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点评。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在观看的过程中,情节的展开让人欲罢不能,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点评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点评

1、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天文学;
2、世界上开挖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全长1800公里;
3、我国大陆基本轮廓形成时期,陆地上出现了大量裸子植物;
4、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八月;
5、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6、梅雨是锋面雨,我国降水分布不均,我国西北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5%;
7、随着人口增加,耕地的需求日益迫切,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破坏后,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大雨冲走了土壤表层的肥力,使土壤贫瘠;
8、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河床日益升高,有些河段甚至高出地面成为悬河;
9、地方领导对环境破坏危害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不强,在许多地方,搞得依旧是先发展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
10、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减少了23.1%,西北部降水量在400mm以下,占国土面积55%的东南部降水则在400-1600mm。
能够从自然到人文,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比较全面。
但是若能够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时事的基础上,则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大提升。

地理眼解读《四川九寨沟》 王曼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使岷山抬升。
彩池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水和钙。
应力强产生断层;
乐业天坑喀斯特,岩溶区出现的巨大石坑叫天坑。
岩溶地貌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大多在我国的西南部,多是荒凉贫瘠的。
从地理视角解读某一景区,学以致用,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发现知识的实用性,能够在发现中提高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但从书写的条理性可以看出,对知识的熟练度还不够,知识体系还不甚完善。

《地理中国》 哪一集? 谭晴云
关于桥的建造,为什么在那如此潮湿的环境下,桥还能保存上百年到上千年?
古人正是运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知识。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建桥需要使用特殊的树木,还要在树木上铺上三层东西,以防止腐蚀。
由于地理中国本身是带着问题进行分析的,其中在一个主线问题基础上穿插了一些小问题,能够看完后,将问题进行整理,并分条理找出可能的答案,适当可对视频中的措施进行质疑或补充。比如:影响中国古桥(木桥)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地方多木桥?
木制建筑容易受到哪些问题?

黄雯
1、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汇入大西洋最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3、北半球海洋的水以逆时针方向流动;
4、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的西部;
5、路线是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主义介绍的完整性,标注影片名字。《地球脉动?》

电影《地心历险记》 付晓宇
1、祖母绿、红宝石、钻石、水晶通常形成并多见于火山口;
2、云母是极脆弱的岩石;
3、地下温度很容易因为岩浆的运动到两百多摄氏度;
4、在北半球高纬度的地方,南北是相反的;
5、水和岩浆相遇会形成强大的喷力; 为什么呢?水强烈蒸发上升形成的强大喷力
6、维苏威火山在意大利。
能抓住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学到一些常识知识;最好再思考一些与所学知识能够关联起来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纪录片《地理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地理中国》观后感

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栏目,我特别喜欢看!在这里,有很多人们还未知的大自然的神奇的故事!每看完一期我都会感动好久!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蓬莱滩寻梦"这一期,当我看到那些重重叠叠的岩石交织在一起,我整个人都被吸引了!金玉轩教授无数次的来到这里考察。这些奇异的岩石的秘密就是金教授破解的。他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岩石,有几次他都病倒了,但他还是坚持工作 ,带病继续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这里的沙滩中,他发现了一个"金钉子","金钉子"记录了两亿多年前生物灭绝与演化的时间点。这些岩石的重重叠叠,标志着上世纪以来,从用生物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的一演变的地质的时间点。
在"地理中国"栏目中,还看到了其他的很多的自然景观!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很多,你见过在溶洞里的"莲花盆"么?他们好多个像佛祖打坐的莲花盆,静静地呆在溶洞深处的净水潭里,有大的,有小点的,在盆里面还有"佛珠",一粒粒的,每一颗都记忆着他们所经历过的岁月!莲花盆的形成可证不容易啊!那是岩洞顶端的水滴,一滴一滴的积累,把水里的矿物质集合到一块的神奇之作!至于"佛珠"更神奇了,他么在盆里滚来滚去,打磨的如此的圆滑!他们的存在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了!
每当打开电视,看到"地理中国"我就感觉特别亲切,每当看到科学家走进那神奇的地方,我就很向往,多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爱"地理中国",在这里我吸取了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肯定还有好多神奇的未知的迷,等着我们去探测,去解析!

[精]《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5篇


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写好呢?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受益匪浅。观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是指看过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经常写观后感,提高文字逻辑,读后感大全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1

阅读书名

《中国国家地理》

基本介绍

浙江省的西湖、东湖;江苏省的寒山寺;河北省的正定四塔;台湾省的阿里山;香港的海洋公园;青海省的通天河等等。

主要介绍

河北省的正定四塔:木塔、青塔、华塔、砖塔。正定四塔位于石家庄北约15公里处。

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元年,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又名天宁寺凌宵塔。

青塔始建于唐咸通8年,又名临济寺澄灵塔。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

华塔又名广惠寺多宝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塔高31.5米造型独特。

砖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又名开元寺须弥塔。内有一巨大古钟。

读后感悟

了解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竟然也这么有名。从这本书上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更加对中国地理感兴趣了。

妈妈的话

孩子,知识来源于书籍。妈妈希望你能多读书,从书中看中国,了解世界。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2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整理生物地理数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对中国地图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对于我这种地理渣来说,这简直是个惊喜。当时正好看到这本书,就决定读一读,也算是工作和业余的一个补充。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是以中国地理区划的形式来编写的,这本书作为套书系列中的第一本,介绍了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大区。

看每一章内容都会有一种“哦,这个景点原来在这里啊?”或者“啊,原来古诗中描写的是这里啊!”的感叹,将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联系在一起,找到共通之处,还是很有意思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收获颇丰。

不过本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内容空泛。大概由于中国地大物博,随便拿出一个省份来,都可以轻松介绍几万字,但本书却要用200多页介绍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八个省三个市,这就使得内容大而空,每个省只能捡主要的写,介绍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浮于表面,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缺少必要的地理图片。在我最开始看书的时候,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至少有中国行政地图、七大地理分区地图、中国地形图,这样看起来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对全国各地有了解的人大概不会看这种书,所以这套书的受众人群应该是儿童或者我这种地理小白,考虑到读者地理知识的匮乏,编者应该配备这些基础图形,让读者先有大概念,再根据每章内容,给里面一点点填补细化。排版不合理。大概是由于从纸质版转化到电子版的缘故,图片有时候不能和内容及时对应上,同时也会出现一页只有一个图片标注,其余什么都没有的情况,这让一个常写论文的人看着极其不舒适啊。细节处理有待提高。比如有一节标题是“汾河,汾河盆地,汾酒”,结果内容中只介绍了前两项,完全没涉及到汾酒。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这种情况还是有一定用处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点鸡肋,希望可以不断完善。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3

偶尔的一次逛街,让我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中国国家地理》,准确地说它是杂志类的书籍。在我们忙碌的工作里,倘若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完一整本厚厚的名著,那么选择翻阅杂志将是最好的读书方式。我今天所介绍的这本杂志为全彩图。人们在翻阅它时,既节约时间,又能够扩大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就拿2005年10月刊的为例,它向我们推荐了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排行榜。你知道中国最美的五大湖吗?首当其冲的是青海湖,那是个咸水湖,当我在杂志上瞄上那张照片的一瞬间,那时的我已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惊奇,一整片一整片菊黄菊黄的油菜花,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镶着几朵洁白的云朵,那湖水也是碧蓝碧蓝的,也许我的描写还不能完全体现它的美丽,但是我的心灵已经随着那幅画飘到了遥远的青海湖。

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瀚海的雄浑与壮美。当你翻过巴丹吉林的沙山,走过塔克拉玛干的沙海,穿越古尔班通古特的梭梭林,你会不可救药地爱上沙漠,你的梦里,会响起驼铃的声音。多美的描写啊,如果你能够和图片一起配着阅读,那么你真的会有股立马买机票去沙漠的冲动。

想了解、看看“跌落在地上的天空”,是怎样的一副模样吗?想知道到底是哪里能有晴朗的天空般蔚蓝的颜色吗?有人会往海里去想,但并不是所有的海都如天空班蔚蓝的,只有海南三亚亚龙湾才会让人体会如此的意境。拥有中国最迷人的海湾、沙滩,而且在其附近海域拥有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软珊瑚族群以及丰富多彩的硬珊瑚、热带鱼类等海洋生物。山地岬角环抱细沙海滩,整洁幽静,滩坡平缓,冲流宽广,伴以椰树,结构优美。真是美好。

拿到这本杂志,我会情不自禁的一页一页地翻下去,久久没有停止,因为有彩图为伴,我再也不认为读书时间累人的事,反而觉得那是种享受,在本杂志中列举了好多美景,多数是我所不知道的,也是我想要去了解的,有些地方是我向往的地方,但是现在的条件无法允许我前去,但是这本书能让先过把瘾,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它的美丽。同时也让我对祖国大好河山更加充满感情,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读了此书受益匪浅。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4

大家都知道,从小我就喜欢读一些关于科学的书,经过千辛万苦,我总算说服了妈妈,买到了一本xx年10月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CHIESENATIONALGEOGRAPHY,简称CNG)

刚回到家,我便开始细细品读起来,这次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讲中国南海,而且还加厚到了414页,这总算可以大饱我眼福了。翻开第一页,就讲起了南海,南海是中国最漂亮的海,他不仅有丰富的物种,还有很多很多独有的水生动物,比如重达80千克的蓝旗金qiang鱼和能在空中转圈的飞旋海豚。渐渐地,读到了关于曾母暗沙的知识,曾母暗沙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前水深17.5米,是一个长约2385米,宽1380米的纺锤状水下礁体,它的坐标是北纬3°57′44″--3°59′00″,东经112°16′25″--112°17′10″这里的海水蓝的透明,透过湛蓝的海水甚至可以看见几十米以下的珊瑚,这里除了珊瑚,海鸟和海鱼之外根本没有别的东西,只不过时不时会游来几只绿色的大海龟,或者飞起来几条燕遥类的飞鱼,如果把这里当成人间仙境,那简直是在合适不过了。

忽然,一张地图出现在我眼前,我仔细地看着地图的每一个部分,忽然,我发现,南海的地图上有9个空缺,我心想:怎么回事?国界线上怎么会有空缺呢?难不成祖国的土地受到侵略了?翻开第二页我才知道这些国界线是国际公认的九段线,只可惜的是,我国的军队并未占领南海中部的岛屿,使我国弹丸岛,南威岛,鸿麻岛,太平岛等美丽的岛屿沦入马来西亚和越南手中。掩卷沉思,其实我国并未对南海引起重视,因为如果我国占领的岛屿再往南一些,就算是10公里也能让许多漂亮的岛屿回归祖国的怀抱。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种事而感到悲哀吗?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中国国家地理精华》,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记。

“有梦想,谁都是旅行家。”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它告诉我们:有了梦想的人才懂得享受生命,居于一隅,却可以凭心情在世界版图上幸福行走的人,是最快乐的。亲爱的朋友,你离梦想还有多远?还在用距离和金钱来丈量?一颗自由行走的心,远比任何方式都有效。有时候,梦想与现实,也许只有翻开一页纸的距离……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这是一本用眼睛和心灵去旅行的书。书中借着那些包含深情的文字,借着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照片,更借着一腔赤子的热忱与虔诚,将大自然与人类的顶级之美一一呈现,带我们完成一次旅行。书中介绍了我国各个地方的美景:颐和园美丽的园林、杭州的西湖似人间天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豪华无比……

祖国的景色优美,可是有些人不爱护环境,可把祖国的美景打脏了。从现在开始,大家要爱护环境,自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去游玩时,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你就告诉他要爱护环境,让垃圾会回自己的家;当你看见地上有垃圾时,自己把它捡起来;当……人人都爱护环境,祖国一定更美丽!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及老师点评范文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及老师点评范文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博山 初三 任金茗

窗外的雪花悠悠地飘着,窗户上的热气便也更加明显。我坐在床上,拿着手机,看着《国学小名士》,在这个寒意愈来愈烈的冬日,我的内心却像被点燃了似的,久久不能平复。

回味起每个人答题时的镇静,我不禁肃然起敬,那么多诗词都可以在出题后最短的时间作出准确的回答,不仅知其一,而且还能把与之相关的故事,完整的诗词郎朗背出来,那份自若和淡然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看看自己,每次背古诗词都觉得比登天还难,背出来也是磕磕绊绊,不知如何是好。我想能够这样迅速而从容地背诵,在一点点提示之后就能够想起来,一定在这些国学的学习之中长久浸染,才可以这样自然而然,如从心中流淌出来一样。

由此我也更加敬慕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上课的时候很多诗词都在恰当的时机被她清婉的声音读出来,沛然若出自她的心中。讲古文词语的时候,也会加上一两个典故,让我们觉得妙趣横生。比如,在学顾这个词的时候,它有多个意思,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反而,难道的意思。而在元芳入门不顾中是回头看的意思,老师马上给我们讲周瑜的典故,我们知道了曲有误,周郎顾,那么动人心弦的故事。

在学苏轼的词的时候,老师也给我们补充他的《赤壁怀古》 和《江城子》,听老师或铿锵或悲婉地诵读,我们也从大江东的豪放中一下子就感受到明月夜,短松冈,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寂寞忧伤,千回百折的柔情。

可惜的是,我都没有认真去记,或者课外搜一下老师每节课给我们补充的诗词和古文名篇,记在日记本上,背过,只觉得课本以外的东西不用学,却原来,这样是不行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现在的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沉迷在游戏和网络中,而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来学习中国的文化。而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积淀和临场发挥的精彩告诉我们,国学的美好。他们是把学习国学,阅读经典当作一种乐趣,一种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这样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学生该有的吗?

我喜欢看《国学小名士》,或许就是喜欢看他们由内而外的自信吧。我也该多向他们学习,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相信我也一定会有那份超然和自信。

老师点评:

作文,首先是破题,你的破题能力可得满分;然后是析题,能够把写作要求把握的很准,你也可以得满分;最后就是解题或者叫答题能力了,你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写进去,挺有条理的,这是难能可贵的,几乎也可以得满分。行文其间,字句连贯,段与段之间有衔接,证明你是一个很全面的学生,我想你的其它功课也是很优秀的。这篇作文很不错,首先是老师教的好指导的好,更重要的是你学的好悟的好,但不要骄傲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孩子加油!朝着自己的美好未来奋进吧。

[精]《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模板4篇)


观影后,我们不妨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为一篇观后感,经常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自己培养写作逻辑,如何让自己撰写的作品名观后感体现出原作的精髓呢?《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是由编辑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内容,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1

在家,我饶有兴趣地读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是一本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的地理、科学杂志。我被这本书中的自然景观和许多的地理知识所吸引,其中,有写梯田、冰川、千岛湖、雪山、各种颜色的湖、新疆的红土、各个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2011.9(第611期)的“特别策划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

这个篇章,从巴黎讲起。在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建立之前,巴黎野参饱受内涝、肮脏与恶臭的困扰。直到一场瘟疫后,拿破仑三世才注意到了下水道的建设。此外全世界罕见的“城市下水道博物馆”也横空出世。中国的直径1米左右的下水道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啊!

雾都伦敦曾有着一段可怕的历史——瘟疫肆虐,污水横流,整个城市被包围在恶臭和恐慌之中。不过,这一切在伦敦的下水道“大革命”后成为了往事。这项工程也由此被誉为“工业革命七大奇迹之一”。

接下来,便是日本的巨大的下水道工程:江户川工程。尽管东京的台风、暴雨平凡,地势低洼,可是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街上的一层薄薄的水,河水的流位也不温不火。书上写“这哪里是下水道!实际上,我正身处于一座巨大的殿堂中,面积有一个半主球场那么大,高度则有几十层楼那么高,即使根巨大的混凝土立柱如通天巨塔巍然耸立……”

而中国的下水道,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中国的下水道,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其实,消失的湖泊才是真正的原因——没有地方去,水依然会泛滥。为了城市的建设,人们往往会填湖:现在的武汉的主城区的水面面积与上世纪50年代的武汉主城区的水面面积相比,缩减了一般多。

我认为,应该多挖出一些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合理设计,借鉴古人及其他的国家的方法;保护环境,人一定要与自然相协调,才能使自然灾害对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我懂得了许多地理的知识,学到了徐霞客和各位探险者不断探索的精神。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协调。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2

阅读书名

《中国国家地理》

基本介绍

浙江省的西湖、东湖;江苏省的寒山寺;河北省的正定四塔;台湾省的阿里山;香港的海洋公园;青海省的通天河等等。

主要介绍

河北省的正定四塔:木塔、青塔、华塔、砖塔。正定四塔位于石家庄北约15公里处。

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元年,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又名天宁寺凌宵塔。

青塔始建于唐咸通8年,又名临济寺澄灵塔。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

华塔又名广惠寺多宝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塔高31.5米造型独特。

砖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又名开元寺须弥塔。内有一巨大古钟。

读后感悟

了解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竟然也这么有名。从这本书上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更加对中国地理感兴趣了。

妈妈的话

孩子,知识来源于书籍。妈妈希望你能多读书,从书中看中国,了解世界。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3

美,尽在一点一滴

当夕阳和晚风送走一日的喧嚣,万花筒般的世界暂时停止了旋转,在忙碌中埋头一整天的我,终于闲暇下来,翻阅着“重庆啥模样”,隐约地感到,原来世界应该不只是身边的世界,出于潜意识中对远方世界的遐想,出于天性难泯的好奇,我渴望踮起脚潦,眺望地平线以外的地方。

重庆是一副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这为重庆的美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重庆就像观音轻展玉臂,轻拈玉指拾起的一枚珍珠。看,重庆的夜:一个灯光的世界,山上的灯光高高在上疑是星星,山下的灯光闪闪烁烁疑是渔火。远处的灯光犹犹豫豫特别神秘,近处的灯光神情安详充满温情。高楼、江边、桥梁都被彩灯刻意打扮过了,几十座桥梁如雨后的彩虹飞架两江;高速公路通向四面八方,巨轮可直航入海。不得不这样想:走进这样的街头,我们都会迷失自己,不知道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还是在纽约曼哈顿。

一边还对重庆的夜晚意犹未尽,另一边就被誉为“一家人的桃花源”——重庆的小寨天坑深深吸引了。这个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世界最深的“天坑”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天坑、地缝,最美的风景在地下,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天坑绝在坑壁有两级台地,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奇在它自然形状组合奇特,底部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秘峡谷。站在坑顶,俯瞰天坑,风光尽收眼底;环顾四周群山连绵起伏,时隐时现,奇形怪状,错落别致,大自然造化的人间奇迹在这里更为独特、奇妙。随着一页页的翻阅,我已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这个世外桃源,原来桃源深处隐藏这个这么一个温暖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这个看似坐井观天的有限空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顽强而温暖的生活着,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袅袅炊烟。

世界无穷大,然而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却在于,它并不只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实地存在着,正是这份真实,激发了平凡的人们对于远方世界的笃定和渴望,一起去感受那些原本远在天边的真实与美丽,美,尽在这一点一滴!

《中国国家地理》观后感 篇4

这几天闲余时间,在家看看《中国国家地理》刊物的重庆篇,让本人初触重庆这世界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同时具备多种气候条件下所生长的特色植物。及一百多年来,近两百年,让世界地理学家纷至沓来,进行科考的探索过程。没想到重庆这么奇妙,没想到有这么漫长的、惊险的、丰富多彩的探索历史。使我从百余年的探险历史过程中生出那万千感慨。

重庆大名鼎鼎,这毫无疑问,抗战它曾是中国的陪都,如今又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世人对重庆好像都很熟悉,但就重庆的自然形象而言,究竟是何模样?世人也许并不明了。人们对重庆的人文历史知道的远远大于对其自然形家的了解,也许就限于知道有个三峡罢了。

其实重庆的自然形象非常奇特。首先是重庆的山岭很独特,我从书上航拍的地形图看,只见一道道山岭呈长条状,相互平行或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像千手观音伸出的一条条手臂,接着观音伸出手掌,展开玉指,重庆城像观音用玉指拾起的一颗珍珠。

其二是,从图上看,长江和嘉陵江的走向,不是沿着山谷或平川温顺的、消极的流淌,而是汹涌而来,垂直冲断一条条山胁,山挡不住河,河硬是把山切穿了,显示出不畏阻塞的英雄气慨。于是一道道峡谷展现在世人面前。重庆峡谷出奇地多,称之为峡谷市,毫不为过。

其三是,惊艳重庆喀斯特,地下更比地上奇。重庆的喀斯特分布面积广,但它不是以广著称,而是喀斯特的险、怪、幽取胜于世界。重庆的喀斯特不像桂林山水那样优美,那样诗情画意,没有刘三姐,也不像云南石林风景如画,也没有阿诗玛。重庆的喀斯特中走出来的是云雨巫山神女,与众不同。武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点也不为过,不过是由外国探险家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让世界认识了重庆武隆。

重庆的武隆、奉节是世界竖井、天坑、天缝、洞穴、天桥之乡,宏大的天坑和相伴的天桥的组合肯定世所罕见,还有密布的一个个竖井,直径窄则一两米,宽者也不过三五米,钻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有世界第二深度竖井,深度达1026米。

遗憾的是,这世界第二竖井,竟是一个美藉、英国剑轿大学的数学系的女学生所探,这姑娘巳在武隆探险达十五个年头之久,有时在洞中、在竖井、在地河中一待就是十多天,无数次从生命的死亡线上走回。她在竖井中留下的自拍照,我从看此刊物来十多天,一直在我脑海中翻滚,不得不佩服她这种追求美丽大自然的执著毅力。看来她巳深深爱上了重庆武隆,乐不思美了!

对重庆武隆等地的探索研究,外国地理科学家早在1817年就开始了,近两百年来,法国的、英国的、墨西哥的、美国的、奥地利的、俄国的等数支探险队,一次次在此探索,好像这里有寻不完的宝藏,而我国的那些地理学家直到1928年方敢涉足武隆宝地。直到今天来也是看看表层,深坑深井仍不敢去窥视,其主流惟外人也。

我就感慨之,自己之山河,为什么外人了解,自己却不明白?为何外人敢入,而自己望而止步?难道这也是技术跟不上吗?怪不得日本入侵时,对我国地理已了如指撑,资源分布尽在脑中,侵我中华如回家之路,比国人更熟悉,可长驱直入!

地理中国《小南海之谜》专题片观后感


2016小南海之谜观后感_第1篇

日前,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组来黔拍摄了《小南海之谜》专题片。在得知央视要播出《小南海之谜》专题片后,5月11日晚,一直关注地震方面知识的何元,守在电脑旁等待《小南海之谜(上)》的播出。在观看专题片后,何元的心情很是激动,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小南海。

专题片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和以前发生的变化,运用了不同的角度给我们黔江人民展现了以前没有看过的那些画面、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黔江的生态环境,还有民俗风情。

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全国人民陷入悲伤之中。自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由于我区小南海地震堰塞湖保存完整,被选为此次拍摄地之一。

据区科委防震减灾科科长柏昌云介绍,通过科考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形成,展现黔江民俗文化,人文地理、地质风貌等,介绍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濯水古镇、峡谷公园等黔江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将进一步推进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普及全民地震科学、掌握地震应急避险等大众安全知识。

2016小南海之谜观后感_第2篇

8年前的5月12日,震惊全国的汶川地震让全国人民陷入了悲痛。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就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小南海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地震堰塞湖,相关部门为了加大小南海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普及全民对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6年3月15日至3月30日,在黔江境内拍摄了《小南海之谜(上)》《小南海之谜(下)》两组专题片,并于5月11日、12日正式播出。

“本次科普片通过科考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形成,展现黔江民俗文化,人文地理、地质风貌等,介绍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濯水古镇、峡谷公园等黔江独特的旅游资源,将积极助推黔江旅游大区战略的实施,让全国公众更多了解黔江。同时将进一步推进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普及全民地震科学、掌握地震应急避险等大众安全知识。”区科委防震减灾科科长柏昌云说。

喜欢《《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点评》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