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在柏林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在柏林读后感600字

在柏林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柏林记忆》读后感1500字。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当不同的人在看完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柏林记忆》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柏林记忆》是一本俄国流亡贵族女性的传奇自传,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柏林记忆》读后感15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出生于白俄贵族家庭,十月革命后随父母离开俄国,成长之际相继辗转于立陶宛、法国、德国。具备良好的教养、掌握多国语言为她以后的人生之路开拓了多种可能,当然她大概没料想到日后会在如花岁月进入德国纳粹的阵营。

1940年1月3日(星期日),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和二姐塔蒂阿娜一同前往柏林,随身携带一台留声机和11件行李。蜜丝的日记便开始于这个时候。二战已经开始,德国纳粹的势头正强悍凌厉。蜜丝和二姐初抵柏林便焦虑于求职挣薪,战争与革命让旧式贵族们从云端跌落尘埃,昔日住城堡庄园,着华衣美服的贵族姑娘们必须开始为一日三餐、栖身之地而忧心忡忡。战初,姑娘们仍热衷舞会派对,拮据的日子里仍不忘添置新衣口红,不忘美发妆容。彼时她们尚不知道前方等待着她们的将是哀鸿遍野式的毁灭。

蜜丝和二姐先后进入德国纳粹外交部,作为一个流亡德国的白俄贵族后裔,蜜丝的家族原本有着广泛而高端的朋友圈,从王公贵族到政商界要人,但,二战开始后这些人的命运陡然剧变,书中不时可以看到流落海外一贫如洗的贵族母女、从炮火中只身逃出只剩一身衣服的王子、产业被征流离乡间的爵爷夫人。

蜜丝1940年的日记里还只有对物质匮乏的困窘、对未来出入的迷茫。1941年的日记里甚至出现了蜜丝亲自参加的霍亨索伦家族玛利亚-阿德根德公主与巴伐利亚康斯坦丁王子成婚大典。蜜丝详细记录了婚礼大典的整个过程,彼时轰炸已经开始,这段经历投放到战争背景上犹如一段沉入黑暗前的回光返照。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美好时光昙花一现,几乎引发人们能短暂地入安境、遁乱世的错觉。

1943年开始的日记里便是一幕幕狂轰滥炸的修罗场。柏林像块地毯,被一波波炸弹或熨烫、或震穿,蜜丝和她的朋友们在炮火中、废墟间与上帝赌生死。蜜丝是幸运的,能一次次从残垣断壁、焦墟瓦砾中爬出来、活下去,间隙中还要去她深恶痛绝的外交部狗耕田。日记中真实记录的柏林轰炸从纸上读来仍令人胆战心惊,故亲历的幸存者们必然都是余生难忘。1944年,蜜丝逃至维也纳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大轰炸紧接而至,音乐之都在密集的炸弹中创伤累累,这时候死亡都是一件奢侈之事,因为棺材已经用尽,轰炸阵列下的人们要么夺路逃命、要么魂飞魄散------

最为神奇的是,蜜丝在柏林期间于无意中结识了一批七月密谋者。这些人大部分是纳粹军政界的要人,包括时任柏林警察局局长长的海尔多夫(蜜丝差点成了他的秘书)、蜜丝的闺蜜罗玛莉?舍恩贝格、蜜丝的同事兼好友亚当?特罗特、蜜丝的挚友戈特弗里德?卑斯麦------

七月密谋是一次企图刺杀阿道夫?希特勒而发动政变的行动。于1944年7月20日由一班德国国防军军官和另外一些人展开行动。密谋失败后,相关人员被处决。

虽然蜜丝至死都没有真正透露她在该事件中的参与深度,但各方面推测她对此计划知道的远比她说出()来的多。和德国人考虑将刺杀希特勒后对德国未来的瞻前顾后不同,作为外国人的蜜丝在日记中明确表态:第一步就是要赶紧杀了这个疯子,后面的事情再做考虑。

刺杀希特勒的密谋、柏林轰炸、维也纳轰炸------这些今人隔空看来仍充满惊悚的场景,对于亲历者蜜丝而言则全是一场场梦魇。蜜丝的日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让我们得以接近更真实的二战德国、更多元地了解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也能一睹战争岁月、极端情景里形形色色的人与人性。

蜜丝个人文化素养较高,所以这本穿越1940 ~1945的日记内容质量上佳,叙事客观真挚、叙述典雅流畅,全然没有拉拉杂杂的絮絮叨叨、没有沉湎个人不幸的哼哼唧唧、更没有年轻女性的伤春悲秋。通过日记,我看到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在喧嚣混沌中能令自己保有一颗清醒、理智、明辨是非的头脑。不是没有过沮丧,也曾倦怠至奔溃,但再度爬起来时就又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战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以及蜜丝和她的亲友之间于患难中的帮衬互助。就如敬一丹所说:在同样的情景之下,在同样的角色关系里,人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选择冷、可以选择暖、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

这是本计划外的读物,当初大概是凑单买的。原是作为艰涩读物后的调剂品打开的,我以为日记类型读起来会轻松些,却发现此书一打开必须得一口气读到完。一是因为书中很多很多很多的(数目未具体统计)地名、人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尤其里面一些东欧旧族的姓名,长长一串可不好记,加之1941年起日记里的轰炸陆续登场,一场场空袭令我翻书页的节奏也不断跟着加快,仿佛自己身后被炸弹追着似的。和炮弹赛跑、和冗长繁复的人名赛跑,跑着跑着,我一溜儿跑到了最后一页。

蜜丝熬过了二战地狱般的岁月。

1946年1月28日,在奥地利的一所天主教的教堂内,一位从苏联逃出的俄国神父站立于圣坛前,东正教徒的新娘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和身着美军制服的驻巴伐利亚美国军事政府上尉彼得?哈恩登相挽而入。宾客中,身着法军制服的布罗斯伯爵上尉、担任过德国军官的保罗?梅特涅和汉斯?赫尔瓦斯三人轮流握住一顶极重的皇冠,放在新人头上。每个人都强烈感觉到这场仪式的重要意义,它结合了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人,而这四个国家不久之前才在一场惨烈大战中浴血交战。(汉斯?赫尔瓦斯)。读到这里令人顿时心生安慰,记录下这本厚厚日记的美丽、聪慧的俄国姑娘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哈恩登有了一个美满的归宿与结局。

命运将蜜丝姑娘推入黑暗,她奋力冲进了光明。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柏林》观后感


《柏林》观后感

终于看完了整部影片,《柏林》是我很早就想看的电影了。我看韩国的谍战电影是从《生死谍变》开始的,有一种现象,谍战的主角们,通常都是以夫妻形象出现。这次也不例外,《柏林》里仍有一对夫妻,但这次的主角,是两个男人。

整部影片的色调灰暗,人物对话很简短,里面包含着阴谋,怀疑,枪战,爱情,友情等复杂因素。两个男人的出场是互相对立的状态,分属于南北两方的两个人,为各自的国家工作,而一场军火交易的失败,是整部电影的开端。其实对于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我真的有点儿理不清楚,可能这也是我看了两三遍才看懂的原因。原来还是关于政治,关于权力,而总会有人无辜牺牲。演员表现很真实,感觉很容易入戏。只不过北方间谍太惨了点儿,到头来妻子被害,独自踏上了复仇之路。

南方间谍的出场,是和北方间谍对立的,他的任务是抓捕他,但他却失手了,天台那场戏很精彩。随着故事的逐步深入,北方间谍的妻子被怀疑叛国,但这却是栽赃陷害,北方间谍伤了妻子的心。在他明白这一切是阴谋的时候,他得到了南方间谍的帮助,但妻子却遇害了。南方间谍在搞清事实时失去了朋友,他在追查的过程中了解了全部事情经过,看到了北方间谍的妻子被害过程,而决定帮肋他逃离魔爪。

他们的关系很微妙,就像柏林墙隔开的东西德。选择柏林这个城市是有理由的,也许朝韩的国家关系就是这样,像是对手,也像朋友。

韩国的谍战不像美式那样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当然是有差距的,但是他们却能拍出自己的特点,这点是很重要的。下一部电影是什么,我还没有决定,也许有吸引我的东西,我就会拿来欣赏。


电影《柏林》观后感


电影《柏林》观后感

电影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的确在输出意识形态方面成为了文化软实力的一个代名词,即便官方往往并不承认这能代表什么,但只要看看各国那些电影监管部门对于所谓的反动电影的强而有力的限制,其实一切就都昭然若揭了。

韩国电影其实在各个方面来说这些都有不错的发展,无论是文艺路线还是商业路线在各大电影节还是全世界票房榜上都得到了认可,本土题材是韩国电影向世界证明的主要手段,朝韩关系也经常作为谍战或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佳片如《生死谍变》和《太极旗飘扬》都为观众津津乐道,相信博眼球制作也不在少数,也不必一一在此列举,只说本片《柏林》只能算是一部平庸制作,其中充斥了大量的朝韩关系内容,并始终在抹黑世界上最幸福的朝鲜共和国。

正处在朝韩关系日益紧张的时候,韩国拍出《柏林》这样的一部电影其司马昭之心尽人皆知,总觉得将事发地点设置在柏林不仅是为了商业利益考量,其中必然大有要在国际社会抹黑朝鲜人的险恶用心,若不是如此我真不明白韩国和朝鲜的特工们真能在德国搞出这么多事儿吗?就算他们真的如此神通广大,难道德国特工们就是吃干饭的?还不说影片中也不忘讨好美国人的拍马屁。

其实看一部电影也完全不必如此认真,只是看得过程中情节设置实在是令人忍不住这么想。作为一部商业动作片,本片除了故事背景有些扯谈之外,其实还是能看下去的,至少导演在处理本片时很重视紧张的节奏感,剧情上的先天不足全部用大量紧张的动作戏份来弥补,让观众应接不暇看着电影中不停的追跑打闹甚至想不起来故事是怎么回事儿了。

虽然影片《柏林》充满了紧张的动作戏和爆炸场面,却称不上令人大呼过瘾,情节紧张却算不上刺激,观影过程中有明显的疏离感,很容易令观众走神分心,尽管导演想尽办法希望抓住观众的眼球,却依旧无法做到,这并非导演的问题,剧本明显的瑕疵让导演和演员的努力显得苍白了许多。

《柏林我爱你》观后感400字


《柏林我爱你》观后感
越来越深秋

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比这部更看不懂,感觉这部没那么隐晦难懂,更直接更表面些,不过巧妙度比不上前两部。前两部这么多分散的故事最后都联系在了一起,给人感觉非常巧妙,而这部,每个故事之间更独立,只是最后简单的在那个广场集中了,并没多少联系。明星依旧很多,大多是都是英美明星,其中不少我喜欢的~去过柏林,绝对谈不上是什么深度游,去的也几乎都是游客打卡的地方,即使这样,电影里出现的那么多的场景,大多数都是亲身走过的了。那么多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景色,很亲切,很怀念。电影拍的还挺有水平的,就算都是在拍柏林地标,也是从比较独特的视角来拍的,不像那些直直地盯着东方明珠拍的那种。 电影拍出了柏林的特色,去过就知道,但是我说不清,什么是柏林,如果柏林是一个人,我也不能清楚地说出他的性格特点。电影唯一我觉得不够的是,里面的台词绝大多数都是英文,德语出现的太少了。个人最喜欢德国保时捷男和以色列女的这个故事,挺浪漫;还有在博物馆岛给孩子们演木偶戏的女生和男人的那段,同样很浪漫很阳光,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很美好。当时,我来到博物馆岛(有点像上海的人广),草地上躺着慵懒的人晒太阳,还有当地人在拍婚纱。。。当即我就和一同来的同伴说: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就为了来这里晒几天太阳啊~太美好了!恩,当时我就很喜欢博物馆岛和柏林大教堂那块,真的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同样,电影里出现,也是那么美好那样的充满希望。还有那个异装癖,是墨西哥可爱男迭戈鲁纳演的,要不是看演员表,我基本上也不会认出来,还有第一段智能宝马,永远不会老的娃娃脸英国男我也很喜欢。总之是部挺愉快的电影,去过柏林再看,很不一样,熟悉的感觉和美好的回忆都涌上来,如此清晰愉快。不过电影还是缺少了些巧妙。

搭车去柏林观后感


《搭车去柏林》是一部由谷岳和刘畅共同执导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0年,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旅行中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千差万别的旅行体验。

当夷以近者都已被开发为现代城市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还留待于人所罕至之地。另一方面,也只有偏远荒芜的村寨才未被千篇一律的城市文化浸染,仍然保留着独特风格的传统民俗。显然,自然景观最瑰丽壮美又充满自然野趣、同时民族文化也最纯粹的真正值得探索的景致,除了少数自然保护区以外,往往总在于远方的公路和野区,如新藏线、南美、西伯利亚,这些地区是难以通过成熟的旅游线路,乘坐飞机、火车轻易到达的,只能选择自驾或者骑行、徒步。

而如果不选择更加便捷、舒适的驾车出行却执意进行长途的骑行与徒步,这就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参观,更是对体能和生存技巧的锻炼,练习着面对野外恶劣的天气、野兽和歹徒出没的威胁、食物和水的缺乏、劳累与疾病...

在有条件生活在安全稳妥的顺境中时,仍然选择更加艰险的道路,特立独行地抵制着追求安逸舒适的本性,这种看似自寻烦恼的生活方式究竟该如何理解?在这些狂热分子当中,他们一部分是像Bear Grylls一类的探险家,热衷于置身绝境时激发本能、突破极限的探险经历,常常在险恶荒芜的绝境挑战人类能力极限。另一部分是为了在浮世中化繁为简,寻求最原始的朴素生活,从而不可避免地面临缺衣少食等种种困苦。现代焦虑的青年多是如此,又譬如犬儒主义哲人或是崇尚寡欲以养心明天理的理学之儒,他们由于在无尽的欲望与幻化流变的纷繁世事中迷惘,而不得不回顾简单安定的自然状态以求解脱。还有一部分人群则更加狂热,他们主动地寻求苦难,甚至自己都并未清晰地意识到,但是他们心底里仍然隐密地把寻觅困境与苦难,以期获得战胜困苦与自我的快感,好像磨难才是唯一的意义。就像刘畅在开往敦煌的火车上对谷岳说:火车开得这么快,真是奢侈...

而搭车呢?搭车过程中既享受了机动交通工具的快捷与便利,又体验了徒步旅行一般的危险与不确定性,又即更加简单高效地享受苦难。只不过,这种苦难较之徒步中的风餐露宿、体能消耗,更多是来自于目标车主的质疑。

搭车的确利于接触当地住民生活,近距离了解当地文化。然而,不付车费而执意恳求乘车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不劳而获地讨要施舍。如果真正享受搭车过程中与各色车主的畅谈而难以舍弃,不妨付费搭车。如果仅仅是因为省钱才选择搭便车,那么即使车主好意乐于搭载,这仍然一种可行却不值得提倡的投机。况且,即使搭车成功,由于未付出相应报酬却获得了帮助、甚至会给车主带来不便,搭车者心中往往在实现穷游的喜悦之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定感。正如友邻在穷游小组里所写:

想到一句话:别人帮你情分,不帮是本分。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至少要存着感恩之心,请司机吃个饭喝个水。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女孩子搭车就是免费约炮,搭车旅行就是骗子,骗吃骗喝,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刚开始的时候我反应很激烈,和别人据理力争,后来才体会到,虽然他们的想法很极端,但是不乏有这样的人,才会被大家嫌弃。曾经有段时间为了省钱我也是和朋友一起路上搭车蹭饭,花很少的钱走了那么长时间,甚至觉得挺自豪的,还对朋友侃侃而谈,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导致受伤才知道原来真的是有报应的,才幡然醒悟。还有网上有太多的帖子文章一百元去西藏五百块环华这样的帖子不是给人指引,只会让更多的人走入歧途。现在一百块,五百块能做什么呢,很多人吃顿饭,买件衣服都不够的,更何况走几千公里,所以这些帖子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走之前也许带的真的不是很多钱,但是我们会想办法去挣钱,也许是像我一样边打工边走,也许是做代购,也许是用自己的才艺获得报酬,绝不是靠出卖自己的自尊甚至肉体去获得所谓的满足感。

也许会有很多人骂我,自己都做了,现在却来告诉别人不要做,是不是太自私。确实正因为我做了,才知道这样不对,才用自身的经历来告诫大家不要这样做。刚开始出行的时候,在贴吧开了一个帖子,本来目的是为了给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帮助那些和我曾经一样迷茫的人,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每当有人问我我想出去,可是害怕怎么办?我想和你一样出去玩,可是我没钱怎么办我都会告诉他只要你有决心,带上背包,带上自己,抛开一切走吧,可是如果现在你这样告诉我,我会告诉你请你想好准备,带上足够的钱,留好后路再走吧。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

刚开始从北京出发搭车并不顺利,但是到了新疆,随便一拦就有卡车停下来带他们。路上的人都很乐于助人,谷岳和刘畅到了喀什,发现新疆也开始走向现代化房屋拆迁。原来十分有新疆特色的土房子逐渐被水泥建成的高楼取代,希望能保留一部分下来,我还打算去看看这座千年的历史古城。

一路上沿途的美景令人神往,流连忘返。沟通有时不一定依靠语言,有时几张照片就能让陌生人熟络起来。吉尔吉斯斯坦的房子大都是用废弃的集装箱垒起来的。

有的事现在不去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

《搭车去柏林》

刚看完一部20集的旅游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纪录片的两位主角分别是谷岳和刘畅。之所以要搭车去柏林的缘由是,谷岳要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去看望远在柏林的女友。全程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免费搭乘陌生人的车,途径十几个国家旅行。最初打动我并吸引我去看的并不是他那浪漫的愿望,而是感觉在这个旅途中一定会发生各种无法预料的事,这让我很兴奋。

首先就是搭车的困难,脸皮要厚,还要有毅力。运气好的时候刚一举手就搭上了车,运气不好的话,就可能在烈日下站立4、5个小时都没一辆车停下来。还有就是语言的障碍,有些国家的人根本不会说英语,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究竟是怎样和他们交流的。

在他们的整个旅途中,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很热心地去帮助他们,有的不仅载他们一段,还招待他们吃饭或者邀请他们去自己家中留宿并为他们做旅游向导。原来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只要有勇气离开自己平时生活的地方,就会感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最后当谷岳与女友在柏林的路上偶遇时,那种惊喜与幸福,被深深地打动了。因为知道远方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才会更有勇气更有目标的朝着这个地方前进,不管路上有多辛苦。当然,我感觉他们的旅程并不辛苦,因为他们是边玩边搭车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挖掘一些属于自己的记忆。

柏林危机观后感影评


《柏林危机》是一部来自德国的惊悚电影,影片主要由汤姆拉斯齐哈和玛莎莱奥妮巴赫等主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前两天,无意间看了一部德国电影。去年的上海电影节放过。但是看过的人很少。片名中译是《柏林危机》。电影直接关注当下欧洲最敏感的正直议题:伊斯兰的入侵与极右翼的崛起。电影看得我很纠结。这里逐条写下。

一、主角是一位从阿富汗战场上退役的德军士兵。战场上因误判而误伤了一村子的平民。从真正的真实的战场中回来后,主角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嗑药酗酒,又妻离子散。

二、某日,在去柏林与女儿团聚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极右翼。此人也是军人出身。是一位隐藏着的新十字军。他对涌进德国的穆斯林仇恨不已。但对德国青年的现状感到悲哀。新一代的生育率下降了,那些新来的却像是生育机器。自己人朝生暮死,而在当下、正在此地的敌人却虎视眈眈。为处理这另一种真正的真实,德国人只有致幻剂。

三、但是这另一种真正的真实只有真正在此,哪怕是伪装的,真正的敌人才有可能真正在场。于是,隐秘的新十字军策划此事,但他需要一个武器,一个真正的德国人。一个十字军。男主正是这样的人。隐秘十字军认男主为真正的德国英雄。但距离完整的德国英雄,还需要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牺牲。

四、西方的战争堕落了,不再神圣了。战争只是局部的。没有尚武精神,只有工具理性。新十字军认为这种德性上的衰弱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是幻象。也就是和平。因此为一次真正的战争奠基的全新的事件就是这样:一次由穆斯林极端分子胁迫的、由德国人、尤其是德国士兵发动的恐怖袭击。

五、新十字军把自己装扮成敌人的样子。学着敌人的口吻说话,斥责德国人为美国人卖命。以人道主义之名行屠杀之事。现代武器之下的每一滴穆斯林的血都要异教徒十倍奉还。真正的战场现在回到欧洲了。

六、新十字军为什么选中了男主?因为他从真正的真实中回来过,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意味着什么。只有真正去过另一边的人,才能把另一边的消息带回来。但新十字军认为,真正的战场不在阿富汗,而应在欧洲腹地。在柏林。

七、可是男主却这样斥责新十字军:你又如何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你懂什么?你什么也不懂!真正的真实不是直面死亡,而是死亡本身。必死之人又如何能理解绝对的死亡?你可曾见过那些真实的尸体!

八、面对这种极为敏感的议题,任何人都只能有一个立场。没有中间状态。导演选择了左翼。极右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真实到场了。恰恰相反,极右翼的出现只是战后忧郁主义的副产品。是病态发作,而不是义愤。

九、为了证明以上这点。导演悄悄地使了一个所有人都会中招的巧计。这位新极右翼并不是新纳粹。新纳粹的邪恶太容易辨认了。这由战后德国的立国之本所决定的。如果是新纳粹,观众自不必思考叙事内容中的正当性证明。结论过于显而易见,论证就显得不严肃了。就像抗日神剧中的论证一样。因此,新十字军不能在明面上与新纳粹直接勾结在一处。只能由相似性来感应(sympathy)。

十、在修辞中,相似论证是最有力的论证中的一种。电影中的新十字军那不能具体化的仇恨,无法证实的阴谋论,过度阴暗的男子气,反资本主义的修辞等等,都在不断重复新十字军或者新极右翼与纳粹的相似性。在这种叙事中,结论从一开始就写下了。观众要做的,就是跟着导演重新思考一遍。

十一、这时候,我们该怎么思考?是听信那位从真正的真实中逃回来的士兵,还是那位力图把真正的真实带回文明世界的核心的阴谋家?真正的真实是什么?是死亡本身,还是种族主义?此二者都无法被驯化为实在的正直议题,无法被形式化。它们是正直形式之下的质料,或者就是其限度。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种族主义从来不会在交往理性中被克服,只可能被双倍地放大。

十二、那么战争呢?战场上的士兵与后方的百姓之间,如何沟通死亡这件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不管是三十万还是二十五,甚至哪怕就是一个:这些数字如何可能衡量死亡的实质?死亡是一个共同体的终极禁地与圣地。知死,就是敬死。在这个原则下,战场上受创伤的士兵们为我们带回来了哪种关于死亡的消息?

十三、死亡本身的终极邪恶,决定了任何以死亡作为手段的行动都是邪恶的,哪怕它是正义的。这是悖谬。它的进阶版本是:为了消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只有依靠彻底的正义战争。后面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战争本身是邪恶的。()因而一切关于战争的德性,都是虚假的德性。

十四、在电影中为此提供证言的正是那位退役老兵。从那边回到这边,他的生活不再是他能真正生存于其间的生活。和平是虚假的,战争才是真实的。战场上超越于各种可能限度的感性刺激,让他不再能正常地看待这个世界。真正的真实原来是一切就是虚假。

十五、真理就是虚假。然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先设定前提。立足点应该在哪?是真理还是人类?哪种人道主义才是真正人道于人类的?电影已经给出立场了。导演没有关心真正的真实是哪种,它看上去客观中立的反思已经是一种立场。真正让我纠结的是这个:如果为了不赞同导演先定的前提,就必须成为在这前提之下的导演的敌人。也就是说,我不得不成为那个新十字军!

十六、可是,我又如何可能是那个新十字军?对于一个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新纳粹?如何在类型上相似的情况下,又不成为那一个?这是终极的纠结。

十七、导演只能给一个极为敷衍的解决方案,但这不会是最终结论。电影的最后,主角阻止了新十字军的啤酒馆政变。引爆了炸弹,与纳粹分子同归于尽。这个方案就像是特朗普同志给三胖同志写的那封信:现在还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就那样吧,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呢?我们有哪一位能拒绝这个呢?

十八、最后,我要对另一批人说:不要指望着新纳粹了。因为你已经用这个名字去思考你要的那种类型了。你不可能先谁也不是,就能是你要的那个什么。

柏林危机,上海电影节全球首映,一位因在阿富汗战争中误报战况导致平民伤亡而沉沦的退役军人,面对欲策划伪装为穆斯林袭击圣诞集市的极右翼恐怖分子,为了女儿,迸发出最后的力量。

前面剧情的交代有些突兀,想探讨的问题很多,但在这部公路片兼伪旗行动动作片里,探讨话题的程度又不深。男一号的内心挣扎的表现还不够,男二号汤姆拉斯齐哈(权力的游戏)的演出颇具亮点。

肯杜肯首次自导自演,他在现场表示二战后德国一直在进步,直到最近几年,影片拍摄后剧情中出现的事情不断在德国发生,过去的仇恨似乎回来了。他试图按照祖母的至理名言制作一部电影,让公众用冷静替代仇恨。

上海电影节第三场。其实原本是三星啦,四星的话是初女作+现场首映问答加成。毕竟人生第一次....

总的来说合格。绑架+公路+种族主义电影+自我救赎

先说绑架和公路部分,各方面比较合格,毕竟大段两人对手戏确实比较难拍。配乐大概是柏林电影节参赛标准配乐,静音后一大段重低音渐强,然后戛然而止。你可以在大部分娄烨的电影里或者白日焰火这种参赛作品里听到这样的配乐。为了不显得沉闷导演确实在前半段情节中加了很多细节,一些光影效果,镜头装换等等,但还是有些沉闷。总的来讲无功无过,没有特别突出的部分。看过很多绑架的电影,但凡打到四星以上的每一部都会有特色。比如《完美的世界》的温情,《战栗空间》的紧张,《飓风营救》的爽快,《危情十日》的恐惧,《囚徒》的细致,哪怕是国产的《解救吾先生》也很真实接地气。这个绑架的情节太过套路化也缺乏真实性(比如绑了人在公路上百分之一万你是要遇到警察的........),但总的来讲还能接受。男主的表现一会儿霸气一会儿软弱,杀警察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合情理,总体上也没有感觉很机智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正常反应的话应该是两种:一种像是在监狱里蛰伏等待越狱的囚犯,平时遵守规则忍气吞声,然后抓住一丝机会拼命反击;一种是彻底失了志的要么吓得半死要么要跟你玩命的。男主夹在中间,没事儿发发作,感觉比较蛋疼......

当然了电影的主旨并不是绑架,而是种族歧视+恐怖袭击。

这里就要说第二个部分了,到了柏林之后这一部分就像泼出去的水彻底收不回来。我个人觉得表现种族歧视恐怖主义的这部分不太好,拉低了电影的层次。导演是想表达种族歧视的偏激,想警示德国人民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想表现恐怖主义的可怕危险,可是导演采用了拉着男主拍mv放ppt,让男主一边讲故事一边放放触目惊心的图片,让男二从头到尾一脸愉悦地嘴炮等方式来表现,真的不太高明。好的表现恐怖主义的电影不需要任何嘴炮说教,不需要任何惨状,却可以让你非常震撼。比如《活埋》,比如《93号航班》。当然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嘴炮,但至少本片的高度还不够,人性的对决应该是两败俱伤,没有对错,没有赢家,然而本片立场太过鲜明。如果能做到像《战略特勤组》那样用塞缪尔杰克逊惊为天人的演技加上没有立场的情节则会好很多。

然后就是男主的自我救赎这一部分。额pTSD你不说我刚开始真看不出来,我还以为只是酗酒被甩呢。对战争的反思表现的较少,对妻女的关心还可以吧,女儿可爱加了分,最后的同归于尽稍微有点牵强,总的来说还行吧......

另外演员方面,个人认为男二是裘德洛和一美的脸拼一起= =演技还是颇有亮点。男一演技也不错。两位演员都很敬业认真。

最后,这部电影总体上给我的感觉....反而像是一部韩国反政府电影= =可能煽情、节奏方面还不如韩国电影,但至少画面精良演技在线,各方面合格甚至优秀,没啥毛病,但看得还是有点蛋疼。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柏林记忆》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在柏林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