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哑号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哑号读后感300字

哑号读后感3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3 来源:互联网

《京城81号2》影评300字。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京城81号2》影评300字”,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京城81号2》影评

编者按:电影《京城81号2》正在全国热映,国际在线1 1观影团邀请全国网友欣赏了该片。因为该系列第一部作品在票房上取得的成功,《京城81号2》获得了很大期待。以下这篇影评来自网友wolfkent,他认为《京城81号2》比第一部好很多,但是也有不少不足需要改进。

很荣幸参加国际在线1 1观影团观看了《京城81号2》,也算弥补了未能去影院看《京城81号》第一部的遗憾吧!与第一部一样,《京城81号2》采用了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形式,但如此的设计有些零散,剪辑会显得混乱,恐怖之处也不够过瘾。

梅婷的表演,还是没有摆脱那种抑郁的角色感,整个影片里表现的一般,作为主线,这个角色的选择有点儿不搭。

比较出色的恐怖元素包括,耿乐的表演,冰咖啡的尸柜,手术刀的开口,非常现实,比起电脑虚幻的,强了很多!

纵观整个影片,故事最后的诠释还算位,没有增加太多的悬念,整个故事也算清晰。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的种种无奈,虚幻中关于81号的传闻叠加出了恐怖与无力感。虽然总体感觉上有些零散,但是主线明确,最后的答疑解惑也算不错的结尾。

总之,影片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比第一部有进步,就是悬念上有一些差强人意。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京城81号观后感


京城81号观后感

今天刚看完《京城81号》,不由自主地想吐槽一下片子,的确是部好电影,剧情紧凑硬伤少,特技效果不错,制片方确实很用心,比起眼下国内的大部分恐怖片,可以算是神剧了,基本上对得起那上亿的投资。不过作为一个老北京,我是一点没看出来这片子和京城有鸡毛关系,2层小洋楼那是原景,但是八大胡同的小桥流水,您这是北京还是苏杭啊,说起来不过是制片方用北京的鬼宅做噱头,而实际上看不出一丁点的北京大宅门的气氛。尤其那段河上送亲,我还以为进了通州大运河……不知道八大胡同何时修了这么个风景,绝逼的南方水乡小镇。

电影里林心如演的青楼头牌,确实给人一种那年代的沧桑感,既有些风尘又不失花魁该有的矜持与高雅气质,总觉得林大明星演花魁比演大作家拿捏的更准,表演的也更到位

所以最后吐槽一下青楼,古时候的青楼,虽然烟花柳巷但也是风雅之地,里面的头牌有不少是官宦或大户人家破落后落难的千金大小姐,基本上琴棋书画样样擅长,吟诗作对个个精通。想要见她们一面,不一定有钱但是肯定有才,不是有两把刷子的文人骚客,还别想泡人家,再有钱人家姑娘也不鸟你。最搞笑的情况就是很多名家才子的书画,皇帝老子哭着喊着恬着脸都求不来一副,而在青楼头牌那里则像大白菜一样,一挂就是一屋子。这些头牌比现在女明星都高雅矜持,哪像现在的某些“明星”,平时人五人六,见着钱脱裤子比花钱的那个还猴急。简单说那年代嫖个娼比现在谈恋爱都风雅,比酒吧找艳遇都有情调。

《京城81号》观后感


京城81号观后感

自从看到《朝内81号》的宣传就已经有看的欲望,因为生活在北京,对名古宅朝内81号的灵异事件早有耳闻,上映前改成了《京城81号》是为了北京以外的观众,可以理解。

今年看了这么多国产电影,像这样剧情、惊悚、爱情片汇集的影片不多,我更多的把它列为剧情片,认为它是一部有故事,有爱情,有惊悚元素的影片。

我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会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一些小缺点,就像一个人,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电影更如此,就看它的优点是否引起观众的注意,缺点是否让观众忽略,一部电影如果没出大问题,他肯定能成功,而我们很难判断哪些是真正的大问题,而后去避免这些大问题,如果有高情商高智商的人能滤清了这些问题,那么成功的脚步就离我们很近了,其次就是抠影片细节的问题了。我觉得《京城81号》非完美,但巧劲儿使对了地方,就是抓住了观众在乎的大问题,才会让票房很快从低到高的逆转,而且在营销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节节攀升。

从大到小的成功策略分析:取材——结构——节奏——3D——美术——古装服饰——演员。取材北京四大名宅之一的古宅——朝内81号就成功了一半儿,大家想必知道,如今带北京俩字儿的电影部部必火,《北爱》《北京遇上西雅图》等,何况是京城名宅,北京人家喻户晓,北京以外观众很好奇北京首都的灵异事件和名古宅,近近几年没有一部跟北京古文化靠边的电影,所以《京城81号》填补了这个大空白;本片结构采取现代时空和古代相互交替的方式,让影片剧情更有层次感和厚重感,提高了电影的档次,古京城的浓厚韵味和现代的时尚情感让电影充满色彩,令人回味,再加上紧密的剧情节凑和故事脉络,让观众深入电影当中,3D加强了惊悚的效果,让人充满紧张感和恐惧感。美术设计更是精雕细琢,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精心设计,突出了京城古宅的品味,看着非常舒适,而古装服饰也是一亮点,尤其穿在林心如这种格格气质的身上,效果极致的养眼,吴镇宇是第二个赵文萱,演技稳而到位。

以上如此之多的看点怎叫这部影片不成功,虽然算不上出彩,但也有分量,最起码按照电影法则去操作了,真正称的上是一部电影,虽然是商业电影,但商而不烂,在此鼓励此电影团队,越做越好,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成功!

《京城81号》观后感500字


《京城81号》观后感

《后会无期》至少还要再来一遍,那就到时候再说吧,说实话我也不敢写。
《京城81号》快到结尾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催眠大师》,这两部片子都给了我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我拍着良心讲我一直很支持中国恐怖片,因为我只敢看中国恐怖片。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恐怖片最后都要归于心理问题或者通过药物影响了主角的神经系统,当然因为我不太了解国外恐怖片所以我不知道这个范围能不能扩大,就真的不能假设鬼魂存在吗?开心鬼也好啊!
这部电影最吓人的方式是嘭一下一个人就出现在主角身后了,可是最常用这种方法出现的是林心如的女儿,而且这女孩从头到尾都很淡定,真的不是一般人。
还有就是吴镇宇看到林心如的尸体打算纵身一跃的时候观众都爆发出了笑声,我其实也很奇怪为什么会这么集体的一起笑。
这部电影成为了恐怖片黑马,似乎之前没想到票房这么好,我是真的以为它有好的恐怖元素才得到这么多人支持的,没想到是主打感情牌,这样子是比较受女孩子欢迎吗?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爱恨情仇。
影片用了一些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两个时代的人物选择和人物关系上,让人产生一种因果循环的感觉。不禁感叹哇塞,好巧妙的安排!我一直觉得难道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都不想动脑子吗?要这样躺床上睡觉不是更好,还不用花钱。比较一下《后会无期》,有多少巧妙的前后呼应,但是被许多人说成做作无聊。
说道虎头蛇尾,我来说一下我不理解的结局。前妻让自己的女儿和林心如的女儿成了好姐妹并且自己机智的以为这是一种报复,我是完全没看出来这为什么是报复。而且那个女孩跑出来告诉林心如爷爷说在这里等爸爸就回来了。我很郁闷你爷爷是谁?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这可是你爸爸后来女朋友的家宅,你和你爷爷这么牛逼你爸爸知道吗?还有林心如就没想过那个药是吴镇宇换的吗?我以为还要发生点什么,结果手牵手就走了,爱情就这么让人盲目吗?

帕丁顿熊2影评300字


帕丁顿熊2影评
张鸣朗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一读电影院里看了一部电影----帕丁顿熊二。
这部影片讲了一只来自秘鲁的小熊帕丁顿,在伦敦找到一个温暖的家___布朗家,同时呆萌可爱,懂礼貌,而且有正义感的帕丁顿熊,又非常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他不时的散播快乐,成为大家的开心果。今年刚好是他的露西婶婶百岁寿辰,帕丁顿熊决定给婶婶准备一份特别的惊喜。在千挑万选之下,他在一家古董商店里看中了一本独一无二的立体书。为了购买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平时懒洋洋的他不得不开始四处打工挣钱。然而熊算不如天算,在婶婶生日前,这本立体书突然莫名失窃了,帕丁顿熊也被冤入狱,焦急万分的帕丁顿只好于布朗一家想尽办法找到这个窃贼。
这部影片细腻又温情,其中的情节可分为立体书中游玩儿,擦窗户玻璃,骑着流浪狗飞奔,囚服染成粉红色。其中最有趣而可笑的是,囚服染成粉红色,。在狱中,帕丁顿熊负责洗衣服,他一按红色键,整堆整堆的衣服从天而降。在给衣服分类时,因为他的一时大意,把一只红色袜子放到蓝白相间的秋囚衣里洗,结果整个狱中的人都穿上了粉红色的囚服。
这部电影不仅给我带来了欢乐,而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

机器人9号影评


机器人9号影评(一)

不能总说中国动画片的教育性强,《9》让我们看到,西方动画片的教育性也不差。我们以前所说的西方动画的思想性,从这部影片看有向教育性转化的趋势。

教育性和思想性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强调普适美德,什么团结友爱,什么互相帮助,就是小学生道德品质课上要宣扬的那一套;而思想性则是非普适的,是作者、导演想表达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哪怕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也好,总之是个性化的思考。《9》中的那种机械主义末世论,以及对人与科技关系的考量,不能说不深刻,主题也不可谓不大,但可以说毫无新意。是思想性还是教育性,不在于主题的大小与深刻程度,而在于它是否已成为社会普适价值观。

从这点上来看,想创造出一部有思想性的、而不仅只是教育性的影片,其实是挺难的。连言论自由的西方都陷入了某种思维惰性之中,更何况我们所处的这种还并不完全开放和自由的言论环境呢。所以还是不要过多地指责中国的动画从业者了吧。我们能创造出好的文化产品是幸运,西方创作不出好的文化产品是罪过。

本文以教育性与思想性的话题为引子,想谈一谈这部动画为什么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不佳。当然,这个“不佳”是相对的,和动辄票房过亿的美国动画大片相比,同样造足了宣传攻势的《9》上映1个月只有2900多万美元的北美票房,这其中还有1/3是上映首个周末创造的。如果不是其在全球市场上还有900万美元的斩获,它想收回3000多万的预算可能都要费些力气。

这部影片从制作技术上讲无疑是很高的,CG技术应用得恰到好处,拍摄技巧上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但为什么票房成绩不佳呢?上述的主题上的无趣当然是原因之一,其实还有两个问题值得中国动画业者注意。

一个是北美观众的收看习惯问题。北美观众看动画片不是去陶冶情操去了,而是去找乐去了。拿着一包爆米花,看到爆笑处哈哈一笑,全场观众都在与影片进行着以“笑”为核心的互动,这才是快餐文化的消费精神。受感动、引发思考那都只是额外效果。可是《9》这部影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没有设置1个噱头,全片色彩阴暗,气氛低沉,让人们嘴里嚼着爆米花都不敢发出一点声响,这根本不是美国人看动画片的初衷和习惯所在。

另一个是人物形象的问题。看到不少评论都认为布偶人似的角色设计是这部作品非常出彩的一个创意,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个布偶人从角色设计的角度看可谓相当的失败。

首先它一点都不可爱,既不像史莱克那样胖得可爱,也不像小丸子那样Q得可爱,反倒为了突出所谓的成人性或者新奇感,搞得像个活僵尸。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形象就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市场前景。动画是以形象营销为核心的一种文化产品,你做一部动画最终是把形象留在人们心中,授权最多的也是形象的使用权。倒不是说一定要把形象设计得可爱才行,但是一定要把形象设计成人们会对其有购买欲望的样子,可爱至少是最能激起人们购买欲的一个设定。市场对新奇感并不会100%的持接受态度,如果是艺术动画,你设计一个非常实验性的形象还可以,但是对于商业动画来说,这种尝试无异于冒险。说句题外话,欧洲商业动画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艺术动画的那套逻辑拿来检验市场,结果往往是碰钉子。

如果说形象上不太符合以往易于被观众所接受的类型,也不要紧,你可以用人物性格来弥补观众对其外形的疑惑。《9》的问题恰恰在于主人公不仅长得差,而且可谓毫无性格可言。和皮克斯的瓦力相比,两者都是机器人,也都不属于美型之类,身上都是斑驳陆离,但是瓦力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有一个突出的品质:痴情!因为它的痴情,它的斑驳才成为可爱之处,它的行为才具有可贵之处。人们赞许的、钦佩的、认同的、消费的正是它痴情的性格。那么9号机器人值得人们赞许、钦佩、认同和消费的性格是什么呢?你说不出来,因为这是一个太过一般化处理的英雄。他身上具备的所谓的优秀品质,不过都是我们一开篇所讲到的教条性质的东西,比如不放弃朋友、勇敢、执著等等,而这些已经不足以激发人们的消费欲了。

因此,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才会不尽如人意。

机器人9号影评(二)

文/家钥

人类科技发展至今,我们对“机器”这个词汇已经不再陌生。通过机器,我们可以实现许多人类力不能及的事情。但当科技发展到“机器”与“人”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所谓的“机器人”之时,人类就会本能地开始思考,而接下来便会自然而然产生对机器人的不信任感和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恐惧感。所以说,科技有时是把双刃剑,试想如果人类的一些伟大发明被全权操控在思想邪恶之人手里,那么就很可能会像这部电影里的情况一样,我们人类终将自食其果。

2005年,导演申·阿克拍摄了《机器人9号》的短片版本,这部风格怪诞的动画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并且还为他拿下了一个最佳短片奖。本片正是源自于这部同名动画短片,而这部时长仅为70多分钟的电影版本在完整地延展故事之余还不乏美国制造的动画片与科幻片两者的特色,在影片气氛与情感的营造和渲染上显得尤为突出。难怪在看完短片之后,导演蒂姆·波顿说:“这部短片是我看过的短片里最具有感染力的片子。申·阿克所创作出来的未来世界的图景和人类社会的概念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而且在情感上让人产生了共鸣。”而本片黑暗诡谲的风格也与那部2005年由蒂姆·波顿执导的《僵尸新娘》颇有相似之处。

如今的美国电影人似乎越来越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去年的一部《WALL·E》在大胆想象末世、营造浪漫景象之余还赚尽了票房与口碑,而在好莱坞,这类科幻与动画结合的题材也逐渐趋向大热。对于此类炙手可热的题材,好莱坞电影人一向不会轻易放过,而且会一直拍到泛滥。于是,在影片伊始,《机器人9号》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此时人类所制造的机器向人类进行大肆的屠杀,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分崩离析,地球上死寂一片……《机器人9号》在开篇便迫不及待地勾勒出人类末世的苍凉景象,而凝重逼真的画面更不逊色于一部真人电影。

可能由于本片是从一部短片诞生而来,在故事性上并不是做得很突出,片长之“浓缩”也说明编导在“填充”这部电影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乏力与刻意,甚至还有沉闷的成分参杂其中。但作为一部动画片来说,《机器人9号》的剧情设置虽不及《WALL·E》那般动人却还称得上合格,反而是导演出色的人物塑造与气氛营造功力为影片加分不少。片中的科学家将自己的灵魂分配给9个小机器人,于是便产生了人物性格各异的局面。正因如此,本应属于人类的复杂情感也统统被赋予到他们身上,我们甚至可以依循着这几个机器人找到许多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对待困难的积极性及阴暗面。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与其说导演在拍摄《机器人9号》这样一部披着机器人外壳的动画片,不如说是在拍一部以人类作为主角的真人版电影,例如《我是传奇》这样的科幻片,简单的情感线索也可以相当震撼。

即便这部电影完全丧失了那种没心没肺的笑料,导演也摒弃了大量对白使得观影过程略显沉闷,但其在娱乐性的营造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几场动作戏可谓精彩刺激。除此之外,导演还不忘对人类科技的极速发展进行了沉重的思考,拍摄动机丝毫不像一部纯商业的美国动画片,也大大有别于那些爆米花电影。这部《机器人9号》甚至成为供身处大时代背景下的成年人进行自我反思的严肃教材。从本片可以看出,如今美国的动画世界不再是以多种娱乐元素的混搭与堆砌作为最大使命,而是着重于赋予影片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并提醒着地球上的人们要有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在科技不断进步之余用人性的本真尽力保护我们的家园,这样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机器人9号影评(三)

今天看完了9,很感动嗯就这样。

1号代表妥协,2号代表探索,3号4号(双胞胎)代表求知,5号代表恐惧,6号代表思想,7号代表抗争,8号代表莽撞,9号代表希望。这九个机器人其实就是教授人性中9个侧面。

最初是1带领大家躲过了灭顶之灾,我觉得这里面有两层含义。首先,当人面对无法逆转的灾难之时,妥协往往是唯一可取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必这也是教授把妥协放在1号的原因吧,如果一开始就让9当领导,恐怕早就玉石俱焚了。第二,1带着大家躲进了教堂暗示着当人们向现实妥协时,信仰可以提供某种庇护,但由于失去了希望(9还没诞生),这种庇护滋生的只能是两种极端——彻底的妥协或者病态的鲁莽,正因如此1和8才会在最初的团队中占据领导地位。

按照我的理解,教授的计划是让9拿着那个徽章,带领躲过战火的大家干掉大机器人的,谁知人算不如天算,9诞生以后被教授的尸体吓到,并没有去碰那个投影盒子,也就无从知晓徽章的用途,反倒阴差阳错把大机器人激活了。好在教授早就把这种情况计算在内,你认真看可以发现6的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我想教授造6的本意就是让他提醒9那个盒子的存在吧,更有力的证据便是6不断重复地画着那个徽章。

教授的投影中提到,那台大机器人缺少完整的人性,而教授的人性被分到了那9个机器人体内,也就是说,即便他们无法完成使命,全部被大机器人吸去灵魂,那么大机器人将获得完整人性,脱离机器的范畴,从而改造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教授看似鲁莽地把徽章交给9个脆弱的小机器人了——无论他们能否摧毁大机器人,世界都会获得重生。

教授的开场白说道:our world is ending.but life must go on!这里life显然应该翻译成生命而不是生活,由此可知教授并非指望9能摧毁大机器人,带着他的人格生活下去。他只想让生命得以延续。

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中教授才是最强悍的存在。

升天号观后感影评


《升天号》是一部于2014年播出的科幻惊悚电视剧,该剧剧情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1.封闭空间实验?

不是

2.探索人类在宇宙飞船里的生存实验?

()

不是

3.挑选社会精英?

不是

基本细节

1.飞船里有失忆注射药物

2.第一代船员都是被政府通过一个教育计划把还是孩子的他们从父母身边偷走

3.每次闪电风暴都是从游泳池下面开始,最后一集显示,游泳池底下有3个成一排的光源样不明物质

4.片中出现的罕见名词形态共振

5.小女孩看见的死去的女人

6.小女孩知晓飞船外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7.小女孩可以预见较近的未来

8.小女孩的时空传送能力

9.小女孩对外太空的生命感知,小女孩说左边预设的飞船终点没有生命,右边蓝色的星系有

10.最后一集黑人看见了死去的女人

分析

1.形态共振是指普遍联系的非生命体和生命体之间的一种精神或者是心理上的默契,一种共识,是潜移默化的,不需要被明确告知,比如,我跳的高度是有限的,因为受到地心引力影响,比如,海浪撞上礁石就会散开等等

2.纯封闭的飞船环境,三代人的记忆更替,让飞船上的人逐渐忘记地球,失去对地球的认知,彻底适应飞船的隔绝环境,逐渐挣脱形态共振

3.小女孩成为第一个彻底摆脱形态共振的人类,完成了进化飞跃,黑人在影片结尾也进化出了基本的特异功能

4.游泳池底部的三个不明物体应该是外形遗迹或者残害,例如UFO的某个核心部分,然后因为形态共振,飞船上的人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5.基于第四点,相应的外星文明应该具备和小女孩同样的能力,甚至更为丰富

6.小女孩开始只是具备初级特异功能,但是打完失忆针之后,超能力解锁速度飞升

7.黑人的超能力是受到小女孩超能力形态共振影响的结果,黑人和小女孩接触最多、最频繁,所以比其他人更早解锁初步的特异功能

8.黑人被传送的地点,不是地球的某处,也不是飞船航向预定的左侧的星系,而是右侧的蓝色星系

9.黑人所在的星球是有外星生命的,不是一个荒原

10.飞船上的人最后都会解锁各种特异功能,最后纷纷到达外星球

11.那个劫持小女孩的美帝其特工,要么被传送到了左侧没有生命的星球上,要么被传送到了和黑人同一个星球,只不过他俩没在同一个地点落地

12.实验的目的就是让人类完成进化,并和外星生命进行融合,来进一步实现文明的飞跃

最后

拍的很好,节奏张弛有度,慢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昏昏欲睡,快的地方也不会让人过于眼花缭乱跟不上节奏,舰长和夫人在面对委员会质询时的反转我觉得非常精彩,其中的明争暗斗非常有趣,可以和宫斗剧媲美,美女探员被卧底特工意外枪杀让人非常意外,很惊人的反转,最后一集实在埋下了太多的线索,完全展开估计得再来个三季才行,但是被砍非常可惜,完全搞不懂美国人在想什么

Bug无数,喷的人也很多了,就不多说了!毕竟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投资就是个问题,场景能做成这样,算不错了!

主要说说从结尾反推出来的剧情设定吧:

升天号的主要目标,一直就是达到比邻星那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奈何受制于当代科技和人类寿命的局限性,这个任务无法完成!

而设计者的思路呢,就是在通过干预交配和注射各种药物等人为手段下,创造出具有时空传送的超能力的人类,从未达到人类星际殖民的目的!

当然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定会是困难重重的!毕竟一个六百人的封闭社会产生的问题,就远远不是剧情里表现的那么简单!只能说中间剧情对于各种问题一笔带过了!

总结起来就是:脑洞比较大和喜欢科幻设定(注意,是科幻设定!)的人,在看到最后的时候会非常惊喜,会把对最初剧情的拖沓、不严谨、不科幻的想法统统抛弃!对整个剧情的设定和剧情的环环相扣,拍手称赞!

而比较喜欢言情剧、喜剧片、家庭片的,估计对这种开头科幻片,中间悬疑片加言情片,结局脑洞大开变回科幻片的设定,不会太敢兴趣

星际穿越的风潮刚过去,突然出现这样一部以太空为题材的剧,的确是很吸引人,尤其是密闭环境中的人类社会,充满实验性的构思确实令人好奇。

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太空环境,诸如虫洞、星系、星际航行等内容,而且坐落于地球上的设定,虽然强调了阴谋论和矛盾冲突,引发了实验舱内外两个实验场的重头戏,但这已经不能说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剧了。增加了悬疑、矛盾看点和所谓批判性,但掉下了太空科幻的档次绝对是一种可惜。论人性、悬疑、超自然,有相当多的剧集已经做得太好了,这部剧要说好,也只是想象之中,只能混个其中之一。

这样的设定,总的来说,还是过大于功,可能是编导野心太大,想做得太多,结果反而顾此失彼,可惜了。

下面还是说说个人纯直观的观剧感受吧

刚开始看,以为是星际穿越或深空失忆

后来觉得,似乎更像是雪国列车

最后发现,这尼玛是楚门的世界啊

最后的最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有超能力的小女孩

这货原来不就是X战警!

莫不成,其实编导拍的这部片,是为了向大片致敬?!

期待后面会登场的影视作品

不,其实这是,大家来找茬

观后感《《京城81号2》影评3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哑号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