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宗月大师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宗月大师读后感800字

宗月大师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催眠大师影评。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所讲的情节观看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催眠大师影评",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催眠大师影评(一)

在看之前,就看到有人说这部电影有点像《盗梦空间》,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惊悚版的盗梦空间……片头真的好像是在看一部恐怖片,怪吓人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都只是梦境,人们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让大师给催眠了,在逼真的梦境里慢慢让人开导自己从而放下心中的种种疙瘩,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主题还是不错的,但是确实有点让人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有点混沌。很佩服导演的这种叙事手法,观众都被前面的剧情给骗了,不看到最后是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到最后才知道很多细节的关联,让人唏嘘不已,还是不错的,就是看完后有点小压抑……

看过《盗梦空间》的人都会对电影里面那种梦中梦印象深刻,当你醒来的时候你不一定是真的醒来,而是跳入了另一个梦境,而且片尾给人留足了悬念,很是让人回味啊——但是《催眠大师》会有点与众不同,它没有梦得那么深,因为不像睡觉做梦那样会睡得那么深、那么不容易醒来,被催眠的人只是意识游离了,他的意识具体要如何往下发展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要取决于催眠他的人,要什么时候被催眠什么时候才能醒来都是自己难以控制的,让人看着很入神。电影其实主要讲的是徐峥饰演的催眠大师许瑞宁如何去催眠治疗他的病人,然而却遇上了一名很古怪很难治愈的“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饰),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细节片段,亦真亦假,傻傻的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事实哪些又是主人公想象虚拟出来的,但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许瑞宁才是真正被催眠治疗的人,让人很是吃惊。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别看他表面看起来很风光,但其实他自己也有过不去的坎儿,而且并不比他的病人们轻松多少。其中相互衔接的很巧妙,一直到最后阐述整个治疗的真实过程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很是佩服。许瑞宁刚开始为什么不敢开车?到后面又为什么怕水?手臂上的伤是怎么弄的?等等都是有原因的,原来他曾经经历那么巨大的痛苦,心里背负的满满的自责,要解开这个心结还真是不容易啊……还有任小妍我觉得她也够伟大的,在得知自己的男朋友因为许瑞宁而去世之后居然还能那么帮他治疗,就算这其中也要被催眠而回忆自己不好的痛苦经历,也坚持挺了过来,挺厉害的。

总之呢,前面看得挺吓人的,各种比较恐怖的镜头,真是有点鬼片的风范了,后面又看得比较压抑,原来结局是那么的让人意外……所谓的恍惚催眠与清醒催眠的较量,还真是有点看头的,说到底到底是谁催眠了谁?这个答案还需要在影片中去慢慢寻找哈——再来说点电影里比较有意思的情节,许瑞宁第一次试图催眠任小妍的时候用的那个老套催眠手法——晃怀表,还真是喜感,关键时刻居然掉了……哈哈,太喜感了!其实中间我也很纳闷为什么任小娇那么厉害,好像比催眠大师还厉害似的,什么都懂而且弄得好像她真能看到鬼似的,有点吓人,没想到她才是整个电影的关键,不错——结局算是比较圆满的,在任小娇的帮助下,许瑞宁克服了自己的心结,但是现实却是是残酷的,依然不能改变什么……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酒后千万别开车!

催眠大师影评(二)

这是一部不会后悔到影院买票去看的影片。

如果说《盗梦空间》是凭借化学液体来进行梦层的建立,造梦者和被入侵的人都在梦中,那这部《催眠大师》就是清醒催眠,在彻夜未眠中进行的一系列的物理催眠,使其进入自己建立的“宫殿”中,造景的人是清醒的,而主人会在造的景中发现本我,潜意识中会出现那些困扰着自己的东西,有可能推开一扇门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而这部影片是催眠和反催眠,小妍既要被瑞宁催眠又要为他治疗,必须另一根竹签及外部力量来使自己不要被彻底催眠,或是被另外一人带出梦境,这种亦幻亦真也许就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巧妙的利用人们对催眠的好奇心,应发了观者的兴趣,神秘感依然很浓。

从影片那个阁楼小场景中的每一块儿地板砖的纹路,每一个道具的摆放在细节上导演都是很重视的,都是有所思考的。像沙漏和钟表,不仅代表着时间这也是为第一次被催眠的时候做的铺垫,拆信刀等利器也是对他有自残行为的病态暗示,利用怀表、烟、水杯等催眠手法来进行催眠使对方进入被催眠的状态,从而在无意识里找出在这种状态的原因。“看到这些不是有目的就是有原因的”,问题不在于看到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看到,逐渐发掘出那一个点。还有我们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小妍在不停的揉指头,这个动作是导演让我们注意到的。以及一开始就感觉秘书的不正常,预示着这也许就是他们为瑞宁所设计下的圈套,但是这个演员表演的有些过于体现这个了,反而显得有些过。

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有用到许多心思,不论是仰拍还是俯拍,我们都会感觉到镜头的局限以及画面的压抑,他们是处于一个封闭、压抑的阁楼中,说明了他们自身都是有需要治愈的心灵创伤。在音效上也是很霸气的,3D全景声,同样作为观众的我也沉浸在了里面,就像是在电影中看电影一样,水声、钟声、高跟鞋的声音、小孩子们打闹的声音,还有弹珠滚动的声音,着实惊到了,这些顾洁编造的谎言中,瑞宁从中挖出了顾洁的心中真实的一面。以及里面的房间里下雨这场戏,很有特色。

在阁楼顶端的方教授,我觉得她才是催眠大师中最骨灰级的人物,利用催眠可以从在被别人催眠所创造的梦境中把被催眠者拉回现实,只有她才会想到让顾洁这样的与瑞宁同时失去深爱的人的催眠师来治疗,虽然有些残酷,但是为了依然活在世界上的人,早逝的那些人更希望他可以好好活下去,毕竟“没有人可以原谅你,除了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当进入深层睡眠时都会做梦,而在被催眠后,则会在梦中,被催眠师所控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那座宫殿,它不华丽、不丰满、也许还会有恐惧、因为当我们面对问题要解决问题时,不得不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很不愿面对的事情,而在宫殿中的其中一间小房子里也许就会有问题的所在,也许我们走上去推开门,就可以发现它们,只有知道问题所在,在那座宫殿里才能解决困惑,从而在清醒后的现实生活中疑问才会迎刃而解,都说人最难认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催眠师的作用也许就是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是谁吧。

催眠大师影评(三)

用80后台湾导演陈正道自己的话来说,悬疑片才是他的最爱,中间拍爱情片更多的是为了职场、票房的考虑(大意),毕竟,陈正道的处女作《宅变》就是一部取得票房佳绩的惊悚片。当然,到了大陆拍电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查尺度跟台湾伪“行政院新闻局”不可同日而语,陈正道也得因应不同的电影环境做出变化。

《催眠大师》虽然有徐峥这位喜剧明星担纲,但其实是一部悬疑片,催眠这东西吧,很忽悠人,不过真要改编成电影,还真得费一番功夫。纵观世界影坛,把催眠拍的很好的电影,还真是凤毛麟角。早年间那部《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可以算一部,不过那还是表现主义默片时期,近世以来日本人拍过《催眠》系列,也是有一定受众的悬疑片系列,不过影响力不特广泛。

催眠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学概念,具体的含义我搞不太清,我想绝大多数普通观众也跟我一样,再说了,拍电影嘛,没必要搞得那么科学严谨。总的来说,催眠就是催眠师通过特定的手段让催眠对象进入催眠状态,从而让其袒露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甚至行为举止都听从催眠师安排的手段。催眠这种题材搞得不好很容易就沦为山寨,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赶脚,应当说,《催眠大师》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错,陈正道拍了很多广告、MV,画面精美,在剧本创作时也参考了心理学专家的看法,因而在催眠师的塑造上颇有心得——监制、主演徐峥的表演也很不错,再辅以莫文蔚、吕中等人,自然错不了。

催眠不能直接用,但让人进入某种虚幻的精神领域的桥段,很多电影都用过,往极端里说,催眠也无非是脑控的一种方式。于是乎,《黑客帝国》《禁闭岛》《盗梦空间》都可以与“催眠”勾连起来,甭管忽悠了一个什么背景,进行精神控制的核心要素是一样的。而《催眠大师》特意为被催眠者营造了特定的场景,这跟《入侵脑细胞》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就是靠视觉语言说话的,催眠之后的场景当然需要美术精心打造,这一点年轻的陈正道导演做的尤其不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国内居民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催眠什么的其实都有巨大的需求,不过这些心理治疗无疑需要及其专业的水准支撑才行,时下媒体上广泛出现的一众“心理咨询师”不少都是廉价的三脚猫,并无医师执照。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也饱尝心理疾患困扰,他们还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几个大都市里工作、生活、寻求心理咨询,但一来二去的,却对国内的心理医生水平不敢恭维,久而久之也对国内心理医生丧失了信任感,这对他们的病情无疑会雪上加霜。

别看就是说话,这种“话疗”却是治疗心理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或多或少的现代人都有点心理问题,“话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真有憋屈的,千万不能放弃话疗。

催眠大师影评(四)

和朋友看了《催眠大师》后,没有很大的惊喜,但仍然感到欣慰,国产片在努力地提升自己。

虽然影片中也有很多的故弄玄虚,如两人在博弈时那种特意营造的恐怖的气氛,显得有点假,但虚假的成分相比很多其他的国产片毕竟还是大大地减少了,特别是任小妍对徐瑞宁的反催眠,这一用法非常巧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从电影的选材以及人物的刻画,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些不足。

首先从选材讲起。导演选择车祸作为题材,这是个太老掉牙的话题,没有任何新意。而最主要的是它与时代脱节,不能反映以往的或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感觉到这样的故事和自己关系不大,也就无法产生共鸣。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社会和人性的整体反应,如《罗生门》。《罗生门》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它却把人性的自私、软弱,以及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隐瞒事实真相的本性深深地刻画了出来,并且对当时社会中日本武士内心的软弱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做了强有力的批判。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本性上是什么样子,处在当时那个时代的日本人们是什么样子,当时的社会是怎么样的。然而在《催眠大师》中我们除了知道当时出了一场车祸,还能知道什么呢?这个偶然的事件和我们的社会又有什么联系呢?显然不大。在这里我提供个简单的例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留下了超过大量的留守儿童,城市中那些其父母忙于工作而被忽略了的孩子也可以归于留守儿童的范畴。2013年官方统计,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超过六千万,约占儿童中的20%,平均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自己的身边,难免会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而产生心理上的阴影。这样的的阴影会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打下深深地烙印,以至于影响一个人以后的一生。如很多留守儿童在长大后内心会缺乏安全感,自卑感,情绪消极,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话,会得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李阳内心的自卑,对外界的自负,对家庭和子女的忽视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吗?还有,传统重男轻女以及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女孩子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所受到的轻视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辈子的阴影。为什么这些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能对弱势群体表现出关爱的题材(或者更多其它能反应社会的现实题材)不选,而要去选择一场车祸作为题材呢?难道又是为了哗众取宠吗?由此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对现实是隔膜的,他不知道现实中的人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也不想着力去表现现实中的生活。

电影的第二个弊病是徐瑞宁这个角色的虚假性。电影一开始就说徐瑞宁是催眠大师,由他治疗的病人全都治愈出院。然而在他给病人任小妍催眠的时候,他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啊。他一次又一次地打断任小妍的诉说,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在她身上,而当任小妍说“你是我见到的最没有耐心的医生”并准备离开的时候,徐瑞宁强行把她拦住,说“到我这里来的病人从没有没治好就走了的”。我的天,这样自以为是,对病人内心的痛苦不能产生丝毫的同情的医生能把他以往的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吗?我觉得他那样蛮横粗暴的态度不但不可以治好病人,而且第一次就会把病人吓跑的。可其他人会问,徐瑞宁不是受了心理的创伤吗,他的这些蛮横暴力行为不是应该理解吗?可我们别忘了,他正在上班,而且也在教学生上课,他是不能把自己的私人感情带到工作中来的(任小妍也受了心里创伤,她就没有把自己的私人情感带到工作中来)。而且徐瑞宁出了车祸后的那种愧疚,自责,向别人下跪祈求原谅、并自残的高尚心灵与他作为一个医生的麻木有太大的反差,似乎让我们感到不是同一个人。我不是说电影不能展现医生的自以为是和冷漠。但我觉得导演应该对这样的医生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而不应该来玩赏这种冷漠,把他们对病人的粗暴当做一种卖点来博取观众的眼球。病人到医院去看病的时候,面对医生的冷漠与不耐烦,内心定有愤怒、失望和无奈。导演的这一哗众取宠的做法无疑是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漠视甚至是侮辱。徐瑞宁作为一个病人是值得同情的,但他作为一个医生是应该被谴责的。而如果观众们(其中有些是医生)看到这样的场面没有对作为医生的徐瑞宁产生一种反感,而津津有味地在欣赏,觉得搞笑,惊悚,那么我们的心灵比《祝福》中那些看客面对祥林嫂的悲剧时所表现的的麻木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我感觉导演摇摆在艺术与票房之间,独立与媚俗之间,宁静与浮躁之间。他塑造了任小妍这样一个可以走进观众的心灵,并打动观众的角色,但也塑造了徐瑞宁这个哗众取宠讨好观众的角色;他欲想通过催眠带着观众走近那些受伤心灵的童年世界,让我们看到童年的阴影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创伤,或者通过任小妍对徐瑞宁的催眠,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催眠师应该具备谦虚、对病人富有同情心等品格,但他又制造了那样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氛围,他想向人们介绍甚至是推广催眠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但他偏偏让医生一次性把病人给治愈了,让观众对催眠造成一种误解甚至是恐惧——害怕自己随时会被催眠。他似乎想对现实说些话,但电影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无法与我们这个大时代联系起来。这部渴望成熟但又并不成熟的电影。

但愿国产片能越来越多地地摆脱时代的裹挟,真正的成熟起来,勇敢地立足于时代,独立地表达时代的心声。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看《催眠大师》有感


看《催眠大师》有感
初雪/文
亲,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洗碗时,你会沉醉于白日梦中;你和朋友聊天或者看一本书时,你会旁若无人;下雨天睡觉,你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些时刻,你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催眠”状态,此时,α波在你的脑海里震荡,你沉浸其中,心情无比放松。
国产电影《催眠大师》给我们讲述的就是知名心理治疗师徐瑞宁和女病人任小妍之间发生的故事。知名心理治疗师徐瑞宁经导师介绍,接手了一位怪异、棘手的病人任小妍,她声称自己能够看到死去的人,而且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在倾听病人的一番疯话之后,徐瑞宁决定使用催眠疗法,在逐步进入她的潜意识之后,却不曾想自己被带入了一个可怕的境地……
熟悉的名字、那一片水塘、曾经爱过的人……这些潜藏于徐瑞宁潜意识深处的片段一点点被唤醒,取而代之的是割舍不断、深入骨髓的伤痛,还有胳膊上累累的自残的刀痕——那一场车祸,终结了幸福,两个深爱的人同时离他而去,他幸免于难,却无法面对内心的伤痛,不愿意被唤醒,只能将这些伤痛压抑在潜意识中,以自残的方式来缓解那一份沉重的内疚感。
“每当有人对我说‘不是你的错’,似乎是在提醒我就是我的错;每当有人对我说‘你已经尽力了’,我却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努力一点……”,徐瑞宁对任小妍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无时无刻不活在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片尾任小妍一句,“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原谅你”,瞬间使徐瑞宁冰冷的心融化了,他终于与自己和解,将那份深深的爱尘封心底……
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内心纠结时,常常是在和自己过不去,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儿,跳不出“小我”的羁绊;如果我们能够常常给自己“催催眠”,在纠结痛苦,觉得生活无法继续时,能够抬头看看蓝天上漂浮着的朵朵白云,蹲下来闻闻小花的芳香,用心聆听小鸟的鸣叫,细心感受微风划过肌肤的轻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会生活中久违了的美,这些也许是最好的“催眠”,而你,则是自己最好的催眠师。

《催眠大师》观后感


《催眠大师》观后感

日益成为社会热论的焦点话题医患关系主要源生于双方的不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往往没有现实理据为依托,大多产自于习惯性,经不起推敲、法辩,故常常引发一桩桩恶性事件。即将公映的心理悬疑大片《催眠大师》聚焦的亦是这种欠奉信任的特殊关系,所不同的是,它触及的是大众较少涉猎的心理治疗领域催眠疗法,所以,一旦医患因缺乏信任起冲突,生矛盾,那必将是惊心动魄、翻江倒海的。

《催眠大师》中,徐峥、莫文蔚分别饰演医生患者徐瑞宁、任小妍。徐瑞宁乃国内知名心理理疗师,其最擅长的莫过于催眠疗法。正值中年的人生金色年华,成功催眠治疗一波又一波病患,事业顺风顺水的他自信满满,傲娇自大甚至有些膨胀得容不下他人的半点挑战。因此,面对学生提问、质疑,他几乎不屑一顾地予以还击,蔑视眼神中似乎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也叫问题?任小妍是一名特殊病人,她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其怪异、奇葩甚至有些可怖的经历中,更展示于她喜欢挑战权威(徐瑞宁),坚持自有观点的执着上。当这样的任小妍遭遇不可一世、不容挑战的徐瑞宁时,火星撞地球般的火花自然会飞溅而起。

徐瑞宁是徐峥比较擅长出演的角色,无论是《泰囧》中的徐朗,还是《无人区》里的潘肖,自信、自大、自满从未消失过,而且,和前两个角色一样,瑞宁也为自己的傲娇自负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相比徐朗、潘肖,瑞宁的膨胀尤为兴盛,这也加剧了他与任小妍龙凤斗的精彩程度。在拿捏、揣度徐瑞宁这个角色时,徐峥一如既往的搞笑幽默,却又不时闪透着文艺、鬼魅气息,表演风格与影片调性有机呼应,相得益彰,让人大呼过瘾。

相比之下,性格、行为古怪的任小妍更招人魂魄。从剧情上讲,任小妍与徐瑞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龙凤斗戏,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得几乎要令人摒住呼吸;从角色设计上讲,任小妍的凄惨悲楚童年,以及坎坷情感经历也更易收获同情;面对这么一个抢戏抓戏的重要角色,莫文蔚尽显演技,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哀一乐、一悲一喜都让人忘记了她的标志性大长腿,而深深沉浸在任小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反转天能中。

《催眠大师》这样的烧脑影片不仅对观众智商提出了考验,对演员演技也是一种挑战。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一所老式洋房中,一个封闭的房间,一间气氛诡谲的卫生间,一面缀满可怖气息的镜子,一个不大的沙发,一张摆满各种杂物的书桌,一颗来回闪现滚动的弹珠,一个诺大的挂钟然后是衣着造型都未曾改变的徐瑞宁、任小妍。徐峥、莫文蔚你来我往的龙凤斗既发生在两人的有声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交锋与破绽中,更融合在徐瑞宁、任小妍对若干细节、道具的掌控中。思沉、静默、假装被催眠、刚柔相济的反转,徐瑞宁、任小妍角色间的寸尺相煎,徐峥、莫文蔚演技上的无形胜有形,都让这场催眠鏖战上演得心惊肉跳。

作为典型的烧脑电影,《催眠大师》中徐峥与莫文蔚的龙凤戏斗过程也是燃烧观众脑细胞的曼妙过程。双方在银幕上互催互眠,从入梦解梦破梦到再入梦解梦破梦的往复循环,直至真相浮出水面,阴霾消弭于心魂。银幕外,观众则热议着片中梦境的层级,徐莫智商孰高孰低,反转的合理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等等等。这不禁让我想起曾掀起现象级热潮的《盗梦空间》,那时那刻,多少影迷因看懂看不懂看到几层梦境而争得面红耳赤,又有多少影迷为了看懂如何盗梦一次次走进影院。《催眠大师》或难比《盗梦空间》《穆兰赫道》《禁闭岛》等世界级的经典烧脑电影,但却也开启了国产烧脑电影的新天地,让脑烧族(烧脑电影发烧族)从此有了更多选择。

《催眠大师》观后感(二)


《催眠大师》观后感

影片首先的叙事让你以为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徐瑞宁就是催眠大师,而任小妍就是被治疗者,其实好戏还在后面,当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切都被颠覆了,身份和角色互换,让人真正的深感意外,原来徐瑞宁才是真正的患者,而催眠大师不是徐瑞宁,而是其老师方教授。学生顾洁、沈立和方教授,她们都是为了帮助徐瑞宁彻底的从自责中解救出来。

为什么一来就有剧透的冲动,关键的还是被故事的情节给震撼了,因为如此的玩转颠覆,重要的是故事所有的前后细节上的链接要不出纰漏,很显然该片在编剧上是圆满的,而在叙事上是大胆和创新的。

该片还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剧情,本来是一桩车祸造成自己最爱的人和最好朋友的离世故事,但影片前半部分显然似乎在讲一个能够看见鬼的被父母遗弃女病人任小妍的故事,充满着惊悚和悬疑的紧张压抑氛围。其实则不然,催眠师徐瑞宁醉驾车祸酿成惨案,其中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徐瑞宁自责到自残的地步,家人和教授的关心促成了一套全新的催眠治疗方法诞生,那就是清醒催眠术,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于让徐瑞宁打开心扉,释放自我的郁闷心结。这其实是最给力的治愈,其中有亲情友情师徒之情弥漫着整部影片。

大部分戏都是徐瑞宁和任小妍在玩智斗,其中徐瑞宁有着被催眠的唐突桥段,但到了影片后半部分也自然疑团被揭开。所以说这部戏其实非常考验徐峥和莫文蔚的演技,徐峥近几年才情爆发,先是一部导演兼主演的爆笑喜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近13亿元的高票房打破国产影片的历史纪录,继之后来又主演了同样令人非常争议黑色风格的《无人区》,其演技的可塑性让人刮目相看,如今以监制和主演的身份又参与到《催眠大师》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更是呈现多面复杂性,其实徐瑞宁这个角色很难掌控,但经过徐峥的诠释,让人一目了然,并没有感受到演的痕迹,让人窃以为一切似乎都是真实的发生。

对任小妍的怀疑到自我心扉的打开都有较为贴切吻合的不错表现。当然莫文蔚也是华语圈多栖女艺人,其生动自然的演技几乎让人信以为真。这个角色同样很复杂,作为失去最爱男友的任小妍(其实真名叫顾洁)她同样对徐瑞宁怀有不可原谅的憎恨情绪,但她为了拯救病入膏肓的徐瑞宁,甘愿治疗徐瑞宁,其实在内心已经原谅了徐瑞宁,所以矛盾复杂的情感同样被调度得游刃有余,看来导演和监制没少努力。

该片让人很赞的就是叙事方法的突破和创新,还有徐峥和莫文蔚大飙演技,以及剧情充满悬疑惊悚的张力,让人难以忘却。回眸近几年的华语圈几乎很难有如此上佳之作的出现,虽然《白日焰火》在剧情上同样可圈可点,但其似乎更多文艺范,少了这种依靠精湛的叙事方法深深打动观众的剧情片。

而同样有催眠情节的韩国影片《老男孩》,其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及伦理道德上的暴虐噱头让人难以忘怀,而《催眠大师》虽然不是很文艺范,但在惊悚气氛的烘托以及自我救赎上的人文关怀赋予更多内涵,让人感受到一个自幼失去家庭女性内心的纠结和一手错失最爱的女朋友和好友的那种不肯原谅自己的内心自责和沉浮,让人深感现代人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当然该片主打的噱头依然是催眠术,但影片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深挖催眠治疗术的不同类别,借以催生观众的烧脑冒险心理,从而达到对影片的深深迷恋。

其实影片有个小纰漏的问题,那就是徐瑞宁是醉驾造成两条人命的丧失,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徐瑞宁至少应该像高晓松一样蹲上半年牢,但影片并没有触及到这类事件,按照一部影片的精良打造,我想这个众人皆知的疏忽是不应该被埋没的。影片的年代不详,是不是可以这么蒙混过关吗?

催眠大师观后感


催眠大师观后感

趁着四月的最后一天,绵绵细雨中,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是好久没有放松紧绷的身体,赶着电影开始的狂奔,喘着大气开始了电影。

开始前,被基友剧透了一点,说,这是由徐峥、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年度悬疑烧脑制作,也是《泰囧》之后徐峥接拍的首部作品,让人很是好奇。

其实,个人想法是观看《同桌的你》,比较在意高晓松的这部剧,也许是恋爱情节或者是青春剧的情节吧,不过,基友的强烈推荐下,让我对《催眠大师》有点期待。在我印象中,徐峥的电影,绝大多是喜剧,我也一直很喜欢徐大哥的这种幽默方式,特别是《泰囧》的搞笑风格,让人很容易接受剧情的叙述。所以,没有看前期宣传的我,我对《催眠大师》的感觉,也是以为是一部幽默喜剧,这,就是我开始看时的感受。

影片中徐峥一改以往喜剧表演风格,诠释了一名高智商的心理医生。一开始,影片心理医生就展示了催眠疗法过程,成功的治疗了一位心理抑郁的母亲;接着又是一段精彩的演讲,将催眠疗法的精髓讲解给观众,也让我有了些了解。

高潮部分应该是女主角的出场,莫文蔚在片中饰演神秘病患,一直表达内心挣扎,以能看见鬼的病情叙述,那画面就像真的在放鬼片,让我们两个大男人,几乎快吓到要抱在一起了。

瑞宁(徐峥饰)在任小妍(莫文蔚饰)一顿“疯语”过后,决定采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而当任小妍成功进入催眠状态后,瑞宁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阴影所在,却不曾想到自己被带入了陷阱。接着缜密的剧情和高智商的推理环节,以及完美的节奏把控,在他们互相催眠中展开,让我感觉是中国版的《盗梦空间》,又很难相信这是国产悬疑影片。

最终,很意外的结局,任小妍居然也是催眠师,是瑞宁的同班同学。一个使用清醒催眠治疗,一个则是睡觉催眠治疗。瑞宁的失误,不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事故中丧生。其实,最开始实施催眠的人,是他们的老师。一开始,任小妍就被老师催眠了。所以成功克服心理压力的任小妍,也成功反催眠瑞宁成功,让双方走出了心理阴影中。

难怪事后看影评时,导演陈正道毫不吝啬称赞之词,认为徐峥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还要饱满立体。除此以外,莫文蔚在片中饰演神秘病患所表达出的内心挣扎,也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导演陈正道评价言简意赅:“《催眠大师》是莫文蔚喜剧以外的最好表演。”

影片时看完了,闭上眼睛回想这部电影,在脑海中想起了,不要低估对手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每个人都说过谎,说了谎的人内心深处一定有想要隐瞒的事情。原谅,就心理而言是对一种现实的认可。当现实在记忆中还原,人才能活在一个顺理成章的环境里。现实,是被大众所认可的现实,而活在人们心中的现实,则也许是人对潜意识的否定,记忆也许就会被篡改,意识就会发生扭曲,当类似场景再次出现时,这一瞬间,就会突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当瑞宁认识到自己的爱人和挚友再也回不来了,他真的是爱他们的,他们“会原谅”自己的时候,在寻求救赎的本能,让自己选择相信这一切。有时候,我们都无从问起,真相可能永远都不会是真相。瑞宁,最终并不是找到他们的谅解,因为已经回不去了,而是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人之所以为人,是心理给自己保留了一丝生机,唯一可以原谅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催眠大师》观后感(一)


《催眠大师》观后感

文/云飞扬

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的《催眠大师》,由80后极客陈正道导演、徐峥监制并携手莫文蔚主演。影片借助催眠这一心理疗法,讲述了徐铮饰演的徐瑞宁医治莫文蔚饰演的任小妍过程中发生的一场催眠与反催眠的故事。影片融合了融惊悚、悬疑、心理、情感元素,是一个全新类型化电影的尝试与探索。

《催眠大师》以催眠为话题,虽说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先河,但这类型并不是首创。比如 瑞典 莱 塞霍尔斯道 姆 执导的《催眠师》,日本 落合正幸 导演的《催眠》,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催眠大师》中的催眠更似《盗梦空间》的梦,而催眠与反催眠则是一个个梦被重构与解构之后的斗争。融入了情感戏份的《催眠大师》,早已不是借催眠而催眠,表现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惊悚与悬念,以此来为这一新概念造势,而是透过催眠之术,展现人物的内心真实情感。

《催眠大师》》以缜密的逻辑设计和新颖的催眠题材,让人感受到一次医学生的催眠疗法,也让人尽情感受一次情感的直面袭击。影片中的纯手工搭建的布景,没有了科技渲染出来的虚假,仿若被导演魔术化一般,真实自然。而场景与场景的衔接,在镜头与剪辑的完美配合下,可谓天衣无缝。导演细节化的处理,明显符合了心理学上催眠治疗。房中一张桌子,一块布,有纹理的地板,挂在墙上的油画,以及房中下雨等等设置,已然经过了精心的配置,这样的心理治疗空间,不仅给人真实之感,也让人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怖,抑或说悬疑。

《催眠大师》似乎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机能主义 心理学家 先驱詹姆斯的意识流,以意识来虚幻一个个空间,又以空间来治疗病人,这样与现实二元对立的虚拟空间,其实就是一次潜意识的活动与精神分析。病人莫文蔚在徐铮催眠之下,来推动她某些信息、 情感 、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以此来得到心灵的救赎。影片中,徐铮对莫文蔚的一句话,可谓点中她的内心最深的情感。就算你真的能看到鬼,也不能让你的未婚夫活过来,死了就是死了,这样的劝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将情感深藏在心底深处的痴情女子形象。

这部采用了杜比全景声技术混音的《催眠大师》,仿若一个留声机,声声绽放出惊喜。这样将动态对象和播放声道的崭新混音和声音定向方式,极力地还原现实催眠治疗的艺术效果,并全新地打造出视觉、听觉震撼。而演员的精彩演绎,则使得影片在心理医生与病人之间来回折腾,有了强大了叙事逻辑支撑。徐铮似乎又一次突破,已然没有了《太囧》中老板的高人一等,没有了《无人区》中律师的严肃,而是具有了一名带有点疯狂的心理医师。而莫文蔚也明显地摆脱了之前的花瓶角色,更是加入歌手的本真角色,让其演唱《You must love me》。影片就是在一间办公室,两个人之间尽情演绎,仿佛清晨泡制的一杯香茗,需要慢慢品尝。

影片中的悬疑和惊悚,早已脱离了国产片惊悚的路子,而是借用潜意识之后的智慧交锋。而这一切的梦,都只是一个外壳,里面包裹的却是真真切切地情。或许正如片中莫文蔚所唱:有些事我深藏心底/想说却一直没出口/唯恐坦露我的心思/你受惊会不辞而别/你得仍将我宠爱

推荐!《催眠大师》观后感(1240字)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在看完作品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单一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推荐!《催眠大师》观后感(124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一】

我第一遍看《催眠大师》,觉得情节有点绕:什么时候X(徐瑞宁,医生)通过什么方式催眠了R(任小妍,病人。还有隐藏身份是顾洁,后简称G),什么时候又是G/R催眠了X?

观影后,我试着梳理电影情节,然后陷入了一个疑问中:G一开始就趁其不备而催眠了X,所以X一直在催眠状态中,但是处在被催眠状态中的X医生又有几次催眠了R,那么被催眠的是现实中的G,还是X想象中的R呢?换个问法就是,G在故事中是被催眠了,还是说G一直没有被催眠,那个被催眠的R只是X脑中的一种幻象?

1、若G是被X催眠了,可以推论出:一个处在被催眠状态中的人可以催眠他的催眠主。有点不可思议吧!被催眠了的人还可以反催眠别人?

2、假设“被催眠了的人还可以反催眠别人”成立,以此为基础,可以看到的局面是:G和X先后催眠了对方,他们曾都是处于被催眠状态,可是,被催眠状态是一种受控状态,既然两个人都是这种状态,那么到底是谁控制谁呢,或者说这个时候还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区别么?另外可以看出,X催眠G/R是链接式的,前后两次催眠的关系是并列先后关系;而G/R催眠X则是嵌套式的,前后两次催眠的关系是包含关系。那么,在X两次催眠R的时候,他没办法打破G一开始布下的外层嵌套的催眠状态么?从电影中的情节看,他没有办法打破。所以,假设前提“被催眠了的人还可以反催眠别人”成立,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被A催眠了的B还可以催眠A,且在被催眠状态中的A还可以继续保持对B的催眠。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同时催眠对方,又同时被对方催眠,他们同时控制了对方,又同时在被对方控制?!

3、假设“被催眠了的人还可以反催眠别人”不成立,也即一直处于被催眠状态中的X其实没有催眠过现实中的G,则推论是:G其实是被自己催眠的。那么,为何她催眠了X之后还要催眠自己呢?只能猜测是:G催眠自己是为了配合处于被催眠状态中的X的催眠治疗,让X占一定的主导地位,从而没发现自己已被催眠了的事实。如果G确实自我催眠了,这意味着“催眠师可以用不同手段先后催眠别人和自己”,同时意味着“被自我催眠了的人还可以维持对别人的催眠”,但是如果这还成立,那它一方面证明了催眠技术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G有着无比强大的心智力量——既催眠了别人,又催眠了自己!

4、虽然电影中提到针扎和老师的预防机制佐证了G被催眠的可能,第一种答案不是完全没有依据,但是若要保证这种答案的正确性,则神秘莫测的催眠技术或者超常厉害的G是必备前提。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二】

趁着四月的最后一天,绵绵细雨中,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是好久没有放松紧绷的身体,赶着电影开始的狂奔,喘着大气开始了电影。

开始前,被基友剧透了一点,说,这是由徐峥、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年度悬疑烧脑制作,也是《泰濉分后徐峥接拍的首部作品,让人很是好奇。

其实,个人想法是观看《同桌的你》,比较在意高晓松的这部剧,也许是恋爱情节或者是青春剧的情节吧,不过,基友的强烈推荐下,让我对《催眠大师》有点期待。在我印象中,徐峥的电影,绝大多是喜剧,我也一直很喜欢徐大哥的这种幽默方式,特别是《泰濉返母阈Ψ绺瘢让人很容易接受剧情的叙述。所以,没有看前期宣传的我,我对《催眠大师》的感觉,也是以为是一部幽默喜剧,这,就是我开始看时的感受。

影片中徐峥一改以往喜剧表演风格,诠释了一名高智商的心理医生。一开始,影片心理医生就展示了催眠疗法过程,成功的治疗了一位心理抑郁的母亲;接着又是一段精彩的演讲,将催眠疗法的精髓讲解给观众,也让我有了些了解。

高潮部分应该是女主角的出场,莫文蔚在片中饰演神秘病患,一直表达内心挣扎,以能看见鬼的病情叙述,那画面就像真的在放鬼片,让我们两个大男人,几乎快吓到要抱在一起了。

瑞宁(徐峥饰)在任小妍(莫文蔚饰)一顿“疯语”过后,决定采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而当任小妍成功进入催眠状态后,瑞宁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阴影所在,却不曾想到自己被带入了陷阱。接着缜密的'剧情和高智商的推理环节,以及完美的节奏把控,在他们互相催眠中展开,让我感觉是中国版的《盗梦空间》,又很难相信这是国产悬疑影片。

最终,很意外的结局,任小妍居然也是催眠师,是瑞宁的同班同学。一个使用清醒催眠治疗,一个则是睡觉催眠治疗。瑞宁的失误,不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事故中丧生。其实,最开始实施催眠的人,是他们的老师。一开始,任小妍就被老师催眠了。所以成功克服心理压力的任小妍,也成功反催眠瑞宁成功,让双方走出了心理阴影中。

难怪事后看影评时,导演陈正道毫不吝啬称赞之词,认为徐峥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还要饱满立体。除此以外,莫文蔚在片中饰演神秘病患所表达出的内心挣扎,也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导演陈正道评价言简意赅:“《催眠大师》是莫文蔚喜剧以外的最好表演。”

影片时看完了,闭上眼睛回想这部电影,在脑海中想起了,不要低估对手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每个人都说过谎,说了谎的人内心深处一定有想要隐瞒的事情。原谅,就心理而言是对一种现实的认可。当现实在记忆中还原,人才能活在一个顺理成章的环境里。现实,是被大众所认可的现实,而活在人们心中的现实,则也许是人对潜意识的否定,记忆也许就会被篡改,意识就会发生扭曲,当类似场景再次出现时,这一瞬间,就会突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当瑞宁认识到自己的爱人和挚友再也回不来了,他真的是爱他们的,他们“会原谅”自己的时候,在寻求救赎的本能,让自己选择相信这一切。有时候,我们都无从问起,真相可能永远都不会是真相。瑞宁,最终并不是找到他们的谅解,因为已经回不去了,而是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人之所以为人,是心理给自己保留了一丝生机,唯一可以原谅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三】

《催眠大师》上映前略略看过下宣传,因为莫文蔚婚后淡出演艺圈,徐峥虽然演出过喜爱的片子,也有不少口水片作品,所以并没有太关注此片(主要是因为对国产悬疑片没有信心的主观意想作祟)。在朋友圈见到一些平时较中肯的小伙伴看过此片评价不错,终于买票入场。

其实翻转剧情的形式在影片开始后十几分钟我们已经猜出是任小妍(莫文蔚)反催眠了徐医生(徐峥),但这并不影响我将其定义为是一部好片。一开场就用一个略显惊悚的案例抓住了我们的情绪,场景转换到徐峥的演讲,影院一阵哄笑,想这正是徐峥泰囧后的形象遗产,演讲这段戏可以说开题点睛,将徐医生专业、犀利、自信的专业形象描述给观众。

而更打动我的是居中镜头的切换,不生硬、又给人想象空间。更难能可贵的是特级效果也故弄技巧,不像正红国产古装连续剧续集那样令人发笑,用得恰到好处。

看片的时候不难将此片和《盗梦空间》,《禁闭岛》,《狙击电话亭》联想在一起。故事的发生地其实只在一个小小的诊疗室,说到诊疗室不得不提场景的设计和色彩也很出彩,很容易令人入戏,暗黄色为主的色调,既显得诊疗室想给病人安心的感觉,随着剧情发展也给人心理压抑的感觉。

徐峥所使用的杯器具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开始的不锈钢咖啡杯,到后来他给莫文蔚和自己斟水用的不锈钢水壶和杯子,他给莫文蔚单独斟水时用的玻璃水壶和杯子,也正表现了两人的心理状况。徐峥作为一个有心理创伤的治疗师,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他自己用的杯具都是不锈钢的,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而莫文蔚作为病人来到,他用玻璃杯给她斟水,也显示出他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专业素质和自信,他希望病人在他面前或者治疗之后都像玻璃杯一样透明。这里的安排另我觉得导演很懂悬疑片精髓啊!对细小的微屋把握得非常到位。

两位演员的演技自然毋庸置疑。莫文蔚虽然已嫁为人妻年龄好几张,但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感觉,甚至大学时期的样子,都毫无违合感。从病人到医生角色的转换也非常娴熟。

片中有很多伏笔,在剧终都一一得到了解答!这是最令人感动的。最怕有些悬疑片或惊悚片,一开始撂了一大堆包袱,结尾匆匆了事,感觉像进行了1个小时前戏后秒射,观众智商严重受到侮辱啊!!话说,莫文蔚被催眠时,对一开始反催眠剧情的.预设有了一些动摇,因为太真实,而且感觉她的确需要治疗.....甚至到了治疗完成后她对老师说,我的确是治疗徐峥的最佳人选时,仍然有些不解。知道最后,剧终徐峥回忆车祸时一直没露面的好朋友出现时,一切都浮出水面,原来莫文蔚的确是最佳人选,因为她在治疗徐峥的同时,也在治疗自己,走出创伤后遗症。

最后,片尾曲本人也觉得很契合。听的时候就觉得很熟悉是声音,看完子母后确认,果然是刘思涵。在看梦之声的时候就对她的声音印象很深刻,很打动人,这首《半醒》和整个影片旋律契合的非常好。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四】

近年来,“催眠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催眠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神秘,是高深莫测,是遥不可及!似乎只有专业的催眠大师才能够带领我们到达那种神秘的状态!其实不然!世界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催眠大师!每个人都有轻松到达自己潜意识的能力!

19xx年,在美国一个农场,一场凶猛的小儿麻痹症袭击了一个17岁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瘫痪,除说话和眼动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男孩子的妈妈请来了三个医生,他们都对她说,没有指望了,你的儿子活不到明天了。他们这样对妈妈说,这太残忍了,这个男孩子对自己说,他一定不能让医生的断言实现!

于是第二天当医生们到来时,他不仅活着,而且精神更好了。他们对此感到惊讶,但他们接着又对男孩的妈妈做了一个残忍的断言:你的儿子就算能活下来,也永远站不起来了,他会终生瘫痪!同样,男孩决心不让医生们的这个可怕的断言实现,他又成功了——过了数年后,他不仅站起来,还在一个夏天,靠一艘独木船、简单的粮食和露营设备以及一点点钱,独自一人畅游了一次密西西比河。

这个男孩就是:米尔顿·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17岁开始的康复过程堪称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实现的呢?

艾瑞克森回忆说,三个医生断言他活不到明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暗示!假如他接受了这个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说,三个医生对他成功地实施了催眠!尽管当时的艾瑞克森还不知道什么是催眠,但他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三个医生将他们的意志加在了他的身上,于是他决定挑战这个暗示!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接着医生们又发出了第二个暗示——你永远站不起来了!艾瑞克森一样决心挑战这个暗示,但与第一个挑战相比,这一挑战历程更艰难!艾瑞克森回忆说,尽管不断遭受命运的打击,但他一直保持着对自我内在力量的充分信任——他深深地相信,意识层面的他并不懂得该怎样康复,但潜意识深处一定知道!所以,他让自己的身体和头脑放松下来,向着潜意识深处求助:我有一个想要站起来的目标,请你指引我该怎么做!

潜意识果然给了他答案——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他脑海呈现出一个画面:儿时摘苹果的画面!这个画面是真实的画面,他儿时确实曾这样摘过苹果,当时他非常快乐和享受!这画面无比生动,细致入微,他的手缓慢地伸向苹果树上的苹果,似乎被分解成一系列细小的动作,而他只是全然放松又非常专注地去体验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手和身体的移动。这个摘苹果的画面不断在他心中影响,而他则不断去体验每一个细小动作中手和身体移动的感受!

几个星期后,这一画面中牵扯到的肌肉恢复了轻度的行动能力,它们可以做这一画面中的动作了!接下来,他不断重复这一工作,每当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康复目标时,他都将自己交给潜意识,请潜意识帮助自己,而潜意识也总是不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它们可能是类似摘苹果这样的画面,也可能是一个想象,或者其他,但都能指引他达到康复的目的,而他自己,只需要积极地听从潜意识的指引。

艾瑞克森在后来的催眠治疗及教学中总是传达这样的理念:永远不要试图找答案!找答案的过程只会让肌肉产生请你教我!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五】

在看之前,就看到有人说这部电影有点像《盗梦空间》,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惊悚版的盗梦空间……片头真的好像是在看一部恐怖片,怪吓人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都只是梦境,人们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让大师给催眠了,在逼真的梦境里慢慢让人开导自己从而放下心中的种。种疙瘩,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主题还是不错的,但是确实有点让人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有点混沌。很佩服导演的这种叙事手法,观众都被前面的剧情给骗了,不看到最后是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到最后才知道很多细节的关联,让人唏嘘不已,还是不错的,就是看完后有点小压抑……

看过《盗梦空间》的人都会对电影里面那种梦中梦印象深刻,当你醒来的时候你不一定是真的醒来,而是跳入了另一个梦境,而且片尾给人留足了悬念,很是让人回味啊——但是《催眠大师》会有点与众不同,它没有梦得那么深,因为不像睡觉做梦那样会睡得那么深、那么不容易醒来,被催眠的人只是意识游离了,他的意识具体要如何往下发展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要取决于催眠他的人,要什么时候被催眠什么时候才能醒来都是自己难以控制的,让人看着很入神。电影其实主要讲的是徐峥饰演的催眠大师许瑞宁如何去催眠治疗他的病人,然而却遇上了一名很古怪很难治愈的“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饰),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细节片段,亦真亦假,傻傻的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事实哪些又是主人公想象虚拟出来的,但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许瑞宁才是真正被催眠治疗的人,让人很是吃惊。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别看他表面看起来很风光,但其实他自己也有过不去的坎儿,而且并不比他的病人们轻松多少。其中相互衔接的很巧妙,一直到最后阐述整个治疗的真实过程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很是佩服。许瑞宁刚开始为什么不敢开车?到后面又为什么怕水?手臂上的伤是怎么弄的?等等都是有原因的,原来他曾经经历那么巨大的痛苦,心里背负的满满的自责,要解开这个心结还真是不容易啊……还有任小妍我觉得她也够伟大的,在得知自己的男朋友因为许瑞宁而去世之后居然还能那么帮他治疗,就算这其中也要被催眠而回忆自己不好的痛苦经历,也坚持挺了过来,挺厉害的。

总之呢,前面看得挺吓人的,各种比较恐怖的镜头,真是有点鬼片的风范了,后面又看得比较压抑,原来结局是那么的让人意外……所谓的恍惚催眠与清醒催眠的较量,还真是有点看头的,说到底到底是谁催眠了谁?这个答案还需要在影片中去慢慢寻找哈——再来说点电影里比较有意思的情节,许瑞宁第一次试图催眠任小妍的时候用的那个老套催眠手法——晃怀表,还真是喜感,关键时刻居然掉了……哈哈,太喜感了!其实中间我也很纳闷为什么任小娇那么厉害,好像比催眠大师还厉害似的,什么都懂而且弄得好像她真能看到鬼似的,有点吓人,没想到她才是整个电影的关键,不错——结局算是比较圆满的,在任小娇的帮助下,许瑞宁克服了自己的心结,但是现实却是是残酷的,依然不能改变什么……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酒后千万别开车!

催眠大师观后感1000字精选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催眠大师观后感1000字精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1)

该片还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剧情,本来是一桩车祸造成自己最爱的人和最好朋友的离世故事,但影片前半部分显然似乎在讲一个能够看见鬼的被父母遗弃女病人任小妍的故事,充满着惊悚和悬疑的紧张压抑氛围。其实则不然,催眠师徐瑞宁醉驾车祸酿成惨案,其中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徐瑞宁自责到自残的地步,家人和教授的关心促成了一套全新的催眠治疗方法诞生,那就是清醒催眠术,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于让徐瑞宁打开心扉,释放自我的郁闷心结。这其实是最给力的治愈,其中有亲情友情师徒之情弥漫着整部影片。

大部分戏都是徐瑞宁和任小妍在玩智斗,其中徐瑞宁有着被催眠的唐突桥段,但到了影片后半部分也自然疑团被揭开。所以说这部戏其实非常考验徐峥和莫文蔚的演技,徐峥近几年才情爆发,先是一部导演兼主演的爆笑喜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近13亿元的高票房打破国产影片的历史纪录,继之后来又主演了同样令人非常争议黑色风格的《无人区》,其演技的可塑性让人刮目相看,如今以监制和主演的身份又参与到《催眠大师》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更是呈现多面复杂性,其实徐瑞宁这个角色很难掌控,但经过徐峥的诠释,让人一目了然,并没有感受到演的痕迹,让人窃以为一切似乎都是真实的发生。

对任小妍的怀疑到自我心扉的打开都有较为贴切吻合的不错表现。当然莫文蔚也是华语圈多栖女艺人,其生动自然的演技几乎让人信以为真。这个角色同样很复杂,作为失去最爱男友的任小妍(其实真名叫顾洁)她同样对徐瑞宁怀有不可原谅的憎恨情绪,但她为了拯救病入膏肓的徐瑞宁,甘愿治疗徐瑞宁,其实在内心已经原谅了徐瑞宁,所以矛盾复杂的情感同样被调度得游刃有余,看来导演和监制没少努力。

该片让人很赞的就是叙事方法的突破和创新,还有徐峥和莫文蔚大飙演技,以及剧情充满悬疑惊悚的张力,让人难以忘却。回眸近几年的华语圈几乎很难有如此上佳之作的出现,虽然《白日焰火》在剧情上同样可圈可点,但其似乎更多文艺范,少了这种依靠精湛的叙事方法深深打动观众的剧情片。

而同样有催眠情节的韩国影片《老男孩》,其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及伦理道德上的暴虐噱头让人难以忘怀,而《催眠大师》虽然不是很文艺范,但在惊悚气氛的烘托以及自我救赎上的人文关怀赋予更多内涵,让人感受到一个自幼失去家庭女性内心的纠结和一手错失最爱的女朋友和好友的那种不肯原谅自己的内心自责和沉浮,让人深感现代人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当然该片主打的噱头依然是催眠术,但影片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深挖催眠治疗术的不同类别,借以催生观众的烧脑冒险心理,从而达到对影片的深深迷恋。

其实影片有个小纰漏的问题,那就是徐瑞宁是醉驾造成两条人命的丧失,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徐瑞宁至少应该像高晓松一样蹲上半年牢,但影片并没有触及到这类事件,按照一部影片的精良打造,我想这个众人皆知的疏忽是不应该被埋没的。影片的年代不详,是不是可以这么蒙混过关吗?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2)

虽然本片不是徐峥导演,但身为总制片和男一号的`他,给本片带来了徐峥的风格。

徐峥应该是成天都在研究好莱坞影片,这从他在《泰冏》里就能看出来。其实做为商业片,好莱坞那一套亲情、爱情、友情牌是最稳妥也是最好编剧的,中国导演总是想在一部影片中讲很多方面,结果造成每一方面都讲得不好,不伦不类、突兀,基本上每一位被称作大导演的国内导演都出现过此类败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不屑老美那简单的思维,但也要各位大导们把剧情编圆了再拍吧,再说了,老美还不是能出《搏击会》、《盗梦》这种片子,谁也不比谁不能编,只是需要机缘而已,逆势而为事倍功半。徐峥就很明白这个道理,《泰冏》模仿《宿醉》、《预产期》,《催眠大师》借鉴《盗梦》,都获得了成功,当然前者因是喜剧,所以票房肯定高过后者很多。

《催眠大师》基本能算作禁闭空间的影片,男女主角的对话和回忆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也许对于习惯看美片的人会觉得此片恐怖有过,悬疑不够,心理描述过于夸大,但对于国产悬疑片来说,这部片却可以算作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至少,整个故事编圆满了,虽然到最后大多数观众都猜到了结局,但结局的那一段回忆却是如此温情,you must love me。爱你的人希望你爱他,但真正爱你的人却希望你能爱自己,这才是对逝去之人的安慰。

徐峥的演技在此片里被发挥到无限大,你都能从大影幕上看出他对演出过程的享受,喜欢纠结于体验派和表现派的我认为,徐峥的演技已达到两者合一的境界,也许,之前的内地演员中,也只有葛大爷达到过。

另外,莫文蔚的表演真让我大敢惊讶,虽然她靠那双大长腿给加了不少分,但她将那个从阴阳眼的高傲到内心支撑的崩塌,再到由客为主的干练演绎得非常精彩,而她与骆的爱情也令人唏嘘,而徐峥和胡静这一对就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这也证明了帅哥靓女的爱情确实有看头些。

中国电影人是编不出类似《盗梦》和《搏击会》此类片子的,但《催眠大师》很聪明地避开了一层套一层的严密逻辑学,从开始就走恐怖路线的见鬼故事,更容易被国人接受,而后半段非常聪明的笔峰一转,便轻松地解释了之前的一切,没有突兀,没有做作,非常完美。

其实,本片在莫文蔚的梦境中应该再有所扩展,那门后的东西倒底是什么,我们直到片末也不知道,徐峥在经受内疚折磨的同时,我认为莫也并不好受,毕竟,如果那晚她和他们一起离开,也许便就不会发生那件事情。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3)

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的《催眠大师》,由80后极客陈正道导演、徐峥监制并携手莫文蔚主演。影片借助催眠这一心理疗法,讲述了徐铮饰演的徐瑞宁医治莫文蔚饰演的任小妍过程中发生的一场催眠与反催眠的故事。影片融合了融惊悚、悬疑、心理、情感元素,是一个全新类型化电影的尝试与探索。

《催眠大师》以催眠为话题,虽说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先河,但这类型并不是首创。比如 瑞典 莱 塞·霍尔斯道 姆 执导的《催眠师》,日本 落合正幸 导演的《催眠》,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催眠大师》中的催眠更似《盗梦空间》的梦,而催眠与反催眠则是一个个“梦”被重构与解构之后的斗争。融入了情感戏份的《催眠大师》,早已不是借催眠而催眠,表现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惊悚与悬念,以此来为这一新“概念”造势,而是透过催眠之术,展现人物的内心真实情感。

《催眠大师》》以缜密的逻辑设计和新颖的催眠题材,让人感受到一次医学生的催眠疗法,也让人尽情感受一次情感的直面“袭击”。影片中的纯手工搭建的布景,没有了科技渲染出来的虚假,仿若被导演魔术化一般,真实自然。而场景与场景的衔接,在镜头与剪辑的完美配合下,可谓天衣无缝。导演细节化的处理,明显符合了心理学上催眠治疗。房中一张桌子,一块布,有纹理的地板,挂在墙上的油画,以及房中下雨等等设置,已然经过了精心的配置,这样的心理治疗空间,不仅给人真实之感,也让人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怖”,抑或说悬疑。

《催眠大师》似乎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机能主义 心理学家 先驱詹姆斯的“意识流”,以意识来虚幻一个个空间,又以空间来治疗病人,这样与现实“二元对立”的虚拟空间,其实就是一次“潜意识”的活动与精神分析。病人莫文蔚在徐铮催眠之下,来推动她某些信息、 情感 、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以此来得到心灵的救赎。影片中,徐铮对莫文蔚的一句话,可谓点中她的内心最深的情感。“就算你真的能看到鬼,也不能让你的未婚夫活过来,死了就是死了”,这样的劝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将情感深藏在心底深处的痴情女子形象。

这部采用了杜比全景声技术混音的《催眠大师》,仿若一个留声机,声声绽放出惊喜。这样将“动态对象和播放声道的崭新混音和声音定向方式”,极力地还原现实催眠治疗的艺术效果,并全新地打造出视觉、听觉震撼。而演员的精彩演绎,则使得影片在心理医生与病人之间来回“折腾”,有了强大了叙事逻辑支撑。徐铮似乎又一次突破,已然没有了《太囧》中老板的“高人一等”,没有了《无人区》中律师的严肃,而是具有了一名带有点疯狂的心理医师。而莫文蔚也明显地摆脱了之前的花瓶角色,更是加入歌手的本真角色,让其演唱《You must love me》。影片就是在一间办公室,两个人之间尽情演绎,仿佛清晨泡制的一杯香茗,需要慢慢品尝。

影片中的悬疑和惊悚,早已脱离了国产片惊悚的路子,而是借用“潜意识”之后的智慧交锋。而这一切的“梦”,都只是一个外壳,里面包裹的却是真真切切地情。或许正如片中莫文蔚所唱:“有些事我深藏心底,想说却一直没出口,唯恐坦露我的心思,你受惊会不辞而别,你得仍将我宠爱……”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4)

不知道是不是我心理片、悬疑片看多了缘故,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催眠大师》我看了一点点,倒也猜出些剧情来了。以至于电影院里其他人都在感叹结局竟然会是那样,我沾沾自喜猜测都对。不过这样趣味性也就差了许多啦。比如之前小李子的《禁闭岛》,看了大概20多分钟就基本猜出整部电影都是得了精神病的男主的瞎想,因为片子里的提示太多了……《催眠大师》亦是如此。都被猜出大概剧情了,悬疑性必然大大降低。

比如开头徐瑞宁在车上的神情、精神恍惚,就感觉有问题。他在见了任小妍后在厕所打电话,水漫得厕所到处都是时他明显很紧张,还松开衬衫扣子,这里已经很明显的不对劲了,他一定有什么和水的渊源,恐水,焦虑,而且有病。之后在催眠中被任小妍推下水池,基本就能确定是男主有病,大大的病,有人在治疗他。果不其然……后面就是证明猜想。唯一超出猜测的就是这居然不是催眠中的催眠,而是两个平行催眠。因为徐瑞宁的治疗室光线实在暗,楼梯啊墙上的螺旋图案啊钟啊都显示着不正常,所以影片一开头我就觉得这莫非跟《盗梦空间》一样其实男主进了催眠而不知。谁知最后这一切都是正常的,遗憾!

片子叙述方式就是先顺着讲故事,慢慢进入高潮,矛盾体现,再在最后一下子爆发,把所有问题都一下子解决,让观众恍然大悟。有点像《孤儿怨》。不过《催眠大师》的叙事还是有点混乱,可能是导演编剧故意让观众琢磨不透吧,虚虚实实的,别想理清,只要知道有人在治疗男主就够了。不过对我来说,理不清剧情,比如女主的催眠哪些真哪些假,实在太难受。

支撑剧情的情感线,怎么说呢,太西式,不太符合现实,我不喜欢。也完全不能理解男主为什么那么自责,他并不负主要责任啊,女主难道就没有错?从开头那中年妇女的有关“原谅”我就恶心地一身鸡皮疙瘩。像那个结局,两人站在阳台,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画蛇添足。我觉得剧情到教授解释清楚一切就够了,冲突矛盾结局都有了,你后面阳台讲话没有任何存在必要。()可能是我情感淡薄,不能体察世间人情百态。想要制造催泪效果,所以用了很多煽情语句,以及背景音乐,但在我看来过犹不及。我不想讨论内涵,悬疑片本来就只是看剧情,不是讨论内涵的。编剧有点太想面面俱到了。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还算过关,不会浪费票钱,剧情看得挺过瘾,不会想睡觉。剪辑啊画面啊一些配音啊也很给力的。如果满分10分,给7.5左右。

话说徐峥的电影都挺有意思,以后有他的片子我都会去电影院看看,爱情片小妞电影除外,哈哈。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5)

随着电影《催眠大师》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催眠。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并且做了艺术的夸张,很多观众迷惑,怀疑,不解,同时对催眠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在这里心理专家将带你一起揭开催眠神秘的面纱。

在《催眠大师》热映后,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尝试催眠,到底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催眠呢?以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每天都活在催眠中,自我催眠或者别人的催眠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所以,当然每个人都可以做催眠或自我催眠。有时候催眠中会引发一些深层的情绪,只要让这些原本深藏在潜意识中的情绪发泄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身心已经有异常状态,例如长期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失眠、恐惧,或者已经检查出有身心疾病者,建议在运用催眠帮助入眠及放松的同时,应同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以达到最好效果。也可以避免一旦进入深度催眠后引发深层情绪,为自己带来无谓的困扰。

影片《催眠大师》一开始就将人引入一种玄幻的感觉,很多人会问催眠真的可以让人回到过去吗?在催眠过程中真的会忘记咨询师的身份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催眠当中有一个深度测试,在深度测试当中第五级和第六级可以称为正向幻觉跟负向幻觉,这个时候被催眠者是能够暂时忘记治疗师的身份的。

很多人会问催眠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如影片中徐铮在授课时所讲的那样,凡是一个人在专注之下他要达成某一个目标,那就是催眠。所以不管他是否闭上眼睛。如同我们说的看电视时,电视中的广告会不知不觉从我们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和感知神经进入到我们的内心,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6)

徐瑞林(徐峥饰)正打算结束一天的诊疗时,发现当日还有一位患者任小妍(莫文蔚饰)在等候着他。阴阳眼是缠绕着任小妍的魔咒,她所说的故事似是而非,但并不能说服自负的心理医生。诊疗的过程中,破绽、线索、幕后黑手在记忆深处被挖掘重组。自以为在催眠时,却陷入更深层的循环中。徐瑞林倒下的那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谁才是真正的“病人”。

这是个讲述救赎的故事。一生有很多遗憾和后悔,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片记忆,可能会沉淀成心头利刃上面压下来的大石块。

徐瑞林是完美主义者,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灾难时慌乱了,求生了,放弃了。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那种背叛,是对爱人和挚友无法同生共死奋力一搏的遗憾。从沉下去的汽车里游出的那刻,他看见明明还有一线生机的爱人手指微动,却还是毅然地游了出来。良心、爱心、信心这些准则让他从自责到自残。

"不能被原谅”,就是压在徐瑞林心中的那条诅咒。

原谅,就心理而言是一种对现实的认可,是将拧巴是事情理顺。

当现实在记忆中还原,人才能活在一个顺理成章的环境里。这里的“现实”是被大众认可的现实,不针对“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这种现实。不能接受现实的情况,是人对潜意识的否定。记忆能够被篡改,意识会发生扭曲。当这些在哪里出现错误的时候,终一瞬,你会突然发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此,当徐瑞林认识到自己的爱人挚友再也回不来了,他是真的爱他们,他们“会”原谅自己的时候。他寻求救赎的本能,让自己选择了相信这一切。纠结爱人和挚友是否会真的原谅徐瑞林的失误?我们无从问起,真相也永远没有真相。这种原谅,并不是徐瑞林寻找到他人的谅解。而是他最终,自己愿意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看到这一点曙光,才有了本文开头的第二个答案。在徐、任之间,究竟是谁最开始实施催眠。答案是他们的老师。

徐瑞林的失误,不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这场事故中丧生。求得任小妍的原谅,让任对其进行治疗是成功关键的地方。为了在催眠中不被发现,任小妍在最开始就已经被他们的老师实施过一次催眠,一旦触发到可能泄露此次治疗的节点,她就会清醒过来。

鬼片在此划上句号走向科学人性的康庄大道。

任小妍最后说了这句:没有人能原谅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原谅自己。

确实,你犯了错,别人不原谅你是本分。

人之所以为人,是在心底给自己保留了一线生机。唯一能原谅你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放弃最后的救赎,就是无尽的深渊。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7)

徐瑞宁是徐峥比较擅长出演的角色,无论是《泰囧》中的徐朗,还是《无人区》里的潘肖,自信、自大、自满从未消失过,而且,和前两个角色一样,瑞宁也为自己的傲娇自负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相比徐朗、潘肖,瑞宁的膨胀尤为兴盛,这也加剧了他与任小妍龙凤斗的精彩程度。在拿捏、揣度徐瑞宁这个角色时,徐峥一如既往的搞笑幽默,却又不时闪透着文艺、鬼魅气息,表演风格与影片调性有机呼应,相得益彰,让人大呼过瘾。

相比之下,性格、行为古怪的任小妍更招人魂魄。从剧情上讲,任小妍与徐瑞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龙凤斗戏,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得几乎要令人摒住呼吸;从角色设计上讲,任小妍的凄惨悲楚童年,以及坎坷情感经历也更易收获同情;面对这么一个抢戏抓戏的重要角色,莫文蔚尽显演技,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哀一乐、一悲一喜都让人忘记了她的标志性大长腿,而深深沉浸在任小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反转天能中。

《催眠大师》这样的烧脑影片不仅对观众智商提出了考验,对演员演技也是一种挑战。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一所老式洋房中,一个封闭的房间,一间气氛诡谲的卫生间,一面缀满可怖气息的镜子,一个不大的沙发,一张摆满各种杂物的书桌,一颗来回闪现滚动的弹珠,一个诺大的挂钟然后是衣着造型都未曾改变的徐瑞宁、任小妍。徐峥、莫文蔚你来我往的龙凤斗既发生在两人的有声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交锋与破绽中,更融合在徐瑞宁、任小妍对若干细节、道具的掌控中。思沉、静默、假装被催眠、刚柔相济的反转,徐瑞宁、任小妍角色间的寸尺相煎,徐峥、莫文蔚演技上的无形胜有形,都让这场催眠鏖战上演得心惊肉跳。

作为典型的烧脑电影,《催眠大师》中徐峥与莫文蔚的龙凤戏斗过程也是燃烧观众脑细胞的曼妙过程。双方在银幕上互催互眠,从入梦解梦破梦到再入梦解梦破梦的往复循环,直至真相浮出水面,阴霾消弭于心魂。银幕外,观众则热议着片中梦境的层级,徐莫智商孰高孰低,反转的合理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等等等。这不禁让我想起曾掀起现象级热潮的《盗梦空间》,那时那刻,多少影迷因看懂看不懂看到几层梦境而争得面红耳赤,又有多少影迷为了看懂如何盗梦一次次走进影院。《催眠大师》或难比《盗梦空间》《穆兰赫道》《禁闭岛》等世界级的经典烧脑电影,但却也开启了国产烧脑电影的新天地,让脑烧族(烧脑电影发烧族)从此有了更多选择。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8)

事业有成的催眠大师徐瑞宁(徐峥饰)经营着一家私人心理诊所,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凭借高超的催眠手法治疗患者心理上的伤痕,堪称妙手回春。赚钱不说,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到哪儿都是专家,还在学校给学生讲课。不过好景不长,在老师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个自称有着阴阳眼的特殊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饰)。本来,徐瑞宁并不想看这个病人,因为妄想症并不是很难治疗的心理疾病。但架不住老师与同窗好友再三叮嘱他这个病人有古怪。一向喜欢挑战的徐瑞宁欣然接待了这个病人于是,一场医患之间催眠与反催眠的高智商烧脑大戏就此上演。

初看这部影片,很多人喜欢称之为中国版《盗梦空间》。因为影片中的催眠和盗梦一样都是在人的脑子里得到信息,并植入意识。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催眠大师》显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和阳春白雪,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下里巴人。作为一部类型片,它更像的应该是小品王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表演过的一个小品:《心病》。区别只不过是赵本山用的是话疗而徐峥用的是催眠罢了。过程略有不同,但结局大同小异:病人的病未必真的根治,但大夫却实实在在的是犯了心病。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确每个人都有病。

按照赵本山的说法就是我还在这巴巴给人看病呢,你说我咋摊上这么个事儿啊?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毫不例外都看得到别人有病,却总忽略自己也有一样的病。

作为病人,任小妍很难被催眠。但是面对徐瑞宁这样的催眠大师,任小妍躲得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不断掉进了徐瑞宁所设置的各种圈套里。制与反制,医生和病人的这场斗法非常精彩。究竟是矛尖还是盾砺,电影里相信大家见仁见智。在这里我就不做剧透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催眠大师也是一个人,自然也会面对同样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所以催眠师自然也会有和病人一样的病症。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也可能是给自己疗伤的一个过程。在影片的最后,剧情骤然翻转,这样的设置虽然意外,但从逻辑上又何尝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呢?

就算在盗梦中,莱昂纳多尚且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又何况作为催眠师的徐瑞宁呢?最后,必须要赞一下影片的剪辑和音响,因为有类似盗梦空间一样的情节,所以影片中的场景亦幻亦真,影片的剪辑把这些画面交待和呈现的特别清晰,实属难能可贵。再加上震撼的音效音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这部电影都可以说是做到了最好,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对于国产类型片来说,已经算是极致了。

在这个大家都有病的年代,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麻药。让我们懂得所谓幸福,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多做减法!至于这剂麻药会不会有一点能麻到你,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影院体验这场疗伤之旅了。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9)

相较而言,影版《催眠大师》的戏剧性、节奏感以及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性都强于小说,并且影版《催眠大师》通过对场景、人物造型的塑造更加强烈的烘托出作品所想要展现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而小说则在人物形象塑造的细腻程度、情节的丰满性上比影版《催眠大师》更胜一筹。

事实上,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取舍。

例如小说《催眠大师》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的丰满,为了丰满人物形象,小说将沈立的形象拓展开来,详细的介绍了沈立的爱好与她的秘密,从而印证了小说主线的一些细节。

而在电影中,沈立自身的形象并不丰满,仅仅作为线索人物以推进故事主线的发展。

这便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了,毕竟,一部影片时长有限,很难像小说一样塑造群像,而只能将观众的视点集中于主要角色上。

此外,小说《催眠大师》的整体节奏是缓于影版的,虽然两者之间的故事主线都仅仅集中于那个雨夜,但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推进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作者引入了许多徐瑞宁曾经的案例来佐证徐瑞宁的想法并丰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而影版则只展现了其中一个案例,从而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这也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之一。

并且,小说《催眠大师》穿插了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及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想法,从而深化了人物形象。但影视作品如果穿插了太多人物的内心戏则很容易显得拖沓,因此影版是通过角色的语言、动作甚至表情来表明人物角色的思想,但这也导致了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掉背后所隐含的内容。

虽然,在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是为了让作品能够更好地影视化,但是,改编一定要适当,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只借IP的热度而肆意改编内容,以致于作品面目全非。

因此,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有利有弊,但只要改编时尊重原著,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也不失为一个促进文学作品的宣传的良好手段。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10)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着部电影:

1、为什么心理医生徐瑞宁不能治疗好自己的创伤?

2、顾洁如何帮助徐瑞宁治疗心理问题?

从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徐瑞宁一方面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却严重的自残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裂人格呢?这个要从他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来说,他的创伤事件就是自己酒后驾车出了事故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和朋友,但问题是亲人和朋友死了,自己却活了下来,对此,他感到深深的自罪。别人安慰他说:这不是你的错。这让他更加感觉就是自己的错。别人说:你已经尽力了!他自己却知道自己并没有尽力!而这件创伤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从徐瑞宁的意识中淡忘了,但是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当中。科普一下,什么是压抑。压抑最早被弗洛伊德提出来,是防御机制的最常用的一个。当某件事或情感不被当事人所意识接受的时候就会被压抑进潜意识,但并不意味着事件的消失,而是被暂时的储存,当被激活的时候就会重新跳出来。徐瑞宁表现在现实中的症状就是:恐水、自残这些分裂的人格。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怕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怕黑。所以我们看到徐瑞宁一方面表现的优秀而自信,另一方面却有严重的分裂症状。徐瑞宁不能够原谅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所以内心情感一直被压抑着,活在自责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没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第二个问题:顾洁如何治疗徐瑞宁,如电影所说,徐本身是一位

优秀的催眠师,对各类催眠疗法了如指掌,采用常规催眠对他是无效的。那么怎么办?方教授最后的解释很到位。先不断地打击他的自信心,在他最薄弱的时候将其催眠。我们看这个局是怎么来设置的。

首先,方教授告诉他这个病患有阴阳眼,增加了一些神秘,之后打电话给沈立,她也警告徐最好不要接这个案例,但是这更加增加了徐的治疗欲望:我不允许自己的病患进去跟出来是一个样的!而顾洁则抛出了几个超自然的故事,而使用的方法就是:暗喻。第一个玻璃弹珠的故事暗喻的是死亡,葬礼。第二个肇事司机的故事暗喻的是:车祸、生日(3月3号),车牌。看似徐瑞宁在通过不断的科学解释来反驳,其实也是顾洁在不断地植入信息的过程。当时机成熟,徐准备催眠任小妍的时候,任小妍为了不被真正的催眠暴露身份,于是采用了牙签来刺激自己回到意识中。醒来后说了一句:一片大水池!这是个反催眠,在催眠状态下的徐也处在注意力集中地情境中,所以被任小妍轻易催眠。

催眠大师观后感(篇11)

这是一部不会后悔到影院买票去看的影片。

如果说《盗梦空间》是凭借化学液体来进行梦层的建立,造梦者和被入侵的人都在梦中,那这部《催眠大师》就是清醒催眠,在彻夜未眠中进行的一系列的物理催眠,使其进入自己建立的“宫殿”中,造景的人是清醒的,而主人会在造的景中发现本我,潜意识中会出现那些困扰着自己的东西,有可能推开一扇门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而这部影片是催眠和反催眠,小妍既要被瑞宁催眠又要为他治疗,必须另一根竹签及外部力量来使自己不要被彻底催眠,或是被另外一人带出梦境,这种亦幻亦真也许就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巧妙的利用人们对催眠的好奇心,应发了观者的兴趣,神秘感依然很浓。

从影片那个阁楼小场景中的每一块儿地板砖的纹路,每一个道具的摆放在细节上导演都是很重视的,都是有所思考的。像沙漏和钟表,不仅代表着时间这也是为第一次被催眠的时候做的铺垫,拆信刀等利器也是对他有自残行为的病态暗示,利用怀表、烟、水杯等催眠手法来进行催眠使对方进入被催眠的`状态,从而在无意识里找出在这种状态的原因。“看到这些不是有目的就是有原因的”,问题不在于看到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看到,逐渐发掘出那一个点。还有我们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小妍在不停的揉指头,这个动作是导演让我们注意到的。以及一开始就感觉秘书的不正常,预示着这也许就是他们为瑞宁所设计下的圈套,但是这个演员表演的有些过于体现这个了,反而显得有些过。

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有用到许多心思,不论是仰拍还是俯拍,我们都会感觉到镜头的局限以及画面的压抑,他们是处于一个封闭、压抑的阁楼中,说明了他们自身都是有需要治愈的心灵创伤。在音效上也是很霸气的,3D全景声,同样作为观众的我也沉浸在了里面,就像是在电影中看电影一样,水声、钟声、高跟鞋的声音、小孩子们打闹的声音,还有弹珠滚动的声音,着实惊到了,这些顾洁编造的谎言中,瑞宁从中挖出了顾洁的心中真实的一面。以及里面的房间里下雨这场戏,很有特色。

在阁楼顶端的方教授,我觉得她才是催眠大师中最骨灰级的人物,利用催眠可以从在被别人催眠所创造的梦境中把被催眠者拉回现实,只有她才会想到让顾洁这样的与瑞宁同时失去深爱的人的催眠师来治疗,虽然有些残酷,但是为了依然活在世界上的人,早逝的那些人更希望他可以好好活下去,毕竟“没有人可以原谅你,除了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当进入深层睡眠时都会做梦,而在被催眠后,则会在梦中,被催眠师所控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那座宫殿,它不华丽、不丰满、也许还会有恐惧、因为当我们面对问题要解决问题时,不得不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很不愿面对的事情,而在宫殿中的其中一间小房子里也许就会有问题的所在,也许我们走上去推开门,就可以发现它们,只有知道问题所在,在那座宫殿里才能解决困惑,从而在清醒后的现实生活中疑问才会迎刃而解,都说人最难认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催眠师的作用也许就是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是谁吧。

《催眠大师》观后感之四


观赏一部影片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的世界可能不是一样的,但好作品会让我们找到我们的相似之处,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欣赏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如何在写作品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催眠大师》观后感之四”,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徐瑞林(徐峥饰)正打算结束一天的诊疗时,发现当日还有一位患者任小妍(莫文蔚饰)在等候着他。阴阳眼是缠绕着任小妍的魔咒,她所说的故事似是而非,但并不能说服自负的心理医生。诊疗的过程中,破绽、线索、幕后黑手在记忆深处被挖掘重组。自以为在催眠时,却陷入更深层的循环中。徐瑞林倒下的那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谁才是真正的“病人”。

这是个讲述救赎的故事。一生有很多遗憾和后悔,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片记忆,可能会沉淀成心头利刃上面压下来的大石块。

徐瑞林是完美主义者,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灾难时慌乱了,求生了,放弃了。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那种背叛,是对爱人和挚友无法同生共死奋力一搏的遗憾。从沉下去的汽车里游出的那刻,他看见明明还有一线生机的爱人手指微动,却还是毅然地游了出来。良心、爱心、信心这些准则让他从自责到自残。

"不能被原谅”,就是压在徐瑞林心中的那条诅咒。

原谅,就心理而言是一种对现实的认可,是将拧巴是事情理顺。

当现实在记忆中还原,人才能活在一个顺理成章的环境里。这里的“现实”是被大众认可的现实,不针对“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这种现实。不能接受现实的情况,是人对潜意识的否定。记忆能够被篡改,意识会发生扭曲。当这些在哪里出现错误的时候,终一瞬,你会突然发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此,当徐瑞林认识到自己的爱人挚友再也回不来了,他是真的爱他们,他们“会”原谅自己的时候。他寻求救赎的本能,让自己选择了相信这一切。纠结爱人和挚友是否会真的原谅徐瑞林的失误?我们无从问起,真相也永远没有真相。这种原谅,并不是徐瑞林寻找到他人的谅解。而是他最终,自己愿意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看到这一点曙光,才有了本文开头的第二个答案。在徐、任之间,究竟是谁最开始实施催眠。答案是他们的老师。

徐瑞林的失误,不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这场事故中丧生。求得任小妍的原谅,让任对其进行治疗是成功关键的地方。为了在催眠中不被发现,任小妍在最开始就已经被他们的老师实施过一次催眠,一旦触发到可能泄露此次治疗的节点,她就会清醒过来。

鬼片在此划上句号走向科学人性的康庄大道。

任小妍最后说了这句:没有人能原谅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原谅自己。

确实,你犯了错,别人不原谅你是本分。

人之所以为人,是在心底给自己保留了一线生机。唯一能原谅你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放弃最后的救赎,就是无尽的深渊。

催眠大师观后感9篇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在观看影片时,您一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能将共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观后感存在的意义。撰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内涵的了解,那么如何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观后感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催眠大师观后感》,欢迎你的品鉴!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1

这是一部不会后悔到影院买票去看的影片。

如果说《盗梦空间》是凭借化学液体来进行梦层的建立,造梦者和被入侵的人都在梦中,那这部《催眠大师》就是清醒催眠,在彻夜未眠中进行的一系列的物理催眠,使其进入自己建立的“宫殿”中,造景的人是清醒的,而主人会在造的景中发现本我,潜意识中会出现那些困扰着自己的东西,有可能推开一扇门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而这部影片是催眠和反催眠,小妍既要被瑞宁催眠又要为他治疗,必须另一根竹签及外部力量来使自己不要被彻底催眠,或是被另外一人带出梦境,这种亦幻亦真也许就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巧妙的利用人们对催眠的好奇心,应发了观者的兴趣,神秘感依然很浓。

从影片那个阁楼小场景中的每一块儿地板砖的纹路,每一个道具的摆放在细节上导演都是很重视的,都是有所思考的。像沙漏和钟表,不仅代表着时间这也是为第一次被催眠的时候做的铺垫,拆信刀等利器也是对他有自残行为的病态暗示,利用怀表、烟、水杯等催眠手法来进行催眠使对方进入被催眠的`状态,从而在无意识里找出在这种状态的原因。“看到这些不是有目的就是有原因的”,问题不在于看到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看到,逐渐发掘出那一个点。还有我们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小妍在不停的揉指头,这个动作是导演让我们注意到的。以及一开始就感觉秘书的不正常,预示着这也许就是他们为瑞宁所设计下的圈套,但是这个演员表演的有些过于体现这个了,反而显得有些过。

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有用到许多心思,不论是仰拍还是俯拍,我们都会感觉到镜头的局限以及画面的压抑,他们是处于一个封闭、压抑的阁楼中,说明了他们自身都是有需要治愈的心灵创伤。在音效上也是很霸气的,3D全景声,同样作为观众的我也沉浸在了里面,就像是在电影中看电影一样,水声、钟声、高跟鞋的声音、小孩子们打闹的声音,还有弹珠滚动的声音,着实惊到了,这些顾洁编造的谎言中,瑞宁从中挖出了顾洁的心中真实的一面。以及里面的房间里下雨这场戏,很有特色。

在阁楼顶端的方教授,我觉得她才是催眠大师中最骨灰级的人物,利用催眠可以从在被别人催眠所创造的梦境中把被催眠者拉回现实,只有她才会想到让顾洁这样的与瑞宁同时失去深爱的人的催眠师来治疗,虽然有些残酷,但是为了依然活在世界上的人,早逝的那些人更希望他可以好好活下去,毕竟“没有人可以原谅你,除了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当进入深层睡眠时都会做梦,而在被催眠后,则会在梦中,被催眠师所控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那座宫殿,它不华丽、不丰满、也许还会有恐惧、因为当我们面对问题要解决问题时,不得不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很不愿面对的事情,而在宫殿中的其中一间小房子里也许就会有问题的所在,也许我们走上去推开门,就可以发现它们,只有知道问题所在,在那座宫殿里才能解决困惑,从而在清醒后的现实生活中疑问才会迎刃而解,都说人最难认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催眠师的作用也许就是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是谁吧。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2

事业有成的催眠大师徐瑞宁(徐峥饰)经营着一家私人心理诊所,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凭借高超的催眠手法治疗患者心理上的伤痕,堪称妙手回春。赚钱不说,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到哪儿都是专家,还在学校给学生讲课。不过好景不长,在老师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个自称有着阴阳眼的特殊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饰)。本来,徐瑞宁并不想看这个病人,因为妄想症并不是很难治疗的心理疾病。但架不住老师与同窗好友再三叮嘱他这个病人有古怪。一向喜欢挑战的徐瑞宁欣然接待了这个病人于是,一场医患之间催眠与反催眠的高智商烧脑大戏就此上演。

初看这部影片,很多人喜欢称之为中国版《盗梦空间》。因为影片中的催眠和盗梦一样都是在人的脑子里得到信息,并植入意识。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催眠大师》显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和阳春白雪,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下里巴人。作为一部类型片,它更像的应该是小品王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表演过的一个小品:《心病》。区别只不过是赵本山用的是话疗而徐峥用的是催眠罢了。过程略有不同,但结局大同小异:病人的病未必真的根治,但大夫却实实在在的是犯了心病。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确每个人都有病。

按照赵本山的说法就是我还在这巴巴给人看病呢,你说我咋摊上这么个事儿啊?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毫不例外都看得到别人有病,却总忽略自己也有一样的病。

作为病人,任小妍很难被催眠。但是面对徐瑞宁这样的催眠大师,任小妍躲得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不断掉进了徐瑞宁所设置的各种圈套里。制与反制,医生和病人的这场斗法非常精彩。究竟是矛尖还是盾砺,电影里相信大家见仁见智。在这里我就不做剧透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催眠大师也是一个人,自然也会面对同样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所以催眠师自然也会有和病人一样的病症。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也可能是给自己疗伤的一个过程。在影片的最后,剧情骤然翻转,这样的设置虽然意外,但从逻辑上又何尝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呢?

就算在盗梦中,莱昂纳多尚且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又何况作为催眠师的徐瑞宁呢?最后,必须要赞一下影片的剪辑和音响,因为有类似盗梦空间一样的情节,所以影片中的场景亦幻亦真,影片的剪辑把这些画面交待和呈现的特别清晰,实属难能可贵。再加上震撼的音效音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这部电影都可以说是做到了最好,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对于国产类型片来说,已经算是极致了。

在这个大家都有病的年代,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麻药。让我们懂得所谓幸福,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多做减法!至于这剂麻药会不会有一点能麻到你,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影院体验这场疗伤之旅了。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3

今天,合唱团的人要出去比赛,所以中午,陈老师的值班时间给我们看《催眠大师》,这个电影十分的好看(其实都是骗人的,我都没看多少,呃!原因我会在后面说-0-)。一开始,赵雅楠告诉我这个电影不恐怖,但是看着看着,觉得越来越恐怖了。开头,中间我都不敢看,最后才敢看。

讲了一个女主角心里有病,去找徐峥(男主角,一个心理医生,会催眠治疗)治病。但,其实这个女主角根本没有病,只是为了去为徐峥治病而已。从刚开始,这个女的一见到徐峥就将他催眠,徐峥根本没有发现,迷迷糊糊的在治疗女主角的时候反倒被他给治疗中。

最后,这个徐峥心里藏了很久的秘密终于被女主角解开。

知道现在上信息课,我上网查了一下,才发现催眠大师其实是个惊悚片,并非不恐怖片,但是也很恐怖,因为我看到和它相似类型的电影基本都是恐怖的!

这个电影吓死我了,吓尿我了,以后再也不看!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4

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网友: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那一面《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二十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段世界觉得心理学非常神秘,在心理学中又觉得催眠术最神奇,于是没少看这个方面的书,前后能看了二十多本,还都是大师的作品,都是名著。其中最多的是佛洛依德的,有十多本,然后是荣格的,阿德勒的,还有很多介绍研究他们理论的作品。可是说实话,真没看懂,看了那么多,也就是有一本佛洛依德的传记收获挺大,知道了弗洛伊德的成长过程。剩下的都如同浮云。三十多岁的时候喜欢心理学,看的都是国内当代最著名的心理咨询师们的作品,收获非常大,但是这些距离催眠术还是挺远,感觉催眠术还是很神奇。这本书开始还以为是论述催眠术的,看起来才知道原来是写艾瑞克森这个催眠师的,而且并没有论述他的事业,也没有介绍他的催眠理论和实践,和预期的并不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位催眠师的子女们写下的对父亲的回忆,有的多有的很少,还有艾瑞克森本人的日记,和一部著作,最后一个部分是同事们的回忆。这里面只有那部“各种意识状态的本质和特征”这部分多少和催眠术有点关系,剩下的就都是在讲述这个催眠师本人。其实这本书连传记都谈不上,儿女们对他的回忆,都集中在童年中,他们对他的事业并不了解,而作为一个催眠师,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催眠本身。这样看这本书真的有的让人感到失望。不过幸好书的第一部分,是他的大女儿的回忆,这部分写得还真不错,里面记录了艾瑞克森很多精辟的语言。比如:正努力破壳而出的小鸡,你不要去帮它太多。如果你那样做了,这只小鸡就不能发展处能够冲破生命束缚的力量。世界上只有两种恐惧。一种是对老虎的恐惧。那是真正的恐惧!而所有其他的恐惧都来自你的内心。读了这本书让人感觉到做为艾瑞克森这样的心理大师,也同时在家人的眼中是一个好父亲,不过作为一个读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作为催眠师的那一个侧面……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5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着部电影:

1、为什么心理医生徐瑞宁不能治疗好自己的创伤?

2、顾洁如何帮助徐瑞宁治疗心理问题?

从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徐瑞宁一方面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却严重的自残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裂人格呢?这个要从他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来说,他的创伤事件就是自己酒后驾车出了事故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和朋友,但问题是亲人和朋友死了,自己却活了下来,对此,他感到深深的自罪。别人安慰他说:这不是你的错。这让他更加感觉就是自己的错。别人说:你已经尽力了!他自己却知道自己并没有尽力!而这件创伤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从徐瑞宁的意识中淡忘了,但是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当中。科普一下,什么是压抑。压抑最早被弗洛伊德提出来,是防御机制的最常用的一个。当某件事或情感不被当事人所意识接受的时候就会被压抑进潜意识,但并不意味着事件的消失,而是被暂时的储存,当被激活的时候就会重新跳出来。徐瑞宁表现在现实中的症状就是:恐水、自残这些分裂的人格。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怕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怕黑。所以我们看到徐瑞宁一方面表现的优秀而自信,另一方面却有严重的分裂症状。徐瑞宁不能够原谅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所以内心情感一直被压抑着,活在自责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没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第二个问题:顾洁如何治疗徐瑞宁,如电影所说,徐本身是一位

优秀的催眠师,对各类催眠疗法了如指掌,采用常规催眠对他是无效的。那么怎么办?方教授最后的解释很到位。先不断地打击他的自信心,在他最薄弱的时候将其催眠。我们看这个局是怎么来设置的。

首先,方教授告诉他这个病患有阴阳眼,增加了一些神秘,之后打电话给沈立,她也警告徐最好不要接这个案例,但是这更加增加了徐的治疗欲望:我不允许自己的病患进去跟出来是一个样的!而顾洁则抛出了几个超自然的故事,而使用的方法就是:暗喻。第一个玻璃弹珠的故事暗喻的是死亡,葬礼。第二个肇事司机的故事暗喻的是:车祸、生日(3月3号),车牌。看似徐瑞宁在通过不断的科学解释来反驳,其实也是顾洁在不断地植入信息的过程。当时机成熟,徐准备催眠任小妍的时候,任小妍为了不被真正的催眠暴露身份,于是采用了牙签来刺激自己回到意识中。醒来后说了一句:一片大水池!这是个反催眠,在催眠状态下的徐也处在注意力集中地情境中,所以被任小妍轻易催眠。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6

该片还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剧情,本来是一桩车祸造成自己最爱的人和最好朋友的离世故事,但影片前半部分显然似乎在讲一个能够看见鬼的被父母遗弃女病人任小妍的故事,充满着惊悚和悬疑的紧张压抑氛围。其实则不然,催眠师徐瑞宁醉驾车祸酿成惨案,其中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徐瑞宁自责到自残的地步,家人和教授的关心促成了一套全新的催眠治疗方法诞生,那就是清醒催眠术,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于让徐瑞宁打开心扉,释放自我的郁闷心结。这其实是最给力的治愈,其中有亲情友情师徒之情弥漫着整部影片。

大部分戏都是徐瑞宁和任小妍在玩智斗,其中徐瑞宁有着被催眠的唐突桥段,但到了影片后半部分也自然疑团被揭开。所以说这部戏其实非常考验徐峥和莫文蔚的演技,徐峥近几年才情爆发,先是一部导演兼主演的爆笑喜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近13亿元的高票房打破国产影片的历史纪录,继之后来又主演了同样令人非常争议黑色风格的《无人区》,其演技的可塑性让人刮目相看,如今以监制和主演的身份又参与到《催眠大师》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更是呈现多面复杂性,其实徐瑞宁这个角色很难掌控,但经过徐峥的诠释,让人一目了然,并没有感受到演的痕迹,让人窃以为一切似乎都是真实的发生。

对任小妍的怀疑到自我心扉的打开都有较为贴切吻合的不错表现。当然莫文蔚也是华语圈多栖女艺人,其生动自然的演技几乎让人信以为真。这个角色同样很复杂,作为失去最爱男友的任小妍(其实真名叫顾洁)她同样对徐瑞宁怀有不可原谅的憎恨情绪,但她为了拯救病入膏肓的徐瑞宁,甘愿治疗徐瑞宁,其实在内心已经原谅了徐瑞宁,所以矛盾复杂的情感同样被调度得游刃有余,看来导演和监制没少努力。

该片让人很赞的就是叙事方法的突破和创新,还有徐峥和莫文蔚大飙演技,以及剧情充满悬疑惊悚的张力,让人难以忘却。回眸近几年的华语圈几乎很难有如此上佳之作的出现,虽然《白日焰火》在剧情上同样可圈可点,但其似乎更多文艺范,少了这种依靠精湛的叙事方法深深打动观众的剧情片。

而同样有催眠情节的韩国影片《老男孩》,其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及伦理道德上的暴虐噱头让人难以忘怀,而《催眠大师》虽然不是很文艺范,但在惊悚气氛的烘托以及自我救赎上的人文关怀赋予更多内涵,让人感受到一个自幼失去家庭女性内心的纠结和一手错失最爱的女朋友和好友的那种不肯原谅自己的内心自责和沉浮,让人深感现代人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当然该片主打的噱头依然是催眠术,但影片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深挖催眠治疗术的不同类别,借以催生观众的烧脑冒险心理,从而达到对影片的深深迷恋。

其实影片有个小纰漏的问题,那就是徐瑞宁是醉驾造成两条人命的丧失,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徐瑞宁至少应该像高晓松一样蹲上半年牢,但影片并没有触及到这类事件,按照一部影片的精良打造,我想这个众人皆知的疏忽是不应该被埋没的。影片的年代不详,是不是可以这么蒙混过关吗?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7

相较而言,影版《催眠大师》的戏剧性、节奏感以及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性都强于小说,并且影版《催眠大师》通过对场景、人物造型的塑造更加强烈的烘托出作品所想要展现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而小说则在人物形象塑造的细腻程度、情节的丰满性上比影版《催眠大师》更胜一筹。

事实上,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取舍。

例如小说《催眠大师》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的丰满,为了丰满人物形象,小说将沈立的形象拓展开来,详细的介绍了沈立的爱好与她的秘密,从而印证了小说主线的一些细节。

而在电影中,沈立自身的形象并不丰满,仅仅作为线索人物以推进故事主线的发展。

这便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了,毕竟,一部影片时长有限,很难像小说一样塑造群像,而只能将观众的视点集中于主要角色上。

此外,小说《催眠大师》的整体节奏是缓于影版的,虽然两者之间的故事主线都仅仅集中于那个雨夜,但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推进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作者引入了许多徐瑞宁曾经的案例来佐证徐瑞宁的想法并丰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而影版则只展现了其中一个案例,从而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这也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之一。

并且,小说《催眠大师》穿插了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及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想法,从而深化了人物形象。但影视作品如果穿插了太多人物的内心戏则很容易显得拖沓,因此影版是通过角色的语言、动作甚至表情来表明人物角色的思想,但这也导致了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掉背后所隐含的内容。

虽然,在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过程中所做的取舍是为了让作品能够更好地影视化,但是,改编一定要适当,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只借IP的热度而肆意改编内容,以致于作品面目全非。

因此,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有利有弊,但只要改编时尊重原著,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也不失为一个促进文学作品的宣传的良好手段。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8

随着电影《催眠大师》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催眠。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并且做了艺术的夸张,很多观众迷惑,怀疑,不解,同时对催眠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在这里心理专家将带你一起揭开催眠神秘的面纱。

在《催眠大师》热映后,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尝试催眠,到底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催眠呢?以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每天都活在催眠中,自我催眠或者别人的催眠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所以,当然每个人都可以做催眠或自我催眠。有时候催眠中会引发一些深层的情绪,只要让这些原本深藏在潜意识中的情绪发泄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身心已经有异常状态,例如长期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失眠、恐惧,或者已经检查出有身心疾病者,建议在运用催眠帮助入眠及放松的同时,应同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以达到最好效果。也可以避免一旦进入深度催眠后引发深层情绪,为自己带来无谓的困扰。

影片《催眠大师》一开始就将人引入一种玄幻的感觉,很多人会问催眠真的可以让人回到过去吗?在催眠过程中真的会忘记咨询师的身份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催眠当中有一个深度测试,在深度测试当中第五级和第六级可以称为正向幻觉跟负向幻觉,这个时候被催眠者是能够暂时忘记治疗师的身份的。

很多人会问催眠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如影片中徐铮在授课时所讲的那样,凡是一个人在专注之下他要达成某一个目标,那就是催眠。所以不管他是否闭上眼睛。如同我们说的看电视时,电视中的广告会不知不觉从我们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和感知神经进入到我们的内心,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

催眠大师观后感 篇9

徐瑞宁是徐峥比较擅长出演的角色,无论是《泰囧》中的徐朗,还是《无人区》里的潘肖,自信、自大、自满从未消失过,而且,和前两个角色一样,瑞宁也为自己的傲娇自负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相比徐朗、潘肖,瑞宁的膨胀尤为兴盛,这也加剧了他与任小妍龙凤斗的精彩程度。在拿捏、揣度徐瑞宁这个角色时,徐峥一如既往的搞笑幽默,却又不时闪透着文艺、鬼魅气息,表演风格与影片调性有机呼应,相得益彰,让人大呼过瘾。

相比之下,性格、行为古怪的任小妍更招人魂魄。从剧情上讲,任小妍与徐瑞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龙凤斗戏,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得几乎要令人摒住呼吸;从角色设计上讲,任小妍的凄惨悲楚童年,以及坎坷情感经历也更易收获同情;面对这么一个抢戏抓戏的重要角色,莫文蔚尽显演技,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哀一乐、一悲一喜都让人忘记了她的标志性大长腿,而深深沉浸在任小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反转天能中。

《催眠大师》这样的烧脑影片不仅对观众智商提出了考验,对演员演技也是一种挑战。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一所老式洋房中,一个封闭的房间,一间气氛诡谲的卫生间,一面缀满可怖气息的镜子,一个不大的沙发,一张摆满各种杂物的书桌,一颗来回闪现滚动的弹珠,一个诺大的挂钟然后是衣着造型都未曾改变的徐瑞宁、任小妍。徐峥、莫文蔚你来我往的龙凤斗既发生在两人的有声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交锋与破绽中,更融合在徐瑞宁、任小妍对若干细节、道具的掌控中。思沉、静默、假装被催眠、刚柔相济的反转,徐瑞宁、任小妍角色间的寸尺相煎,徐峥、莫文蔚演技上的无形胜有形,都让这场催眠鏖战上演得心惊肉跳。

作为典型的烧脑电影,《催眠大师》中徐峥与莫文蔚的龙凤戏斗过程也是燃烧观众脑细胞的曼妙过程。双方在银幕上互催互眠,从入梦解梦破梦到再入梦解梦破梦的往复循环,直至真相浮出水面,阴霾消弭于心魂。银幕外,观众则热议着片中梦境的层级,徐莫智商孰高孰低,反转的合理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等等等。这不禁让我想起曾掀起现象级热潮的《盗梦空间》,那时那刻,多少影迷因看懂看不懂看到几层梦境而争得面红耳赤,又有多少影迷为了看懂如何盗梦一次次走进影院。《催眠大师》或难比《盗梦空间》《穆兰赫道》《禁闭岛》等世界级的经典烧脑电影,但却也开启了国产烧脑电影的新天地,让脑烧族(烧脑电影发烧族)从此有了更多选择。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催眠大师影评》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宗月大师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