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写读书笔记 > 地图 > 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娜写年华》读书笔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娜写年华》读书笔记,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娜写年华》不是名著,也许没有名著那般有美丽的文笔,没有广为流传的盛名,可却比名著更能震撼我心,因为读它时,不会觉得是在拜读1个作家遥不可及的好作品,而像1个朋友跟你共享故事,很真的,让人心里感受仿佛近在身边。我会为这些故事真正感到快乐、难过、感动,这份感慨是从心底里涌出来的,让我情不自禁开怀大笑或者是潸然泪下。以前我从不了解她曾经有那么辛酸的历程,因为从她的身上,我无法心里感受到一丝不快乐,她把一切不为人知的痛都埋在心底,直到写这本书时,才得以发泄出来。
透过《娜写年华》,我看到的是1个女孩敏感细腻的心,没有光环、没有傲气,有的只是洗净铅华那份简便与平淡,谢娜就像是山谷中一朵野百合,没有别的花儿那样的高贵,却有最纯净的心灵和最顽强的生命力,在高山上盛放,让幽幽香气传遍山谷的每一角,有人质疑她为什么站的那么高,那是因为她的脚下垫着层层的失败(这句话是抄某亲的文的),她克服了那么多困难,自然就有权利看到更远的地方。那些笑与泪编织成的篇章中,谱写了1个平凡女孩青春年华最别样漂亮的乐曲,每1个音符,都动人心弦。
那样一首曲子,欢快的主旋律下是淡淡的伤感。以前我从不了解她曾经有那么辛酸的历程,因为从她的身上,我无法心里感受到一丝不快乐,她把一切不为人知的痛都埋在心底,直到写这本书时,才得以发泄出来。这个坚强的女孩内心是多么软弱,很少有人了解,她宁愿被某些不了解她的人误解,说她没内涵,也坚持着要把快乐带给观众,那了解作为主持人,无论心情怎样都要去调动气氛,给大家带来快乐,那样的她,让人心疼。她因为疲惫曾昏倒在家里,因为拍戏曾致使眼部不得不动手术,她这么打拼,不仅为了自我,更多是为了家人。她爱妈妈,竭尽全力帮助妈妈,年仅16岁就独安闲北京闯荡,有了成就后,却还在全部归还给妈妈。这其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想起辛酸,尤甚不愿提起的往事有着太多太多我们从银幕上心里感受不到的东西
那些故事,那些坚持与隐忍,让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心里都为之一颤,无论读千百遍,也都不会厌倦,因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感慨,太多太多了。多谢你,总是微笑,陪我们到最后,那样的歌词,是她在对我们诉说,也是我们,真心想对她说的娜娜,加油!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草样年华》的读书笔记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草样年华,一个青春的故事,就如一幅画面,画得边角有一些已经成为碎片,似乎寓意着某段时光的离去。从中感到颓废的生活,为里面的邱飞和周舟悲哀,悲哀他 们的爱为何不能走到最后。瞬间让我想起了小柯,也想起了一首歌。我们之间也有过分分合合吵吵闹闹的,也许磨合期,也许太在乎了,也许彼此太较真了,但一切 都过去了,现在我们很相爱!《我们的歌》“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越爱越深,认识你让我的幸福如此悦耳,能不能不要切歌继续唱歌我们的歌,让感动一辈子 都记得”

邱飞一直在寻找周舟,而且利用感情攻击再次让周舟回心转意,可以说经历那么长的时间,邱飞是长大的,但他依旧没意识到爱情是需要彼此坦诚,彼此经营的,邱飞在面对这段打满补丁的爱情时怯懦的选择了逃避,邱飞是一个不懂珍惜的人…

我觉得杨阳是一个悲剧人物,就如等待戈多的流浪汉,一直在寻找什么,其中有句话我记得很清“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说到杨阳的感情并不顺利,有时候知 道的事情多了并不是件好事。杨阳对于生活选择了颓废。见天不去上课,考试了和邱飞用各种方式作弊,因打架开除学籍,重新考进大学后顺利毕业,自己创业,因 事业大起大落而感悟人生,最后意外死亡。在杨阳出殡时丁小乐趴在他身上哭着说,我并没有背叛你,而是去赚钱帮你还钱,现在已经还了3万了,还差197万就 还完了,当我看到此处时候鼻子忍不住酸了起来…

每一个人都要有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否则因果循环最终你将成为生活的奴隶,如此循环你甘心吗?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不仅向读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青春中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在目,也一样无动于衷。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以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但却天真的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却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惜别。或许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点亮的心底的悸动,在初次相逢的地方散落了多少心灵的碎片,总要使人不厌其烦的回到邂逅发生的地点,拾起这不堪的玩笑。

恐怕只有寂寞的人才会觉得青春仓促,像一本早已过时的三流言情小说,第一页中是一对满怀希望的恋人,一页一页,十年二十年书的最后他按照每天的惯例在养老院中散步,脚步蹒跚,没有人同他讲话,因为他已经老到足以忘记一切。青春的伤痛大致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最快使人发现的美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美吧!又因为时光残酷的可怕,一点一滴的攫取年华的美好,虽然这些美好在普鲁斯特笔下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就算充满暧昧的风花雪月,到最后也只是无望的幸福,哪怕拥有一切,也难以留住青春的满头乌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年华款款,青丝换白发。

但青春停留在了一个字迹潦草的练习本上,上面写满了希尔贝特的名字和地址,一遍一遍的倾诉,不为结局,只是徒劳且苍白的奢望有一天,本子无端落入她的手中,那么这在心头徘徊了如此之久的折磨便终有回报了。可惜,这世上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无端的事可能发生呢?

终究会有一天,回忆占据了整个空乏疲惫的心灵,他知道,青春的爱情如同佛罗伦萨的春天,开满了纯净的百合与银莲,但永远不会有人采撷,因为完美的永远只是幻像,花季一过,凋敝的凋敝,零落的零落,纷繁的把心碎丢弃在眼前。总会明白的,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人们只可以把世界变得复杂,却无法让他来的简单化。

人生最难寻找的并不是最终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人生到处都充满了正确答案。放弃又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 ,于是走过青春的人,往往两手空空,只是满满的回忆,走向一去不回的,命中注定的路途。

幸福不是一个瞬间可以兑现的,就像青春难以用爱情来计算,因为片面的永远无法成为全部。如同那条我所钟爱的槐树路,槐花缥缈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可枯萎的秃枝与嶙峋的树干依然存在,像是在挽留,仿佛垂暮的老人只能靠记忆来吊唁已逝的青春。

就算青春可以停滞,时光可以挽留,又有谁愿意牺牲全部的未来与无限的希翼,只为曾几何时的那个动人心魄的凝眸浅笑。

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丽,难以触碰,无法拥有;与香榭丽舍相似,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碎琐屑的故事,却也埋葬了太多太多绚烂的青春。而青春送给我们记忆的也只有一张一张拍坏了的泛黄老照片,像生活一样,永远难以掌握。

那么青春在普鲁斯特的眼中就是一场场虚假的爱情,来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最后却也难逃消逝的命运,一落在年华猖狂的风暴之中,没有怜香惜玉,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葬送。而普鲁斯特终归是看破红尘的人,所以可以微笑的接受并记录下风花雪月里无情的青春。

可是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摘抄


1、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

2、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3、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与田野,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

4、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

5、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

6、有回忆才是完美人生。

7、我们听到他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他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他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

8、我到威尼斯时,发觉我的梦已经变成我的地址了。

9、所谓认识,只有对自身的认识可言。我们几乎也可以说,所谓嫉妒,只有对自身的嫉妒可言;别人的行为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有从自身感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

10、然而在教堂跟所有不是教堂的住所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我的理智无法逾越的界限。

《追忆似水年华》的读书笔记


《追忆似水年华》的兴起,标志着法国传统小说的中介和现代小说的兴起,因此马塞尔普鲁斯特也被称为不世出的法国作家。《追忆似水年华》是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穷尽一生所著的一个鸿篇巨制。它运用叙述性的语言为广大读者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完美的意境,作品的文字灵动,艺术技巧高超,对于生命的体察细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堪称经典,甚至还有全新的写作模式裂变式描写,这些都是构成这部传世不朽之作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

本书的内容我只读了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感受颇深。因为我总是会沉陷在极其悠长的对某个人物的描写里面而忘了作者是怎么样来塑造上一个的人物形象的。有人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所以留世是因为他那盖世绝伦的叙述语言。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有体验。作者在文章中的叙述性语言虽然悠长但并非以辞藻华美而吸引人的眼球,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语言的诙谐,以及其对文体的娴熟驾驭能力。这也许与他长期模仿写作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关,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无不熠熠生辉,他笔下的人物或俗或雅,或俊或俏,个性十分鲜明。

从这些语言中,我们可以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独特的叙述性语言的魅力窥见一斑。除此之外,马塞尔普鲁斯特还喜欢用复合式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几个附属句,冗长与琐碎也就成了他独特的叙述语言风格。鲁斯特的复合句式由之而构成的一连串从属句的用途就在于不仅把某一瞬间的内心体验,而且同时把环境、景色、体验发生于其中的情势统统纳入一个完整的句子,换句话说,似乎使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出来。如:维尔迪兰夫人面对我们新客人,像德夏吕斯先生(戈达尔没有看见他)啦,像我啦,听到康布尔梅夫妇到了,故意不露声色,不以为然,不动身子,对这条消息的宣布不做出反应,只顾同大夫谈话,优雅地扇着扇子,操着法兰西剧院舞台上一个侯爵夫人假惺惺的腔调说道:男爵正是这么对我们说的这对戈达尔来说太过分了。

以我贫乏的语言不能总结出马塞尔普鲁斯特所擅长的叙述性语言所拥有使得无穷魅力,在这里引用网络上的一则书评中的话来表达对此种语言风格的欣赏和崇拜。这些长句依靠副句的层层相叠和协调并列竖起一棵棵枝繁叶茂而又错落有致的大树,呈现出匀称美丽的框架结构,它们又如瓦格纳歌剧中那绵绵悠长的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流丽,读来悦耳动听。长句生动的形象和乐感为所叙事物增添了某种具体形式,使读者更加便于感受。独特的叙述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奇特而美妙的想象、细致的裂变式描写等构成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小说人物。普鲁斯特巧妙地将这些手法娴熟地运用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为读者们呈现一个近看一片模糊,远看光彩夺目的意境。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印象画,只宜远观,只宜意会,如果非分出个一二三来,那就偏离了作者写作的本意。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


早就听说了“平庸之恶”这个词,最近看了德国电影《汉娜·阿伦特》后又加深了对它的印象。

1961年,以色列特工抓获了逃亡阿根廷的前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不久,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对他进行审判。美国犹太裔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主动承担了《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专门对此事进行评说。

汉娜在现场观看了审判。控诉者大都是诉说纳粹如何迫害犹太人的,对阿道夫本人并没有举出直接迫害的证据。阿道夫则反复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履行职责、服从命令,符合当时的国家法律,声称自己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已。

法院最终判决阿道夫绞刑。汉娜则陷入了思考的困境,约稿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稿。

阿道夫的说辞显然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当邪恶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尽管当事人没有犯罪动机,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职责履行的结果违背了人类的良知,其罪行是推卸不掉的。

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找到其深层的原因。除了极权统治、邪恶膨胀外,我们每个人包括受害者是否也要作出一些反思?

汉娜指出,我们人人都生活在一种社会体制中,常常是默认体制的规则,服从体制的安排,出了问题也将原因归结为体制所为,从而解除自己的过错。面对纳粹大规模的种族迫害,众多的受害者并没有形成“公众勇气”,犹太人四处游荡的“无根基性”和“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袖采取的消极做法,使得大部分人在强力压迫下采取了自保、顺从乃至麻木的行为,这是否也是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之一?

文章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争议、谩骂、诅咒、威胁一起涌来,有人甚至扬言要将汉娜告上法庭。舆论普遍认为,汉娜不去指责纳粹的罪行,反而追问受害人的责任,正义何在?立场何在?情感何在?

多年的师长与她反目,要好的朋友与她分离,学校决定停止她的授课。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汉娜坚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她应学生的要求公开演讲,慷慨陈词地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大学讲堂上,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听众,汉娜尖锐的指出:面对邪恶,自己不思考、不判断,盲目服从的人是可怕的凡人,他们犯下的恶行是一种“平庸之恶”。只有大家都认真思考自己的作为,才能明辨是非、分清丑恶,继而采取抵抗行为,避免人类更大的灾难。

“平庸之恶”这种认定最终之所以得到认可,也许是因为它戳到了人们心底的痛处。

人们在邪恶面前不谴责、不反抗,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则大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明哲保身,避免自己受到直接的伤害。一旦众人都采取这种态度,邪恶不但得不到制止,反而会变本加厉,愈发猖狂,正义则受到压抑,最终受害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在邪恶事实造成后,往往也是谴责他人多,反思自己少。总是为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得远远的,好像这件事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不扪心自问,不检讨自己,不辨别真相,冷漠就会照旧,邪恶则会当道。

汉娜的追问,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也许理解起来有些费劲,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能否静下心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做一个自己的判断,明确一下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去说话办事,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假设,安娜内心能淡定、平和,不艳羡俊男靓女的纯真爱情;假设,安娜能够理智洞悉爱情的真相,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她的人生走向会是另一番景象,只可惜,人生没有假设,没有重来,只能是现场直播。

她出身贵族,有高贵的身世;她容貌美丽,闭月羞花;她的丈夫卡列宁身居官场高层,位高权重,爱她如心肝。她若能正视自己的种种优势资源,珍惜别的女人打拼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东西,她会享尽人间最美的生活。

她身为贵族夫人,在家相夫教子,在外交往的是社会名流。一日三餐有厨师御做,家务有仆人打扫,儿子有家庭教师管教,出门有四驾马车伺候。这样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安娜幸福满足,而是让她的心灵日渐寂寞空虚。

诚然,安娜与卡列宁之间年龄相差过于悬殊,心灵沟通会有障碍,安娜在卡列宁身上没有尝到爱情的滋味,这是她婚后的的遗憾。没什么就想什么,缺什么就想得到什么。这是人类的天性。安娜的生活里缺少爱情,那么爱情就会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神秘而美好。安娜体内的荷尔蒙让她内心躁动不安,她的人生中,即使不出现沃伦斯基,也会出现别的什么斯基。这是青春的宿命。爱情的故事注定要在安娜身上发生。如果安娜能适可而止,品尝到爱情的滋味之后,看穿爱情的真相,及时收手,保全卡列宁一个完好的面子,她还是有机会获得卡列宁的原谅的。只可惜她被爱情烧昏了头脑,置自己的家庭儿子于不顾,毅然与情夫远走国外,以为爱情可以满足她一切的需要。当激情退却,烧昏的头脑渐渐恢复理智,她才发现她赖以寄托的爱情也渐渐远去。开始时的美好变成了彼此的怨恨和指责。

同样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爱玛虽说不像安娜那样出身名门贵族,但她的家境殷实,父亲是个农庄主,家有仆人和雇工。从小和安娜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都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幻想。用现在的话说,她们都属于有文化的文艺女青年,内心的欲望永远深不可测。爱玛嫁给了包法利这个乡村医生,婚后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里也有女佣和仆人,爱玛也和安娜一样过着悠闲地相夫教子的生活。可她并不知足,她向往上流社会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浪漫生活,嫌弃包法利的平庸和无能。与包法利夫人相比,安娜所拥有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正是爱玛所艳羡的生活,但是安娜知足了吗?如果爱玛得知安娜的遭遇,她会怎么想?

安娜和爱玛,这两个女人内心共同缺乏的是爱情的滋润。她们都对爱情充满渴望和向往。当她们认为真正的爱情来临,她们选择的都是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的投入到情人的怀抱。只不过安娜比爱玛幸运,沃伦斯基是真心爱她,而罗多尔夫则是情场高手玩玩而已,根本不是真心爱爱玛。

不管怎样,既然人生只有一次,爱也就爱了。如果能够及时反省自己,不再继续玩火,可能命运会重新改写。

安娜和爱玛被内心的欲望所控,无法自拔。最后,安娜众叛亲离,爱玛债台高筑,已无力回天。

作家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大痛苦:第一是得不到;第二是已经失去。”

安娜的痛苦在于失去的痛苦,原本她随娘胎而来的荣华富贵,别人一生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她生来就有,财富美貌,地位名誉。为了得到爱情,她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名誉、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她原来所拥有的一切,同时爱情也变淡消失。

爱玛的痛苦源于得不到的痛苦,她向往爱情,为情人不惜投掷大量金钱,租豪华宾馆,恣意享乐,以为得到了她向往的爱情。但是她却遇到了爱情的骗子。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那自称爱她的男人确离她远远。

她们的结局都一样,都选择了自杀。一个卧轨,一个服毒。是无度的欲望之火烧尽了她们的心灵,逼迫他们走向毁灭,走向死亡。

人活着不能没有欲望,因为欲望能使人不断进取,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人又不能完全被欲望所控,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应该是每一个人用智慧去思考的问题。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想安娜和爱玛绝不会再为爱情赴汤蹈火,去用生命换取海市蜃楼般的爱情。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安娜一定会审慎处理与沃伦斯基的感情,尊重卡列宁的地位和荣誉,相夫教子,与卡列宁白头到老。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爱玛也不会为了几句甜言蜜语就相信一个男人,她一定会珍爱包法利给他提供的衣食无忧的生活,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

从托翁到福楼拜,从安娜到爱玛,二百年的世事沧桑,我们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安娜和爱玛,她们就活在我们中间,每每捧起名著品读,总能看到安娜和爱玛在现实生活中活跃的身影。愿普天下的安娜和爱玛能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清醒,珍爱自己所拥有的,圆满地走好的自己人生之路。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

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

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

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看完以后老实不客气地不喜欢,那个岁数的比现在更在乎

文字是不是花团锦簇,情节是不是跌宕起伏,这本书连带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给我的印象

一直像暑假里的午觉,昏沉沉,灰扑扑,没完没了。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我很担心这

次读安娜会像以前很多次一样,翻了几页就撂下了。还好,事实证明,如果年龄给我带

来任何优点的话,那一定是日益增长的耐心;事实还证明,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少的一

些书,是值得勉强自己读下去的;当然事实还证明,有鼓励你去勉强读这些书的朋友,

是非常难得的。

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安娜这本书全部的好,但是至少,我懂得这是一本让我敬仰的书。李

碧华说张爱玲是口古井,不同的人都能从里面淘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淘宝应该用这句话

来作广告)。我觉得不只是张爱,一部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一定要够丰富够有弹性,

让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好来。在这本有名的书的有名的开篇里面作者说,幸福的家

庭大多相同,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而和我生活中看到和经历的一样,这位宽厚的作者

笔下的所有家庭都各不相同,照这个理论逆推回去,所有家庭都是不幸的 看,托尔

斯泰也有他不动声色的调皮。不管逻辑如何,这一句被引用至俗滥的话,正好给这本恢

宏的著作一个明确的基调,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和伦理的小说。

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相逢,就像石子投入湖水,一层层的涟漪荡漾开去,成就了结构恢宏

,涵盖广阔又不失细腻的画卷 是画卷,不是画面,因为阅读过程中你几乎可以看到

一双大手缓缓拉开帷幕,抽丝剥茧地向你耐心地讲述爱情,伦理,婚姻,政治,生死和

因果。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大智若愚的写作方式,叙事当中没有时空颠倒,没有人称转

换,几乎没有任何花样和技巧,托尔斯泰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即不是上帝,

也不单纯是看客,讲述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又怎么结束。而他笔下的人也老老实实地生

活,恋爱,争吵,思考,分分合合,跟现实生活一样,有时候平缓的让人不耐烦,有时

候又充满了匪夷所思的转折。可是整本书的结构又不可谓不精巧,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舞

会上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偶遇,从起因到结果,几乎没有从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角度正面描

述过,可是最没有想象力的读者也不难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相逢。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

,两位主角,也几乎没有过任何正面交流(除了安娜自杀前的一次),却共同串起了一

幅跨越莫斯科,彼得堡,乡间,国外,跨越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的政界,社交界,农村

和学术界的浮世绘。无怪乎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位杰出的建筑师。

我一直搞不清楚文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小说和散文,好像虚构非虚构这个界限不能说

服我它们之间的不同,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写作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虚构,作者读取信息然

后把信息传达出来,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是给事实照了个相而已。读安娜的时候突然想起

以前学组织学的时候的一个概念,punctuated equilibrium,好像也是从生物学里面借

过来用来描述组织的生存状态的:大部分组织都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这

一点相对的平衡还经常被打破,所以变化是绝对的,不过是程度不同。我想小说是不是

相对散文来说更多动态。篇幅短的小说可以和散文没多大区别,描写一个静态的切面,

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个一个的画面拼接起来。但是篇幅长的小说却离不开动态的平衡

,哪怕是给人物画工笔画像,也少不了情节的推动。情节不一定是狗血,任何打破或者

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的因素都是情节。安娜超越好看而成为文学史上的巅峰,原因很多,

我想其中之一也许就是他几乎还原了人生原汁原味的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的是可大可

小的情节,可以是故事开始的奥勃朗斯基的家庭纠纷,可以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金风玉

露一相逢,也可以是列文的求婚未遂,以及他在路上和基蒂的不期而遇,也可以琐碎到

列文的一次出猎,让他醍醐灌顶的一场对话,甚至是书的结尾的一次仰望星空。

一再向我推荐这本书的小友似乎很钟情于一个比喻,他老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就像一条大

河,平缓,宽阔,深沉。看完安娜之后我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这个比喻,因为实在

再也找不到更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本书了。原来觉得安娜有标题党之嫌,因为她的戏份

相对列文来说不算主导,可是合上书以后我就不这么想了。对于这本浩瀚的巨著而言,

安娜的故事是线索,也是让读者思路清晰地跟着书里的人物顺着河流旅行的浮标。的确

,书里面所有人物都跟现实中的人一样,在人生这条河上载沉载浮,顺着河流向未知的

远方奔流。当安娜的故事嘎然而止的时候,列文得以继续他的旅行,也继续他的漂泊,

那个近乎开放式的结局,似乎在暗示着一切都没有结束:对于一切活着的人而言,生命

就像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变化的可能,都是一次不不

同规模的变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或者是惊喜,或者是灾难,或者是醒悟,或者

是沉迷,谁知道呢,谁在乎呢,反正在乎也没有用 就像前一阵看到的一篇小说里面

写的,黑奴们上了贼船:只要知道自己在奔流不息的河水上航行,他们就心安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编者按:《安娜卡列尼娜》是今年春节在老家的几天,重看了三分之一篇幅。随手做了一些笔记。现在发一部份。会接着看,慢慢继续分享。

同时,也很想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在工作之余,能稍微拒绝电视娱乐,拿起这些书来。又想如果大家看了又乐意分享(摘录、抄写、朗读或书评,形式不拘),可以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和交流,然后再根据大家兴趣办线下读书会,多好啊!有兴趣的朋友,期待加我个人微信dlddzz。

下面还是附接受打赏的二维码,希望不要让有些朋友感觉不好。是想其他朋友以后也都这样,认真读书和分享,读到的人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用零钱来给点反馈,形成一种互相支持的良好循环,共同推动一种阅读的氛围。

作品从奥勃朗斯基的出轨写起,和安娜后来的出轨相映衬,意味深长。真正出轨的,只安娜一人,其他人都在常轨(这点得满满说清楚)。

这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健旺的生命力从他体内溢出。他出轨,那么普通而正常的事件;作为妻子的陶丽第一次发现,她痛苦仓皇,力求挽回女人的尊严,吵架,也是普通而正常的。挨骂后奥勃朗斯基睡觉,梦中听到歌声而笑了,醒来,想起夫妻矛盾,烦恼几分钟,很快就又忘了。他对待自己是诚实的。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他是多情的,他不能再爱她了,这一层他并不后悔。他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件事瞒过妻子。他为这生活处境感到难过,可也没细想。他来办公室,即刻容光焕发,这个英俊男子,这个生命力健旺的人。

正常的人和他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心理。他的关心政治和谈论政治,他的观点和信条,他的善良,他的适应现实的能力,他的安适之感和一些小烦恼,都是正常得毫不出轨性出轨也是那么正常得在该有的生活的轨道。

以出轨写常轨,这个开头真好。

列文出场。和奥勃朗斯基构成反衬,两种生活与人的形态。

列文的爱情,这样一份纯真,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让人感到害羞,感到卑微,感到虚弱的心灵的颤动。这和奥勃朗斯基的已然过去了的爱情也是一种对衬。一切爱情都将过去吗?什么样的心灵能为爱情保鲜?

列文与奥勃朗斯基关于爱情的谈话。

对于奥,这已经过去的爱情,是生活无法卸去的负担,是一个男人的叹息。而对于列文,这正在来临的爱情,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生死攸关,纯真得不能有一点亵渎,它让人感到害羞,感到自身的卑微,感到心灵紧张虚弱的颤动。

彼此为各自的爱情体验而争执:在奥勃朗斯基眼里,女人已变成肉身的诱惑,列文怀着纯情之心嘲笑和反驳。他们是不同的,但细节是:列文终于有理解的笑容了,他无法在诚实的内心完全反驳奥。他突然意识到了肉身曾经的罪,你说的话也许是对的。很可能是对的可我说不上来,实在说不上来。(p63)列文说。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奥勃朗斯基补充。

列文叹气,分神。有些东西,是他不愿意去想的。

好人列文,想到他落魄的哥哥。他想从此忘记这个不幸的哥哥,但又觉得这样做是卑鄙的。这两种思想在他心里斗争着。这样的雷霆之声,悄无声息地隐藏着,好像随意一笔。

列文与吉娣在溜冰场见面。开始,吉娣热情欢迎列文,他在她心里是亲切的。然而

同您一起溜,我也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说,但立刻因为说了这话而感到害怕,脸都红了。果然,他一说出这句话,她脸上亲切的表情顿时消失,好像太阳躲进乌云里。她变得冷冷的了。人很难自然欢悦地接受一份感情,是因为人有害怕。感情往往是一种归属,它用来给这个,就没有了给那个,是这样的吗?因为不能同样程度地回报那表达者,所以羞愧,害怕,乃至厌恶逃避。人被感情所占有,生命的大海于是成为河流,有了它的规定的轨道。

列文到吉娣家里,当面向她求婚。

她眼睛避开他,重重地喘着气。她兴奋极了,心里漾溢着幸福感。她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表白竟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一刹那的事。她想起了伏伦斯基。她抬起她那双诚实明亮的眼睛望着列文,看见他那绝望的神色,慌忙回答:

这不可能请您原谅

一分钟以前,她对他是那么亲近,对他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可此刻,她对他又是多么隔膜多么疏远啊!

列文哥哥热衷公益。列文认为哥哥这种他自己完全缺乏的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也许不是什么特长,相反,倒是由于身上缺乏一种什么东西不是缺乏善良、正直、高尚的愿望和趣味,而是缺乏活力,缺乏所谓良心这种东西,缺乏志向,缺乏那种促使一个人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并且为之奋斗的志向。p327

吉娣崇拜施塔尔夫人。可是,当那么一天,她带父亲去看她,借由父亲的眼睛,毁灭突然变了。

吉娣没有回答,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即使在父亲面前也不愿公开她内心的秘密。不过,说也奇怪,不论她怎样避免受父亲的影响,不让他踏进她心中的圣地,她却觉得她整整一个月来保存在心里的施塔尔夫人的神圣形象,从此消逝了,就像一具由旧衣服装扮成的木头模特儿,一旦剥去衣服,就原形毕露了。施塔尔夫人如今只剩下一个短了一截腿的躯体,因为模样太丑了,就长年躺在那里,可她还要折磨任劳任怨的华仑加,就为了给她盖毯子盖得不合她的意。吉娣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恢复施塔尔夫人原来在她心中的形象了。p316

吉娣佩服喜爱华仑她那么朴素而几乎没有自我形象的关注,那么热心地照料每个病人。吉娣学习她。然后,两个病人因同时喜欢她而发生了争吵,委屈来了

是我活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不是出于本心。别人的事同我有什么相干?到头来弄得我成了争吵的原因,仿佛我做了人家没叫我做的傻事。因此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可为什么要装假呀?华仑加低声说。

哎,多么愚蠢,多么可恶!我完全不需要一切都是假的!她说,把伞打开又收拢。

为了什么目的呢?

为了要在别人面前、自己面前、上帝面前显得好一点,为了欺骗大家。不,这样的事今后我再也不干了!宁可当傻瓜,也不说假话,不骗人!

到底谁骗人哪?华仑加用责备口吻说。您说话仿佛p320

人和人如此不同。内心最深刻的需要的不同。人世有不同的道德。

伏伦斯基的功名心。和谢普霍夫斯科的对话。p416

一切都在开始时候就昭示了结果,可是,我们还得看着安娜如何跳进去,送命。构思时,作为道德家的托尔斯泰开始想要谴责,可真正写作时,文学让他选择了作为人去面对和挑战虚无。安娜真正出场,她爱,然后撕裂,毁灭。这里没有其它的价值支托,没有社会赋予的意义,没有理解,没有其它理由,纯粹就是爱情燃烧然后寂灭。其他人都在常态里,也许应该说,那一切都不能构成和虚无的对话,唯有安娜这个生命。这是小说的命脉,也是在这点上体现了作家的真诚和勇敢。

喜欢《《娜写年华》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写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