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有感《影》观后感。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观《影》有感《影》观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观《影》有感 《影》观后感
风山笑
《长城》太蹩脚,于是《影》来了。想起《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无一不是色彩艳丽,光彩耀人。而《影》则截然相反,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喜欢的人倍加喜欢,不喜欢的人倍感压抑,可这就是《影》,它的世界里只有黑白。
影子是伴随着阳光而来,可他却是黑色的。正如碳可以成为软滑的石墨,也可以成为坚硬的金刚石;正如女性可以生育女性,也可以生育男性。黑白相伴,阴阳相生,自然就是这么奇妙。
电影中,影是替身,是棋子,是牺牲品,可最后影子逆袭成功,取代了真身。张艺谋想要传达什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照亮黑夜?可我想再往深挖掘,因为即便影子其也有自己的影,这才是真正的影。
人性具有多面性,每一面都可称为自己的影子。有善良的影,有邪恶的影,有真诚的影,有虚伪的影……你所看到的可能是别人的影子,你所展示的可能是自己的影子,但这都是真实的,这就是你我。
可没有真身,何来影子?我们的真身到底是什么?
人之初,性本善,善就是我们的真身。如果邪恶之影强大起来,就会吞噬真身,让你我陷入万劫之地。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影子。
可如何控制?
修身养性,关键在于修养。正如癌,人人皆有癌细胞,可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只有当人体给癌细胞一个可乘之机,癌细胞才能侵蚀人体。可这个机会是我们自己给的。
当你不注重修养身体,身体会被疾病吞噬;当你不注重修养灵魂,灵魂会被邪恶吞噬。一切因果,自在其中。
可如何修养?
一种是畏,因为害怕后果,就会被动压制自己的邪恶之影,这当然可行。人要懂得敬畏,因为我们确实很渺小。
一种是倔,因为有原则,有信仰,邪恶之影一直被主动压制。当你将邪恶之影完全转化成良善之影,你就证道成佛了。
可如何面对人影?
人是群居动物,难免要跟人打交道。可人有影子,你不一定能看到真身。如果想要一一甄别,岂非难事。其实无需如此,只要做到两个字即可——不贪。
不贪财,不贪色,不贪权,不贪名,不贪功,则任何邪恶之影都无法让你迷失。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敦刻尔克》观影有感
《敦刻尔克》观影有感
刘海燕
刘海燕,80后,业余喜欢写些诗歌和散文,不靠文字为生,纯属自娱自乐。有电子版文集《海天一色雁过留痕》流传在朋友间,广东省青工作协会员,红树文学社理事。热爱文艺,热心公益,深圳市义工联文化组大组长。有文章散见《红树》《莲花山》等。
题记:纳粹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且动员较为迟缓,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
多年以前的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我在家里看书。手里打开的一本关于二战的画册,看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看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画册上成群结对的盟军,走向大海求得一线生机。如果不是天气的原因,他们肯定都没法活下来。等了很多天,才等到好天气,他们走向大海,后面有追兵,空中有打击。漂浮着尸体,还要继续走下去。还看到一个朝鲜战场上的案例,日本战败,他们的长官要求他们剖腹自杀或者饮弹自尽,一个17岁的日本兵他吵着说他要回家,要回去看妈妈,最后还他是被长官打死了,所有人都死了,他们集体选择了自杀,没有人能活下来。他们都死在朝鲜的山谷里,不愿意做战俘,没有人能够回家,看着画册上成堆的尸体,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很久很久都缓不过神来,炎炎夏日我感受到的是阵阵凉意。看着门外走在路上的穿着裙子的行人,我明白我们这样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是多么的幸福。
9月1日《敦刻尔克》上映,没有任何悬念我第一时间选择了去观影,去看看这个在我内心里存活多年的和平的种子在今天如何打动我。很巧,在淘票票上抢到了电影票,去的时候人并不多。电影开始,简单交代了背景,他们都在等待奇迹,等待被救援。逃命,求生,对面就是祖国,是的祖国,回家多好。怎么回家,一个英国兵,一个法国兵,一艘军舰,三架战斗机。还有成对结对几十万的等待回家的人,他们在等待在登录港口敦刻尔克,穿过海峡回到英国。枪声,炮击声,鱼雷,还有追兵,伤病员,宽阔的海滩,等待似乎只有等待才是大家唯一可以做的。
英国兵碰到了那个埋人的法国兵,和他一起抬着重病员,上了军舰,以为可以在这里求得一线生机。但是他们被赶出来了,因为军舰上没有位置,他们只好爬到桥底,正好听见了将军和军官的谈话。“每天只有一艘军舰被排出来,也只有三架战斗机,还有必须的是带着英国兵回家至于法国人听天由命”军官反问一句:“可是德国人每个小时都在逼近”将军的脸紧绷着,他注视着平静的海面。
这边,一个海港口,军官们一艘一艘上去,发传单,告知你的船被征用了,我们要穿过海峡去敦刻尔克接人。月光石号的船长,一位优雅的英国绅士,他带着他17岁的儿子去了,一个17岁的帮工乔治,他在船快开走的时候跳上船,船长说我们是去战场,那个帮工乔治说我知道。天空中是三架战斗机在战斗,机长说我们三个一起从后面绕过去,一定要留够足够的机油回去。三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为这场恶战提供空中支援。
军官说军舰尽快开走,于是,满船的人他们都以为可以顺利回家。很快,平静被打破,船被袭击了,他们都在甲板上,空中是丢下来的炸弹。船上的人在喊,快跳下去,快跳船。大家跳船逃生,逃回到岸上。那些抬上去的伤员他们不在甲板上在舱里,没有人知道生死,但是肯定没法活下来。跳船求生的人有的继续回到岸上,有的逃到桥墩上,法国兵和英国兵帮忙拉起他们。他们都回到了岸上,等待下一艘军舰。
很快继续来了军舰,他们都顺利上了船,英国兵和法国兵都上去了,舱内有食物和啤酒还有短暂的温暖。于是,有人问你的同伴去哪里了,英国兵没有看到同伴,他回答说“他担心再次沉船”。那个时刻惊醒的法国兵,他在甲板上不敢下到舱底,他抓着桅杆,他的担心是对的。军舰再次被袭击,他第一时间看到了袭击,他出手打开了舱门,救了下面的人包括他的同伴英国兵。大家再次跳下船,回到岸上。等待着再次被救援,没有食物,只有水,大家精疲力尽地躺在沙滩上,未知的是明天。很快,大家看到了不远处的一艘船,不大的船,被搁浅。大家说马上就会涨潮,等着涨潮,船就能开动。于是,他们去到了那条船上,等待涨潮。他们爬进了船,船无法开动呢,但是枪声此起彼伏,对面沙滩上德军的子弹打进舱底,为了不让船载人。躲在船舱里的人,他们躲着不敢出来,怕被打死。期待着涨潮的船浮动起来,真的船浮动起来,船长来了,但是人太多了,必须丢掉承重物,丢掉谁呢。大家议论着要丢掉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人他们怀疑他是德国间谍,英国兵说你说话啊,他说话了,他是法国兵。尽管他救过他们但是,为了活下去,他们要求他爬出去,也许爬出去就是死路。英国兵问他们,你们怎么可以让他爬出去,他会死的,他救过我们。但是,他们说不行,他必须出去,因为我们是一个兵团的,先是他出去下一个就是你,要不你代他出去。让我想起不久前看过的《战狼》,同样的画面,他得了不治之症,会传染给大家,他必须离开这里,尽管他救过大家,但是在死亡面前,所有的道义溃不成军。人性的邪恶在战争中暴露无疑,我想每个经过战争的人都有一道看不见的疤痕,在心里秘不示人,但是也在心里无法结疤。英国兵准备出去,发现船浮起来了,他不用出去了,但是有子弹打进来,水也进到舱底了,于是,堵着窟窿,堵枪眼,他们都去堵,发现枪眼越来越多,堵不住了,水也越来越多,于是,跳出船,再次游向大海。
空中的三架战斗机,三个年轻人,他们用各自完美的战斗,相互鼓励,相互牵制敌军,一次次冲击,一次次反击机长在遭受德军鱼雷袭击后撞下大海,他没有跳伞求生,他的战友在空中记录下了他的信息。另外一架战斗机直到燃油耗尽,在大海中迫降。困在机舱,无法得救,尽管他一次次用工具尝试打开机舱门,水快淹没他的时候。他盼来了救星,月光石号的船长他在说服儿子后,决定过去营救。儿子对老爹的决定非常担心,他担心迫降的飞机会爆炸,他说没有看到降落伞可能飞行员死了,老爹突然发了脾气:“他可能活着!船长的儿子砸开了舱盖,飞行员得救。剩下孤军奋战的一架战斗机,他的燃油耗尽,他启动了备用油,一次次俯冲,一次次绕到背后,去为这次大撤退做支援。在船上他的战友一次次为他加油,干得好,绕到后面去。有一艘被鱼雷袭击的军舰,跳船的人都在海面上,他们等待着被救起,又是这艘船,他开到最近的地方救起他们,因为海面上都是燃料,一点就着,不救起来就会被烧死。他们在开来的路上救下的人,一直到开到敦刻尔克接了人,船舱里装满了人,都是九死一生的人,包括那个英国兵法国兵还有飞行员。那个画面,将军看到了几千条小船,从海面上开过来,将军的眼睛是湿润的,他问候着他们你们是从哪里来?注意海面的水流。这时,大家看到空中来了战斗机,将军闭上了眼睛,他无能为力,所有人都在卧倒求生,直到看到战斗机穿过人群飞向沙滩,原来是自己的战斗机,人群欢呼着。战斗机燃油耗尽,最后一个飞行员他迫降在沙滩,在德军的范围,他走出了机舱,烧毁了飞机,然后被捕。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我们毋庸置疑,这个在敦刻尔克电影里表现的战争和人性,让我们看到闪光的一面。盟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表现的英勇,大无畏,也是二战重要的精神。
穿过海峡,回家就是英国,就是祖国。每个战争中的人对祖国的至高信念,才会九死一生穿越刀枪剑影,枪林弹雨只为回家。无论战胜还是战败,回家的信念支撑了很多人,比如船长,比如法国兵,英国兵。我们只是逃生而已,但是活下去就是胜利,他们大撤退,保存了实力,才能还击敌人,才会有第二战场的开辟,才会孕育了二战的转折和胜利。在撤退中表现优异的蒙哥马利将军,日后指挥了非常重要的几场战役,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回想敦刻尔克大撤退,让我们用丘吉尔的演说来结束全文。
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敦刻尔克在下议院大撤退发表演说:
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他说明了英国将决心继续战斗: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观影观后感汇总
许多优秀的想法和见解都在源于观看电影时产生。观后感可以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分享自己的观后感需要结合电影或书籍的具体情节来说明,一篇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我们向您推荐“观影观后感”它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观影观后感(篇1)
电影《鲁宾逊漂流记》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电影拍得真实自然,富有传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岛上种庄稼、搭木屋,吃了千辛万苦,生存下来。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结果还是失败了,最后于1868年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看着鲁宾逊的经历,让我可以想象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更使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之火。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有的人在键盘上弹奏出了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喜悦;而有的人却弹奏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灼,秋天的悲哀,冬天的悲凉。琴音如何,全取决于弹奏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鲁宾逊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与向往,而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地球村中,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生活该是美好的。而生活也是"多味"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呢?答案很简单。就拿我们校园生活作为例子吧,它是美好的,充满着微型机,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着伤心失落,充满着积极向上、和谐愉快。它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处处有美存在,关键是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进而来表现生活之美。生活,这位良师,其实天天跟着你,天天教着你,只是你未曾发觉罢了。
观影观后感(篇2)
前晚,电影《未择之路》在成都首映,看完回家路上和Judy一路聊天,Judy说聊了不如写写。
其实,刚看完的作品,通常不怎么好评价,因为容易情绪化。不过简单写写,写的仅仅是个人的简单观感,不见得好,也不见得准确。
想了一下,我们之所以还聊这电影,是因为这电影有它想说的东西。一部作品有想说的东西已不容易了,看看现在的影视产品就知道为何不容易。当然,政策、市场、钱都是压力(一个业外人士的胡乱猜测!)
所以,看一部作品或者是好作品时,会感觉得到导演、演员、故事都是活的,有呼吸有痛感,哪怕是笨拙的。而产品,会让人觉得导演、演员、故事都是傀儡,像二维纸人,让人疑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在操纵这些呢?
说远了,还是说回电影《未择之路》,它究竟说了什么?说得好不好?
电影主线是这样三个人。生活正极度糟糕的离婚男人二勇:王学兵演得很好,把这个在失败倒霉中挣扎的男人演得丰富实在,撑起了这部戏。
二勇用前妻的房子做抵押,借钱弄了个鸵鸟养殖场,在戈壁滩上,经营还没后续,借款却到期该还钱了。债主上门要钱,丢下一个绑架的小男孩让他看管两天。
演小男孩乐乐的小演员朱耕佑演得很不错。小男孩是个孤独的倔娃,小小年纪就被迫目睹了成人世界的绝望、失败和不堪,还要跟着一起承受这些不堪。好在也还有一些许温情。
二勇开车带着小男孩上路,去以前的家找前妻,因为前妻还不知道他把房子抵押了。行车路上,车被人爆胎,这一大一小两人只好赖着搭了辆大卡车。
卡车司机是个暴脾气的女人,男人跑了四年,音讯全无,女人独自跑长途拉货,在一群糙男人中讨生活。女司机小眉是马伊琍演的,感觉稍微木了些,少了些层次,可能是这角色实在不大适合她吧(马伊琍应该更适合演都市女人)。
电影前半段就这样展开了,可以说铺得还不错。几个莫名其妙因为一些事件而遇到一起的陌生人,作为普通人、小人物挣扎在生活中的那些滋味都开始有了。
不过,随着路程的延展,故事的推进,电影到后半段有些让我意外。剧情开始加多,事件多了,戏剧化的东西多了,节奏快了。可能喜欢剧情化的观众会喜欢。我个人的感觉,这时却恰好是需要沉下来,往深里细里走的时候,让人有回味的时候。因为热闹倒是热闹了,却也浮泛了。反而把前半段那种人和生活的滋味削弱了下去。不知剧情化是不是或许有票房的顾虑在?或者是把控度的原因?不知道。
这部电影是导演的处女作。电影自然有瑕疵,没有好到期望的那样。但这样的表达已经是让人喜欢的电影方式。女友说有些别的电影的影子,我个人倒觉得或许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电影自己能成立就可以了。
电影14号公映的,希望没有剧透太多。
观影观后感(篇3)
敬爱的党组织:
日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追求精神洗礼的强烈渴望,刚放假的我用家中电脑观看了国产战争大片《集结号》,为影片所深深触动,特此写下了这一篇观后感,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轨迹。
暂时卸下了沉重的书包,我点下了影音播放器的播放键,全身心投入地观看。120分钟的电影给了我120分的震撼和感动。首先,它定义了真实的英雄——所有的人在战场上都是怯懦的,“正义”这个词变得具体了,许多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给我们很多误区。其次,它的故事感人至深——这部电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连长谷子地带领九连抗战的戏,一个就是他为那47条伟大的生命找说法的事。
抛开逼真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我更看重它的精神内涵,我想一部电影背后的故事必然比电影本身更精彩,因为它包括了整个电影的知识结构,情感表达,构思技巧等等。第一部分,影片在塑造解放军的形象时抛弃了以往“高大全”的不实,炮火中躯体脆弱但仍英勇作战的战士们真正诠释了牺牲的意义,让我在感受到战争残酷的同时对战士们的战斗精神肃然起敬,这对我迎接接踵而来高考的考验不能不说是一针强心剂;而最坚毅的班长焦大鹏在弥留之际为保住连队的血脉谎称听见了撤退的集结号,又令我感到了影片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感到革命英雄和普通人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更能激起观众心湖中投身伟大事业的壮阔波澜。到了第二部分,影片节奏开始缓慢,温和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主人公谷子地为47条生命找说法的坚持,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坚持的可贵。
网上有的影迷说套路就像是回归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但是导演冯小刚的`冯式幽默在主人公谷子地的话语里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能说明问题,也是整个影片的情感核心的就是他在团长的碑前感性的那段,看到这段,不能不说反映出很多侧面。弃车保帅的战略思想也表现了出来,在国内以往的战争片中几乎看不到,这也是中国战争片的先河,也是《集结号》的魅力所在。这让我们能真正通过国产战争片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而不是像旧日的某些片子单纯只能刺激观众的肾上腺,凸显了进步的人本思想。最后,历经了10年的探寻,47名烈士终于得以平反。就像海报中的那句话:“每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只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有意义,即使命运无法眷顾我们,那我们存在过的痕迹就无从磨灭了。为革命战争中每位牺牲的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观影观后感(篇4)
影片是讲述一个叫参宿的女孩。
开场被3D的氛围吸引住了,一个小女孩想要买一本漫画书。而在和爸爸继母以及弟弟一起玩,拍照时,爸爸似乎没有关注到参宿,她有点儿失落,但是依然是极力的讨好周围的人。
在吃饭时,爸爸关注弟弟并庆祝,而刚刚好这天是参宿的生日,可是爸爸却忘记了,这让她非常失落……
夜幕来临的时候,她一个人看着妈妈给她过生日时一家三口的开心快乐和谐,看着看着参宿走出了门外,狂风暴雨下,参宿好像听到了,妈妈在喊她,她拼命的追逐着要找妈妈,因而他奔向了大海……
此时开始呈现在深海里的场景和奇遇,在海里,他遇见了一个带他找妈妈的海精灵,又遇见了在海上开饭店的老板,而在海上开饭店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海上……
那个不被喜欢的参宿,他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吸引很怪的力量到他生命中来,全部是负向的能量,负向的怪物向他靠近,这个时候我们能够看见生物规律的吸引力法则的呈现部分,就如我们在生活中当你一直在传递自己的负能量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遇见的负能量越来越多,你的人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你会感觉你遇到的事情一件比一件糟,感觉自己怎么如此的糟糕?如此的颓废,如此的倒霉,如此的受到这么多的阻碍,这么惨烈的人生。
这就是一种投射,当你在内在看见的是什么?你投射出来的就是什么?那么你也将会吸引什么样的能量到你的生命中来。
影片中店老板告诉参宿:你要开心,快乐,他们就不会来。
虽然是很简单和简短的一段话,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事实就是如此,当你一直不快乐的时候,你会一直吸引不快乐的能量到你的生命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老板给予了参宿很多的部分,他开始呈现了一个部分叫做拯救者的角色,他不断的去鼓励参宿,去用一种慈悲,一种力量去拯救这个参宿。
最后,当参宿感受到深深的被爱,被一个人关注,被一个人如此的呵护的时候,甚至对方用生命来保卫她。
在那一刻,他开始勇敢,开始和所有的不美好的东西说我不再害怕你们,他拼尽了全力去冲出他的那个人生枷锁的部分,虽然说他受了很多伤害和挫折,已经身上满身伤痕,但是他依然勇敢的冲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内在需要建立的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周围很多指责,挑剔,打压的声音不断的去在耳边响起,我们真的认为自己真的不够好吗?真的这么差吗?真的那么不惹人喜欢吗?为什么我总是被人挑剔呢?总是被人指责呢?好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谁有规定每一个人一定要完美的达到他人期待的'样子呢?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活成每一个人心目中期待的那个样子,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每一个人的成长经验不同,每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每一个人所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一个人的认知不同,我们没有必要活成任何人喜欢的样子,也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一段关系。
我们可以给予关系更多尊重,给予彼此更多尊重,当他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看见他人在说的这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属于他人的,当我们在得到反馈的时候,这个部分有没有我需要改善的?
如果有,我们可以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是不是还是要自责自己把这个标签稳稳的贴在自己身上?就是我是不好的,我是差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每一个人的存在,我们是否能够接纳那个完整的自己存在?同时,我们对身边的人是否也允许他们完整的存在?少一点伤害,少一点指责,少一点打压,给予更多的接纳允许呢?
如果说我们真的不能够活成他人眼中期待的样子,那么就允许自己在自己的状态里呆着,因为那就是最好的你自己,你已经尽力而为,做到最好了,那就是此刻当下最好的你。
非常感恩这个影片,他告诉了抑郁症患者如何从黑暗的状态,从漫天的抑郁的状态下,如何能够看见光芒?如何能够拥有突破黑暗?寻找到光芒的勇气和力量,从而向阳而生,真正的去活出那个勇敢的自己,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完整的自己。
让我们对我们的生命多更多一点点的耐心吧!
观影观后感(篇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变得坚不可摧。我们存在于这个时代,就必须肩负起这个时代的命运,无论是鼎盛还是衰败,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这个国家的支柱,一个人或许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条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顾历史,显得的当下存在太美好,与那时的人们比起来,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幸运?
革命烈士用满腔热血谱写着这个民族的魂魄,可一旦这个民族病了,只凭屈指可数勇敢的、无畏的人民是不够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能留给外人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遭受危难时是不容易被打败的,从古至今,顽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沦陷,遍地狼藉。从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丽堂皇,灯红酒绿,河水上映着对岸台子上的戏子,满脸洋溢着笑容,台下人在喧闹中有说有笑,孩子们在宽阔的街道上轻盈的跑着,时不时回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没有跟上来,路边卖糖葫芦的专心收着钱。这边没有硝烟,这里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疮百孔,肮脏的水潭里沉寂着泥土和血迹。仓库的楼被摧残的奄奄一息,楼内壮士满身伤痕,一个又一个生命在支撑着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仓库攻击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将炸破楼梯,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用一个又一个生命背着炸弹去破坏日本人的进攻,壮士们连续的把自己投入敌群,就是这样才阻止了日本人进一步攻击。可上海四万万同胞呢?去哪里了?还是在租界里面贪生怕死,每天一推开窗子,听见的就是枪声、炮声,就看见四行仓库的人拼命与敌人抗争。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谁又不怕死呢?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这片土地被各国列强瓜分,还是看着同胞们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沦陷,并非中国人少,而是我们不够团结,如果同一条心,我们或许不会让壮士们用身体当炸药,活生生的被炸死。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民族正是有这些精忠报国的人,这个民族才没有亡!追溯历史,这个民族有过兴盛,有过衰败,却从未惧怕过!
拯救中国并非是靠四行仓库内的800人,壮士们的牺牲,只是为了点醒这个民族,点醒我们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于顽强,在于活着,生命给予这个民族最纯真的感情,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观影观后感(篇6)
《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俩部电影我都记不清楚看过多少次了。我平时很喜欢看电影,也看过很多电影,但是觉得真正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的不多,可以说这是一部励志性很强的电影,蕴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看了这部电影,我给自己留下两句话:一、Live with targets、plans、and hopes。二、When opportunity comes you should get it ,but most of the time ,we should make the opportunity by ourselves!没错,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充满希望。特别是在自己最无助,最落魄的时候,更要相信希望的存在。让它引导自己走向光明、走向辉煌。
很少有人能够在明知道没有希望的状态下还在寻找希望,我们常常能从年长的人口中听到人啊!最好不要和命运抗争,什么是命运?那种努力是对生命的抗争?谁都又说不清楚。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也许恰恰就是命运的一部分。
当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合理斗争都被无情地镇压时,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那么只有自由是最后的希望。我们从影片中可 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人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和无畏的勇气!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主人公爬出监狱下水道和排泄管后,脱去衣衫,伸出双臂去拥抱风雨的 镜头。那时刻,我窒息了!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希望,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伟大的力量、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斗志!
当影片里的两位患难朋友,终于自由地在蓝得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拥抱,希望变成了无边的、蔚蓝的大海。但是,希望到底是什么形状?它只是一颗从牢墙上掉落的小石头的形状,只是一幅女人肖像画的形状——希望,只是一把小手锤的形状,几张打磨石头的砂纸的形状——但就是这些看似卑微的东西,汇成了希望的通道——一个无形无边让人长久等待的获得拯救的通道!
其实,人生本身不就是一个监狱吗?我们每个人,有哪个不是被社会“体制化”的产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这就是我们要去追求的人生。这就是野狼要去追求的人生。
观影观后感(篇7)
这个暑假,我观看了一步励志影片,名为《当幸福来敲门》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家人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地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家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被主人公为梦想为生活的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主人公开始是一个医疗机械推销员。他所推销的东西不容易卖出,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着,直到他卖出仪器。他的生活状况并不好:不能按时交税,也不能按时交不起房租和幼儿园的托管费。之后,他的妻子因为不能忍受过于贫穷,离家出走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他还是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依然对未来的充满信心。经过他的努力,他得到在一家大公司的实习机会,最终他成功地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职员。几年之后,他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十年后,他已是一位知名的金融投资家了。
他的故事使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应该有股永不放弃的精神,应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我们一定不能放弃“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念,因为这个信念会成为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正是有了这个动力,我们才会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就应该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中,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应是:即使这道题再难,我们也不应放弃,而是仔细地钻研它,想办法解决
它,最终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放弃“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念,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去战胜苦难。
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时,也应是如此。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就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它阻碍自己的前进的步伐,它就是想让你放弃自己的梦想,可就是不能放弃,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实现梦想,也是成功的前提。我就要培养这种精神。这是我看《当幸福来敲门》后的最大的收获。
观影观后感(篇8)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去看了《暖春》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留下了眼泪,因为这部电影太感人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小花的孩子,她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这个村有一个黑心的包工头,他让小花的爸爸去挖煤,不幸的是小花的爸爸被砸死煤矿里。小花的爸爸死后,小花的妈妈和奶奶因悲伤也相继死去,就这样小花成了一个孤儿,后来小花被一个好心的爷爷收养,不管这位爷爷的家人怎样反对,但是爷爷硬要把小花留下。面对叔叔和婶娘的歧视,小花不但不记恨还用他那纯洁善良的心大大家感动...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帮助。这让我体会到了爷爷对社会无私的爱,和小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记住这两个人坚强的小花和她的具有一颗爱心的爷爷。
观影观后感(篇9)
走出影院,我还沉浸在电影《战马》的剧情中,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它本非战马。它只是英格兰德文郡一户农家的牲口。它是一匹好马,有矫健的身姿,自由的天性,它和小主人阿尔伯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不久,战争爆发了,战火逐渐波及这个小镇,它应征入伍,从此流转战场,成为一匹战马。第一场战役,它的军官不幸阵亡,它沦落到德军手里。在那里它和一匹大黑马成为了好朋友。它们曾暂时远离战火,住进一个小女孩家里,得到悉心照顾。但不久又重新被拉回军营,去拉辎重,在险恶的战火中颠沛流离。大黑马终于倒下,再也没有起来,战马痛苦欲绝,在战火中不停地狂奔冲突,最终被防线铁丝紧紧缠住,困在其中奄奄一息。夜幕下,硝烟渐散,战场难得片刻宁静,两边的士兵都发现了它。他们放下了枪,试探着向对方领地接近,最后通力合作,解救了战马。不是通过武力而是抛硬币决定,战马归属了英军。战争最终结束了,奇迹发生,它竟然与参了军的阿尔伯特重逢。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农场。
战马身陷铁丝网的一幕令我难以忘怀。马本是力量、自由与美的化身,然而战争却一点点地将它拖入泥潭几乎毁灭,实在令人痛心!马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农场的生活尽管贫穷,但和平宁静,无论是人是马还是作物,自有大自然在安排每个生命的生长。然而战火却无情地剥夺了生命的权利,眼看战马难逃厄运,幸而交战的双方同时作出了停火的决定。当两边的士兵默契地解救战马时,我的内心被触动了,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没有炮火,没有枪声,硝烟散去,雾霭如纱轻柔地覆盖在受伤的大地上,人的本性自然流露——听从内心的召唤,爱惜生命。既然马的生命能唤醒良知,那么人呢?
影片中战马与阿尔伯特之间的情谊带给我们无限的温馨!他们是同伴,他们更是亲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没有因为战争让彼此分开而淡忘。他们最终能重逢,一定是承诺给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曾约定要回到农场。这种超越寻常的情谊,让我想起课文《老人与海鸥》,更让我坚信人与动物之间那份心灵的默契,因为我们都是自然之子。
观影观后感(篇10)
星期六,又是个陽光灿烂的日子。下午4:00,我去五四剧院观看《隐形的翅膀》。
当我看完《隐形的翅膀》这部残疾少女和命运顽强拼搏的影片时,我被主人公志华那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依然不屈不挠抗争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了。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丽草原上的故事。15岁的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庆祝,却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双臂。失去双臂的志华痛苦不堪,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无法自理,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她想回到学校上课,却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她没有双手无法写字做作业……面对着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但是爸爸妈妈鼓励她,给予她勇气使她最终放弃自杀的念头。后来,志华参加了高考,她的分数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科专业,她最终没有被录取。失望再一次降临。不料妈妈知道了她没被录取的消息,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家又陷入迷茫,悲痛的状态……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是妈妈已不在人世。为了纪念妈妈,志华和爸爸将妈妈亲手为她做的龙风筝放上天空,风筝越飞越高……仿佛志华妈妈正在为女儿骄傲!
看过影片之后,最不能忘记的,不是他们残疾的身体,而是他们惊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身体因精神的完整而美丽。想起张韶涵的一首歌: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思绪万千的和志华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志华在难以忍受的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获得了成功。我想:生活对志华是多么不公平啊!跟她比,我幸福多了,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玩耍,可以……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应该在遇到困难是学习志华!
我相信上帝在关上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隐形的翅膀”,将会带着的梦想,像风筝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翔……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运行二值:司文波
第13号台风"天鸽"8月23号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所经之处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一位大叔在强台风中徒手推车对抗台风,却因货车侧翻而罹难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据了解,视频中的大叔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儿子,他是家中顶梁柱,唯一的劳动力。在两个月前刚刚买了一辆新的小货车。小货车在狂风中像一片脆弱的叶子摇摇欲坠,他舍不得自己的车被风吹倒,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台风对抗。
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陈为军导演拍过的一部纪录片《出路》,《出路》与另七部纪录长片都探讨着同一个主题:"为什么贫穷". "任何一部纪录片都不可能像万能钥匙。如果身处贫穷,或者身处底层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会突然感觉到: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身处的游戏规则出了问题。继而他举手要求发言、要求改变,这就是解决贫穷的一条道路。" 所以陈为军把这部纪录片命名为"出路".
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弘博软件学院利用贫穷人无学可上又不断挣扎的软肋进行大学招生,在招生老师王振祥眼里"宏博软件学院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学校。我们就是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他们认为农村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相对好骗:"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基本上来说,所有的优势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
很多人会说《出路》中被骗的农民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受够了现在的生活,太想改变,他们会尽其所能把孩子推进去,希望孩子能改变命运。
也有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辆车吗,为何要冒生命危险……在你眼里,那只是一辆车,但在他眼里,是整个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没经历过他所经历的困难,就无法知道他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用双手跟台风殊死一搏。他对抗的不是台风,他对抗的是生活的重压。他保护的不是车,而是自己和亲人的全部生活。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就在你的身边,有太多人在辛苦、努力地活着……
《南京!南京!》观影有感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南京!南京!》观影有感
早就听说过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却一直没有勇气去观看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知道影片承载的历史过于厚重,也许是我还缺少直面痛苦的勇气。而昨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9月3日大阅兵之前,在"8.12"特大火灾爆炸后耳闻目睹了武警、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如此众志成城地救灾抢险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终于鼓起勇气报名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角度上还是从其承载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上,无疑都是优秀而厚重的。黑白胶片的处理、史诗般的战争场景、穿透耳膜的枪炮和哭喊声,再现了那场惨烈痛苦的悲剧,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你是身居海外,还是出生在战后的和平年代,都会因这部电影产生极其复杂难言的感觉:激愤、苦涩、羞耻、哀伤……千百种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汇聚在眼眶里、哽咽在喉头上。南京大屠杀太沉重了,沉重到这是全中国人心中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沉重到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上,就像所有内心的伤口一样,害怕去触碰,又不能够忘怀。
电影中有一个人物给让我感触很深。刘烨饰演的革命军官陆剑雄,在南京已经失陷、部队所剩士兵不足十人的情况下一边让手下的士兵逃命,一边与日军上百人的部队展开了最后的巷战。直至被俘,他毫无惧色;最后被杀,他也挺直了脊梁,站到了成千上万同样被俘的百姓前面。记得有一个军人说过,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守护我们的百姓,那我们是没有资格求生的。也记得莫斯科保卫战中俄军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在所有士兵中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就是我们的父母和妻儿。
也许有人认为军人早已不惧死亡,甚至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但其实他们对生的渴望比一般百姓更为强烈。但他们的生却不是简单的自己生命的存活。记得《战长沙》中军官顾清明这样说过,我们走上战场不是为了赴死,而是为了求生。我们不求自己的生,而要求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对生有无限渴望却能英勇赴死的战士,我们的国家在八年抗战后获得了重生,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文:潘悦然
《狼图腾》观影有感
《狼图腾》观影有感
张子烨
看完《狼图腾》,感觉像是得了失语症,所有可爱的、凶狠的、睿智的狼在我脑海中一起闪现,冲击力如此强大,纵是舌灿莲花,也不能描绘我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心情。这种心情在阅读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曾经有过,只不过那时是外人对我国人的残害,对我物资的掠夺,而这次是国人对付与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成长的生命,而这次是国人亲手烧杀了我们可贵的草原资源,而这次是我们国人自己践踏了我们自己的土地!惋惜、心悸、痛恨……种种感情齐上心头。
或许陈阵从未想过,从他搭上去内蒙古的那辆车起,他就再也不是首都学问青年陈阵了,他变成了内蒙古腾格里的孩子。故事大约要从狼群捕杀黄羊开始。狼群一埋伏就是半个月,极大的耐心和战术就注定了狼群一击必中的结局,黄羊一个个吃的走不动道儿,狼群便出动了。厮杀过后,陈阵跟内蒙古阿爸他们一起捡拾剩下的黄羊尸体,阿爸说不能把黄羊都拿走,要给狼群留下食物。阿爸还说,狼杀羊不是作恶,是为了保持黄羊数量稳定以免草原的草被黄羊吃光,但也要放走活的黄羊让明年的狼群依旧有食物吃。阿爸是这里说话最有权威的人,阅历丰富。你看自然里的食物链本身就是那么奇妙,万物环环相扣,才能维持我们生态的稳定。如果没有人类,我想自然就会一直这么美好下去。然而那些贪婪的外来户出动了。他们打着闹饥荒的名义连夜偷走了所有的黄羊,没有了食物,狼群必然会向人畜发起攻击,但是外来户依旧不管不顾。外来户们饥荒是如何而来?是因为在土壤稀薄的草原开荒种地,荒废了草原,种不出粮食才导致饥荒。人不但没有悔过,居然还堂而皇之去跟辛苦捕猎的狼群争食?!还弃自己同胞的安全而不顾?!
不但如此,不知道是哪里的上级居然还下令掏狼崽,美其名曰为草原除害,这草原上谁人不知掏狼崽就是为了卖狼皮来赚取大把金钱?怕皮毛受损,于是给小狼定下活活摔死命运,性本善中的良善呢?阿爸他们抗议无效只得去做。一只只毛茸茸的可爱的小狼,上一秒还在窝里呼呼大睡,下一秒就被抱了出来,似乎他们还没摸清状况。一只只正打着哈欠,迷蒙着小眼的小狼下一瞬间就被摔死在土地上,你可能想象那惨况?!在草原人颤抖的手中,在草原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在草原孩子的哭声中,小狼就这样回到了腾格里的怀抱。腾格里是草原人的信仰,是草原人心里最高的神,祈祷小狼回到腾格里是对小狼最大的祝愿。我一直深信,有信仰的人是善良的,即使杀生也适可而止,及时死亡也心存感激,他们对自然有着最原始的敬畏。这种敬畏,陈阵初次被狼群包围时,就感受到了。人对自然,应该时刻保持这种敬畏。诚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可以让你生存,就可以让你灭亡。不知道他们掏狼崽时知不知道旁边的山坡上几只大狼正亲眼看着他们的小狼被残忍摔死?狼群们,会报复么?一定会的!只要有合适的时机,狼群可是有耐心的很啊!
因为对狼群的敬畏和对狼群聪明睿智的好奇,陈阵想抱养一只小狼崽,于是跟同行知青杨克一起去掏狼崽。陈阵趁母狼不在,抱出了一窝小狼,兴奋间竟没发现有外人到来。那人问这狼卖不卖,狼皮值钱得很。陈阵当然不愿。那人拿过狼崽像是要看看,却突然将小狼摔倒了地上,陈阵跳起来去看小狼的时候,那人竟从杨克手中拿过那一包小狼崽,全部扔到了地上!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让数条小狼瞬间失去生命!陈阵几欲疯狂。等那人走后,居然自己钻进狼洞,本来是要拿回红绳子的他,无意间看到最后一只小狼。抱小狼出洞时,那双通红的眼睛里满是激动的泪光,幸好幸好,还剩一只。这一只,陈阵一定会当宝贝养着,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那种即将喜极而泣的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说人和狼是敌人的?!看看陈阵对这只小狼的珍爱,省下自己的肉都给小狼吃,怕小狼冷了,怕小狼饿了,晚上抱着小狼说话,小狼还会亲昵地舔舐陈阵,暖黄色的帐篷里满满都是温情。
夺食之仇、杀子之恨,终于让狼群开始了报复。白毛风之夜,狼群对马群发起进攻,巴图在保卫马群时不幸落马冻死在雪地;月黑风高,饥饿的狼群像叠罗汉一样跳入高高的羊圈,吃饱之后又将羊的尸体搭在墙角,接力跳出围墙。尽心动魄的场面将狼群的机智与谋略展现无遗。怪不得草原人以狼为图腾!
小狼的是终于还是被人们发现了,陈阵急中生智扯了一个研究狼的谎言,还拿出了毛主席"想要打败敌人,就必须了解敌人"的话,果真小狼保住了。但包顺贵居然想要将狼群一网打尽,就以小狼作为诱饵,埋伏在周围的枪也都以上膛。还好小狼不会狼嚎,睿智的狼群自然不会为了一只不知道来路的狼发起总攻,这才免除了狼群灾难。阿爸坚决不让陈阵养狼,在草原人心里,狼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把狼拴上链子饲养,就是剥夺了狼的骄傲,把狼变成了人的奴隶。是啊,狼这种生物如此机智、如此有谋略、如此喜欢捕杀,怎会甘心被饲养一生?但是小狼不会狼嚎,不懂狼语,不会捕食,沾染着人的气味还会有被狼群驱赶追杀的危险,阿爸说骑虎难下。陈阵眉开眼笑,因为这就意味着,小狼可以继续养了。
美丽的天鹅湖,草肥水美,天鹅成群飞起,触目一片祥和宁静。阿爸说这是最后一片没被开发的土壤了,以后就在这生活一阵子,也适合小狼的生长。但当他们日夜兼程赶来之后,这里却变了。本来平坦广阔的草地上,一群人正在搭建他们未完工的木房子,是那些外来户!开着拖拉机,准备开垦荒地!忘记他们的草原是怎么变成荒地的了?!死性不改!然阿爸的制止淹没在了枪声里,正在飞行的天鹅一只只被打落在地。外来户说,这里的一切生物都将被消灭,老鼠、天鹅、蚊子,包括狼。从此草原上多了许多陷阱,死掉的羊作诱饵,羊群只要移动羊,就会拉响手榴弹,狼被炸飞的那一瞬间,外来户门都手舞足蹈欢欣雀跃吧?!阿爸看不惯,看到一只死羊,想排除这个陷阱,却不幸被炸弹所伤,从此一病不起。而可笑的包顺贵带着上级的命令又来了,说是要全面捕杀狼群,安慰阿爸说把狼杀光为阿爸报仇。人类亲手埋得炸弹,却要找狼群报仇?!这是谁家的道理?!!!
不管如何,浩浩荡荡的杀狼行动开始了。人们架起枪,对准一只只正在奔跑的生命,饿的皮包骨头的狼,终没逃过枪子的射杀。为了逼出其他的狼,人们不惜放火烧草原,狼们四散奔逃。最后的三只老狼,被逼到绝处,一只跳崖而死,一只跑进狼洞把自己活埋。场面何其悲凉,什么时候这些草原上的勇士沦落到了如此狼狈的境地?!!他们宁可死,也要死的有骨气;宁可死,也不让敌人拿走自己的狼皮卖钱!包顺贵似乎有一丝动容,声嘶力竭的陈阵走近最后一只狼,那只曾放过他一命的狼,想放她走,包顺贵点头同意。但是狼一转身却倒在了地上,或许是奔跑过度力竭,最后一只草原狼,死了。
悲哉,我草原之美不复!
悲哉,我人性之善不古!
陈阵对阿爸说,对不起,狼都死了。阿爸却说,你的狼还活着。一语惊醒梦中人,还好还好,至少还有一只啊!陈阵想将狼放回草原,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而巴图的妻子嘎斯迈却先一步放掉了小狼。陈阵大喊着问:为什么,他是我的狼!而嘎斯迈回答:不,他是腾格里的狼。是了,只有伟大的腾格里才能孕育如此聪明机智的狼族,小狼是属于草原的。
最后的最后,陈阵在草原放牧时看到了远处自己养的小狼,大声呼唤他,小狼望了陈阵一会儿,终是转身离开了,消失在草原深处。电影至此落下帷幕。
小狼的最后一眼,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或许只是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属于草原,或许是看到了自己同类的鲜血,或许别的什么。不管怎样,只要源于善意,狼也可以对你忠诚。而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唤起内心对所有动物的爱护敬畏之心。我们与他们同根同源,何必互相为难?所有动物对人类的伤害,都是因为感受到了人类的危险而不得不防卫。
中学时代看过小说《狼图腾》,结局比这难过好多倍,小狼还是由陈阵饲养,忍受病痛折磨,没了神采奕奕的活泼样子,瘦的皮包骨,肉也吃不下,陈阵知道狼的尊严,于是忍痛打死了小狼。只是结局中依旧还有灭狼运动。电影的结局或许也是寄托了我们的希望,不忍心让这个世界变的如此残酷,因此最后的小狼依旧神采熠熠,草原狼也并未灭绝。但是人们对草原所做的一切烧杀抢掠行为,早已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灵,爱护我们的自然吧。让荒漠的土地重新发芽,让即将消失的物种重新壮大,让以后的人们能亲眼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生物,而非博物馆里的化石。
只要源于善意,凶狠的狼也可以舔舐你的双手,也可以与你玩闹嬉戏。
观影《美国往事》有感
岁月沉不下往事
——观影《美国往事》有感
事情的意义在本身,往事的意义在面对。——题记
《美国往事》也许是我看过的最长的一部电影了(长达229分钟)。虽然这可能会令人有些不耐烦,但是我想我还是应该稍稍体谅,毕竟好电影的题材与体裁总是相称的。倘若我拒不接受将近4个小时的长度的电影,那我也要拒绝一切的微电影了。
影片分两条线叙述。第一条线是“面条”的回忆。举报麦克斯抢劫银行阴谋后的“面条”沉浸在痛苦中,回忆起少年出道,杀人入狱,重操旧业,再到举报同伙的过程。第二条线虽是现实,却通过现实中的人讲述了麦克斯如何通过金蝉脱壳独吞巨款,变身政客的经历。最后,麦克斯与“面条”相聚,共同回忆往事。表达他的忏悔,希望借“面条”的手向他开枪,一死了之,幻想赎罪并逃脱法律制裁。遭到拒绝后,他绝望地跳入垃圾粉碎车自杀。
这部电影用很长的篇幅,在大层面上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而这部具有独特视角的历史却是从麦克斯与“面条”的人生经历这个小层面去切入、展现的。麦克斯和“面条”都是黑帮成员,都打拼过一番大事业。但是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麦克斯果敢独断、野心勃勃;相较之下“面条”则保守谨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历史之神的指挥棒下运转,演绎出同发而殊途的命运。果敢独断的性格固然能够使得麦克斯在黑帮领域打拼出一片比“面条”更加辉煌的事业,也足以让麦克斯在面对其他团伙成员时利令智昏,对其斩尽杀绝。相较之下,“面条”虽然更加保守谨慎,但他保护朋友的初心也确实使他避免走进更深的歧途,及时回归正轨,坦然面对生活。
盗当有道,匪亦如之。人性是不可能彻底泯灭的。即使是曾经作为黑帮领袖如麦克斯,对曾经的伙伴痛下杀手以后,也会有幻想赎罪的一天。岁月如梭,往事亦如烟。当麦克斯与“面条”四目相对,他们何尝不知面对的不仅彼此,还有数十年的尘封往事。黑帮生涯留给麦克斯的,是致他自杀的痛悔;然而对于“面条”来说,也曾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就像纸张,折皱了,就再也抚不平。两种结局背后,都指向一个归宿,那就是黑帮再不可能成大气候了。而这,不正是历史的进步吗?
我们总说“愿往事无可回首”,但是,有些往事即使是漫长岁月也沉淀不下的。我们不可能对往事采取一种非常决绝的态度。即使有所不满,有所失望,甚至要像麦克斯那样忏悔,但其实是忘不掉。勇于面对往事,固然可能增加折磨,但毕竟自证一种勇气。在往事沉寂之前,时间已经指出一条歧途。如果没有人肯答应“余生请多指教”,那么我们除了相信时间,还能怎么办呢?
《孔子》观影笔记
《孔子》观影笔记
读了《朝花夕拾》才觉得鲁迅也有平凡人一样天真的童年和懵懂的少年时期;看了《孔子》才知道圣人有免不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艰难苦痛,不再只是教科书上讲的那样遥不可及的“至圣先师”。
在诸侯争霸,战乱割据的年代里,孔子出生在一个小诸侯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了安邦定国,他带着自己“仁”的思想投身于仕途。他在鲁国,曾官至代国相,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救下殉葬小奴;用牛车造势,吓退齐国数百辆战车,不费一兵一卒得到返还失地的承诺。内怎稳鲁国政治,外扬鲁国国威。这是孔子仕途上最为通畅的时期了,但完美的理想总是收到现实的阻碍,在“陪臣理国政”的鲁国,支持的孔子的鲁昭公权利受限,孔子“毁三都”等做法伤害到三桓的利益,遭到权臣排斥,被迫离开鲁国,此时孔子55岁。
好在孔子还有一群尊师重教的弟子,机灵聪颖的颜回,仗义豪爽的子路都誓死追随夫子的脚步,一起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战火四起的年代里,诸侯都以割据争霸为目的,不能接受孔子超越时代的德治思想。或将孔子拒之门外,或给其一个讲学的虚职,总之就是不采纳他的政治思想。在游学的过程中,孔子一行历经重重艰难,曾被卷入政治斗争之中,也曾被困入战事之中,有的弟子被饿死,最后只剩一碗马肉汤分而食之,孔子却以琴声代食,不禁令人唏嘘感叹。最催人泪下的是颜回去世的场面,寒冷的冬天,孔子师徒越过冰封的河面,不幸遇上冰裂,有些弟子溺水而亡,孔子的书卷也大数落入水中,颜回为救夫子的书而一次次的钻入冰凉刺骨的喝水中,用尽生命的力气从水中抛出一卷卷书,最终溺水而亡。孔子是颜回至尊至爱的夫子,在他的心中,夫子的书籍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颜回是孔子最为喜爱的弟子,颜回去世后,孔子抱着他冰冷的身体不肯放手,弟子们都劝到:“已经三个时辰了,暖不回来了”。孔子还是舍不得放开颜回,悲痛的表情令人潸然泪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鲁莽的子路死于卫国内乱,死前却不忘夫子“君子正其衣冠”的教导,孔子虽然十分伤心,但也有所欣慰。
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孔子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鲁国,对政治失意的他退而不隐,开始致力于教育事业,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孔子因其超越时代的先进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儒学完胜于后世,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现代,孔子的思想也影响深远,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欢《观《影》有感《影》观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