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未来简史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未来简史有感800字

读未来简史有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未来简史》有感: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未来简史》有感: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

——读《未来简史》有感

杜兵

序言

有次微信上聊天,我问大雄对未来一百年的世界发展大势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这代人就大致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十分推荐我看《未来简史》这本书。

看了之后确实挺有启发,作者所想的很多问题,也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在想的问题,但是作者的思考更加成体系,表达更清楚。在读书之余,我另外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像赫拉利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专业思考者".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或懒惰,或无方向,而赫拉利这样的专业思考者,正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互补。

作者提到一个词组,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用它描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真是非常恰当的。如今的我们,对于周遭的世界,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充分的理解。技术变得无比复杂,搞清楚背后的原理逐渐变得不可能,组织结构、流程也繁琐得难以把握,要厘清各种大小事件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很可能就干脆放弃,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一样过日子。

但作者没有放弃,虽然微观的社会现象已经复杂到无法把握,他寻找到了一种宏观上的框架,来对现实世界进行解读,《未来简史》就是他对现在的观察和对未来的预测,提供了非常宏大的视角,帮助读者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有四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印象很深,下面简单介绍。

(一)意义之网

作者提出了"意义之网"这个概念,人类几千年有记录的历史,就是这个意义之网在发生变化。

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来传播一个设定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意义,好坏、美丑、对错都将在这个意义之网中被判断。

从最早的各类宗教,到社会主义,到人文主义,不同的时代讲着不同的故事,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就在同一个网中互动。

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对于许多常见的社会概念,将会获得一个稍微不同的看法。

(二)叙事自我

作者将自我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当下的感受即是体验自我,可以感受愉悦和痛苦。

而生活中的长期决定,则依赖于叙事自我。每个人为自己编织一个故事,按照这个故事来过自己的人生。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故事时,会参考我们周围人的故事,还有专家、成功人士们的故事,于是我们加入意义之网。

当我们说起"我"时,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我。

(三)知识公式

作者总结了三个时代的知识公式:

1.中世纪:知识=经义X逻辑

2.现在:知识=实证数据X数学

3.新人文主义(未来):知识=体验X敏感性

这是一个很有颠覆性的说法,让我们看到,知识本身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以经验观察和数学统计为基础的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强。

在诸如各类设计、艺术创作等活动中,体验和敏感性越来越具有特殊的价值,实际上也可以将它们看作一种知识。

(四)数据和算法

市场,政府,甚至人本身,都是处理数据的方式。

作者说现在科学界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生物只是一种算法,它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制造出超越人类的算法,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人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不不上大型计算机。

我们其实已经身处算法的世界,而且社会算法正在不断进化。今年我们国家开始在很多大学开设"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

在未来所有人可能面临的威胁:少数人经过升级后变成超人类,他们超越了算法,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能够作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决定,算法系统无法了解也无法管控这些人。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低等动物,同时受到算法和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小结

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逐渐结合,发展出超越现在人类的"新人类",也许会实现永生,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未来简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小结,我们人最本质的欲望,比如永葆青春,长生不死,千万年来并没有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在宗教仪式中幻想一下,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也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篇一: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在这个暑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做《安德的游戏》。它讲述了一个惊险的故事:年仅六岁的男孩安德维京因为过人的才能被带往太空学校,学习指挥太空远征军去跟侵略地球的虫族战斗。在太空学校,他经历了喜怒哀乐,克服了心理问题,最后终于打败了虫族。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安德维京。他淳朴善良、机智勇敢、充满爱心,是一个难得的天才。刚坐上飞往训练营的宇宙飞船里,他不用老师教,就知道如何在失重状态下掌握方向感。在学校,他甚至攻破了学校的电脑安全系统,为自己重编了一套。在学校的模拟战斗里,他也毫不逊色,每次打败敌人的数量都是第一名。但是,因为他太优秀,所以他总是被大的孩子欺负,直到他认识第一个朋友阿莱。

我同样喜欢阿莱。他是一个穆斯林,来自北非的战斗学校的成员,十分勇敢。我最欣赏他的诚实,因为他从没有背叛过安德,并且给了安德很多快乐。

跟很多人一样,我觉得这本书最感人的地方是安德的善良。他不想发起任何战争,也不想任何人死去,只想和平。因此,当他得知自己将虫族消灭以后,心里十分后悔,觉得自己不应该跟任何国家、任何种族、任何人进行战争。

如果你喜欢玩打仗游戏,那么我奉劝你来这本书里走一走吧,你一定能获得有益的启发。

【篇二: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安德维京的一个个游戏。他在一个超大的太空学校训练,而他的长官一直在监视他们的练习,想在其中选出一个最优秀的人去高级指挥官学校,最终安德被选上了。经过多次训练,安德去对抗外星虫族,最后毁灭了那个虫族星球。但安德一直以为是模拟战争,所以他感到十分悲伤,因为他毁灭了一个种族。后来,他亲自向已经快要死去的虫族蚁后道歉。奇迹发生了,长相可怕的蚁后竟变成了一个和善的女孩,而且这个女孩很像安德的姐姐。蚁后叫安德养好她的小幼虫,之后就消失了。安德又有了新目标。

我想,安德不仅有很高的智慧,非常的勇敢,而且还很友善。他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虫族,但又不忍灭了虫族。安德在太空训练时,有件事让我印象很深。那时,他还是个新兵,一天晚上,他无聊地打开电脑,玩了一个心理游戏;一只老鼠面前有两杯酒,巨人说其中一杯有毒,必须选一杯,不然把它吃掉。安德试了两次,老鼠都被毒死了,他意识到两杯都有毒,要想活命只有杀了巨人。第三次,他就让老鼠突然钻进巨人的眼睛,杀了巨人,果然成功了。其实,那时他的长官就已经选上他了。

我们也要做一个勇敢、聪明、善良的人。

【篇三:读安德的游戏有感作文】

这是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在发表当年获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双料冠军。虽然书名仿佛小孩的童话书,可是翻开看过才知道是一本儿童看不懂的小说。虽然看过的人一定会赞好,可是真正好在哪里还真不好对别人解释。

全书几乎都在讲一间位于太空的战争学校,住在那里都是不超过12岁的天才儿童。这座学校就和它的名字一样严酷,学生们大多数时候毫无友情,相互争斗。本书的主角安德从六岁进入学校以来,在教官的策划下被孤立,被打,被嘲笑,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友情,学会了为人处世,成为一个肩负起地球命运的军人。

战争学校虽然不在地球上,可是其中炎凉的事态,可怕的人性,都影射出读者身边的现实世界,令人往往在阅读时感到难以接受。可以说读者的心灵随书中人的冒险经历一起改变着。

本书的结尾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令人吃惊。吃惊过后又引发深思。人生的意义无法被任何人评判,因此走自己的道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那才是最幸福的。安德的天生正义善良的性格,与战争杀虐永远不相合,这就是对书中他的痛苦的解释。

作者给了他一个幸福的结局在远离地球的地方平静地住着,最后要和他爱的人一起在宇宙里冒险,这个结局令我这个读者松了一口气,毕竟安德已经被太多的人恨,被太多的人操纵了。

我仍然对作者有小小怨言,书的真实感有点虚,还有,书中残酷的没有正义的生活真折磨读者啊。

书的其它续作我还没有看。很期待吖,不知道还能向安德学到什么。

【篇四: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安德的游戏》是我最喜欢看的科幻小说哦!它的作者是美国的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上过《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区间》,都受到了好评。还受到了吉恩沃尔夫的高度评价呢!

安德维京,来自美国,维京家的老三。从小就才智惊人,而且充满爱心。六岁时就被选拔进太空学校;九岁时就担任飞龙战队司令官;十一岁时,作为国际联合舰队司令,远程指挥星际舰队,彻底消灭虫族的伟大英雄!

华伦蒂维京,安德的姐姐,维京家的老二。跟安德最好,非常爱他,曾帮助安德克服两次心理问题。

彼得维京,安德的哥哥,维京家的老大,老是欺负安德,有时还嘲笑安德,但却很爱他。凭借超出常人的才智当上了世界联盟的霸主。

读了《安德的游戏》,我看出卡德深切理解人类的身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表达的方式也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层次。作者把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性格鲜明。

给我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启示。一个人不能太过善良,有必要的时候,就要变得强大,可能非常不像你自己,但是也不会有人再欺负你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篇五: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如果你们问我我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安德的游戏》。

上三年级时,我第一次接触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系列,非常着迷,也特别崇拜这本书的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现在想来,钟爱的原因很好理解:小说讲了一个患孤独症、好强症的游戏天才,与外星物种展开决战,最后拯救地球的故事。

天资聪颖的安德六岁时就被送到太空的战斗学校,作为新生,安德不但要学习各种战斗技巧还要面对其他学生的妒忌、排挤和陷害,但安德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心理素质,地球当局把打败虫族的赌注押在他身上。经过一系列的游戏训练,安德脱颖而出,提前进入高级指挥学校,而曾经战胜过虫族的英雄马泽。雷汉也成为安德的教官,就在这个时候,大决战竟然以安德平时训练的方式开始了最终,安德以数十名精英队员的代价赢得了决战虫族的胜利。

再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电视上。总有那么几个不和谐音符不法分子,在妄想实行恐怖袭击等,所幸的是:社会上也有许多像安德那样充满正义感的人,那就是警察,来制止他们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地保护了我们的家园。

想到这里,我也立志要成为像安德那样的人。虽然我不能像他一样挽救数十亿人的生命,但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让正义的光明洒满世界的每个角落吧!

【篇六: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安德的影子》是这本书的番外,我却是先看番外,再看正文的。看完以后,就吵着嚷着要买《安德的游戏》,却总是在当当网上搜索时,看到暂时缺货四个大字。

寒假悄然而至,我惊讶地在寒假读好书推荐书目上看到了这本书,想到推荐书目上都有了,书店里怎么可能没有,便跑去书店买了书,在家仅用了半个小时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故事情节其实是与《安德的影子》一样,貌似没什么理由去看情节一样的故事。但是,之所以仍想看,与书中的情节、重点是密不可分的;而这本书情节扣人心弦、高度紧张;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拥有了这些特点的书,是令人着迷的。

其实这本书中还有一些让我感到稀里糊涂,十分复杂的东西,应该是因为还未将整本书消化完整,就匆匆地写了读后感。特别是某些有关政治的的事情更是不解,所以决定在下一次阅读这本书时,要更加认真仔细,努力读懂,读清楚。

这本书真的非常好看,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有时间有兴趣一定要去看看!

【篇七: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这本书讲的是一种可怕的外星生物虫族严重威胁着地球,所以,地球各国修建了许多太空游戏基地来培养打败虫族的指挥官,最后他们选中了安德。但安德发现,人类并不是等待虫族的第三次入侵,而是对虫族进行第三次入境,而安德在无意中消灭了所有的虫族。

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写的一本科幻小说。这本小说中的许多部分都符合物理常识,如在太空中的下方。但由于它是科幻小说,所以有些现在没有的概念,但这些也似乎是可行的,使得这本科幻小说变得更真实,似乎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

这本书描写的是人与虫族的战争,而作者给这本书起名叫游戏,甚至在整本书中,安德一直都在玩游戏,根本没体现出战争的残酷、血腥。在消灭虫族的过程中,训练他的格拉夫上校告诉他,他是在玩游戏,但事实上他是在指挥真的人,但他最后打败虫族得知真相后,他却感到恐惧。如果格拉夫上校早告诉他实情,他很有可能因紧张打不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一些事情当作是一场游戏,而游戏是不怕打输的。这样的话,我们也不会因某件事没达成而感到困扰了。

格拉夫上校之所以不让安德知道真相,是因为安德同情虫族,这也是他们选中安德的原因。因为安德同情虫族,使得他能像虫族一样思考,也使得他能打败虫族。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打败某人,就要从对方角度思考,了解对方,这才能打败他们。

虫族之所以会和人类开战,很大原因是他们无法与人类交流。虫族靠得是脑子里的思维波,而人类靠得是通讯设备。既然无法交流,也无法判断对方有没有恶意,只好先去干掉对方。这说明我们在现实中要多与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才能友好共处。

阅读此书,挑战自己的想象。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小说。

【篇八: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畅销书,据说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最爱。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才看完。可能是因为我头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或许是缺乏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不明白如何去欣赏,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阅读其他书籍的方式将其看完。因此,我对书中的科幻部分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正如安德在游戏中杀光了虫族,一定程度的无知或被蒙蔽,反而能让你得意在从容中不经意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德生于一个天才之家,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仨在才智上差异不大,只是性格有别哥哥野心勃勃,凶狠;而姐姐善良,温柔。对于一个要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过于善良恐怕会显得软弱,而过于凶狠又恐会走向歧途安德看起来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正是因为其在性格上中和了其哥哥与姐姐。

安德出场时才五六岁,就在结尾处全歼虫族时他也就十来岁。就是这样一个小孩,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由于开篇就假定了安德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如何将安德培养成一位能够带领同伴战胜虫族的统帅,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砺其心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战斗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是将安德孤立起来。一方面他要利用其性格中的狠决去击败那些向其挑衅的同伴,有时甚至将向他挑衅的同伴打死。另一方面,他性格中的善良部分,会让他在每一次残酷的行动中感到愧疚实际上,他面临的挑战,有时是你死我活的,他的残忍只是为了生存。或许也正是他有善良的一面,他能够克制自己不恃强凌弱,也能因此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成为卓越的领导人的书。首先是智力,其次是手段,最后是胸怀,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智力,你无法掌握最高的技艺;没有狠决的手段,你无法招架别人的暗算,从背后飞来的箭簇;没有足够的胸怀,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智力与权力。

通往建功立业的征途,极其枯燥。蜗居在战斗学校里,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有的是疲惫,同伴的嫉妒,日夜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恐惧,孤独。安德的智力让他能够较为轻松地战胜他的同伴,但智力在战胜孤独上并无多大用处。在孤独时,他会想念他在地球的姐姐,这种思念或许会给他带来安慰。

我也忘记了安德是靠什么来战胜孤独的。或许是对胜利的信念?或许是竞争中获得的快感?是什么支持他不放弃,并最终坚持到底?

有很多答案吧。说实在的,我看完这本书也快个把月了。很多都忘记了。感兴趣的就自己去找来看看吧。

读《未来简史》有感


读《未来简史》有感

竟然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赫拉利《未来简史》读完。不是因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部头巨大,而是因为自己内心浮躁、私欲膨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文科生,科学素养实在欠缺。然而,读这本书竟然深深被吸引,被作者犀利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海量的信息、辩证的思维所折服。

顾名思义,《未来简史》是一本关于未来的书。依据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地覆天翻一日千里的变化,对未来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做了诸多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推测和想象,尽管这些推测和想象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未来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或其他什么制度的安排,而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由此推演出可能的未来社会。而且,赫拉利一再强调,这种结果只是一种可能性,进而启发我们思考怎样达到这种可能性或避免这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是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文版扉页上的亲笔书写:当我们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的终极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中国读者贡献智慧。

活在当下,我们是幸福的。当大约6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迈向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磨难呀!6万年,对于地球42亿的年龄,实在算不上什么。然而,就是在这6万年里,人类征服了地球,成为地球的最高统治者,万物惟我独尊!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万物互联,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财富,有物质,满足我们的物欲;有精神,满足我们的神性;有制度,无论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都使得我们人类强大有力量。这一切都奠定了我们人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 图中那个亮点。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就上面照片说了这段著名的话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应该说,今天的我们拥有了人类以来最舒适的生活了。大快朵颐的美食,安全便利快捷的交通,宽大漂亮的房子,舒适开心的工作,开放平安的社会,民主自由的政治,核威慑下的和平,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用了6万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活在当下,我们是痛苦的。也许真的如赫拉利所说,人类一下子成为地球的主宰就如同暴发户没有心理、文化的准备一样,我们给这个地球带来的灾难也是前无历史的。物种的灭绝,气候的变暖,人口的爆炸,山洪、地震、瘟疫、战争等等,一直以来困扰着人类。人类在无穷尽的追求物质享受的进程中也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

赫拉利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石器时代的体验:第一天,在原始深林徒步旅行10小时,在河边开阔的空地搭营过夜;第二天,独木舟顺流而下10小时,在小河旁露营;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在湖里钓鱼、在附近的树林里采蘑菇。

现代无产阶级体验:第一天,在受到污染的纺织厂工作10小时,在拥挤的公寓大楼过夜;第二天,在当地百货公司收银员10小时,回到同一栋公寓大楼睡觉;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开立银行账户、填写贷款表格。

你会选择哪一个?答案显而易见。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类到底怎么了?人性,物性,亦或是神性?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是我的断言,也是我的坚信。尽管赫拉利说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尽管他把未来的宗教归结为数据主义而不是人文主义。数据主义可能是未来的宗教,人们可以把一切都归于数据,但是,人,人类,一定会在这个新宗教里起到决定作用。离开了人的宗教,无论这个宗教信仰的是上帝,人自身,还是无处不在的数据,都将是毫无意义且没有价值。数据的力量再强大,如同无所不能的上帝,那都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追求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把自己埋葬。人类因为是人类,所以不断在犯错。但是人类一直在修正错误,不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编者后记:以色列的赫拉利简直是一位奇人,1976年出生的他,年纪轻轻就写下了让全球学术界瞩目的世界史书,这位旷世罕见的天才历史学家一下子结合那么多的硬科学,写出了一本完整的人类未来史,他的非同寻常的想象力有些匪夷所思。正如我们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不亲身体会,怎会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篇读后感的作者是一位哲学系文科生,与工作百忙之中抽点滴碎片时间看完赫拉利的巨作,实属不易,也贵有持之以恒之心,在当今网络电子横行时代肯花时间看书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也可称为奇人了,奇人看奇人,碰撞出几多共性火花,又产生出几多逆向思维,但共同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人类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虽然之前有众多的世界末日论,人类只有把握好拥有的科技,正确运用科技,遵循自然法则,让人成为或者接近更智慧的神,在宇宙大爆炸之前,让我们这个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上的人类在谢幕之前,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过好共同存在的每一天。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400字


我本善良_读《安德的游戏》有感400字: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卡德是位科幻天才,也是美国科幻史上唯一一位两次在两年内连续将雨果和星云两个美国最权威的科幻大奖收入囊中的作家,其分量在美国科幻界举足轻重。

看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安德的内心很善良,他所做的一切杀戮的事情,都是无心的,是大人们强加给他的。当他知道自己因为玩游戏导致虫族的集体毁灭时,他的内心陷入深深的忏悔之中_他有战争的天才,但他却不愿意将战争强加给任何种族、任何国家,甚至任何人(包括他的敌人)。最后,当人类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时,安德却自我放逐,让自己的余生在太空中永久的漂泊。

这种不怕压力、不依赖别人、敢于面对困境的故事,对于从小就在蜜罐中长大的,无疑是具有启发性的。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位喜欢挑战、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喜欢在绝望中诞生的人,这本书将是你不错的选择。作者:魏文鑫

读《未来简史》有感1500字


读《未来简史》有感1500字

杜银霞

今天早上读了隆兴发群里的一篇情感文章,说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情感,当时他们3个坐下来谈谁更爱林徽因,结果是梁思成,林与梁便选择结婚,可笑的后来林徽因死了,梁思成马上再娶,而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 谁更爱。看了我其实觉得有点可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发表的文字也是毋庸置疑的态度,也许每个人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子非鱼又焉知鱼。或许金岳霖就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剩男剩女一样,当时错过了一份感情,后面左突右击,就再难得寻找到那个互相喜欢的人了呢?而并非不娶就是为了林徽因。

这就印证了我们群里一起发起读书会要读的书里的话,这本书就是《未来简史》,它里面写到“意义的网”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殊不知还有一种情况:互为主体。我们给很多东西赋予了一种意义,其实都是虚构的,人类会为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会让意义这张网收的越近。所以很多并非存在的东西,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那么它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存在,但是我们都认为它是存在的,那就存在了,就如上面林梁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看所有的文章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因此一般的人深信不疑,但是谁知道结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或许你认为他们的感情与我无关,我只要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但是那只是一个例子,放到很多事情中皆准。所以在评判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认为自己有那么的正确,不要对自己一贯以来的思想那么深信不疑。

读《未来简史》,读书会要分享,对于这种类型的看法我想我暂时表达还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把它写下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无宗教信仰之人。因为我确实不信教啊,我也认为没有上帝,也许大部分人都与我一样。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宗教主义信仰者。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相信destiny,在美剧大片中,总是在结尾的时候会让你相信这是destiny。平时我也相信冥冥之中,很多事情总觉得是冥冥之中发生的,相信很多事情是命运,就比如婚姻,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我就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冥冥之中总会安排那么一个人在等待。但是看完《未来简史》之后,我不免有点绝望了,因为这本书里面根本没有destiny,一切都是算法,连意识感觉都是算法,可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虚无的,哪里还会有destiny呢?

又比如我喜欢说随缘,按《未来简史》说的意思,是没有缘这一字的,一切都是意识中的虚幻,哪有缘可以随,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刘滔,我们认识也好多年了,从高中开始的朋友,他之前没结婚的时候要我介绍女友,我与他说“这么急干什么,随缘吧”,他当时是这么回答我的:“如果听你的随缘,这辈子我估计就娶不到老婆”,现在他已经结婚很久了。有点搞笑,确实有时候真的不要太过于相信随缘,或许这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缘。

其次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因为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都是数据化时代,什么都是算法,你的思维,你的感知都只是算法,我不免觉得那是一个冷冰冰的时代,因为连情感与体验都是可以花钱买到,就像买一支雪糕一样。每个人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买艺术家的才华,科学家的智慧,你能想象得到的,都可以买。都可以像芯片一样存储于你的身体,你可以变成万能,升级为神。那么我想我还是不愿当神,我还是愿意活在这个世界当一个普通的人,体验普普通通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以前我大部分就是读读红楼梦,张爱玲,世界名著,中国名著这类型的文学作品,托群里一大咖的福,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看了一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看的书,比如《三体》《世界通史》《未来简史》《道德经》等等,这些书放以前或许从来不会进入我的世界,现在我却会为之入迷,读书对我的生活或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它不能帮我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或者让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它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的思想从只关注自身的一点小情小爱突然开阔起来。我会明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宇宙的高度,我真的连一粒沙子都不是。所以很多时候不必那么纠结自己的一点郁郁寡欢。尽管最终我还是回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写着一些我自己的小小情绪的文字。但是至少我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站在人类的高度在奋斗的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首诗:

《 惑 》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读《酷蚁安特儿总动员》有感


几天前我读完了一套叫《酷蚁安特儿总动员》的书,我深深的被书中一个叫安特儿的蚂蚁给感动了。

本套书讲述了小蚂蚁安特儿从卵到成年再到蚁后的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安特儿表现出了:勇敢、无所畏惧,为了生存,会跟一切敌人博斗;牺牲精神,为了同伴,它肯赴汤蹈火;相互帮助,众志成城;永不言败,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它从来没有放弃。

每当我看到安特儿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股精神时,我不时的在问自己,当我遇到像安特这样的困难时,是否也能像这只小蚂蚁那样勇敢无畏、永不言败,我想未必吧!之前当我遇到难题时,通常会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求助另一个是放弃,极少是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以前常常听爸爸妈妈说: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坚强勇敢、要不轻言放弃等等。这些道理听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易行难吧。我想这些道理是对的,只是我心存依赖,内心不够坚强吧!

通过对这套书的阅读,就好比给自已照了照镜子,通过与安特儿对比,使我发现了我身上的诸多不足。蚂蚁虽小,确让我明白了,外表的强大并不是真的强大,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读《未来简史》有感:学习历史,摆脱枷锁


学习历史,摆脱枷锁

——读《未来简史》有感

非洲梦

赫拉利尤瓦尔写的《人类简史》给过我极大的震撼,所以当得知他的新书《未来简史》出版之后,我在第一时间就在网上购买了该书。

书到手之后,我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可完全没有读《人类简史》那种"翻开任何一页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不断地感受到原有思想被冲击和颠覆"的快感。

这本叫《未来简史》的书很大篇幅竟然都在写历史,并且一些内容在《人类简史》中还似乎看到过。我觉得无法理解,一本描写未来的书,怎么一直在写过去呢?会不会是赫拉利尤瓦尔江郎才尽了,只是接着《人类简史》的知名度和热度捞金?我随意翻了几十页后,特别失望,就将书扔在一边了。

近日,和朋友聊天,对方聊起《未来简史》中的内容眉飞色舞,由衷地赞叹《未来简史》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我说了对该书的看法,对方觉得不可思议。我想我肯定错过了一些什么东西,于是将《未来简史》重新找出来,再次认真阅读。

这时,我才发现《未来简史》确实是一本好书,其中给我冲击最大的一个观点是:

我们无不活在历史的枷锁当中,只有深入研究历史,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才有可能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

书中举例说:很多现代人希望在家门口有一块漂亮的草坪,为什么呢?

究其根源,原来是因为在古代,粮食非常稀缺,土地合理用途应该是种植粮食、养家糊口,但如果你特别有钱,能空出大片的地来种植不会有任何产出的草,并且请不少员工,花极大的精力去灌溉、修剪和维护草坪,就能展示草地的主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草坪是贵族用于炫耀的东西,是奢侈品。

而到了现代,工业革命以后,我们早已发明了自动洒水装置和割草机,维护草坪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草坪自然失去了炫耀的功能和作用,平整漂亮的草坪也就从贵族的奢侈品转变成了中产阶级的必须品。

但现代的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家门口能有一片草坪,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生活在历史的枷锁当中,过去的我们认为草坪是一件值得崇拜和追求的东西。当我们现在知道了这段关于草坪的历史,在将来购买或装修新房的时候,或许就会认真的考虑草坪的必要性。

看到草坪的故事,我想起近些年大家经常取笑的"凤凰男":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非常刻苦、非常努力,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找了不错的工作,非常努力也小有所成,但他们身上有一些诸如过分敏感、过分节约等"城市人"看起来相对猥琐的特质,这些"凤凰男"往往会非常痛苦,甚至憎恨自己的父母。

但是如果他能好好想想家族的历史,就会知道自己身上这些猥琐的气质只不过是历史的产物,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如此,理解了父母,他反而可能冲出身份的牢笼,从此不再猥琐。

我们身上还有无数的枷锁,赫拉利尤瓦尔在开篇几十页的地方就讲到,数万年来一直困扰人类发展的三大问题是饥荒、瘟疫和战争,《论语》也说过"子之所慎:齐、战、疾",因为无论是饥荒、瘟疫还是战争,一旦爆发就能让一个国家人口死亡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十,而这些东西都不可预测,谁也保不准哪天就会发生,所以生活在古代的很多人生活都非常艰苦,也不敢想象和追求太遥远和美好的未来。

而发展到现代,因为科技、经济和政治的进步,这三个问题都基本被控制住了,如果再发生这些问题,大家不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会觉得某个政府或者国际机构没有尽到责任。

在远古农业社会,人类暴力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15%,而在20世纪,这一比例降至5%;到了21世纪初,更是只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

令人闻风丧胆、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和传播恐惧的极端恐怖分子,2010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是7697人,而在同一时间,因肥胖及相关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300万人。

对美国人或欧洲人(对我们又何尝不是)来说,可口可乐对生命造成的威胁,远比基地组织要大。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句话几乎可以应用于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期。

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困扰智人的饥荒、瘟疫、战争三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据说现代社会一个中等收入的普通人,所享受的生活比过去的帝王将相还要好;然而,我们却并没有因此而活得更快乐,而是更加痛苦、更加焦虑……

我们都站在一个叫 "现在"的十字路口,在我们的面前有无数条路,无数个未来,沿着任何一条路走下去可能会遇见完全不同的未来。

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真正放下历史强加给我们的那些枷锁和桎梏,才有机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想象并创造一个真正美好的未来。

读《漫步华尔街》有感


《漫步华尔街》是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资界最畅销的好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取得者保尔萨谬尔森曾说:当我的同事到了退休的年龄和我的儿子到了21岁时,我就送一本马尔基尔的书给他们看。
一、随机漫步的有效市场
从我动笔撰写《漫步华尔街》第一版到现在,屈指算来,已将近30年了。那本书所要讲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投资者若想在金融市场上不虚此行,就应该购买并持有指数基金,而不要总是钟情于单个股票或是专家理财的共同基金。我冒昧地说一句,如果你广泛地购买市场上所有的股票,正如同持有指数基金那样,从中你能得到的回报可能要高于职业基金管理者所能给予您的,而后者由于高昂的费用支出和大量的交易成本已使许多的收益化为乌有。
随机漫步是指利用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变动情况。在股市上,随机漫步是指股市价格短期内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对此,投资咨询服务、收益回报预测、复杂的图表模型所作的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二、麦基尔法我很看好一种特殊的共同基金,叫做封闭式基金。面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封闭式基金高达40%的折价率,我对此的解释是:市场并非有效未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我敦促投资者们,只要这种现象还在继续,就应该充分把握眼前的良机。就在本版即将出版时,美国大部分封基的折价空间已经缩水,不再是一种特别诱人的投资机会。但是在新兴市场中,如果折价空间在未来依然宽阔,那么由大幅折价的新兴市场封闭式基金构建的多样化投资组合就可替代新兴市场指数基金,甚至效果更佳。
真实价值终会在市场上占取上风。而当投资者被悲观主义所包围时,象封闭式基金那样真正的投资机会正在悄然消逝。最终,市场将会矫正不合理的定价。
三、麦基尔人这一生有两段日子是不该进行投机的。一段是他负担不起的时候,另一段是他负担得起的时候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关于投资资产配置的四项原则:
1、历史证明风险与收益总是结伴而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风险是你为高收益必须付出的代价。
2、投资普通股和债券的风险取决于投资持有期限。持有期越长,风险越低。
3、定期等额投资法虽然颇有争议,但却是一种降低股票和债券投资风险的有用方法。
4、你必须要分清,自己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同的。你所能承受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整体财务状况,包括除投资以外你的收入类型和来源。
保持一小笔储备资金(投入货币资金)等待时机,当大盘爆跌后,谁也找不出上涨理由的时候,又往往是入场的绝佳时机。正如希望和贪婪会自己滋生投机泡沫那样,悲观和绝望也同样会诱发市场恐慌。无论过往的光景多么黯淡,冬天过后春天总要来临。
(编辑: )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看了电影《安德的游戏》,我马上去借了小说来读。这是关于一个天才儿童被训练成为战士,承担了打败虫族外星人、拯救地球的重任的故事。
最先一段是安德六岁就被送到太空战斗学校,成了年龄最小的新生,他天资聪颖,很快就成为教官的宠儿,可同时需要面对同学的妒忌和排挤,甚至陷害。安德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熬过一次次的考验,最后升到指挥学校,继续不停地以打游戏方式模拟训练。最后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实际上人类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消灭了虫族星球。
看完电影,我羡慕安德的帅气和霸气,对他完美独特的童年非常向往,谁不喜欢做一个天才呢?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别人,在人群中总是那么耀眼。可是看完书以后,我却深深地同情安德,他的童年一点都不美好,不开心。为了提高他的能力,他被剥夺了与别人相处的可能,不能有家人,不能有真正的亲密朋友,时时刻刻地进行战斗训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摧残啊,即使是安德,也好几次差点儿崩溃。
虽然,最后安德熬过了最后一次决战,可是地球却不欢迎他回去,他只能和姐姐一起飞向殖民星球。我对着书本长长地叹息,天才的生活并不完美,背负着那么多的期望,放弃很多很多的个人爱好,也不是好过的日子呢。
我不由地庆幸自己不是天才,平凡普通的小学生一枚。不过,我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中也有竞争,多多少少我也会嫉妒别人,也曾受到别人的嫉妒。不过看完这部《安德的游戏》,我对自己说,努力做过便无愧于心,不管以后去哪个初中都不能气馁,天才固然令人仰视,平平安安享受和家人朋友的快乐生活才更重要。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一)

文/朱垚宇

【安德的游戏】这本书在我的大脑中记忆尤为深刻,因为家中有这本藏书,而且去年寒假时,我也去电一影一院看了这场电一影,尤其是一妈一一妈一的唠叨让我不得已记下他,安德这个男孩,一妈一一妈一总说真正高智商的孩子不是在逗动物玩,而是利用的自己的高智商如何在一层层关卡里脱颖而出拯救地球,为了战斗在努力掌握高科技,想想你自己,把高智商运用在哪儿了?我双手捂着自己的耳朵,不愿听一妈一一妈一这些话。

夜晚,当我静静躺在床上时,我的大脑中就会出现安德,我好崇拜安德,喜欢这个和我年龄一样的小男孩,他的智力、手段、胸怀把我深深吸引了,他勇敢的一精一神都是让我学习的。在他的时代,他是如何让成为一名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书中安德有哥哥和姐姐,他们三兄妹的都很聪明,姐姐善良和温柔,哥哥凶狠和野心,弟弟安德刚好中和了姐姐和哥哥德一性一格,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练他的心志,看能否吃苦耐劳。

在学校里安德很恐惧,孤独,没有朋友,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只有同学欺负、挑衅,他就忍耐,但忍耐是有极限,在被一逼一无奈、为了生存的情况下,安德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将挑衅他的同伴打死。可是他也很内疚,因为他不想任何人受到伤害,他克制自己的勇一猛,帮助同学,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我也想学习安德,到安德的世界,成为一名向他一样勇敢的人,敢于同破坏地球的虫族作斗争。

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一性一格里面存在一些需要学习的东西,缺乏耐一性一,做事马虎。我特别喜欢养小昆虫和动物,也很有一爱一心,只要我要坚持做到去掌握和熟悉这些昆虫和动物的习一性一和特征,这样我就与安德一样,当地球有灾难时,我也能拯救。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畅销书,据说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最一爱一。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才看完。可能是因为我头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或许是缺乏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不明白如何去欣赏,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阅读其他书籍的方式将其看完。因此,我对书中的科幻部分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正如安德在游戏中杀光了虫族,一定程度的无知或被蒙蔽,反而能让你得意在从容中不经意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德生于一个天才之家,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仨在才智上差异不大,只是一性一格有别哥哥野心勃勃,凶狠;而姐姐善良,温柔。对于一个要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过于善良恐怕会显得软弱,而过于凶狠又恐会走向歧途安德看起来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正是因为其在一性一格上中和了其哥哥与姐姐。

安德出场时才五六岁,就在结尾处全歼虫族时他也就十来岁。就是这样一个小孩,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由于开篇就假定了安德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如何将安德培养成一位能够带领同伴战胜虫族的统帅,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砺其心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战斗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是将安德孤立起来。一方面他要利用其一性一格中的狠决去击败那些向其挑衅的同伴,有时甚至将向他挑衅的同伴打死。另一方面,他一性一格中的善良部分,会让他在每一次残酷的行动中感到愧疚实际上,他面临的挑战,有时是你死我活的,他的残忍只是为了生存。或许也正是他有善良的一面,他能够克制自己不恃强凌弱,也能因此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成为卓越的领一导一人的书。首先是智力,其次是手段,最后是胸怀,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智力,你无法掌握最高的技艺;没有狠决的手段,你无法招架别人的暗算,从背后飞来的箭簇;没有足够的胸怀,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智力与权力。

通往建功立业的征一途,极其枯燥。蜗居在战斗学校里,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有的是疲惫,同伴的嫉妒,日夜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恐惧,孤独。安德的智力让他能够较为轻松地战胜他的同伴,但智力在战胜孤独上并无多大用处。在孤独时,他会想念他在地球的姐姐,这种思念或许会给他带来安慰。

我也忘记了安德是靠什么来战胜孤独的。或许是对胜利的信念?或许是竞争中获得的快一感?是什么支持他不放弃,并最终坚持到底?

有很多答案吧。说实在的,我看完这本书也快个把月了。很多都忘记了。感兴趣的就自己去找来看看吧。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三)

安德的游戏】是一本十分好看又有意义的书,我十分喜欢。

安德维京,年仅十二岁,神一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了战斗学院。当时人类刚打败了虫人的第二次袭击,得到了一时间的安宁。安德在不知不觉中担负起了拯救地球的责任。于是安德便与他出色的队员来到了最高学院指挥学院。安德在那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训练,他也一次又一次在模拟训练中打败了虫人。可安德却不知道,这所谓的模拟并不是与电脑而是与真正的虫人进行pk。在最后一次模拟中安德用毁灭武器,射一向了虫人的星球。让这个宗族从世界上消失了。当安德看到显示器上的情景时才知道,自己毁灭了一个星球。他是那么自责。然后她在梦中见到了虫族王,于是他来到了梦中的地方。他又向虫王保证,他一定会把下一代带到一个好地方生活。

其实孩子是善良的,他们并没有像把一个宗族消灭,只是想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最终的目的也只是让敌人不在侵犯自己的家园罢了。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安德的游戏》读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畅销书,据说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最爱。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才看完。可能是因为我头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或许是缺乏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不明白如何去欣赏,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阅读其他书籍的方式将其看完。因此,我对书中的科幻部分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正如安德在“游戏”中杀光了虫族,一定程度的“无知”或“被蒙蔽”,反而能让你得意在从容中不经意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德生于一个天才之家,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仨在才智上差异不大,只是性格有别——哥哥野心勃勃,凶狠;而姐姐善良,温柔。对于一个要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过于善良恐怕会显得软弱,而过于凶狠又恐会走向歧途——安德——看起来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正是因为其在性格上中和了其哥哥与姐姐。

安德出场时才五六岁,就在结尾处全歼虫族时他也就十来岁。就是这样一个小孩,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由于开篇就假定了安德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如何将安德培养成一位能够带领同伴战胜虫族的统帅,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砺其心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战斗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是将安德孤立起来。一方面他要利用其性格中的狠决去击败那些向其挑衅的同伴,有时甚至将向他挑衅的同伴打死。另一方面,他性格中的善良部分,会让他在每一次残酷的行动中感到愧疚——实际上,他面临的挑战,有时是你死我活的,他的残忍只是为了生存。或许也正是他有善良的一面,他能够克制自己不恃强凌弱,也能因此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成为卓越的领导人的书。首先是智力,其次是手段,最后是胸怀,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智力,你无法掌握最高的技艺;没有狠决的手段,你无法招架别人的暗算,从背后飞来的箭簇;没有足够的胸怀,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智力与权力。

通往建功立业的征途,极其枯燥。“蜗居”在“战斗学校”里,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有的是疲惫,同伴的嫉妒,日夜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恐惧,孤独。安德的智力让他能够较为轻松地战胜他的同伴,但智力在战胜孤独上并无多大用处。在孤独时,他会想念他在地球的姐姐,这种思念或许会给他带来安慰。

我也忘记了安德是靠什么来战胜孤独的。或许是对胜利的信念?或许是竞争中获得的快感?是什么支持他不放弃,并最终坚持到底?

有很多答案吧。说实在的,我看完这本书也快个把月了。很多都忘记了。感兴趣的就自己去找来看看吧。

读《安德的游戏》读后感800字


人生是要拼搏的,只有不怕强权、压力,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安德的游戏》讲述了人类为了抵抗未来无形的危险,国际舰队开始寻找智商高于正常人的天才儿童,并把他们塑造成舰队的指挥官。而安德就是众多候选人之一。安德在战斗学院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管在哪个战队里,他都表现出色,并且进步非常快,不久便成为了战队长,又被破格成为指挥官,11岁又以游戏的形式打败了虫族。

书中并没有任何评价安德的话语,但读完这本书后,不难看出安德的闪光点:

不屈不挠。在那时,美国实行“计划生育”,一家只能生两个孩子,因此排名第三的安德成为了被别人欺负的对象。他没有退缩,反而用自己的方法对欺负他的人反抗。他的这个特点被在地球的安德森上校看到,并最终把他送入了战斗学院。

机智。安德做事习惯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在战斗学校,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电脑里安装了一个游戏,游戏里有一个关卡,名叫“巨人的饮料”。战斗学校里除了程序员以外,没人能打通关。但是安德不同,他没有去猜无论如何都会死的饮料,而是用不同的更巧妙的方法顺利通关,到达了下一关——仙境。还有一次,安德的战队在实战训练,对手是榜上有名的蜈蚣战队。安德他们演习还没开始时就分析好了对手的行为模式,蜈蚣战队采用了老一套的编队战术,安德他们在对方没进入大门时就冻住了对方7个人。他用实力和智慧证明了自己,让周围的高年级学生不敢说三道四。

坚持。安德面对教官的一次次刁难与孤立,并没有退缩,也并没有放弃,坚持就是胜利。面对比自己年长强壮的邦佐的威胁,安德并没有害怕,没有屈服,并且以冷静和机智打败了邦佐,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善良。当安德知道这些“游戏”都是真实的战斗时,知道每一架“无人机”底下都有人时,当知道每发子弹打中的都是虫族实体时,安德的精神崩溃了,索性当个植物人,拒绝思考,拒绝交流。但最终,他开始反思,每一次的“模拟战争”中自己是否可以考虑的更全面,更仔细,减少牺牲,减少杀戮,是否可以和虫族和平共处,最后遨游在宇宙中,为虫族找个合适的家。

读完这本书,我要感谢安德,因为他教会了我忍耐、独立、坚强以及拼搏。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绿墙山的安尼读后感


绿墙山的安尼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蒙哥马利。女主人公是一个长着红头发的孤儿安妮。安妮自幼失去父母的关爱,但她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关心,使自己战胜了命运带来的困难。

当我双手轻轻合上这本书时,那一段段精彩的部分便在我的脑海中漂浮着:安妮被马修收养,从孤儿院带到绿山墙;安妮勤奋学习,赢得了艾费里奖学金;安妮放弃学业照顾玛丽拉

安妮有着一颗善良、天真无邪的心。虽然自己长着一脸的雀斑,头发还是红色的,但她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自己不会自卑。

让我们联想一下身边的人:有些年当力壮的年轻人只因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就自我堕落,虚度年华;有些人,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身残志坚。

海伦凯勒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很小的时候便惨遭命运的欺凌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几年来,她一直生活在黑暗与寂寞的世界里。可她并没有因此而自卑。她努力练习说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学会了与别人沟通,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海伦凯勒不仅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身体缺陷带给自己的痛苦,还勤奋学习,掌握了多种语言,成为了着名的作家、教育家。她周游世界,大量资助盲人学校,帮助残疾人,获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

让我们向《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和海伦凯勒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绿墙山的安尼读后感(二)

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讲了绿山墙的马修和玛瑞拉想领养一个男孩,帮助做家务。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富有幻想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她不断闯祸,也不断的改正错误,她改变了兄妹俩,牵动着她们的爱心。后来,安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并拿到了奖学金。因为要照顾玛瑞拉,而没去上学,在村里教书。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安妮的幻想惊住了!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在她的幻想中,樱花是白雪王后;有苹果味的天蓝葵是邦妮;巴里家的池塘是闪亮的相互;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象成两个要好的朋友。读着这些幻想,我仿佛岛了童话世界。我也是以个热爱幻想的女孩。我会仰望着天空上的白云,把自己的一切烦恼说出来,我有时喜欢整天沉浸在童话世界,在童话世界里,世间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多么美好。

安妮是个孤儿。可是她以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她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奎因学院,并拿到了奖学金。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一个一个梦想渐渐成为现实。在看看我,遇到困难,总是退缩,面对着这些拦路虎马上趴下。这是不对的。应该勇敢的站起来,打败拦路虎。

安妮像一盏明灯,点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绿墙山的安尼读后感(三)

我喜欢漫画书,总认为再没有比漫画书更有趣的书了。这个寒假,老师推荐我们看几本外国名着。《绿山墙的安妮》是其中的一本。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书,准备以完成作业的的姿态读完它。刚刚看了几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爱德华岛上风景秀丽,是个美丽的地方。玛利亚和哥哥马修住在一个古老而清幽的房子里,因为绿色的藤蔓爬满房子四周,因而得名绿山墙。

马修兄妹因为年纪日渐老了,所以希望领养个10几岁的男孩来帮他们。谁知阴差阳错,马修领回了一个瘦小的长着红头发,脸上有雀斑的安妮。安妮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幻想的,并且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小女孩。

安妮是一个苦孩子,她用自己的善良和努力赢得马修兄妹的爱,让她留在了绿山墙。经历了好几次误会,大家慢慢都喜欢上了坚强乐观的安妮。安妮不喜欢自己的简单的裙子,可是很快就会高兴起来,把裙子想象成带着蕾丝花边的公主裙。安妮很努力地学习,终于她可以拿着奖学金上大学了。可是这时候马修死了,玛利亚眼睛也近乎失明,于是安妮放弃了上大学,留下来教书陪伴着玛利亚。

安妮在艰苦的逆境中,从来不叫苦,总是把这一切幻想成美好,心情随之就快乐起来。樱花,池塘,一切景物在她眼里都是无比美好,她总会给起个好听的名字2020。来到绿山墙,安妮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她带着感恩的心回报马修兄妹,让马修兄妹感受到了从来没有的快乐!她乐于助人,就像快乐的小鸟,就像叮咚的小溪,就像一缕春风,总是带给大家一股清新的快乐的感觉。

真的好喜欢安妮!想想自己真的好惭愧,总是抱怨作业,抱怨老师,抱怨同学,抱怨父母!老师无论怎样都是为我们好呀,同学之间谁没个误会呢!可是我总是嫌老师喋喋不休,总是觉得同学这里不好那里不够洒脱,而从没觉得自己也有好多缺点呀。

爸爸妈妈给我生命,为了我愿意付出一切,而我总是讲条件。什么考好了给我喜欢的东西;就连洗个澡也好像是为妈妈洗的;几乎没洗过自己的衣服;就连收拾个餐桌还要说是帮妈妈忙了。想想真的好惭愧。

安妮呀,你是那样阳光!你是那样自强不息!你对生活充满了爱,你对帮助过你的人感激不尽!你乐于助人,你懂得感恩!你就像快乐的小知更鸟,幸福地长成美丽的少女!

合上书,我深深地陶醉了!闭上眼睛,双手交叉握在一起放到腿上,我仿佛也融入到绿山墙,白纱一样的薄雾慢慢淡去,美丽的樱花,清澈的池塘,灿烂的玫瑰,葱翠的松树林,安妮和黛安娜,和她的同学们,以及所有爱德华小岛的人,温馨而祥和。

哦,《绿山墙的安妮》好美!

《未来简史》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后感

① 「关于历史学的意义」

我一直认为历史学的意义在于人类历史循环反复,这一大前提之上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但是作者认为研究历史的最好理由在于将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去想象是否有另一种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被所处的时代经验和政治制度所限制,他们像是从坟墓中伸出来的手抓着你只能看向某个特定的方向,而回顾历史就是去正视坟墓里的这只手,明白他本不必存在,再去决定自己是否要看向他所指示的方向,还是干脆就砍掉他,让自己转个头,去想象是否有另一种命运和可能。

② 「生物就是算法」

作者花了很大篇幅用于描述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人文主义关于人这么一个概念的颠覆性影响,从而论证建立在人文主义至上发展而成的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思想在21世纪数据时代或者第三个千年面临的挑战。

这一点我认为很好的体现了中西方思想层面的区别。对于接受西方平等自由理论的民众而言,也许很难去想象自己或者是说个人这个概念变得不再重要与独特:「我」的个人意识与体会并非「我」个人所独有的,而是在纷纷种种多重影响下形成的路径,和「自由选择」并无关系 这一事实在根本上动摇了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构筑的基本世界观,即「人人生而自由」。

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接受社会主义集体教育长大的孩子而言,没有「独立自我」的存在并不影响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说到底,当我接收「平等与自由」和「人权」这些概念的时候,我所认同的是其为「人类幸福最大化的路径」而不是「生而为人所赋有的权力」。

同时正如我确信所谓「世界观」不过是过去种种经验和偏见的累积,我也完全同意作者尤瓦尔关于「自我」的描述:一切不过是一个一以贯之虚构的故事而已。

所以「身而为人不过是生物算法的一部分」这件事并不会给我带来太大的困扰,诚如书中所言这件事从根本上动摇了「有机体」和「非有机体」的区别,拆开了间隔二者最坚固的一堵墙,但是如果智人能够在其他地球物种之间脱颖而出,统治(或者我们认为是统治)地球长达千年,那么为什么「无机体」机器人不可以从所有有机生命体中间脱颖而出呢?说到底,就像作者说的,既然大家本质都是算法,有机体和无机体又有什么区别呢?

③ 「智能与意识的分离」

前几天正好看到有关专业化的讨论,即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职业间隔只会逐渐专业分化,现代社会中每个个体只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或者职业范围内展现自己的业务能力即可,这也是为什么不应该要求演员拥有基础教育以上的学识。与此同时,书里举无人驾驶和长途司机出租车司机为例,论证人类职业专门化为「可被替换」这件事提供了可能性。诚然人类驾驶员可以在驾驶过程中体验速度与激情,感受「人车合一」的掌控感,甚至可以在驾驶中感受时光的流逝和四季的更替甚至是人生的无常,这是目前为人类所特有的「意识」,但是对于「驾驶员」这一身份而言,他要做的就是开车,安全迅速准确的驾驶,这是「智能」,而「智能」正是人类永远无法战胜算法,或者说人工智能的一点。

作者在正文的最后抛出的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智能与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我的第一想法是取决于人类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人人各司其职的「智能」社会还是没有那么顺遂充满了意外和未知的「意识」社会?但是再转念一想,由人类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人类认为自己有资格去考虑这个问题,太傲慢了。

④ 「无用的阶级」

全书精华章节之一。书里说道: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力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到了21世纪,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全新而庞大的阶级:这一群人没有任何经济、政治或艺术价值,对社会的繁荣、力量和荣耀也没有任何贡献。 诚然现在听起来这一段描述像在杞人忧天,但是这一切真的不可能发生吗?我们都知道奇点理论,技术进步是爆炸式的。既然现在依靠互联网算法已经有了「大数据」预测我们的喜好并进一步影响我们的选择,为什么他不可能从帮助我们做决定发展为替我们做决定?

就像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总结的:从我们所知的纯粹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人类只是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过程中,盲目产生的结果。人类的行动没有什么神圣的整体计划,而且如果整个地球明天早上就爆炸消失,整个宇宙很可能还是一样就这么运行下去。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不能排除掉人类主观的因素。但这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只是错觉。 既是如此,当算法从「助手」成为「君主」,在他们眼中的我们(智人)又有什么特质是无可替代的?

读《未来简史》,体会长生不死


读《未来简史》,体会"长生不死"

祁秀峰

虽然很难以启齿,但我也要诚实的说,断断续续,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草草读了一遍《未来简史》,而且是跳跃的读,应该说并没有以一而贯之的通读,更不用说读懂、读通了。在培训期间所有目中,我最先看的是这本书,是"史"字吸引了我,应该说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形象思维者,喜欢历史性的传记、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书籍、大部头,那些精深的理论、想破头也难以知其所以然的模型、公式和辗转腾挪的论证令我头疼不已,只能止步不前、望洋兴叹。

从中学开始,我就喜欢读译著,是因为喜欢翻译过来文章的这种文风,语句常有倒桩、排比长句常见,比喻、拟人等幽默的气息都吸引我,有一种杂文的感觉。但《未来简史》读下来,我错了。因为《未来简史》不仅是"史"更是"推演未来"的"史"; 它是史学,还是哲学和科学、未来学。这部译著我读起来感觉有点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国外的史书,引证的事例大部分是世界的,并不是我熟知的;二是未来的技术、信息和概念,由于孤陋寡闻,也难以共鸣,往往还要查一些资料来学习,比如说信息和生物技术、人文主义特征、宗教和历史事件等等,有些梗过不去,就要反复几遍的读;三是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纪传体、编年体和断代史等体例,这个"史"以人为核心,包括科学、技术、意识,又有预测,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分类、分块阐述和记叙,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指向未来。四是近几年抱着手机看短评、聊八卦,没有静心读大部头、学术性著作的心境、毅力和习惯了。

但不得不说《未来简史》既震撼人心,又趣味盎然,既告知了我们熟知不熟知、经历未经历的过去,也以各种残酷无情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修正、或颠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思索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试图感觉、看到、认识未来,以及人类终将走向何方。所以说,博大精深的《未来简史》,截止写这个体会,我还未窥其一斑,未能登堂入室。

基本判断是:人类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来长期困扰并为之不断改革、创新和斗争的"饥荒、瘟疫和战争"等三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解决,是因为这三个问题局部小范围内还依然存在,并有时时发生的概率。但是我们有能力控制其蔓延,也就是风险可控的意思。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今天,永不满足的人类面临三大命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篇体会只能就"长生不老"来提出几个疑惑和思考,看看小伙伴们有没有同感,也算是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收集点信息吧…

我们渴望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想延伸我们生存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是想要不断的追求和更加完美。物质不灭,那作为同为物质体的人类本身也是有多个部件、零件(专业叫法是器官、组织和神经)组成的,往微观了说也是由原子、分子等组成,也将永生、永存。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技术,避免这个物质被腐蚀,避免一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近年来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发展使我们掌握了对抗死亡有力武器,解读生命密码、掌握长生不死之术,我们将不再慨叹去日苦多,也无需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将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的兴趣与爱好、专研于我们的工作及事业,将一切做到极致,那是怎样的惬意和快乐。

但"长生不老"给了我们希望,也让我们恐惧;给了我们笃定,也让我们失落。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在于成就感和有事可为,如果生命长到无所事事、生无可恋死亦无所惧的地步,是不是人类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找怎样幸福、快速又不违反道德的终结生命的方法了。

《未来简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这是幸事,但也很残酷无情,以前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生存。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不推陈哪能出新,没有前浪死在沙滩上,哪能后浪一浪又一浪。我们如何应对繁衍和传承?原来的认知是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今天我们为避免人满为患、失业率50%甚至更高导致新一轮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为了永生要掐断新生吗?这个问题我想不出来,作者好像也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欢迎小伙伴们告诉我。

《未来简史》是作者的预言,乐观与悲观各参半。但整体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对此,我等小人物也不过是害怕不能适应未来,难于驾驭未来,被未来所抛弃而聊发一感,美其名曰读书体会,实为完成邹群主爱护、关心我们所下发的阅读任务…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未来终将到来,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多思考一下各种可能性、了解些未来的趋势、多学些新知识、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成为一个兼具各种能力的多面手,总没坏处。

最后来一句警句名言煲个汤:活到老,学到老。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未来简史》有感: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未来简史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