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 > 地图 >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2024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范文大全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相关栏目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热门栏目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推荐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

(共 7045 篇)

  • 1、 《穿越非洲两百年》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最近在思考中国企业,尤其是像华为一样的会挑战西方企业垄断地位的企业该如何出海,恰好就遇到了这本书,出于好奇,也是出于对非洲未来的潜力的一种莫可名状的期待,于是开始阅读,前前后后看了近三周,我的思绪在这段时间也随着书中的文字跌宕起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广袤的非洲大陆都充满了故事,让人时而唏嘘、时而惋惜、时而惊叹、时而憧憬。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m.dhb100.com

    在过去,非洲这个据说是人类起源的大陆,刀耕火种、部落散居的社会结构被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的殖民统治者所推翻,原有的部落结构变成了人为划分的殖民区域,本土的宗教信仰被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替代;非洲的原住民逐渐开始被这些外来者驱逐、压榨、剥削和统治,尽管这其中也有进步的元素,但整体而言,非洲在殖民统治下不但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失去了自然生长、逐渐演化出适应自己的社会治理结构的机会。非洲近现代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政权更迭太过频繁,以及很多悲剧比如卢旺达的大屠杀,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归咎于殖民统治。

    现在,非洲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已经度过了最为混乱的阶段,虽然整个大陆仍旧是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每个国家基本都脱离了宗主国(虽然经济上的依附仍旧比较严重),开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

    未来,非洲是个机会之地,这片土地上的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多样、人口众多,对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有着巨大的需求,这正是中国这样崛起中的大国可以给予的。虽然非洲的政治还不够稳定、局部冲突还时有发生、疾病的困扰始终都在,对英国、法国的经济依赖还比较严重、黑色人种整体的教育水平还亟需提高,但是曙光已现,像处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这样治理的比较好、依靠自身优势快速发展、与中国联系紧密的国家会越来越多,星星之火将成为燎原之势。

    回到开头那个话题,这部长篇旅记不但把非洲重新带回我们的视野,而且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她,感受到了她经历的痛苦和迷茫,也体会到了她对未来的憧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战略性企业必定需要取道像非洲这样亟需建设的地方,经过足够的迭代升级,才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与强国并立。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 2、 读《荷塘月色》两百字感悟心得合集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荷塘月色》的读后感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读《荷塘月色》两百字感悟心得合集》,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读《荷塘月色》两百字感悟心得合集【篇一】

    文中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荷塘的月色,而是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虽然当时语文老师也曾跟我们分析了作者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作者的处境。可能就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时仍然没有着笔写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为从作者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结尾作者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而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就这样,整篇文章在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音调中落下了帷幕。

    读《荷塘月色》两百字感悟心得合集【篇二】

    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多种说法,我个人的理解是:《荷塘月色》一文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自然之美。本文然我感触很深的,莫过于作者对于景物极其细致的描写。对于月下荷塘的描写我印象颇深,尤其是那柔美的月色。

    没有电,光源惜缺,白天靠太阳,晚上自然靠月亮。明月当空,月有着它的素净之美。看天涯明月

  • 3、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两百字6篇

    读后感,在于我们去“读”,通过读,抓住原文的重要内容,进行思考。在认真品味詹姆斯·马修·巴利写的小飞侠彼得潘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我们对于这些感觉的记录,就叫做读后感。那么,写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也许下面的“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两百字”正合你意!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两百字【篇1】

    伴着夕阳的余辉,听着天边鸟儿挥动翅膀轻微的声音,看着一张孩子们围坐在一齐听故事的画面,我轻轻地翻开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写的《小飞侠彼得潘》,走进了一个惊险刺激的世界。

    《小飞侠彼得潘》说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来自梦幻岛的孩子彼得潘,来到达林夫妇的家里,带着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去了永远也不会让孩子长大的梦幻岛。他们看见了美人鱼、海盗、印第安人、梦幻鸟等东西的同时,一个个神奇的冒险也随之展开,最终,孩子们凭借自我的勇敢和智慧,制服了狠毒邪恶的霍克船长。经历这一切之后,除彼得潘以外的其他孩子相继长大成人,而彼得潘则永远的呆在了这个岛屿。

    这本书的资料引人入胜,新鲜趣味,把小岛上的美景描述得栩栩如生,各种冒险的过程描述的也很细致,环环相扣,紧紧地牵住了我们的好奇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往下看,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强烈兴趣。

    在这本书当中,我最崇拜的便是彼得潘了。彼得潘在这本书当中是“永恒”的象征,他带领孩子们展开的各种冒险是我渴望经历的,在我们天真无邪的心里,这些冒险象征着趣味、惊险。毕竟孩子当中,哪有不想飞的哪有不想到荒漠野外去冒险的哪有不盼望能抢弄棒和害人大干一场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梦想能这样经历一回,所以作者描述的各种奇妙的经历才会如此的吸引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那种永在的儿童精神,作者也经过这本书提醒我们,这人世间的主人是永恒的青春。这也是我崇拜彼得潘的真正原因,因为他是个唯一永远拥有永恒的青春的孩子。

    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也让我明白了青春是每个人应当珍惜的东西,毕竟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如果不珍惜的话,时间会让我们永远地失去它!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两百字【篇2】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它的主要内容是:

    斑羚是一种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能跳四米多远,最好的能跳五米多远 。一些猎人带着一些猎狗把斑羚逼在距离有六米多的悬崖边,羊群顿时惊慌失措。镰刀领头羊在万般无奈的时候想出了一

  • 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7篇,欢迎阅读参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1)

    今天,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中讲海伦凯勒那不平静的人生和她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给了我奋斗的力量。作为一个健全的正常人的我们非常难想像一个只看见了、听见了九个月后耒就再也听不见、看不见的人在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

    我们现在都是健康的,学习的环境也比她好,可我们却不珍惜!海伦凯勒曾说过:要是人们都把今天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我觉得,说的太好了!

    从现在开始,我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遇到困难不退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2)

    最近我们的共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书中主人公海伦因为失明失聪,开始十分自暴自弃,但是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下,她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并且热爱生活。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要快乐的面对生活,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的奇迹,海伦之所以可以如此才华横溢,莎莉文老师功不可没。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只有你快乐的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对你好。应该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给你留下一盏窗。就让我们乐观快乐的面对生活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3)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这本书主要讲了海伦?凯勒小时候,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后来海伦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书中海伦考哈佛大学时的这一情节非常吸引我。她靠着惊人的毅力,学习阅读,练习发音,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在求学的过程中,她又跨越了一次又一次的障碍。

    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感动了我,她与病魔抗争,与命运较量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同时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心得两百字(4)

    星期六,我作业都做完了,就拿起书桌上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了起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由于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继而也丧失了语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脾气也开始变

  • 5、 观后感范文: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两百字左右

    《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体现出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并将它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朴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你知道《闪闪的红星》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两百字左右,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两百字左右1

    潘冬子的爸爸当上了红军,和红军打仗去了。潘冬子很想念他的爸爸,他的妈妈告诉他:“等到映山红开的时候,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潘冬子坐在树下,捡起地上干枯的映山红,开始等。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

    这时,吴大叔走了过来,对潘冬子说:“要想取得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对,要去斗!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需要去斗,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我们等,那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斗。斗,才能真正的取得成功。现在的'幸福生活,可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

    如果我等,你等,他也等,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才能强大呢?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让我了解到了红军战士为了老百姓得到解放而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品质;让我懂得了共产党员不让人民受苦,牺牲了自己都没关系的伟大壮举;也让我学习到了潘冬子机智勇敢、顽强的精神。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两百字左右2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歌》的歌词。我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意观看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红片。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从小立志做红军,临危不惧,应对困难坚韧不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小小红军战士的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这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就应倍加珍惜。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像东子父亲那样不向困难低头,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我们要像东子母亲那样挺身而出,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东子一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

  • 6、 《两百万分钟》观后感

    《两百万分钟》观后感

    《两百万分钟》通过跟拍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探讨三国高中生的学习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电影《两百万分钟》,六位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印度的高中生向观众们真实地展现了他们整整一学年,两百多万分钟的生活与学习实况,随着电影地播放,美,中,印三国高中生所带来地巨大对比和差异,以及让人有些出乎意料的结局,令许多人在观完影片后不得不进行一番深刻思考。美国高中学生轻松,休闲的学习生活,和中国,印度两国的高中生繁忙而沉重的学习时间,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据影片《两百万分钟》中统计,中国的高中生平均每人光是一学年中,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就有美国的高中生的两倍之多,而印度高中生紧跟第二。相对于中国和印度的高中生周末繁忙的课外辅导,美国高中生却能有大把的时间和朋友聚在一起,看电视,或是打游戏,享受青春。但是,据调查显示,美国百分之四十的高中生不会选择例如,生物,化学,物理之类的自然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业,超过百分之五十五的高中生不会选择数学专业,同时,高达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不擅于专业数学考试。

    电影《两百万分钟》中一些专家也提到,美国高中生目前都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在如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地环境中,美国学生已经不再占有任何优势,于此同时,许多亚洲国家的学生却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从而造成地差距更是与日俱增。当来自中国的高中生与印度的高中生进行互相对比时,发现双方的竞争环境竟是不相上下。

    电影《两百万分钟》中,两位印度高中生,周末早上都需要在五点起床,课外辅导一上就是三个小时,中间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当中,印两国的高中生谈到对美国高中生的看法时,都表示,非常地羡慕,认为美国学生的生活很是轻松,悠闲。其实不然,不少美国高中生除了学习与娱乐外,很多人都有不少的打工或是参加大量的社区志愿者工作。

    影片《两百万分钟》记录中,美国女高中生表示自己不仅仅要保持优秀的成绩,还认为自己需要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服务大家,同时,他认为适当地参加的社交活动更有益于自己的成长。

    影片《两百万分钟》的最后,结局却有些出乎意料,看似轻松的美国高中生都以非常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并受到学校嘉奖,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而中国的学生在艰苦地努力之后,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第一志愿,但也进入了非常不错的大学,可却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但是印度的高中生在最终

  • 7、 电影《两百万分钟》观后感

    电影《两百万分钟》观后感

    在假期教师培训学习中,电影《两百万分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的三个超级大国,中国、印度和美国学生的未来。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影片的拍摄历时近20个月,跟踪对比了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计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试图探讨三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标准是如何被学校、家庭和学生所接受的。

    而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当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努力刻苦地学习时,美国最优秀的学校中的好学生,或是在镜子面前顾影自怜,或是在玩电脑游戏,或是在和同学一起看热播电视连续剧《实习医生格蕾》。从影片中不难直观地得出结论:美国学生与印度和中国学生相比,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该影片直接要告诉我们的是:美国正在被世界其他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但是反过来这部美国电影也为中国教育敲响警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因为看到该影片得出的结论,说我们中国的学生在未来将会居于领先地位而沾沾自喜,更不会就此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效果就比美国的强。相反,看完这部影片也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刻的反思。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的名言,任何一位中国学生和教师都不会陌生,也因为这样的观念使得我们这么多年对考试、分数、重点学校趋之若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变,也许我们应该改改这样的观点了。假如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大家都在反思我们中国教育的失败?为什么几千年的教育制度受到了挑战?为什么硕士、博士在贬值?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在现在新型的社会下,知识应该从力量变成了基础。知识不是力量,对知识的利用才是力量,知识不是力量,创新才是力量。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创新,一个国家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可是没有创新没有思想力量确实万万不行的。我们如果只把自己的驾驭目标停留在分数和高考上,按照统一化的标准,像制造螺丝钉一样加工学生,那么我们只会培养出高分而低能的学生,我们也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制造有知识五思想的鹦鹉。

    但我不是在贬低知识,而是我们应该在反思教育的同时,应该把知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我们无力改变现在的教育大环境和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大江大河是有无数个支流汇聚而成,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由无数个小的变化而引起的。也许

  • 8、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六百字

    【第1篇】

    假如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你会怎么办?假如你一个人漂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你又会怎么做?是自信地面对一切,还是绝望地等待?当这些灾难降临在我们面前,鲁滨逊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一直渴望远航的生活,一次航海中他遇到了暴风雨的袭击,作为唯一幸存者,他被漂到了一个无人荒岛上。

    在荒岛上,鲁滨逊生存了28年,在这期间他不断用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寻找,发现,制造了很多食物与用品。他还在一个探险中救下了一个心地善良的野人,他教化了野人并给他取名叫星期五。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岛上产业越来越壮大。直到有一天,他帮助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

    笛福塑造的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坚韧、勤劳的人,他在恶劣的环境下不气馁,不贪婪,始终力争掌握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活得更好。

    勇于尝试

    鲁滨逊为了能到大陆去,想尽办法,他先修好了小艇,试图用沙子或撬棍把小艇挪到水中,但是他无法完成,只能放弃。后来,他又费了长时间造了一艘大船,但也无法把船挪到水里,于是他打算开一条小河,但是要花将近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完工,最后也只能放弃。

    虽然鲁滨逊的两次造船都以失败结局,但是他勇敢尝试,知道错误后,继续寻找解决办法。如果一开始就选择退却、放弃,那就连百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了。

    感恩的心

    鲁滨逊去大陆的愿望破灭了,但他学会了,多看一件事物好的一面,少看坏的一面,多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受了益,而不是一味地说自己缺少了什么。“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如果不好好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即使处在幸福之中,也不会有任何感受。

    反省自省

    鲁滨逊修好了小艇时得知无法将它拖进水中;苦心造好的独木舟却要花费十几年挖好小河才能用时,十分痛苦。他反省到事先不算好完成工作的体力,就开始工作,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在后几个月里,他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做了反省。鲁滨逊善于自省,说明他是一个勤劳奋进的人,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鲁滨逊的这28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勇敢、自信、坚韧的精神,希望我也能和他一样具备这样的意志品质。

    【第2篇】

    我们所需要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曾经有一个奇迹——他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存二十八年之久,他驯服了一个野蛮人,他两手空空却吃上了肉和乳制品,他依靠自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没错,他就是举世闻名的鲁滨逊。

    鲁滨逊不安于现状,具有探险精

  • 9、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四百字

    【第1篇】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十分经典、好看的小学生必读书目。充分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在荒岛如何用智慧和力量得以生存下去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1651年19岁的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去报了名做水手,可是暴风雨却把这船淹没了。鲁滨逊很幸运,没有被淹死,而是在岛上漂流。后来鲁滨逊搭了房子,找了吃的,过了许多年。一天,他救了一个被野人追赶的野人,把他取名为“星期五”。最后,他和星期五一起生活着,不断努力,离开了岛,回到英国,度过了27年75天。

    读了这本书后,我从书中得到了启发:我知道了鲁滨逊之所以能逃出荒岛,是因为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鲁滨逊在生活中自然有许多困难,可他没有放弃,他想:我一定要成功,我的未来一定在故乡,加油!而且他很变行动而不是嘴上说一说,脑子想一想却不做。他更聪明,鲁滨逊知道许多求生常识,也心灵手巧,什么陶罐子啦,椅子啦,床啦样样都行,质量五星级。

    读书的之前,我做事不仔细。记得有一次学军的时候,晚上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我竟在床上哭了起来。在家里,都是“小公主”,不会缝缝补补。遇到小事就放弃,一个人在家时,生病了而不知道吃那种药,要先做什么。这样的我们怎么可以跟鲁滨逊一样在荒无人烟的岛屿上生存并回到自己以前的故乡呢?

    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努力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在家里,更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学点求生知识,给自己加油!

    加油,向未来!

    【第2篇】

    看完了暑假老师指定的书目后,回顾一下每本书里的内容,我还是最喜欢那本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那是一个流落荒岛的故事,通过自己不断地辛勤劳动,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最后返回家乡。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鲁滨孙的人十分喜爱冒险,他从小就爱上了航海周游世界,由于父母的反对,鲁滨孙就独自一人出海航行,得到了许多船长的欣赏。一次,风暴将他所乘坐的船打翻了,他一个人流落在荒岛上。可是没想到,他居然没有向绝望低头,自己做房子,种小麦,养羊······他就这样在岛上生存了二十八年!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这期间他还从吃人的野人中救出了一个野人,鲁滨孙叫他“星期五”,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最后,鲁滨孙重返了家乡。

    看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后,我忽然觉得未知的世界无穷无尽,自己只不过是一只“蚂蚁”罢了。看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即使自己如此的渺小,也不要言败。一、克服困难,不要低头,不要放弃,勇往直前,坚持住,风雨后,总会有

  • 10、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五百字

    【第1篇】

    我爱看书,十分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它让我印象是十分深刻。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鲁滨逊幼年有着航海周游世界的理想,但父母极力反对。他很固执,就在1651年,他19岁的时候,背着父母,报名做了水手。在海上,暴风把船给吹翻了。他没被淹死,独自漂流在一个荒岛上,没有房子,没有出路,没有衣服,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后来,他不仅建造了房子,开垦了一片土地种大麦和稻子,驯养了山羊,制造了陶器,还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食物等等。慢慢的,他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富裕。就这样,鲁滨逊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王国。后来,他发现一群野人在吃人肉,就杀死野人成功救出了一个人,并为他取名为星期五。他终于在1868年成功得到获救,离开了陪伴他27年的小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英国。主人公鲁滨逊正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鲁宾逊没有离开家,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没有那么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钱,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也就不会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东西,去扞卫自己的家园,他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他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他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吃掉的时候,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

    《鲁滨逊漂流记》是本神奇的书,百读不厌,而且每一回读都能够收获不同的体会,你也快来读一读吧!

    【第2篇】

    昨天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是一个善良,正直,敢于冒险,知错能改,永不放弃的一个人.我从书中体会了鲁滨逊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他因为想出去闯荡江湖,而偷偷离开了父母.他曾多次出海, 并经营了一个庞大的种植园,挣了许多的财产.可是在后来一次出海时,船却不幸遭遇了风暴和海啸.在这次灾难中,大家放下小船, 准备登岸.可是在登岸过程中,又遇到了风暴.只有鲁滨逊幸存了下来.

    第二天, 船从离岸较远的礁石上,漂到了离岸较近的礁石上.鲁就去船上把东西都拿下来.拿完之后,船就被风暴打碎了.后来鲁在山洞里安了家,住了下来. 他开垦了几块地, 又开辟了草场,养了几只羊.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家园,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生活了下来. 他经历了很多了失败,一次次尝试,终于掌握了许多正确的方法,为自己创造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1-05-04

  • 2021-06-07

  • 2019-09-19

  • 2019-10-01

  • 2021-05-26

  • 2019-09-19

  • 2019-10-24

  • 2021-05-26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1-11-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
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大全,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2024,更多鲁滨逊读后感两百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