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心理学读书笔记 > 地图 > 心理学读书笔记

心理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3-02-01 来源:互联网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合集。

有名人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算是一本思路清晰,可读性也比较强的读物。它既具有心理学研究的严谨性,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通俗性,没有过分艰深的专业名词,作为心理学的入门读物,这还是很合适的一本书。

这本书第1章讲的是一些和生物学相关的心理研究。首先第1个研究是在一个脑有两个脑当中讲述了一些为治疗精神性疾病而切除了胼胝体切断了左右脑连接的人身上展开的研究,事实证明,左脑和右脑一定程度上各司其职,但是又有着相对来说的联系,那么右脑的自主独立性可能更大一些,尽管来说左脑是负责语言的,如果脱离了左脑就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但是用右脑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认知物品。

第2个研究则讲的是环境的丰富是不是会有助于大脑的成长,在这个研究当中也得出了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特别是当中还设计了一些其他的实验,用来排除一些其他元素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举动,其中科学研究者就表明大脑在受到更多外界信息刺激的时候会更加发达一些,出于伦理考虑,这里面是用老鼠做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结论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里面也提到过类似的内容,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知觉感官刺激。

第3个研究者讲了基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这里面提到一个人后天表现出来的智商与能力大概有70%是受到基因所决定的,而余下的30%则是一些物质依赖与使用、后天家庭环境工作等等的影响结果。其中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孩子的特点会对父母的行为造成强化,也就是说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同时一个孩子本身的特点也会塑造父母的教育方式。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2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

IrvinD.Yalom著

张怡玲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xx年9月第1版

-

推荐过这本书.我在帖子中介绍说:这是一位70岁老人写的书这是一位会写故事和小说的人写的书这是从几十年临床笔记中摘编出来的书.

一个大师级的治疗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治疗师.

读过这本书以后我一直想和这里的网友们一起享受前辈惠赠的礼物.但到今天才静下心来觉得可以开始这件事了.

这本书由85个专题组成.它非常象85个帖子.

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很想如在这里一般在这些精彩的篇章下跟一些帖.

与其一个人闷在家里写读书札记不如在这里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大师的礼物.

让我们一起享受大师的厚礼!

享受大师的礼物:一移除成长的障碍(1.1)

一移除成长的障碍

当我是一个正在寻找自己道路的年轻治疗师时我读过的最有用的书是《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是卡伦霍尔奈(KarenHorney).这本书里最为有用的概念是: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卡伦霍尔奈相信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

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这是一幅多么自由而清晰的图像!它给了我面对工作的新视角并永远改变了我做治疗的角度.我的任务是移除阻碍病人成长的障碍.我没有必要去做所有的事情我没有必要灌输给病人成长的欲望灌输给他们自我实现个体所具有的种种特点例如好奇心意志力对生活的热情关怀忠诚等等.我要做的是确定障碍并且移除障碍.剩下的工作受到病人自身自我实现力量的推动会自然而然地完成.

读书笔记

大师的这一开篇真是意味深长!

霍尔奈说: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在理论上我比霍尔奈走得更远.我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本能的要求他和生本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不同表述.生本能强调生命具有维持并延续其存在的性质而自我实现本能则强调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目的性.

自我实现并不是象马斯洛说的那样是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产生的高级需要不是的;他是在个体的生命被创生时就先验地存在着的就像一颗橡树籽(需要)成长为一棵橡树.

人们之所以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因为这种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基础.相对而言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工具是手段而自我实现才是目的.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3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xx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 实验法 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 视觉感受野的概念 色觉的理论 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 听觉的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阈限 韦伯定律 对数定律 乘方定律 感受野 马赫带 侧抑制 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 知觉的概念 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知觉恒常性 图形的组织原则 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 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 知觉恒常性 运动视差 运动**** 双眼视差 似动 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 睡眠的阶段和功能 梦的几种解释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几种形式 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第六部分:记忆

重点: 记忆的概念、分类、结构、加工过程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需要掌握的概念: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再认 回忆 遗忘曲线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 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45%)

第七部分:思维

重点:思维、表象的概念、特点 概念形成的理论和策略 问题解决及其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创造性思维包含的心理成分

需要掌握的概念:辅合思维 发散思维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气氛效应 证实倾向 问题解决 定势 功能固着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35%,综合题0%)

第八部分:语言

重点:语言的概念、特点 大脑皮层语言加工的主要区域和功能 词汇句子话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图式在课文理解中的作用

需要掌握的概念:语言的表征 启动效应 语音知觉 语言理解 词的理解 Stroop效应 语言产生

预测选择分值:3-5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第九部分:动机

重点:动机的含义与功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驱力理论与唤醒理论的主要观点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意志行动中冲突的种类 如何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需要掌握的概念:需要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成就动机 权利动机 意志 意志行为 接近-接近型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预测选择分值:9-10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70%,综合题40%)

第十部分:情绪

重点:情绪、情感的含义,构成成分和功能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情绪两级性 心境 激情 应激 理智感 道德感 情绪调节 情绪智力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第十一部分:能力

重点: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智力各项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pASS模型)

需要掌握的概念: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智力 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 智商 离差智商 比率智商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0%,综合题60%)

第十二部分:人格

重点: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需要掌握的概念:人格 气质 性格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根源特质 AB型人格 内外向人格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Q分类法

预测选择分值:8-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廓、耳道à收集声音

中耳:一膜(鼓膜)、两窗(卵圆窗、正圆窗)、三骨(锤骨、砧骨、镫骨)à机械振动被传递到内耳淋巴液,

这是声音的生理传导途径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à实现能量转换

3.听觉理论

音调:一种心理量,和频率变化不完全对应

音调不仅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还受到如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和复合音音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科学家提出过如下四种不同听觉理论:

Ⅰ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Ⅱ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Ⅲ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Ⅳ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但可以用位置理论解释)。

1.视觉刺激

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380-780nm。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的结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

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

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c.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p.S.:锥体细胞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视觉感受其神经兴奋有聚合作用;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互相抑制的现象。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区别请感兴趣的读者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3.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关于色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①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②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

颜色对比:物体颜色受周围颜色影响朝向它们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

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4

梦一直让人觉得神秘,佛洛依德第一次找到了打开梦境之门的钥匙。

《梦的解析》系统的论述了解梦的方法。精神分析对于梦的假设是:在人熟睡之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警卫」也会睡着,由此潜意识便偷偷溜出它的驻留地,来到意识的领地。

也就是说,佛洛依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的表达。同时,出于对「力比多」的重视,梦中的很多情况都被视为「性表达」,比如花瓶被等同于女器,而竹竿等就会被解释为男器。

在佛洛依德看来,梦的重要功能在于满足潜意识欲望。

阿德勒对此很不赞同。他说:如果说梦境是一种满足,那么每件事都可以说是一种满足,每一种概念,都是从潜意识深处浮出,来到意识层面。

阿德勒对梦的看法延续了他的基本概念,自卑与超越。他认为梦都是带有目的的梦,这个目的就是优越感的需要。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两个学生在考试前夕,做了两个不同的梦。其中一个梦见自己「跌到」在路上,另一个梦见自己「攀爬」高山。

在我们不了解梦者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也可以知道,梦见跌到的那位学生一定很害怕考试,并认为自己无法通过考试,因此才需要用一个意外来延迟失败的到来,以维持住那份优越感。

与此相反,梦见爬山的学生则是个努力奋斗的孩子,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试。当然,结果未必能够如意。但重点在于,他的自信和他的努力,表现于梦中就是登上山峰。

所以,梦对于阿德勒来说,跟清醒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同样遵从人生风格。

这是阿德勒的看法,让我们比较下同时代的另一个巨头,荣格怎么看?

众所周知,荣格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点——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作为一种人类集体本能的象征,与个人潜意识遥相呼应。

与此对应,荣格对梦的看法是,梦分两种:小梦与大梦。小梦是个人潜意识的表现,大梦则关系着集体潜意识。

在解梦的方法上,荣格也有独特又迷人的地方。他不用自由联想法,而是喜欢分析一系列的梦,将多个梦进行整合性分析。具体的分析中,使用他的另一个概念——原型作为武器。

比如,在梦中梦到白胡子老人,可能是「智慧原型」,注意他说的话总能够得到一些平时不可知的洞见;梦见被人追,怎么也甩不掉,则可能是「影子原型」,是被个人忽视或抛弃的心理部分。

后来也出现过很多解梦的方法,比如格式塔心理学,采用一种扮演的方式进行解梦,更加注重创造性的领悟。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采用意象语言来解梦。这种方法跟荣格解梦法的本质是相似的,认为梦中出现的内容都会带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个人意象和集体意象。

集体意象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比如火代表着温暖,热情,活力等。而个人意象则是跟个人有关的感受,比如若梦者小时候被火所伤,则火对他意味着可怕,恐惧,伤害。

因此,解梦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因此会有一句话: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解梦师。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5

绪论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这本书籍,对心理学的知识更是拓宽了许多,以下将是《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纲要内容):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描述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1)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

2)了解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就能够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改变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活动效率提高。

3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包括了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已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了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设。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既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意识但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想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行为主义的人物是华生、斯金纳。朱主要观点: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研究的主义内容,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视觉 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

色觉理论杨赫三色说,分别包含红绿蓝波。它很好的解释了色觉混合的现象但不能解释色盲。黑林四色说,黑白、红绿、黄蓝,四色说可以解释色盲以及正负后像但无法解释三色混合可以获得光谱上众多相似颜色视觉的相象。

札记

首先,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认知过程。我们的日常行为,都是靠感觉去反映。我们靠视觉去看,靠听觉去听,靠嗅觉去闻,靠味觉去尝,靠触觉去感受。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夏暖冬寒,我们才能分清红橙黄绿青蓝紫。因为感觉,我们又会选择性地接受我们需要、认可的观念。有句歌词说“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这就是知觉选择性的结果,在人群中只关注了某一特定的人。我们又能从凌乱的整体中找到一个总体的特性,比如毕加索的抽象画,虽然都是由一个个凌乱细小的个体组成,可是组合成整体就会发现它的美妙,这又是知觉的整体性。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不同,每个人的智力能力也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IQ,便是智商。在我看来这东西可信,但不能全信。每个人的智力能力是不同,可是只要有意志,只要能坚持,一切皆有可能的。不过爱迪生也说过:“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天分。然而那1%却是最重要的。”不管如何,我们还是要有梦想,敢拼搏,不放弃,知努力才行。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6

由于经常看美国大片的缘故,我对犯罪心理学有很深的兴趣。于是在课余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借来一本《犯罪心理学》的书认真的品读了起来。一读起来就被深深的吸引,直到全书结局。 犯罪心理学的含义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这本书仅仅十万字左右,但是充分运用了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其内容真的太吸引人了。让我在书中的情节中遨游了很久很久...读完这本书也让我感触颇多。好了,现在我就来介绍介绍这本让我如此兴奋的著作。

刚开始书中所提到的面具杀手,一次次的杀人,一次次的以一种非常变态的方式去善后,并且让尸体非常快速的让别人发现,让我感到有点兴奋。毕竟这么一个变态的杀手的背后肯定有更加有趣的故事。其次,那就是一个个的谜团和断断续续的描述,所以情节的跳跃下无法很清楚的弄清楚。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同时发生的事情分了好几个段来描述。故事中的问题一扣接一扣,感觉上看我的思维还是很快就把握住了所有的细节。整本书从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重重的疑问萦绕着我,杀手的一系列反常的动作,一些些点点滴滴的暗示,让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迫不及待的去搜寻每一个疑问的答案。直到文章的结局我才明白整个故事的究竟,找到了凶手。整个故事情节相当的精彩,文章结构循序渐进,环环紧扣,不留破绽。不枉费我这么认真的去读。令我相当的有感触。

本书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 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书中通过紧凑的故事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 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

我很喜欢这类的读物,电影,看完书我又接着看了几部犯罪心理学的电影,

比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在电影里我运用了书中读来的知识细细的分析了其中含义跟隐藏的犯罪心理。我希望以后我也能多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丰富我的知识面。陶冶了我的情操。这样也能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变得更好。《犯罪心理学》这本书真的不错,强烈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7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是斯莱特写下的一本兼具科普和学术性质的心理学读物。这本书用优美的笔风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介绍了20世纪影响力巨大的多个心理学实验。

这些心理学实验我之前都有所耳闻,但是可以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这本书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实验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实验的不足之处和争议。

米尔格兰姆的实验不仅研究了关于服从与反抗权威的现象,更成为了一个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的契机。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之前只知道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对于24小时提供奶水但触感冰冷不适的铁丝猴子妈妈没有太多的依恋,吃完奶以后就会去柔软、温暖的绒布妈妈那里长时间停留,甚至深深离不开绒布妈妈,在研究人员把绒布的猴子拿开时,小猴子还会激烈反抗。

这一实验驳斥了华生等人提出的行为心理学理论,而后者就认为只要给孩子满足了物质需求和欲望,就可以让孩子正常成长。后续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单纯是一个绒布妈妈也不能让猴子心理健全,这个妈妈需要有一定运动的能力,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母亲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物质的支持,满足生存的基本欲望,还应多和孩子进行接触,并且进行互动。

可是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充分给予孩子情感上的依恋和心理上的支持?许多人正是因为从小生长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长大后才变得疏离,难以融入社会,甚至还会把悲剧传递给下一代,因为他们不懂得怎么样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与爱的环境。这也就无怪乎那些留守儿童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缺陷。

哈洛的研究表明,父母应该和孩子多接触、多互动,不仅要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的底层需要,还应该满足婴孩的情感需求。事实上即使是婴儿自己没有印象的阶段,也在无形之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作为关心陪伴的形象而出现,亲子时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通过郊游、读书、讲故事、一起做游戏等互动,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8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9

十分钟有多长?因着赖床的缘故,我为了避免迟到,曾掐着表,把我从家里出发到走进学校的时间大致记了下来。几天的时间总结了下,每次大概七八分钟的样子,再加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需要绕远路走大门,或是下雨天,车流量多等情况,就要在最快时间上再加上几分钟。所以每天最晚我都会在上课十分钟前匆匆出门,也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从那之后我就鲜少迟到。

可往往在我时间绰绰有余,信心满满地认为绝不会迟到的时候,你会在上课时间快到时看到一个仓促到有些狼狈的身影向教室奔去。这就是人所常言的拖延症。当钟表上的指针清晰地告诉你今天洗漱之后比昨天早了五分钟,你及时松了口气并暗暗庆幸今天时间比较充裕,于是同样是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却在不经意地拖沓中将时间用尽,再度看向钟表后,甚至比平日出发的还要晚上一些。

当然,也还有一种情况时常发生,明明是早出了门,算好的时间也还可以余下些许,但偏偏抵达时间和往日没什么不同,更有甚者,你还会发现时间不够了。

这些就是《拖延心理学》上所说的拖延,这种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以前一直认为拖延和拖延症并没有什么不同,故而常常把“拖延症”一词挂在口中,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拖延”和“拖延症”的区别。

拖延是一种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也仅是一种坏习惯,可当这种坏习惯影响到情绪,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书上举了很多个例子,皆是拖延的特征。在我的理解中,拖延也是对时间的模糊,十分钟,说短却可以做很多事,说长又过得很快。当你面前摆着需要完成的工作,却又想玩一会儿手机的时候,可能多数人会选择定一个时间,玩到那个点再开始工作。假如你在看小说,到点之后若是觉得精彩万分,你估计会暗示自己看完这一章再去,假如你在聊微信QQ,可能会是准时放下手机,但不停弹出的消息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它再度拿起,每次发上一两条消息再放下,一会儿过后又会有消息弹出来。于是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你认为这几个小时你只拿出一些零碎时间来看手机,可事实却是你的工作完成的极少,并且质量不高。

《拖延心理学》上列举并综合了拖延的诱因及解决方法,主要几点就是:

1、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也可能因为旁人对自己的期待太高,害怕失望。

2、还有一种学生常有的抵制与敌意。就好比一个学生对科目的不喜: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业?你再怎么和老师怄气,收到损失的都是自己。

3、任务或是工作太难也是一种原因,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周而复始,你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了。

这些问题想必大家都是发现过的,可解决起来时就难以下手。因此我认为若是想尽量摆脱拖延,就要想好下一个十分钟要干些什么,充分利用时间,解决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并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劳逸结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说,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就是拒绝拖延的好处还没显露,继续拖延的坏处的还没有变成痛。拖延是尘封梦想的地狱,也是埋葬潜能的坟墓,在拖延的纠缠与困扰中,你可曾会想过因拖延而不知不觉中消逝的时光,碌碌无为和虚度年华?拖延是生命的盗贼,若是你不愿热情被窃走,机会被偷去,梦想被碾碎,爱情被扼杀,便学着将拖延拒之门外吧。因为原本可以流光溢彩的人生,却可以在拖延中变成一具平凡丑陋的空壳。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概念界定、发展简史、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并且在效应方面已有大量的数据。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

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 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审美观的形成。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作的生动体现,是主体与客体、自然与必然、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形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审美心理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为美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都会被我们发现或者被我们忽落。

同时,美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美育心理学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体育心理、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育的具体施行必须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则就带有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据就是美育心理规律。

书本中还介绍了语言教学的美育心理,视觉艺术的美育心理,听觉审美,让我深刻的懂得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文学教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学前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于专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陈帼眉在所著的《学前心理学》一书中就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指的是3到6岁儿童,主要是幼儿园幼儿。那么,这本《学前心理学》中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该书提到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1--3岁,幼儿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3--4岁,学前初期,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

(一)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像先前那么容易生病了。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强。2 幼儿的精力比以前充沛。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睡眠一次。(二)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的猜测他们的意愿。(三)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在一定时间里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已经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阶段,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别人交流,并且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在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识依靠行动。

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给小孩子玩结构性玩具,他们往往会一拿到手就开始玩,不会提前思考要做什么,而这时若问及他想要做什么,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成人千万不要因此认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其实只要你站在旁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创作,他会很激动地跟你说:你看,我做的飞机,我做的汽车

此阶段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是自己讲述时,往往也离不开具体的动作。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语言具体化。这样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也和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在幼儿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他们的手里拿着别的东西,或是随便放,眼睛看着别处,注意力就很容易离开老师的讲述,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让幼儿将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的原因。

三、此阶段的幼儿情绪作用大。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己里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来而大哭,还有小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枕头而哭,还有小孩子因为别人跟他说你妈妈不来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动,还会浑身颤抖。幼儿就是容易激动,这时如果对他们一般的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这时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如,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慰的语调说话,让他感觉到亲切,情绪上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了才能说理。

还有,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情绪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他会通过他看到的,感受到的,来判断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如,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老师抱她没抱我等现象,来判断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也会影响到他来园的情绪,听课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儿园,突然哭着不愿意来了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该自身检讨,想一想是不是对这个孩子关心不够多。在这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这样你会发现一天下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扬,也许你已经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关注。除此以外,还可以抽时间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跃的孩子聊聊天,或是只是抱抱他们也好。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四、此阶段的幼儿爱模仿。

此阶段的幼儿往往是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如,在室外活动时,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见别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会要玩,看见别人摆高楼自己也摆。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也是此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他们会模仿老师模仿父母,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对于别人特别是他们所亲近的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没有批判性的,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成人的表现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的。如,老师在吃胡萝卜的时候皱眉头,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很不好的东西,就不吃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许自己做了一个不经意的不好的举动,自己都不知道,却已经被孩子学会,并慢慢地养成习惯了。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上课时间,有幼儿没有注意听讲,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另外做的好的幼儿,来引起这一幼儿的注意和模仿,并及时予以鼓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多向幼儿传递好的信息,如,跟幼儿说礼貌用语,老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等。这样幼儿通过模仿,时间久了也会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通过正强化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每一位幼儿向着一个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日常努力工作外,还应该多给自己充充电,多看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有科学性,适宜性,使自己更能走近幼儿,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帮助幼儿,与幼儿一起成长!

学前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于专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陈帼眉在所著的《学前心理学》一书中就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指的是3到6岁儿童,主要是幼儿园幼儿。那么,这本《学前心理学》中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该书提到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1--3岁,幼儿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3--4岁,学前初期,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主要特点是:

一 生活范围扩大。(一)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像先前那么容易生病了。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强。2 幼儿的精力比以前充沛。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睡眠一次。(二)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的猜测他们的意愿。(三)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在一定时间里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已经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阶段,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别人交流,并且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 在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识依靠行动。

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给小孩子玩结构性玩具,他们往往会一拿到手就开始玩,不会提前思考要做什么,而这时若问及他想要做什么,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成人千万不要因此认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其实只要你站在旁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创作,他会很激动地跟你说:你看,我做的飞机,我做的汽车

此阶段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是自己讲述时,往往也离不开具体的动作。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语言具体化。这样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也和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在幼儿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他们的手里拿着别的东西,或是随便放,眼睛看着别处,注意力就很容易离开老师的讲述,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让幼儿将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的原因。

三 此阶段的幼儿情绪作用大。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己里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来而大哭,还有小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枕头而哭,还有小孩子因为别人跟他说你妈妈不来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动,还会浑身颤抖。幼儿就是容易激动,这时如果对他们一般的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这时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如,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慰的语调说话,让他感觉到亲切,情绪上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了才能说理。

还有,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情绪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他会通过他看到的,感受到的,来判断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如,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老师抱她没抱我等现象,来判断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也会影响到他来园的情绪,听课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儿园,突然哭着不愿意来了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该自身检讨,想一想是不是对这个孩子关心不够多。在这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这样你会发现一天下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扬,也许你已经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关注。除此以外,还可以抽时间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跃的孩子聊聊天,或是只是抱抱他们也好。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四 此阶段的幼儿爱模仿。

此阶段的幼儿往往是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如,在室外活动时,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见别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会要玩,看见别人摆高楼自己也摆。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也是此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他们会模仿老师模仿父母,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对于别人特别是他们所亲近的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没有批判性的,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成人的表现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的。如,老师在吃胡萝卜的时候皱眉头,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很不好的东西,就不吃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许自己做了一个不经意的不好的举动,自己都不知道,却已经被孩子学会,并慢慢地养成习惯了。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上课时间,有幼儿没有注意听讲,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另外做的好的幼儿,来引起这一幼儿的注意和模仿,并及时予以鼓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多向幼儿传递好的信息,如,跟幼儿说礼貌用语,老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等。这样幼儿通过模仿,时间久了也会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通过正强化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每一位幼儿向着一个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日常努力工作外,还应该多给自己充充电,多看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有科学性,适宜性,使自己更能走近幼儿,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帮助幼儿,与幼儿一起成长!

读书笔记《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一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曾说过,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做。拖延是偷光阴的贼,抓住吧它!但我们现在的生活模式慢慢变成了我不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为我们总认为压迫感能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究竟什么是拖延?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拖延并不是什么问题,它只是一种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当时间的紧迫感产生的时候,紧张的压力能让人的潜力更大的激发出来,产生一种所谓的做事情的状态,高效的解决问题。而当结果显示事情做得不错的时候,我们更信服这种感受,从而不断地心理暗示,非要到了最后时刻才肯开始做事情。

而《拖延心理学》作为两位心理学家长达25年的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轻松而深刻的说明了拖延心理的产生根源,并提出了很多克服拖延的可行性建议。塞缪尔对于拖延的解读是,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躲避的事情,这些蠢行是一个普通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拖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态,它的背后有着深沉的心理活动。

对某些人来说,拖延像花朵,很容易摘除,但是对更多人来说,它们根深蒂固,无法轻易根除。

这点我是深以为然的,明明知道这样做是正确且必要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又总想再等等。如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总也戒不了,即使是真的患病不能再吸烟了,他们也还安慰自己,我明天一定开始戒烟。他们明天真的会开始吗,别忘了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又比如我们自己,每年新学期开始时都会定下目标,今年一定要好好学习,但在微博、微信的狂轰滥炸下还有多少人记得当时对自己的誓言。等到了考试前才想起要抱佛脚了,每天开始到自习室自习,但还是不带手机就不能出门。

拖延时可能会有享受的感觉,但过后我们就会陷入深深的拖延怪圈中,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当吸烟者因为吸烟而生命垂危时,他难道不会这样幻想吗?如果我当时能早点开始戒烟,每天好好锻炼身体,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现在是不是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呢?当学生挂课时,他应该也会责怪自己当时没有更努力一些,哪怕是一点点就好。

造成拖延的根源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只有了解了控制你拖延的心理行为,才能对症下药。拖延不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只有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在我看来,《拖延心理学》就是你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们深层次的想法和问题,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也由我们自己来掌握取舍;同时它又像是一位老朋友,对我们的缺点提出了改进建议,让变得完美成为可能。

每天不妨问问自己:今天,你拖延了吗?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阅读了这本书,感觉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

一、 书的主要内容

1. 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第一原则,

这本书是一本科普自助书籍,主要讲述拖延行为,什么是拖延,拖延的本质和心理基础及应对之策;

拖延行为的本质是心理问题,拖延的四个最可能的成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恐惧、恐惧失败、恐惧成功、恐惧和别人的亲密关系;追求完美主义等,从而对自己的目标不能保持长期的注意力和关注。其实质是人的各种情绪的管理。

2.这本书的结构。这本书包括二个部分,一是对产生拖延的形形色色的根源进行了追溯;二是提供了一些帮助你采取行动的建议;

3.拖延的本质是人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固定心态,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在,没有形成一种是成长心态。

4.治疗拖延的方法。改变我的生活意识,变生活在恐惧中为生活在希望中。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使我们生活在希望中。如:如果完成这件事我将得到。别人那样看我又能怎样,只要我得到了自己的实惠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事之前专注于完成之后的成果,而不是其他人的看法。现在他们笑我傻,将来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傻的一直都是他们。

5.拖延处理技巧。意识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现实地对待时间;只管开始;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保护你的时间;留意你的借口,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拖延看成一个信号

二、读后感

学习这本书后,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拖延的事情。

特别感触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因为自己不敢去做事情,而迟迟不愿意对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如提高自己的技能,拓展人际关系等重要的事情做的太少,特别是,由于从小受控制太紧,造成成人以后,对失败的恐惧,害怕自己能力的失去,害怕别人的评估,害怕和人关系的亲密等多种情况,特别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控制的反感,贯穿了我的生活,这些原因造成了自己的裹步不浅,浅尝辄止,玩世不恭,对事情不认真,没有生活目标,不能和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让我有如梦方醒的感觉。

二是自己的目标太含糊,计划不具体,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造成拖延。

三是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诚实地对待自己,分析自己,来明确自己生活的目标。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我们大部分的精神生活都发生在自己的意识以外,这帮助我从外在的原因转到对自己内在精神的寻找,从而保持不断成长的心态,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收获。

四是学会了一种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沟通的方法。如快乐来自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来自于和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沟通,来自于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让自己时刻保持正念,保持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关注自己的意识以外的精神形态,充满了对世界精神的敬仰。

五是几个技巧。让烦闷的工作变得富有挑战性或增加难度;可以通过搭车或融合的方式和一件可以获得当下满足的事情放在一起;增加一个人对成功的期望;习得性勤奋,强调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结果带来的回报与快乐;改变环境状况割断外在诱惑;严格的行事历,可以让做事自动化。设立目标。

《色彩心理学》读书笔记


色彩心理学的实用性强,在生活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红色、黄色和橙色使得人们胃口大开;广告牌大多为红色、橙色和黄色;宣传单上的重要信息用暖色高彩度的颜色突出;化妆中,可以制造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眼影就是后退色;日本传统插花艺术中,后面摆蓝色的花,前面摆红色或橙色的花,可以构造出一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

人们的睡眠质量不仅与自身有关,与外界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不仅与照明的颜色有关,例如:照明的颜色会对人体内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的分泌产生影响,褪黑激素可促使人自然入睡,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这种荷尔蒙通常在夜间分泌;而青白色的荧光灯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卧室里最好安装白炽灯或者其他可以发出温暖的黄色和米黄色的灯具。如果挑灯夜战的话,适合荧光灯下工作。还与灯光色彩等有关,例如:蓝色具有催眠作用,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静的作用。建议蓝色搭配白色和米色为佳,蓝色太多会引起孤独感,冬天会感觉很冷。白色也有较好的催眠作用。绿色也有催眠作用,绿色使得人们从心理上放松。白炽灯、间接照明发出温暖的米黄色灯光以及让人感觉安心的淡橙色灯光都具有催眠作用。当人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看彩度高的红色比较好;红色使人清醒,增强人的紧张感,使血压升高。

在快餐店、咖啡厅两个地方等人,感受都不一样;在快餐厅等人会使人焦躁,而咖啡厅则更适合等人。餐店的装潢以橘黄色和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会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也会使时间感觉漫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使人烦躁。水果的红色和橙色、蔬菜的绿色、红烧肉的红色、生鱼片的白色和黄色配以芥末的绿色、牛肉盖浇饭的黄白搭配让人看了有垂涎欲滴的感觉。相反地,紫色和黄绿色最能抑制食欲,减肥的人们可以尝试。日本料理中,黑色的餐具突出了食物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

保险箱的应用很广,保险箱的颜色多为深色,以黑色和墨绿色为主。相同的颜色,色彩明亮程度低的色彩比明度高的感觉重,色彩鲜艳程度对重量的感觉影响与色彩明亮程度对色彩的影响道理一样(浅色和鲜艳色彩的包可使人放松)。同等重量的箱子,与黄色箱子相比蓝色看上去更重,与蓝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更重。

公司的装扮对员工有影响,而会议室的装潢对会议有一定影响。建议公司会议室以蓝色为基调,会使会议效率提高、使人放松;另外员工衣着方面也有注意,红色面积太大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做出决断。青白色的荧光灯会使时间变快,而温暖的白炽灯相反,会使时间变慢。单纯的工作需要最好使用荧光灯,白炽灯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的情绪;相反,卧室中适合用白炽灯,营造悠闲温暖的感觉。

人们若想使自己显得苗条,穿着有一定作用。藏青色明度低,为收缩色;黑丝袜也有收缩作用。搭配服装时,若想打造出苗条的身材,建议采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颜色;下身穿黑色,上身内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缩色外套,敞开衣襟效果更好。黑色固然可以显瘦,这是比较普遍的运用;但是黑色可以将包括紫外线在内的所有光线遮断,使光线几乎无法到达皮肤,长此以往,皮肤就会加速老化,产生皱纹,过快衰老,因此不能过多得穿着黑色,可以试着穿着其他颜色的衣服达成很好的平衡。

我个人赞同色彩心理学的神秘以及实用,因此比较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以下是我看完书后的一些观点: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相信做好这些,教师学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集锦


古语言: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优秀的读书笔记有哪些特点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心理学》的读书笔记集锦”,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2】

好长时间没上来写点啥,因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实了。

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个人生的瓶颈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感到有心无力。知道自己的问题之一是拖延,于是终于前些日子读了《拖延心理学》,找到了症结所在。

自我帮助类的书我现在看了几本之后,把他们划分为三类,或者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说教式的,通过讲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长者给年轻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这个方法在个别想不通的问题上,有时候可以个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有些道理你可能先前是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这个类型的有个问题,它只在你先前不明道理的时候管用。那么如果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情况下,问题有时候还是解决不了怎么办?这就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二层是方法式的,你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标,却不知道怎么能达到,这类书就注重于教你实际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放松精神,但有了目标,有了方法,你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吗?不一定能!

第三层是学术式的,它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你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么,又知道如何做,为什么不行动?这问题一点也不荒谬,它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问题出在内心和大脑。帮你解决“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就是。”里那个不知道的为什么。《拖延心理学》就是这个层次的书。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把自己当成活体标本,科研项目来研究!

看了《精子战争》之后,内容虽不能尽信,但是它的一个主旨是人类终究是一种动物。要从生物的角度来观测研究。

确实如此,不能因为人类掌握了科学道理,就认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驾于科学是不可用理性分析的。事实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学事实不管人类掌握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用科学道理分析。

根据学习,我终于意识到我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都是有深远的源头的。我拖延的行为方式,和一些惯性思维,形成于早年、多年的个人经历之中,汇聚于潜意识的神经通路之中。好消息是,人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我要深挖自己的意识形成,然后去斩断那些错误的联系。

通过那本书,和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我这一个多礼拜,明显的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我相信长此以往,必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我感到自己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做了几件以前死拖不做的事情。之后觉得很轻松,很自豪。其次,即使我的学习量没有大量的增加,但是我以前常有的学习带来的负面的感觉,如疲惫不堪,日子混沌,空虚,内疚等这次都没有了,有的是充实和满足。

今天感到身体不适,而且我的学习刚好告一段落,今天给自己一个充分的休息。早上做了一点正事,后来又出门捐书,处理旧衣服,剪头,买定时器,买菜,洗衣服,剩下时间就是看看书上上网。其实刚刚那么一列举,今天也做了不少有效的事情。尤其是捐出去那两大本早已不看的厚重教材之后,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很神奇,只是几本书而已。想来我心里大约早就想处理他们,又放不下,收着占地方又闹心,今天终于决定并行动了,清除了不知不觉占据我内心角落的一个烦恼。往常我在家什么也不干还觉得时间过得超快,今天却觉得时间变得非常的长,很神奇。

读了《拖延心理学》之后,激发了我过去的回忆和对自我的剖析。意识到,我其实是个相对敏感的人,因此我其实受到了很多伤害。我不应为自己的敏感而自责,因为这并不是我犯下的错。而我受到的那些伤害,即使年代久远,但我却从来没能去抚平他们,那些旧伤如今已形成了并发症,成为了我前行的沉重负累。他们已经在我青少年时期拖缓了我的步伐,时至今日,在更困难的环境下,我再不去斩断那些缠绕着我藤蔓,前行的道路上已经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我想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也摸索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门径。与之前的苦闷挣扎的感觉相比,我现在感觉到的是一种改造自我的跃跃欲试和兴奋欣喜。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3】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拖延"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推迟行为的背后,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恐惧。

"拖延"的过程并不愉快,时不时的担忧,让你无法享受当下的闲暇。

"拖延"看似暂时延后了坏现象的出现,但是不能防止它出现。导致拖延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恐惧失败,最离谱的是恐惧成功。拖延让我们躲开负面的感觉,它是很好的防御盾牌,但也会阻碍我们开始新的尝试。有时候,我们的思维停滞在过去,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游离在未来,我们玩着时空的把戏,躲避着本应应对的压力。

虽然,拖延的行为看起来是个行为素养问题,但是,它的根源要复杂得多,“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刻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PiersSteel认为拖延最可能的四个成因是:对成功信心不足,厌恶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或者从反面来说,对失败的恐惧,都有可能让我们在某个方面裹足不前。一方面,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总是在犹豫。

我是不是就应列一个提纲,是不是就应准备好一些素材呢?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从在学校的时候写论文开始,到了公司开始写各种文档、PPT等,我都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困扰,内心想着要把文章写好,想着要准备充分的素材,要写得生动搞笑,但每每都是无从下笔。

通常都是这样,应对着电脑里面的空白文档,先快速敲下几个关键字,然后想到一些题材,之后开始上网、翻书去寻找,找着找着,最后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做什么的。等到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的文档里面仍然只有几个关键字。

此刻,回想这个过程,在上网、翻书查找题材的时候,在挖空心思想要一个好的题目的时候,我到底在做什么呢?表面上是为了让资料更充实,让题材更搞笑,让题目更加吸引人,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拖延,在拖延进入文章的写作。

或者,我是想要提前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但最后往往是草草了账。尤其是在做一些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时,我们更容易拖延。比如,数学作业、作文、手工课的作品。拖延让我们延迟应对失败的恐惧,从而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当最后期限降临,我们不得不应对时,我们会采取草草应付的手段,渴望早早摆脱那些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作业本身,而是作业带给我们对挫败感,以及由此造成的烦恼和恐惧。

如同,开头所说,拖延只是一些深层次心理、生理问题的表现。而对失败的恐惧也只是一种浅层的表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是认为自己根本不擅长做这件事情,一切的发奋只是白费时刻。如果,你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习数学或者音乐的天赋,而学校中学习的经历给你带来的只有伴随着让人寒心的分数,痛苦的回忆,那么毕业之后我们会庆幸自己最后摆脱了那些东西。

当有人声称自己很享受其中乐趣时,我们的反应就是“他有这天赋,而我没有”,或者,“哪有什么乐趣”!有时候,"拖延"是我们宣示独立,争取控制权,甚至报复的工具。

当更有权势的人物(上司,家长,更强势的朋友、配偶)要求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表面上应承,内心却充满抱怨。或者,你认为这种小事微不足道,让你去做根本就是杀鸡用牛刀,或者你认为自己落入下风,内心的感受没有得到强势人物的照顾,或者你早就不满对方的某些表现,因此一旦你找到这个机会,你就会透过拖延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报复对方。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4】

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追求幸福的现代人不时需要求助于心理学,国内心理学的高等教育与研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背景下,“心理学”图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俗的,出版量非常巨大。

应一些朋友的需求,现介绍一篇心理学入门书籍导读文章,以供心理学爱好者作为阅读参考。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是另一本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

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是在英国心理学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这本名著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做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台湾张春兴著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崔丽娟等著的《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对普通读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的专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可基本代表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则从心理学名人传角度入手,介绍了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而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更是把心理学名人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讲得生动有趣。

上个世纪还出过几本这类书籍,如黎黑的《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出版社,1980年)等。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方面,可以阅读《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作者按照对历史上心理学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中 国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书共五卷,其中一、二 卷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心理学思想史。工具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由300多位专家、学者编纂而成,内容全面,书中关于中国心理学史、汉字心理学等方面的条目,突出了中国特色。

而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三位教授领衔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则是目前为止国内收词规模最大、内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学专科辞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学前沿动态。

新世纪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由世界多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国际水平的权威性工具书,是献给2004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一份厚礼。

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理论研究涵盖面很广,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在这些分支中,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系统探讨人性的心理学分支,普通人比较感兴趣。

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内容新颖而全面,引人入胜。

译著《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使用了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的布局,很值得推荐。

发展心理学是一般读者感 兴趣的另一心理分支。这方面既有比较全面的论著《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7)与《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也有仅取 人生发展某一阶段的论著,如孟昭兰著的《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等。岳晓东著的《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一 书记述了作者中小学的一些往事并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读物。

智力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 进了两本可反映最新智力理论进展情况的学术名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2001),《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2001)。世界畅销书《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则拓宽了智力的内涵。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 《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意识心理学方面一本综合性的新作是人民出版 社推出的《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2003),另外《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动物有意识 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等都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既有一些如何提高记忆的通俗读物如《记忆术:心理学发现的20种记忆妙 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等,又有专著如《记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此外还有一本非常耐读的关于记忆的科普读物《找寻逝去的自 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此书对人类记忆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翔实而富有趣味的阐释。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 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最为详尽。

弗洛伊德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是弗洛伊 德本人对其前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精要总结,可以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本人观点的最佳入门。《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是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 作,为深入了解弗洛伊德之必读。近年来翻译弗洛伊德著作最成规模的是长春出版社的《弗洛伊德文集》(2004)全八册。

弗洛伊德的传记可以看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上、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该书属于传记小说,内容翔实而且可读性强。另一本比较注重阐述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是由高宣扬编著的《弗洛伊德传》(自华书店,1986),这是繁体版,不容易买到。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 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 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荣格传记以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辽 宁人民出版社,1988)为最佳。《荣格的生活与工作——传记体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98),作者芭芭拉·汉是荣格的女弟子,仰视的成份多了些。另 有刘耀中著的《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东方出版社,1996),温森特·布罗姆著文楚安译的《人与神话》(新华出版社,1997)可作参考。

相对于引入荣格本人著作的薄弱,介绍荣格思想及荣格分析学派的著作引入则极为可观。成系统的如东方出版社 1998年推出的“曼荼罗丛书”,包括《大母神》等八本。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点金石丛书”,包括《荣格之道》等四本译著。阐述荣格思想的书籍 较近的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荣格神秘心理学系列”。目前已出四本,其中施春华先生《神秘的原型》一书非常出色,书中对荣格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原型概念 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另外,这类书还包括《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商务印书馆,1996)。后荣格“原型心理学”开创者詹姆斯·希尔曼所著的《破译心灵》(海南出版社,2001),阐述了他有趣的“橡实理论”,并探讨了“命运召唤”这一令人激动的主题,很有启发意义。而《荣格崇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一书作者 理查德·诺尔站在荣格的批判面,试图展示“历史上真正的荣格”,其新颖的观点曾在荣格研究中引起强烈震撼。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

《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在上个世纪就几乎出全了。如《逃避自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为自己的人》(三联 书店,1988)、《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等。

近几 年,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004)。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几本有关霍妮的重要著作,如《我们的内心冲突》(1998年)《精神分析新法》(1999年)《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96),后者是霍妮晚年代表作,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与命运的交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一书则是使用霍妮的理论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人 物作的崭新阐释,很有启发性。《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1997),是对霍妮的人生经历、内心冲突、思想演变的全面审视,实为了解霍妮及其思想的不 可多得之作。

自荣格、弗洛姆等后,精神分析又有许多新的发展。《后现代精神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是诺曼·N·霍兰德 的论文集,充分体现了精神分析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后现代精神分析的思想魅力。《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

理学》(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从总体上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现代精神分析的进展和脉络。行为主义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不过,行为主义的 著作在国内出版不多,而让普通读者感兴趣的就更少。《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是华生对其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概括。《超越自由与尊严》(贵 州人民出版社,1988)是斯金纳很有影响的一本普及性读物。书中从行为主义原理出发,提出关于社会设计的许多设想,认为社会里公民们的行为最好按各种有 计划的奖励(强化)体系进行塑造与控制。此书受到猛烈的批评,也受到一些赞扬。《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一书既有对行为 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更佐之以生动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理论与应用结合很好,是了解行为主义的很好选择。

人本主义

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有一本非常好的选集《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可惜此书似无新版。《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 伊德主义》(华文出版社,2002)与《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则都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的思想进行了比 较全面的介绍。有关马斯洛的传记有《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华夏出版社,2003;改革出版社,1998)。《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是国内全面系统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著。《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一书介绍了弗洛伊德、斯金纳、与罗杰斯的学说,书不 厚,介绍简捷明了,可作了解这三方面的不错的入门书。

除上述三大势力外,认知心理学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方面,有最新引入的《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国内王甦、汪安圣等编的《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对西方心理学的各种流派的发展,国内出版了一些综述著作。如高觉敷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叶浩生主编的《西方心理 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郭本禹主编的《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 出版社,2003)。此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000年间推出“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共分15册,对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中 15位代表了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各个流派和不同发展方向大师人物做了评价,从中亦可一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心理健康、心理自助

国内出版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类书籍已比较可观。这方面的案例类图书以《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为首荐,此书收入了西方 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心理咨询案例,值得认真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上、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等书内容也都很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一套“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作者系德国著名心理医疗医师佩塞施基安,包括《天堂与地狱》等四本,介绍了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类科普读物则以《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为首选,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哈佛 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以生动的文笔对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现代社会生活节 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我这里 仅列出部分书目:《减压》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你被压力压扁了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放慢生活的速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精神健康系列”(三联

书店,2003,包括《不要恐惧抑郁症》等4本),等等。总的来说,这方面图书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其内容、主旨、特点 也各有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可能进行全面的介绍。还有大量的成功学、励志类的图书也包含不少心理学的内容,但我更愿意把它们单独列为一个图书门类,本 文也就付之阙如。

此外,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图书,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4,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6册)。

其它

爱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字眼,与它有关的心理学书籍颇受市场青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另一本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罗洛·梅的名著 《爱和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更为大众化的读物有:《爱是一种选择》(团结出版社,2000)、《是真爱还是迷恋》(海南出版社,2000)、《爱情方程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你真得懂得爱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罗曼蒂克心理学》(文汇出版社,2003)等。释梦类书籍也是受欢迎的一类。这方面的入门书推荐《梦:内心的声音》(京华出版社,1996),此书虽薄,但对了解如何通过精神分析释梦却有清晰的介绍。王溢嘉所著的《夜间风景梦》(远方出版社,1998)一书有对各种释梦理论的总结,很值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家毕淑敏最近出版了《心灵7游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作者在书中发挥了她从医、写作、读心理学博士班、创办心理咨询所等多重知识经验,用散文的笔法给读者开出一道心灵保健处方。读者可以通过完成书中的游戏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几套丛书

在心理学书籍出版方面,许多出版社讲究规模效应、系列效应,于是有了多套大型心理学丛书的问世。

“20世纪心理学通览”(浙江教育出版社)这套丛书以20世纪心理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派、一家、一人、一说为选题原则,涉及心理学历史中的各种流派。选取20世纪心理科学领域中主要学派创始人或代表者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全面反映世界心理学及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展示世界心理科学的学术发展脉络,是我国迄今最系统全面的世界心理学名著译丛。此套丛书从启动至今,几年的时间中已包括:《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等约30本,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世界心 理学名著译丛。

“世纪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致力于心理学理论书籍而推出一套涵盖20世纪世界心理学研究 领域的大型丛书,作者系海峡两岸的著名心理学专家,其内容涵盖面极广,既有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史等基础分支,也包含有管理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众多 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目前已有20多种书推出。这类书可基本代表两岸目前的心理学学术水平。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这套丛书以名家名篇为取材对象,以学术性和权威性为入选标准,集中体现了各心理学家的学术观点和理念。其学术品位很高,目前已推出20本,重印12 种,印刷达21次。内容涵盖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当今心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构思浑宏,规模巨大,涉及范围广 泛。

“心理学丛书”、“新向导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心理学丛书分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学导读、实用心理几大系列。新向导丛书 则分为大众心理、儿童教育、素质教育等系列。这两套书尤其是前者在心理学爱好者圈子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更是国内引入的同类书籍中最 成系统也最有影响力的一套。

“应用心理学书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是一套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担任主编,组织我国应用心理 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共同撰写的专著型教材,目前暂包括

《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12部。这套书系在选题中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心理学领域发 展较快、较成熟的几个学科,切合实际地介绍了目前应用心理学的热点和焦点。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5】

隔了x个月,终于重新把《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看完了。唏嘘啊。谁能拯救我末期的拖延症?看是还是得靠自己啊!自救吧!

拖延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情绪根源,包括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

二是时间根源,拖延者与时间的纠葛;

三是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

四是人际关系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情绪根源

拖延的原因有恐惧失败、逃避成功、完美主义、控制自我,安全感。拖延者对失败有恐怖感,从而一直拖延,最后失败了可以说不是他是关系,是时间不够补。而有些就逃避成功,怕付出太多,怕受到别人伤害,怕遭受妒忌自己受到伤害。还有就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看到这个,我承认我也是完美主义者,要么全部要么没有,不管在哪个方面,我都很明显,要么不做,要做就彻底。好多时间下决心的时间比做的时间还长,喜欢拖延,一直拖拖拖,拖到最后必须做了才会全力以赴去做。自我控制,体现在有个拖延者觉得拖延可以让他们或者自我的控制感,不必事事听命于他人。可以通过拖延和自己讨厌的人唱反调,有弱者的自我满足感,还可以报复他人。安全感就在于拖延者通过拖延让自己心理上或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维护心理平衡。实际上他们只是希望有个伙伴,有人陪伴有人分担,不至于孤独,害怕被疏远。而有一些则是害怕被亲近,通过拖延来拒绝他人的亲近,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时间根源

拖延者的时间观念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严重冲突,总主观认为时间很充足,往往把事情拖延到最后才去做,实际上已经时候不充足了。拖延者时间感知失去平衡,轻视未来,在管理时间方面无序和误解。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只做即时的事情,哪怕是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得事情。拖延者容易陷在另一个时间区域里:时间迷失、时间断裂、过去的好时光,对时间的流逝不在意,不为将来做打算,拖沓此时。

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主要涉及大脑。大脑中的运行的某些生化因素很可能会影响拖延。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大脑,神经科学最新的几个“大观念”:一、大脑处在不断变化中;二、感受很重要,即便它处于无意识中;三、潜伏记忆的影响;四、;联结的通路;五、左逆转。脑是不断变化的,不断修正,具有重组能力,可以打破旧的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即是“神经的可塑性”。就是说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会影响我们大脑明天的结构和功能。生活经验可以激发神经元,将电子脉冲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外一个神经元,并释放生化信息,促使神经元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和连接度上不断紧密化。你做某件事越多,大脑对那个活动反应越多;大脑就会要求事情做得越快越快,越来越好。这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虽然拖延在大脑中已经建立了顽固的连结,但是我们是可以打破的,可以重新建立新连结。打破拖沓模式,建立做事新模式。拖延是舒服的,不拖延是要克服不舒服感,如恐惧和焦虑。当恐惧感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无意识做出躲避反应,从而导致你的拖延。通过恐惧建立的神经连接是无法被消除的,当再次遭遇刺激的时候,大脑就会无意识反应。这是大脑对抗恐惧和痛苦的防御机制,会抑制反应,让你逃避、拖延。不过,由于神经元是可塑性的,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调整我们的情绪对抗恐惧和焦虑、痛苦,管理自己的感受,理性思考,坦然面对那些我们所推迟的事情。潜伏记忆依然,以前的记忆还潜伏在大脑了,当收到刺激时就会激发神经回路,然后做出拖延的逃避反应。大脑左半球的某一分部和关照、感应和同情这样的感情有关的区域。当这区域被激活,我们就会感到放松,对世界怀着开放的心态。大脑的右半球有个负面情绪有关的区域,在不舒服和负面的情绪中,就会倾向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所谓的“左逆转”就是善待自己会刺激大脑的相应的部位,创造出一种与抗压感和健全感良性循环的状态。简单讲就是多刺激左半球区域。

拖延症和执行功能障碍、注意力缺失紊乱、抑郁、焦虑、紧张和睡眠问题这些身体状况有关。执行功能障碍的人往往因为执行力不足而导致拖延。注意力缺失紊乱的人因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情需要的时间比其他人要多,而导致拖延。抑郁症的人则因为动力不足,连动都不想动了,怎么可能不拖延。拖延的焦虑症的人一般是强迫症、邋遢分子和囤积狂这两种,这两种情况是“脑锁住”。强迫症的人不断重复某件事情,不能做其他事情而拖延。邋遢分子和囤积狂,是迟迟不把无用的东西扔掉,不断囤积,大脑回路锁住状态。压力会使我们变得拖延。面对压力是,往往是“非战即逃”的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奏,有些人早上工作效率比较好,有些人下午工作效率比较好,有时强迫自己工作只会走上拖延之路。睡眠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和能量不足,导致拖延。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情况,都是可以通过重建神经回路来慢慢改变我们的拖延症。

顺便提提季节性情绪紊乱症。随着白天日子的缩短,环境光线的减少对人产生影响,神经传递素、血清素和多巴胺失去化学平衡,容易出现疲劳不堪的情况。冬春两季较多出现。

人际关系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家庭对拖延者的施压、怀疑、控制、依附、疏远等倾向,让拖延者为了维护其家庭关系而做出拖延行为。有些则希望通过拖延而得到父母的爱等。还有就是为了维护和同事、同学、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而选择拖延。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6】

1、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有哪些需要?

3、人的需要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5、遗传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心理学研究什么?

7、心理学如何进行研究?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且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1)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称作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认知过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4)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5)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这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思维: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人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语言活动:利用语言吧自己认识活动的成功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语言活动。

2、动机和情绪。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动机(motive):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3)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情绪(emotion):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

(5)认知是情绪的基础;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6)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7)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未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2)心理特性: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1、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

3、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4、行为的复杂性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5、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

6、行为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方法进行测量。

8、库恩(20xx):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过程规律。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7】

从人文的角度重新释义心理学

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首先,我们跳出“文学评论”这个“庐山”,以一种内观的或者更深层的思想来重新看待我们称之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

文学创作或艺术创造的过程,不仅受人的生理过程影响,更主要的是一切作品的产生也是像人们的梦境一样,它的潜在内容和本质性的价值,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来看破。因此文学作品的分析如同梦的解析一样,精神分析学的知识起着“解剖刀”的作用。

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永远共同的梦。

精神分析使我们对梦、神经症、绘画、诗歌、音乐、小说等进行深入地理解,从中发现共通的深层心理因素,而艺术家们提供给研究人员众多的与临床案例研究相匹配的内心体验和素材,这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或文学批评爱好者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从精神分析学观点来看,人的的心理活动过程,或者说是人的精神世界展示的过程。所有的文学作品,很欲求不满及内心挫折,到后来往往成为个人艺术创造的动力。个人在生活中受到内外阻碍,在本能及欲求得不到满足(例如爱情问题、性的苦恼等)的情况下,会通过艺术或文学创作来升华,将内心的'价值转移到文学作品中去,因此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的本能欲求的代偿品。

文学艺术,将个人在生活中被剥夺的东西,作为代偿品又还给了个人。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如果一个艺术家在生活中没有欲求的挫折或精神的外伤,其文学才华往往难以开花结果。

文学创作对个人的精神冲突和生活挫折起到了补偿作用。遭遇痛苦的人们,如果没有艺术创造才能,他会加倍感受到艺术享受的必要性,文学作品给他的印象和感动,能起到同文学艺术创作同样的心理安慰作用;受到痛苦生涯袭击的个人,即使缺乏伟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将其压抑的本能释放出来,也会出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始、朴素的艺术作品。

但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么这种痛苦将催生出杰作。中国历史上的 屈原和曹雪芹等,就是极好的例子。因此精神痛苦的因素,经常给艺术创造以灵感,并且与人对艺术的享受欲求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本能中有二重性,一是以原始的姿态、以冲动的倾向或攻击的倾向出现,所以需要社会的规范和道德来加以约束和管制。另一是对潜意识的压抑, 或对冲动的禁止,这一般是通过超自我的检阅倾向使之走向社会化。但这本能的二重性 ,常常会发生冲突,文学作品使这种冲突升华,起到补偿的作用。

一般来说,正常的成人在他们的本能冲动中,有三分之一被压抑到潜意识,三分之一得到升华,三分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满足。但如果过度的压抑或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将这种均衡的比率破坏了,人就会产生重大的欲求挫折,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患,或者变得疯狂。

本能过剩的人或神经症患者所显示的精神冲突倾向特别强烈的人,其补偿欲求的倾向也会特别强烈。而个人的升华和补偿常常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是宗教,另一个是文学艺术。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8】

我理解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 最早接触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是在高中,依稀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并不轻松,没有细读,看完后也只知道先生在叙述“悲剧”这两个字。这段时间重读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却带给我震撼,让我收获颇多。

还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那时的我刚刚学完哲学,所以偏重于从哲学角度解读这本书,看书时多追究书中运用的辩证法,反而忽略书的内容。此次重读朱光潜先生这本书时便着重于书本身的内容。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黑格尔看似乐观却不乐观的悲剧精神以及叔本华的悲剧精神观,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得最可怕的方面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①悲剧并不像喜剧那样带给人们嬉笑和欢乐,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却往往是悲剧,在悲剧了不仅又有怒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更多是灾难和痛苦。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的原因之一。

朱先生认为观众喜欢悲剧的另一原因则是观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悲剧更具有认同感,悲剧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同时也能净化观众的心灵。从人性的弱点来说看着别人的悲剧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看到别人过的比我还差我的幸福指数瞬间就提高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另外一方面,悲剧也在鼓励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向前。就悲剧来说,我想大部分东方人熟悉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我也不例外,对于西方世界的悲剧,我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无论是《李尔王》还是《哈姆雷特》都可以称得上是悲剧的代表作。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先生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来阐述悲剧,对于古希腊神话,先生分析了三大古典悲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狄浦斯王》,先生认为“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范,而且这个悲剧是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可以说这个是先生对于希腊神话的创造性见解,书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对于我这样一个东方人来说,往往不能理解西方的神话世界,特别是西方人的神话世界观,西方神话世系谱对于东方人来说也同样难以驾驭,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两次读这本书,对于里面的神话,我可谓焦头烂额啊,这次读这本书时,我还特意查询资料,希望能够理解西方的神话故事,无奈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东方人,生活在无神论的世界里,确实不是很能够理解西方人的神学世界观。

《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悲剧的快感、悲剧精神进行论述。两次读这本书,有不同的感受,这大概也和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同有关,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任然是偏向于书中的哲学思想和神话传说,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仅仅是知之皮毛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9】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

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0】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当然这些名头我也不知道真假,也没要为了一本书去查证,我喜欢书中的前言所介绍到的一段推荐语:《拖延心理学》是个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为孵化这本书花了25年。有没有人想过,畅销书出版的秘诀就是——坚持、希望和爱。听起来有点像《圣经》,恰好,《圣经》就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沉迷于最后一刻完成的刺激中

在字典中,动词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

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是周日,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周读一本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其实我前天就把书读完,但总因为别的诱因没有静下来写,因为我内心里总认为还有时间,我就是那个有拖延症的人,但我也发现我不是唯一的人。关于一周读一本书,我有小组群,我们组里每人都是一样的目标,一周读一本书,每本书写读后感,但是每周下来总要周日当天大家才陆陆续续提交分享,并且踩点分享的现象时常有。究竟读一本书,并完成相应读后感,是否真的需要一周的时间呢?其实不是的,我前几周,有读过章节页数更多的,试过能在5天内就完成,我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如在等人的时候,在午休前、睡觉前、甚至是跟朋友喝茶过程中的一些空档,把书本按50页或100页为一个任务段的方式去读。

无论是这个读书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有期限的事情,书中那一句“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让我看到了自己;我们似乎都总喜欢在最后一刻完成,因为在最后一刻完成的成就感巨大,它充满紧张与刺激,似乎在考验你的能力与天赋,我错愕这种对于拖延的常规认知,因为我一直以为拖延只有带来烦恼与不安,未曾想过它还带来这种侥幸的喜悦,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拖延,并放任拖延,以至于对拖延上瘾。

完美主义者的焦虑由来

关于有拖延症的人里,书中讲到了很多成因,其中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拖延症,这一点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我认为这一类人往往对于拖延是不能忍受的,因为他们有规划有进度,有要求有目标,是拖延症患者需要去学习的人;但,不是这样的。追求完美的人正是因为追求完美,因为对于每一件事上都力求尽善,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了在众多事情上的时间进度逐步拉距,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不安,更甚者怀疑自己的能力。

事有分大小轻重,有些事情需要完美,有些事是为了让更重要的事完美;我不是在鼓捣不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认真对待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但是当在某一个更为终极的目标前,需要有所调整,甚至有所取舍去促使重要的终极目标完成。如果你每一件事都因为一个头发丝大小的点而纠结,那么本来惧怕这类人的拖延症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并不断放大,最终击败你,让完美的你也染上拖延。

追逐夕阳

这周里,有一天下班,我在返程的路上,发现了硕大的.夕阳,一个巨大的蛋黄,泛着不刺眼的柔光;可是,无奈高层洋楼群的遮挡,始终无法看得清楚全貌,于是我在下班高峰期里流窜,往江面的桥上开去,不过等我到桥上开过时,四周观望,夕阳已走,傍晚的夜空只留下一片晚霞。其实,我本来是可以看到夕阳的,但当时的我觉得晚一点下班也没关系,工作就慢悠悠地做,跟同事聊天,不曾知道我下班后要追逐夕阳。

此时的我想起这周读的这本书,拖延症的书里还有讲到一类人,害怕失败的人,他们也有拖延症,拖延是他们的盾牌,如果一直不面对,似乎就不会失败。可是不曾想过拖延可能会失去另外想要的美好,如果我早一点下班,不磨磨蹭蹭,我是否会见到夕阳呢?

你是哪一类型的拖延症?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你克服它。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1】

设计日常化

各种生活的审美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兴盛,使审美活动日益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街面上眼花缭乱的各式广告招牌、超级市场里造型精美的工业消费品、地铁站川流不息衣着时尚的摩登人群、影视作品中光怪陆离的震撼视听„„这些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今天的“审美化生活”或者是“生活化审美”。在消费文化时代,人的消费行为将愈来愈多地受到感情 因素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审美色彩。只有实用性而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日常商品正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艺术设计正是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商业、消费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使之不但具有物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而作为设计日常的一些应用就应注意到一下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李砚祖先生认为:“设计直接影响和反映着生活质量的高低,生活是设计的目的,设计也是 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设计则成为人类生活艺术化的工具。”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艺术设计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实转化。众所周知,商业设计对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成为一种可以为日常生活增值的服务,并能引导大众消费,带领艺术进入生活或者生活艺术化进程。徐恒醇先生认为:“大众的审美需求,总是与社会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生产对于消费者的魅力在于,通过商品的生产把适用于审美功能以文化的多样性在产品中结合起来,它能提供各种时尚商品而造成流.日常生活审美化”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日常生活审美化将一些过去不屑于审美价值的东西纳入审美范畴并加以关照,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活动的增多,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更趋于多元,这在一定程度推动公众审美教育和艺术眼光的提升,而同时,代表性的社会文化及审美观念在对日常生活产品的需求中释放出来,也可以影响和促进产品设计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尤其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需要是因为产品的物质功能已经得到普遍保证,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与丰富、人类自我意识的情感化需要变得更加迫切,于是人们将使用的物品和生活环境视为人的价值 和意义的一种表征,甚至“把世界作为自己的作品来关照”。

如何管理复杂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令人困惑” “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唐•诺曼

这本书贯彻了一个思想就是:复杂的事物也可以令人愉快。有些复杂正是满足需求的,事物太简单时,也会被看做呆板和平庸。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会让人感到厌烦,太复杂会让人感到困惑。人们更喜欢复杂、功能多的事物。

而应对复杂的关键是找到理解的两个方面:一是事物的设计决定了它的可理解性,它是否有潜在的逻辑作为基础?二是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解能力和技巧,我们有没有花时间和经历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构造?可理解性和理解力是两个要掌握的决定性要素。

让复杂不再可怕

书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当然我想以更本土化、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说出来。就如很少人愿意多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网站,当花上几分钟后网站依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时,大多数人就会关闭网页了。但很少听到有人因为学习骑自行车、开汽车很难,因而放弃或者逃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这些任务而言,这些时间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设计师一方面要让产品具有可理解性;另一方面,当复杂(需要等待、学习等)是不可避免时,用让用户理解复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世界如此复杂,但是我们大部份都能做得很好。甚至在没有经验的全新的情况下也能应付。重点是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语义符号,它像是指示器,使得社会中的各种信号能被解读。很多语义符号并非是蓄意设计的,而是在事件中自然而然产生的附加品。但是利用这些语义符号进行设计,能起到非常有效的结果。

综合起来说就是复杂不可怕,让人们无法理解、认知混乱才可怕。那么如何为人们进行设计呢?遵循人们的使用轨迹,了解人们的真心愿望。同时将产品和服务做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如何处理复杂呢?对组织结构和模块进行符合逻辑的划分,充份利用一些自动化功能,如默认选项、强制功能等以简化操作。一个简单功能的物品和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却并不被人看好,人人喜欢好的功能,因此对“简单”的追求很有可能只是存在于道德层面的一个伪命题。心理学生来说,复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简单的事物反倒令人困惑。设计优秀的物品应该是容易被人理解的,它们给用户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线索;设计拙劣的物品使用起来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任何操作上的线索,或是给用户提供了错误的线索,从而使用户陷入困惑,破坏了正常的解释和理解过程。

设计情感化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唐•诺曼

我认为对于诺曼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产品也可以将情感信息元素从设计者那里传递给使用者。现在,居多事实表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快乐的物品能使人更好的工作。使人感觉良好的产品和系统会较容易使用,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有着良好沟通的物品,容易让人有更长久的情感依赖。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冷血型的产品,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也不可能拉进人们之间遥远的感情距离。而如果产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情感化因素,就会让人们在交流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喜欢它,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将因为情感化的设计而靠的更近。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组成部分,在人性化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就有“最大限度的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适应人的身体和情感并让人能在产品背后得到更多关怀的用品的设计”,这些含义中都包含了对情感的关注。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共同致力于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呵护上,在产品设计中全面灌注“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再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对情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个性是人精神世界的突出表现。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时尚是产生在社会大众共同体的情感需求层面上的,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而建立在时尚基础上的设计本身就是对大众情感需求的体现。

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和制造商对产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在满足单纯的物质需求,人的需求正向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设计出更多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将会是市场的必然趋势。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喜爱的情感就产生了。从而交易也产生了。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而让形态打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需要:

1、漂亮的外形、精美的界面由此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并最快传递视觉方面的各种信息。视觉的传达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使用心理等。

2、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要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 产品是生活的情感与记忆"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3、操作的情感化

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情感上会越发喜欢这种构思巧妙的产品,这种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感,从而排解了人们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所以得到用户的青睐。

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把对人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设计之中,满足实用性以外的需要,设计出令人快乐的产品,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产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做为设计师,我们要设计出有情感的产品,必定首先是一个有爱,懂得热爱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体验。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合集》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心理学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