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三峡好人有感 > 地图 > 观三峡好人有感

观三峡好人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08 来源:互联网

观《三峡好人》有感:像朽石一样活着。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观《三峡好人》有感:像朽石一样活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好人》观后感:像朽石一样活着

回顾整部影片,从一个不太专业的人看这部片子的色调,我觉得是属于冷色调的影片。整部影片以三峡大坝的修建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即将被湮没的库区的人们的生存状况,由两条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性感情线索为依托,实则有深刻内层联系的感情构成。主要有两条线索:韩三明千里寻妻和郭斌坐等离婚。两条线索由三峡的修建为纽带联系起来,从细节处展现出人的艰难生存状况。

韩三明,一个山西汉子千里迢迢的来到潮湿的奉节古城(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要在两年完全拆除),只为找到十六年未见到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在16年前他用3000元买来的,在女儿2岁的时候,被拐卖的妻子被公安解救,回到了老家奉节。念女心切的韩三明,不顾南方的湿热,瘴气,来到妻子的家乡。住在一天一块二的旅社里,与拆楼工人一起吃住,其实这对一个山西庄稼汉没有什么,只是在见到大舅哥时所面临的冷漠,让韩三明端酒的胳膊凝滞。接下来,他从事拆楼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可以让他在潮湿的山城生存下来,等着跑船归来的妻子。影片在描绘他的工作环境时,多用长镜头,让蜀山湿云作为主人公的背景,蒙太奇式的拍摄手法:破旧的建筑工人手套,废弃的管道,斑斑驳驳的烘漆锅炉还在向地上滴着浑浊的工业废液。远远的看着每一个工人在用铁锤敲打着废弃的管道,望着他们与石头的颜色相近的脊背,大脑中装机者的只有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沉思:原来人的生存与大山,大坝比起来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低贱。他们追求幸福的背影,与脚下已经腐朽的的石头一般,看起来是那么的卑微,实则在内里有着坚强的内心。

郭斌,一个同样来自山西的商人,为了追求经济上的胜利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他的妻子沈红在历经万难找到他的时候,用女人的冷漠给了他致命的打击:离婚!一个为家庭在外打拼的男子汉等来的是妻子的决绝,现在生活的灯红酒绿在感情面前霎时失去色彩,不仅枯槁,而且像极了山脚下的破烂石块。人在物质与情感面前总是会徘徊,把握不住二者的平衡,往往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可能失去的就是曾经最不珍惜的。沈红在正在修建的大坝上与郭斌分手,后鼻音北方方言的分手在舌尖音的南方话的萦绕下,我走了这三个字显得很苍白,但这三个字在说出口之后,是沈红的含泪决绝和郭斌的无奈不舍,他们道路两边的狰狞的建筑石块像是在告诉他们:转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就这样,人的感情面临着挑战,情感就像朽石一般外表枯槁,内心刚强。

两条故事线索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状况展开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物质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后者以感情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并且在情节上可以看出编剧的细腻心思,韩三明寻妻,最终相儒以沫;郭斌被妻寻,最终分道扬镳。在对比中彰显人的生存环境的艰难,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要我们生存着:像朽石一样外表可以憔悴,枯槁,内心一定要坚强!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三峡好人观后感精选


作品名的观后感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观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看电影时,仿佛徜徉在一个优美的梦境中。观后感,围绕主题或感点写出来的文章,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准备《三峡好人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1】

看了我极为期待的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在我的感觉里,贾樟柯将会是抗起未来后中国电影大旗的人物。因为在这个商品喧嚣,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张艺谋走上歧途且并不自知反以为荣,陈凯歌和冯小刚也纷纷想要借“商业大片”这资本主义的产物来“救济”我们社会主义的粮食的时候,比他们晚一代的小将贾樟柯终于坚强的站在了“是”与“非”的桥头堡上。他知道,在中国,商业大片虽然能挣到金钱,可那真内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粮食。那么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哪里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粮食?是我我们的最寻常的井市底层。

贾樟柯在这个背景之下拍摄了本片,不过他的侧重点是外地人的寻找,而不是当地人的失落感。本片中两条线连接,两个主人公各自寻找着自己家乡的人或者本来应该属于自己家乡的人。当地人没有了家的感觉,而有家的人却来寻找不要家的人。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微弱的联系,一是两者都是山西人,二是男人打工的头是女人寻找的丈夫,但是两人并不认识。

电影的元素依然是贾樟柯一贯的风格,流行歌曲,电视新闻,弱势群体,破落的地区。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虽然贾樟柯已经走出山西,走出世界,但是他所关注的对象主要还是山西人。只不过《世界》是把背景设在大都市的北京,《三峡好人》则安排在人心惶惶的三峡地区。只不过他不再只把人物囿于山西,以山西人,山西环境刻画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只不过他已经一步步安排,从《任逍遥》以后他镜头下的山西人必定走出山西,他关注的是山西人在中国这个大地理范围内能不能逍遥。

只是在本片中没有给出逍遥自在的答案,却透着一股潇洒之气。男主角韩三明对前妻说,我会带你回去的,等着我。女主角说,我们离婚吧。这样的坚定的,充满信心的口气,在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中是见不到的,以前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犹疑不决,不知所措,有一招没一招的活着。

本片只是利用了三峡建设过程中当地人的心理变化跟主角人物有相通之初,并且把人物放在三峡大坝边才有了很强的时代感。韩三明带着在三峡认识的朋友一起回山西挖煤这样的结局显然也是结合了那几年矿难频发的时事。

这样的潇洒就让人感觉有一点“悲壮”,这些农民工就像三峡地区的人们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因为到哪里他们都没有家的感觉,而且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某报说去年韩三明在某国得最佳男主角时还在家乡挖煤,现实跟电影结合丢失了潇洒感,突出了“悲壮”感。题外话,我跟朋友今年一起重温本片时,朋友好奇,给影片中韩三明的手机号发短信,对方回信说,“谢谢”。但没有说自己是谁。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2】

贾樟柯的电影用接近纪录片的形式,浓浓的乡音,最质朴的演绎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底层小人物们挣扎的苦逼生活。

《三峡好人》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口买卖、山西黑煤矿、三峡拆迁、拆迁后的生存状态;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工人工伤的赔偿诉诸无门等,这些都是最真实,最平民的中国特色贫民文化。

电影描写的是xx三峡最后的拆迁工程,奉节居民在拆迁过程中的生活状态。

记录下这些拆迁工人,记录下奉节居民的生活,用讲故事的方式。两条线索、两个主要人物:在《三峡好人》中,贾导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感人的人物形象:

韩三明,朴实的煤矿工人,从四川买了个媳妇幺妹,生下一个女儿后,却被公安机关解救,幺妹不甘心命运安排执意要走,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哥哥欠船工三万块钱,被迫让妹妹去照顾船工全家,韩三明xx后本来是寻找女儿,看到幺妹生活如此凄苦,决定替他哥哥还钱赎回她。韩三明是好人,不是因为爱情,不是因为回报,而是亲情的力量,让他勇担重任,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照亮整个世界。

沈红,一个普通的女护士,与丈夫郭斌曾经恩爱有加,丈夫到外面闯世界她默默支持,可一去两载无音讯,忍受不住地她毅然远赴川渝,却得知他已事业有成却依附于一个女老板,身不由己。眼看爱情已是花落去无可挽回,于是冷静的说出自己已有外遇想离婚,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曾经深爱的男人减少愧疚感。沈红将中国女人传统美德演绎的淋漓尽致,她也是个好人。

电影还以字幕的形式出现了烟、酒、茶、糖四个字。

烟代表着三峡民工分甘同味的奢侈品,三明给旅店老板点烟,小马哥就不乐意了,三明赶紧点上;

酒是三明从家乡带给麻老大的礼品,可麻老大却说我不是你的哥哥,我不收你的酒,表现出不友好,而三明和小马哥经常一起喝酒,小马哥也对三明表现出江湖豪气,要罩着他,只可惜他自己最后生命不保;

茶是沈红丈夫留给她的唯一物件,丈夫不知哪去了,沈红只能独自一人品味其中甘苦;

糖是喜庆之物,是小马哥赴死前的祝福和愿望,韩三明和幺妹在一起时分享大白兔,感受着日后生活的甘甜。

生活不易,很多人默默在承受,而力量,尽管卑微,尽管渺小,正来自这些沉默的三峡好人。来自韩三明,来自沈红,来自拆迁工人,来自挖煤工人,来自现实中所有卑微而渺小的静默好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3】

回顾整部影片,从一个不太专业的人看这部片子的色调,我觉得是属于冷色调的影片。整部影片以三峡大坝的修建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即将被湮没的库区的人们的生存状况,由两条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性感情线索为依托,实则有深刻内层联系的感情构成。主要有两条线索:韩三明千里寻妻和郭斌坐等离婚。两条线索由三峡的修建为纽带联系起来,从细节处展现出人的艰难生存状况。

韩三明,一个山西汉子千里迢迢的来到潮湿的奉节古城(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要在两年完全拆除),只为找到十六年未见到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在16年前他用3000元买来的,在女儿2岁的时候,被拐卖的妻子被公安解救,回到了老家奉节。念女心切的韩三明,不顾南方的湿热,瘴气,来到妻子的家乡。住在一天一块二的旅社里,与拆楼工人一起吃住,其实这对一个山西庄稼汉没有什么,只是在见到大舅哥时所面临的冷漠,让韩三明端酒的胳膊凝滞。接下来,他从事拆楼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可以让他在潮湿的山城生存下来,等着跑船归来的妻子。影片在描绘他的工作环境时,多用长镜头,让蜀山湿云作为主人公的背景,蒙太奇式的拍摄手法:破旧的建筑工人手套,废弃的管道,斑斑驳驳的烘漆锅炉还在向地上滴着浑浊的工业废液。远远的看着每一个工人在用铁锤敲打着废弃的管道,望着他们与石头的颜色相近的脊背,大脑中装机者的只有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沉思:原来人的生存与大山,大坝比起来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低贱。他们追求幸福的背影,与脚下已经腐朽的的石头一般,看起来是那么的卑微,实则在内里有着坚强的内心。

郭斌,一个同样来自山西的商人,为了追求经济上的胜利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他的妻子沈红在历经万难找到他的时候,用女人的冷漠给了他致命的打击:离婚!一个为家庭在外打拼的男子汉等来的是妻子的决绝,现在生活的灯红酒绿在感情面前霎时失去色彩,不仅枯槁,而且像极了山脚下的破烂石块。人在物质与情感面前总是会徘徊,把握不住二者的平衡,往往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可能失去的就是曾经最不珍惜的。沈红在正在修建的大坝上与郭斌分手,后鼻音北方方言的分手在舌尖音的南方话的萦绕下,我走了这三个字显得很苍白,但这三个字在说出口之后,是沈红的含泪决绝和郭斌的无奈不舍,他们道路两边的狰狞的建筑石块像是在告诉他们:转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就这样,人的感情面临着挑战,情感就像朽石一般外表枯槁,内心刚强。

两条故事线索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状况展开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物质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后者以感情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并且在情节上可以看出编剧的细腻心思,韩三明寻妻,最终相儒以沫;郭斌被妻寻,最终分道扬镳。在对比中彰显人的生存环境的艰难,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要我们生存着:像朽石一样外表可以憔悴,枯槁,内心一定要坚强!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4】

我出生在长江边,外婆的木屋,随着三峡工程而永久地成为江底的记忆。身在异国,看到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这本身已经让我丧失了鉴别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姑妈刚刚寄来的家乡特产的腊肉,让我对各种法国火腿都没了兴趣。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电影。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电影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电影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电影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电影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电影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电影,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电影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Still Alive,活着而已。

一个走进电影院的人,要么是找乐,要么是找真实。如果他想感受感官愉悦或是意淫现实,那么就可以去另外的厅,当然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片子。所以,商业你就商业到底,真诚你就继续真诚。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5】

昨晚看完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后已经快到半夜12点了。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我发现一个好的导演会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你去看你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你自己的存在。我们都活着,呼吸着,行走着,追逐着,以为自己理解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们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忙碌中,不仅没有理解身处的世界,连自己的生活都不甚理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感谢贾樟柯,在充斥着宏大叙事和娱乐至死的社会气氛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叙事方式,哪怕孤单冷清(我问过身边大部分朋友,他们几乎从来不看贾樟柯的电影,甚至很多人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给了那些想要理解这个社会的人一个更贴近个人经验的角度。在他的电影中,电视和广播中的宏大叙事成为了人物生活的背景,而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挣扎同电视中恢弘亮丽的叙事常常在尖锐的反差中呈现出一种荒诞感,于无声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

有一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任逍遥》中,一个迷茫到近乎绝望的青年小季因为感情纠葛被一群黑社会殴打了一顿,他带着一帮兄弟准备去报复被好朋友斌斌拦下来,小季扇了斌斌一耳光问:你还是不是我朋友?斌斌推开他说:傻X,他有枪。说完斌斌一转身走到台球桌旁围在一起看电视的人群中,电视上正在播奥委会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宣布后人群欢呼,人们燃起烟花庆祝。

热闹欢庆的气氛越发衬托出两个青年的迷茫和困惑,让我想起在鞭炮声声的除夕夜一个人漫游在落雪街头的祥林嫂。申奥成功的荣耀不能安慰那个被黑社会欺负的青年,群体的欢呼只能加剧他的孤独和苦闷。贾樟柯的电影把人从集体中解救了出来,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个体,个体的喜悦和沉痛都无比真实。就凭这一点,他已经把其他的那些所谓的大导演甩出去不知道多少条街,也赢得了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看他的电影不仅帮助我理解这个社会,也使我逐渐发展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眼光看待人。从他的视角中我看到了生命存在的尊严和诗意。当然他没有故意美化人,他的电影中充满了人性的软弱甚至龃龉,正如他自己说的,他追求生活的真实,不回避现实的粗粝。

可是在粗粝的背后他也呈现出生命本身的尊贵和可爱。这不紧让我想到帕斯卡尔的话:人因为能够认识自己的可悲而高贵。从一定程度上说,我觉得贾樟柯电影呈现了人可悲又高贵的存在。

从《小武》到《站台》,再从《任逍遥》到《三峡好人》,贾樟柯一路忠实地记录着被主流媒体忽略的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疼痛和茫然,以及对苦难的隐忍和承担。贾樟柯说他想用电影关心普通人,用镜头的凝视来表达关怀。我很欣赏他这种平视小人物的电影姿态。这种平视的背后有他对人的怜悯和敬重。他说路上每一个行走的生命个体都会带给他真挚的感动,甚至是一缕疏散的阳光,几声沉重的叹息。他的电影中的确弥漫着这种带有悲悯的诗意。他常常用一个安静的长镜头对着一个在默默承受生活的小人物来表达真挚的关怀。在《三峡好人》里一个因工伤断臂的工人和妹妹讨公道未果后,妹妹推着自行车和哥哥沉默地站在大太阳底下,镜头对着他们有好几秒。他在用电影替失语的群体发声,我想,对受苦的人来说,他的苦痛被人看见就是一种安慰吧。可怕的是契科夫的小说《Misery》里那个失去独子的车夫,没有人在乎他经历的痛苦,他的痛苦打扰到了别人岁月静好的生活,所以人们对他的苦痛避之唯恐不及。昨晚看完《三峡好人》后看了一篇豆瓣的影评,里面说他去看首映发现偌大的放映厅里只有十来人,而且当天票价还是半价。而全价销售的商业片放映厅总是人满为患,他不禁感慨:Whyarepeoplesoblind?我想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自己的生活岁月静好,哪管别人的世界兵荒马乱。而且,哪怕自己的生活也不乏沉重,看电影就是要遁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暂时逃避现实的乏味,怎么会喜欢观看比自己的现实更沉重的现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为了圈钱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片也能够进入院线,吸引大群的观众,而真诚的关注当下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了。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胖子和婷婷一起看了一部严肃的电影,看完后婷婷说她觉得太严肃了,胖子说可是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有悲有喜的啊。婷婷反驳说如果电影中演的是人真实的生活,那过生活就好了,干嘛还要去看电影。胖子说他的舅舅告诉他电影发明后,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因为人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限,电影拓展了人的生命体验。他还说世界上没有一朵云、一棵树是不美丽的,人也应该一样。好像作家三毛也说过阅读使她多过几度的生命这样的话。我想,不论好的电影,还是文学,都是一种分享生命体验的媒介。既然孤独是人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艺术就是一座座连接孤岛的桥梁。如同贾樟柯在一篇文章里说的,拍电影不是为不朽,是为了可以在里面哭泣。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6】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三峡好人”这部影片,这是一部没有豪华场景、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华丽台词的电影,有的是断垣残壁、普通人生和平白对话。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片子。

影片讲的是: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天各一方之后,煤矿工人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而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对他也不怎么友善,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在商业片、日韩泡沫剧充斥影视市场的今天,《三峡好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厚重,以及这份厚重所留下的深深的思索。

这部片子,让我真正看清了,中国最底层劳动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之前从不知道,也很难有机会看到。现在的媒体,歌功颂德的事太多了,混淆视听,只知道有些山区很穷,穷到电都没有……之类的。

生活是很困难的,生活是很无聊的。为了生活,有人从事着日薪30-40的拆房子的重体力劳动,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开挖黑煤窑,只为赎回老婆,有人曾花三千将妹妹卖到山西,待解救回来,居然再次将其以三万卖给包工头,有人为了给男人治病,甘愿做暗娼…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影片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国度里,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三峡好人》揭示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在极端的贫困中,做人的尊严根本就不存在,死与活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钱上升到了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为了钱,底层的女人除了自己的身子还有什么可供换取金钱呢?男人除了体力和一条命,也没有其他的本钱。人贱命也贱,他们的一身正如片子的结尾一幕,一生都走在钢丝之上,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穷人生也好,死也好,没人在意,没人在乎,自生自灭。

影片对生活糜烂醉生梦死的城市人是非常不屑的,很多人对土得掉渣的农民工反感甚至憎恨!城市人的虚荣心让中国社会严重分化,农民工已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应有权利,在势利的城市人眼中只有在城市边缘艰难刨食。在这凋谢的世道上,农民工的生活颠沛流离,生命如此渺小,命运如此不堪。

过去20多年的巨变,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也许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但至少我们在享受全新生活时,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处“讨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产生活极不相称的服装和嗜好(包括老四样烟酒茶糖)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没有。”

浪里看不出,但《三峡好人》为我们看了;分不清欢笑悲忧,《三峡好人》为我们努力呈现了;滔滔江水,浪花转瞬即逝,《三峡好人》为我们记录了。

影片留给我深深的思索:生活是什么?我们追寻的生活又是什么?也许当我们这样自问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生活而盲目奔波的时候,不防去看看在同一时空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当我们关注别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也许我们能解释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7】

看片子以前,心里一直在猜想三峡好人是怎样的人,他长什么样,性格是什么,为什么是好人……但是看完以后才明白,"三峡好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一直很害怕看类似的文艺片,因为总在最迷惘的时候故事便结束了。

首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演员韩三明的形象:他在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

一男一女,一个是为了找回老婆,另一个是为了找到老公。本片延续贾樟柯一贯对故乡及底层的情感,讲述两段挽回和舍弃的爱情故事。三峡建了,奉节要拆;一个在建,一个在拆。没有人说拆就不该,建就理所当然。所以沈红的拆,与韩三明的建也正是这个非常时期的主旋律,人们被这个旋律所牵制着,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故事以及拆迁中的奉节是急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烟,酒,茶,糖,分成四个联系的小节,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爱情而言,也反映了两代人的爱情。"荼"是沈红的写照,现代的年轻人不会想得太多,讲求的就是个味道,敢做敢为。"人一走茶就凉",何况一走就是两年。沈红真是为了找到老公,她早就下定了决心,这是难能可贵的。烟,酒,糖是韩三明的爱情写照也是更多平民的爱情的写照,就是那么现实那么不可改变。十六年前花了三千块钱换回了老婆,十六年后又用三万块钱再次把她买了回来。

"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的手机铃声成了人物性格的代表。"两只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使一个时代,平民特色反复出现。那些原滋原味的生活场景,那些处在急剧变化的城市,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现实。

大家没有到过对方的故乡,在人民币的背面,他们互相自豪着家乡的美丽风光。

四川奉节县,是产生李白名诗《早发白帝城》的地方。"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工程使其成为一片废墟,即将也被淹没。

原先住在这里的人成为新的一代被动移民。他们失去了家园,也没有了故乡……

小马哥说:"好人一生平安?操,这年头奉节还有什么好人!"其实何止奉节,整个社会不都是这样吗?在现在这个崇尚"黄金"的时代,还有谁会关注"好人".无论是老实的韩三明,还是那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民工兄弟,他们都是好人。生活太难了,我们只能选择乐观,即使是身不由己,也要很大牌地笑笑。

电影中最高超的是导演自己在片中说了话,而且说得恬到好处。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倾注了精力,那些构思在电影中表现出来就成了导演的语言,比如UFO、标志建筑的升空、片末的走钢丝的人,即使是沈红同学的一句"***"也是导演在说。那些恰到好处的文字注释,如烟、酒、荼、糖、努力、二期水位……这些都是导演在说话。他把人的思维紧紧地牵着,让人沉思。

电影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我们都是影片最后那走钢索的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8】

贾的三峡好人终于公映了,观后感慨万千啊,同时也对这部电影拍手称快,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民众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冷静地客观地剖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关注潜在的和已经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历史性问题。

三峡好人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基于改革而带来的困难甚至是灾难在某中程度被舆论给淹没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严格控制舆论,永远只报道改革的利好消息,把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深层次问题一笔带过,或许在某种程度说是在加深潜在的社会矛盾。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三峡移民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就大相近廷,这时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的缺失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使改革积累的民怨,制造了社会矛盾,而《三峡好人》在这个时候的公映恰恰让大众看到了光彩背后的社会代价,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写实电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三峡好人的公映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长期的基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限制,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电影工业也随着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前进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差甚远,随着像华娱兄弟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出。但是对于题材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的电影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在削弱,因为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当时的苦难阶段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而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已经不同,所以说基于目前的中国现状,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没有显现出来,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社会认知和娱乐倾向的多方面原因,从山峡好人的票房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是不成熟。

我要谈论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带来的代价,而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话题,而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在社会矛盾上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三峡好人》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地层弱势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它的时代意义,而弱势群体的现状确是血淋淋的,中国的三农问题几十年一定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在利益的分配上,矛盾是深层次的,这几年的三农政策只是杯水车薪,背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中国的弱势群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而物价水平却在节节攀升,医疗卫生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稀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中国经济光环背后苟筵残喘,社会的腐朽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加深了烙印,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脚步会走向和谐还是又一个深渊,在政府面前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作为中国农民为了生存,靠己之力,我们只能纵身跳进水深火热中,殊死一搏,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9】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发布20**“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出席发布活动。

梁淑华驻守大山深处的偏远教学点30年,每天从事的都是几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复式教学,她把教学点当成了家,她说:“我不能让山里孩子上不了学,落下一个都不行。”崔京玉的故事让观众潸然泪下,由于癌症复发在外就医,崔京玉没能来到现场,她通过视频表达心意,她说:“我要赶快好起来,回到岗位,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郭立国是“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最佳团队奖弓棚镇武龙中学的校长,他说,这次获奖,是激励更是鞭策,也是对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和鼓励。“今后,我们还要通过数字学校联盟的形式,带动全省更多的农村学校协同、协作起来,带领他们建设数字化校园,培养智慧人才。”手捧着奖杯,郭立国激动不已,“再苦、再累、再难,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资源,我们也会努力下去。”

教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所有观众。“太感人了!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对教学一线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学习。”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老师李岩表示,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把爱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王雪超是长春工业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他说:“毕业后,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据了解,20**年度“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评选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和省内各高校共推荐了239名候选人。省市县三级联动评选发布的过程,宣传了全省广大教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发布活动实况9月10日19时30分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

三峡好人观后感【篇10】

诗人西川敏感到影片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故里的事情。“这个故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噪音都是故里,每一句骂人的话都是故里。”的确,影片细致地展现了一个正在被拆迁的故里,它的被拆迁状态(废墟状态)触目惊心,但我总觉得这个被拆迁的故里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所谓故里即“某人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地方”.影片中的这个地方即“三峡”,具体而言指奉节一带。影片中的故里缺少那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某人”.也许,你可以说,韩三明的妻子和那些本地船工、拆迁工就是这个“某人”,但他们与故里的关系,尤其是与正在被拆迁的故里的关系在影片中空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外乡人)。一个没有“故里人”在其中的“故里”乃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血肉、没有疼痛、没有历史、也没有现实的“风景”(影片中“故里”就不时向“风景”漂移),最多是一些没有切实所指的“空洞符号”(比如废墟)。作为“风景”与“空洞符号”的故里(三峡)乃是影片给我的故里,一个缺乏故里人之切身性的故里。至于西川谈到的故里则更像是诗人心里的故里,一个在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中虚构的、超历史的、类型化的、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也没有什么可以的故里。影片中的夔门、江水、云彩、噪音、骂人的话等等在诗人心中唤起的是这个故里,他又把这个故里安在了影片中的三峡。所谓“诗意”便由此而来。

观众认为影片的中心主题是“变化”,是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绕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因其对社会变迁的展示和对这个世界变迁的思考,影片具有了“史诗的味道”.汪晖的分析与西川的说法一样有启示性,但也有些过头和失当。影片的确展示了变迁,但并没有揭示、暗示这种变迁的意义,即缺乏对特定的社会性变迁的独到理解与思考。就该影片所说的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显然指的是“三峡移民事件”.此一事件的确给巨大的人群带来了摧毁性的变化,因此,就此一事件来叙述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乃是影片获得史诗性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一事件,换句话说,影片没有写这一事件中移民的命运,移民只是一个背景,影片的主人公在此事件之外。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变化,那也只是与三峡移民没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因此是没有多大社会历史性意义的变化,比如影片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背景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至于作为背景的拆迁废墟所暗示的变化因与移民之具体命运缺乏关联而成为空洞的符号。其实,正是由于缺乏对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变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一现实事件之历史意义的独到思考,致使编剧者诚实地选择了“由外观看”而不是“由内揭示”的策略,这就在根本上放弃了史诗性的可能。对此,编剧贾樟柯说得很清楚:“在做的时候我跟副导演一起商量,我说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是外来人,我们不可能像生活在当地的真的经受剧变的人民了解这个地方,我们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

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就注定了只能写这个地区表面的变化。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最为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呢?是移民与故里的彻底分离。那曾经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骤然之间就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摩托仔指着江面说自己的家就被淹没在水底;旅店老板住进了桥洞;色衰的暗娼弃家只身前往广州;因公伤残的工人没有社会保障且只得服从大局迁往广东;活蹦乱跳的小马哥转眼间成了埋在拆迁废墟中的手机铃声;在拆迁中谋生的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去远方找活路┅┅。这些白描式的镜头多少表达了底层民众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彷徨、无助与无奈,但仅仅是“表皮的略过”,与三峡事件有关的现实深度也就停留于此,最后镜头又含混地指向了人生的荒诞与无常:一个划空而过的飞碟,一座纪念塔冲上云霄,一个人在空中走钢丝。“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作为一个外来的旁观者,编剧感觉到并刻意想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这种诗性信念我们非常熟悉,但如果根本就没有深入“如此绝望的地方”,所谓生命“绽放灿烂的颜色”也只能是空洞的虚构,这就是《三峡好人》的故里诗意。

故里从来就被故里人相信是“自己的”地方,但在此移民事件中,故里断然成了“别人的”地方,故里人被命令放弃自己的地方。命令的不可抗拒性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秘密:故里从来就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没有主宰、保护它的权利。故里只是一个暂时被恩赐又随时可以被收回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才是故里人忘记了的生存真实与历史命运。所谓变化不就是这一不变命运的凸显与轮回吗?就此而言,那变化中的不变者才是变化的根源与命运,而对此命运的思考才具有史诗的力量。史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既是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的“史”,更是启示人思考变化之根由的“诗”.《山峡好人》既没有深入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也没有启示人思考变化的根由,因此,谓之“史诗”就有些离谱了。

影片的现实主义品格是座谈者一致推崇的,对此,我基本赞同,但也有所保留。影片关注现实的意向与善的情怀非常珍贵,尤其是在“大片”逃离现实、背弃良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过,影片给出的现实还缺乏足够的艺术力量,因为它没有成为启示观众深入理解现实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中的现实都是符号性的,它表达着作者对现实的理解,也开启着观众对现实的理解。那种用“复杂性”、“模糊性”、“暧昧性”等等说法来搪塞在现实理解上的无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严肃的艺术都是理解现实和解释现实的方式,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根由之一。现实是一团乱麻,艺术是揭示其内在秩序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扭麻花的游戏;现实是一团浑水,艺术是将其澄明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搅浑水的把戏;现实有多种意义,艺术要扑捉那揭示真相的意义而不是真假不分照单全收。因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尽管这种理解和解释暗藏在对特定现实的虚构与描述中。

在《三峡好人》中有两大现实:其一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拆迁地的背景,比如废墟),其二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两个外来人的故事)。崔卫平说“废墟”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这种说法触及到影片的一种关注或崔卫平本人的愿望,想让废墟成为主角,想关注由之象征的重大现实事件,可惜的是编剧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废墟并未成为主角,只能退为背景,主角仍是外来人的故事。对此,贾樟柯本人是诚实的,“当时我也很矛盾,是以一个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感受这个故事,还是以外来人进入到这个现实里面展开讲,我后来觉得应该以一个诚实的视角进入,所以就采用了两个外来人来到这个地方,可能有很深入的介入,可能有表皮的略过。”贾樟柯在此说到的现实指就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即崔卫平说的“废墟”.那“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显然是与废墟切身相关的人。对当地人来说,废墟般的现实具有切身性,对影片的两个外来主角而言,废墟般的现实则只有旁观性。由于缺乏对处身现实(移民事件)中的当地人(移民)之命运的了解与思考,编剧就不可能以当地人的视角进入当地的现实,不可能对这种视角中呈现的现实进行反思性表达。对编剧来说,选择外来人(看客)的视角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而非应当如此的选择。当然,进入现实的视角可以是多元的,但就重大现实事件之现实性的表达而言,“切身性视角”是最为“基本的视角”,因为重大现实事件的现实性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它所导致的人的现实命运。由于缺乏这一“基本视角”,影片所呈现的就只是有关“废墟”之外部观看的印象碎片,这种碎片能构成现实性和史诗性的要素吗?

“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因背景化而虚掉了,“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则因韩三明那朴素的善而落实(另一对夫妻的故事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朴素的善是变化中的不变者,是小百姓生存现实的最后支撑,也是韩三明妻子未来的等待,这大概是影片中真正落实的现实与感人的要素。编剧所谓“有很深入的介入”的现实其实是他熟悉的后一种现实,那“可能有表皮的略过”的现实恰恰是他不熟悉的前一种现实。就后一种现实而言,它的确是“深描写实主义”,就前一种现实而言,它则是一种“表皮现实主义”了。座谈者谈论的恰恰是前一种现实,所以有些言过其实。

从这两大现实的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者的优长与限度。早在《小武》中贾樟柯便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天赋:对俗常人生的素朴之善及其现实状态的超常敏感,对视听叙事之细节要素的简要运用,这一天赋在《三峡好人》中也有绝妙的表现,那就是对三明故事的叙述以及对废墟场景与噪音的细描;然而,当贾樟柯试图进入重大历史事件所导致的现实时,他的艺术限度就突出了。《三峡好人》之不如《小武》,就在于它把两种现实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尤其是把他不甚了解且缺乏深入理解的现实急就地拼接在他熟悉的现实上,使影片中的“现实”成了不伦不类的拼盘。

再看“好人”.影片给我的“好人”似乎没有座谈者说的那么玄妙,他就是韩三明那样的人,那种始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保有素朴之善的人。其实,三明之为“好人”在他所用的手机音乐“好人一路平安”中就有明确的暗示。写三明式的好人,以及这类好人的品质是贾樟柯的拿手好戏,也是他的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力量所在,甚至像“小武”那样坏在其外好在其中的人也是这类好人,至少是西川说的“不饱和的”好人。问题同样在于,将这样一个“好人”与“三峡”所象征的移民事件关联起来是否合适?三明式的好人是超然于特定的社会现实之外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社会时空中都可能见到这种好人,因此,他与三峡移民事件没有特殊的社会性关联。尽管三明式的好人有永恒的意义,就象最素朴的善具有永恒的价值一样,但那毕竟是一种社会性内涵稀薄的好人。在特定的社会境遇中,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好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内涵。面对离乡背井的命运“顾全大局”是“好人”;面对移民纠纷“让一步”是“好人”;邻里有难“援之以手”是“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好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是“好人”;世态炎凉“重情守义”是“好人”.“好人”的社会性内涵会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变得尖锐而充满悖论,因为你顾全的大局可能有问题,你在纠纷中让一步可能让不义进两步┅┅;你的“好人”之好就得打个问号。还有,在重大事件中,“好人”之“好”也在经受考验,一个日常好人可能会在重大事件中面目全非,“好人一路平安”的日常信念也可能遭到彻底的颠覆。因此,重大社会事件给严肃艺术提供的是这样一个契机:“好人现象”会成为反思个人生存和社会关系的入口,而不是一个预定的出口,这才是高品质艺术世界中的好人!一个与问号关联在一起的好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三峡好人》中既没有作为移民事件之象征的三峡,也没有在此事件中的好人,因此,它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其实,影片的英文片名StillLife(《静物》)更像编剧要写的东西。正如编剧自己所言,他在“一批又一批劳动者”那“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深入这种现实,而是以外来者(两个主角)的眼光把这个现实处理成了旁观之背景。事实上,影片呈现的正是与这个背景没有必然关联的外来人的现实,而不是三峡的现实,更不是“静物”的现实。但编剧何以要“三峡”?而且还要《三峡好人》?我不知道答案。

也许,《小武》还是贾樟柯的一个高度,要超过它并不容易。当然,我更愿意将《三峡好人》看作超越《小武》的尝试,尽管它还不成功,但这种尝试很重要,因为它在向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掘进,更是在大片纷纷堕落的时刻持守艺术的基本责任与良知,因此,我非常认同座谈者的用心。不过,真要让贾樟柯的探索达到座谈者期许的高度,友情呵护固然重要,冷静的批评与苦口的良药也许更重要。

三峡好人观后感


三峡好人观后感(一)

静静地看完了《三峡好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整体来讲,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既有淡淡的哀伤,也有隐隐的生机。

我在看《三峡好人》的过程中,不由而然地想起了贾樟珂前年的片子《世界》,就放在一起说吧。

1、关键词:长镜头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长镜头,渡船上形形色色的市井乡民,他们的喜怒哀乐拍得自然流畅,男主角出现时我不得不感叹导演选演员的水平,主演放到大街上一点不会被认出来,太平民化了,他的演出注定是真实的。

长镜头是优秀电影的重要杀招。一般电影出字幕的片尾镜头我都不太看,但是《辛德勒的名单》片尾那段出字幕的长镜头伴着世界著名犹太裔小提琴家如泣如诉的弦乐缓缓扫过已被铺成路面的无数刻有犹太教经文的石碑,每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都会被轻轻揪起看完整段。贾樟珂在《世界》的一开头就用了一个长达两分多种的超长镜头表现女主人公的工作生活,非常真实而且"抓人",片尾男女主人公死后被头靠头摆在地上的那个长镜头也是令我揪着心,画面逐渐暗淡,泪水悄悄泛起。

2、关键词:真实的生活

电影无疑是虚构的,但是导演把它拍得像记录片一样真实,平淡的人物,平淡的情节,平淡的场景,平淡的色调,但是当一切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真实而平淡地展现在面前时,带来的却恰恰是欲罢不能地沉浸进去,跟随着角色为平淡的生活中平淡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这种平淡而真实的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场景设定真实。本篇场景设定在重庆市奉节县,实地拍摄,群众演员就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他们无需表演,只要按照原来的生活去生活别看镜头就可以了。几个主要演员几乎就是本色演出,甚至不需要特别多的表情,这一点与神经质的琼瑶剧是两个极端。

《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份设定是深圳世界之窗的保安和舞蹈演员,也是实地拍摄本色风格的演出。

二是来自情节的平民化。男主人公来自山西,十几年前花3000块买个奉节的媳妇,16年前媳妇被公安解救,还把女儿也带走了。现在他来奉节找媳妇想看看孩子,却不想恰遇山峡移民,只好在当地打工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了媳妇,得知她现在过得不好,决定带她走。这期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三峡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中间还插播了一段一名山西来的女护士寻找2年来不通音讯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另外的女人的丈夫,为了当面告诉他离婚的决定,因为她已经爱上别的男人准备一起奔赴新的生活。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平常事,被导演借助三峡移民这个大背景娓娓道来,倒也自然。

《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展现给了观众众多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贴近我们。

3、关键词:莫名的哀伤

《三峡好人》与《世界》一样带给我许多淡淡的哀伤,一半由角色与情节而引起,一半竟是由他们而联想到自己。这种哀伤是莫名的,淡而深,阅后许久方能平复。

我想,这种哀伤可能是因为导演把极为平常的生活化的情节与人物展示出来以后,极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当然,也必须是像我这样的一介草民,如果生来富贵是不会喜欢贾樟珂这两部电影,因为他们不会有共鸣感不会读懂人物与情节背后的东西。

看到众多百姓告别家乡,看着百姓围着拆迁办的人吵闹不公平的待遇,看到工人因厂子被卖失业围着厂长吵闹今后的活路,看着因丈夫打工致残而不得不靠卖身挣钱的女人平淡而认命的话语,看到16岁的小姑娘为了生计自荐愿意背井离乡当保姆,看到旅馆老板何大爷房子拆迁后搬到拱桥下桥洞改造成的窟窿房子去住而旁边就是与他无缘的崭新的高楼大厦,看到她原先的媳妇16后的今天穿着破旧的绿军装在船上打工而且不得不委身船老大,看到众多民工为了生计东奔西走,看着镜头里出现的无数衣衫褴褛、身形佝偻、憔悴与茫然写在脸上的百姓们,我为他们感叹,中国还远没有实现富裕,老百姓还是在温饱线上奔波着,无奈而坚强地活着。

4、关键词:希望

记得《世界》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历经波折最终决定共同努力打造美好的生活,却在当天那个寒冷的雪夜死于煤气中毒,当他们被人抬出来头靠头地摆在地上时,旁白加上了他们俩心灵的对白,男的问"我们是不是死了",女的回答说"不,我们的世界才刚刚开始",由一对死人说出这句充满希望的话语实在是导演的终极必杀技,生活的本质:真实、无奈、坚强、希望,被另类地表现出来。

《三峡好人》中,最后的结局还是令人鼓舞的,男主人公承诺给船老大付清大舅哥欠下的3万块钱,然后带着愿意跟他一起去山西挖煤的民工兄弟回山西挣钱"赎老婆"去了,插播情节中的女主人公也终于当面与丈夫约定了离婚酸涩而坚定地奔向新生活了,一切在残垣断壁中充满了朝阳的味道。这样的结局毕竟比《世界》里的结局更让人舒服。

5、关键词:坚强地活着

男主人公是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人,被摩的司机宰客也只是抱怨几句,被大舅哥的兄弟踹几脚也不言语,正部影片的台词也不多,但是坚定而踏实。得知必须等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媳妇,他就找到一份打工的活住了下来,还和原先欺负他排斥他的人们成了生死弟兄,尤其最后他得知媳妇现在的境况后坚决地告诉船老大他要带走他的女人,欠的钱他准备回去挖一年煤还上来赎他的女人,真是个爷们!

插播情节中的女主人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找到丈夫告诉他离婚的决定,虽然哀伤但是却非常坚定,当他们分头各自走开时,她的步伐虽然迟涩却终于没有回头,对于生活的态度,她也是勇敢而坚强的。

甚至那个卖身养家的女人面对生活也是选择了坚强地活着,没有抛弃残疾的丈夫,最后跟随人群南下打工,她的一句川语"没的办法,总要活嗮"令我对她充满尊敬。

男主人公的民工朋友们想跟他一起去山西挖煤,但是听到他说很危险,每年矿上都要死十几个人,大家都不言语了只是狠狠地抽烟。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还是跟随他上路了,不为别的,就为了生活!

这些也不由得想起我们自己也何尝不是在这繁华都市里流浪奔忙?按照这都市的水准来看,我们中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在温饱线上挣扎?买了房买了车就是富裕了?中产阶级?还差的远呢!我们又何尝不是被生活的洪流冲击着无奈而勇敢地活着!为了各自的理想和目标略显茫然而又坚定勇敢地努力着!这种"生"的力量正是我们不断求上进求成功的原动力。

结语:一部好电影无疑会引发许多联想与感慨,对我而言,《三峡好人》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

一不留神写了好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峡好人》观后感(二)

贾的三峡好人终于公映了,观后感慨万千啊,同时也对这部电影拍手称快,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民众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冷静地客观地剖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关注潜在的和已经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历史性问题。

三峡好人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基于改革而带来的困难甚至是灾难在某中程度被舆论给淹没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严格控制舆论,永远只报道改革的利好消息,把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深层次问题一笔带过,或许在某种程度说是在加深潜在的社会矛盾。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三峡移民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就大相近廷,这时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的缺失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使改革积累的民怨,制造了社会矛盾,而《三峡好人》在这个时候的公映恰恰让大众看到了光彩背后的社会代价,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写实电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三峡好人的公映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长期的基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限制,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电影工业也随着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前进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差甚远,随着像华娱兄弟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出。但是对于题材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的电影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在削弱,因为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当时的苦难阶段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而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已经不同,所以说基于目前的中国现状,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没有显现出来,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社会认知和娱乐倾向的多方面原因,从山峡好人的票房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是不成熟。

我要谈论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带来的代价,而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话题,而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在社会矛盾上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三峡好人》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地层弱势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它的时代意义,而弱势群体的现状确是血淋淋的,中国的三农问题几十年一定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在利益的分配上,矛盾是深层次的,这几年的三农政策只是杯水车薪,背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中国的弱势群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而物价水平却在节节攀升,医疗卫生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稀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中国经济光环背后苟筵残喘,社会的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加深了烙印,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脚步会走向和谐还是又一个深渊,在政府面前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作为中国农民为了生存,靠己之力,我们只能纵身跳进水深火热中,殊死一搏,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

影片《三峡好人》观后感(三)

杨小A

看片子以前,心里一直在猜想三峡好人是怎样的人,他长什么样,性格是什么,为什么是好人……但是看完以后才明白,"三峡好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一直很害怕看类似的文艺片,因为总在最迷惘的时候故事便结束了。

首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演员韩三明的形象:他在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

一男一女,一个是为了找回老婆,另一个是为了找到老公。本片延续贾樟柯一贯对故乡及底层的情感,讲述两段挽回和舍弃的爱情故事。三峡建了,奉节要拆;一个在建,一个在拆。没有人说拆就不该,建就理所当然。所以沈红的拆,与韩三明的建也正是这个非常时期的主旋律,人们被这个旋律所牵制着,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故事以及拆迁中的奉节是急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烟,酒,茶,糖,分成四个联系的小节,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爱情而言,也反映了两代人的爱情。"荼"是沈红的写照,现代的年轻人不会想得太多,讲求的就是个味道,敢做敢为。"人一走茶就凉",何况一走就是两年。沈红真是为了找到老公,她早就下定了决心,这是难能可贵的。烟,酒,糖是韩三明的爱情写照也是更多平民的爱情的写照,就是那么现实那么不可改变。十六年前花了三千块钱换回了老婆,十六年后又用三万块钱再次把她买了回来。

"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的手机铃声成了人物性格的代表。"两只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使一个时代,平民特色反复出现。那些原滋原味的生活场景,那些处在急剧变化的城市,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现实。

大家没有到过对方的故乡,在人民币的背面,他们互相自豪着家乡的美丽风光。

四川奉节县,是产生李白名诗《早发白帝城》的地方。"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工程使其成为一片废墟,即将也被淹没。

原先住在这里的人成为新的一代被动移民。他们失去了家园,也没有了故乡……

小马哥说:"好人一生平安?操,这年头奉节还有什么好人!"其实何止奉节,整个社会不都是这样吗?在现在这个崇尚"黄金"的时代,还有谁会关注"好人".无论是老实的韩三明,还是那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民工兄弟,他们都是好人。生活太难了,我们只能选择乐观,即使是身不由己,也要很大牌地笑笑。

电影中最高超的是导演自己在片中说了话,而且说得恬到好处。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倾注了精力,那些构思在电影中表现出来就成了导演的语言,比如UFO、标志建筑的升空、片末的走钢丝的人,即使是沈红同学的一句"狗日的"也是导演在说。那些恰到好处的文字注释,如烟、酒、荼、糖、努力、二期水位……这些都是导演在说话。他把人的思维紧紧地牵着,让人沉思。

电影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我们都是影片最后那走钢索的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四)

诗人西川敏感到影片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故里的事情。"这个故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噪音都是故里,每一句骂人的话都是故里。"的确,影片细致地展现了一个正在被拆迁的故里,它的被拆迁状态(废墟状态)触目惊心,但我总觉得这个被拆迁的故里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所谓故里即"某人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地方".影片中的这个地方即"三峡",具体而言指奉节一带。影片中的故里缺少那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某人".也许,你可以说,韩三明的妻子和那些本地船工、拆迁工就是这个"某人",但他们与故里的关系,尤其是与正在被拆迁的故里的关系在影片中空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外乡人)。一个没有"故里人"在其中的"故里"乃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血肉、没有疼痛、没有历史、也没有现实的"风景"(影片中"故里"就不时向"风景"漂移),最多是一些没有切实所指的"空洞符号"(比如废墟)。作为"风景"与"空洞符号"的故里(三峡)乃是影片给我的故里,一个缺乏故里人之切身性的故里。至于西川谈到的故里则更像是诗人心里的故里,一个在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中虚构的、超历史的、类型化的、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也没有什么可以的故里。影片中的夔门、江水、云彩、噪音、骂人的话等等在诗人心中唤起的是这个故里,他又把这个故里安在了影片中的三峡。所谓"诗意"便由此而来。

观众认为影片的中心主题是"变化",是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绕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因其对社会变迁的展示和对这个世界变迁的思考,影片具有了"史诗的味道".汪晖的分析与西川的说法一样有启示性,但也有些过头和失当。影片的确展示了变迁,但并没有揭示、暗示这种变迁的意义,即缺乏对特定的社会性变迁的独到理解与思考。就该影片所说的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显然指的是"三峡移民事件".此一事件的确给巨大的人群带来了摧毁性的变化,因此,就此一事件来叙述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乃是影片获得史诗性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一事件,换句话说,影片没有写这一事件中移民的命运,移民只是一个背景,影片的主人公在此事件之外。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变化,那也只是与三峡移民没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因此是没有多大社会历史性意义的变化,比如影片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背景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至于作为背景的拆迁废墟所暗示的变化因与移民之具体命运缺乏关联而成为空洞的符号。其实,正是由于缺乏对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变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一现实事件之历史意义的独到思考,致使编剧者诚实地选择了"由外观看"而不是"由内揭示"的策略,这就在根本上放弃了史诗性的可能。对此,编剧贾樟柯说得很清楚:"在做的时候我跟副导演一起商量,我说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是外来人,我们不可能像生活在当地的真的经受剧变的人民了解这个地方,我们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

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就注定了只能写这个地区表面的变化。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最为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呢?是移民与故里的彻底分离。那曾经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骤然之间就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摩托仔指着江面说自己的家就被淹没在水底;旅店老板住进了桥洞;色衰的暗娼弃家只身前往广州;因公伤残的工人没有社会保障且只得服从大局迁往广东;活蹦乱跳的小马哥转眼间成了埋在拆迁废墟中的手机铃声;在拆迁中谋生的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去远方找活路┅┅。这些白描式的镜头多少表达了底层民众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彷徨、无助与无奈,但仅仅是"表皮的略过",与三峡事件有关的现实深度也就停留于此,最后镜头又含混地指向了人生的荒诞与无常:一个划空而过的飞碟,一座纪念塔冲上云霄,一个人在空中走钢丝。"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作为一个外来的旁观者,编剧感觉到并刻意想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这种诗性信念我们非常熟悉,但如果根本就没有深入"如此绝望的地方",所谓生命"绽放灿烂的颜色"也只能是空洞的虚构,这就是《三峡好人》的故里诗意。

故里从来就被故里人相信是"自己的"地方,但在此移民事件中,故里断然成了"别人的"地方,故里人被命令放弃自己的地方。命令的不可抗拒性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秘密:故里从来就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没有主宰、保护它的权利。故里只是一个暂时被恩赐又随时可以被收回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才是故里人忘记了的生存真实与历史命运。所谓变化不就是这一不变命运的凸显与轮回吗?就此而言,那变化中的不变者才是变化的根源与命运,而对此命运的思考才具有史诗的力量。史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既是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的"史",更是启示人思考变化之根由的"诗".《山峡好人》既没有深入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也没有启示人思考变化的根由,因此,谓之"史诗"就有些离谱了。

影片的现实主义品格是座谈者一致推崇的,对此,我基本赞同,但也有所保留。影片关注现实的意向与善的情怀非常珍贵,尤其是在"大片"逃离现实、背弃良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过,影片给出的现实还缺乏足够的艺术力量,因为它没有成为启示观众深入理解现实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中的现实都是符号性的,它表达着作者对现实的理解,也开启着观众对现实的理解。那种用"复杂性"、"模糊性"、"暧昧性"等等说法来搪塞在现实理解上的无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严肃的艺术都是理解现实和解释现实的方式,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根由之一。现实是一团乱麻,艺术是揭示其内在秩序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扭麻花的游戏;现实是一团浑水,艺术是将其澄明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搅浑水的把戏;现实有多种意义,艺术要扑捉那揭示真相的意义而不是真假不分照单全收。因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尽管这种理解和解释暗藏在对特定现实的虚构与描述中。

在《三峡好人》中有两大现实:其一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拆迁地的背景,比如废墟),其二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两个外来人的故事)。崔卫平说"废墟"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这种说法触及到影片的一种关注或崔卫平本人的愿望,想让废墟成为主角,想关注由之象征的重大现实事件,可惜的是编剧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废墟并未成为主角,只能退为背景,主角仍是外来人的故事。对此,贾樟柯本人是诚实的,"当时我也很矛盾,是以一个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感受这个故事,还是以外来人进入到这个现实里面展开讲,我后来觉得应该以一个诚实的视角进入,所以就采用了两个外来人来到这个地方,可能有很深入的介入,可能有表皮的略过。"贾樟柯在此说到的现实指就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即崔卫平说的"废墟".那"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显然是与废墟切身相关的人。对当地人来说,废墟般的现实具有切身性,对影片的两个外来主角而言,废墟般的现实则只有旁观性。由于缺乏对处身现实(移民事件)中的当地人(移民)之命运的了解与思考,编剧就不可能以当地人的视角进入当地的现实,不可能对这种视角中呈现的现实进行反思性表达。对编剧来说,选择外来人(看客)的视角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而非应当如此的选择。当然,进入现实的视角可以是多元的,但就重大现实事件之现实性的表达而言,"切身性视角"是最为"基本的视角",因为重大现实事件的现实性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它所导致的人的现实命运。由于缺乏这一"基本视角",影片所呈现的就只是有关"废墟"之外部观看的印象碎片,这种碎片能构成现实性和史诗性的要素吗?

"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因背景化而虚掉了,"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则因韩三明那朴素的善而落实(另一对夫妻的故事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朴素的善是变化中的不变者,是小百姓生存现实的最后支撑,也是韩三明妻子未来的等待,这大概是影片中真正落实的现实与感人的要素。编剧所谓"有很深入的介入"的现实其实是他熟悉的后一种现实,那"可能有表皮的略过"的现实恰恰是他不熟悉的前一种现实。就后一种现实而言,它的确是"深描写实主义",就前一种现实而言,它则是一种"表皮现实主义"了。座谈者谈论的恰恰是前一种现实,所以有些言过其实。

从这两大现实的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者的优长与限度。早在《小武》中贾樟柯便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天赋:对俗常人生的素朴之善及其现实状态的超常敏感,对视听叙事之细节要素的简要运用,这一天赋在《三峡好人》中也有绝妙的表现,那就是对三明故事的叙述以及对废墟场景与噪音的细描;然而,当贾樟柯试图进入重大历史事件所导致的现实时,他的艺术限度就突出了。《三峡好人》之不如《小武》,就在于它把两种现实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尤其是把他不甚了解且缺乏深入理解的现实急就地拼接在他熟悉的现实上,使影片中的"现实"成了不伦不类的拼盘。

再看"好人".影片给我的"好人"似乎没有座谈者说的那么玄妙,他就是韩三明那样的人,那种始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保有素朴之善的人。其实,三明之为"好人"在他所用的手机音乐"好人一路平安"中就有明确的暗示。写三明式的好人,以及这类好人的品质是贾樟柯的拿手好戏,也是他的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力量所在,甚至像"小武"那样坏在其外好在其中的人也是这类好人,至少是西川说的"不饱和的"好人。问题同样在于,将这样一个"好人"与"三峡"所象征的移民事件关联起来是否合适?三明式的好人是超然于特定的社会现实之外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社会时空中都可能见到这种好人,因此,他与三峡移民事件没有特殊的社会性关联。尽管三明式的好人有永恒的意义,就象最素朴的善具有永恒的价值一样,但那毕竟是一种社会性内涵稀薄的好人。在特定的社会境遇中,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好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内涵。面对离乡背井的命运"顾全大局"是"好人";面对移民纠纷"让一步"是"好人";邻里有难"援之以手"是"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好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是"好人";世态炎凉"重情守义"是"好人"."好人"的社会性内涵会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变得尖锐而充满悖论,因为你顾全的大局可能有问题,你在纠纷中让一步可能让不义进两步┅┅;你的"好人"之好就得打个问号。还有,在重大事件中,"好人"之"好"也在经受考验,一个日常好人可能会在重大事件中面目全非,"好人一路平安"的日常信念也可能遭到彻底的颠覆。因此,重大社会事件给严肃艺术提供的是这样一个契机:"好人现象"会成为反思个人生存和社会关系的入口,而不是一个预定的出口,这才是高品质艺术世界中的好人!一个与问号关联在一起的好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三峡好人》中既没有作为移民事件之象征的三峡,也没有在此事件中的好人,因此,它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其实,影片的英文片名Still Life(《静物》)更像编剧要写的东西。正如编剧自己所言,他在"一批又一批劳动者"那"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深入这种现实,而是以外来者(两个主角)的眼光把这个现实处理成了旁观之背景。事实上,影片呈现的正是与这个背景没有必然关联的外来人的现实,而不是三峡的现实,更不是"静物"的现实。但编剧何以要"三峡"?而且还要《三峡好人》?我不知道答案。

也许,《小武》还是贾樟柯的一个高度,要超过它并不容易。当然,我更愿意将《三峡好人》看作超越《小武》的尝试,尽管它还不成功,但这种尝试很重要,因为它在向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掘进,更是在大片纷纷堕落的时刻持守艺术的基本责任与良知,因此,我非常认同座谈者的用心。不过,真要让贾樟柯的探索达到座谈者期许的高度,友情呵护固然重要,冷静的批评与苦口的良药也许更重要。

三峡好人观后感7篇


下面是我们精心为你整理的“三峡好人观后感”,你真的懂得怎么写作品名观后感吗?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提高我们个人的品位,每当我们看完,内心都被深深的感动。 让我们把新发现记录在观后感上,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1

昨晚看完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后已经快到半夜12点了。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我发现一个好的导演会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你去看你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你自己的存在。我们都活着,呼吸着,行走着,追逐着,以为自己理解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们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忙碌中,不仅没有理解身处的世界,连自己的生活都不甚理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感谢贾樟柯,在充斥着宏大叙事和娱乐至死的社会气氛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叙事方式,哪怕孤单冷清(我问过身边大部分朋友,他们几乎从来不看贾樟柯的电影,甚至很多人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给了那些想要理解这个社会的人一个更贴近个人经验的角度。在他的电影中,电视和广播中的宏大叙事成为了人物生活的背景,而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挣扎同电视中恢弘亮丽的叙事常常在尖锐的反差中呈现出一种荒诞感,于无声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

有一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任逍遥》中,一个迷茫到近乎绝望的青年小季因为感情纠葛被一群黑社会殴打了一顿,他带着一帮兄弟准备去报复被好朋友斌斌拦下来,小季扇了斌斌一耳光问:你还是不是我朋友?斌斌推开他说:傻X,他有枪。说完斌斌一转身走到台球桌旁围在一起看电视的人群中,电视上正在播奥委会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宣布后人群欢呼,人们燃起烟花庆祝。

热闹欢庆的气氛越发衬托出两个青年的迷茫和困惑,让我想起在鞭炮声声的除夕夜一个人漫游在落雪街头的祥林嫂。申奥成功的荣耀不能安慰那个被黑社会欺负的青年,群体的欢呼只能加剧他的孤独和苦闷。贾樟柯的电影把人从集体中解救了出来,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个体,个体的喜悦和沉痛都无比真实。就凭这一点,他已经把其他的那些所谓的大导演甩出去不知道多少条街,也赢得了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看他的电影不仅帮助我理解这个社会,也使我逐渐发展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眼光看待人。从他的视角中我看到了生命存在的尊严和诗意。当然他没有故意美化人,他的电影中充满了人性的软弱甚至龃龉,正如他自己说的,他追求生活的真实,不回避现实的粗粝。

可是在粗粝的背后他也呈现出生命本身的尊贵和可爱。这不紧让我想到帕斯卡尔的话:人因为能够认识自己的可悲而高贵。从一定程度上说,我觉得贾樟柯电影呈现了人可悲又高贵的存在。

从《小武》到《站台》,再从《任逍遥》到《三峡好人》,贾樟柯一路忠实地记录着被主流媒体忽略的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疼痛和茫然,以及对苦难的隐忍和承担。贾樟柯说他想用电影关心普通人,用镜头的凝视来表达关怀。我很欣赏他这种平视小人物的电影姿态。这种平视的背后有他对人的怜悯和敬重。他说路上每一个行走的生命个体都会带给他真挚的感动,甚至是一缕疏散的阳光,几声沉重的叹息。他的电影中的确弥漫着这种带有悲悯的诗意。他常常用一个安静的长镜头对着一个在默默承受生活的小人物来表达真挚的关怀。在《三峡好人》里一个因工伤断臂的工人和妹妹讨公道未果后,妹妹推着自行车和哥哥沉默地站在大太阳底下,镜头对着他们有好几秒。他在用电影替失语的群体发声,我想,对受苦的人来说,他的苦痛被人看见就是一种安慰吧。可怕的是契科夫的小说《Misery》里那个失去独子的车夫,没有人在乎他经历的痛苦,他的痛苦打扰到了别人岁月静好的生活,所以人们对他的苦痛避之唯恐不及。昨晚看完《三峡好人》后看了一篇豆瓣的影评,里面说他去看首映发现偌大的放映厅里只有十来人,而且当天票价还是半价。而全价销售的商业片放映厅总是人满为患,他不禁感慨:Whyarepeoplesoblind?我想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自己的生活岁月静好,哪管别人的世界兵荒马乱。而且,哪怕自己的生活也不乏沉重,看电影就是要遁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暂时逃避现实的乏味,怎么会喜欢观看比自己的现实更沉重的现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为了圈钱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片也能够进入院线,吸引大群的观众,而真诚的关注当下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了。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胖子和婷婷一起看了一部严肃的电影,看完后婷婷说她觉得太严肃了,胖子说可是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有悲有喜的啊。婷婷反驳说如果电影中演的是人真实的生活,那过生活就好了,干嘛还要去看电影。胖子说他的舅舅告诉他电影发明后,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因为人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限,电影拓展了人的生命体验。他还说世界上没有一朵云、一棵树是不美丽的,人也应该一样。好像作家三毛也说过阅读使她多过几度的生命这样的话。我想,不论好的电影,还是文学,都是一种分享生命体验的媒介。既然孤独是人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艺术就是一座座连接孤岛的桥梁。如同贾樟柯在一篇文章里说的,拍电影不是为不朽,是为了可以在里面哭泣。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2

贾的三峡好人终于公映了,观后感慨万千啊,同时也对这部电影拍手称快,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民众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冷静地客观地剖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关注潜在的和已经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历史性问题。

三峡好人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基于改革而带来的困难甚至是灾难在某中程度被舆论给淹没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严格控制舆论,永远只报道改革的利好消息,把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深层次问题一笔带过,或许在某种程度说是在加深潜在的社会矛盾。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三峡移民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就大相近廷,这时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的缺失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使改革积累的民怨,制造了社会矛盾,而《三峡好人》在这个时候的公映恰恰让大众看到了光彩背后的社会代价,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写实电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三峡好人的公映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长期的基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限制,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电影工业也随着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前进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差甚远,随着像华娱兄弟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出。但是对于题材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的电影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在削弱,因为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当时的苦难阶段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而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已经不同,所以说基于目前的中国现状,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没有显现出来,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社会认知和娱乐倾向的多方面原因,从山峡好人的票房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是不成熟。

我要谈论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带来的代价,而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话题,而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在社会矛盾上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三峡好人》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地层弱势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它的时代意义,而弱势群体的现状确是血淋淋的,中国的三农问题几十年一定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在利益的分配上,矛盾是深层次的,这几年的三农政策只是杯水车薪,背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中国的弱势群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而物价水平却在节节攀升,医疗卫生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稀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中国经济光环背后苟筵残喘,社会的腐朽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加深了烙印,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脚步会走向和谐还是又一个深渊,在政府面前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作为中国农民为了生存,靠己之力,我们只能纵身跳进水深火热中,殊死一搏,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3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发布20**“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出席发布活动。

梁淑华驻守大山深处的偏远教学点30年,每天从事的都是几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复式教学,她把教学点当成了家,她说:“我不能让山里孩子上不了学,落下一个都不行。”崔京玉的故事让观众潸然泪下,由于癌症复发在外就医,崔京玉没能来到现场,她通过视频表达心意,她说:“我要赶快好起来,回到岗位,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郭立国是“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最佳团队奖弓棚镇武龙中学的校长,他说,这次获奖,是激励更是鞭策,也是对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和鼓励。“今后,我们还要通过数字学校联盟的形式,带动全省更多的农村学校协同、协作起来,带领他们建设数字化校园,培养智慧人才。”手捧着奖杯,郭立国激动不已,“再苦、再累、再难,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资源,我们也会努力下去。”

教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所有观众。“太感人了!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对教学一线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学习。”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老师李岩表示,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把爱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王雪超是长春工业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他说:“毕业后,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据了解,20**年度“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评选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和省内各高校共推荐了239名候选人。省市县三级联动评选发布的过程,宣传了全省广大教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发布活动实况9月10日19时30分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4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三峡好人”这部影片,这是一部没有豪华场景、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华丽台词的电影,有的是断垣残壁、普通人生和平白对话。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片子。

影片讲的是: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天各一方之后,煤矿工人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而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对他也不怎么友善,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在商业片、日韩泡沫剧充斥影视市场的今天,《三峡好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厚重,以及这份厚重所留下的深深的思索。

这部片子,让我真正看清了,中国最底层劳动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之前从不知道,也很难有机会看到。现在的媒体,歌功颂德的事太多了,混淆视听,只知道有些山区很穷,穷到电都没有……之类的。

生活是很困难的,生活是很无聊的。为了生活,有人从事着日薪30-40的拆房子的重体力劳动,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开挖黑煤窑,只为赎回老婆,有人曾花三千将妹妹卖到山西,待解救回来,居然再次将其以三万卖给包工头,有人为了给男人治病,甘愿做暗娼…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影片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国度里,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三峡好人》揭示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在极端的贫困中,做人的尊严根本就不存在,死与活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钱上升到了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为了钱,底层的女人除了自己的身子还有什么可供换取金钱呢?男人除了体力和一条命,也没有其他的本钱。人贱命也贱,他们的一身正如片子的结尾一幕,一生都走在钢丝之上,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穷人生也好,死也好,没人在意,没人在乎,自生自灭。

影片对生活糜烂醉生梦死的城市人是非常不屑的,很多人对土得掉渣的农民工反感甚至憎恨!城市人的虚荣心让中国社会严重分化,农民工已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应有权利,在势利的城市人眼中只有在城市边缘艰难刨食。在这凋谢的世道上,农民工的生活颠沛流离,生命如此渺小,命运如此不堪。

过去20多年的巨变,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也许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但至少我们在享受全新生活时,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处“讨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产生活极不相称的服装和嗜好(包括老四样烟酒茶糖)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没有。”

浪里看不出,但《三峡好人》为我们看了;分不清欢笑悲忧,《三峡好人》为我们努力呈现了;滔滔江水,浪花转瞬即逝,《三峡好人》为我们记录了。

影片留给我深深的思索:生活是什么?我们追寻的生活又是什么?也许当我们这样自问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生活而盲目奔波的时候,不防去看看在同一时空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当我们关注别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也许我们能解释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5

看了我极为期待的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在我的感觉里,贾樟柯将会是抗起未来后中国电影大旗的人物。因为在这个商品喧嚣,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张艺谋走上歧途且并不自知反以为荣,陈凯歌和冯小刚也纷纷想要借“商业大片”这资本主义的产物来“救济”我们社会主义的粮食的时候,比他们晚一代的小将贾樟柯终于坚强的站在了“是”与“非”的桥头堡上。他知道,在中国,商业大片虽然能挣到金钱,可那真内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粮食。那么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哪里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粮食?是我我们的最寻常的井市底层。

贾樟柯在这个背景之下拍摄了本片,不过他的侧重点是外地人的寻找,而不是当地人的失落感。本片中两条线连接,两个主人公各自寻找着自己家乡的人或者本来应该属于自己家乡的人。当地人没有了家的感觉,而有家的人却来寻找不要家的人。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微弱的联系,一是两者都是山西人,二是男人打工的头是女人寻找的丈夫,但是两人并不认识。

电影的元素依然是贾樟柯一贯的风格,流行歌曲,电视新闻,弱势群体,破落的地区。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虽然贾樟柯已经走出山西,走出世界,但是他所关注的对象主要还是山西人。只不过《世界》是把背景设在大都市的北京,《三峡好人》则安排在人心惶惶的三峡地区。只不过他不再只把人物囿于山西,以山西人,山西环境刻画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只不过他已经一步步安排,从《任逍遥》以后他镜头下的山西人必定走出山西,他关注的是山西人在中国这个大地理范围内能不能逍遥。

只是在本片中没有给出逍遥自在的答案,却透着一股潇洒之气。男主角韩三明对前妻说,我会带你回去的,等着我。女主角说,我们离婚吧。这样的坚定的,充满信心的口气,在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中是见不到的,以前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犹疑不决,不知所措,有一招没一招的活着。

本片只是利用了三峡建设过程中当地人的心理变化跟主角人物有相通之初,并且把人物放在三峡大坝边才有了很强的时代感。韩三明带着在三峡认识的朋友一起回山西挖煤这样的结局显然也是结合了那几年矿难频发的时事。

这样的潇洒就让人感觉有一点“悲壮”,这些农民工就像三峡地区的人们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因为到哪里他们都没有家的感觉,而且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某报说去年韩三明在某国得最佳男主角时还在家乡挖煤,现实跟电影结合丢失了潇洒感,突出了“悲壮”感。题外话,我跟朋友今年一起重温本片时,朋友好奇,给影片中韩三明的手机号发短信,对方回信说,“谢谢”。但没有说自己是谁。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6

贾樟柯的电影用接近纪录片的形式,浓浓的乡音,最质朴的演绎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底层小人物们挣扎的苦逼生活。

《三峡好人》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口买卖、山西黑煤矿、三峡拆迁、拆迁后的生存状态;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工人工伤的赔偿诉诸无门等,这些都是最真实,最平民的中国特色贫民文化。

电影描写的是xx三峡最后的拆迁工程,奉节居民在拆迁过程中的生活状态。

记录下这些拆迁工人,记录下奉节居民的生活,用讲故事的方式。两条线索、两个主要人物:在《三峡好人》中,贾导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感人的人物形象:

韩三明,朴实的煤矿工人,从四川买了个媳妇幺妹,生下一个女儿后,却被公安机关解救,幺妹不甘心命运安排执意要走,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哥哥欠船工三万块钱,被迫让妹妹去照顾船工全家,韩三明xx后本来是寻找女儿,看到幺妹生活如此凄苦,决定替他哥哥还钱赎回她。韩三明是好人,不是因为爱情,不是因为回报,而是亲情的力量,让他勇担重任,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照亮整个世界。

沈红,一个普通的女护士,与丈夫郭斌曾经恩爱有加,丈夫到外面闯世界她默默支持,可一去两载无音讯,忍受不住地她毅然远赴川渝,却得知他已事业有成却依附于一个女老板,身不由己。眼看爱情已是花落去无可挽回,于是冷静的说出自己已有外遇想离婚,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曾经深爱的男人减少愧疚感。沈红将中国女人传统美德演绎的淋漓尽致,她也是个好人。

电影还以字幕的形式出现了烟、酒、茶、糖四个字。

烟代表着三峡民工分甘同味的奢侈品,三明给旅店老板点烟,小马哥就不乐意了,三明赶紧点上;

酒是三明从家乡带给麻老大的礼品,可麻老大却说我不是你的哥哥,我不收你的酒,表现出不友好,而三明和小马哥经常一起喝酒,小马哥也对三明表现出江湖豪气,要罩着他,只可惜他自己最后生命不保;

茶是沈红丈夫留给她的唯一物件,丈夫不知哪去了,沈红只能独自一人品味其中甘苦;

糖是喜庆之物,是小马哥赴死前的祝福和愿望,韩三明和幺妹在一起时分享大白兔,感受着日后生活的甘甜。

生活不易,很多人默默在承受,而力量,尽管卑微,尽管渺小,正来自这些沉默的三峡好人。来自韩三明,来自沈红,来自拆迁工人,来自挖煤工人,来自现实中所有卑微而渺小的静默好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7

我出生在长江边,外婆的木屋,随着三峡工程而永久地成为江底的记忆。身在异国,看到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这本身已经让我丧失了鉴别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姑妈刚刚寄来的家乡特产的腊肉,让我对各种法国火腿都没了兴趣。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电影。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电影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电影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电影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电影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电影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电影,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电影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Still Alive,活着而已。

一个走进电影院的人,要么是找乐,要么是找真实。如果他想感受感官愉悦或是意淫现实,那么就可以去另外的厅,当然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片子。所以,商业你就商业到底,真诚你就继续真诚。

《三峡好人》观后感1000字


《三峡好人》观后感1000字

原创: 热粥

看了一段时间电影,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是有意思的电影,名字越具有含糊,越需要去琢磨。

《三峡好人》,到底谁是好人?

韩三明,寡言、不苟笑、不惹事。他在纸变钱的表演中能顶住混混小马哥的勒索,后来还能和小马哥成为朋友,但他却能在关键时刻亮出携带的管制刀具弹簧刀,并成功保住随身财物。他能16年不再娶,千里寻妻,只为见孩子一面;也可以为了孩她妈回家,愿意承担从前未谋一面的孩她舅3万元的债务而冒着生命危险再回家乡下矿井挖煤,但他来寻找的妻子却是花钱买来的,并在女方不情愿的情况下让其给自己生下孩子,看过电影《盲山》就能想象出他妻子被卖后的生活。最后,和船老大同居却没有名份的孩她妈在被生活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再也没有当初离开时的决绝,希望能和孩她爸—韩三明去一起生活。韩三明一直处于愁眉紧锁的状态,唯一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在穿个三角裤头冲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沈红,从容、能面对、能隐忍。她在工人们在厂长办公室围攻厂长时从容进入,接水、喝水、坐下、等待,让我在看的时候一度以为她是厂里的职工。她丈夫郭斌的前同事拿钥匙打不开柜子,她拿起榔头手起锤落搞定,解决问题干净利索。她来寻找的丈夫现在是一个负责拆迁的老板,在目睹了其手下拆迁悍将好勇斗狠的气焰后,一个主动包扎的举动就套出了丈夫现实生活的真相—攀附在一个女强人的身上。找丈夫战友帮忙到宾馆寻找时避免出现在尴尬现场,留下一份余地、一丝面子。在丈夫战友家里独坐过夜,不畏流言,坦然面对,无愧我心,并对丈夫战友讲明第二天要和别人一起乘船去上海。和丈夫见面后,只字未提丈夫和女老板的事,只是告知他自己感情上已经有了人,要一起去旅行,这次只是来告知丈夫可以离婚了。真正上船后,却只是孑孓一人平静地望着滔滔江水、巍巍两岸,为自己保留着尊严和体面。

郭斌,“两年里要拆完两千年的城”,在指挥暴力拆迁的同时,并未见他朴实的衣着和眼神里显露出的杀伐暴戾,之前也没有打算和沈红离婚,听到沈红心里有别人了,似乎嘴里有千言万语,但终究半晌未发一言。果真如此,放过别人,未尝不是放过自己呢。

小马哥,终究没能没能封神成为“发哥”,也没能像小马哥那样潇洒地快意恩仇、纵横江湖,当被埋在砖堆时,不知他有没有升起想要苟活在这世上的愿望?也许,他想,但不愿。

只有任何时候都四平八稳的“唐人阁宾馆”老板,任凭风起云涌,随遇而安,胜似闲庭信步,让人感受到能经受住岁月刀锋的洗礼,是何等的坚强。想必老人小时候也是个爱唱歌的小男孩吧……

圣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行淫的妇人被捉拿,按旧约摩西的律法是应当“用石头打死”的。可耶稣对捉拿行淫妇人的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没有定那妇人的罪,只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洪洞县里无好人。三峡,没有见到坏人。

《像男人一样思考,像女人一样行动》观后感


《像男人一样思考,像女人一样行动》观后感

电影《像男人一样思考,像女人一样行动》,我之前看过,就像看其他的美国片一样娱乐一下,就完事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就是觉得女人挺麻烦的,男人也挺无聊。但是今天,很幸运校长让我有机会通过影片了解了一些两性方面的问题,受益匪浅。
19分钟的电影,校长讲了一上午,真是思维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观察力超强。通过开场的小动画片,校长就把男人的问题指了出来,好斗,好面子,爱吹牛,自卑。由此又引申出了,男人死不认输,不爱跟强者学习。校长一下子把男人的弱点全都说出来了,我作为男性学员真的觉得女人把男人看透了,男人可怎么活呀,好在,校长挺维护男人的,认为男人可怜,可悲。所以希望女性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过说实话,作为男人自己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自己,在家庭关系里出了问题都是埋怨老婆,说老婆太霸道,太强势,实际是自己的自卑感在起作用,好面子希望老婆在外边给足自己的面子,而自己又不精进,如果有校长的水平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看来自己要认清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改正这些缺点才会让自己看得起自己,同时也会获得女性的尊重。当然如果女性更多了解男性,也会有助于帮助男性,给男性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其实女性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如果男性了解了,也会提高男女沟通的效率,但好像男人懂得太多了对女性存在危险,而且男性地位也不如女性高,所以校长的幸福课只给女性开,我今天算有幸听了一点两性关系课。另外,今天的课超值,因为今天通过课程也认清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其实最近几年是失败者。
电影开始展示了四种类型的男人,有妈咪宝贝型,花花公子型,幻想家型,永不承诺型。仔细分析好像我哪个类型都不是,但又好像是其中几个类型的组合。首先,有点像幻想家型,想法很多,但就是不愿去实践,还给自己罗列一大堆理由,其实内心是不愿意成长,害怕失败,不踏实,总是在等待,等着有人出来和自己一块干。而且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不能一门深入。其次,有点像永不承诺型,不想承担责任,就算是找女朋友也都不是自己主动确定关系,一直等待女方。自己一点主动权都不想把握,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喜欢出谋划策,而不愿拍板拿决定,所以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最让我震惊的的是校长的分析却道出了我是一个失败者。最近几年工作上也没有任何进展,基本属于半退休状态,领导找我出山,我都婉拒,家里人很不理解,有钱赚,有官当,领导亲自找你,还不领情,脑子进水了。就这样基本以家为主,天天在家晃。校长一语点破,男人在家代表自己在外边输掉了,没有进取心,意志消沉。之前一直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甚至是昨天还说自己的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知足和不付出,但今天看来好像这才是我不快乐的根本原因,作为男性在社会上失败了,当然是另一种失败,不想和他们混了。
因为自己不喜欢周围人天天在混日子,刚开始参加工作,领导就告诉我不要锋芒毕露,可我只是实话实说,踏实工作而已,自己也努力争取过,但真的和他们一起工作是对生命的浪费,写着一些自己都不愿意看的论文,做着一些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所谓科研项目,再怎么努力也教不出来的一年比一年差劲的大学生。真的工作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成功可言。虽然很多同事认为我有能力但又能如何,只是每年有几个学生会发来短信表示感谢,在我的课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的成就感仅此而已。所以这几年是迷茫的,找过各种方法,一直以为是自己精神有问题,找过心理专家,找过各种法门,但今天看来还是校长说对了,我在现实中是失败者。那我该怎么办?
再在家里待下去会废掉的,即使老婆不反对,也觉得我可以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享受当下的感觉,但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我想结合昨天的课程,自己需要出来做些事情,做些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同时也成就我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既然原来的工作不能给我成就感,那就不要执着它了。慢慢想来,最近两年因为孩子的教育,发现帮助孩子成长远远比帮助大学生成长更有意义和价值,而且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提升。看来走新教育之路是怎么都躲不过去的了,不管自己想不想,好像灵魂使命就是这么安排的,因为每每想到这些,内心就很愉悦,看来时机快成熟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观后感200字


《幸福像花儿一样》观后感

《幸福像花儿一样》杜鹃和白杨不合适,因为彼此追求不同,强加进来的非爱情的感情维持着他们的婚姻;林彬和郑媛媛也不合适,因为彼此目的不同,郑媛媛图爱林彬,林彬图爱杜鹃;大梅和大海也不合适,因为彼此不是另一类人,大梅不是一个安稳过日子的人,而大海是个老实人,过着安稳的日子无怨无悔。生活方式无对错,无好坏,只要自己过的心安理得,别人无权干预。我不觉得大梅做的不对,大梅离婚后虽然也遭遇一些不快乐,当杜鹃问她有没有后悔离婚的时候,她斩钉截铁的说不后悔。杜鹃和林彬应该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兴趣、信仰,怪就怪情深缘浅!还有那个跳了一辈子舞,没结婚的叶子莹叶团长,很值得别人敬佩,反而那个不尊重别人的白杨的妈妈显得格外跌份儿!
不过戏外,这部戏成就了孙俪和邓超 ,看着他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也算这部剧的功德!
孙俪和殷桃真的是太漂亮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观后感400字


《幸福像花儿一样》观后感

最近在重温一部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剧中讲述的是一个叫杜娟的女孩(孙俪饰)在部队文工团与高干子弟白杨(邓超饰)相恋的故事。我很喜欢杜娟,单纯、善良、执着,对自己的舞蹈梦想努力着坚持着不放弃,对待爱情一丝不苟。多想像她一样,活得那么纯粹。想想自己从小到大,有过多少梦想,可是事到如今,除了迷茫还是迷茫。或许爱情就该是炽烈的,像杜娟爱她的初恋林彬(辛柏青饰)那样,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是结婚就应该找一个像白杨那样的男人,死皮赖脸追着她宠着她,一起经历生活的琐碎。看剧的时候我多希望有一个大梅(殷桃饰)那样的闺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离不弃。大梅总骂杜娟傻,其实她是心疼她,怕她受伤害,她羡慕杜娟可以活得那么无欲无求,心无杂念,而自己始终都做不到。我们都想活成杜娟,却最终在生活的泥淖中,活成了一个大梅。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种生活形态。毕竟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有些人就喜欢奋斗的快感,而有些人就喜欢平淡的生活。有些人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有些人却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看过这部剧的童鞋估计多多少少会和我有一些共鸣,我只愿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活到什么年岁,不管在做怎样的工作,心中能装着一个杜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保留心中的一份纯和真,不为世俗所牵累,不在金钱中迷失,最终愿看到这篇观后感的你们、我们、他们,都能获得尘世的幸福。

观后感《观《三峡好人》有感:像朽石一样活着》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三峡好人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