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流感》观后感 > 地图 > 《流感》观后感,2024《流感》观后感
《流感》观后感

(共 9571 篇)

  • 1、 流感观后感合集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在观看的过程中,情节的展开让人欲罢不能,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流感观后感合集,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流感观后感 篇1

    第一次在《最小说》的创刊号上看到了《悲伤》,这貌似是创刊号上唯一一篇令我有点感触的东西。一直都不太喜欢郭敬明,但是因为《最小说》里有很多很赞的插图,年年的,梁喧茗的,还有很多美文,落落的,消失宾尼的,所以每一辑都有买,所以《悲伤》的连载自然一期都没有错过。

    感觉郭敬明这男人很恶心,他似乎老是很喜欢用女性的口吻来写文章,如《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对于《悲伤》,我更是觉得奇异,那些××的东西,他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清楚,难道是生理课学太好了。

    《悲伤》的题目,就已经注定了一个悲哀的结局,但是我也没有想到会悲哀的那么彻底。顾森湘是无辜的,她是那么清高而纯洁的女子,但是为之自杀,仍然显得欠考虑了些,忽略了那么多人的感受,也间接造成了易遥的死。易遥的死,可以说是齐铭和顾森西一手造成的,湘湘那样一个如花的女子已经离开了,他们却不肯放过可怜的易遥。易遥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悲剧人物,齐铭和顾森西这两个一直帮助着她的男人在湘湘的死上,却无法对她产生信任。不过,这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吧。毕竟顾森西是顾森湘的亲弟弟,齐铭是顾森湘的男朋友,他们到底是和顾森湘更亲一些吧。但是,把顾森湘的死完全推到易遥的身上去,并且不听她的任何解释,这令易遥该如何自处。他们都叫易遥去自首吧,但是这原本就不是易遥的错,她要去自首什么呢?在那样的情况下,易遥似乎除了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吧。文章的最后是齐铭拧开了煤气,也许他是为易遥的死感到自责了吧。

    讨厌郭敬明,好好的四个主人公害死了3个。

    流感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一口气把《 生命流泪的样子》这本小说看完了,看完后我觉得:这本书有点感人又有点搞笑。为什么这样说呢?

    《 生命流泪的样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盛欣怡为主角,另一部分是以吴思灵为主角。我喜欢第一部分,因为第一部分是讲: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原先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她的生活乃至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着老师的鼓励,但对亲情和友

  • 2、 流感观后感(集锦5篇)

    随着观看时的各种联想,总会涌现很多感悟。观影后,我们不妨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为一篇观后感,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到震撼呢?或许"流感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流感观后感 篇1

    故事的情节很曲折,准确说是女主角的命运总是那么悲惨,悲惨让人觉得习以为常。但是她身边又有一个如此之优秀的好心的齐铭,他总是站在易遥身边。但却就因为这一点易遥遭到很多暗中攻击,因为一般灰姑娘都会被人妒忌的。

    所以易遥的处境愈发困难,易遥又总是有一些麻烦,一些她自己惹来的麻烦,但是她的身上又有一些发光点吸引着齐铭。

    故事不断曲折发展,到最后易遥还是死了。但是易遥选择的自杀就连那么维护她的齐铭到最后对易遥都带有一丝的仇恨之意。

    我觉得一个人活到那种地步,是因为她,还是因为其他人呢?是因为她的家境不好,母亲为了供她上学做鸡,还是什么别的,还是她自己造成的?

    这些我都无法明白,但我知道易遥走到最后一步有一部分是她自己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别人的原因吧。因为各种原因所迫?其实这无非是接口了罢。

    我一直都不懂易遥和齐铭是相互喜欢的吧,那为什么不在一起呢?为什么都选择了不是对方的第三者呢……

    “生活到处都是这样悲伤的隐喻。

    如同曾经我和你在每一个清晨,一起走向那光线来源的出口。

    也如同现在他载着我,满满离开那个被我抛弃在黑暗的你。其实在自行车轮一圈一圈滚动着带我逐渐远离你的时候,我真的是感觉到了,被熟悉的世界一点一点放弃的感觉。

    在那个世界放弃我的时候,我也满满地松开了手。

    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清晨了.”

    在这事情总是变化多端的世界里,生命在河流深处沉默,婷到悲伤在唱歌。一声一声,在这所谓的世界里。

    流感观后感 篇2

    《悲伤逆流成河》就明白这又是一部充满悲伤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让人沉浸在悲伤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一样的是,他的写作风格转型了。从以前那些华丽而忧伤的文字转变为简单直白的描述、但却更加触动人心。那些字字见血的简单平和的语句和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悲伤,让读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编者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如果发表在年前会立刻在文坛掀起波澜。

    如果发表在十年前也会在文坛引发骚动。”我也觉得应当是这样,作者用简单的对白将单亲家庭的血与泪,将暴富家庭的虚伪和抓狂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少年少女心中的压抑与疼痛描述的入目三分。尤其描述

  • 3、 《流感》观后感(合集5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流感》观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当优秀的影片让我们心生感悟时,在观看了影片后,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浓浓的兴趣,想要在心里记住这份思维的变化,选择写观后感是没错的。写观后感时,我们应该首先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优秀的影片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编辑了“《流感》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流感》观后感 篇1

    我在b站看的,弹幕里关于女主母亲的争论就不停,所以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骂女主的人说,太自私了,作死。支持者认为,母爱都是伟大的,都是自私的。

    我觉得,首先,母亲保护自己女儿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不管这个做法损害了多少其他人的利益。但是可以被理解不等于可以被接受、可以被歌颂。

    这个电影里的女主,为了自己的女儿,隐瞒女儿的病情,抢幸存越南人的血清,导致自己同事被杀。无论哪个角度,这个母爱都是非常可怕的。

    另外,女主为了女儿也是拼尽全力,尤其最后全然不顾炮火的威胁,然而我完全不觉得这种母爱伟大。母爱再深沉,与其他人的利益相冲突而变成自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觉得伟大而只觉得渺小,即使可以被理解。

    男主为了小女孩,冒名顶替进隔离区,女主抱着女孩在一边什么也没说。支持者说这是因为母爱。对,女主的身份之一是母亲,但我也可以说,女主的另一个身份是医生,从这个身份角度讲,女主的自私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

    相反片中伟大的母爱,是那个士兵的妈妈哭着不让儿子过来抱自己的时候。那位母亲没有伤及他人,同时在为儿子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如果把女主做的事情安到那个妈妈身上,就好像是士兵的妈妈对儿子说:“妈妈非常非常爱你,所以妈妈想不顾一切跟你在一起,妈妈也没有感染,所以你把他们都打晕带妈妈逃跑,这样我们就能继续在一起。”

    最后,灾难片要做的就是极端灾难下的各种人性的展现,所以导演完全可以在展现片中女主母爱的勇敢的同时展现母爱的自私。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导演可以处理的非常中性,即,只表现以供人探讨,而不流露导演自己的'评价。然而在这部电影里,自私的可以的母爱,到了结尾变成了整部电影的温情所在,仿佛是在歌颂人间这难得的真情,想想这可能才是最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方吧。

    最后要加一句,灾难片真的需要那么一个圣母的男主来表现人间真情么......

    别戴有色眼镜看电影。

    看完电影,很有想说些什么的冲动,看了很多影评,总觉得太多人用有色眼镜

  • 4、 《流感》观后感合集4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流感》观后感”,敬请浏览。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好的电影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观后感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写观后感可以从原作的某一侧面入手谈,重点写自己的感受。一份优秀的观后感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流感》观后感,欢迎你的品鉴!

    《流感》观后感 篇1

    在这个无聊的假期里,我看了韩国灾难电影《流感》。在这个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我想这是这个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男主是一个憨厚,坚毅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女主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母亲形象。

    小女孩美日,调皮善良但也懂事,一开始见到男主的时候把男主说的无言以对,但无论是去救助小猫还是一个偷渡者,都表现出了一个孩子的'天真善良,妈妈出去加班的时候,她善解人意;妈妈为他中枪的时候,他勇敢的守在妈妈面前。

    这部电影跟一般的灾难性电影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灾难中过程中还是有人性的存在,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影片在重大场面的拍摄上也给人很大的冲击力,比如射杀群众,尸体遍地的地下停车场,体现了电影特效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电影总能触碰到观众内心最脆弱的那根弦。穷凶极恶的士兵看到自己的妈妈也将被要处决的时候,顿时崩溃,不再执行命令,把虚假信息告诉民众,白善良的白衣天使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隐瞒了孩子的真实情况,甚至不惜把旁人推向死亡。但是最后小女孩的呐喊,融化了士兵们坚硬的心。也坚定了总统拯救人民的意志。

    好的电影,不仅需要帅气靓丽的演员。还有昂贵的道具。炸裂的特效。宏大的场面。更需要的是通过影片传达出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这才是最好的电影。

    《流感》观后感 篇2

    电影《流感》观后感—王庆峰

    刚回哈尔滨,就开始了居家隔离,一个人呆着,无聊的时候也就看看电影。朋友介绍说有部韩国的电影《流感》,挺不错,这个时期看也正适合。说实话,对灾难片我没有多少好感,原因是在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中,灾难片给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画面上,场面很夸张,情节千篇一律,人物的思想行为不是怪异,就是做作,固执起来太不近人情。总之……既然朋友介绍,又是疫情期间,看看就看看吧。本来不抱多少期望的,但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几天来,还是不由得想起里面的情节画面。

    如果不看上映时间,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是新近才拍出来的,其中的情节,和眼下这场疫情有太多相似处。当然,传染病古已有之,电影里拍出传染病的

  • 5、 电影流感观后感10篇

    观影现在已经成为了都市人放松身心的一种非常时尚的方式,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简单的观后感。我们可以通过观后感深度挖掘作品的内涵与感悟,写篇观后感就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或许"电影流感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电影流感观后感 篇1

    暑假我看了梦寐以求的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讲述了20xx年太阳即将毁灭,而且迅速膨胀,500年后将吞没地球。人类为了继续生存,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把地球推离太阳系。而在去往“新家园”的途中,因为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上所有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都停止了工作,地球危在旦夕。于是联合政府号召全球的救援力量在36小时内重启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时间紧迫,木星强大的引力就要吞噬地球。经过太空站的刘培强和救援队的刘启、王磊等无数人的不懈努力下,点燃了木星大气能量,地球离开了木星的引力圈,人类得救了,地球暂时安全了。但刘培强为了救儿子,为了救人类,他驾驶飞行器助燃了木星的能量。最后牺牲了自己,化为木星最灿烂的能量光……

    看完这部电影,我又失望又感动。失望的是我以为刘启会和爸爸刘培强团圆,但爸爸永远留在了浩瀚的星际宇宙,爷爷留在冰雪覆盖的上海,这是刘启心中最大的伤痛;但我又很感动。在拯救地球最后的36小时,每一个人拼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前进的路上不断有牺牲,每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一派从容,面带微笑。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这蓝色的星球,他们牺牲小我,成全了大我,无畏危险,舍生忘死,值得我们心生敬佩……

    《流浪地球》的最后,只有一句话问大家: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为什么不,我热血沸腾。人类无论最后要走向哪里,我们都会选择希望。绝不服输,前方是500年也好,2500年也罢,坚持希望,我们无怨无悔。

    电影流感观后感 篇2

    大年初一,看了刚上映的《流浪地球2》。片子很长,将近三个小时,但节奏紧凑,我连人的三急都生生憋着。

    一边看一边用写故事的思维去分析,起承转合真精彩,每一部分里面又有自己的起承转合。害怕剧透,就不细说了。

    除了学习写故事,这部电影引人思考的地方很多。

    当灾难发生在一百年后,现在是应该采取措施阻止它,把人类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还是享受当下,未来的事让未来的人去操心?

    两种选择都有不少支持者。所以才会出现电影里的情况:未来的灾难还未降临,现实中反对灾难应急预案

  • 6、 流感电影观后感8篇

    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们自身也会在观影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思维。观后感往往是具有主观倾向的,写观后感时要结合实际将“感”写透。编辑特意为您整理了《流感电影观后感》,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流感电影观后感(篇1)

    大火的电影上映快一个月了才看,有点晚。浏览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以肯定的为主,印象最深的一种说法是讲“中国首部真正的科幻电影”,观影后我也认同这个说法!

    从制作来看,《流浪地球》和国外的大片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整部片观感流畅,没有往常的生硬和明显的卡顿。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进步,也是一次革命。

    从情节发展来看,《流浪地球》的情节设计比较巧妙,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英雄同国际精英们一起拯救世界,这隐含的爱国情节,看了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从题材的选择来看,《流浪地球》以星际穿越拯救地球为题,往常这样的科幻题材只能在美国大片中才能看到,《流浪地球》打破这个垄断,为国产电影的制作寻找到了新方向。

    从情感发展来看,《流浪地球》是亲情为主的戏路,这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这点上如果再有一条爱情线,电影就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谈完《流浪地球》好的方面,谈谈个人的疑惑,刘启和刘培强这条亲情线,从个人角度讲,如果我是刘启对父亲应该更多的是崇拜和想念,但影片中表现出的更多是埋怨和不理解。哪怕最后这层感情因为刘培强的舍身大义而反转,感情上很难理解和认同。

    影片总体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值得肯定,观众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吴京的《战狼2》和《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国电影创作模式改革的新篇章。

    网络上有个有趣的说法,讲整个娱乐圈都不敢为吴京和《流浪地球》发声道贺,因为《流浪地球》犯了大忌,不按套路出牌。

    以往的电影都靠流量明星。不管啥剧情只要有流量明星出演或明星扎堆出演就能保障票房,但随着烂片泛滥,观众审美疲劳,渐渐不买账了。

    吴京的电影把精力和经费都倾注在电影的情节和拍摄上,倾注在电影的质量上,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这次转变来的有点晚,这次转变是必然,吴京抓住了机会,作为观众要感谢他,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好的电影,相信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明锐的,期待未来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流感电影观后感(篇2)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带莱莱去万国大都会影院,观看郭帆导演及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在影院入口附近的露天平台,莱莱捡到了一块华为电话手表

  • 7、 流感电影观后感6篇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在观赏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流感电影观后感6篇”欢迎你的品鉴!

    流感电影观后感【篇1】

    花三小时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颇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难想象国内的科幻片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无论是编剧、特效、演技都在线,还不适时宜地进行了“文化输出”,片中更多地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奉献,而不是漂亮国鼓吹的孤胆英雄。

    不过,所谓人无完人,片无完片,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拍摄镜头、剪辑与配乐,甚至刘德华与女儿的故事线都有一点借鉴电影“星际穿越”的痕迹;又比如整个剧本故事线颇多,使得导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细节来把故事压缩到三小时,这使得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的朋友们产生了故事情节的跳跃;再比如片中宏大场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特效的.刻画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实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划伤人的细节,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态,海水灌入网络机房的细节等都需要改进。无论如何,这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电影总体能达到这样一个高水准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两大对立派别支持的`观点。“流浪地球派”坚定地认为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达到避开太阳危机,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区域中,他们甚至喊出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而相对的“数字生命派”则支持”意识上传”、”生命数字化”,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都上传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过太阳危机。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联想到了两点,一点是来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飞仙”,或者来源于外星生命学说的所谓“升维”,从这些概念中我联想到“数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种“升维”呢?在一个虚拟的“天堂”生活,逃脱人世间的苦难难道不美吗?第二点则是谁又能证明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呢?不是另一种更高维生命制造的“数字化生命”?如果真实的情况确实我们已经是“数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计划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虽然,我觉得“流浪地球派”的执著与牺牲确实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较赞成“数字生命派”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赞成“数字生命派”用恐怖主义活动来与“流浪地球派”对抗,我甚至觉得

  • 8、 流感观后感作文(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观后感作文”,敬请浏览。

    学生时代写作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写作文的时候要紧扣主题,不能“跑题”,一篇作文要怎么才能写好?以下“流感观后感作文”由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

    流感观后感作文【篇1】

    大年初一上映,配合微博、微信、豆瓣……多平台宣传的一部国产科幻片,凭借科幻题材+逼真的特效+演技派人员配置+真实还原小说场景收获一波好评。作为一个并没有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的观影者,从各个渠道获悉到这部影片的“拔尖”之后,忍不住想去赶一波热潮,一睹究竟。

    对于剧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环境极度恶劣,人类面临生存浩劫,人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了上万座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史称“流浪地球计划”。在推离过程中,受木星引力,地球即将撞上木星,在联合国决定放弃地球,将希望寄托于载有地球人胚胎、动植物基因的飞行器去别的星球重建地球文明。地球上,以刘启为首的一群人试图通过引爆木星将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拉远,但计划失败。宇航员刘培强为了儿子刘启和所有地球人,驾驶飞行器撞击木星,地球受木星爆炸冲击波影响被推远,挽救了所有人的生命。

    我是晚上看的,12点散场,人少,很安静,好像很快就能进入剧情。短暂的广告之后,出现了影片开场温馨的一幕(吴孟达的配音有点让人出戏),引出故事线,随后大批近景特效袭来,不得不说,继鬼吹灯系列电影之后,确实没见过这么讲究的特效了。

    演员演技也算抗打,并没有出现让我可以吐槽的演技糟点,相较隔壁厅的贺岁喜剧蒲松龄,无过就是有功了。刘慈欣的原著指导,并不太难懂的科学名词高频出现,对于我这样的科学盲也不会觉得很吃力(虽然出来就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去年在剧院看的《三体》,也是相当震撼,情景式舞台剧,3d立体环绕音,主角配合全场互动,可以说非常富有穿透力。

    至于电影剧情,个人感觉真的有点尬,经不起推敲。

    1、主角恨父亲。刘启的父亲作为一名宇航员,太空执行任务17年,因此刘启表现出与刘培强之间的生疏、憎恶、冲突。但是全片都可以得知,刘培强可以随时联系姥爷,而刘启和姥爷、妹妹相依长大,难道电话不能沟通解决吗?

    2、韩朵朵求救。联合国给韩朵朵一次全球广播求助的权限,结果压根就是没讲重点,尽是在讲自己的成长、感受,最后,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一大波人,赶来协助他们。

    3、神一般的李一一。

  • 9、 有关流感观后感作文(精选7篇)

    如怎么去写一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呢?相信大家都有写过作文,借助写作可以加快我们对文字的积累。好的作文能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栏目小编向您分享了流感观后感作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流感观后感作文(篇1)

    大火的电影上映快一个月了才看,有点晚。浏览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以肯定的为主,印象最深的一种说法是讲“中国首部真正的科幻电影”,观影后我也认同这个说法!

    从制作来看,《流浪地球》和国外的大片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整部片观感流畅,没有往常的生硬和明显的卡顿。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进步,也是一次革命。

    从情节发展来看,《流浪地球》的情节设计比较巧妙,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英雄同国际精英们一起拯救世界,这隐含的爱国情节,看了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从题材的选择来看,《流浪地球》以星际穿越拯救地球为题,往常这样的科幻题材只能在美国大片中才能看到,《流浪地球》打破这个垄断,为国产电影的制作寻找到了新方向。

    从情感发展来看,《流浪地球》是亲情为主的戏路,这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这点上如果再有一条爱情线,电影就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谈完《流浪地球》好的方面,谈谈个人的疑惑,刘启和刘培强这条亲情线,从个人角度讲,如果我是刘启对父亲应该更多的是崇拜和想念,但影片中表现出的更多是埋怨和不理解。哪怕最后这层感情因为刘培强的舍身大义而反转,感情上很难理解和认同。

    影片总体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值得肯定,观众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吴京的《战狼2》和《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国电影创作模式改革的新篇章。

    网络上有个有趣的说法,讲整个娱乐圈都不敢为吴京和《流浪地球》发声道贺,因为《流浪地球》犯了大忌,不按套路出牌。

    以往的电影都靠流量明星。不管啥剧情只要有流量明星出演或明星扎堆出演就能保障票房,但随着烂片泛滥,观众审美疲劳,渐渐不买账了。

    吴京的电影把精力和经费都倾注在电影的情节和拍摄上,倾注在电影的质量上,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这次转变来的有点晚,这次转变是必然,吴京抓住了机会,作为观众要感谢他,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好的电影,相信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明锐的,期待未来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流感观后感作文(篇2)

    前段时间在电影院上映时想和男朋友一起去看,苦于没有时间,后来想和闺蜜去看,她说她看过小说了,对电影无好感。这两天爱奇艺播了,这是落落根据郭敬明小说改编的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 10、 流感电影的观后感8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流感电影的观后感”。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观看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许多联想。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的撰写可以遇见很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下的流感电影的观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流感电影的观后感 篇1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流感电影的观后感 篇2

    家里的智能语音助手总是听不明白命令,令我非常恼火,它一点也不明白人的想法,我一气之下拔掉它的网线,百无聊赖,干脆去影院看《流浪地球2》。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2044年到2065年之间的故事,在这期间地球经历了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最终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化险为夷。

    影片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它是智能量子计算机“550系列”,整个影片550系列共有550a、550c、550w和moss四个型号,数字生命从550a的两分钟到550w的完整一生,再到moss的几乎永生,人类遇到的灾难数量不降反增,550c研发成功,被反叛军入侵攻击太空电梯

  • 2023-02-12

  • 2022-07-22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7-05

  • 2022-02-14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 2022-03-03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流感》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流感》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流感》观后感、2024《流感》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