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资本主义的起源读后感 > 地图 > 资本主义的起源读后感

资本主义的起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经典作品书籍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马克斯韦伯,一个人文科学几乎无法被绕开的人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著作。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一

导论中,韦伯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韦伯的思考首先是从文化方面入手的。韦伯提出了疑问 :是什么因素导致的那些仅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

韦伯先从一些普遍的文化领域举例说明,通过对科学、法学、史学政治学、音乐、建筑的对比发现一个现象,即最初西方与其他地域的文化是差不多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西方文化日趋战象现代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其他地域却仍维持旧有的文化,仅是经验知识的积累。之后韦伯从这些普遍领域延伸到对现代生活中最具决定命运的力量资本主义。这里韦伯对资本主义进行新的诠释,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对财富的贪欲,反而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者至少一种理性的缓解。资本主义是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的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依赖于和平的获利机会的行为,其次根据理性的要求其行为要根据资本核算来调节,并且以货币形式进行资本核算。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不仅在西方,在其他地域也是早已存在的,并且他们也都存在着某些相同点:1.事务与家庭的分离(共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分离),2.理性的簿记方式。但是由于西方之外的那些地域的非理性和投机行为使得这两个特点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而西方不仅得到大规模发展,同时还有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理性的劳动组织方式自由劳动,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忽的规模化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类型、形式和方向,其他地区却仍处在萌芽的状态而停滞不前。西方产生的自由劳动这种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出现了公民的概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也随之出现。从这里韦伯指出他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以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这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形成或者西方资产阶级起源及其特征的问题。

这种西方特有资本主义的形式,受不同要素的强烈影响,比如:1.精确的计算拥有技术上的基础。这进一步根基于西方科学特有的数学及实验的精确理性的自然科学。2.法律与理性的结构所带来的可估量的技术性劳动手段与程序规则。

不同的理性化曾存在与所有的文化地域的各个不同的生活领域中,那么要想说明西方文化固有的理性主义的独特性,就必须考察其起源。不同于马克思从经济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层次上探讨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韦伯认为经济因素有根本的重要性,但也不应忽略与此相反得关联作用。经济理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除了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也取决于人们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时的能力与气质,即理念或精神。如果这些理性行为受到精神或理念的阻碍的妨害,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严重的阻滞。同时韦伯认为各种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以及以他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理念或精神的凝聚会引导行为的方向。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宗教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是宗教观念对于经济精神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或者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但是韦伯认为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是推动欧洲种种改革的核心力量。因此从他们的观念出发来解释西方的特殊性,也就具体到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的关系。

第一章 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

只要资本主义在其迅猛发展的时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放手地改变人口中的社会分布并规定它的职业结构,那么那里的宗教派别的统计数字也几乎总是如此。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愈加明显。韦伯首先通过对职业统计的例子进行描述,得到一种认识,新教徒在与经济相关的职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并且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与宗教派别的统计数据是一样的。当然韦伯并没有根据这种结果而将资本主义发展看作这种现象的唯一原因,韦伯认为这一事实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他的理解是可以部分地认为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而且在过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宗教派别的形成及其部分的特征即宗教派别并非是经济状况的原因,它在某种程度上倒似乎是经济状况的后果。资源发达环境优越的地区适宜发展经济,这里在过去就逐步进行宗教改革,转向了新教的地区,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新教徒拥有了资本,这使其在经济生存的激烈竞争中中趋于有利地位。想到这里我认为这或许可以用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来解释。宗教改革是一种社会改革,其形成的社会结构及相应的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而这些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的地区最适宜积累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宗教改革提供支持。但是这种观念却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宗教因素的重要性。韦伯发现宗教改革后的几百年,人们的职业选择仍然受到宗教理念的影响。

那么这里韦伯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都特别赞成教会中的革命?

经济的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开始怀疑传统,并且这种思想转移到了宗教领域,中世纪的传统的宗教教会享有极高的特权,这导致了教会的腐化,传统的宗教权威受到挑战。挑战传统权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宗教教派与新的宗教精神。欧洲的宗教为社会提供了伦理约束与道德基础,起着社会控制的重要功能,在过去宗教对社会的控制越来越弱,甚至流为形式,其社会控制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后形成的宗教精神仍然承担着社会控制这一角色并且比改革前要严格的多。这就是宗教改革并非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可以认为是宗教改革的实质,也就是说宗教改革者并不是要革除宗教,相反得他们认为社会需要宗教来控制,宗教改革者在这些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所抱怨的不是教会对生活监督过多,而是过少。那些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那些国家中正在蒸蒸日上的资产者中产阶级,不仅没有阻挡这种史无前例的宗教专制,反而为保护这种专制发展出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

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基于什么心态,资本主义与宗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韦伯将新教与天主教进行了对比,韦伯认为新教徒在近代经济生活中拥有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这在今天或许可以(至少部分地)理解为只是由于他们继承了较多的物质财富。然而有很多现象并不能这样解释。也就是说财产继承这一因素只是其中部分原因,其他的原因韦伯通过例举了一些社会事实进行说明,如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受教育的种类不同,天主教徒更少地选择接受教育,有些情况比如天主教徒更倾向于选择文科教育,韦伯认为可以将其看作天主教徒很少从事资本主义事业的原因。再从两大教派教徒对职业选择这一事实来看,天主教徒趋于保守,不善创新,而新教徒恰恰相反,他们会选择新的职业。韦伯对此的解释是由于环境所得的心理和精神特征(在这里是家庭共同体和父母家庭的宗教气氛所首肯的那种教育类型)决定了对职业的选择,从而也决定了一生的职业生涯。在这里也就是宗教对职业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韦伯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理论,即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韦伯还从政治方面来探讨政治因素是不是原因之一,因为历史曾证明

屈从于一个统治集团的少数民族或少数派宗教,由于他们自愿或不自愿地被排除在政治影响之外,一般都会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介入经济行为。但是与现实的情况作对比后却发现是不同的,不论是天主教徒的行为还是新教徒都与上述历史定论相反。在德国,新教的发展是很迅猛的,天主教派可以认为是少数派教会,根据历史的结论,当少数派被排除在政治的影响范围外,他们会通过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来弥补其在政治上的缺憾,这种认知往往会带个他们追求另一种成就的力量。并且很多历史事实也都是如此,但是天主教徒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发展。与天主教相同的是新教也没有遵循这种历史的定论,即使是多数派他们也会积极追求经济上的发展。确实无疑的是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管是作为多数还是少数,都表现出一种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天主教徒身上,不管他们的处境是上述的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却从未表现到这样的程度。这样我们就必须在其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征那个只能够,而不是在其暂时的外在历史处境中,来寻求对这一差异的主要解释。也就是说不能从外部的政治环境来找出原因,因为事实证明新教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上肯定有着更为深入的内在信仰或特征作为其发展的动力。这一特殊的历史事实也就是韦伯研究宗教内部特征的重要原因。

这里韦伯表述了对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特征的歪曲理解。如果只从表面上看天主教派重视来世,禁欲苦行,不追求现世利益;新教徒重视世俗理想,追求现世利益,这也是一般人们对两教派得认识,并且这也成为了两教派冲突的原因。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不全面的认识。或者说这是对有名无实的新教徒的看法。韦伯说只是想当然的说天主教专修来世,新教看重现世的物质享乐,这种以及诸如此类的含混说法解决不了本书中的任何问题。新教在过去并不是追求现世的利益,他们反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韦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韦伯观点中的较为关键的部分。通过对新教进一步的剖析,会发现新教下层会像天主教那样专修来世,天主教会下层会像新教那样追求现世利益,而上层敌视宗教。因此韦伯提出一种推出测: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的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与宗教精神可能结合起来。当一种异乎寻常的资本主义商业意识和一种渗透着、支配着整个生活的极其狂热的宗教虔诚天衣无缝地结合在同一批人、同一些群体上时,这种解释便无能为力了(原有的对宗教特征的歪曲理解)。韦伯也通过一些事实来对此进行说明。这里韦伯还提到背井离乡即迁移对打破传统的重要性。背井离乡会使人们产生压力,摆脱过去安逸条件下的不良习惯。

极其有必要提到的是一种更为惊人的结合:即在一些即以苦修来世又以腰缠万贯而著称于世的派系中,特别是公谊会派和门诺派中,笃信宗教的生活方式和非同寻常的经商手腕结合了起来。极度的虔诚和毫不逊色的经商手腕的结合,也充分体现在潜心拍教徒身上,这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虔诚的宗教信仰及对经商的热忱,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的改革,新教的出现使得艰苦劳动、积极进取的精神逐渐被挖掘,但是韦伯有提到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的觉醒之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像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或也不应该在任何意义上与启蒙运动联系起来。新教与社会的进步没有太多的联系,如果认为旧日的宗教与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有关系的话,也只能是宗教的内在特征和品质的作用。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在这一章开始,韦伯首先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并说明了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的困难。首先是这个术语所试用的任何对象都只能是一种历史个体,即一种在历史实在中联结起来的诸要素的复合体,然后按照这些要素的意蕴将其统一成一个概念整体。那么它的对象就是许多要素组成的个体,而且个体所包含的要素是不容易确定的。因此韦伯认为不能用普通的属加种差来定义,鉴于它还是一个历史概念,那么就要从历史中对其进行定义,就是把历史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要素都提取出来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概念。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历史中进行定义,不是在某一历史截面中而是在历史的纵向发展历程中积累有关要素,因此韦伯说这个概念的最终完善形式就不能是在这种考察的开端,而必须在考察之后。韦伯同时指出他研究的资本主义精神与上面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还是不一样的,他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仅对他的研究目的而言的,可以先对他所说的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暂时的定义,以便于研究。因此韦伯为了形象地说明他的研究中所用到的概念,提供了一段文献资料即富兰克林的话。这些话所说的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当然它并不是全面的。这些话里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个人有增加自己的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而不是愚蠢的表现。这就表达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气质。从以上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定义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所受到的那种历史主义的影响。

接着,韦伯又提到了另一个人物福格(十五、十六世纪),福格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人物,韦伯将两者进行了一番比较,(福格)表现的事商人的大胆和在道德上不具褒贬色彩的个人嗜好,(富兰克林)后者则是具有伦理色彩的劝世格言。福格所代表的就是早期资本主义精神,那一时期他们这些早期资本家对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十八、十九、二十世纪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茁长成长了,以前的资本主义精神已经不适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精神,即富兰克林所表达的那种精神现代资本主义精神,这是韦伯重点研究的。(本文的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这也是那些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所缺乏的那种精神。

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但并不是极端的功利主义,他所说的话里不仅仅是劝人为了纯粹利己的动机而进行的伪装,其中还有更多的东西。事实上,这种伦理所宣扬的至善尽可能得多赚钱,是和哪种严格避免任凭本能冲动享受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因而首先就是完全没有幸福主义的成分搀在其中。这种至善被如此单纯地认为是目的本身,以致从对个人的幸福或功力的角度来看,它显得是完全先验的和绝对非理性的。在经济上获利不再从属于人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手段了。这种对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关系的颠倒,从一种朴素的观点来看是极其非理性的,但它却显然是资本主义的一条首要原则,也就是说要把增加资本作为首要责任,人活着的目的就是要获利赚钱,这是非理性的,也是那些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区所不具备的。这种观念还表达了一种与某些宗教观念密切相关的情绪。

在现代经济制度下能挣钱,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的结果和表现;这里的天职就是宗教里的那种职业,而这种美德和能力,正式富兰克林伦理观的全部内容。

事实上,这种我们今日如此熟悉,但在实际上却又远非理所当然的独特观念一个人对天职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这并不是说这种观念只是出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恰恰相反,我们会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某个时代找到它的由来。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依靠个人遵守那些格言才发展下去,相反,资本主义经济使参与经济的个人遵从资本主义活动准则。也就是说当今资本主义既然已经左右了经济生活,它事实上就是在通过经济界适者生存的过程教育着、选择着它所需要的经济主体。这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准则是适用于社会整体而不是单个个人形成的。这就必须考察能够使整体服从的这种精神的起源问题。

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秩序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宗教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精神更快的被接受。这也就促进了这些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对于其他的地区资本主义精神受到了排斥,使得资本主义发展很缓慢。资本主义精神(就我们所用的意义上而言)为了取得统治地位,必须同各种敌对力量的世界进行搏斗。

这些国家的劳动者缺乏自觉性,这点以前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缺乏自觉性就是没有把赚钱作为天职,没有作为天职,那就仅是一种疯狂的贪婪,这是不负责任的,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需要那种既有赚钱欲望又要有纪律、自觉性的劳动者的。因此无纪律的或者缺乏自觉性的劳动者就成了很多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阻力。

在追溯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时,韦伯也对资本主义精神与前资本主义精神做了一番比较。两者在赚钱的欲望上是一样的。资本主义精神同前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区别并不在赚钱欲望的发展程度上。但是前资本主义摒弃伦理限制,劳动缺乏自觉性,资本的使用缺乏合理性。

所谓前资本主义的,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在一个长期企业中,合乎理性地使用资本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尚未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

新资本主义精神在一种要求伦理认可的确定生活准则这样一种意义上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一直与之斗争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主义的那种对待新情况的态度和反应。韦伯举例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明传统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阻碍作用。他从劳动者计件工价举例,当单位价格提高,劳动者却是降低劳动效率,不思进取。这也导致了贫困促进劳动的错误看法。低工资是会导致效率的降低的。然后又举了德国女工适应习惯以至于不想通过创新来提高报酬。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前资本主义与近代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同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中,劳动必须是被当做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当做一种天职来从事。集中精神的能力以及绝对重要的忠于职守的责任感,这里与严格地计算高收入可能性的经济观,与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的自制力和节俭心最经常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为对资本主义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种以老宋为自身目的和视劳动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最有力的基础:在宗教教育的背景下最有可能战胜传统主义。这也就暗示了资本主义与宗教的密切关系。并且有必要研究对资本主义的适应性与宗教因素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日子里是怎样结合起来的。

接下来韦伯又从企业家的角度来分析传统主义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阻碍。资本主义精神必须足够强大才避免了传统主义的蚕食。在这一过程中,把追求利润看作是一种责任的心态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得到最合适的表达,同时企业又从这种精神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在与传统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这种互相鼓励战胜了传统主义。这种过程更多的体现在靠个人奋斗发财致富的暴发户身上。

韦伯通过放利者的工作以及生活转变来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种组织形式(放利者的生活)从各方面来说都是资本主义的,企业家的活动属于纯粹的商业性质,将资本在商业活动中反复周转的做法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经济过程的客观方面簿记是理性的。

这场革命,通常并不是由源源不断用于工业投资的新货币引起的,而是由于这种新的精神,即资本主义精神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推动变化的人都是那种具有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人。他们都具有自我约束性,理性的计算,集中精力,固守原则。

可是这样一些伦理品质(新型的企业家应具备的品质)却与那些适应传统主义的伦理品质有着天壤之别。

今天,充满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人倾向于对于教会采取一种漠不相关的态度,假使不是敌对态度的话。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以上所说的那种精神与宗教观念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即使有也是否定的关系。宗教使得他们远离劳动,因此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产生厌倦。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供养子孙后代;那种不断工作的事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仅靠追求财富就能获得权利和声誉的欲望的作用。但是韦伯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家。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家最求内在,具有禁欲的倾向以及谦逊的特质。但是这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是不可理喻的。

韦伯认为现代的政治、法律、经济体制的发展,资本主义适应了这种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济中求生存密切相关,但是已经不再求助于宗教力量的帮助,国家体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控制要比宗教的力量强烈的多。并且国家体制与近代资本主义的联合战胜了传统主义。正如韦伯所说的只有当近代资本主义与近代国家日益强大的力量联合起来的时候,它才得以摧毁了中世纪经济生活准则中的那些陈旧腐朽的形式。

那么近代资本主义力量与宗教力量的关系也如同国家力量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事实上,教会对于追求财富、财政势力逐渐妥协,逐渐建立密切联系。社会逐渐对追求获利的行为给予认可。但是在情感上,无论是教会还是民众仍然抱持排斥反对的态度。至于这种只在伦理上得到容忍的活动怎样变成天职,韦伯从历史中做了考察。在过去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角逐仅仅得到容忍而已。但到了十八世纪,商业的发展需要资本主义,同样的态度被认同甚至被当做责任加以推行。这就为资本主义企业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伦理基础和正当理由。经济理性主义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整体特征。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经济是以严格地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的,以富有冤家和小心谨慎来追求它所欲达的经济成功与现代资本主义对比,传统主义趋向于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的投机活动来追求经济成功。

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新教形成了一个先于纯粹理性哲学发展的阶段,因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在不同生活部门不是并行的。韦伯指出我们可以从根本不同的基本观点并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是生活理性化。韦伯最后提出问题:理性思想的具体形式到底是谁的精神产品,关于职业以及在这职业中献身于劳动的观念从个人幸福的角度看是非理性的,但却成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特征之一。什么是这种非理性的因素来源呢?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概念

在文章开始,韦伯提出天职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并对其来源做了简要的说明。这一概念只出现在新教圣经的译文中,代表译者的精神。这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职业概念中包含对人们生活的肯定,也富含了一种新的精神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正是这一点是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职业的思想。这样,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接下来,韦伯论述了世俗活动也就是职业的地位的发展。天主教逃避世俗活动,但是新教却认为职业体现了上帝的意志,但当时也认为职业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并没有获得特别的重视,甚至还有对世俗活动的仇恨。随着新教的崛起,教义的发展,对圣经的重新理解,职业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高,在为世俗活动进行道德辩护的过程中,路德起着重要作用。路德反对天主教中修道士不参与世俗活动,认为那是逃避责任的表现。他认为职业的合作性是一种胞爱的体现,尽管有着不正确的地方,但是认为职业是上帝应允的唯一生活方式的观念保留了下来,因此,职业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高。

在新教为职业做辩护的同时,并没有承认资本主义,也没有体现任何资本主义的精神,相反,甚至还存在着斗争,而且他们也没有没明白资本主义的真正含义。

韦伯在论述职业概念的发展过程。宗教改革仅是使职业的道德地位变得重要,并得到教会的许可,但是之后是在各个新教的发展中而发展的。其中,路德的职业概念的理解来源于圣经,因此带有明显的传统主义精神。但是路德对职业的理解随着他从事宗教事业的深入而不断加深。开始路德认为职业仅是对于肉体而言,因此它的形式并不重要,而且也不需要过分追求超出个人需要的部分,那是得不到救赎的。路德对职业的理解随着他逐步参与世俗事务而逐步提高,评价也逐步提高。路德对职业的理解总是带有传统主义的精神,认为人应安于现状,到最后这种安于现状等同于上帝的意志,传统主义的影响也使他的思想无法获得太大的突破,路德认为职业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

韦伯认为路德意义上的职业观念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路德及其教派对世俗活动的理解,因此可以从更易于理解的教派及其思想来研究,这些教派中世俗活动和宗教原则联系更容易理解,而且对天主教的打击也更大。韦伯从政治的角度对这种结果进行解释。路德宗对宗教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没有加尔文主义,路德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加尔文主义的伦理特性同路德宗有很大不同。宗教与世俗的关系在不同的加派中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是不同差异的影响原因有很多,不仅包括政治历史的原因,也有宗教力量的影响。

韦伯认为任何宗教改革的基础和中心都是灵魂的救赎,而不是伦理观念的改变。我们所想要要探究的从加尔文宗及其他教派的改革中体现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仅是一种宗教改革意想不到的结果。

韦伯力图研究宗教力量在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及在历史因素的相互影响中的作用,以及宗教改革的是否可以从经济发展中推断出来,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特别是纯粹政治的发展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精神并不是宗教改革的产物,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宗教改革前就已存在,因此韦伯所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从研究宗教信仰形式和实际伦理道德观念之间是否存在和在那些方面存在相互关联开始。并且研究宗教运动通过这些关系影响物质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总的方向。

第四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历史上一直有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1.加尔文宗,指其在西欧、主要在十七世纪的西欧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所采取的那种形式;2.虔信派;3.循道派;4.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在文章的开始,韦伯就指出了所要研究的四种禁欲主义新教,随后韦伯又说明了禁欲主义新教之间的关系以及禁欲主义新教与非禁欲主义宗教之间的关系。这些宗教运动相互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甚至它们与那些宗教改革的非禁欲主义的教会之间的区别也并非绝对鲜明。韦伯举了几个例子进行说明其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宗教发展的历史。循道派是从英国国教分裂出来的;虔信派最初来源于加尔文宗后来融入到路德宗;亲岑道夫所领导的宗教集团受到胡斯派和加尔文宗的影响;加尔文宗与浸礼派在初期尖锐对立,后来又紧密联系;加尔文宗与英国国教会关系紧密;英国国教会在某些方面与天主教会关系也是很密切的;清教徒与英国国教的之间的对立最初并不明朗是在斗争中逐渐明晰;这些教会之间正如韦伯所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这些差异与联系的原因是其教义的不同,这也是导致教会分裂鼎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有些现象很有趣,实际上不同的宗教却有着很多相似处,比如不同的宗教派系中,某些道德行为有着相同的形式,不同的教义却有着相近的伦理准则,各派的诡辩概法也相互影响。

韦伯这里提出了所要研究的关键及其原因,研究的关键是禁欲主义各教派的教义,原因是1.各派的教义基础虽然在激烈的抗争中消失了,但是这些教义对后世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2.由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些影响转而指导日常行为并制约个人行动。而这些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从它们背后的各种宗教思想的特点中衍生出来的。

然后韦伯就围绕教义分别研究了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浸礼宗诸派。

A加尔文宗:

加尔文宗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起了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但是人们在加尔文宗的核心教义上产生了分歧。究竟预定论是加尔文宗的核心信条还是仅仅是其附加条款,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判断历史现象的重要性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标准下其重要性也就不同。这一标准可以是以价值为尺度,也可以以信仰为尺度,还可以以对其他历史过往的影响为标准。在本文,韦伯就是从对历史过往的重大影响这一点来说明预定论在加尔文宗的地位的。韦伯也举例对此进行了说明,比如被当做含有政治危险而进行打击,被当做宗教会议的核心等等都可看出预定论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一些信纲对这一教义进行说明。

加尔文宗加尔文宗预定论的意义在于上帝,而不是在于个人,即预定论的核心是围绕上帝的,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预定论,简言之就是人类中只有一小部分被选召而获得永恒的恩宠并能够得救,其余则被罚入地狱,上帝的恩宠是确定的,不因个人的善行或恶行而改变。一切造物,只有一个生存意义,即服务于上帝的荣耀与最高权威。上帝的最高权威是不容置疑的,更不能以世俗的标准来判断和比较。人不能探究所不能明白的命运,不能抱怨自己的命运,只能从上帝的旨意中了解上帝的意愿。预定论中的上帝是一个超验的存在,他规定人的命运,并且不可改变,具有极端的非人性,使得人只能去等待他的命运降临,所有其他力量比如教士、圣事、教会、甚至上帝都无法为他提供帮助去改变什么,这一切导致了人的内心的孤独感。

而天主教会与加尔文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天主教认为人可以通过信教,行善悔恶而得到救赎,加尔文宗认为不信教一定得不到恩宠,信教也不一定能得到恩宠,因为上帝预定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路德宗与加尔文教的区别在于必须信仰上帝的恩赐是可以取消的,也可以通过悔悟后的谦卑和绝对信仰上帝的旨意及圣事而重新赢得的。

宗教的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去魔化的过程,即把魔力从世界中排除出去。这里的魔力甚至包括宗教仪式、圣事等一切迷信的手段。因为不仅魔力的手段甚至其他手段都无法使失去恩宠的人获得救赎,因为上帝是具有绝对超验性的。去魔化的过程体现了只有上帝是可以信赖的,各种迷信的手段是不可信赖的。这种超验性与预定论所造成的那种内心孤独感使得各种迷信得到否定并且成为具有感官文化的敌对情绪的基础。这种孤独感也成为了具有悲观倾向的个人主义的源泉,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个人来说,信仰上帝是在孤独中进行的。

路德宗与加尔文宗的另一区别是对秘密忏悔的态度,加尔文宗对此表示十分怀疑。这种怀疑使得教徒失去了阶段性释放罪恶感的手段。

加尔文主义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无可置疑的优越性竟能够与这样一种斩断个人和尘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倾向有关系,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无论看起来多么奇怪,事实上,这种关系源于基督教胞爱在加尔文式信仰所导致的个人内心孤独感重压下所采取的特殊形式。个人的存在时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服务,这也给世俗活动即职业确立了合法性。因为基督徒通过职业来组织社会活动,来增加上帝的荣耀。世俗中的胞爱也是为上帝的荣耀而存在。个人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也不复存在,加尔文宗的职业含义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

在与天主教与路德宗比较后,韦伯接着讨论预定论的相关问题。预定论涉及的问题是:我是不是上帝的选民?我如何确知自己处于恩宠状态?加尔文认为个人只要确定上帝已经选定了,然后虔诚地信仰与信赖就行。不能根据个人的外在行为推测人是否得到恩宠。因为外在的行为在不同人身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谁是上帝的选民的问题至关重要。确知个人恩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加尔文仅对恩宠而产生的期待性信仰这一证据来表示信赖。牧师的劝诫是绝对的责任,缺乏自信是信仰不坚定的后果,因而也是不完整的恩宠的结果。为了获得自信,紧张的世俗活动被当做最合适的途径。只有世俗活动能驱散宗教里的疑虑,给人带来恩宠的确定性。

那么为什么世俗的活动会达到这种境界呢?我们可以从教义以及加尔文教与路德教的不同之处来解释。路德教信仰力求达到的最高宗教经验就是与神的神秘的合一。其性质与神秘主义的主张相近,特征是消极地寻求达到在上帝那里得到安宁。路德将神秘的合一与因负罪而产生的深重的卑贱感结合起来,而这种感觉对信仰坚定的路德徒保持那种日常生活中的赎罪能力是很关键的,因此便可维持为求得恕罪所必不可少的恭谦和单纯。但是加尔文宗反对纯内向的情感性虔诚,认为上帝具有绝对超验性,肉体是无法比拟的。上帝的恩宠使他们进行信仰,信仰促使选民进行世俗活动,并通过活动来自我肯定。路德宗的信徒认为自己是圣灵的容器,其生活趋向于神秘主义和感情主义,而加尔文宗认为自己是神的意愿的工具而确信自己处于恩宠状态,其行为具有禁欲主义的特点。

在预定论下,加尔文教徒的凭什么样的成果认为自己有能力辨认真正的信仰呢?答案是凭借一种有助于增添上帝的荣耀的基督徒行为。至于这种行为是什么,只有上帝知道,是上帝的意志,或通过圣经或在有意义的世界秩序中表现,或者将自己的灵魂状况与选民的灵魂状况进行比较。也就是设想上帝的选民的灵魂状况,将自己的与设想的选民的灵魂状况进行那个比较。尽管善行不能保证成为选民,但是没有善行是绝对无法成为选民的。这种善行是一种自助的行为,而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但是这种人必须时刻面临抉择从而坚定信仰。

关于上面那中思想,路德宗与加尔文宗不同看法。路德宗指责这种思想是以行事获得拯救。

不同宗教的特殊性质导致了不同的伦理行为的独特性。天主教的伦理是关于意图的伦理,好的或坏的行为决定着他们的现世的和永恒的命运,个人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通过圣事来弥补,并且形成了循环:罪恶忏悔赎罪解救新的罪恶。加尔文宗的教徒,他们力图使世界理性化,摒除作为达到拯救的手法的魔力,人必须一辈子行善,其他的手段是无法弥补错误的行为的,因而也没有循环,因为只有彻底改变体现在每一时刻、每一行动中的全部生活的意义,才能确保恩宠的效果;把人从自然的状态转变为恩宠的状态。圣徒的生活所追求的只有一个超越性的目标-拯救。但正因为这个缘故,圣徒的现世生活就彻底地合理化,并且完全为增加上帝的荣耀这一观念所支配。通过这里我们了解到宗教的目标时如何强有力的渗透到新教徒的生活和意识中。现世的生活安排也在宗教的影响下,呈现出有别于传统主义的风貌。传统主义正是人们顺应自然状态的结果,要克服它,必须不断地反省。基督新教的教义给了信徒莫大的动机,让他们通过反省和禁欲苦行来系统化自己的行为。

禁欲是指克服一个人的欲望,在很多宗教中都排斥世俗的功名利禄等欲望,在僧侣生活中,禁欲是理所当然的修行手段。在韦伯指出,在基督教的历史中,僧侣生活的禁欲方式很早就具有一种合理的性格。韦伯说:禁欲主义的目的是使人可能通过一种机敏、明智的生活:最迫切的任务是摧毁自发的冲动性享乐,最重要的方法是使教徒的行为有秩序。

加尔文教禁欲主义与天主教禁欲主义有很大不同:加尔文教提倡的是世俗内的禁欲,即禁欲向世俗生活的转变。而天主教主张的是世俗外的禁欲主义。最重要的是天主教虽然也要求信众遵守有系统的伦理生活,但基本上只有僧侣才能做到,越是符合禁欲主义,离日常生活就越远。天主教不但没有加强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控制,反而阻碍世俗禁欲主义的萌芽。宗教改革的意义是:现在每一个基督徒必须终生成为僧侣。但是成为僧侣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僧侣,而是在世俗职业中追求禁欲主义。世俗禁欲主义允许以前僧侣做不能做的一些事情,但是在道德上的控制更为强烈。

在禁欲生活中,基督教《圣经》提供了可作为准则的伦理规范,韦伯描述了《新约》《旧约》对加尔文教徒可能产生引导作用。韦伯认为加尔文教拍本身倾向于一种特殊的禁欲主义,其禁欲方式趋向于对伦理行为的系统化,对恩宠状态有类似于精准主义的控制。韦伯通过宗教记账簿的例子来说明禁欲主义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这与天主教的簿记不同,天主教的是为了忏悔的完整,新教则是通过簿记来督促自己的行为。

加尔文教和路德宗的道德标准有很大差异。路德宗的教士阶层不可救药,其只强调信仰,而且反对有禁欲主义倾向的浸礼派运动。路德宗的禁欲主义不如加尔文宗对生活的渗透程度那么强烈。关于恩宠的教义,路德宗缺乏从心里角度对有系统行为的核准,一次来促进对生活有条理的理性化。

B虔信派:

韦伯首先说明虔信派与加尔文宗的联系以及虔信派的信仰。虔信派是加尔文宗内部的运动,同样以预定论为教义,并且对加尔文宗的预定论和恩宠状态的教义进行了发展,是对禁欲主义的强化。虔信派并不是特别强调信条的重要性而是推崇虔诚的实践,认为仅仅知晓神学并不能成为得到救赎的条件。教徒追求的、看重的是摆脱尘世诱惑、完全按照上帝旨意、以从生活中的外显来确信自己的重生。

虔信派的特点,一个是形式上还归属于神学家们的教会,但是却开始对此表示怀疑,并开始把信徒集聚到秘密的宗教集会上。二是与路德宗的神秘的合一有着密切关系,并更多的强调宗教情感。这一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

但是第二特点中所说的过于强调情感,所导致的后果是:与清教严格有节制的较贵直接对立;使得加尔文教徒更多的带有情感;有可能导致对世俗活动的进取心的死亡;可能导致宿命论;把选民和世人分开的欲望,以其强烈的情感,导致一种具有半共产性质的隐修的团体生活。由于强调虔诚的实践,虔信派对于世俗的活动控制严格,为职业合理性提供宗教基础。

虔信派与路德宗的关系:路德宗内部如同加尔文宗一样发展出了虔信派,但是却偏离预定论的教义。加尔文宗的虔信派更为强调世俗的禁欲以及理性主义,但是路德宗的虔信派却没有理性的禁欲主义。

虔信派中的忏悔限期论认为恩宠会在某个时期内赐给所有的人,但是错过的话就会失去恩宠,或者说恩宠在忏悔之后才能存在。因此在私人密室中的忏悔成为了虔信派教徒的一个特点,尤其是牧师的特点。但是反对派认为忏悔只是获得恩宠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韦伯在谈到虔信派的代表人物亲岑道夫时也对兄弟会进行了介绍。加尔文分支和摩拉维亚分支比较赞同加尔文宗的伦理观点。另一方面情感的因素也非常重要。兄弟会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在于过一种积极地基督徒生活,在于传教,以及与之相关的,在于在一种职业中从事职业劳动。此外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生活加以实用的理性化对亲岑道夫的哲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弟兄会不仅是个传教中心,也是一个商业企业,推崇世俗禁欲主义。

在路德宗虔信派与加尔文宗虔信派比较中可以看到路德宗虔信派明显弱于加尔文宗虔信派。主要是情感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虔信派越来越倾向于情感方面。加尔文宗虔信派似乎更紧密地与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家的那种严格地守法主义和主动进取心相联系。

C循道宗:

循道宗信徒的特点是具备有条理的、系统化的行为本性,以求达至唯一的确定性。循道宗与德国虔信派的相类似的地方是将条理主要用于产生皈依的情感行为,有着强烈的情感特征。

循道宗与禁欲主义伦理观相联系密切。

循道宗的代表人物卫斯理对德行进行抨击。他认为:德行不是起因,它仅仅是借以知晓一个人处于恩宠状态的手段,而且仅当德行被审慎地用来表现上帝的荣耀之际才是如此,单单正当的行为时不够的,另外必须加上对恩宠的感觉。

循道宗面对攻击与困难,进行反抗。一方面他们强调圣经的正统权威和确保恩宠状态的不可或缺性,另一方面则在实效上强化卫斯理反加尔文主义的教派在这一运动中的力量,而按这一运动的教义,恩宠是可以失去的。

路德宗对循道宗的影响,使得循道宗基础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重生成为了恩宠的基础,神圣化成为恩宠的必然证明。圣礼的重要性教减弱。

循道宗,其信仰的情感性质并不就导致像德国虔信派那样的一种精神化的情感宗教。对这种情感的升华,就是对完善性的追求。循道宗在情感方面受到加尔文宗的强烈影响。宗教的兴奋采取了狂热的形式。循道宗的重生仅仅为预定论被抛弃后,作为禁欲行为的宗教基础的德行教义提供了一种补充。

D浸礼宗诸派:

浸礼宗诸派是除加尔文宗以外的新教禁欲主义的另一来源。但其宗教基础与加尔文宗大有不同。

浸礼宗诸派的共同的特点是信徒的教会的产生。这种教会是仅由信仰重生的信徒所组成,而且其影响力足以使其成为一个教派。浸礼宗不认同信仰得救。他们逃避尘世,严格维护圣经的至高无上,以早期的基督徒生活为自己的榜样。

浸礼宗所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坚决地弃绝一切肉体崇拜,认为这样做有损于本来仅属于上帝的崇敬。循道宗推崇与一切尘世享乐决裂,推崇使徒生活。

浸礼宗同贵格会一样,推崇圣经的权威,但并不认为圣经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导致通过教会得救的教义被废除。浸礼宗也反对通过圣事进行得救,从而完成了对尘世的宗教理性化。浸礼宗反对教会之外没有拯救,认为得救的必要条件是内心之光,这可以理解为内心的真诚信仰。

浸礼宗对于救赎的理解:发自内心的对尘世及其利益的抛弃,通过良知向上帝表白无条件的顺从,是唯一的毫无异议的重生标志,因而相应的行为方式对于救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上帝的恩宠并不能挣来,只有听任其良心指挥的人才有理由认定自己的重生。善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浸礼宗独特的理性特点在心理上首先基于期待圣灵降临的思想。要达到,就要追求灵魂的宁静,克服一切冲动和非理性的东西。这种宁静的思想使人们能够审慎行动,并通过个人良知称义。这种心理活动的方式是出了禁欲主义之外的另一重要方式。

浸礼宗认为良知是上帝给予个人的启示,而且浸礼宗救赎教义赋予良知的这种作用以极大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在世俗职业的行为具有一种特点,这个特点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浸礼宗内的禁欲主义的具体形式体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则:诚实就是上策。在这里再提下加尔文教,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的具体形式使得获取私有财产有了合法性。

教会对个人生活的监督变得过分专制时,使得外在统一性得到特别加强,但在某种情况下它又削弱了理性行为的主观动机。

在对禁欲主义宗教进行一番认识后,韦伯了解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恩宠状态的观念。各禁欲主义教派获得的恩宠的具体方式不同,但都反对通过圣事、忏悔、个人的善行获得。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与自然生活方式对比,由此产生推动力,激励个人获得恩宠,并把禁欲主义融入生活中去。宗教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宗教生活不再是使徒生活,而是可以融入在世俗生活中,这为职业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为了理解禁欲主义新教的基本宗教观念与它为日常经济活动所设立的准则直接按的联系,有必要格外认真地堆那些很明显根源于教会实践活动的著述做一番考察。韦伯认为教会人员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韦伯准备通过对教会人员及其著作来探讨基督新教与日常经济生活的关系。韦伯首先选择的是巴克斯特。巴克斯特隶属于长老会派。他有着极其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态度,适合于搭建宗教与经济的桥梁。

巴克斯特反对异端教派,对圣徒们那种疯狂的宗教激情也不感兴趣。他力图通过教会的作用来实在地振拔人之道德生活。

韦伯首先探讨了巴克斯特对于财富的观念和态度。他反对追求现世财富,认为占有财富将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懈怠,游手好闲,追求享乐使人放弃对正义人生的追求。追求财富毫无意义,在道德上也是可疑的。

韦伯提出虚度光阴是万恶之首,而且在原则上是最不可饶恕的罪孽。清教徒认为每个人必须把每一时刻都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不能浪费时间。劳动是上帝指定的人生目的本身。任何人都应该遵守不劳者不得食的戒律。巴克斯特认为基督徒要从事刻苦而持续的劳动,不管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富人也须如此,像穷人一样服从上帝的训诫。

托马斯阿奎那把社会劳动分工、职业分工解释成神安排万有的直接结果。路德主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阶级差别与职业分工为神意所直接设定,恪守上帝为他安排的位置,循归而不逾此矩,这就是人的宗教责任。清教徒也承认私人经济生活中存在神意安排,但其强调的重点不同,主张从劳动分工的成效上来认识上帝安排的目的。

贵格派认为世俗的劳动是禁欲道德的实践。上帝所要求的并非是劳动本身,而是人各事其业的理性辛劳。

清教徒认为职业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另一重要的标准是私人获利程度。若是上帝为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就可以尽力的获利,这是为了上帝的荣耀。由此获得的财富不是为了无所事事和享乐,而是履行职责,在道德上就是合法的。这种思想明显为资本主义积累财富提供辩护,并且对资产阶级奋斗确立道德上的合法性。而且上帝为劳动者选择的道路不应改变,这也为专业化的职业分工提供道德上的依据。

清教徒的职业观以及它对禁欲主义行为的赞扬必然会直接直接影响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清教禁欲主义严厉反对享乐。这威胁到了专制主义。因此受到统治者的反对。为了反抗压迫,清教徒制定了禁欲品行原则。在很多事情上,清教徒都要判断某项活动是否符合禁欲的要求或者是否是为了享乐。清教徒对文化、科学、艺术等都存在怀疑,对经院哲学尤其痛恨。但是随着教会转向温和的国教会,禁欲主义影响也不如以前,受到了政治权力的打压。

世俗的新教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的对抗着;它束缚着消费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心理效果。它不仅使获利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看做上帝的直接意愿。因此,它所表达的是对合理获取财富的维护,以及对非理性获取财富的打压。为追求财富提供宗教上的依据,总之是为了资本主义获利做辩护。而且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并且是资本用于生产投资,这都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可能。正如韦伯所认为的:在清教所影响的范围内,在任何情况下清教的世界观都有利于一种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的发展。它在这种经济生活的发展中是最重要的,而且首先是唯一始终一致的影响。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

随着宗教的发展,宗教所推崇的节俭被推广,财富得到积累,财富的积累导致对现世的追求,这使得宗教的本质在逐渐下降,这又促进了财富的积累。这个循环过程或许就是宗教下经济的发展。禁欲主义在纯粹的宗教热情过去之后产生充分的经济效果。

宗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下,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产生了。资本家只要其行为没有道德上的污点,就可以尽情地追求财富,并认为是一种责任。而且财富不均被认为是合理的,是不同恩宠后的结果。对于劳动者而言,尽管获得的报酬低,但是也是受到认同的,是为了信仰而劳动的,尽管是为了资本家劳动,仍是一种天职。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加尔文教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尔文教反对政治上享有特权的,商业性的,借贷性的,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他们提出了一种观点促进个人追求财富,即通过自身的能力和主动性去合乎理性地、合法地获利,强调这种个人主义的动机。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发展。

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中的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及时从新教禁欲主义中发展出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具有禁欲主义的性质。

禁欲主义使得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并且不断增长。但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需要禁欲主义的支持也能够继续下去了。这个时候的资本主义不需要任何辩护了。

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在历史的推动下,先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展,然后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共同推动了西方文化和经济的演进,这是毋庸置疑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二

马克斯韦伯,一个人文科学几乎无法被绕开的人物,在这个学科领域里,你必须得记得他,这个是我对这个人物的最初的印象我大学本科时一个年轻的副教授这么告诉我,确实如此,他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还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涂尔干被后人称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尽管他在当时主要被视为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但是其知名的学术贡献集中在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他的弟弟阿尔弗莱德韦伯也有些名气,是一位人文社会学家。本书是作者宗教社会学最开始的著作,也是作者在精神状态恢复稳定后最初的著作,并且也替他后来许多针对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的影响的研究奠定根基。这篇论文是唯一一篇他在世时便已出版成书的著作。

本书在阅读上给我很深刻的感受,我细心的对本书进行了章节标注,但是获得甚少,而且觉得自己很混乱,读书读到第四章还读不出作者的深意和逻辑,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问题,分为三章,分别是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本书的研究任务;二是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分为两章,分别是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通读全书后,尤其是在困惑和迷茫期,我在想为何我不能融入作者的那个思想氛围中去,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我与作者差距有些远,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差距,而是我对于其中作者提及的很多概念和人物不了解所导致的,所以,在读书后,我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我对需要了解的概念进行了查询,对基督教各流派和主要的思想术语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分析,于是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本书中作者所指的基督新教主要是一下几个流派:路德之前的抗议派、信义宗(路德宗)、浸信宗、归正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英国国教)、卫斯理宗(徇道宗)、再洗礼派、公谊宗(贵格会)、弟兄会,长老宗,圣公宗低派,五旬节派等。下面有一张图可以看下,更清晰。有些概念需要查一下,比如说阿米念主义、加尔文主义(韦伯的母亲是加尔文宗的信徒,从小韦伯就生活在这种宗教环境中),禁欲主义、清教主义、奥古斯丁主义,其中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都是作者自己定义的概念。

本书的作者导言是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总导言,而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仅仅是作者论文集中的一篇论文,作者在导言中确立了一个问题,就是论述现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与禁欲主义新教的理性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在导言开头通过西方科学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将我们引入理性的世界西方社会,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是拥有理性的成文宪法和遵从理性制定的法律,同时具备由训练有素的公职人员领导的依照规则和法律运转的政府所组成的政治联合体,那么它只存在于西方,尽管其他地方的国家也致力于此。而这种情况却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契合,作者还顺便在此定义了资本主义,对于这种非理性的欲求,资本主义甚至完全是一种抑制力量或者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力量。但是,资本主义旨在通过可持续、理性的、资本主义的企业运作追求利益并且永久性地再生利益。随后作者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提出西方资本主义独有的形态,那就是对(形式上的)自由劳动进行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作者认为从纯经济学的观点出发,世界文化史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活动的发展,而是这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和与之相伴的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形式是如何起源的这种来自与社会结构的驱动力来自西方社会的那些结构部分来自于西方文化独特的理性主义,那么这种理性伦理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作者在本书中讨论的便是宗教观念对于一种经济精神或者经济体系的精神特质问题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刚才说的确立的中心问题就是论述现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与禁欲主义新教的理性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便是导言的逻辑。

作者在文末说了两段话,对我影响颇大,几乎所有科学的发展都包含有业余爱好者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常常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然而如若将浅薄的一知半解当做第一原则的话,就会导致科学走向末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仅凭直觉感知的知识进行高谈阔论,那么除了可以掩饰其对于研究对象缺乏清晰的见解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这也可以判定其缺乏对于人类本身的理解。作者说的,我感觉就像我似得,如一个业余爱好者般,喜欢高谈阔论,而没有目标和深刻的理解,这个想必是我在今后几年的时间内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书第一章作者的论证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作者通过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引出宗教信仰并不是影响经济状况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经济状况引发的结果。而后更进一步的,作者通过对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参与程度的差异,得出应该看重研究他们各自宗教信仰中固定的内在特质,而不是仅仅观察他们暂时的外在的历史政治环境,从而得出一个最重要的解释。其实第一章到这里意义已经到了,作者的目的就在于此中心,而后作者先否定一些基于表面的分析和根据某些普遍的印象(自然是通过宗教派别的思想和现实行为的比较和时期分析)最后,作者义正言辞的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全力以赴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或者其他不管怎么称呼的精神,这些精神的觉醒都倾向归功于新教教义,而坚决不应该听随一种惯常的趋势,将其与生活享乐相联系,也不要在任何意义上将其余启蒙运动联系在一起。

在第二章中作者长篇引用了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指出这种独特的伦理和精神气质就是作者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而那些其他资本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萌芽曾经出现的地方,那些地方的资本主义都缺少这种特别的精神气质?作者从富兰克林的话中还逻辑推导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人们履行天职的责任恰恰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为典型的特质,而这来自于宗教,来自于新教,随后作者将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及其这种伦理随需要抵抗的传统主义的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讨论,作者还定义了前资本主义在这里,前资本主义是指一种状态,即长期运转的企业对于资本的理性使用,以及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形式,尚未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支配力量的状态。

第三章,作者的标题是路德的天职观,本书的研究任务,这一章相当明确,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点比较有意思,其一,相比于天主教的态度,宗教改革的影响只是使那些为了履行天职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世俗劳动得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重视和宗教认可。其二,尽管没有路德个人宗教思想的发展,宗教改革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一改革在精神层面上长期受到路德个人品格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加尔文主义,路德的工作就不可能拥有持久而具体的成功。其实在本章中作者在讲述天职观的历史,分析宗教改革与传统主义的区分,路德的天职观仍旧保持着传统主义的性质,他的天职观所指的是人们必须接受神的旨意,每个人都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一法令。作者来自一个工业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位忠实的加尔文宗信徒,从小作者便深受宗教世界的影响中,宗教素养十分深厚,在此处作者其实还是比较推崇加尔文宗的。

从第四章开始,作者进入了第二部分,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在本章作者分别分析了历史上存在的4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从浸礼运动中派生的诸教派。作者的意图十分简单,研究各种形式的宗教信仰与实际的伦理道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在那些方面存在关系。从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规定了实践行为的方向,并且约束每个人的行为都要沿着这一方向进行。对于本章我有不少想法,稍后再详细讨论。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章,如果对于宗教不甚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阅读本章,在本章中,作者事实上是分析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伦理形成的作用和经济行为的推动表现,当然是略举例的形式,比如强调固定天职在禁欲主义中的重要意义,为现代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提供了伦理依据。同样地,对盈利活动的神意解释也证明了商人活动的正当性,它对中产阶级的节制有度和自力更生给予了极高的伦理评价。作者在前面对出世的禁欲主义和入世的禁欲主义进行了比较,在此中对于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进行了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在打破禁锢获利冲动的镣铐的过程中,入世禁欲主义不仅使这种冲动合法化,更将其视作上帝的直接意志。作者在随后又提出,随着这种特别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的发展成熟,在社会中形成了对于现有经济行为和资本运作的合理的心理认可。基于天职观念的理性行为,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现代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而这种理性行为乃是源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精神,这便是本文力争要论证的观点。

最近时间挤出了不少,有一些时间思考,对于作者的书有一些问题:

其一,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是什么?我觉得一个管理学家,在其时代被认为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突然转向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是有另一种大时代的背景的。应当是探讨宗教对政治、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吗?他用这种论调在讲述资本主义精神,其中我觉得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很想是一种普世价值观的宣传,1850-190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5次经济危机,亚洲,非洲,印度,等很多殖民国家都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思想,从我的认识中,似乎欧洲大陆从一开始直到二战后期,普通大众的生活都是非常艰辛的,甚至于说在19世纪前的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生活也是非常郁闷的。所以,宗教解脱,救赎论,预定论,三位一体的理论才大行其道,所谓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我国古代社会在什么朝代比较有宗教崇拜?魏晋南北朝,,因为朝代乱,人民生活困苦,所以需要精神寄托,作者写这些文章其实就是在赞美资本主义,赞美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在从宗教的角度为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伦理出现寻找一个依托点,从一个长期被社会接受的思想精神的角度去宣扬,比从经济的角度更具有价值,天职让人受苦,预定论使工人安于现状,资本流动,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其是合理而且公正的,这才作者所处的资本主义繁荣而经济危机频发的时期,和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工人运动兴起的时代,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吗?然而,逻辑上不通顺,或许是我想多了,本书仅仅是只是客观得阐述两者的关系吧!

其二,我在想作者在此书中多次写的理性是指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出世的禁欲主义和入世的禁欲主义,我联想到我国儒教里面也有这种入世和出世说。还有,我其实在想为何西方社会对于基督教如何全民性质的热爱,作者在他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提到了中国的宗教时,指出了道教和儒教,但是基于我的理解,大部分人是既不信道教也不信礼教,为何我国没有像欧洲那种全民性质的宗教崇拜,但是我国民众还是有一种近乎宗教的崇拜的,这却是全民性质的!

其实读书思考比获得答案,更加重要,许多问题是经典作家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思考,他们的论证比一个答案更重要。这个是我最近比较有价值的收获。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范本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一

这学期的读书计划,我读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文明世界的著作,虽然初读有些晦涩难懂,但是深入其中让我觉得收获颇多。尤其是作者表现的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如反复强调书中所研究问叙的范围和界限;如多处强调概念的最终完善形式,不能在考察的开端而必须是在考察之后的研究原则;如撰写了篇幅等同正文的注释等)为后世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马克斯韦伯,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巨人,被西方学术界一致奉为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开创者、宗教社会学理论的鼻祖。他的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他致力于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出停滞之势?

韦伯作为一个在近代欧洲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其所有研究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问题。 为了 考察这一问题,韦伯的社会学的核心部分之一是宗教社会学,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仅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而韦伯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首先就是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著作开始的。在这部著作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以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本书所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以其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这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为什么仅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究竟应归结于怎样的一些环境?以往人们仅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方式,因而仅以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资本主义的产生。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更具有其内在的精神特性和精神内涵。 由此,韦伯着重论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同新教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新教伦理中所包含的多方面的精神和心理基质是资本主义企业精神不可少的内容和动力因素。

他讲的新教主要是指加尔文教,与被视为旧教的天主教相对,其新教伦理主要是讲加尔文教的伦理。加尔文教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其认为光凭信仰还不行,还要有善功,这个善功不是中世纪天主教的善功,不是购买恕罪券,或者是参加十字军东征、捐献财产给教会,而是你勤勤恳恳的劳动、发财致富,这就是善功。他认为上帝派你到世界上来,是让你创造这个世界的财富,把这个世界建设成人间天国,你把这个世界建设的越好,越说明你忠实的履行了上帝派来的职责。但是要记住,你创造财富不是为了个人的消费,不是为了个人的挥霍,而是增加人间的荣耀。这个观点影响了很多人,加尔文教在新教主流三大教派中世界影响最大的,尤其影响了美国,美国的主流精神就是加尔文教的清教精神,清教徒就是加尔文教的一支。

他们认为创造了越多的财富,而且越是俭朴的对待你所创造的财富,就越有资格认定自己是被上帝拯救的人,这一种观点恰如恩格斯所评价的,这种观点恰恰无形中客观鼓励了资产阶级的竞争。在竞争中胜利的、成功的、扩大财富、获得财富的人最有资格认为自己是被上帝所拯救的,他的意义用我们的话来说,就在于使世俗的劳动获得了神圣的意义,获得了宗教的意义。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加尔文这一套观念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性的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需要合理性根据,现在加尔文教提供给你,告诉你拼命的发财、拼命的创造,恰恰说明你被上帝所拯救,反过来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挥霍浪费,恰恰说明你可能是被上帝所抛弃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现代经典作品,它为人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新教伦理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立论视角,引起了社会学、宗教学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并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它启示人们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渊源。

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德国社会学家、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运用他独到的研究方法,使我们这些熟悉并精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在不觉中颠倒了乾坤。与马克思的切入点不同,韦伯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改变对人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具体来说是信奉新教的地区普遍性地出现了资本主义合理化的趋势,并促进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然而他并没有像马克思那样简单地下了定论:新教伦理(或宗教改革)并非是资本主义的唯一决定因素。关于这一点,既使在韦伯的反对者那里,批判的声音也显得分外无力:在加尔文宗教改革之前,合理化已经出现在基督教文明当中,阿隆认为,韦伯在这一点上也十分清楚:他不否认解释的多样性,但强调解释的完整性。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作者片面地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等同于经济唯物论是很明显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的最终根源应从时代的经济条件中寻找,不应仅仅停留于时代的宗教这类意识形态上。正如韦伯本人也意识到的,应当而且有必要去探究新教的伦理在其发展中及其特征上又怎样受到整个社会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影响,缺少了这方面的探究难免会陷入对文化和历史仅作片面的唯心论的因果解释。此外,韦伯把对历史和文化的唯物论解释视作一种片面性的解释,也是我们必须予以反对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二

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老师讲到过在德国,有过两位伟大的马克思,第一个是我们熟知的《资本论》的作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而另一位则是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伟大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卡尔马克思侧重经济基础,而马克思韦伯则强调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的作用。在一次偶然中,我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了马克思韦伯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对宗教和资本主义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微妙关系感到好奇,于是便借阅了此书,进行一番阅读。

此次阅读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集》中的第一部,其后还有关于中国宗教(儒家与道家)、印度宗教以及古代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相关专著。韦伯的这一比较系列专著试图通过比较阐明: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古老民族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那么,第一部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作用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又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呢?

在韦伯收集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西方各个国家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发现: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这其中与宗教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据我对西方宗教文化的了解和印象,我一开始简单地认为这必然是和天主教主张专修来世而禁欲苦行,而新教徒则专注于世俗的经济生活,热衷于物质享受有关。其实不然,韦伯的研究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他告诉我们,这是宗教改革下的新教宗教品性使其然。即如孟德斯鸠在《法意》中所说的,英国人在世上所有民族中去得了三项最长足的进展,即虔诚、贸易和自由,这在韦伯的观点来看,就是贸易的优势和自由政治制度的顺应与人们对宗教的虔敬连为一体。

在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不能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仅仅是某种宗教改革的某些作用的结果,或甚至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知道是宗教改革的产物,韦伯所讨论的仅仅是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在本书中,韦伯讨论研究了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诸派等新教,我从其比较中得知:新教教派反对占有财富以及由此招致的放纵和懈怠,其看到了其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的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以此伦理观念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带有资本主义精神的职业观:唯有劳作而非悠闲享乐方可增益上帝的荣耀,虚掷时光是最不可饶恕的罪孽。正是此种新教的伦理道德、职业观促使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和传播,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对比于中西两方方,在韦伯的论著中还有关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的研究,这是我所正想要透过西方的视角了解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机会,因此,此书读完了,有时间我会拾起韦伯的关于中国宗教的论著。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马克思韦伯谈论了全书的重点,就是新教伦理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首先韦伯先生阐述了由新教伦理产生的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珍惜时间,新教徒认为虚度光阴是万恶之首,在原则上是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人生短促,这短暂的人生无限宝贵,社交活动、无聊闲谈、沉迷于享乐,甚至是超过健康要求时间的睡眠,这些行为都是应遭受道德谴责的。

二、坚持劳动。人必须坚持不懈的践行艰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劳动是被推崇的禁欲途径,是抵御不洁生活的各种诱惑的有效手段。

三、敬业。上帝的神意为每一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业,人必须各司其业。一个人是否得到上帝的青睐,就是看其是否尽力做好自己的职业,或在职业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合法的谋取更多的财富是一件道德的事。这是上帝的安排,也是尽力的在履行自己的职业。而如果拒绝,选择那些不那么容易获利的途径,那么这是背离你从事的职业,也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拒绝接受上帝的馈赠并按他的训令为他而使用它们,上帝的圣训是:你需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五、节俭。可以为上帝而谋取财富,但不可为自己占有财富。占有财富将导致懈怠,享受财富会使人屈从肉体享乐的诱惑,使人放弃对正义人生的追求。所以生活必须抵制各种诱惑,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这些道德规范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个奇妙的结果,就是新教徒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去赚钱,但又简朴的生活,保持较低的消费,同时新教徒彻底的理性化又保证了新教徒较高的工作效率,这一切自然造成了新教徒的资本积累,新教徒有了资本积累而不用于自己的享受,就只能是投资,从而造成资本的进一步积累,这最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教伦理还为资本主义社会造就了两类人:一类是具有彻底理性化思想,理性的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同时又生活简朴严格自律的资本家;一类是同样努力工作,尽力把自己的职业做得最好,并认为这是履行自己的天职的劳动者。这两类人同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而言之,马克思韦伯最终的结论是,新教伦理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马克思韦伯在文章的最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就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会造成物质的极大丰富,丰富的物质必然会侵蚀新教伦理的简朴生活的道德规范,并最终侵蚀整个新教的伦理,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马克思韦伯最后发出这样的警告。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终于介绍完了,马克思韦伯先生从宗教的角度谈论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这个视角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新颖的。用马克思韦伯先生的结论可以解释目前世界上很多的现象,比如新教的国家往往是最富裕的国家,又比如美国在近两百年时间内的崛起。当年顾准先生就很遗憾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不知道顾准先生读后会有什么想法。

可惜马克思韦伯先生没有看到后来的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崛起,如果看到了,估计他的想法会有所改变。就是民族的特质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许马克思韦伯先生在看待一个社会的发展的时候除了从宗教的视角以外还会加上一个民族视角。

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读书笔记一:

这本书探讨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新教的各个教派对宗教伦理的发展和探讨,在无形之中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提到资本主义,很多的人的第一印象,资本主义是如何地恶毒和可恶,不顾一切地追逐金钱利益,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也往往是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标签。

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追逐金钱利益——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这种物欲只会存在于人类本身,一切时代,一切国家成员,无论有无实现欲望的可能,这种欲望都存在。对物质的欲望并不是资本主义,更勿论资本主义精神。

但是资本主义确实是通过连续、合理的商业活动来产生利润并使利润再产生——这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总而言之,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攫取金钱的投机活动,不会放过任何一次盈利的机会。

当然这一切并都不是其利益熏心,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和原因。倘若没有合理的资本主义形式,这所有的一切特点都不能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不会有与之结合而产生的现代西方社会结构。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始至终都受到科技发展可能的影响,这与清教徒们对科学采取了青睐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建构也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中其重要作用的两点。

尽管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依托于理性的技术和法律,但是要实施一些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借助人为的力量。倘若这些理性行为受到了精神因素的阻碍,那么理性经济行动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来自于内部的阻碍。

在印度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利益为何没有起到相同的作用?为何两国的科学、技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朝向近代西方所特有的合理化方向发展?

这里面,西方宗教力量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精神往往是印度和中国所不具备的,往往这看起来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却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正是这些宗教教义的规定,比如劳动、节俭,人们出于对上帝的一种虔诚,把这种宗教的虔诚当作自己的行为,在增加上帝荣耀的同时,促进了财富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资本主义精神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教会失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了,与此相反,另一种新型的控制力取代以前的方法。树立一种从私人空间到公共领域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来世观念、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与讲求实际利益的资本主义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两者之间反而存在一种及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信仰的内在特质正是回答我们心中疑惑的关键所在。

在谈论英国人时,孟德斯鸠表示:英国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即虔诚、商业、自由。”这种非凡的资本主义商业意识为何以各种形式渗透入一个群体或集团中与支配他们全部生活的强烈信仰共存,这是作者下面要回答的问题。

资本主义精神

“一定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钱可以再造金钱,而孳息可以再造孳息,如此这样生生不息。”毫无疑问,这些话出自于杰明·富兰克林,体现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但是这并不意味它包含着所有资本主义精神。

富兰克林宣言的并不只是如何发迹,更是一种独特的伦理。它不仅反映了普遍不过的从商精明,更是一种精神气质。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只要合法赚钱就是某种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体现。

事实上,职业道德在近日也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理所当然。职责在资产阶级社会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

资本主义的贪婪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但是贪婪和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在资本主义之前就存在的。中国封建时期的官员、古罗马的贵族,以及现代的农民的贪欲,毫不逊色于任何人。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是有可能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不受任何伦理道德约束残酷谋取金钱的现象。

事实上,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合乎道德的明确的生活准则,它必须面对的最强大对手就是我们对待新情况、新环境的态度,称为传统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金钱不是驱动一切发展的动力,有时它也会失灵。

不论是工人还是企业家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对经济活动起着推动作用。以合理、系统的方式去追求利润的态度,这种态度最适合资本主义企业的表达。而另外,资本主义精神又给企业注入最适合它的动力。

路德的“职业概念”和世俗的禁欲主义

马丁·路德

“职业”一词,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这种职业思想便形成了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所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并不是要人们经过苦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世中所处地位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这可以算是天职。

这种宗教的成果,不仅体现于此,甚至可以说,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理论,完全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四种禁欲主义的新教形式,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浸礼宗诸派这些派系在实际行为中存在巨大差异,但是仍然有相似之处。对禁欲主义的不同理解和看法,为了保持教会的纯洁性,不同的教派进一步分化,当他们对禁欲主义的理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禁欲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

在西方社会,劳动历来就是备受推崇的禁欲方法,并且一直发挥着这样的作用。清教徒认为,唯有辛勤劳作而非闲适享乐才能成为上帝真正的信徒。

巴斯特曾经反复强调并常常慷慨陈言:人生必须坚持不懈地实践艰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也是他人生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工作。劳动尤其能抵御清教徒们归结到不洁生活名下的一切诱惑,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清教徒对禁欲主义的称颂以及他们自身所形成的职业观,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生活步调划一的强烈倾向,极大程度上助长了今天资本主义对生产标准化的关注。强调禁欲在固定职业中的重要作用,为近代的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到的依据,而且以神的旨意来作为追逐利润的动机也使商人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正当的理由。

毫无节制地享受人生及它所提供的一切——这会使清教禁欲主义所竭力反对的人生态度。对于财产的合理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的使用,他们都是赞同的,并认为是上帝的旨意,也是个人与公共利益的需要。

当这种获利的自由与消费的限制结合在一起时,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会产生资本积累的结果,而强加在消费上的种种限制则促成资本被用于生产性质的投资,进而增加财富总量,这种影响之大,竟无以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证实。

那些伟大的宗教运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其禁欲主义的教育的影响。宗教禁欲主义的力量为这些资产阶级商人提供了有节制、态度认真、工作异常勤奋的大量劳动者,这些劳动者会用对待上帝赐予的毕生目标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

在构成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整个近现代文化精神的诸多要素中,有一种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就诞生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之中——这也是这本书试图论证的观点。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资本主义开始丧失了其宗教的基础,因为依赖于机器基础取得彻底胜利的资本主义,再也不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持了。

对此,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财富的追求所体现的宗教和伦理含义已经被剥除了,而与纯粹的世俗情欲相连。那么未来,是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观念还是一种机械的麻木呢?作者也无从得知……

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读书笔记二:

1,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的书中我觉得可以近似的认为是一种理性主义精神,这种理性主义精神不是“有意识的从个人的世俗利益方面来认识和评判世界”,若理性注意指的是这样的一种世界观,则最具有理性主义精神的就是一些“自由自在的民族”,比如法国,意大利,事实上,这样的民族是最不具备理性主义精神的,所以,韦伯的理性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在严格的簿记和核算的基础上的对金钱的追求,“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他所欲达的经济成功”

由此可见,理性主义精神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仅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仅仅是目标,可是过程是不可被忽略的,也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必须是严格的簿记和核算,只有通过这种达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才是所谓的理性主义精神,而且这里的利益是经济利益,因为个人利益我觉得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名誉,声望等等,对于这些利益的追求,不应该看作是一个人的理性主义精神,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他们追求的东西也许在不同文化的人看来是不重要的,但只要追求者自己认为这算作自己的利益,那么即可以说他们具有理性主义精神,这样就难以解释是什么促使了大量的财富积累,为什么只有在特定的国家产生了我们所谓的资本主义。而且,对于其他西方学术书中提到的理性主义,基本可以套用韦伯的定义,只是其他书中没有明确说明究竟什么算作理性主义,例如经济学中的最为重要的假定就是假设人都是具有理性的人,这里的理性就指的是韦伯所说的理性主义。以前看书,总是姑且认为自己大致明白理性主义的含义,这样的大致明白是很无力的,对于很多书的理解也就浅了,其实,一个词语或是一个概念的定义,就是一本书的钥匙

存疑:这样定义下的理性主义精神与通常所说的功利主义有什么区别呢?

2,“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道德,而是要完成个人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路德认为,修道士不仅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是在逃避世俗的责任。但是路德并不具有一点点资本主义精神,因为他有强烈的经院主义思想

这样的教义,其实是在鼓励一种入世的态度,但是并没有提及鼓励对财富的追逐,对财富,《旧约》说,“人人都应当安守自己的生活现状,让不信神的人去追逐物质利益”,路德并没有从这个观点脱出,他不过是用另一种说法解释了这个观点,就是说一般人,上帝让你拥有了职业,就应该去做好,安守本职。

旧宗教的一种观点认为,短暂的人生只是朝圣的旅途,职业形式并不重要,而且物质利益的获得往往需要牺牲他人,因此是一件值得受谴责的事情。由此,当时许多人死后,将大量的财富捐给教会,可以证明这个思想。

路德的宗教观,虽然和漠视世俗的保罗有所不同,可是确实和理性主义,资本主义精神也有本质的不同。

记得以前学的历史书上说,资本主义在大规模的发展之后,新兴贵族,资本家,对于天主教会强烈不满,一来不满于天主教会的苛捐杂税,二来不满于天主教会的繁文缛节,所以,出现出现了路德的宗教改革, 也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化,由韦伯的书中看来,他的观点与此截然不同,他首先 认为,是宗教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心理习惯和行事方式,从而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发展。

存疑:什么是经院主义?

3,加尔文主义,最重要的特点是预定论,即耶稣的死亡并不是救赎人类,而是上帝预定他要死亡。上帝以不可思议的神喻规定了每个人的命运,与世俗无关。这样的思想导致了人们内心空前的孤独和无助,没有人能够帮他,而且对上帝神喻的猜测也是不恭敬的。这便使魔法魔力的东西被严格排除在外,因为不可能因此得到救赎,这样便排除了迷信的存在,引发了科学精神的产生。

这个推导过程大致是从书上总结下来的,但是,我仍然很惊讶,从预定论能推导出科学精神,从文章来看一步一步是很严格有逻辑的,不过总感觉预定论和科学精神搭不上,真神奇

进一步,加尔文主义认为,胞爱只能为增加上帝的荣耀而存在,而不为肉体服务,而且财富为自己而不为上帝,花钱享乐是危险的。韦伯由此推出了这样便产生了客观的,非人格化的工作。我觉得,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很有利于财富的大量积累的,财富只为积累而不是为生活享受,其实是资本主义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存疑:加尔文主义与新教,清教的关系

4,预定论导致人们缺乏自信是否得到上帝的恩宠,因此世俗工作看成是最适合于抵制宗教性虑感的东西,也也促使了人们奋力工作。

5,另一禁欲的教派认为,人们应该永不停息的为上帝工作,因此推出,浪费时间是可耻的

6,还有一个禁欲教派的巴克斯特认为,人们应该热爱劳动,劳动本身就是目的,富人也需要劳动,这些劳动本身就是增加上帝荣光的事。人们应该为上帝劳动致富,上帝给你一条路,你就应该沿着他获取更多的利益,韦伯由此推出这促使了固定职业,因此也就促使了近代以来的劳动分工。

7,当然财富的增加,使得禁欲式的宗教观减弱。

我想,毕竟人是需要享乐的,因此,仍然存在消费者,这时的禁欲式的宗教观还在较为贫困的人中流行,这样资本主义社会既不缺乏消费者,也不缺乏奋斗者,资本主义社会就在螺旋中上升了

8,清教,新教的一支,想要清除国教内的天主教旧制,以及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这是一条注释,大致解释了清教,不过我仍然不很明白他与新教,天主教的关系,存疑

9,宗教关心的事情最核心来说,是灵魂的救赎,它与世俗生活,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很有区别的,但是,宗教的文化影响力巨大,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事方式已经价值观,可以对人们的行动和心理产生巨大的约束力

总结,这本书不可外借,是我在图书馆看完的,所以比较潦草,而且其中宗教的门派教义特别是门派间的关系传承非常烦杂,所以很多地方没有看懂,不过收获还是很大的,这本书的思想方法和以前看的都不一样,很多地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不过基本上我还没有摸清韦伯的路数,很多地方还看不透。

大致的意思,就是新教伦理使得对于上帝的义务完全世俗化了,只要奋力的赚钱,只要努力的积累财富,就可以增加上帝的荣光,劳动本身就是目的。正是这样的想法,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使得资本主义大规模发展。

但是我在想,宗教的教义太多,我猜测,这其中含有太多不属于资本主义精神或者说理性主义精神的东西,那么人们是怎么样选取教义中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生活指南的呢?

《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


在《新教育精神》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 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文中提到: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朱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老师写随笔、写论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写文章,需要华丽的词藻,夸张的语气。他还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

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该如何去写作呢?拜读过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迟迟不能忘怀其中的情节和人物。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书本的内容,我们特意为你呈上“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多月的《毛选》第一卷自学任务已完成了。提笔要写些读后感还真为难。以自己的理论功底,要从整本书写起,那一定是蜻蜓点水,其实网上的资料也有,但内心深感不安与不甘,毕竟认真地读过了。再说,第一卷中精彩的篇目还真不少。光是打上双星的就有三篇。我最终决定谈谈《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当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是《反对本本主义》(《毛选》第一卷)一文的基本精神。我觉得本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段话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又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

其次,它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反对本本主义》既反对把个人的局部经验绝对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又反对不懂得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只知背诵和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的教条主义。

再次,它为领导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有些领导干部不深入群众,不了解下情,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实《毛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提出的两条方法论原则之一就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而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对我们这些年轻同志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2

另外,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了深驻于农民心中的本本主义思想,即使是政府官员,开口闭口也是“拿本本来”。而《反对本本主义》提倡则是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告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因此,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自己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的确,有这种思想的人,容易以个人为中心,所以一定要改正!另外,“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点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古时有书生不出屋就知天下事的,但那是不可靠的,连皇帝都知道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你读万卷书却不行万里路,也是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知其意无穷。另外,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

怎么解决本本主义的问题呢?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认识世界和克服本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想中国革命之初,学习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结果失败,为什么?这是由两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因此城市的力量就比较大。而中国却是正好相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而这些势力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加上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所以农村对比与城市而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比较适合,而盲目的模仿苏联模式,就只能走入死胡同,走向失败。再比如说危难时期,什么东西都标上“最高指示”,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首先要求你坚决信服并完全执行。谁怀疑谁是敌人,要被已经失去理智的大众打死的。这样一来至少是限制自由,使其丧失发言权和自由权。这种纯粹的本本主义,不仅没有认识到立足实际,调查研究,还把一系列的错误带到了国家工作里去了。终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大地,从一开始人们的极度抗拒到如今的顺应自如,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愈来愈多,中国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走向国际社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解决本本主义思想,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党的先进思想,还要学习、借鉴各个国家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提供持久的支持和动力。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3

在21世纪的今日,重读毛主席的文章,仍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的文章始终闪现着智慧的亮光,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如今我仔细地品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对他的文笔表以敬佩以外,也对其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感到赞同。

《反对本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毛主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争论,结合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文章开篇,毛主席对党内一些同志不明实际情况瞎指挥的情况表明了鲜明的态度: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如同利剑般的言语,直直地插进当时教条主义者的心。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另外,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一精妙的比喻,强调在决策之前对现实的调查需要持久并且深入地进行,然而反观当下,许多领导不顾实情不顾民意,做了很多拍脑袋决策。例如刚过去不久的广州亚运会,领导班子先是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在亚运会期间实行交通免费政策,但是后来又因执行太难而改为交通补贴,这件事情在民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归根到底还是决策者没有充分进行调查就发号施令,大大影响了广东政府的形象。可见毛主席的思想仍需当代人细细品味其间精髓,更好地指导当下工作。

当然也有很多同志在决策之前进行过调查,但仍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就出现在调查问题的方法上,毛主席在调查方法这方面也颇有心得体会。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这种典型的自我主义和经验者显然是在人民群众中站不住脚的,空中楼阁的思想是得不到群众基础的支撑的。其次,“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这点强调了作为领导亲力亲为的重要性,很多事情只有亲手抓才能发现细微之处的漏洞。再者,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那么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最后,毛主席还强调了调查要自己做记录,如此高位的领导也能放下架子进行亲自记录,而到现在这种品行越趋减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机械的执行上级的政策,文本办事,出了篓子还牛气十足,没有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领导还有何用?这完全是本本主义的典型!这种风气还得需要加强社会风气建设来改进啊。

不得不说,读毛主席的文章让人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之感,在如今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也还须回顾经典,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从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4

近期,我选读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其中,重点阅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每一个文都仿佛是一个活的灵魂,一个跳动着的生命,如此的充满力量,让我如梦初醒。这篇文章没有我想象中的长篇大论,文章一开头就以一句“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阐明了自己反对本本主义的鲜明立场,紧接着又以“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四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坚定决心,让我感觉很有震憾力,犹如亲耳听闻。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当时没有“教条主义”的说法,而称之为本本主义。xx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两种错误思想,分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个严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一句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也经常像文中所讲的蠢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的吗?遇到问题,应该先去调查,否则你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最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文章的第二部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精华,毛泽东在这里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述,并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比喻来做总结,我觉得十分贴切。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确实是个让人不得不相信的结论。我就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两个同学在谈论一件什么事情,走过去部分青红皂白的就支持某一个同学的观点,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也并不赞同这个同学的观点,自己也很尴尬。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关于怎样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怎样定调查纲目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这些回答,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看到有些人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甚至是自以为是,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如有些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犯错的孩子乱骂乱打一通,新来的管理人员随意下达工作命令,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充分的调查,才能说出和做出让广大人民都能信服的话语和行为。

我们必须谨记,没有正确的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空号。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5

最近学习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读完之后受益匪浅。《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号召人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的思想作风。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公式、结论出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世纪xx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反对本本主义》,深刻地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为了洗刷唯心精神,他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要“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如是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有很多同志保持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指导工作这一现状,提出实际工作者必须去了解随时变化的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片面简单地看问题是没有办法革命的。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更没有决策权。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还说,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因此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的人,都要亲身出马,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反观当前社会,许多领导都不重视调查的作用,主观臆断,随意下决定,引起不少社会问题,比如近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禁犬令”,领导们是怎么了?狗本来是人类的好朋友,却落得如此下场,仅仅就是因为大型犬只长相吓人,殊不知,许多大型犬只恰好是很温顺的,是不会伤人的。领导们未经过调查,就随便下决定,伤了哈尔滨多少百姓的心,这个需要深刻反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它的作用是不容许我们忽视的。

本本主义是一种是十分落后的教条主义观点,它背离了人类进步发展之要求和趋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观点,书本上的东西就是对的,凡是书本上的东西,就要接受,这是我们自小到大来所形成的错误的观点。须知道。书本上的东西也是人编写出来的,是人就会犯错,只是犯错的频率,性质不同而已。上级领导的命令也是,虽说领导的经验能力或多或少都比我们强,但是毕竟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我们在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最强调的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毛主席伟大的理论结晶。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众所周知,脱离实践调查的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任何事情,不经过调查我们不可能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毛主席历来重视调查工作,把进行社会调查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如今,革命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那种实事求是的调查精神是不会过时的,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孜孜不倦的调查之心。同时,调查也需要技巧,不能盲目进行。毛主席在文中同样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做好调查。

时代在进步,社会亦在进步,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反对本本主义》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坚持调查才不会为社会所淘汰,才能够保持自身的新鲜。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的一名新公民,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发展大趋势,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才能找出真正的发展之路,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亦才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6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1000字: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生来不凡,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足够厚重的历史积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一滴水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民族的复兴出一份力。所以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做一个什么样的青年呢?

我想,毛泽东老先生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定位就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人生在世,最可怕的莫过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是对着头顶的一方“本本”天空思考,却未能领略到探索真理的美好。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本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做一个懂得深入实践,调查思考的人。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倘若不能深入实践,一切行为都要靠“本本”,真理怎会有机会出现,而随之而产生的后果也必将是十分可怕的。试想,如果共产党人发展初期,按照本本主义来完完全全地抄袭苏联的发展模式,坚持搞城市暴动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损失必将是惨痛的。幸而毛主席做了多年的基层干部工作,懂得广大的农村同胞才是革命的中坚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党才能养精蓄锐,慢慢成长为一支更强大懂得队伍,为以后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毛主席在本本主义中还说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医学生,一方面,我们会接触到科研这一块,而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浅显地根据书本来判断实验结果,那么科学何谈进步?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了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后来,又经过了许多的波折,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是由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此时的细胞膜的结构已经被探索的很分明了,但是,热爱探索的桑格和尼克森却不以为然,他们发现静态的结构在解释细胞代谢时有些行不通,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流动镶嵌模型。

如果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都过度依赖“本本”,那么细胞膜的神秘结构就不可能一环扣一环,慢慢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做到敢于实践,善于思考,不要总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判断。读书,很好;死读书,确实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生,今后我也会走上临床岗位。当我走上临床岗位,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时,很多病人的情况都不会跟课本上的描述得一模一样。在实际做手术时,有经验的医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比如说病人如果得了阑尾炎,在进行阑尾切除时,此时的阑尾因为发炎的原因也不会像课本上那样长在固定的位置,如果按照课本上所说的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直接切除。到时候,阑尾没切掉,反而把病人健康的部位切掉了,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应该学会勇于探索,亲身实践,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

愿更多的官员能深入基层,像耶鲁村官秦玥飞一样,深入调查百姓所需,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帮助老百姓。

愿更多的商人能不忘创业的初心,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实践开发,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愿更多的科学家能不断实践,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强国计划的实施贡献力量。

拒绝本本主义,亲身实践,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让社会充满美好,让祖国越繁荣富强!文/张雨辰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7

《反对本本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强调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的初步形成。

为了进一步解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理论。他反复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调查对象应该包括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士兵等,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又要有斗争经验的年轻人,调查中要虚心向群众请教。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寻求真理,将群众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调查研究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反对本本主义》的一大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思想或得灵魂之二?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此外,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不仅阐明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还阐述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在当时盛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下,毛泽东同志敢于如此明确地提出独立自主的思想,充分反映了他的伟大革命胆略和科学的求实精神。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三?独立自主?的初步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所反映的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孕育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摇篮。通过阅读此文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对于进一步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步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8

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我的理解是死读书,不懂得变通。古代社会的老学究皓首穷经,只知道玄谈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条地做事情的例子古已有之,只是教条主义则是近代才出现的一个词,代表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做事的态度。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用的是本本主义,当时还没有教条主义这个词,教条主义是后人的总结。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军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只知道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教条主义的倾向而写的,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从实践观的角度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所讲的就是要求我们在中国革命中让我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其实我认为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就是对一些同志对于根本不调查,随随便便的就瞎说一气,针对这个事提出的一个政策。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对策。他提出了以下几点: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3.反对本本主义

4.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5.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6.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调查的技术

7.调查的技术

文章第一部分,毛泽东同志就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亘古不变的正确的论断。作者还警醒地说道: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不要乱下结论。所有的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否则我们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没有依据的,是想当然的。如果拿这个结论去指导实践也必然导致我们工作的错误,我们的工作也必然是脱离群众的,也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由此可见,调查研究对我们的党员同志是多么重要,做一个党员如果只凭想当然,不深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或者调查不够就做决策,这个决策必然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决策,这对我们的事业一点好处都没有,严重的后果会导致脱离群众,形成官本位主义。今天我们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要多做调查,多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既能让党员更好地接受教育,也能够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更好地来监督党员。

我们决不能想当然作决定,也绝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而后者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实际情况。现在的问题并非是这样的,而是完全相反,是假惺惺地调查研究。现在我们不是怕调查研究而是直接就没有人去调查研究。20xx年是上海的世博年也是中国的世博年,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参加了世博志愿者,积极为世博做贡献;我们学校也是世博会期间的一个旅游点。以此为契机,我们党员同志以及积极分子们应该走出校园,对世博会进行专项调查,为我们学校、为世博会做出更多有力的贡献。

本本主义就是认为只要是书上的就是对的,事情解决不了了,就拿本本来。我们认为上级领导的话是正确的是因为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很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成为了反革命分子,这说明本本不一定好,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要解决本本主义只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但离开实际调查的事在党内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对这件事情指出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进行社会实际调查。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并且明确的告诉了那些是我们应注意的。我们虽然主要方向虽说是农村但城市我们同样需要了解。正确并全面的分析了我们革命的目的和社会当前的状况,以此来说明实际调查的必要性。最主要的是告诉了你调查的具体步骤,将策略具体化。现在我们也才在做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策略越来越具体化。这主要是针对领导的。领导人们不应该凭自己在书上看的东西来乱下定义,应有实际调查的支持。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笔者也大声疾呼: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要靠中国同志去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告诉我们,你如果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查。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若不这么做导致的后果,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你要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你就会空空的去,回来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得到解决问题的许多材料。

如果只知道要出去做调查而不懂得如何去调查,那调查的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毫无帮助的。因此,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强调要懂得调查的艺术。调查的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二是调查的对象要合适;三是调查对象的数量要适中;四是要定调查纲目;五是要亲自出马;六是调查要深入;七是要自己做记录。我认为这些调查的技术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用。如今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端正态度,脚踏实地,洗刷唯心精神。

综上,《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毛主席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读者带向他要说的话题上,由浅入深,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他的想法并接受他。重读马克思主义的精典著作,领略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气质;使我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得理解,帮助我更好地在思想上入党。

2023《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 篇9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文章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文章指出了本本主义的危害: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文章号召党员干部,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到群众中去做实际调查。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就能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文章第一次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尖锐地批评党内讨论问题时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强调必须把上级所作的决议、指示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文章强调:“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调查的对象是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乃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要以身作则,坚决坚持毛主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动摇。深入实际,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1500字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文章中,毛泽东同志高度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

文章开篇就很尖锐的指出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实事求是,调查过了,知道事实的原委了才能有更加正确的判断与结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官员为群众办事要实事求是,要到群众中去了解,不能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根据别人的一面之词或自己自以为是的习惯思维去做出判断。你可以不用很奔波的到处跑来跑去的走访观察,但你一定得真正的在那件事情上了解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不好好的调查就发言并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1958年中央领导人发动的***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与教训。

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国情就提出了赶英超美口号,认为只要发动群众性运动就能把中国的经济搞好。谁知紧接着就是浮夸风的出现,亩产过万,家猪赛过大笨象,这可能吗?下级领导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实事求是的向上反映,只是一味的听从上级的指派,做不到就夸大说,这就是本本主义!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上级不了解情况,下级又不反馈正确的信息,就只会一错再错,指挥失误,最终***的结果是三年饥荒,民不聊生。

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中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现在的很多地方也不做调查就拿着稿子念我们今年的GDp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几,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升高,我们进入了小康社会在例如粤西地区等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并没有感感到进入了小康社会,以依然有人在吃穿问题上有困难,CpI增长了怎么没有算上去就得出了生活水平明显上升了?一切应有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不仅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要实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还提出了要走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我们的发展最终只得靠我们自己,所以中国最终脱离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自己搞发展,要亲近群众,知道群众所需所求,群众是我们最大的后盾,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确立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主要是批判了当时红军中的一些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做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当然现在也不乏这样的官员,坐在办公室里找几个人讨论一下就拍板的大有人在,我们依然要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为主导,实事求是做调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同时毛泽东同志还介绍了实际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细节。

社会中有很多的阶级,有工业无产阶级、手工业工人、小商人、贫农等阶级,在调查的是后要注意解剖各阶级的利益关系,从不用的角度了解无产阶级的需要,做出正确而坚决的策略。

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做调查的提出,以及他的调查方法,他的初衷是批判一些红军的弊端,但我想他的思想及方法放到我们的学术研究中也是适合而有用的。

近年来的学术造假越来越多,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与被抄袭的论文雷同度达40%。在此且不讨论他的学术品格问题,不是说他为什么抄袭是因为他的学术品格不好,而是,他无法很好地驾驭他的论文主题,他没有实事求是的靠自己,没有实事求是的做好调查,所以没有资料去写,然后他抄袭了。他没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他的博士论文。

毛泽东同志的调查方法及技术我们更应该学习,不是说去调查了就行了,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开展讨论式的调查会更好,每一个人对问题的视角都不同,集众人之所见会使问题更加明朗,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及更全面的结论,尤其是对社会学研究者来说更重要,社会本就是一个大杂脍,要做好一个社会研究者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好。另外,还要亲自出马去做深入的调查,很多人以为学者做研究就只限于看一下报告,查找大量的文献,上网搜索一下资料就完事了。其实不然,实地做调查跟在文献找到的资料完全是两回事,要得到最真实的资料最靠谱的就是自己亲自到实地考察,现场的感官感觉会给你不一样的信息,再说,记载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都可以重改呢。

例如要做某个村庄小社会何以可能的研究,一般会以小组研究团的形式去做研究会比较好,要真正的去到当地村庄收集资料,通过走访、观察去得到第一手资料,过程中不断的讨论、修正,最后才能得出最完善的结论,这样的研究结果才是最接近事实的结果。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我们不仅学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被启发了我们在不仅在学术上要持有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做研究,更是我们做人的品质要求,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合集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敬请浏览。

有关作品的优秀读后感您感兴趣吗?在读了作品之后,心中汹涌的感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后感的主体是干,要写实感,要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小编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多月的《毛选》第一卷自学任务已完成了。提笔要写些读后感还真为难。以自己的理论功底,要从整本书写起,那一定是蜻蜓点水,其实网上的资料也有,但内心深感不安与不甘,毕竟认真地读过了。再说,第一卷中精彩的篇目还真不少。光是打上双星的就有三篇。我最终决定谈谈《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当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是《反对本本主义》(《毛选》第一卷)一文的基本精神。我觉得本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段话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又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

其次,它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反对本本主义》既反对把个人的局部经验绝对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又反对不懂得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只知背诵和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的教条主义。

再次,它为领导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有些领导干部不深入群众,不了解下情,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实《毛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提出的两条方法论原则之一就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而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对我们这些年轻同志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2

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我的理解是死读书,不懂得变通。古代社会的老学究皓首穷经,只知道玄谈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条地做事情的例子古已有之,只是教条主义则是近代才出现的一个词,代表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做事的态度。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用的是本本主义,当时还没有教条主义这个词,教条主义是后人的总结。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军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只知道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教条主义的倾向而写的,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从实践观的角度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所讲的就是要求我们在中国革命中让我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其实我认为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就是对一些同志对于根本不调查,随随便便的就瞎说一气,针对这个事提出的一个政策。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对策。他提出了以下几点: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3.反对本本主义

4.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5.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6.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调查的技术

7.调查的技术

文章第一部分,毛泽东同志就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亘古不变的正确的论断。作者还警醒地说道: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不要乱下结论。所有的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否则我们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没有依据的,是想当然的。如果拿这个结论去指导实践也必然导致我们工作的错误,我们的工作也必然是脱离群众的,也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由此可见,调查研究对我们的党员同志是多么重要,做一个党员如果只凭想当然,不深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或者调查不够就做决策,这个决策必然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决策,这对我们的事业一点好处都没有,严重的后果会导致脱离群众,形成官本位主义。今天我们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要多做调查,多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既能让党员更好地接受教育,也能够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更好地来监督党员。

我们决不能想当然作决定,也绝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而后者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实际情况。现在的问题并非是这样的,而是完全相反,是假惺惺地调查研究。现在我们不是怕调查研究而是直接就没有人去调查研究。20xx年是上海的世博年也是中国的世博年,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参加了世博志愿者,积极为世博做贡献;我们学校也是世博会期间的一个旅游点。以此为契机,我们党员同志以及积极分子们应该走出校园,对世博会进行专项调查,为我们学校、为世博会做出更多有力的贡献。

本本主义就是认为只要是书上的就是对的,事情解决不了了,就拿本本来。我们认为上级领导的话是正确的是因为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很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成为了反革命分子,这说明本本不一定好,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要解决本本主义只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但离开实际调查的事在党内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对这件事情指出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进行社会实际调查。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并且明确的告诉了那些是我们应注意的。我们虽然主要方向虽说是农村但城市我们同样需要了解。正确并全面的分析了我们革命的目的和社会当前的状况,以此来说明实际调查的必要性。最主要的是告诉了你调查的具体步骤,将策略具体化。现在我们也才在做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策略越来越具体化。这主要是针对领导的。领导人们不应该凭自己在书上看的东西来乱下定义,应有实际调查的支持。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笔者也大声疾呼: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要靠中国同志去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告诉我们,你如果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查。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若不这么做导致的后果,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你要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你就会空空的去,回来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得到解决问题的许多材料。

如果只知道要出去做调查而不懂得如何去调查,那调查的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毫无帮助的。因此,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强调要懂得调查的艺术。调查的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二是调查的对象要合适;三是调查对象的数量要适中;四是要定调查纲目;五是要亲自出马;六是调查要深入;七是要自己做记录。我认为这些调查的技术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用。如今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端正态度,脚踏实地,洗刷唯心精神。

综上,《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毛主席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读者带向他要说的话题上,由浅入深,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他的想法并接受他。重读马克思主义的精典著作,领略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气质;使我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得理解,帮助我更好地在思想上入党。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3

我在阅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深受启发,因为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相对而言浅显易懂,却又不失深邃和深刻,是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不仅对党的工作有深入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处理自己的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927年到1935年,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坚决抵制了国际国内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就是那时候毛主席的代表著作。例如:如果没有调查就不要胡乱的发言。不了解情况没有调查现实情况不知根知底 , 就对某个问题发言便是瞎说一顿,所以我们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要有依据。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本,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不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妄下结论,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只是叹气 不能解决 。

同时 遇到问题不要呆在那里冥思苦想,不要格物致知。要通过实践和调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当然上了书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但并不代表上级领导说的就完全是对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不要一味盲目执行。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需要理论并不代表需要马克思这位先哲,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

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做调查,没有实际调查,是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在做某件事之前,不仅要有计划 还要留心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不要看见一点就胡乱得下结论 胡乱处置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争取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会剖析调查的对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决定出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调查,不偏不倚,两手抓两手都不误。思想要与行动相结合,不要把思想一直停留在以前 要紧跟时代思潮。全面发展,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根据实际知道自己怎么做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8]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是不对的 。

缺少一种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就会使人们逐渐的生活在一个圈子里 ,没有创新意识,思想慢慢会被禁制住,思想会变得腐朽。然而过分的创新意识也不去那是对的。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创新据有深厚的基础,如果不遵循以前的经验。只是一味的创新,那只是空穴来风,要不得,不能要,那只是空中楼阁,假的 虚的。 红军中显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提倡所谓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错误思想,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取,保持一颗进取的心,面对光明的目标出发,无论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只要一心向前就可以到达,不要以自己的那点社会经验就去炫耀或者不知进取,沉浸在自己的虚幻的世界里,最终梦会醒的,泡沫会散的 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不论如何实践是重要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实践了才能和理论相结合,促进自己的进步 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不管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里思想与实践要统一 ,这样才会进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什么事都要集思广益,遇到事要多问多讨论,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一直对的,无论是伟人还是科学家,平常人,逼近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思维是不宽广的,只有要论过吸收大家的想法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决议,在讨论的时候要明确中心问题,否则得不出正确答案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家有一老犹有一宝,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有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 社会上需要这种青年。调查要全面,只有这样才具有代表性,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这样会影响调查的结果。调查时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要在调查人的指挥能力范围之内,人多在调查作出结论的时候能得到正确的回答,但容易造成场面的混乱,至于人少,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能力。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4

最近学习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读完之后受益匪浅。《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号召人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的思想作风。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公式、结论出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世纪xx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反对本本主义》,深刻地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为了洗刷唯心精神,他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要“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如是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有很多同志保持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指导工作这一现状,提出实际工作者必须去了解随时变化的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片面简单地看问题是没有办法革命的。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更没有决策权。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还说,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因此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的人,都要亲身出马,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反观当前社会,许多领导都不重视调查的作用,主观臆断,随意下决定,引起不少社会问题,比如近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禁犬令”,领导们是怎么了?狗本来是人类的好朋友,却落得如此下场,仅仅就是因为大型犬只长相吓人,殊不知,许多大型犬只恰好是很温顺的,是不会伤人的。领导们未经过调查,就随便下决定,伤了哈尔滨多少百姓的心,这个需要深刻反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它的作用是不容许我们忽视的。

本本主义是一种是十分落后的教条主义观点,它背离了人类进步发展之要求和趋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观点,书本上的东西就是对的,凡是书本上的东西,就要接受,这是我们自小到大来所形成的错误的观点。须知道。书本上的东西也是人编写出来的,是人就会犯错,只是犯错的频率,性质不同而已。上级领导的命令也是,虽说领导的经验能力或多或少都比我们强,但是毕竟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我们在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最强调的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毛主席伟大的理论结晶。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众所周知,脱离实践调查的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任何事情,不经过调查我们不可能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毛主席历来重视调查工作,把进行社会调查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如今,革命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那种实事求是的调查精神是不会过时的,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孜孜不倦的调查之心。同时,调查也需要技巧,不能盲目进行。毛主席在文中同样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做好调查。

时代在进步,社会亦在进步,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反对本本主义》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坚持调查才不会为社会所淘汰,才能够保持自身的新鲜。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的一名新公民,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发展大趋势,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才能找出真正的发展之路,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亦才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5

在21世纪的今日,重读毛主席的文章,仍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的文章始终闪现着智慧的亮光,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如今我仔细地品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对他的文笔表以敬佩以外,也对其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感到赞同。

《反对本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毛主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争论,结合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文章开篇,毛主席对党内一些同志不明实际情况瞎指挥的情况表明了鲜明的态度: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如同利剑般的言语,直直地插进当时教条主义者的心。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另外,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一精妙的比喻,强调在决策之前对现实的调查需要持久并且深入地进行,然而反观当下,许多领导不顾实情不顾民意,做了很多拍脑袋决策。例如刚过去不久的广州亚运会,领导班子先是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在亚运会期间实行交通免费政策,但是后来又因执行太难而改为交通补贴,这件事情在民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归根到底还是决策者没有充分进行调查就发号施令,大大影响了广东政府的形象。可见毛主席的思想仍需当代人细细品味其间精髓,更好地指导当下工作。

当然也有很多同志在决策之前进行过调查,但仍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就出现在调查问题的方法上,毛主席在调查方法这方面也颇有心得体会。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这种典型的自我主义和经验者显然是在人民群众中站不住脚的,空中楼阁的思想是得不到群众基础的支撑的。其次,“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这点强调了作为领导亲力亲为的重要性,很多事情只有亲手抓才能发现细微之处的漏洞。再者,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那么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最后,毛主席还强调了调查要自己做记录,如此高位的领导也能放下架子进行亲自记录,而到现在这种品行越趋减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机械的执行上级的政策,文本办事,出了篓子还牛气十足,没有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领导还有何用?这完全是本本主义的典型!这种风气还得需要加强社会风气建设来改进啊。

不得不说,读毛主席的文章让人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之感,在如今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也还须回顾经典,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从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6

另外,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了深驻于农民心中的本本主义思想,即使是政府官员,开口闭口也是“拿本本来”。而《反对本本主义》提倡则是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告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因此,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自己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的确,有这种思想的人,容易以个人为中心,所以一定要改正!另外,“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点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古时有书生不出屋就知天下事的,但那是不可靠的,连皇帝都知道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你读万卷书却不行万里路,也是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知其意无穷。另外,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

怎么解决本本主义的问题呢?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认识世界和克服本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想中国革命之初,学习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结果失败,为什么?这是由两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因此城市的力量就比较大。而中国却是正好相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而这些势力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加上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所以农村对比与城市而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比较适合,而盲目的模仿苏联模式,就只能走入死胡同,走向失败。再比如说危难时期,什么东西都标上“最高指示”,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首先要求你坚决信服并完全执行。谁怀疑谁是敌人,要被已经失去理智的大众打死的。这样一来至少是限制自由,使其丧失发言权和自由权。这种纯粹的本本主义,不仅没有认识到立足实际,调查研究,还把一系列的错误带到了国家工作里去了。终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大地,从一开始人们的极度抗拒到如今的顺应自如,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愈来愈多,中国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走向国际社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解决本本主义思想,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党的先进思想,还要学习、借鉴各个国家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提供持久的支持和动力。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7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1000字: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生来不凡,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足够厚重的历史积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一滴水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民族的复兴出一份力。所以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做一个什么样的青年呢?

我想,毛泽东老先生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定位就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人生在世,最可怕的莫过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是对着头顶的一方“本本”天空思考,却未能领略到探索真理的美好。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本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做一个懂得深入实践,调查思考的人。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倘若不能深入实践,一切行为都要靠“本本”,真理怎会有机会出现,而随之而产生的后果也必将是十分可怕的。试想,如果共产党人发展初期,按照本本主义来完完全全地抄袭苏联的发展模式,坚持搞城市暴动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损失必将是惨痛的。幸而毛主席做了多年的基层干部工作,懂得广大的农村同胞才是革命的中坚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党才能养精蓄锐,慢慢成长为一支更强大懂得队伍,为以后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毛主席在本本主义中还说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医学生,一方面,我们会接触到科研这一块,而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浅显地根据书本来判断实验结果,那么科学何谈进步?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了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后来,又经过了许多的波折,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是由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此时的细胞膜的结构已经被探索的很分明了,但是,热爱探索的桑格和尼克森却不以为然,他们发现静态的结构在解释细胞代谢时有些行不通,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流动镶嵌模型。

如果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都过度依赖“本本”,那么细胞膜的神秘结构就不可能一环扣一环,慢慢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做到敢于实践,善于思考,不要总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判断。读书,很好;死读书,确实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生,今后我也会走上临床岗位。当我走上临床岗位,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时,很多病人的情况都不会跟课本上的描述得一模一样。在实际做手术时,有经验的医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比如说病人如果得了阑尾炎,在进行阑尾切除时,此时的阑尾因为发炎的原因也不会像课本上那样长在固定的位置,如果按照课本上所说的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直接切除。到时候,阑尾没切掉,反而把病人健康的部位切掉了,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应该学会勇于探索,亲身实践,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

愿更多的官员能深入基层,像耶鲁村官秦玥飞一样,深入调查百姓所需,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帮助老百姓。

愿更多的商人能不忘创业的初心,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实践开发,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愿更多的科学家能不断实践,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强国计划的实施贡献力量。

拒绝本本主义,亲身实践,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让社会充满美好,让祖国越繁荣富强!文/张雨辰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 篇8

近期,我选读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其中,重点阅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每一个文都仿佛是一个活的灵魂,一个跳动着的生命,如此的充满力量,让我如梦初醒。这篇文章没有我想象中的长篇大论,文章一开头就以一句“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阐明了自己反对本本主义的鲜明立场,紧接着又以“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四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坚定决心,让我感觉很有震憾力,犹如亲耳听闻。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当时没有“教条主义”的说法,而称之为本本主义。xx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两种错误思想,分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个严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一句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也经常像文中所讲的蠢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的吗?遇到问题,应该先去调查,否则你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最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文章的第二部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精华,毛泽东在这里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述,并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比喻来做总结,我觉得十分贴切。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确实是个让人不得不相信的结论。我就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两个同学在谈论一件什么事情,走过去部分青红皂白的就支持某一个同学的观点,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也并不赞同这个同学的观点,自己也很尴尬。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关于怎样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怎样定调查纲目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这些回答,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看到有些人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甚至是自以为是,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如有些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犯错的孩子乱骂乱打一通,新来的管理人员随意下达工作命令,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充分的调查,才能说出和做出让广大人民都能信服的话语和行为。

我们必须谨记,没有正确的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空号。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8篇


今天栏目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我们经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要多读书,在拜读作品时,我也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感动。读后感就是将我们在阅读时产生的共鸣记录下来,结合文章去理解它。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1】

另外,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了深驻于农民心中的本本主义思想,即使是政府官员,开口闭口也是“拿本本来”。而《反对本本主义》提倡则是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告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因此,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自己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的确,有这种思想的人,容易以个人为中心,所以一定要改正!另外,“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点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古时有书生不出屋就知天下事的,但那是不可靠的,连皇帝都知道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你读万卷书却不行万里路,也是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知其意无穷。另外,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

怎么解决本本主义的问题呢?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认识世界和克服本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想中国革命之初,学习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结果失败,为什么?这是由两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因此城市的力量就比较大。而中国却是正好相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而这些势力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加上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所以农村对比与城市而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比较适合,而盲目的模仿苏联模式,就只能走入死胡同,走向失败。再比如说危难时期,什么东西都标上“最高指示”,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首先要求你坚决信服并完全执行。谁怀疑谁是敌人,要被已经失去理智的大众打死的。这样一来至少是限制自由,使其丧失发言权和自由权。这种纯粹的本本主义,不仅没有认识到立足实际,调查研究,还把一系列的错误带到了国家工作里去了。终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大地,从一开始人们的极度抗拒到如今的顺应自如,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愈来愈多,中国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走向国际社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解决本本主义思想,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党的先进思想,还要学习、借鉴各个国家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提供持久的支持和动力。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2】

《反对本本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强调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的初步形成。

为了进一步解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理论。他反复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调查对象应该包括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士兵等,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又要有斗争经验的年轻人,调查中要虚心向群众请教。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寻求真理,将群众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调查研究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反对本本主义》的一大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思想或得灵魂之二?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此外,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不仅阐明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还阐述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在当时盛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下,毛泽东同志敢于如此明确地提出独立自主的思想,充分反映了他的伟大革命胆略和科学的求实精神。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三?独立自主?的初步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所反映的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孕育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摇篮。通过阅读此文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对于进一步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步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3】

高中在课堂上就听历史老师谈过毛泽东,说《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意义,但一直没有机会去读原文。最近,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图书馆借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周末静下心来把它看完了,感触颇深。虽然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写的,但它对我们今天正确解决矛盾仍然提供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调查,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离开实际空谈理论,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条主义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于我看来,教条的做事古而有之,譬如说郑人买履。郑人买鞋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尺码却不相信自己脚的真正大小,离开了实际,闹出了笑话。而当时的中国又恰好处在一个文化不高、思想落后的时期,遵循本本主义这种情况就该是很普遍,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正是批判当时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于此同时,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联系实际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综上,《反对本本主义》主要表达的是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首先,毛泽东就强调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对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其次,文章“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精华,毛泽东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述,并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比喻来做总结,为决策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我觉得这样形容十分贴切。研究一个问题,必须要对该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其中,毛泽东尤其重复这句话“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简单的十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调查问题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的最终,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确实是个让人不得不相信的结论。我就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和同学谈论一件什么事情,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支持其中某个观点,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也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很尴尬。与此同时,联想到当今的政府,很多人只看到事情的一点表面,一个枝节,不经过实地考察,也不深入群众,不了解详情,甚至连调察研讨会也不开一个,就对上级的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当今我们一直在强调构建开明廉洁政府,如此说来,调查就是重中之重了,空有一肚子的理论,不联系实际,凭借自己的印象去下定义,结果呢?不仅惹得民怒,还败坏了党清廉的名声。这样一来,何来发言权,何来解决问题,何来为人民服务?所以,对于调查,是必须也一定要充分落实好,正如哪句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了解实情才好,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4】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文章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文章指出了本本主义的危害: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文章号召党员干部,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到群众中去做实际调查。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就能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文章第一次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尖锐地批评党内讨论问题时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强调必须把上级所作的决议、指示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文章强调:“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调查的对象是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乃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要以身作则,坚决坚持毛主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动摇。深入实际,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5】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1000字: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生来不凡,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足够厚重的历史积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一滴水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民族的复兴出一份力。所以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做一个什么样的青年呢?

我想,毛泽东老先生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定位就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人生在世,最可怕的莫过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是对着头顶的一方“本本”天空思考,却未能领略到探索真理的美好。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本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做一个懂得深入实践,调查思考的人。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倘若不能深入实践,一切行为都要靠“本本”,真理怎会有机会出现,而随之而产生的后果也必将是十分可怕的。试想,如果共产党人发展初期,按照本本主义来完完全全地抄袭苏联的发展模式,坚持搞城市暴动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损失必将是惨痛的。幸而毛主席做了多年的基层干部工作,懂得广大的农村同胞才是革命的中坚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党才能养精蓄锐,慢慢成长为一支更强大懂得队伍,为以后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毛主席在本本主义中还说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医学生,一方面,我们会接触到科研这一块,而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浅显地根据书本来判断实验结果,那么科学何谈进步?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了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后来,又经过了许多的波折,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是由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此时的细胞膜的结构已经被探索的很分明了,但是,热爱探索的桑格和尼克森却不以为然,他们发现静态的结构在解释细胞代谢时有些行不通,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流动镶嵌模型。

如果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都过度依赖“本本”,那么细胞膜的神秘结构就不可能一环扣一环,慢慢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做到敢于实践,善于思考,不要总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判断。读书,很好;死读书,确实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生,今后我也会走上临床岗位。当我走上临床岗位,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时,很多病人的情况都不会跟课本上的描述得一模一样。在实际做手术时,有经验的医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比如说病人如果得了阑尾炎,在进行阑尾切除时,此时的阑尾因为发炎的原因也不会像课本上那样长在固定的位置,如果按照课本上所说的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直接切除。到时候,阑尾没切掉,反而把病人健康的部位切掉了,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应该学会勇于探索,亲身实践,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

愿更多的官员能深入基层,像耶鲁村官秦玥飞一样,深入调查百姓所需,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帮助老百姓。

愿更多的商人能不忘创业的初心,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实践开发,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愿更多的科学家能不断实践,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强国计划的实施贡献力量。

拒绝本本主义,亲身实践,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让社会充满美好,让祖国越繁荣富强!文/张雨辰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6】

近期,我选读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其中,重点阅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每一个文都仿佛是一个活的灵魂,一个跳动着的生命,如此的充满力量,让我如梦初醒。这篇文章没有我想象中的长篇大论,文章一开头就以一句“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阐明了自己反对本本主义的鲜明立场,紧接着又以“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四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坚定决心,让我感觉很有震憾力,犹如亲耳听闻。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当时没有“教条主义”的说法,而称之为本本主义。xx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两种错误思想,分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个严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一句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也经常像文中所讲的蠢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的吗?遇到问题,应该先去调查,否则你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最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文章的第二部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精华,毛泽东在这里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述,并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比喻来做总结,我觉得十分贴切。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确实是个让人不得不相信的结论。我就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两个同学在谈论一件什么事情,走过去部分青红皂白的就支持某一个同学的观点,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也并不赞同这个同学的观点,自己也很尴尬。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关于怎样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怎样定调查纲目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这些回答,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看到有些人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甚至是自以为是,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如有些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犯错的孩子乱骂乱打一通,新来的管理人员随意下达工作命令,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充分的调查,才能说出和做出让广大人民都能信服的话语和行为。

我们必须谨记,没有正确的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空号。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7】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主席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观念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毛主席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读完之后,觉得这篇《反对本本主义》短小却言简意赅,提出了辩证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要求。闭着眼睛瞎说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一句直奔主题,霸气十足!

在这篇著作中,毛主席从认识论高度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及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做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由此提出了速速改变保守思想的要求。

这篇著作提出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概括,是毛主席应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文中还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并明确地指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积极参加实践,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同时,我们无论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我们应该反对主观主义,不从单纯的主观愿望和抽象的原则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杜绝一切都从书本的条文出发;反对经验主义,杜绝一切都从自己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努力培养自己的求实精神,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重视调查研究,出以公心,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毛主席所说的实际调查,本质就是躬身实践。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我们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才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并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来提高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所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兼职工作、志愿者服务、做义工、创建爱心团体等等形式,来增强我们对自己所身处的社会更深层的认识,来检测自身的实践能力,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毛主席所提出的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我想就是当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思想的来源吧。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各层领导阶级也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此基础上,我们青年学生要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循党的教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当今社会,本本主义、人云亦云以及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为了快捷方便,大多数人都避免了亲身实践,而去书本或互联网上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尤其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现在更是推出了搜搜问问新浪爱问知识人百度知道等网上互相帮助解决疑难的平台。我偶然发现,许多被纳为准确答案的回答有时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竟然还有悬赏帮助完成回家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质疑精神和钻研精神,更别提去亲自验证的热情和积极心态了。随着微博的兴起,不管男女老少,都织起了微博,微博缩短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扩大了消息与新闻的发布与宣传。但也有无聊之人睁眼说瞎话,更有人人云亦云,例如前不久李宇春手术出现麻醉意外抢救无效心衰死亡的谣言,迅速在网上流传,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此类事件数不胜数,甚是缺乏社会公德和良知。

虽然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它们并不能成为我们获取知识与经验的唯一途径,它们应该成为我们亲历实践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支撑。因为书本不一定完全是正确和客观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科普类作品之外,许多作品都含有作者的主观思想。但真理却是客观和发展的,真理是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作为正确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因而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反对本本主义依然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我们青年学生要有求实探索的精神和反对权威的勇气,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忠于实践,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劳动+奉献,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勇于突破陈规旧俗,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走人生。

反对本本主义的读书笔记【篇8】

最近学习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读完之后受益匪浅。《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号召人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的思想作风。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公式、结论出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世纪xx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反对本本主义》,深刻地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为了洗刷唯心精神,他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要“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如是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有很多同志保持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指导工作这一现状,提出实际工作者必须去了解随时变化的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片面简单地看问题是没有办法革命的。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更没有决策权。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还说,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因此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的人,都要亲身出马,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反观当前社会,许多领导都不重视调查的作用,主观臆断,随意下决定,引起不少社会问题,比如近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禁犬令”,领导们是怎么了?狗本来是人类的好朋友,却落得如此下场,仅仅就是因为大型犬只长相吓人,殊不知,许多大型犬只恰好是很温顺的,是不会伤人的。领导们未经过调查,就随便下决定,伤了哈尔滨多少百姓的心,这个需要深刻反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它的作用是不容许我们忽视的。

本本主义是一种是十分落后的教条主义观点,它背离了人类进步发展之要求和趋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观点,书本上的东西就是对的,凡是书本上的东西,就要接受,这是我们自小到大来所形成的错误的观点。须知道。书本上的东西也是人编写出来的,是人就会犯错,只是犯错的频率,性质不同而已。上级领导的命令也是,虽说领导的经验能力或多或少都比我们强,但是毕竟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我们在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最强调的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毛主席伟大的理论结晶。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众所周知,脱离实践调查的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任何事情,不经过调查我们不可能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毛主席历来重视调查工作,把进行社会调查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如今,革命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那种实事求是的调查精神是不会过时的,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孜孜不倦的调查之心。同时,调查也需要技巧,不能盲目进行。毛主席在文中同样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做好调查。

时代在进步,社会亦在进步,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反对本本主义》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坚持调查才不会为社会所淘汰,才能够保持自身的新鲜。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的一名新公民,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发展大趋势,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才能找出真正的发展之路,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亦才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资本主义的起源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