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那人那山读后感 > 地图 > 那人那山读后感
那人那山读后感相关栏目
那人那山读后感热门栏目
那人那山读后感推荐
那人那山读后感

(共 3992 篇)

  • 1、 那人那山读后感5篇

    您对作品中的哪些情节感到印象深刻呢?通读完作品之后,往往会有忍不住吐露出来的心得感悟。光阅读完作品之后还不够,还需要将所阅读后的理解与感受写下来,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了那人那山读后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那人那山读后感 篇1

    2005-4-25茶峒是个美丽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秀秀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给进城的人渡船是他们唯一的工作,有时祖父进城打酒,秀秀就和她的小黄狗为客人渡船,而小黄狗也听话地为主人拉绳引船,动作娴熟敏捷。这样,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快乐。不知不觉秀秀到了要嫁人的年龄,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尽头。我觉得那是个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当看到秀秀第二次遇见了二老的时候,我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甜蜜的恋爱,可是当向秀秀提亲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我知道秀秀的快乐将一去不复返了。的确,自那以后,秀秀的生活一天一天地发生着改变,致使最后永远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为人过渡的那条船。合上书,我的心里很难过,为秀秀的遭遇,也为她的祖父,因为他们是多么善良的人,多么快乐的人。秀秀常要爷爷唱歌给她听,而爷爷又粗又哑的嗓子唱起山歌来却又显得那么质朴、那么憨厚,总逗得在一边和黄狗玩耍的秀秀开心地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有山,有水,有鸟鸣,有歌声,有欢笑,……而现在全被打破了。故事虽然用灰色的背景为秀秀的未来打上了一个省略号,以悲剧收场,但我却非常喜欢《边城》,喜欢《边城》里每一个善良朴实的角色,尤其是秀秀的爷爷。他的大半辈子都在管理这艘渡船,却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有时客人想答谢他放了些钱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几里也一定要把钱还给人家,所以人们拿这位倔强的老头也没办法,只好在他进城买东西的时候多给他加些肉,加些酒来酬谢了。平时他还会托人买些上等烟草,过渡的时候谁需要就慷慨奉献;到了天热些他还会和秀秀准备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给每位客人喝。爷爷是个老实人,为秀秀的未来担心,却从不把烦恼告诉她,只是紧锁在眉头里一个人承担。可以说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爷爷走得是不安心的,因为他并没有把秀秀的终生大事操办好。还有秀秀的不食人间烟火,顺顺的慷慨大方,傩送二老的朴实真挚,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间每天都在发生悲欢离合,这和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但撇开那些令人伤心的悲剧去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片断,你会惊异

  • 2、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一)

    这位老人,他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但支队不再让他做了,于是,这根伴随了老人几十年的扁担,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肩上----老人儿子的肩上。这是老人最后一次走这条对充满回味,充满感情一条的路啊。

    待我看完这文章之后,我发现,我的眼睛热热的,鼻子酸酸的。这真感人呀!窗外的树披着金色的夕阳,绿油油的树,变成了黄绿色。老人的事业就像黄昏的落日,绚丽,五彩缤纷,遥远,平静,但会慢慢被黑暗吞没,老人心中一定很凄凉,很悲伤吧。我心理也不是滋味,这个邮包,这个职业毕竟陪伴了老人几十年啊!老人想:大山里的树仍然是郁郁葱葱的,还一个劲儿的往上窜,可我呢?却已经慢慢衰老了。

    老人和儿子走在前面,狗紧随其后老人看着风景,心想:说不定它没有意识到自己就要换主人了,它想:明天,邮包就要到主人肩上了吧!老人想呀,想天天都与儿子这条路啊!可不行啊!以后就是儿子走了呀!想到这,老人不禁鼻子一酸,眼睛一热,只好默默的向前走去

    老人坐在石板上,看着山下,哟!那高大的树,层层叠叠的像一块无止尽的地毯,老人想着以前的事,他想:大概我以前也像这棵树这样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吧!儿子看着树木,大概也在想:我现在像这棵树,如果我老了怎么办?于是,父子俩默默地收拾起邮包,又踏上了漫长旅途

    老人非常敬业,很热爱工作,他把这个事业当作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很轻松的完成了它。可我们做事总把它当任务来完成,所以做事要把心态放轻松。

    老人责任心很强,把一件事做得完好无损,做错了,就会很内疚。

    老人良好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二)

    昨天,领着学生观看了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影片情节简单,但片中那山那人那狗,那淳朴的乡情,那浓厚的父子亲情,那一路美丽的景色深深的打动了我。

    一条在今天这充满浮躁与喧嚣的时代显得那么乏味与孤独的邮路,书写着老邮员的一生和即将开始的儿子的人生。老邮员陪着儿子走过曲折而漫长的邮路,父子俩于邮路上完成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儿子终于读懂了父亲和这条邮路的意义。一条狗,两代人,寂静的山路,洒下一路无声的爱。那被风刮起的书信,儿子紧紧抱住邮包,父亲和老二扑向那书信的情景,父子的责任感无不令人肃然起敬。看望孤苦伶仃的五婆,念着无字2020的书信,善意的谎言寄托着五婆对孙子无限的牵挂,也表现一对父子拳拳的爱心,虽然天各一方,但关爱相连。纯朴善良的车娃,用自己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挚的爱

  • 3、 那山%26那人%26那狗%26那情——观《那山%26那人%2

    第一次看见影片中的那位父亲,脑海里一幕幕飞闪的画面便定格在了曾经读过的一篇有关“皮鞋人”和“草鞋人”的故事上,仿佛这位其貌不扬的父亲,便是从那个故事上走下来的。同样的瘦弱的身板,同样的饱经风霜的脸庞。 故事与文中人物的跋涉从一个典型的江南清晨开始,一切画面都好像中世经欧洲浓墨重彩的油画,而在这绚丽的背景前上演的父与子的故事。却仿佛清洌的溪流,沁透心脾。但是流水过后,并不是彻骨的寒冷,而是微微的,如油画色彩一般的暖意。 作为一对父子,影片中的这一对,倒更像同路的路人,交谈甚少,有的只是不断的行走,只有到达村子的时候,父亲才会和儿子说起许多关于送信的事,我不禁有些疑问,这位瘦小的老人怎么会把这一个村子里的事记得清清楚楚,一丝也不混淆。 影片中有一个印象较深的片段,父子俩走到一个村子,不是先去村委会,而是径直到了那位瞎眼的婆婆家。显然父亲在给那位婆婆念信时,只是顺口编了几句讲给她听,但老婆婆显然没有丝毫的怀疑,也许对山里这位邮员的信任,早已成为她的一个习惯。甚至连父亲告诉她,自己的儿子将要接过他的班时,老婆婆还会担忧以后没人帮她写信。给老人念信甚至编信念,显然并不是这位老邮员份内的工作。他平日送信的辛苦,也很少能有时候允许他这样做,但他却坚持了如此长的时间,并把这份工作继续交给他的儿子。我不知道这位父亲心里的想法,但无论他怎样想这样的行为却又一次使我对他肃然起敬。 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个场景令我很难忘。父子俩站在黄昏暮色中的山坡上,父亲略带悲伤的和儿子伫立在那里,儿子放飞了一只纸飞机,于是父子俩的目光便随着那只纸飞机四处飘移。这时父亲在黄昏中的脸显得更加苍老与憔悴,眉宇间拧成一团,目光却紧随那只在风中飘摇不定的纸飞机,仿佛那上面承载着他一生的梦想。后来父亲说了一句话:“过日子必须得有想头,就是理想,缺了想头生活便会变得没有意思,”这话很像流沙河那首叫做《理想》的诗,我想这诗里的寓意,已经被这位乡邮员父亲诠释了,或是在他的一生中,被找到了最好的印证。 电影末尾,儿子又在一个清晨上路了,还是那只沉重的邮包,还是那条一路相随的狗,但却少了父亲,这个儿子终于卸下了父亲一生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上,继续在永无止境的邮路跋涉。 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着无数个答案。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亲情与爱。并没有直言不讳的表白,也没有出生入死的拯救,甚至没有父子

  • 4、 观《那山、那人、那狗》有感

    观《那山、那人、那狗》有感

    玉海实验中学八(21)毛嘉辉

    指导师:沈翔

    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一位孤独的行者,一只忠实的狗,一个满载着乡亲们希望的行囊,一种辛苦而又高尚的工作——乡村邮递员。他们不停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不仅联通了一座又一座村落,而且联通了每一个乡亲的心,为乡亲们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为乡亲们寄出对亲人的思念……

    电影讲述了一位老乡邮员——父亲带领下一代乡邮员——儿子走上邮递员道路的故事。作为一名乡邮员,通常每次送信都要走个几百里,正是这超长距离的山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行走,艰苦的生活环境,导致了父亲终年的腿疾。同时,也正是乡邮员这种工作的需要,父亲长时间外出奔波,常常十天半个月才回一次家,导致了家人之间亲情的疏远,父与子之间情感的冷漠。这使父亲感到十分的内疚与后悔,于是父亲决定在儿子上任的第一天陪儿子走一趟山路。

    其间,父子为了少走几里路,决定趟过一条小溪,流动的活水显得有几分凉意,出于对父亲脚疾的照顾,儿子执意要背父亲过小溪。父亲趴在儿子宽大的肩膀上,不禁想起了自己背着幼年的儿子上街的往事,如今儿子长大了,自己也老了。想到这,父亲的眼泪无情地流了出来。正是这次父子的同行,拉近父子之间的感情,在一次次的情感的透露中,父子之间的隔阂彻底消失,父亲终于可以安心的退休了,儿子也明白了父亲作为一名乡邮员的责任与担当,父亲目送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观看完这部影片,闭上眼睛,电影的情节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情节莫过于父亲对儿子的言传身教。一次,儿子放下邮包,返回找父亲,父亲见儿子没背邮包,便教训了儿子几句。可见父亲对邮包的重视,视邮包为一份责任,要对乡亲们负责。想到这,我回首自己做事的态度,不禁有些惭愧。记得儿时,每次吃完饭,我总是碗里一半,桌上一半,叫人觉得恶心,我也从不收拾,就跑去玩了。这可苦了我的母亲,她总是耐心的整理桌子,事后再教训我一顿。一次,我竟不耐烦地对她说:你替我整理好了。现在想想也太对不起母亲了,用她对我的爱来伤害她。也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我最好的反省。

    我想,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做人的责任感才是做人的根本,有了责任感才能成就事业。正如影片中的父亲一样,他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乡邮员。

    责任与担当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取决人生的大事!

    请为孩子的劳动打赏吧!谢

  • 5、 观那山,那人,那狗有感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这是自己第二次看这部影片了,但看完之后,仍是感觉想要流泪,也不知到底是为了什么,但又或许是因为为的太多了吧!电影介绍的是湖南某山区的极为普通的一件事情,儿子接父亲的班去跑邮路。但却是这样一段平凡的,艰难的路,使得原本不相理解的父子俩的心走的更近了,儿子终于也理解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父亲也终于因为这最后一次的邮路得到了太多的欣慰。影片最后儿子母亲与父亲的一段对话可谓点睛之举,为什么要让孩子再去跑这段路,不交给他交给谁啊,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其实父母都知道孩子要走了这条路,怕是要一辈子的走下去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啊,为了这世世代代的淳朴厚实的山里人,父亲真的是付出的太多了!

    影片从孩子出发讲起,到父亲因为担心的陪同,一路上父子俩相互关心的沉默;再到孩子对没有人迎接的失望,后又对山里人相送的难为情;后再到父亲对五婆善意的谎言,以及孩子对五婆孙子的责怪;又到侗族姑娘的热情,父亲的回忆。这一路无不充满了父子之情,无不充满了山里人的那种单纯,那种纯朴,热情。无不充满了相互爱戴,相互包容,相互谅解。影片中压根就没有浮华的镜头,但它却又是如此的感人肺腑,发人深思。也许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纯朴乡野风情才是打动我的真正原因吧。

    其实影片中涉及到的故事,所要阐发的,所要表现的一些事情与情感绝不是我一个涉世太浅的稚幼之子所能理解所能完全领悟的,但它确确实实的让我感受到了一些东西,真真切切的领悟到了一些事情。那些原本的所谓的关心,所谓的真诚,所谓的爱,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往往忽略的一些东西之上。

    我总是在想,我其实是一个人,任何感情,亲情都与我无关;我总想要自由,总以为只要这些东西在,就会束缚自己;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自以为上了几天学,就懂得了好多乡里人不知道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无知,多么的狂妄啊!原来,情感这东西并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并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在你抱怨的时候,在你受伤的时候,在你伤心的时候,在你开心的时候,在你成功的时候,只要稍微的注意一下身边的这些对你默默关心,无私奉献的人,你就会知道你们之间的这种联系真的不是可以随你的意愿所能改变的。

    也许时时的关心一下周围的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真真切切的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有时候或许事情就会真的如你所愿。生活也会自发的稍微有点不同!

  • 6、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座山、一个人、一条狗的故事。

    那那一个人是一位邮递员,他的家就在山脚下。每天早晨天一亮他就出发了。他有一条狗叫阿欢,每天上山的时候,他都会把这条狗绑在自己的皮带上。这样他和狗就上山发邮件收邮件了。上山的时候要过一条湍急的大河,而且水下的鹅卵石非常滑,通过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会连人带狗摔到河里。每次过河他们都会胆战心惊。上山下山要用三天的时间,经常都是风餐露宿,十分辛苦。这样过去了几十年,大明老了,走不动了。他就让儿子接班,经常带他熟悉路线,还把自己最心爱的狗给了儿子。儿子从此就担当起了父亲的责任。

    这本书还有两位主人公就是一匹骆驼和老于。老于是一个诚实憨厚的人。有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把自己的骆驼送给了老于,并且叮嘱他要疼爱这匹。后来这匹骆驼有了份工作,每天用嘴巴修剪树叶,而老于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它。人与动物就这么和谐的相处着。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很感动,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朴实善良。他们有高尚的品格,永不磨灭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 7、 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一)

    电影的名字2020叫《那山 那人 那狗》,从开场我就一直被影片中的湘西风景所吸引,不自已地说了好多句好绿,好美。青山绿水,农舍人家,小桥流水,驿路山乡,穿过寂静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青石地板,阶阶步步盘山而上,沉重的邮包压不慢的脚步,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大大的脚印,记录初行的踪迹。脚印后面,是忠心懂事的老二狗,和抬着头看着前面那高大身影会心微笑着的父亲。

    父亲在大山深处送了几十年的信,老了,该他来接-班了。这是他的第一次,父亲不放心,要带他走一次。

    从小没有多少时间相聚在一起,他们父子之间有着莫名的距离感。父亲有些嫉妒似的抱怨他妈,妈,叫的亲。路上,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他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跟着。年轻的脚步在初行的兴奋中显得快了几许,父亲是老了,跟不上儿子的大脚步了。

    年轻的脚步突然停下了。因为他意识到,父亲不见了。焦急地等了片刻,他慌了,扔下邮包,向来路赶了回去。来路上,只有狗还在,他问狗,我爸呢?狗没听懂,只晃了晃身子。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慢悠悠地从山路上走下来了。他的心终于放稳妥了。他担忧的是父亲的安全,父亲却担忧邮包的安全,对他发了脾气。他说,他很少见父亲这么急过。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条河,河水不深,刚没小腿。但水很急,河很宽。河上没有桥,他们需要下水涉足。父亲教他把邮包顶在头上,挽起裤腿,脱下鞋子。他先淌水过了河,将邮包放好,回头去背父亲过河。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觉得父亲特高大,还担心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父亲高了。他背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淌着河水。背上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背儿子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儿子的背上,结果眼泪就不自主地涌出来了。

    上一秒,我还在跟予苏聊说影片拍摄河水的角度,使得河水壮丽美观不已。下一秒,我流泪了。我问予苏,奇怪,怎么我也流泪了。予苏看着我,笑了一下。

    几分钟后,一个美丽如画般的镜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夕阳里,大山深处,密林参天,田埂上映出片片金光,一狗两人依序而行。一个本来黑暗的画面,有了几束阳光的关怀,天空中飞翔的一群蜻蜓也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忽隐忽现。面对这样一幅动态的油画,我竟不知怎地,只觉得眼前的画面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一摸,却是清泉浸湿了双眸。

    很久没有流过泪了,更没有流过真诚的心甘情愿的泪了。一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

  • 8、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一碗温暖、美丽的心灵鸡汤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深入生活最细小的空隙,窥探那里动人的情感的秘密。 《那山、那人、那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另外一个世界的窗户。也许,我们这辈子也不可能到那样的山里生活,不会和那样的人在一起,可是从镜头里,那山美丽的让我们惊心,不,不是美丽,是淳朴的、真实的震撼我们这些被水泥包裹的灵魂,葱绿逼人的绿,漫山遍野的绿,绿的透过屏幕好像能呼吸道那沁人心脾的野草的芳香。溪水那么干净,水珠晶莹透亮,水车在缓缓的转动,牛悠闲的吃草,天那么纯净的蓝着,古旧的木屋、古旧的木桥、木桥上不知谁放的水罐……这,应该就是艺术的魅力,真实的魅力,大自然的魅力。这比一切的语言更打动人。我们在它的面前会自惭形秽,我们是瓶子里的塑料花,而它是在阳光下尽情开放的野花,芬芳的、美丽的。 在这只有两个主人公的影片里,从头至尾故事在静静的流淌,如一条潺潺的小溪,不波澜壮阔,不激流飞溅,只是静静地流淌,但那些小小的浪花,是那么晶莹的,动人的飞扬,飞扬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真、善、美。爸爸对自己这小小的乡邮员工作的责任和爱,年轻的儿子的懂事,父子之间真正像男人一样的理解和关爱。让我想起许多生活中的父子许多年里的互不理解,在岁月老去的某一个瞬间感人地和解。也有的爸爸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儿子在自己走向老年时有一天会幡然悔悟。大部分的爸爸和儿子在他们的生命里有一道高高的情感的山需要翻越。 爸爸对妈妈的爱,对哭儿子想孙子的瞎眼五婆的关爱,对瘫痪在床的老人汇款单的特别交代……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样的温情是我们这个一切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时代所缺失的。 影片只有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但让人感觉它远远没有结束,它只是那个生活的河流里一个横断面,正好让我们看见了,我们是幸运的。然而它仍然在继续。儿子和父亲在工作的观念上仍有小小的分歧,儿子会在方便的时候搭载一段公交车,儿子会在山路上邂逅一段美丽的爱情,山路修通了,儿子会骑上摩托车工作,儿子会写信谴责五婆的孙子,五婆的孙子会回来看五婆,五婆临终终于拉着孙子的手离去了,儿子因为工作出色会升职…… 那狗,胖乎乎的被呼作老二,它在一家人的心里就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它随主人翻山越岭,为山里人送信,它被那么多乡亲们所喜爱。它那么聪明,会为主
  • 9、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日本动漫开始在中国风行已是毫无新闻价值的陈年旧事了,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潮流的兴起往往来得突然去得也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中国人喜欢日本动漫似乎不是一种潮流,更像是一种大众化了的习惯,根深蒂固,尤其是年青的一代。小学生看《奥特曼》,《蜡笔小新》,中学生沉迷于《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大学生则对宫崎骏倾慕不已,《天空之城》,《千与千寻》中邪了一般把所有他导演的片子都看了个精光,还意犹未尽。他们反观国内的动画片,只觉得幼稚之至,索然无味,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失落中夹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自愧。也是,日本动漫再好也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且他的家长还和我们有着新仇旧恨。

    我们总是听到日本的东西在中国畅销,而中国的东西似乎还不够资格进入日本市场,更别提受到日本人欢迎了。确实,那些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能入日本人眼的少之又少。在影视方面就更是了,在我浅薄的印象里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的那部影片受到日本观众青睐的,我甚至怀疑日本人知道中国人会拍电影吗?好在事实证明我是一只井底之蛙,令我欣慰的那部影片便是《那山那人那狗》。

    很久以前我似乎在哪儿看过其中的一个片段,最近偶然想起了它,便在这无所事事的清明假期里把它看完了。每看完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我都会百度一下它的基本信息,想增加对它的了解。这次没有例外,而且我发现了始料未及的惊喜内容。这部片子竟然大受日本民众欢迎唉!当初以8万美金购入的《那山那人那狗》竟然产生了800万美金的票房收入,它以浓厚而质朴的情感打动了日本人,他们对这部影片评价甚高。

    颇为奇怪的是这部片子在国内却遭到冷遇,虽然男主演因它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人们却冠以故事老套,情节单一等评语将它轻视,以至于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这些年经常能听到人家抱怨:中国人总把最差的留给自己,把最好的出口到国外去;而外国人总把最好的留给自己,差的才拿去出口。原因何在,一来是因为中国的差东西根本达不到人家进口的标准,只有拿好的上了。再者,就算把好的留在国内,又有几人乐意去消费它们呢。在物质上,中国人没有外国人富裕,在修养上,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不如外国人,既然院子里的人不懂得赏花,那盛开的红杏便只好出墙了。

    一部影片能否长久打动观众,关键在于它所要表达的思想,那些毫无内涵的动作片惊悚片也许能使观众当场热血沸腾,拍手叫好;但没有人乐意去看第二次,因为它

  • 10、 关于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一)

    电影的名字叫《那山 那人 那狗》,从开场我就一直被影片中的湘西风景所吸引,不自已地说了好多句“好绿,好美”。青山绿水,农舍人家,小桥流水,驿路山乡,穿过寂静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青石地板,阶阶步步盘山而上,沉重的邮包压不慢的脚步,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大大的脚印,记录初行的踪迹。脚印后面,是忠心懂事的“老二”狗,和抬着头看着前面那高大身影会心微笑着的父亲。

    父亲在大山深处送了几十年的信,老了,该他来接班了。这是他的第一次,父亲不放心,要带他走一次。

    从小没有多少时间相聚在一起,他们父子之间有着莫名的距离感。父亲有些嫉妒似的抱怨他“妈,妈,叫的亲。”路上,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他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跟着。年轻的脚步在初行的兴奋中显得快了几许,父亲是老了,跟不上儿子的大脚步了。

    年轻的脚步突然停下了。因为他意识到,父亲不见了。焦急地等了片刻,他慌了,扔下邮包,向来路赶了回去。来路上,只有狗还在,他问狗,我爸呢?狗没听懂,只晃了晃身子。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慢悠悠地从山路上走下来了。他的心终于放稳妥了。他担忧的是父亲的安全,父亲却担忧邮包的安全,对他发了脾气。他说,他很少见父亲这么急过。

    ……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条河,河水不深,刚没小腿。但水很急,河很宽。河上没有桥,他们需要下水涉足。父亲教他把邮包顶在头上,挽起裤腿,脱下鞋子。他先淌水过了河,将邮包放好,回头去背父亲过河。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觉得父亲特高大,还担心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父亲高了。他背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淌着河水。背上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背儿子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儿子的背上,结果眼泪就不自主地涌出来了。

    上一秒,我还在跟予苏聊说影片拍摄河水的角度,使得河水壮丽美观不已。下一秒,我流泪了。我问予苏,奇怪,怎么我也流泪了。予苏看着我,笑了一下。

    几分钟后,一个美丽如画般的镜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夕阳里,大山深处,密林参天,田埂上映出片片金光,一狗两人依序而行。一个本来黑暗的画面,有了几束阳光的关怀,天空中飞翔的一群蜻蜓也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忽隐忽现。面对这样一幅动态的“油画”,我竟不知怎地,只觉得眼前的画面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一摸,却是清泉浸湿了双眸。

    很久没有流过泪了,更没有流过真诚的心甘情愿的泪了。一部电影,不是什么大

  • 2023-06-12

  • 2022-03-21

  • 2019-09-23

  • 2023-05-26

  • 2023-01-18

  • 2019-09-20

  • 2022-12-22

  • 2022-10-12

  • 2022-12-21

  • 2023-01-20

  • 2019-10-29

  • 2021-07-21

  • 2019-10-23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3-05-10

  • 2019-11-08

  • 2019-11-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4-12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24

  • 2023-05-10

那人那山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那人那山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那人那山读后感、2024那人那山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