何。如果再加上一些评论,应该说说他们那么做的想法,有没有道理,或者他做的对不对,换一种更好的做法可能会有什么结果,由此历史将被改写。听蒙曼讲的《大隋风云》,《武则天》,还有《明朝那些事儿》《德川家康》,也许是比较偏故事性,但是如果他符合史实,更增加可读性是好事,而《罗马史》,贵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真的可读性太差。重要人物如汉尼拔、庞培、凯撒等等总应该简要介绍一下生平,没有;重要的历史事件突出表现一下,没有;清晰的时间主线,没有;对于特定时期的政治体制也没什么清楚的介绍;n对于年份的使用,一会儿说公元,一会儿说罗马历,让人时时有穿越的感觉,如果译者能给统一了会更好;有些地名与现在不同,或者是所属国不同,如果能给出注释也会更方便阅读;录入的错别字太多n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读后感 第(2)篇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还是一年前,在志愿者培训时,听老师提起的,具体忘了她是怎么介绍这本书的了,但是当她介绍完以后,我是被她所讲述的故事给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当即决定将这本书加入书架,然而,万事开头难,直到最近我才算是真正的沉下心来,看完了这本书。

    《罗马史》,讲述的当然是罗马的历史,我本以为它应该是从社会,经济,政治这几个方面来全面的描述罗马的兴衰发展史,怎么着都应该是从上帝的视角客观的进行评价,然而,首先,这本书用了大片的笔墨来描述罗马国内外的战争,俨然成了《罗马战争史》,其次,正如本书的序言所说,作者在这本书中,无论是对于伟人,军事家所做的评论,还是对国家--迦太基,罗马等国所做的评论都带有太多的主观情感在里面,以至于让我不禁觉得,作者所做出对那些人物的评价完全是依照他自己的喜恶标准,未免有失偏颇了。

    当然,作者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读后感 第(3)篇

    除了民族主义,任何抽离现成事实基础的世俗意识形态(包括所谓民主自由、包括马列主义),都有两个致命缺陷:

    一、其所推崇的美好前景,容易被时间证伪;二、以世俗利益吸引受众,其维持认同必须消耗金钱(不论是福利还是暴力威慑),维系成本极高。

  • 2、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读后感(3)篇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读后感 第(1)篇

        如果他不说,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我想我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清晨那颗蓝星的幽光,真的唤醒了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 我想,露湿的百合、玫瑰的梦里,应该也不会忍心逸出一丝困倦。

        可惜,没有如果。

        是的,我喜欢过你,但只能到此为止。再见,叶芝。

        因为两首歌,我曾那么迷恋这位才华横溢的爱尔兰诗人。一首是赵照的《当你老了》,一首是藤田惠美的《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在某个午后的青草河畔,我感动落泪,随后洋洋洒洒的文字如奔腾之水。

        然而,当我在这本小册子里读到《丽达与天鹅》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对他,诗心已死。因为从这首诗,我读出的是,用文字暴力实施精神的性侵。

        我问过一位如今已离开我的朋友:我很困惑,是不是以爱为名,就能如此放肆?用文字的形式就可以实施侵犯恶行吗?

        丽达与天鹅,达芬奇画过,塞尚也画过,很多很多画家艺术家都热衷于这个主题。我问朋友,为什么。

        他说,众神尚且不能幸免。何况于人。

        我不懂。我可能从来都没有懂过他的话,所以他对我失望透顶,正如我对这首诗鄙视至极。那是一种,无法弥补挽救的情绪。

        叶芝终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很清楚,“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正如“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其实何止爱情呢?人与人之间的际遇,一个读者对于一个诗人的欣赏,似乎也是如此。

         我也很难过。我们的得到和失去,喜欢和厌烦,都在不断转换之中。读完他的诗,我发现自己最想说的话,从来没有合适的语言与之对应。

        这本书很短很短,介绍了叶芝的生平,夹杂着七八首诗,排版混乱,毫无美感。 读完用了半小时,又一字一句写下书评,只能算是某种告别仪式。

        此去经年,山高水远。

        愿你得平静,愿我懂珍惜。

                                 snow

                            2019.4.20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读后感 第(2)篇

    叶芝的诗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当你老了》。

    该诗歌翻译版本很多,大同小异,也说不上谁的最好。

    看外国诗歌,原著最好。可惜不能一一习得那些语言。

    李健演唱

  • 3、 《诺贝尔》读后感

    在整册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十一课诺贝尔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有关诺贝尔做炸药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诺贝尔最突出的是炸药,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很辛苦,想发明炸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在发明炸药时,发生了意外情况,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是他毫不气馁,继续加油!他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试验,经过四个念头几百次失败,他锲而不舍,在1867年的秋天,终于造成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再一次实验过程中,他亲自点燃了导火线,不怕危险,实验炸药,炸药爆炸后,虽然被炸弹炸的满身鲜血,险些送命,但却仍然按捺不住心里的高兴,高举着双手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诺贝尔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到创造发明,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科学家。

    学完诺贝尔这篇课文后,我想到了我们平时在研究数学难题的时候,是自己研究,探索而做出来的?还是,老师讲后,连想也不想就把答案抄上去的?如果你选择第二种,那也不想一想,诺贝尔研究炸药,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呀!可是,诺贝尔完成了这项任务。

    我们应该向诺贝尔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 4、 《诺贝尔》课文读后感

    小学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诺贝尔》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第21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诺贝尔》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诺贝尔》课文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学习了一篇《诺贝尔》的课文,读着读着我深深得被诺贝尔那种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这本书主要写了诺贝尔一生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发明了威力无比的炸药的事,但最使我感动的是他那样的大公无私,他去世后把自己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学金,鼓励人们为人类作出最大的贡献吧!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诺贝尔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不禁想起了以前。我跟我妈妈去游泳,因为我觉得我游得已经很好了,就想到深水区试一下身手。结果,刚跳下水,就被呛的喝了好几口水。我害怕了,胆怯了,就赖在岸上不肯下水。还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看了,语重心长地教导了我,鼓励我要迎难而上。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能在深水区自由自在地游了。

    读完这本书,我也开始深深地崇拜他,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天资聪明、自学成才的划时代的发明家和先驱者;他是一位谦虚、坚毅、恪守原则而又勇气十足的青年;他是一位尽管身体孱弱而又屡遭严重挫折,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矢志不渝地坚持发明创造而一举成功的巨人。

    他的身上有许多让我敬佩的精神,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创造,长大以后也当一名发明家,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最大能了。

    《诺贝尔》课文读后感二

    我最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诺贝尔》,主要讲述了诺贝尔有个弟弟名叫埃米尔,一次埃米尔到诺贝尔的工厂去帮忙,因弟弟从前就接触过硝化甘油,诺贝尔没什么担心就走了。在弟弟埃米尔管理生产时,漏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在整个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点,溶液的温度绝不能超过二十五度到三十摄氏度,如果超过就会爆炸。

    但是,埃米尔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突然,天崩地裂一声响,随之引起了连接的爆炸埃米尔和四个工人全被炸死。诺贝尔知道弟弟的死后,非常伤心,非常自责,人们原本以为诺贝尔不会再研究炸弹,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诺贝尔坚定地说做,我还要做!从他坚定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正因为他有这坚持不懈的精神,到了最后,他才会有更大的成就:研究炸弹成功了!诺贝尔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在生活中,我缺少这种精神:每次我运动了一会儿我就想:哎呀,我累死了,真想回家。

    可是,我一想到诺贝尔,我就有了精神,他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

  • 5、 《诺贝尔》读后感700字
    《诺贝尔》读后感700字 读了《诺贝尔》这篇课文后,我非常喜欢诺贝尔,他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小时候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很辛苦地用铁锤砸石头,为了实现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这一愿望,诺贝尔就把精力放在炸药的发明上。 当发明威力十分强大、风行全世界的液体炸药后,为保证炸药能安全运输,他又开始新的研究。可是,发明炸药的过程是危险的。在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经历了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终于在1867年的秋天发明固体炸药,为此,他又发明了人类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他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实验成功时,满身鲜血冲出浓烟滚滚的实验室,关心的不是自己伤势,而是高举双手呼唤:成功了!成功了! 诺贝尔身上,最令我敬佩的是他那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断挑战困难的勇气。 有一次,作业是背诵课文,我一听就怕了 我最讨厌背书!回到家,写完其它作业后就硬着头皮慢慢地开始背书了。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还是不太熟。我当时真想放弃,什么也不想就去睡觉。可是,我刚闭上眼睛,就想到诺贝尔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都没有放弃,我这点算什么呢?不就是背书吗?难道还克服不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拿起语文书,认真地背了起来,背不掉的地方反复地背。别的什么也不想,一心只想怎么背诵。不一会儿我就把课文背熟了,原来背诵很简单!克服了背诵难这个困难,我也有收获:我知道了怎么背书,其实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读后感)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诺贝尔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进步!
  • 6、 《诺贝尔》读后感 (200字)

    假期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诺贝尔》这本书。

    1833年,诺贝尔出生在斯德哥尔摩,他从小体弱多病。但上学后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他喜欢读书,喜欢静思。1864年诺贝尔完成了他的第一项划时代发明“诺贝尔专利雷管”。

    §他还发明了黑色炸药、黄色炸药,1896年第一枚核弹产生了。

    §作为一个发明家,诺贝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将这些卓越的思想落实到周围的事物上。诺贝尔将很多想法都变成了专利发明,所有的加起来共有351项。即使是在今天,这也是一个令人惊佩的数字。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感受是: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 7、 《诺贝尔》读后感300字

    这些时候我读了一本叫《诺贝尔》的书,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诺贝尔那种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这本书主要介绍,诺贝尔看到在荒山野岭上开路,人们用铁锤一点一点石头,别提多辛苦了。他的兴趣就全放在炸药上面了。他和他的爸爸.哥哥发明了液体炸药,可是不能安全使用。之后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但是威力不大。最后,他通过不懈的努力,甚至差点丢了性命,终于发明了威力大的炸药。

    诺贝尔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感动。我想起了和爸爸爬山那天,我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两腿一点力气都没了。最后在爸爸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山下看不到的美景。

    我想,我要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要绕着困难走,要勇于克服一个个困难,坚持就是胜利。

  • 8、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1000字

    永远的悲鸣--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这个词最开始让我们联想到什么?“核电厂”“爆炸”······还是“核辐射”。今天的我们对于这场人类的灾难又了解多少呢?我不知道,但对于之前的我而言,仅仅只是从网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中得知。照片里的切尔诺贝利安静、祥和。房间里一片凌乱,阳台、窗户、沙发······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它们还在等待主人的回归。我知道仅此而已······但读了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后,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切尔诺贝利。从事情参与者口中还原事情真实,感受这场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切肤之痛。

    未知,对于不知道灾难发生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残酷的。

    从口述者的回忆中,在灾难的最开始,苏联当局是隐藏核电厂爆炸这个事情的。当时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在田野里庆祝。军队的车从田野边经过,军人们挥动着铲子将表层土掩埋,人们一脸迷茫看着。后来军人告诉他们反应炉爆炸了,他们周围到处都是辐射。人们不相信,对呀,电视里没有报道,政府没人来通知他们。你再看干净的空气,汩汩流动的溪水,透明的玻璃瓶里还装着刚刚腌好的草莓酱,这怎么就有辐射了呢?

    然而这是事实了,这事实要求他们搬离自己的家园,并且什么也不能带,因为有辐射。大人们在屋子里收拾,孩子们仍在院子里观望。他们眼巴巴看着军人们将自己最亲爱的小猫小狗一一捉去。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小动物是无辜的,然后大声对小猫小狗说:“快跑呀,别让他们抓到你。”“别让他们抓到你”,他们殊不知命运已经悄悄锁住他们的喉咙。辐射,不仅让他们远走他乡,接受别人排斥的眼光,还会让他们失去爱人的能力。爱人会变为一种罪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谁都不知道发生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在爆炸发生后几个月才搬离,没有防毒面具,没有辐射计量计,没有喝下碘液,甚至连辐射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说其实苏联政府当时有足够浓缩碘液,只是苏联政府不想引起恐慌,所以他们什么都没做。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瑞典人没有发现,那这个会不会永运是个秘密,不只是切尔诺贝利甚至全世界的生命都被苏联政府放在了赌桌上。

    如果说灾难对于无知的人是残酷的,那对于已知人又何不是一种煎熬与罪过。

    蓝色的光,在黑暗中散发出魅人的光芒,好像要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要照亮,旁边是一支爆表的辐射计量计。教授们坐在这样的办公室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他们想要一个指示,就像斯大林时期那样,一切都

  • 9、 《季布重诺》读后感300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涌现出许多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季布重诺》。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所以有很多朋友。当时甚至流传这样的谚语:“得黄金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老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逃过灾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获得更多的友谊。如果不守信用,就会失去很多。

    我也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有一次同学借给我一本书,我答应第二天一早还给她,可是那天晚上我写作业写到很晚,妈妈让我赶紧睡觉,不要再看书了,但我想到说好了第二天一早一定要把书还给同学,就说服妈妈让我把书看完,如期把书还给了那位同学。

    我们都要学习季布,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一诺千金是多么重要,诚信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 10、 诺贝尔读后感

    诺贝尔读后感

    自从读了《诺贝尔》之后,我体会最深的是他杰出的3大品质:天分、勤奋和执着。诺贝尔1833年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从小就很有天分,再加上种种努力,终于为国家的军事事业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在,我反省我自己,想起了以前学小提琴的事情。那时候,人人都夸我是个聪明、有天分的孩子。但是,我还有一些懒惰,没有认真去对待这件事情。结果,小提琴表现不是很突出,浪费了我的天分。从这件事上我认为,除了适当的天分和勤奋学习之外,还要有一点点执着。也就是对自己在做的事情很沉迷,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做完整。

    马上读六年级了,我准备执着、勤奋地学习,不受电脑游戏的影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提高效率。我理解出的公式是

    天分+勤奋+执着=成功!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3-05-27

  • 2019-10-29

  • 2021-12-28

  • 2023-02-01

  • 2023-02-28

  • 2019-09-20

  • 2022-06-30

  • 2019-10-24

  • 2019-11-03

  • 2023-0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1-1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2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09-22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
诺贝尔读后感2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诺贝尔读后感200字,诺贝尔读后感200字大全,诺贝尔读后感200字2024,更多诺贝尔读后感2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