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西游记波生极乐天读后感700字 > 地图 > 西游记波生极乐天读后感700字

西游记波生极乐天读后感7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极乐空间影评。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所讲的情节观看后让人不断地回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极乐空间影评”,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极乐空间影评(一)

文/基督山伯爵

在《第九区》的结尾,大虾拍胸保证三年后一定回来,结果三年过去了,不但连个虾影子都没见到,导演更是没出过一部新片。直到四年后才好不容易憋出了一部《极乐空间》。由于处女作的起点实在太高,外加移情作用的影响,《极乐空间》自问世之际就注定了要接受众人心中《第九区》续集的检验标准。

从影片的观赏性来讲,《极乐空间》秉承了尼尔·布洛姆坎普擅长的科幻现实题材与纪实风格,片中贫民窟般的场景设定、简洁低调的武器设计、以及大量晃动不安的手持摄影,都能让人迅速找回当年观看《第九区》时的相同感受。那种层层递进的紧张节奏,也依旧保持着当初的出色水准。但在对于人物弧光的处理上,两部影片却有着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在《第九区》中,沙尔托·科普雷饰演的警官刚开始是一个恶棍,然而随着剧情的逐步发展,他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那种内心变化带来的情感冲击是结尾震撼人心的关键所在。可是到了《极乐空间》中,马特·达蒙的角色几乎没有一丝弧光,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木讷的自私鬼模样。在几个关键情节点的转折上,他都没有与其他角色发生情感上的关联作用。他为了自救,在黑帮面前直接替自己的兄弟做了卖命的决定,最终害死了兄弟;面对救了自己的童年女友,他完全没想到要严肃告诫其事态严重性,听完故事就直接撒手走人;为了上极乐空间用医疗机,他弃一切于不顾,拉开手雷去找沙尔托,上了船才发现童年女友也在船上……但直到这个时候,他木讷的表情依然没有任何内疚与挣扎。正是因为这一系列人物细节刻画上的草率,直接导致了主人公最后做出牺牲时情感冲击力的严重疲软,甚至难以从逻辑上认同他的抉择并产生共鸣。当然,马特·达蒙糟糕的演技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毕竟,这样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性格上又略带自私的莽夫,在前半段的观摩过程中就很难博得观众的青睐,面对他所遭遇的致命剂量辐射,观众的情绪只能停留在可怜的程度,而并非同情与怜悯。好在导演的节奏把控力相当出色,把片中的几场遭遇战都做到了扣人心弦,这多少从侧面迂回掩盖了一些剧情与人物的薄弱。

在影片主题上,《极乐空间》宏观上看似乎是聚焦在了贫富差距与阶级斗争上,但本质却是以奥巴马在美国大力推行的医疗改革为切入口,站在民主党的立场上,有力反击了共和党对医改的种种指责。

影片中,生活在极乐空间的都是富人与社会精英,他们所拥有的医疗机包治百病,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公民都印有一个钢印,这个钢印便是在极乐空间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凭证,影片尤其强调了这个钢印在医疗方面的重要性。而极乐空间的社会结构,则是一个由小政府领导下的大社会,试图发动政变的女强人主张重点赞助国防建设。为了保护自己的公民,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击落任何非法外来者。

而在现实中,共和党所主张的就是小政府、大社会,反对扩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上的预算及开支,主张全面扩大国防预算开支。民主党却是主张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

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在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上最努力的就是他的医疗改革法案。

《极乐空间》中的世界观与当下美国的社会环境实在太像了。在美国,全民医保一直都没有普及,有近4000万人没有被医保覆盖,这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影片中的这些地球人生活在加州,而加州一直都是拥有大量未参保居民的大洲,可以说片中的这些地球人,就代表着那些没有医保的美国人。这部分人群渴望获得医疗保障,但是他们的保障由谁买单呢?——由极乐空间中的这些富人买单,这恰恰与奥巴马的医改如出一辙。在现实生活中,奥巴马医改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就包括了富人、企业主和医疗器械制造商。而这些美国企业主又具有很大的游说力量,由于触及到了这部分人的利益,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医保法案时,就没有一个共和党议员投赞成票。医改的推动过程一直都困难重重。

在《极乐空间》中,导演传递出的信息正是民主党试图向那些反对派所阐述的信息。他从阶级观点的角度告诉奥巴马医改的反对派,福利是对穷人遵守社会秩序的一种“报酬”,假如穷人饥寒交迫,那么富人即使住进城堡(极乐空间)也不会安全。而医改只是一次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弱势群体将以医疗福利的形式得到生活保障。通过医改,数百万的美国人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医疗保险,这是他们过去因为病情太重或者过于贫穷而无法享受到的,而提供这些好处,只需要极少数的美国人付出代价,这些人大多又都是非常富裕的人。

于是在影片的最后,来自加州的穷人通过反抗取得了极乐空间的领导权,把大量的医疗机派往加州,通过数据编码的重写,让那些生活在加州的弱势群体获得了使用医疗机的权限,这何尝不是医改成功的信号。至于生活在极乐空间中的那些公民,他们的生活只是收到了轻微的损失。

尼尔·布洛姆坎普就这样以科幻的手法,描绘了当下美国正在发生的现实处境,在架空的世界中,大胆夸大了美国两党对医改方案的不同态度,犀利地揭露了美国企业主们在医改过程中的私心,在医改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阶段为奥巴马政府做了一个软性宣传片,奥巴马多少也该授予他一块奖章吧。

千言万语,还是社会主义好。

极乐空间影评(二)

想必不少对此片抱有很大期待的观众,除了达蒙和福斯特的忠粉之外,应该也有不少《第九区》的粉丝。毕竟在好莱坞创意日益枯竭的形势之下,《第九区》以超级黑马的姿态横扫奖项与市场,成为近几年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而《极乐空间》的预告片一出,导演布洛姆坎普的似曾相识的镜头与画面就让不少粉丝翘首以盼,更不用说这次的主战场从地球移师到了外太空,恢弘的场面以及充满悬念的剧情都吊足了影迷的胃口。可惜,影片令人大失所望。

影片从一开始的立意还是颇有些创意的,尽管这样的故事不是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前就有今年年初阿汤哥的《遗落战境》,但相比其他影片,关于不同阶级的人,以及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本片似乎刻意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虽然因此缺乏了深度,但却有着更加明显的戏剧冲突。然而,在情节上的可取之处也只有立意而已,随后的故事则讲述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各种突兀和狗血的情节令人目不暇接,有人死得不明不白,有情节跳跃得让人忍不住想把编剧找出来打一顿,更不消说本片基本可以说没有高潮,整个影片就这样在摇晃的镜头下肮脏的地球和美丽的空间站之间完成了导演对自己镜头语言无比自恋的意淫。

过多的政治隐喻也成为了影片失控的因素之一。毫无疑问,移民问题是影片想要探讨的主要话题,22世纪的洛杉矶俨然已经成了墨西哥人的天下,马特达蒙几乎是作为城市里唯一的白人形象出现的,污浊混乱的城市街道似乎暗示着美国拉丁化之后难以逃脱的命运。而太空站里整洁发达的白人主导的社会则令人无比向往,往太空站偷渡的拉丁人更是络绎不绝。这种赤裸裸的明喻只会让各色人种都不会感到太舒服。除此之外,编剧还毫不掩饰地黑了一下即将进行大选备战的希拉里,如果朱迪·福斯特的角色不是暗示希拉里的话,那绝对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了,因为影片还打了个擦边球黑了下奥黑总统。既然要黑希拉里和奥巴马,自然不能放过民主党饱受争议的医疗保险,坚持看影片到最后,我以为自己在看共和党的宣传片。

就连一般大片都不会出现的表演问题,本片都让人不得不吐槽。首先自然是曾担任《第九区》主演的沙尔托,不说那过于夸张的令人觉得已经业余的表演方法,单就那浓重得能让人觉得有大蒜味从银幕上扑面而来的东欧口音的英语,就让人觉得聒噪得想塞住耳朵,每次有他的镜头出现都令人坐立不安。再说下那位黑帮老大的拉丁裔演员,看完之后我特佩服马特达蒙在与他对戏的时候竟然一点都不出戏,真不知道那位演员当初演《精英部队》时的灵气哪里去了,是被达蒙吓懵了么,总之这样两个发挥严重失常的演员,把影片搅得一塌糊涂。至于达蒙与福斯特,这两位自然不用多说,尤其是后者,即使影片烂出翔,表演照样是奥斯卡级别的。

好久没有一部影片能够让我吐槽,因为很久没有这样一部令人如此失望的影片。其实从质量上来看,影片不见得可以称得上是烂片,但从期待程度和观影后的对比来看,落差基本有一座珠穆朗玛那么高了。在拍完《第九区》之后,高枕功劳簿的导演自己在跟自己下一盘很大的棋,但似乎,最后把自己给将死了。

极乐空间影评(三)

一直对科幻片很感兴趣, 因为从这里可以窥见未来,可以看到很多牛叉的想象变为现实。

关于未来,科幻片们大致有两种设想:一种是科技发达带来的美好未来,像《银翼杀手》《全面回忆》《云图》里,高耸入云的大楼,穿梭其间的各种交通工具,跨越半球的极速列车,以及智慧程度极高的机器人、生化人等;另一种是随着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对未来的绝望想象,像《后天》《2012》《机器人总动员》、《第九区》,经常可以看见荒凉的地表,疾苦的人类,恶劣的自然灾害等等。而美好和恶劣兼而有之的也不在少数,像前段的《逆世界》,还有这部将贫富分化到了极致的《极乐空间》。

可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想象。话说到了公元2159年,地球上的富人们已经撤离地球,“移民”到了与地球遥遥相望的天空之城——极乐空间,这里别墅林立,设施先进,充满科技感,同时环境优雅,到处都像花园一样美丽,公民们享受着独栋别墅,露天泳池等奢华的“天上人间”生活,最牛叉的是在每户公民民家里有一台神奇的“医疗设备”,只要你躺上去做个全身扫描,片刻就能100%清除所有疾病残缺。有此神器,富人们几乎可以青春永驻,长生不死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富人们遗弃的地球,这里高楼密布却残破空寂,人们像蝼蚁一样簇拥在狭小的片区,挣扎着过活,苦逼的工作,而且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这里医疗基建极其恶劣,人民不但受疾病困苦折磨,还要受上层社会支配、管制。地上的人无比向往“天上”的生活,更觊视“天上”的医疗装备,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冒死攀爬柏林墙的东德人那样,不顾一切也要搭乘“黑船”偷渡上去。

这种设定本身问题并不大,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越往下讲却越不靠谱,越不科幻。给我的感觉是:漏洞百出,难圆其说,最终在一次治标不治本的系统重启中囵吞收尾。

首先,电影对主人公“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献身精神表述模棱两可,使得人物形象不够个性,缺少含金量。马特.达蒙饰演的主人公马克思和其他人一样,从小对“天空之城”充满向往,还发誓有一天要带大家一起上去,而电影也故弄玄虚的通过孤儿院的老婆婆预言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所造化。这给了我们一种天注定要打破格局的暗示。而在现实中因其不幸在工作中受到重剂辐射,生命垂危,于是不想死成为他想上天的动因。接着他找到黑客老大,通过赌命执行任务来换取上天的船票。执行任务没装备怎么行?看海报上的马特.达蒙,会给我们一种很科技很彪悍的未来战士印象,没想到是迫不得已,穿身凿骨而戴上身的民间武装。后来他无意中获取了重启天空之城的信息,却以此为筹码,辗转通过敌人的飞船获得上天医疗的机会。这个过程中自救是支撑他顽强战斗的主要理由,而最后同步连线时得知一旦重启系统则生存无望时,此刻电影又不断闪回他幼时的梦想,生硬烘托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感人场面。

换一个角度,电影有点过分低估一个假释犯的智商,因为就算他成功获得了医治,而他脑中信息一旦交换出去如何能逃得了野兽特工和冷酷国防部长之手?于是电影安排了一系列的变数,先是国防部长暗自政变,然后被变态特工叛逆所杀,最后马克思在一场大战中杀死了变态特工,不得已牺牲自己重启了系统,就这样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儿时的抱负。另外,电影中设置的感情线也显得太过鸡肋,铺垫了半天,结果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交集,对剧情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其次,纵观整部影片,你会发现看似先进的极乐空间居然有许多极其低级的,经不起推敲的bug:一是整个城堡居然只是用一套系统,要命的是只掌握在一个企业家手里,而企业家经常往返于地球和太空,政治家们却一点不担心企业家万一有个闪失影响他们的利益。与其企业家被国防部长利用发动政变,何不自己篡改程序变为太空主宰?这有点太对不起他掌握的信息了。二、浩大的天空之城网络居然能被地球上的黑客轻易破解,造假身份证也能轻易通过扫描,极乐空间的网络真就弱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是部长有意放水?再说到极乐空间里的那样好东西——医疗设备,倘若人类医疗设备有一天真的发展到了这种程度,那真的是重症患者的福音了,可以确保所有公民延年益寿,但问题是“天空之城”的空间和资源毕竟有限,自身能否有效循环尚成问题,如何承载的日益繁衍的有钱人,更如何承载得了系统重启之后所有的地球人?

电影本身的模式有点像假释犯和黑客联手的一场揭竿起义,打破贫富分化格局,将让天下人共享资源,特别是最后太空飞船载着无数医疗装置给所有患病居民医治的一幕,有那么点大快人心的意思。但万能医疗设备只能说是对现代医疗的一次画饼充饥,眼前的问题解决了,最根本资源与空间引发的生存问题却不了了之了。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极乐空间观后感


极乐空间观后感

不得不说的是大家都太爱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区》,这并不是《第十区》,也不是《第九区第二大道》,这部片子是《极乐空间》,凭什么言必扯上《第九区》,两者除了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以外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我们常说的一部片子很惊艳,惊艳是因为这部片子充满了什么什么,比如诡谲的剧情和华丽的场景,但《极乐空间》的惊艳在于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没有床戏、没有接吻、没有基情,甚至连调情都没有,当然片子里是有男女主角的,男主角麦克斯是个肌肉男,女主角出现在镜头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手里是抱着孩子的,而他们两人就是传说中的小伙伴。

我们常说小伙伴们惊呆了,不过你不能总是让小伙伴惊呆,小伙伴们的小心脏总是怎么折腾也不会有免疫功能的,所以这部片子用一种不太好理解的逻辑为这部片子结局,电脑关键时刻重启后极乐空间的程序被修改了,接着机器人被穷人掌控了,看来解决电脑的一切疑难问题只要会一招就够了,那便是重启,是不是又突然猛的明白什么是“重启”,电脑白痴一秒钟变IT极客。富人营造出来的极乐空间彻底破产了,穷人同样能够享用她们的医疗设备,而女主角的女儿放到了医疗机上,几秒以后她的白血病就痊愈了。2154年,科技又达到了一个高峰。

但扭转之前穷人世界里肮脏、杂乱、医疗没有保障的竟然只是关键时刻电脑的重启,我们不得不说是小伙伴之间的情谊让电脑惊呆了,进而电脑也感动了,再接着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两个世界也改动了。麦克斯和女主角从小都是一对小伙伴,麦克斯的身上刻着“我们永远在一起”,但不知不觉中女主角已经嫁为人妇并且生了一个白血病女儿,这样的情节是苦情言情剧里的法宝,但这真的不是爱情片,尽管之前的节奏是这样的,但接下来完全都是按照布洛姆坎普的风格进行下去的。

麦克斯想尽办法去极乐空间并不是为了让女主角的女儿能够得到治疗,最多这个目的只是一个顺风车,完成另一件事顺带着将她的女儿治疗,因为麦克斯在工作的地方遭到了严重的辐射,他得知自己只有五天的存活时间,求生的本能促使他要登上极乐空间治疗好自己的病,所以麦克斯并不像传统意义里的大片英雄一样是不怕死的,片里并没有从麦克斯的口里说出什么怕死的话,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极力在拯救自己,一个顺带也拯救了一个世界的穷人的肌肉男并没有丝毫减少他的光环。但看的出麦克斯与女主角之间是有情谊的,但真看不出来是爱情,之所以能让电脑都被惊呆了,麦克斯和女主角之间这种纯友情居功至伟,别看不起友情了,友情不比爱情弱多少,至少电脑感应的到,更何况这是一段从小培养出来的友情,有的人眼里全是爱情,一丝的友情就会让他认为是眼睛里的沙子,一男一女从小一起玩就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种思维的根子就是看不惯正常的男女交往,接着把成人的规则也往孩子身上施展,为什么电脑惊呆了,就是因为电脑认可了这段从小到大的友情。

凭什么只有爱情能感天动地,友情只能平平淡淡,我就是欣赏《极乐空间》这种电脑突然重启被修改程序的说不通逻辑,至少这样的逻辑说明了友情同样能让理性的电脑感性了一把,只是在影片里充斥着无所不能的机器人,若是最后是机器人被感动来修改电脑程序,这是不是体现了解铃还需机器人的2154年真理。

而这部片子最佳配角而机器人莫属,我没看片子以前一直认为极乐空间是富人去了另一个星球,所以称为极乐空间,没想到极乐空间是一个圆环型的巨型人造空间站,这里住着富人,而地球里则住着穷人,有人会认为一个世界仅存在富人是一个悖论,毕竟富人的一切都需要穷人来为之服务的,不过别忘了有机器人,极乐空间和地球都有的一种人就是机器人,别来辩解机器人是机器不是人,这样的辩论太哲学,这里的机器人能完成一切人能完成的,而且更为忠诚,他们也没有人的弱点,不过在一堆钢铁之中麦克斯的肌肉倒是更突出了。

不过也许看透了这一切规则的只有蜘蛛,也就是帮助麦克斯进入极乐空间的那个家伙,他就是爱帮助穷人非法进入极乐空间,但他自己却不想去极乐空间,他的脑海里是明白地球和极乐空间的实质的,这套规则只能存在于一时,或者说极乐空间不可能脱离地球而单独存在,他用帮助穷人去极乐空间保持着地球和极乐空间的平衡,倘若没有了人口的流动,两者长远看来都无法运行,别以为什么都能仰仗机器人,他们只是配角,最佳配角也完成不了主角的事。

《极乐空间》观后感(一)


电影《极乐空间》观后感

如果观众走出影院,只简单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电影的话,《极乐空间》是应该是一部多数观众都会说好看的电影,剧情精悍,动作生猛,导演设置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科幻空间,又具有关照现实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说,《极乐空间》是一部将作者创作和商业元素较好地融合的电影,让观众看得爽,又引人思考。即使刨除以上因素,你也可以相信马特达蒙的眼光,他演的绝不会是坑爹的电影,你可以毫不犹豫地买票走进影院。

《极乐空间》开场就颇为吸引人,地球已经完全陷入贫穷与衰败,迷漫着混乱与危险的气息,富人们早已移民到空间站极乐空间去了,对于穷人们来说,极乐空间就像我们仰望八月十五的月亮,怀有希冀又遥不可及。未来真会这样吗?带着疑惑观众会快速投入进尼尔布洛姆坎普编织的剧情中去,这就是科幻的魅力,充满神奇又联系现实。科幻只是手段,导演在片中聚焦了人类几个现实问题,贫富差距、医疗问题,乃至资源枯竭人类何去何从。这些是导演个人创作表达,也让影片具有打动人的深刻力量。(看到这,如果你还没看电影,就别在往下看了,尽管楼主极力回避剧情,也难免剧透)

电影中和现实中政策都是有钱人制定的,目的也是保护有钱人。电影中特达蒙饰演的马克斯去极乐空间的目的是因为重度辐射需要治疗。极乐空间富人家里都有包治百病的治疗仪,但地球上穷人们很多病还无法治疗,但富人们从来没有想到给地球配备万能治疗仪。这不仅让人联想之前的有关高干病房的新闻:在中国,一方面是特权人士享受最好的检查、最好的药、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病房;另一方面,大医院病患家属连夜排队都不一定能挂上号。这和电影中基本是一回事,医疗不平衡。在电影最后,极限空间拍出医疗车到穷人区,那我们的医疗改革什么时候有大动作呢?据说电影中的穷人区是在墨西哥取的景,墨西哥矿业胡乱开采,也造就一批富人,颇富差距问题日益显现,同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和墨西哥都有类似问题,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发展粗放型经济,而且富人和普通百姓的差距也逐渐增大,这样下去恐怕电影中的场景不再是寓言。

虽然《极乐空间》隐喻反映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但电影并没有显得沉闷,而是完全遵守商业电影的规律,节奏处理得当,情节起伏跌宕。尼尔布洛姆坎的科幻布局增强电影猎奇性引人遐想,写实性镜头又增加动作戏的紧张刺激感。其中马克斯身穿机械骨骼和搭档劫持机器人工厂老板的那一场动作戏最为过瘾。马克斯一面要跟保镖机器人搏斗,另一面要回击极限空间国防部长德拉库派出的秘密警察的抓捕,略微摇摆的镜头所产生的真实感和压迫感,以及炫酷的枪械带来的新鲜感,让观众充分体验商业电影娱乐刺激性。

《极乐空间》只是导演尼尔布洛姆坎第二部长篇作品,他的上一部作品惊悚题材的《第九区》就已经让观众看到他的创作才华,对于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导演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期待,急迫想看到他的下一步作品,是否还有科幻元素呢。


电影极乐空间观后感


电影《极乐空间》观后感

好莱坞的众多科幻片都有着强烈的预见性,所以那些科幻电影所刻画出来的世界与故事,都可以看作现实生活中不同角度的映射、比照,而且它们也以此隐喻现实并完成对人们的一些警示或救赎,《极乐空间》也不例外。

但尼尔布洛姆坎普这次并没有沉浸于科幻片的那些假大空的虚幻中,故事的延展也不是仅仅发生在地球之上,他在《极乐空间》中所勾勒的未来世界中两极分化严重导致阶级斗争的景象,实际就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另类体现。在有钱人抵制也驱逐穷人进入外太空极乐世界的紧张故事下,它隐含着身份歧视、阶级斗争、政治焦虑、个人英雄主义、人性善恶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问题,非常引人深思!

影片将故事搁置于公元2159年,因为地球表面污染和核辐射的扩大,有钱人居住在超级太空站上的极乐世界中,蓝领工人和穷人居住在地面的贫困废墟里。电影也在一开头就用了大全景的长镜头而慢慢拉近,将一片狼藉又可怜的画面展现给观众,污染、疾病、破旧、压迫所有能想象到的不好的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这个时候的地球景象;而与之相对的是只有富人可以居住的极乐世界,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美,就像一个现代的世外桃源。

这是导演刻画出来的一个真正两极极端分化的世界,也将阶层流动的残酷做了大笔的刻画。地球上的贫困阶层想尽了脑袋想挤到极乐空间上去,乐园里的人们又不遗余力的堵截来者、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残酷无情的进行杀伤。在这个扭曲的世界中,那些自私的有钱人带着傲慢和伪善的态度驱逐压迫留在地球的下层人民。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逼迫,人们对阶层上升的渴望可以奋不顾身、甚至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固然有些悲情,但充分体现了底层人民心底的真善。

虽然地球上面是疾病污染,却处处有着人情的温暖。我是你的兄弟,在你需要帮助时我比你更急,有人在你背后袭击你时我会奋不顾身;我可以为你去蹲监狱,你也会在我危急时刻救我,自己腿脚不便却也会愿意为我扑过来;我是你永远的好朋友,虽然对于曾经天真的愿望实现有些牵强,但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会对救女儿的承诺而坚持到底。有些血腥的场景,却也能血腥到心疼,总比上面冷冰冰的极乐世界要温馨,虽然他们的世界无比美丽又有能治百病长生不老的神器,但一切的丑恶与不堪都在他们身上发生着。

这种用真实击中观众内心而产生情感共鸣的伟大电影,完全不同于那些以怪物、血浆、黏液为重心,用人类对抗外星人故意制造感动和煽情的科幻电影。尼尔所打造出来的世界和故事虽然是后时代的科幻,但最终的镜头画面并没遥远之感,反而感觉那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地球原住民和外太空移民的冲突很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极乐空间》有一些《第九区》的风格,仍然存在着一个生活在脏乱差环境中的受压迫群体,主角还是个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倒霉蛋。但这次的科幻外衣华丽了许多,独特的奇门武器、特技视效都有所升级,尤其是还请到了马特达蒙和朱迪福斯特这类一线影星助阵。同时,除去这些华丽的设定,这部披着科幻和商业外衣的剧情动作片,还有着十分浓厚的文艺味儿。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末世艰刻的环境里挣扎求生、最终在生命倒数的时候找回了最初的故事,是导演对当下人性针砭时弊的一种探讨,映射的阶级、移民、和医疗等热门问题,是导演对现在生活的真实反讽。这,很是难得!

总体来说,尼尔布洛姆坎普这次做到了科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大咖演员的加入让观众对演技和动作戏都无可挑剔。所制造的阶层恐惧与完美反抗,以及视觉效果,让观众在紧张的节奏中窒息有惊艳着。


《极乐空间》观后感(二)


《极乐空间》观后感

文/时漆

足足等了四年,《第九区2》连个影子都没有,等来的却是这部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影片就有多少个漏洞的《极乐空间》。一帧帧下来,俯首即是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完全没有走出《第九区》的情怀阴影,沉湎与其中不能自拔。一直以来致力于专攻特效的他,在2005年推出了一部原创短片《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仅仅6分钟的时间,便让业界和观众看到了他对外星人这一早已烂大街题材独树一帜的理解,轻而易举的征服了投资商的荷包。到2009年荧幕处女作《第九区》一经上映,便引起了轰动。这部作品与同一战线上斯特劳斯两兄弟操手的《天际》有着本质区别,后者纯粹奔着卖弄特效而去,全然不理会怎样雕琢剧情,要多奇葩有多奇葩。然而,如今被各界寄以厚望的《极乐空间》却成了《天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好基友,不由得要对尼尔布洛姆坎普狠狠捏一把汗了。

几乎是照搬木城幸人老爷子《铳梦》所架设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尼尔开始尽可能变通地玩弄起自己的权数。我真是难以理解尼尔究竟对自己的《第九区》爱的有多么深沉,从展示让人眼前稍稍一亮的极乐空间的世界开始,一回归到地球,全景就变成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了。事实上,影片的外景也确实是在搭建在墨西哥某贫民区内的,内含暗讽还是怎么的。2154年的地球,人口数量过剩、资源消耗殆尽、生态环境恶劣,出发点就是要塑造出一个满目苍夷的星球,这问题本身并不难处理。抬头望去,要打造出一个不似天堂而胜似天堂的极乐空间,也没有什么技术上的挑战。但是影片中却根本没有有意识的突出两者生存状态的两极分化性。首先,地球上的穷人,各种乌糟糟的形象,没有任何美感,这没错,但定睛一看那些型男也各个是身形健硕、孔武有力的模样,还一面嘲笑着马特达蒙饰演的男主角每天还要拼了老命的去上班,不如整日游手好闲,照样活得有滋有润。这样的图景,还让观众怎么去感同身受地球人生存状态的凄苦惨淡。其次,影片完全没有突出环境污染的尖锐问题,仅仅是满眼尘土飞扬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去兰州城转一圈回来,都能洗下好几层灰,或者去北京戴个口罩逛街试试,一天下来,看看能洗出多少颗粒。呈现一个人人都戴防毒面具的世界有这么困难么,究竟哪儿才是极乐空间,着实糊涂。反正那个自来水都能直接喝的地方,肯定不是2154年的地球。

尼尔也真够吝啬的,就没让人多看几眼所谓极乐空间的内部构架,什么天上人间娱乐会所的都不知道有没有,总不厌其烦给出全景的大轮子有什么非凡的意义么。不过最不靠谱的还当属故事的推进动力,全片的镜头就是跟随着男主角麦克斯贪生怕死的最大个人特质而游移的。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却壮志未酬的男人,有些性格缺陷倒也没什么,生命确实是需要珍爱的,但马特达蒙实在过于卖力借题发挥,入木三分的把懦夫这个形象给演活了,甚至认真的都叫人忍俊不禁,以致于到最后为了心爱女人跟别的不知道哪个男人怎么混出的孩子而甘愿献出生命的动机显得那么的悲哀与无可理喻,尼尔布洛姆坎普,您这得是有多么恶趣味呐!最好玩的是,他们第一次相见时,小女孩煞费苦心的在麦克斯面前卖萌,妄图唤起他怜香惜玉的同情心,我才深深体会到导演极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过此种难以言说的伤害。

上述相当表象的漏洞还不足矣彻底毁掉《极乐空间》,对于反派的设定才是对影片重心最致命的一击。原本还盼着朱迪福斯特这个老戏骨能在大陆荧幕上非常给力贡献出自己的处女秀,何曾想到她会让一个操着水土不服的苏格兰口音,且精神异常的家伙给一脚踹下了舞台。或许是因为《第九区》而对沙尔托科普雷产生了莫名的个人情感,想给他打上御用演员的标签,这本无可厚非。不过,这个有勇无谋的脑残根本就是为了邪恶而邪恶,如果是做为一个杀戮机器来安插在动作戏码上,还是比较具有亮点的,若要他担当起反派一号的重任,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尼尔在反派定位的理解上,越走越离谱,不惜冒着被人唾弃极乐空间防御体系的形同虚设,也要让两个小喽啰随意一个手雷就撂倒一片政客,如入无人之境,好不快哉。

在人文道义方面,尼尔的切入点并没有问题,着重突显出地球与极乐空间在医疗技术上的矛盾冲突。不过,他执意把这个重点当作全部来抓,将此矛盾行进到底,便有削足适履之嫌。即便再找不到双方利益冲突的焦点,也犯不着这样苦心孤诣的以人为本,大谈民生吧。至于马特达蒙的那套机械装甲,实在是无力吐槽,这货的出境,除却贡献了一张霸气外露的海报之外,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身在《极乐空间》,心在《第九区》的尼尔布洛姆坎普,此番势必是雷倒众生,亲手砸掉了自己的金子招牌。


电影《极乐空间》观后感


电影《极乐空间》观后感

本片英文版原名《Elysium》,第一版中文译名为《极乐世界》,上映译名是《极乐空间》。观后直觉,第二版译名更为贴近故事主旨本片讲述的并非人类对于灵魂终极幸福的渴望,而是前瞻当下社会格局的未来走向,每一个公民的生存与尊严应该如何安放。

公元2015年,教堂的麽麽把一枚项链交给年幼的Max,他正坐在贫民窟破败的土墙上仰望着遥远的天边,两个同心圆里镶嵌着一枚皎洁的五角星,Elisium就像一枚钻石胸针别在蓝丝绒上那就是极乐空间人类所创造的完美天堂。从我们这里看那里很美,从那里往我们这儿看,我们这里也很美。修女告诉他。Max打开那枚盒子项链,项链里画的是从极乐空间上看到的巨大宝蓝色地球那个画面打开了Max对Elisiun的向往。

如歌的台词飘荡在肮脏破败的第三世界贫民窟里,盒子项链中的地球画面与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修女与男孩儿的对话用的是土著语言(可能是拉丁文),而非英语,暗示古老的信仰在民众的心中从未磨灭。影片的开头半小时具有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让人直接联想到一战后殖民局面下的拉丁美洲,不同肤色的人用悠久原始的自然膜拜对抗现代西方社会带来的政治、科技对于古老大陆的践踏。

如果不是一如《第九区》那样令人惊叹的故事背景塑造,想必年轻的尼尔布洛姆坎普这位近几年难得的鬼才科幻导演难以吸引到马克达蒙与朱迪福斯特这样的好莱坞顶尖大牌加盟,为影片的商业化助力。

极乐空间,阿勒姆公司执行总裁研发的巨型人造自然空间站,土壤,空气,阳光,丰富的植被与华美的建筑一应俱全。经过长久的发展,政治介入这个伊甸园,使其从伟大的发明进化为国家疆域,这里垄断了美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医疗、治安体系,当然,包括全部的财富。在Delacourt(Jodie Foster饰)的操控下,这里只对有钱人开放。

分化的世界里,政府将所有公民编码,严格限制了每个人的生存资源和职责。洛杉矶的贫民窟中,Max(Matt Damon饰)和他的好基友只有服从剥削的权利。五花八门的机器人遍布第三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按照政府的严酷法律镇压贫民进行超额工作,给予微薄薪水,贫民稍有不慎就会被添加犯罪记录。儿时的Max曾经答应青梅竹马的Frey(Alice Braga饰),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带她登上那个地方,长大后的Frey对于生活的希望早已渺茫,嫁作恶人妇,只得到一个罹患白血病的女儿,身为一个护士,却没有能力救助自己的孩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线故事拉开了序幕。公元2154年,偷渡者头目一直在伺机活动,几艘来自贫民窟的飞船悄悄驶向极乐空间,遭到政府安全系统的疯狂击杀。一位贫穷的母亲倾其所有拿到通行证,只为在极乐空间医治好女儿的严重骨折,然而毫无母性的Delacout一意孤行处理了所有入侵贫民,包括儿童。也许贪婪是女人的天性,即便天下尽在掌控,她依然不满足,暗中要挟阿勒姆公司执行总裁,重启极乐空间程序,发动政变,推翻现有总统,让国家变得更为残酷极端。

于此同时,地球上的洛杉矶贫民窟,成年后的Max进入阿勒姆集团的机器人工厂,在一次生产事故中被强辐射侵害,只剩下五天的生命。面对甩手不管的阿勒姆公司,Max带着对生存的渴望,对Frey的承诺,与好友找到偷渡者,加入了一个惊天计划开始了改变世界的真人动作RpG。

任务目标:协助反抗团体首领劫持阿勒姆执行总裁,下载他大脑中的核心数据。逃脱篡位执政者Delacourt以及国家自动军事安全系统的追捕。打败Delacourt手下叛变特工Kruger(Sharlto Copley饰),在其之前重启极乐空间主程序,取消阶级审查,实现平等社会。否则,这个国家会落入惨无人道的独裁统治,进入下一个黑暗纪元。

全片充分贯彻了血腥暴力推翻邪恶的宗旨,期间Matt Damon饰演的正派英雄Max与Sharlto Copley饰演的反派恶魔Kruger之间的数场肉搏战自然是最大看点。当肌肉男遭遇高科技,你很难说清,马克达蒙勒住机器人生生撕下头颅,与他的对手戏路独特的Sharlto扔出个硬币大小的纽扣炸弹,让身边的人等一等,大家一起看着一个壮汉被秒成渣,两者之间,哪个现场比较惨烈两个人几乎是在比赛升级暴力的花样。

Sharlto自《第九区》后二渡与导演Neill Blomkamp合作,在本片里以细腻到诡异的表演方式,呈现出一个小丑般的原始恶魔,颇有希斯莱杰附体的征兆影片中的Kruger身处一个机器人世界,既喜欢把玩各种效果惨爆的高科技武器,又喜欢用长短一堆刀近身杀人。他当然对权利很感兴趣,但很明显,杀人这件事儿本身也在其爱好之列。片中用充足的人物小传解释了原始邪恶的疯子是怎样炼成的,让人为身患绝症的Max捏足一把汗。

Kruger一出场并没急着把Max秒成渣,只是用一把长长的武士刀将Max的好基友一箭穿心,稳稳地钉在了黄土地上,笑嘻嘻地点燃了Max的仇恨。没人知道Kruger杀了多少人,才能毫不费力地把一支长长的钢刀穿过一个厚厚男人插进干硬的土地里只露出个刀把那样子更像一个小学生用标本针把柔软的蝴蝶固定在泡沫板上。从反派角色的恶趣味,足以窥见本片对于血腥暴力的切肤口爱。

行动开始了,《极乐空间》所呈现的画面形态大概分为这么几类:破败的贫民窟,徒手撕人,黄沙中的血斗;风和日丽的极乐空间地面,高级疗养院门口的暴力混乱;电子系的极乐空间内部结构里,声光电火的巷战;新鲜茂密的芭蕉叶环绕下的会议室里,看女boss如何在暗地里优雅地挑拨着大块头的男人们,行兵布阵;飘着樱花的极乐世界工业园区,这是大决战发生的场景;Max的心上人和她的女儿也在行动中,所以一些与打架无关的场景也是很有看头的,比如每个别墅都有的万能医疗室,还有当年Max的盒子项链里呈现的景象在房屋的透明地板下面,巨大天窗之外,在双环五星上的任何露天角落,都可以看到的硕大宝蓝色地球。

电影即将上映,更多象征与隐喻留给你走进影厅后再去发现。像《第九区》和《极乐空间》这类的科幻片,它们的剧情和场面可能不及《星球大战》或者《变形金刚》那般让人神往,但有一点注定了尼尔布洛姆坎普这样的导演以及他的电影会不断吸引人的目光,因为他始终在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遐想未来,为什么而走进科幻。

只要这思考还在,这种电影,绝不会让你失望。


极乐空间电影观后感


《极乐空间》电影观后感

外出归来的第一天,就直奔电影院看了《极乐空间》,看完以后久久不能平静,电影的场面并不比《第九区》震撼多少,贫富差距的故事内涵也早在《铳梦》里看过了,但影片的背景却让人不寒而栗,那就是高科技带来的医疗,人类几乎达到了不死的程度,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极乐空间》的译名听起来像极了当年香港知名三级片的续集,内容上反映了人类的欲望。人类从远古到如今,直到可以想见的未来,都在追求长生,英明如唐太宗,都为了求长生,吃的重金属中毒,早早见了太上老君。上下五千年、寰宇三千载,多少帝王征服了大地,转眼都败倒在了死亡脚下。人真的可以不死吗?人类死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细胞停止分裂,现有细胞老化,人类的躯体就开始衰败,最终死亡来临。根据医学研究,人类的细胞大约可以分裂50代,粗略来看,就是第51代细胞的服役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寿命长短。

假如细胞可以无限分裂呢?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已经设定了不可逾越的密码,除了一些残次品(近年电影中多次反映的不老症就是其中之一),几乎都是绝对的符合设计,一旦到了年限,产品就要回收了,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上帝的初衷,随着人类科技的昌明,医学水平越来越高,在死亡面前,人类开始变得不平等。傅彪罹患肝癌,紧急寻找肝源病做手术换肝,时间紧任务重,立马有死刑犯志愿捐肝,于是《天下无贼》里我们看到了大病初愈的彪哥。小道消息说,为了这块肝,彪哥出了40万。不到一年时间,彪哥肝病复发,又一次换肝,但这次,他没挺到再次换肝,就蒙主召唤了。又据小道消息,彪哥的肝癌源自乙肝及不良生活习惯,这种情况下换肝手术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医生是不建议做手术的,而且对于稀少的肝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为什么彪哥还是有肝换呢?无外乎一个钱字。相比之下,昨日看到一则消息,一小儿被樱桃核卡在气管里,因为需要特殊器材才能取出,必须去大医院,医疗费用也已用尽,90后的父亲被逼无奈去抢银行(中国版的《迫在眉睫》),说穿了还是一个钱字。在金钱面前,人人的生命就不平等了,富人可以呼吸更纯净的空气,饮用安全水源(选择居住地),适度劳动和必要的体育锻炼(工作环境),良好的医疗保障;相反穷人很可能生活在污浊的环境,吃喝都有风险,劳动强度大,生活压力大,小病靠抗,大病靠命。此消彼长,死亡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已经不平等了。

癌症目前来说是人类难以克服的绝症,但是它的原理恰恰是人类长生的关键,癌细胞是不受遗传密码约束的,它疯狂地分裂,代代不停,直到宿主死亡。当医生攻克癌症的时候,人类长生的一天也就不远了。假使人类可以永生,那么第一波永生的将会是什么人?答案一定是富人,也就是上层社会的人,于是上帝的规矩被打破了,在金钱面前,人终于彻底不平等了。

此外,自然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类作为一种动物,而且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繁殖却是无止尽的,从取得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开始,人类就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长,总有一天,人类的数目将超过地球的承受极限,到那一天,谁该生存,谁该灭亡。要知道,前提是人类已经永生,即使是一部分人永生,一大部分人长生,人类的数量依旧会超过自然界忍耐的极限。于是,人类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家伙一块降低生活水准,共患难;一个是牺牲绝大多数,保护极少部分人的生活质量。人类会怎么选择,看看现实世界,我们都会有心理准备。历史课本告诉我们,一旦一个国家发达了,转过头来,马上就会压迫、剥削不发达国家。为什么呢?美国一门心思的在世界上遏制中国的崛起,因为美国消费着世界上原油产出量的40%,中国崛起,那么中国人就要分享有限的资源,包括原油产出量,如果美国人想保持生活质量不下降,简单来说就是继续开着大排量的车,烧着便宜汽油,那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遏制别国的崛起。毕竟资源是有限的,人口是增加的。

《极乐空间》给了人类一个黑色的未来,富人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离开了地球,把地球留给了穷人,而穷人只能通过为远在太空的富人打工生存,在地球上疾病和死亡横行,科技和医疗只有益于富人。于是矛盾就出现了,穷人知道在极乐空间没有疾病和死亡,削尖脑袋想上去,富人为了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坚决抵制。矛盾如何解决呢?电影给了一个看似光明的结尾,那就是穷人和富人都成了极乐空间的公民。这大约就是人性中朴素的均平富、无贵贱,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制造极乐空间的起因是地球资源负担不起这么多人过无病无灾的生活,现在人人都能无病无灾,那么地球就要吃不消了。也许短时间内,生病的孩子可以痊愈,伤残人员可以康复,长此以往,生活会变的比以往更加不如,因为资源的总数是有限的。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干净的无限能源,不论是控制人口还是划分阶级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开拓人类生存空间,才是唯一途径。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太空殖民,进入宇宙纪元的UC时代。今天,我们只能对金钱造成的不公平低头,在这个国家没有钱,医院是会抛弃患者;没有钱,学生是不能继续学业;没有钱,白内障患者是不能重见光明的。

《极乐空间》与其说是科幻电影,倒不如说是警示现实社会的预言,也许有一天,我们抬头仰望,彷佛迪拜帆船酒店一样的建筑就会漂浮在头顶,那里生活着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的富人!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影评(一)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集艺术审美和技术追求于一体的美国商业类型科幻大片,该片让主人公带领观众在梦境与现实间游走,如此虚实结合的设计或许会让观众产生疑惑,不清楚主人公身在梦境还是现实,所以导演为影片制造了很多元素来区分梦与非梦的状态。好莱坞的大制作影片通常以场面的宏大、场景的华丽、特效的设计著称,而本片不但集合了这些商业元素,还存在艺术的可观性。有人说,《盗梦空间》是“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这样的一个定义既说明了该片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又体现了其技术实现的研究价值。

宏大的空间场面创造视觉冲击力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让观众目不暇接。梦境在本片占了很大的空间,导演投入资金为梦境制造了很宏大辉煌的场面,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东西,都通过梦境完成的。制造梦境就相当于建造一座迷宫,场面的奇幻之处让观众大饱眼福,几何的构图、建筑物规则密集的摆放排列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雨漫天、车水马龙,马路上由于大雨的冲刷而显得混乱不堪。一辆火车行驶在马路上撞了好几台汽车,使马路更加处于瘫痪状态。这个梦境中所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但也正因为情节如此设计才使观众区分开梦境与现实的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全片。在梦境中,撞车事件频出、枪击爆破场景频发,这种画面往往可以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从而有身临其境之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带来的艺术美感使本片更加吸引观众,增强了本片的商业性,同时也不乏艺术欣赏性,可谓是一举双得。

导演为了展现梦境中场面的宏大,采用了纵横交错的镜头运作方式,缓慢地推拉延伸使场面更加波澜壮阔。在梦境被毁坏的那一刻,梦境中的建筑物顷刻毁坏掉,碎石砸下、铺天盖地都是扬尘,导演运用慢镜头更加突出了气流的力量感,造成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梦境中,枪战和开车的场面导演利用晃镜头展现,使画面质感并不清晰,却更加体现了梦境的不真实性,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混乱和迷茫。主人公柯布痛丧妻子,在他的梦境中,妻子再次复活,生活在他的梦境中,面对妻子与他的回忆,他内心是无比恐惧和痛心的。在梦里看到妻子与自己低语,导演用微微晃动的镜头展现了柯布内心的小小恐慌,在面对妻子时他似乎毫无勇气面对,这也是他梦境中的软肋。

多变的音乐特效制造强烈紧张气氛

电影若想凸显出气氛的紧张感和压迫感,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较弱跳动的音乐可以营造神秘的气氛,渐强宽广的音乐可以制造紧张的感觉。

在柯布先生第一次带领阿丽玛德尼进入梦境时,周边人物都注视着梦境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阿丽玛德尼。导演在此处设计的音乐十分诡异神秘,若有若无、恍若空灵。当梦境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马路向上翻折,让空间变成一个循环的状态,这时的音乐渐强,展现了场面的宏大气魄。

梦境中,柯布受人追击,混乱的场面配上杂乱无章的欢快音乐,更加增强了追击场面的动感,同时表现了柯布内心的紧张感。为了表现打斗场面的激烈,导演用强烈低沉的音乐与画面配合,主旋律很稳重。柯布被卡在墙缝间时,音乐戛然而止,只留下紧密的鼓点声,这样的处理更能够凸显紧张气氛,也为人物的命运进行了留白,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质疑,增强影片的节奏感和可观性。

片中,大部分的情节是发生在梦境中的,人物进入梦乡之时,导演往往加上舒缓的音乐,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让观众随着主人公放松。当柯布在梦中与妻子相遇时,妻子往往用气息微弱却十分有女人味道的语气和他说话,这时的音乐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声音几乎是空白的,隐隐可以听到一些声响,却仿若是自然的风声,十分亲切随和。导演似乎故意将人物的呼吸声放大,那种声音直接压迫观众的心脏和听觉神经,制造了强烈的紧张感。

导演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增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心理,而且对于人物关系和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端的现代科技提供电影技术支持

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美国的科幻大片,其中应用了很多现代科技理论和生物技术原理,现代科技的链接技术为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了展开和康博公司的较量,柯布一行人选择在梦里行动,这样既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害,又能在对方最薄弱的时候获取对自己最有利的信息。所谓梦,就是人的潜意识,通过进入人的潜意识而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做虽是违法的,但这种行为应用在现实社会对于很多商业战争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电影中,柯布是造梦者,他有很多的造梦理论,听上去是很复杂难懂的,但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只有自己是核心,其余都是记忆映射出来的影子,影子都会关注着核心,所以人在自己的梦中永远是主角。

利用人的潜意识进行活动的技术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应用,电影《阿凡达》就是利用了生物连接技术,用人脑的潜意识进入潘朵拉星球,在另一个空间中进行人类活动。电影《危机解密》也是利用了生命垂危之人的潜意识让人在另一个时空内继续存活。

高端的现代科技为很多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本片也是在原有的技术构想下形成的。

电影《盗梦空间》以其宏大的空间场景和巧妙的配乐效果赢得了世界观众的青睐和关注。本片无论是从艺术欣赏方面还是技术实现方面都有其分析的价值和观赏的必要性。对于观众而言,视觉的冲击力和听觉的享受性是一部影片艺术性质的重要体现。然而,科幻片的技术支持更加重要,有些现代科技比较难以让人理解,但是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影片情节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如此看来,本片赢得很好的口碑并不是空穴来风。

盗梦空间影评(二)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是继弗洛依德写下“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之后对艺术(电影)与梦境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强调。当人们置身于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暗淡下去,观众就仿佛闭上眼睛进入睡眠,同时也投入到银幕上呈现的梦境之中。如果把电影视为某种梦的观点在美学上不那么贴切的话,以电影这一媒介去呈现人们的梦境世界则是许多导演们热衷于尝试的内容。费里尼的杰作《八部半》正是以大量超现实的梦境表现它的主人公当下所处的现实,电影中的梦境内容成为比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对象。在这一“电影—梦境—现实”的谱系上可以列出许多大师的杰作:黑泽明的《梦》、伯格曼的《野草莓》、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并不处于这一谱系之上。这样评价并非为了抬高那些大师而贬低诺兰,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梦境世界与那些电影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之间几乎缺乏可比性。在费里尼、伯格曼等人看来,梦是超现实的语言,“梦是唯一的现实”的原因在于超现实比现实更为真实。而在《盗梦空间》中,梦就是现实,它甚至比现实更符合逻辑,更遵守现实世界的原则,它也许可以通过“梦中梦中梦……”的方式变得无限复杂,但这种复杂与人们在玩益智游戏或者穿越一个迷宫时所遇到的复杂并无不同,而人们在梦境中追寻的东西与在清醒时忙碌追逐之物也并无不同。于是,梦在这里变得乏味起来,尽管电影本身并不乏味。

诺兰的“梦”完全不具浪漫色彩,它是现实功利场所的延伸,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电影的英文片名Inception(可以翻译为观念植入)中:梦是出于商业目的把想法植入对方大脑的工具。柯布(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一名“盗梦侦探”,他通过潜入人家的梦境去窃取商业机密。在一次行动失败之后,柯布投入到对手——商界巨子齐藤手下,他要帮助齐藤在梦境中把一个观念植入到竞争对手的潜意识中,使对方解散他的公司。电影的主要情节即围绕柯布和他的团队通过精心筹划、部署去实施这一行动展开。

受过教育的现代观众多少会对弗洛依德的释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理论有所耳闻,诺兰的“盗梦”、“观念植入”以及对梦境组成部分的安排依赖的正是观众对弗洛依德的那点理解,这同他的前辈希区柯克在《爱德华大夫》中对观众中普遍存在的伪弗洛伊德主义的利用是一样的。“盗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首先,你需要一个建筑师,他的任务是在梦中建造出盗梦展开的各种场景,职能有点类似于拍电影时的布景师;接着把盗梦的目标对象和盗梦者通过药物连接起来,使他们一起进入建筑师建造的场景中;目标的潜意识会展开防御机制为盗梦者制造各种危险,而盗梦者通过诱骗或者诉诸武力获取了目标的信息之后任务即告完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商业间谍活动完全相同。在这个“盗梦空间”中会出现各种人的潜意识中残留的物像和人物,只不过它们的出现规律比弗洛伊德在《释梦》中解释的更符合逻辑一点;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名言“梦是人类对未完成愿望的一种达成”在这里被改写了:人类真的可以通过梦达成现实中的愿望。“观念植入”的过程要复杂一点,同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混淆也更为明显。片中的具体方式是使目标费舍意识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是某种误会,父亲深爱着自己,而自己的叔叔兼教父勃朗宁则是野心很大的一个人。影片假定这一明显的意识内容可以化为情感因素,进入潜意识,使费舍在醒来之后改变他的决定。至于意识内容究竟是如何进入潜意识的,电影并未真正解释。电影以梦中梦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潜意识深度,这已相当具有创意。但是,如果深究下去的话,无论梦境进入几层,意识终究是意识,不会变成潜意识,这或许也触及了电影表现能力的某种边界:但凡银幕的内容要为观众理解,就必须是意识的,电影不可能表现真正的潜意识。

诺兰的《盗梦空间》也具有许多类型片的元素。在营造一个依据独特的原理运作的新奇空间上,本片酷似于《黑客帝国》,不过就创意的新颖和独特性而言似乎赶不上后者;在具体的情节模式上比较接近于盗窃电影(英语为heistfilm):即表现一群窃贼通过周密的部署和密切的合作展开偷窃行动的电影,比如《十一罗汉》;电影中有火爆动作片的元素:比如邦德式的雪山追逐、枪战;也有家庭伦理剧的内容: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些元素或许是必要的,但它们却谈不上出类拔萃。《盗梦空间》最最独特之处,同时也是诺兰的拿手好戏之一,是它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

《盗梦空间》的剧本酝酿于10年以前,那时诺兰刚刚完成处女作《尾随》,正拍摄那部在叙事方式上具有巨大颠覆性和实验色彩的《记忆碎片》。无疑,《盗梦空间》在叙事的复杂性上远赶不上《记忆碎片》,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本片确实相当挑战观众的脑力。电影中的人物行动在不同的梦境层次上展开,每一梦境层面的事件都会在其他层面上产生反应,当梦境进入到第三层第四层时,导演必须通过快速的平行切换使观众了解那些具体的微小变动,使观众得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大型的梦中梦中梦……的整体面貌。相信许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把大量脑力都花在了辨别眼前的是第几层梦境,并推测它将对另外几层梦境产生的反应上了。这部电影尤其具有特点的是:每一层梦境的时间流速不同,每下一层梦境要比上一层梦境的时间慢20倍,这就又为叙事增加了难度,导演必须对每一层梦境的叙事时间拿捏地非常准确。电影中的五层梦境(如果算上电影的开放式结局的话还有第六层)还只是叙事的纵向层次,电影有两条横向平行的叙事线索:“观念植入”的叙事主线,以及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横向与纵向相乘之后,本片变得千头万绪,如果不是诺兰这样的叙事天才的话,平庸的导演根本无法处理。《盗梦空间》的观众在耗费了大量脑力之后,相信都基本看懂了电影的具体情节。

与《记忆碎片》一样,《盗梦空间》在叙事上并非没有漏洞:电影在进入第四、第五层梦境时开始有点含糊其辞,比如齐藤在第三层梦境死去后按照前面的剧情逻辑应该进入“潜意识边缘”,柯布进入的第四层梦境(即他与其妻子共同构筑的那层梦境)也被称为潜意识边缘,但对于柯布为什么没有在第四层而进入了第五层(即影片序幕中柯布见到老年的齐藤那一层梦境——如果不承认这是第五层,便无法解释齐藤的变老)才把齐藤找回来,电影没有给出解释。另一个明显的错误是,齐藤是在柯布进入第四层梦境之后才死去的,柯布不可能知道齐藤已死而要去找他。还有一个缺陷是,在建筑师建造的各层梦境场景之间并无剧情逻辑上的联系,尤其是雪山堡那段,几乎完全可以视为导演为加入动作片元素硬塞进去的。这些瑕不掩瑜的漏洞并未太大地影响观众的观影质量,因为这种新奇、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的类型元素混合起来之后,已经足以使《盗梦空间》成为一部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尤其对中国观众而言,《盗梦空间》仍旧算得上目前国内商业电影只能仰望的“神作”。但是,我必须说,《盗梦空间》还谈不上完美的商业电影,这是基于两点:一,电影始终缺乏一个英雄,缺乏一个具有足够厚度的主人公;二,《盗梦空间》具有很高的智力挑战,但却只有很低的情感穿透力。

我一直是诺兰的拥趸,他的电影我差不多部部喜欢,在他的七部长片中我尤其中意《尾随》和《黑暗骑士》。《尾随》也包含了复杂的叙事技巧,但更让我触动的是其中包含的关于“孤独”的主题,诺兰在那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主人公。《黑暗骑士》堪称完美的商业电影,诺兰在经典的哥特式、漫画式夸张的蝙蝠侠之后创造了一个新的英雄,但他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超级英雄,而成了一个被善与恶割裂的悲剧英雄,成了关于历史的道德隐喻。商业电影要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仅仅依靠娱乐因素甚至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它必须成为某种意识形态,使观众从中瞥见自己所处的现实。《盗梦空间》却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列奥纳多的柯布是一个遭受家庭伦理变故的男人,但导演或许太专注于他的叙事了,使得柯布与他妻子之间并未表现出真正的情感深度,柯布也始终没有像蝙蝠侠那样变得人格化;在次要人物方面,艾伦·佩姬饰演的建筑师始终游离于柯布和他妻子的情感之外,她时而闯入他们的情感之中,但却并未真正以情感参与他们的生活,因此最后她将柯布从记忆的牢笼中带出也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我想,这部电影缺乏情感穿透力的原因之一是诺兰将太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叙事时间之上,而忽略了表现人物所必需的情感时间。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一起在意识边缘游离了50年,50年已足够使任何肤浅的情感变得严肃起来,但对于观众来说,50年的感觉只是他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瞬间——在下一个瞬间,他们已经在忙于接受新的信息,忙于推敲这些信息与其他层次梦境之间的联系了。

一个梦,无论有多美,当你意识到它是梦的时候,魅力便消失了。如果电影只是一个梦,它与现实缺乏真实的联系,那么当梦醒来时,电影的魅力也消失了,观众走出电影院后很快就会遗忘它。梦绝不应该是电影唯一的现实。

盗梦空间影评(三)

《盗梦空间》(Inception)是一部不能被错过的电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在电影院里看才算看过。

作为一部电影,构成它的所有元素都做到了教科书般的精准。它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很难找出比它做得更好的——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比谁更好我们不去也无法争论,但毫无疑问,《盗梦空间》已经超越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进入了优秀的范畴。

这部电影有两个半小时(148分钟),但你作为一个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否则很容易就跟不上故事节奏,从而丧失很大的观影乐趣。它是如此的电影化,以至于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你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虚幻和怀疑:THE DREAM IS REAL?

再次强调,这是一部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因为它非常的电影化,其他任何观看方式都会损害到你的感受和体验。这个电影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剧情、画面、音乐、音效等,所有电影元素都极其丰满,同时恰到好处,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电影院环境下观看,很多电影细节你可能就会忽视,随后就会带来观影体验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你对故事的理解。

当然,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盗梦空间》的故事绝对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为一部在北美3亿美元票房,全球6亿美元票房的暑期档电影,它的故事能难懂到什么程度呢?《盗梦空间》虽然在剧作结构上相当复杂,但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表层故事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一帮人为了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深入险地经历一番冒险,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达成个人心愿。其中枪战、追车、爆炸、打斗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盗梦空间》仍然是一部很具娱乐性的暑期档电影。

但是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群体来说,这部电影除了具有以上娱乐元素外,因为它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几近完美的电影元素构成,《盗梦空间》还具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观影经验,以及你自认为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个层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这部电影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私人感受,难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除了电影表面的那层商业类型片包装外,这个电影故事的核心其实很文艺。如果去掉那些花哨但确实很好看的枪战、追车、打斗场面,以及那个根本没做任何原理解释的盗梦机器,这个故事本身不会受到损失。它讲述的还是人内心最深层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完成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

但大家无论如何解读,这部电影都具有超强的娱乐性。作为最表层的包装,追车、爆炸、打斗、枪战等动作场面都属于近些年来动作电影中的经典场面。本片导演诺兰的上一部电影作品《黑暗骑士》(这是第一部没有在片名中出现“蝙蝠侠”字样的蝙蝠侠系列电影),就表现出他对于类似动作场面的完美掌控能力。从类型片角度来说,《盗梦空间》中的所有动作场面,都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处理。如果你最近刚看过《敢死队》,那么相比之下《敢死队》中那些火爆的动作场面就显得太粗糙了。身为观众,即使你不去多想电影背后的那些多层解读,仅仅只是这些动作场面的体验,足以让你感受到空前的刺激。

虽然对于本片的故事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但如果从电影技术层面来看,本片导演诺兰作为一个天才级别的导演,他对于电影节奏和结构的掌控已经接近完美。电影的前半段,导演诺兰在有条不紊地向观众解释和铺垫一个复杂而陌生的原创概念的同时,还有效地保持着故事的节奏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其难度和观赏性,如果举一个不是很合适的例子,就如同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在抛接手中皮球的同时,还能做后空翻。

当影片进入到后半段,眩目的动作场面不但没有影响故事的节奏,反而成为火箭助推器,推动故事向最后的高潮加速飞奔。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场景中,经过之前的重重铺垫,三层空间的叙事同时开始推进,视觉、音乐、音效等其他电影元素也都保持了精准的同步,最后让观众在听觉、视觉、心理三重层面上和影片节奏达到同步高潮。仅凭这一段场景,《盗梦空间》就足以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当然,《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不会是完美无缺的神作,它也有我眼中的缺点。虽然影片已经有两个半小时,但从影片的世界观设定来看,它所建构的这个梦幻世界的运行规则还是有些含糊,同时很多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的细节交代的过于仓促。不过,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来说,这既是考验又是乐趣。

作为一个故事核心其实非常文艺的暑期档电影,它对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做到了一个相当接近完美的程度。本片导演诺兰通过这部电影,再次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值得好莱坞押宝的导演。

关于剧透: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不怕剧透的,因为那个试图剧透你的人,他的理解一定不会和你自己观影而产生的理解一样。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打算反复看这部电影,不妨可以先看一些剧情介绍再去看电影,这样可以让你更专注你想关注的细节。因为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太大了,只看一遍的话,会对不少故事细节顾此失彼。

异度空间影评


异度空间影评(一)

这部片子,其实已经下载在电脑里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勇气去看。怕自己看了会太压抑。一直听别人说这部片子和张国荣的死似乎有着某些关系。例如,张国荣的跳楼和电影里面最后的场景。例如,哥哥和里面那个心理医生都有某些心理上的问题。客观的来说,片子总体水平不错,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特别是两位主角的精彩演出,真的是很细致到位,个人觉得只是导演在某些场景之中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到最后我也没有看明白,到底是哥哥在遇到林嘉欣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幻觉,还是在之后被女方的父母刺激之下才产生的。

整部片子从头到尾看完,其实你会觉得很温暖。我倒并没有觉得是爱的缘故拯救了生命,只是一个脆弱的个体直面了人生。影片的最后10分钟的确很温暖,哥哥站在了前女友跳楼的天台上回忆当初的快乐往事,然后面前女友的面目渐渐由满身戾气转变为那个楚楚可爱的小女生。然后给了哥哥一个温柔的吻,然后说,我再也不需要你了。从此,消失不见。

其实,哪里来的鬼,一切只不过是哥哥的心理幻觉罢了,因为有些事情想要忘记,因为有些回忆不愿意记起,他甚至忘了那个为了他死去的小女生父母的脸,也以为他已经把那些美好甜蜜的记忆丢掉了。但一切的一切在他梦游的时候再次回响起来,他不住的喃喃自语,眼神迷茫而空洞,仿佛就像是没有灵魂一般,想想这个时候也是在这一年,哥哥被确诊为抑郁症。忧郁的眼神、憔悴的脸庞,不用化妆修饰,这就是那个时候真正的他吧。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不免有些难过,想想这竟然是他的遗作。

影片里面有很多镜头都让我很震撼。那个小女孩用剪刀生生的把自己的手给剪了下来,那个剪断手臂的声音真是~~~`随之而来得便是半身喷溅的血。还有就是突然从林嘉兴背后探出的那个脑袋,配合着音效和翻白的眼珠也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让我最欣赏的一个镜头莫过于哥哥一个人在游泳池里游泳的那场戏。整个游泳池底的水线远视看来就像是一个个十字架,然后哥哥双手划开,白色的气泡在他的面前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十字,仿佛看来,哥哥整个人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地下墓场,场面让人感觉肃然冷魅!真的是形象深刻!

不过看了这部片子我依然无法把它和哥哥的死联系在一起,虽然影片里面的心理医生的确曾经站在高楼顶端徘徊,但是他没有往下跳,而是同自己的幻觉对话,回忆往昔;可哥哥却是在这样的真真假假中一跃而下。

我想,我可能,不会再把这部片子看第二遍了吧。里面虚虚实实的藏了好多个真实的张国荣。

异度空间影评(二)

人的脑子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有人说,研究人脑要比研究宇宙还难,确实,在这里,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一个变量转化成另一个变量,这都算很简单的大脑操作,还没有涉及到增加变量和变量消失等复杂情况。人脑之复杂远远超乎大家想象的,更别说是那些研究人精神问题的大夫们、学者们。这也正符合本片故事内容,从人类幻象探寻内心和人脑的部分奥秘,揭露人内心和大脑中最容易崩溃的部分,加之感情和恐怖元素渲染,凑合成这部《异度空间》,也是哥哥的临终作品。

剧情延续港片一贯的一句话概括风格,就是能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完。这句话看似简单,不过影片内容中填充很多让人能产生兴趣的话题和元素,能有效填充因简易剧情造成的影片空洞。当然,这样子做容易产生歧义,就是增加无聊剧情来添时间,还好这片出的早,存在的不是很多,现在无聊港片都存在这样情况,即使其他港片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

可能是影片气氛,也可能是天气原因,每次看这片自己身体都会发凉,虽然自己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请,不过还是能从骨子里感觉到渗透骨骼的寒风。影片的恐怖氛围确实不错,运用阴冷的色调使得影片效果很压抑,配上让人心寒的背景音效,外加精神题材,幻觉和突发性吓人场景结合运用,在不经意间就有被吓到可能性。虽然有些地方是为了吓人而吓人,设计有点勉强,但这也是符合影片主色调而设计上去,从表现上还是值得认可的。

其实,我挺喜欢房主妻儿出现的地方。一方面,证实她确实是精神有问题,心理有问题,产生幻觉也是正常。只是出现的不是她心底下最害怕的,而是房主的亲人,也和她害怕房主有关系,在这点上还是能搭上点关系。另一方面,房主的迷信也给发生在屋子里面的怪事情增加些恐怖氛围,虽然这等恐怖和幻觉恐怖八竿子打不上,但也能烘托片子恐怖效果。把迷信和科学扯在一起,虽然关系牵强,但故事还是想说明这个世界没有鬼,只有心中所逃避的恐惧,而那些恐惧就表现为你所看的鬼。并且,这里扯上迷信还和后面故事联系起来。

影片中间给我们一点喘息的机会,用两人谈恋爱给观众缓冲时间,正好也推动后面故事的发展。虽然这里短暂,镜头也不多,但这里很温馨,特地运用暖色调来烘托二人关系亲密,也给女主角走出心理障碍提供不少帮助。这段林嘉欣表现也从前面的单一崩溃表情走向甜蜜小女生,从话语、动画、表情都能看出走出阴影的效果,虽然表现上还是有些稚嫩,并且前面表现还是挺呆板,有些单一,但这小妮子还是发挥一定表演功力,就是相比哥哥表现还是弱了些。

转折到后期也是因为一次砸瓶子开始的,后面的故事基本上是前面的延续,并且把前面的元素和铺垫统统在后面展露。我们知道为什么他喜欢游泳,知道他为什么单身,知道他为什么把自己扮成工作狂,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有所保留。只是,当我们知道时候,一切都晚了,也是准备进入崩溃状态时候。我知道这状态比较假,但哥哥的演技还是很不错,惶恐的眼神能让人感觉到那恐怖状态,只要你很入戏,那段逃跑还是很紧张刺激的。

只可惜,就是在步入跳楼那一刹那,为后面回想做铺垫那部分确实效果不怎么样。其实,这里煽情化还是很有好处,在经历恐怖这段时间里,他被内心中唤出的影像所困扰,被心底最薄弱的那份恐惧所吓倒。虽然这里用了一些独白来接壤下面的回想和勇气,不过这段独白力度还是欠缺,还是少了很多内心挣扎并且豁出去的气氛,也显得后面的勇气没有多少底气。后面的回忆很感动,要是把独白换成配音,用内心挣扎作为承托,这里表现将会更好,后面故事更有增色加彩效果。

《异度空间》的结局不由得人们想起哥哥的死去,特别是哥哥拍摄该片后的情绪更容易让人们产生这样的遐想。至于这点,我也不知晓,只是猜测拍摄该片触动了哥哥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让其不得自拔,其自然的演出也给该片增加不少质量。只可惜,该片也成为他最终作品。从某个角度上,这也算是对该片的一种讽刺。

一次内心的探测,一系列科学的推测,我们还是不知晓人脑到底有多少奥秘。心理恐怖已成为该片一大特色,也成为该片一大谜团。也许,正是这个,才真正断送哥哥的人生,正是这个,才拨开内心最后一道防线。我也用本片祝福哥哥,忘记那份痛苦,让你在那个空间过的更平静点,至少不至于这么颠簸。

异度空间影评(三)

张国荣逝世前最后一部电影,说实话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是恐怖点状的分布并不足以让你深夜一个人观看时有所恐惧,因为前提很明确:世界上没有鬼,一切都是精神世界的异变。在电影的开篇,张国荣就告诉了我们人脑的神奇。人脑就像是宇宙一样,这样的讨论让我这样的业余心理学爱好者很感兴趣,当然这依然是一部恐怖片。导演很善良,让主角最后救赎了自己,没有死去也没有崩溃。但跳楼而死的这个场景,难免不让人怀疑这部电影导致张国荣入戏太深的猜想。

影片中两个主角都因为过去的痛苦记忆遗留下的心理阴影而时常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幻觉。而要治疗这种疾病需要患者直面一直在逃避的痛苦记忆,打开心结,以求最终释然。所以没有人能治好他们,他们只能自我救赎。

电影一开始是女主角见鬼。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最初女主角在见鬼后只知道尖叫和逃跑。当她听说房东的妻儿死于泥石流,在壁橱里看见满身血泥的母子俩时,精神崩溃似的尖叫着跑到公路旁,等待男主角的救助。而男主角,同时也是名心理医生,把她带回闹鬼的壁橱前,打开壁橱,让她明白出了心中的鬼,那里什么也没有。从那时起,女主角开始不再逃避,直到最终见到当初抛弃自己的父母,发泄出积压在胸中多年的愤恨和不满,解开心结。

男主角的故事虽然着墨不多,但在治疗女主角的过程中时常闪过男主角往事的画面,所以他的故事一直是影片的一部分,随着女主角的康复而显现出来,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过去的病人发现医治自己的大夫有病。病人有病可以找医生,医生生病了应该找谁?

男主角可以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在讲演和治疗的过程中他一再否认鬼的存在,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又为心中之鬼所累,眼前不断浮现出恐怖的场景。还记得他在女主角住院的时候,一个人到她租住的公寓。走到楼梯口时还隐约看见有鬼影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把女主角楼上长期弄出怪声,刺激她产生幻觉的房客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这与面对恐惧显得懦弱无助的女主角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无怪乎当女主角把她的发现告诉别人时,没人相信。

男主角的自我救赎很有意思。当他在昔日初恋情人(猜测)所幻化的女鬼的追赶下,来到女鬼当初跳楼的天台时,一切仿佛回到原点。就在他即将精神崩溃,快要从大厦顶层纵身跳下的千钧一发的时刻,那些痛苦和快乐的往事,挥之不去又不想记起的时光浮上心头,他将他埋藏在心中这么多年的痛苦一股脑倾吐出来,并发现,虽然女鬼是因为自己而死,但其实并不愿他去陪葬。最终,原本情面血污的女鬼变回花季少女的模样,而男主角深埋心中的阴影也随之而去。

整部片子从头到尾看完,其实你会觉得很温暖。我倒并没有觉得是爱的缘故拯救了生命,只是一个脆弱的个体直面了人生。影片的最后十分钟的确很温暖,哥哥站在了前女友跳楼的天台上回忆当初的快乐往事,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开心过,一直以来,我都不能接受任何一个女子,是因为你.你死了那么久都不开心,我有什么权利开心.其实我很想忘记你,我真的很想忘记你.如果我死了能令你满足,让你开心,我会做.你以为我死了以后,你就可以忘记以往不开心的事?有些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怎么都无法弥补.我们大家都不会忘记,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以前一起开心过,痛苦过,我两样都会记得,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忘记.我陪你死. 哥哥说这段话的时候,真的被感动到了。然后面前女友的面目渐渐由满身戾气转变为那个楚楚可爱的小女生。然后给了哥哥一个温柔的吻,然后说,我再也不需要你了。从此,消失不见。影片最后,罗医生和章昕相拥在一起,曲声悠扬,晨光依稀。经历了这么多,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勇敢地走下去。

其实,哪里来的鬼,一切只不过是哥哥的心理幻觉罢了,因为有些事情想要忘记,因为有些回忆不愿意记起,他甚至忘了那个为了他死去的小女生父母的脸,也以为他已经把那些美好甜蜜的记忆丢掉了。但一切的一切在他梦游的时候再次回响起来,他不住的喃喃自语,眼神迷茫而空洞,仿佛就像是没有灵魂一般,想想这个时候也是在这一年,哥哥被确诊为抑郁症。忧郁的眼神、憔悴的脸庞,不用化妆修饰,这就是那个时候真正的他吧。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不免有些难过,想想这竟然是他的遗作。

张国荣和林嘉欣,都为这部电影交出了最完美的演出。罗志良曾经说过,有两种演员,一种是本色演员有感觉啱角色的时候便会迸发出完美演技来,另一种是戏剧演员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变成剧本里的任何一个人——我想“异度空间”的张国荣是林嘉欣,他们是优秀的戏剧演员同时迸发出了完美的火花。本来故事一切到此就应该结束了。但这部片子却激发了张国荣心中的鬼。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个人私生活的困扰在张国荣拍完这部片子之后爆发了,抑郁症折磨着他,最终他没有罗医生那么幸运,走向了绝路。张国荣的死,也为这部片子涂抹了一片凄绝的色彩。不禁让人感叹:哥哥已在异度空间!

《异度空间》是一部关于创伤和救赎的电影,并在另一个侧面控讨了人际间的疏离,特别是透视了都市人的寂寞无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潜意识国度里的深邃风景。人很多时候都很脆弱,遇到挫折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多心结。因此,人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件事,就是要懂得调息自己和爱护自己。最有效的心理学调息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不逃避,不否定,不对抗,用面对,接纳和爱的态度去应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和创伤,用爱去化解寒冷和伤痛,生活终会还我们阳光!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剧情概要:柯布和妻子梅尔有能力创造梦境,两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梦境里。但梅尔把梦境当成了现实,愿意一直生活梦境里。柯布却开始厌倦了梦境,想法让妻子与他一起回到现实,于是在她的意识植入了“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妻子终于和他一起通过在梦境中卧轨自SHA而回到了现实。但悲剧是妻子回到现实之后意识里还保留着“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执意要继续回到现实,于是要柯布陪她一起继续自杀。柯布妻子死了,但柯布认为当前生活就是现实,没有选择死。梅尔死后,柯布被当成了杀人犯被通缉,于是出境逃离。在境外帮其它公司用“盗梦”的技能获取商业机密。一次盗梦失败,柯布被迫协助一家公司去搞垮另一家公司,通过在梦中植入意识的方式让那家公司的继承人做出解散公司的决定……

盗梦空间的宣传铺天盖地,关于梦的解释和传说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能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吧。

现实中的梦肯定是一个人现实想法的一个真实映照,或者说是对潜意识的一种放大,就像剧情。我们在一个潜意识的框架里增删了很多东西,在梦境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流的导演,(励志名言)只是现实中的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中的那样用植入想法的方式来控制剧情的发展,梦境中遇到危险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危险信号,为了不让我们高速运转的大脑崩溃而让我们醒来,按照电影中说的,醒来就是穿越,醒来意味着梦境中的死亡。

因为在梦境中只有死亡才穿越的更彻底,当然还有其他的穿越方式,另一种就是靠外界的力量,让我们现实中的身体剧烈的震动,而形成穿越!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震动!

说到震动,我要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穿越过。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经历,或者说是小憩,但就在那小憩的几分钟里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梦境,我们算不算是造梦师呢?

我们总会在快醒的时候突然间梦到很危险的事情,比方说梦到下楼梯突然一下踩空身体急速下坠,我们就会突然间醒来。醒来的瞬间身体剧烈的震动,桌子都快被我们晃散架了,我们也完成了穿越,一次成功的穿越!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经过一个地方或者看到某个人、某个事物突然间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简直就像昨天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一幕一幕都是那样的清晰,感觉像做梦,好像我们曾经给自己植入过一个场景一样,像极了从现实穿越到了梦境中。

导演或许就是抓住了现实中的一些细节,放大后放到了梦境中,放到了电影当中,给了我们神奇的观影效果,让我们深思现实中的梦!

看了电影后突然间就会想:迷方向感觉就像做梦一般,现实中的迷方向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穿越方式呢?迷方向是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潜意识觉得到了不同的地方。好像是我们给我们自己植入了一个思想,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变换了位置,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东西本身,当然没有变的还有方向。

电影中的主线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个字“爱”。

对妻子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妻子的爱最终却因为妻子的迷失而害了妻子,当主人公醒悟之后,对之女的爱让他回到了现实,因为在很多次穿越之后他终于在结尾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永远背着自己的童真笑脸。

电影终归有他的启迪意义,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梦境总归是梦境,我们不能把现实中的许多不好的或者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永远的囚禁在梦境当中。

现在网游穿越火线很火爆,看过电影后突然间发现我们能穿越的不只有火线,还有梦境!

《极乐空间》观后感:小伙伴让电脑惊呆了


《极乐空间》观后感:小伙伴让电脑惊呆了

文/黄鑫亮

不得不说的是大家都太爱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区》,这并不是《第十区》,也不是《第九区第二大道》,这部片子是《极乐空间》,凭什么言必扯上《第九区》,两者除了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以外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我们常说的一部片子很惊艳,惊艳是因为这部片子充满了什么什么,比如诡谲的剧情和华丽的场景,但《极乐空间》的惊艳在于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没有床戏、没有接吻、没有基情,甚至连调情都没有,当然片子里是有男女主角的,男主角麦克斯是个肌肉男,女主角出现在镜头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手里是抱着孩子的,而他们两人就是传说中的小伙伴。

我们常说小伙伴们惊呆了,不过你不能总是让小伙伴惊呆,小伙伴们的小心脏总是怎么折腾也不会有免疫功能的,所以这部片子用一种不太好理解的逻辑为这部片子结局,电脑关键时刻重启后极乐空间的程序被修改了,接着机器人被穷人掌控了,看来解决电脑的一切疑难问题只要会一招就够了,那便是重启,是不是又突然猛的明白什么是重启,电脑白痴一秒钟变IT极客。富人营造出来的极乐空间彻底破产了,穷人同样能够享用她们的医疗设备,而女主角的女儿放到了医疗机上,几秒以后她的白血病就痊愈了。2154年,科技又达到了一个高峰。

但扭转之前穷人世界里肮脏、杂乱、医疗没有保障的竟然只是关键时刻电脑的重启,我们不得不说是小伙伴之间的情谊让电脑惊呆了,进而电脑也感动了,再接着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两个世界也改动了。麦克斯和女主角从小都是一对小伙伴,麦克斯的身上刻着我们永远在一起,但不知不觉中女主角已经嫁为人妇并且生了一个白血病女儿,这样的情节是苦情言情剧里的法宝,但这真的不是爱情片,尽管之前的节奏是这样的,但接下来完全都是按照布洛姆坎普的风格进行下去的。

麦克斯想尽办法去极乐空间并不是为了让女主角的女儿能够得到治疗,最多这个目的只是一个顺风车,完成另一件事顺带着将她的女儿治疗,因为麦克斯在工作的地方遭到了严重的辐射,他得知自己只有五天的存活时间,求生的本能促使他要登上极乐空间治疗好自己的病,所以麦克斯并不像传统意义里的大片英雄一样是不怕死的,片里并没有从麦克斯的口里说出什么怕死的话,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极力在拯救自己,一个顺带也拯救了一个世界的穷人的肌肉男并没有丝毫减少他的光环。但看的出麦克斯与女主角之间是有情谊的,但真看不出来是爱情,之所以能让电脑都被惊呆了,麦克斯和女主角之间这种纯友情居功至伟,别看不起友情了,友情不比爱情弱多少,至少电脑感应的到,更何况这是一段从小培养出来的友情,有的人眼里全是爱情,一丝的友情就会让他认为是眼睛里的沙子,一男一女从小一起玩就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种思维的根子就是看不惯正常的男女交往,接着把成人的规则也往孩子身上施展,为什么电脑惊呆了,就是因为电脑认可了这段从小到大的友情。

凭什么只有爱情能感天动地,友情只能平平淡淡,我就是欣赏《极乐空间》这种电脑突然重启被修改程序的说不通逻辑,至少这样的逻辑说明了友情同样能让理性的电脑感性了一把,只是在影片里充斥着无所不能的机器人,若是最后是机器人被感动来修改电脑程序,这是不是体现了解铃还需机器人的2154年真理。

而这部片子最佳配角而机器人莫属,我没看片子以前一直认为极乐空间是富人去了另一个星球,所以称为极乐空间,没想到极乐空间是一个圆环型的巨型人造空间站,这里住着富人,而地球里则住着穷人,有人会认为一个世界仅存在富人是一个悖论,毕竟富人的一切都需要穷人来为之服务的,不过别忘了有机器人,极乐空间和地球都有的一种人就是机器人,别来辩解机器人是机器不是人,这样的辩论太哲学,这里的机器人能完成一切人能完成的,而且更为忠诚,他们也没有人的弱点,不过在一堆钢铁之中麦克斯的肌肉倒是更突出了。

不过也许看透了这一切规则的只有蜘蛛,也就是帮助麦克斯进入极乐空间的那个家伙,他就是爱帮助穷人非法进入极乐空间,但他自己却不想去极乐空间,他的脑海里是明白地球和极乐空间的实质的,这套规则只能存在于一时,或者说极乐空间不可能脱离地球而单独存在,他用帮助穷人去极乐空间保持着地球和极乐空间的平衡,倘若没有了人口的流动,两者长远看来都无法运行,别以为什么都能仰仗机器人,他们只是配角,最佳配角也完成不了主角的事。


《盗梦空间》影评1100字


《盗梦空间》影评1100字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即便从影院出来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对时的时间,即便今夜分外明媚的月光在不停地提醒着我中秋佳节的美丽,即便与诸位好友谈笑风声共庆佳节,我的眼前还依然挥之不去那瞠目结舌的画面,我的耳膜还依然为影片激烈恢弘的音乐所震撼着,我的脑海里仍旧不能停下思考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是的,你可以把它当做《蝙蝠侠》之类高科技犯罪的未来科幻电影,你也可以把它视为特立独行的如《穆赫兰道》一般的文艺哲学类电影,当然,你或许更愿意把它归类为像《泰坦尼克号》一般的灾难爱情影片。

倘若是我,我想我会选择第三种。

乍一看去,影片描述了一个曾经遭受过打击的盗梦师和他的犯罪团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绑架行动,颇有些《十一罗汉》的架势(当然这群“强盗”们所利用的武器是乔治·克鲁尼带领的那十一位花样大盗所无法匹敌的)。实则,影片的主线却是莱昂纳多与玛丽昂之间那悲催得令人心痛的爱情。也一如十几年前的《泰坦尼克号》,看似是在重现史上最著名的海难,实则是在描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我想已经有太多关于影片里主角们究竟是在梦境中还是现实,究竟身处第几重梦境等等之类的分析和论解,尽管我认为实则并没有这些分析家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也相信莱昂纳多最终回到了现实。因为从他的眼神里,让人感觉到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即便还有无尽的思念。

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能够像他们一样,进入到最深层次的潜意识当中,像上帝一般地创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能够如他们一样,可以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是会选择莱昂一般回到现实世界中过生老病死的平凡人的爱情生活,还是会选择像玛丽昂一般宁愿沉溺在虚拟的梦境中,贪欢余生呢。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会选择平凡人的幸福吧,即便现实中的我们总是不停地奢望着能够与爱人永远相伴,即便热恋时候的人们无论怎么山盟海誓都无法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意。道理其实很简单,爱不是每分每秒的牵挂,爱不是无时无刻的形影相随,爱也不是浓情蜜意的痴言怨语。爱,和世间万物一样,也是平衡的载体,太深,让人寸步难行,太浅,让人漂浮不定,于是,寸步难行的玛丽昂选择了让两人都无法逃避的永恒。

很有趣的是《泰坦尼克号》与《盗梦空间》都有关于“你跳我也跳”之类的桥段,而莱昂纳多也同样身为两部影片的主角,难怪有人将这两部电影做出比较。《盗梦空间》的爱是压抑,痛苦的,正如玛丽昂那幽怨的眼神,莱昂纳多那紧缩的眉头一般,让人窒息。而《泰坦尼克号》的爱是奔放的,热烈的,就像夕阳下温丝莱特那释怀的笑容与莱昂纳多那动人的歌声一样。《盗梦空间》的背景相较来说过于复杂,而《泰坦尼克号》更为直接和更容易让人接受。想必若干年之后,这两部影片定还会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只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尘世俗子来说,更直接的故事,更奔放的爱情应该会让我们更加愿意想起吧。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身体可以被置换,我们的梦境可以被窃取,我们的思想可以被篡改,可是,我想,终归,我们的情感应该是最忠于自己的吧。

也仅仅但愿如此罢了。

喜欢《极乐空间影评》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游记波生极乐天读后感7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上一篇:寂静岭2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