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 地图 >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2024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相关栏目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热门栏目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推荐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共 8699 篇)

  • 1、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一)

    抗日儿童团讲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张根生为代表的抗日儿童团员们协助八路军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甚至执行任务保家卫国的故事。

    回顾我国近代革命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封建压迫的生存危难,历经艰辛先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有了今天全民基本小康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的泪水是悲悯的,而不由仇恨产生的。我们的伤痛是永远的,不是用仇恨能解决的。以人类灾难作为民族前进的警世钟比任何道理都要来得更加直观强烈。

    八年抗战,团结和教育了全国人民,同时也培养了新一代中国的小主人。全国广大少年儿童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涌现了一大批值得永远怀念和歌颂的少年英雄,小根生们利用自己年纪小,不被注意,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利用地势地形同敌人斗智斗勇,英勇无畏的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成功的帮助八路军和武工队消灭了敌人,为行河县的抗日历史涂抹下鲜艳壮丽的一笔。

    自强才能自救,勇敢地面对曾经的伤痛才能更加勇敢地走下去。少年儿童是祖国为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电影《水面葫芦》希望通过这样深刻、感动、热血的历史再现,向世界展示那个艰苦的年代全中国上到80老人下到10来岁孩童对祖国的热爱、对家园的守护、对正义的拥护,向社会展示以片中主人公为代表的青少年智勇双全、面对生死、面对侵略者的无畏无惧,给予当代的儿童和青少年一番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洗礼。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二)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也是中华儿女经过八年不屈不挠的奋力抗争,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70 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度里,我观看了一部电影——《抗日儿童团》。我被儿童团的机智、勇敢、坚强、不怕牺牲、敢于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精神所感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儿童团在救援一名女八路战士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惊险,也遭到鬼子的袭击。但他们凭着自己机智、勇敢。面对强大的敌人,斗智斗勇,最终顺利的解脱。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儿童团们三次和鬼子作斗争的过程:第一次,玩游戏机智解脱;第二次,绕圈圈,耗时间,给女八路战士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鬼子要追上时,兵分两路,甩掉鬼子,在村子里会和;第三次,他们自制武器,炸死鬼子。

    这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

  • 2、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300字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五(3) 戚飞扬 《抗日儿童团》是一部写先烈们革命实际的抗日电影。 电影看完后,我对日本人是恨之入骨,我恨他们在于他们要杀哪些无辜的百姓;但同时我也很敬佩军人们为胜利不怕死的精神。但我也感到羞愧,儿童团团长张根生面对强大的敌人永不退缩。协助八路军站岗放哨,甚至执行任务、保家卫国。他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机智!现在到头在想想自己,才发现差了好多。 还有一个抗日儿童团的团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鸿宝。他虽然只有10岁,但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孩。残忍的日本军杀害了他的舅舅和爷爷,但他很坚强。在那药的过程中,面对敌人突如其来的子弹,他笑了,笑的是那样的自豪。这笑容不仅包含了完成任务的兴奋,也包含了对敌人的恨。 影片中还有一个场景:张根生掩护陈娜是,陈娜让他不要管她,可根生说:我们儿童团不怕死。原来还在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员们为了祖国不怕牺牲,而生在新中国的我们,却像一只小鸟一样无忧无虑,可见我们差别是多么大呀! 我思索着:苦难是对人最大的考验,在危险中,根生和鸿宝是多么的勇敢顽强。现在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了和平时代,相比他们,我们现在还在天天抱怨作业多、题目难。要知道,我们现在已近很幸福了。 所以,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一起加油吧,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 3、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500字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500字(一)

    看完《抗日儿童团》这部电影,我不由感慨万分,再一次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路是由烈士的身躯铺成,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先烈的热血染成……

    《抗日儿童团》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抗日儿童团团员们不怕牺牲,勇敢战斗,保护受伤的女八路军陈娜,并冲破层层封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绝密情报送到八路军指挥部的故事。

    电影中抗日儿童团的团员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十分敬佩鸿宝,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男孩,尽管只是一个九岁半的孩子,残忍的日军杀害了他的爷爷和舅舅,他很坚强,在帮助陈娜安全逃离后,面对敌人的枪弹,他笑了,他的笑包含着完成任务的自豪,包含着对敌人的蔑视,他虽然倒下了,但他那颗爱国之心永存,他那自豪的笑久久在我心中回荡。

    影片中还有这样一个情景,儿童团员根生掩护陈娜时,陈娜让根生不要管她,而根生说:"我们儿童团员不怕死。"根生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大呀!战争年代的儿童团员们为了祖国不怕牺牲,而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就像一只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一样,差别是多么大呀!

    感动之余,我思索着:苦难是对人最大的考验,在危险中,根生、鸿宝多么机智、多么顽强。今天的我们,学习生活是多么轻松、多么幸福啊,但我们却仍然抱怨作业多、题目难等,与根生、鸿宝等儿童团员比起来,我们面对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想着想着,泪水不禁湿润眼眶。儿童团员面对危险时的机智与镇定,家人牺牲后的悲伤与坚强,哪一点不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虽然战争已经远离我们,但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我们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学习儿童团员的机智勇敢,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颗害怕牺牲的心,可怕的是没有一颗爱国的心。我要把感动化为一朵动力花,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让动力花永远开下去。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500字(二)

    抗日儿童团讲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张根生为代表的抗日儿童团员们协助八路军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甚至执行任务保家卫国的故事。

    回顾我国近代革命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封建压迫的生存危难,历经艰辛先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有了今天全民基本小康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的泪水是悲悯的,而不由仇恨产生的。我们的伤痛是永远的,不是用仇恨能解决的。以人类灾难作为民族前进的警世钟比任何

  • 4、 抗日电影残团观后感

    抗日电影残团观后感(一)

    【背景故事】

    当时被誉为“长城抗战最后一战”的“怀柔战役”,在距北平60里的牛栏山脚下一线,由傅作义所辖华北军第59军210叶启杰旅、218董其武旅与日军第8师团所辖铃木旅团和川原旅团在此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血战,中日双方从凌晨4时血战至下午7时,历时15小时。

    战斗结束后,战死官兵在当地就地掩埋,并在埋藏处种树为标记。1933年9月份以后,日军从怀柔撤退,傅作义在北平购买棺木,把寻找到的203具战死的蒙汉官兵的遗骸护送回绥远省归绥市(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将烈士遗骸安葬在大青山下,并建立了“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悼念文章由胡适撰写,书法家钱玄同书写。

    【影片内容】

    人们常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身为小寡妇的水花常常被村里的男人调戏。作为保护这个村的国军团长武占元几次救了水花,两人在互相沟通接触中逐渐产生了感情。水花原以为她终于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将开启全新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不期而至的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他们的村庄。武占元为保全水花,以送信的借口支走了她。当水花带着援兵赶到时,武占元却已战死疆场。

    电影《残团》在呼和浩特市首映之后,便有资深影评人表示:电影《残团》与《集结号》一样,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战场上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影片的主角武团长与《集结号》中的主角谷子地有几分相像。不过,两位主角除了同样的英勇豪迈、担当大义,武团长与寡妇水花还有一段纯洁感人的爱情故事。

    抗日电影残团观后感(二)

    影片是以始于1933年3月著名的“长城保卫战”为背景的。“九·一八”之后,日寇疯狂扩大对华侵略的势力范围。鬼子由山海关开始一步步逼近长城,北平岌岌可危。5月,抵抗日寇的国民党军队逐渐失去了蒋介石的援助,由胜而败,节节后退。

    就在战况越来越惨烈之时,傅作义的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急赴前线。结果,寡不敌众,一批一批的塞外男儿血洒疆场。傅将军决意将这些抗日阵亡将士的尸骨千里迢迢运回家乡掩埋并立碑以志。这久远的碑文,就成了《残团》最好的史料依据和创作基础:“这里长眠的是二百零三个中国好男子,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

    我们和我们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同时,碑文详细记述了1933年5月23日,在离北平60余里的怀柔县附近,一个团的抗日将士如何用他们的热血,洗涤着中华民族丢失国土的耻辱。

    经创作改编的影片主人公是“残团

  • 5、 抗日电影残团观后感1500字

    抗日电影残团观后感1500字(一)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为国家和民族存亡尽了职责和本份。战争极其残酷。在装备精良、军事素质优良的日军面前,中国军队整军整师的被击溃,甚至全部战死,是常事,更别说一个团。一个团被日军打得伤亡惨重,无法及时补给就成了残团,接下来的命运很不好,要么再上战场全部战死,要么接受整编继续作战。今年的战争影片《残团》就说这个故事。

    《残团》是根据历史的真实改编的,反映了1933年长城抗战中的一个普通的片断,参战的军队为傅作义的第35军。影片开始就是激烈、血腥的厮杀。面对如蝗虫扑至的日军,团长武占元部伤亡惨重,抵挡不住,本人也大腿中弹,后成功率残部脱离战场。显示了这个团的强悍战斗力。从编制看,这个团实力最强时不会超过1400人,这一战后,估计还能参加作战的也就600人左右。所以,上峰少将再开作战会议时,不再通知武参加。武在夜色风雨中独闯会议室,少将无奈下,将武的驻防地竟划在作战沙盘很远的地方--太平谷,意思还是保全部下这个残团。武虽然无奈,还是服从命令,率部赶赴太平谷。

    既然是残团,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从团长到士兵,统统卸下帽花和领花,穿着没有标识的军装赶赴新的防地。团长打扮很奇特,砍了一根胳膊粗的树杈作拐杖,杈角上挂个伤痕累累的水壶,一身军装依然挺拔,依然虎威不可侵犯。他的部下,依然士气高昂,军容严整,队伍整齐开进。这个团,整天过着枪林弹雨的日子,面对死亡早已从容。明天说不定就要牺牲,今天就要快乐的生活。这是一种境界。中国大好河山,风景如画,物产丰饶,武部行走在青山绿水中,这样的美丽家园引来了侵略军。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战火中重生。

    太平谷在大山深处,几百年远离战争和外界的骚扰,村民们生活的很平静。一支军队开了进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因此,村民将军队赶到一废弃的院子里,军队就此驻扎下来。武团长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学,他通过地图和实地勘察,发现这太平谷非常的不太平,日军正面受阻击后,必然作大距离的机动迂回,向古都北平作长途奔袭,而太平谷是必经之咽喉。武团长在发报机受损,与上峰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构筑工事,准备拒敌。同时,少将指挥部收到情报,日军已作大范围的机动迂回,避开正面防线作战,从太平谷进攻北平。太平谷能否坚守决定防御战成败,可始终联系不上武部。

    这种情况,少将会立即派出兵力赶赴太平谷设防,而不是听任战局恶化。这应是编剧的明显失误

  • 6、 抗日爱国《百团大战》观后感3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以爱国为题材的电影《百团大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在正面战场,国民革命军在经历了平津战役、淞沪会战、枣宜会战后,节节败退,大半国土已落入敌寇之手,在南京随着汪伪政府的成立,全国上下都笼罩着悲观的情绪,在华北日寇采取囚笼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抗日根据地。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的八路军决定发动一场正面的抗敌战争。在彭德怀、左权的直接领导下,历时5个月,消灭日伪军46000人,取得了一场大胜,百团大战的胜利重拾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嚣张的气焰,为全面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片中硝烟四起的战场,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尤其是看到那些革命烈士英勇牺牲的时候,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梁政委为救一名八路军战士而被日军的战斗机炸死;假扮汉奸的老班长为救群众而被机枪射死;还有一位八路军哑巴,为了不让日军的骑兵团进入,单枪匹马的闯到日军面前,用他自制的结实草棍让敌军来个人仰马翻这些不畏牺牲的英雄,正是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 7、 《儿童团长郭自强》读后感500字

    暑假里,经妈妈的推荐,我读了一本书,《水乡魂》。这本书搜集了许多我们兴化革命烈士的故事。其中《儿童团长郭自强》这一篇最令我感动。

    郭自强来到人间就在苦水里浸泡。父亲靠卖旱烟维持四口之家的生活。1949年2月,我军一举攻下了沙沟镇后,郭自强担任了儿童团团长。虽然年幼,但他机智勇敢的行为,给敌人造成不小的威胁,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12月9日 ,郭自强只身来到沙沟,不幸被敌人发现而被捕。匪区长陶炳玉知道了郭自强被捕,如获至宝。他把郭自强押到兴化城,妄想从他嘴里掏出共产党员、武工队员的姓名、隠蔽地点,好来个一网打尽。陶匪看郭自强年幼,声色俱厉的说:“只要你说出沙沟共产党、武工队员的名字就放你回去……”郭自强挺着胸脯,咬紧嘴唇,一字不说。陶炳玉奸笑一声:“你不说,我也知道哪些人是共产党。”郭自强挖苦道:“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要问我呢?”陶炳玉气闷了半响,连声高叫:“施加酷刑!”几个彪形大汉一涌而上,将郭自强捆绑在长条凳上,毒刑拷打。陶炳玉厉声吼到:“快说,说出来就放你回家!”郭自强倔强地摇了摇头。 1947年5月14日 深夜,陶匪下令将郭自强秘密活埋。他牺牲之时年仅16岁。

    看完这本书后,我久久不能入睡,郭自强的英勇事迹太让人震撼了。小小年纪就那么勇敢,敌人施以酷刑,他却一声不吭。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供出党中任何一个人,实在让人敬佩。与他相比,我们现在的小孩生长在甜水中,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往往因为一点小困难、小失败,就哭爹喊娘。而且,虚荣心、攀比心特别强,在生活中,自理能力特别差。与郭自强相比,我们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现在的生活条件非常的优越,我们不需要像郭自强那样去拼命,但祖国的未来仍然需要我们来建设。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丢掉那些不好的心态,认真学习,勤俭节约,做一个有用的人,长大了报效祖国,报效党。

  • 8、 2018年抗日经典战役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每当观看类似的抗日影片时总觉得热血澎湃,特别是看到日本军人残杀我国平民时真恨不得到屏幕中去和敌人战斗。而看完后冷静下来时又总令人深思,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感觉又重了些似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影片的目的是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一代,在这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是西方意识文化的渗透下对于近代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感觉很远了,现在没必要记住这些,有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股市房价实际些。更有甚者对当年革命先烈的伟大抗日事迹有质疑的态度,对于这一部分人我觉很是愤怒和可怜以及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辱,可怜他们已经被西方的敌对意识渗透而不知,无奈自己明知其有错而不能帮他们改正!以前也有类似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但由于其制作质量故事情节太差,不但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被吐槽成抗日神剧适得其反!而

    新拍的这部《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反招人反感也和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而是通过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与历史相符,战争场面极其惨烈我军伤亡也惨重来才衬托我军抗日的英勇的惨烈!同时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 9、 抗日电影观后感
    龙种观后感(一) 近日,一部由美国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44年投资拍摄,讲述中国百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黑白电影《dragonseed》(龙种)走红网络。这 部电影由四次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的凯瑟琳·赫本挑大梁主演,片中除了极个别亚洲面孔作为群演出现外,主演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演员。但这部“穿越”味 十足的电影,在近70年后的今天,还是令众多大众影评网网友大呼亮点很多,甚至将该电影封为“抗日神片”。 据记者了解,这部《龙种》于1944年7月20日在美国上映,讲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年轻而勇敢的女民兵小玉带领村民与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 的故事。许多网友表示,一开始之所以会打开观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好奇: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头戴斗笠、穿着中式布褂在田间插秧耕作,生活环境也是中国乡 间的情景,故事题材还设定为抗日,觉得不可思议。 看完整部电影后,大家纷纷表示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大众影评网某网友感叹:“从布景到服饰妆容都很到位!”而“村野大叔”则说:“那个年代 好莱坞很少能找到华人演员,为了符合剧情需要,高鼻深目的西方演员都被特意化装成接近东方面孔,再搭配整体造型,抓住了那个年代中国普通农民的外貌特 点。”而“蛋塔”则说:“一开始以为是一部恶搞片,结果看完之后觉得此片确实秒杀当今不少国内的抗战片。除了英文对白,很难回过神感觉出这是外国人演绎的 抗日片。” 此外,剧中灵魂人物女民兵小玉由凯瑟琳·赫本出演,她被公认为美国电影界标志性人物,至今保持四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记录,对于她的演绎,网友 “坡坡”评价说:“赫本对中国村姑小玉的形象刻画入木三分,面对侵略者勇敢抵抗,劝父亲放弃土地和家园全力反抗敌人,甚是精彩。” 针对这部大众影评网千万以上网友给予“好评”的老电影,昨日记者电话采访影剧评人李星文,他说:“国内有些抗日题材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不是说达不到这样的观 众反馈,只是一开始为了抢市场就故意做雷做傻,导致最后被大家吐槽。其实无论是什么人来拍抗日剧,只要抱着对历史敬畏,对艺术尊重的心,就一定能获得观众 认可。”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二)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着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 周年,京城电影院线热播俄罗斯首部3d 巨幕 大片《斯大林格勒》。 俄罗斯是英雄强悍的民族,在 二战中 付出了千
  • 10、 团会观后感

    如何写作品名的影评比较恰当呢?我认为影评中的书名部分非常重要。很荣幸在这里向您介绍“团会观后感”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影评,请与您的朋友分享吧!

    团会观后感 篇1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14亿多人民正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当代青年才能以奋斗刷新青春的意涵,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团会观后感 篇2

    作为共青团的一份子,我深刻知道自己在社会团体中的身份和地位,不但要严于己,还要行于人,把共青团员尚的一面展现给社会,体现出团员严谨、认真、朴实、积极向上的本质特点,为身边的同志做好榜样,共同进步。

    我觉得目前,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本职工作就是搞好学习,为以后建设社会打好基础,平时做好学习计划,每天至少看书2小时,正可谓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外,一有时间就会一个人到自习教室自习。慢慢地自觉学习成了一种习惯,它充实了我的生活,只要一天不学习就会觉得不自在。

    当然,在我看来,提升自我价值并不一定是在学习上,也不能只限于学习方面,对于社交,社团等课外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在书本中学习不到的,这种学习主要靠的是团员自身的自觉性和进取性。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活动锻炼是很必要的。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作为团员也应该在这方面充实自己。我觉得,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锻炼包括社会打工,社团活动及学生会等。这些活动都是今后大学生走出社会将要面临的,现在就是在为今后打下基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4-27

  • 2019-10-28

  • 2022-11-19

  • 2021-04-2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3-01-27

  • 2019-11-04

  • 2022-02-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3-02-13

  • 2023-04-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1-04-26

  • 2021-07-17

  • 2021-04-24

  • 2023-07-01

  • 2023-01-31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抗日儿童团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抗日儿童团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抗日儿童团观后感、2024抗日儿童团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