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覆车之鉴观后感。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覆车之鉴观后感,带给大家。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覆车之鉴观后感(一)

严守"安全关"《覆车之鉴》警示片观后感

王晓光

为了更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运行车间于6月28日特别召开以观看"覆车之鉴"系列警示纪录片为主题的安全学习活动。虽然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公司都会组织观看警示片,并开展一系列安全活动,但每次我的心总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在伤感悲痛之余,吸取事故教训,为我们的安全生产敲响警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故成了除疾病、战争以外吞噬人们生命、掠夺人们健康的最可怕的敌人。而《覆车之鉴》这是一部关于安全事故的纪录片,片中的校车撞车事故、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哈尔滨天虹火灾塌方事故、黑龙江粮储局储粮堆着火事故;那一幅幅触目惊心、血淋淋的悲惨画面,看着事故中遇难家属那撕心裂肺的痛哭,看着孩子那可怜无助的眼神,看着消防官兵被火灾吞没的身影,看着成千吨的粮食于大火中付之一炬。仅仅是一个瞬间便有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嘎然而止,成百的家庭跌入再也没有幸福可感的深渊可这些颇有代表性的悲痛场景,却只是千千万万个惨烈事故的缩影,这些惨烈的事故教训依然没有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

看着这样的画面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烈的呼吁安全的重要却又总会不放在心上?就是因为安全的话题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人们总会习惯性的想着,不会有事继而为了一点点省工省事,少戴一个安全帽,少系一条安全带,少作一个危险点分析,殊不知这却一步一步在蚕食我们的安全系数,直到趋近为零!

对于发电厂这个特殊行业来说,安全永远是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在工作中,无论是谁都不要图省事,走捷径,更不能违规操作。往往就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疏忽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

只有真正的把所有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家齐心协力,绷紧安全这根弦,才会万无一失,而不是去靠着运气去做事。安全不是我们每天早上在班里三交时喊口号就可以了,要把安全意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三不伤害".如果这样,我相信,我们会做到"零事故。零伤亡"的!

影片落幕的那一刻,脑海里浮现出记录片开头的一段话:"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看完这部安全警示片让我更加真切,更加直观地感受安全的千钧之重,感受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什么都可以重来,唯有生命只给我们一次机会。

观《安全生产》宣教片有感(二)

徐琳

通过观看《安全生产》宣教片,我懂得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企事业安全生产防线不过关,或由于安全生产流程疏忽以及员工的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国家直接经济损失不计其数,甚至员工的宝贵生命也被无情的剥夺,究其原因,安全生产文化宣贯力度不够,企事业安全生产措施漏洞百出,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为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了让员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已刻不容缓。

安全是生产的基石,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永远的责任。片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煤矿瓦斯爆炸、煤矿水害、覆车之鉴,都用血淋淋的事实警示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安全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排查整治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细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组织全体员工通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预案管理,提高员工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安全理论修养,更使公司的安全生产步入轨道,员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企业文化得到传播和继承,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真正做到"安全有保证,平安每一天".

每个人都渴求幸福,每个家庭都期盼安宁,而事故魔爪可能将这些撕得四分五裂、惨不忍睹。安全是幸福的支点,让我们加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文化知识,在企业有序进行过程中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因为生命最可宝贵,生命最须珍贵。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警示教育片蝇贪之鉴观后感10篇


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始终守住自身的底线,不做违法违纪之事,不做社会的毒瘤、百姓的害虫!在观看了蝇贪之鉴后,大家有着很多的感慨,以下是最新警示教育片蝇贪之鉴观后感10篇,希望大家共同学习!

1

该片讲述了宜宾市某些村(社区)干部的腐败历程,让党员干部从身边的真实案例中明白违纪违法的危害,警醒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通过观看《蝇贪之鉴》警示教育片,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以片中的反面教材为鉴为镜,进一步加强法纪学习,提高法纪意识。时刻坚守廉政底线,保持清醒头脑,争做一名遵纪守法、清廉务实的好干部。

2

片中8名涉案人员现身说法,沉痛忏悔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汲取教训,增强法纪意识,严守纪律规矩。

片中讲述了对扶贫款项拔毛、民生工程揩油、集体资金侵吞的三个微腐败案例,是群众最深恶痛绝的蝇贪典型。作为基层纪检干部,必须坚定拍蝇的决心,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严厉惩治、绝不手软。

3

看完警示片,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村干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我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认真履职,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4

警示片中的村干部,没有守住本心,手上有了点权力,思想意识就发生了变化,一步一步走向堕落,最终沦为阶下囚。我作为村干部,一定要汲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为村上谋发展。

5

看完片子,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触目惊心,片中的村干部向惠民资金伸手,既毁了家庭又毁了自己!同时我也感到自己作为村纪检委员责任重大,如果当时多一双眼睛监督他们,关键时候有人及时提醒,我想这种情况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履职尽责,为村上三资保驾护航。

6

太可惜了,一念之差,就造成了荣与辱的天差地别。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将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纪为民的本分,始终做到正人先正己,在日常工作中带好头、作表率。

7

观看了《蝇贪之鉴》,切实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对基层贪腐惩处力度不断加大,党在基层队伍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提升。

8

片中的典型案例就是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微腐败损害群众利益,啃噬群众对党的信任,警示我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在工作中多为群众着想。

9

一是部职工要把收看专题片《蝇贪之鉴》作为一项正直学习任务,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

二是大家要自觉把讲廉洁奉公,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三是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以案为鉴,加强学习,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从细节入手,做到心不贪、手不长、欲不强,洁身自好,时时警惕。

10

些发生在基层身边的腐败案例令人触目惊心,而因为平时漠视学习而缺乏对违纪违法行为的警惕性,最终导致防线失守、锒铛入狱的例子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一定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常思蝇贪之害,勤抓学习教育,敬畏法纪权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拒绝侥幸心理,时刻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清廉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蝇贪之鉴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蝇贪之鉴》这部警示教育片是大家正在观看学习的,主要学习那些反面教材的事迹,做好自省和反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你观看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蝇贪之鉴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大家一起来看看。

1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看到片中村干部为了一己私利而做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事,真的很痛心,同时也是给我们执纪者一个警醒,说明我们对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还不够。下一步,我们更要持续加大惩处力度,教育干部守好廉,用好权,尽好责,为群众谋好利!

2

影片中的干部实在是要不得,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实在是寒了老百姓的心,也影响了我们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威信,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更应该履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前沿哨兵!

3

看了《蝇贪之鉴》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触目惊心,警示片中的村干部敢向惠农惠民资金伸手,可见他们的党性丧失有多严重,既毁家庭又毁了自己!如果当时有人及时提醒一下这些村干部,多一双眼睛监督他们,我想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同时我也感到自己作为村级纪检委员的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履职尽责。

4

《蝇贪之鉴》中的案例对我来说触动很大,都是讲和我一样的村干部,但他们没有守住本心,手上有了点权利,思想意识就发生了变化,一步一步走向了堕落,最终沦为阶下囚。我作为双柏村支部书记,今后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纪律法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禁得住诱惑,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为村上谋发展。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一):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

——索继军

根据市纪委统一部署,近日,我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该片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广电出版局联合录制,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通过连续观看,我对中国厚重博大的廉政文化史有了新的学习和认识,对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廉政意识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我认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是立身之本、干事之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一名忠诚履职、干净做事、勇于担当的合格公仆。

该片第三集《清浊之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展示了历史上清官和贪官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透过该片,我体会到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领导干部终生必修的课程,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源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通过观看该片,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的对立面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尚往来",但"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心变成坏事。现实生活中,不少官员就是在他人的感恩表达中模糊了廉与贪、清与浊的界限,甚至因为还不完的人情债而心生非分、滋长贪念。

那么当代中国,什么是清官、好官,什么是合格的人民公仆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标准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把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生生不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做人做事做官原则。

我认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句话"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使我更加认识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观看《鉴史问廉》,的确引人深思、让人清醒。我认为要达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守住党性修养和清正节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鉴史问廉观后感(二)

——薛青池

根据市纪委通知要求,我于1月9日至16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省纪委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仅看到《鉴史问廉》这四个字,就让我明白这部纪录片在讲什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涉及了很多古代的故事,引用了很多清官廉吏的诗词和大量的历史典故,展示了遍布全国的廉政文化楹联、匾额等等,也通过朝代更替和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廉吏和贪官对比,使我们从中得到教育。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13日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些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个人素质很高,但在亲情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大肆贪腐,或者为家属子女谋取经济利益,其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后悔莫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适应中央的反腐倡廉新常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守牢廉洁清正的底线,牢记党纪国法,秉公用权,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道德防线。要时刻心系百姓,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一步增强修身意识、服务意识,重点解决存在的"四风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入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清醒的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赋予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立共产主义的大志,成人民群众的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二、主动接受监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要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防腐拒变的典范,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赢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三、认真执行制度规定,切实强化规范意识

规范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切实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把作风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制度轨道。另一方面推动机关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在堵塞漏洞、预防廉政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强化法制意识,按制度办事、程序办事,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至上的特权。对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了韩英杰之流。要强化政策和程序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确保党的方针、路线能够正确实施。要严格科学的程序,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四、做到严格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关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我局的制度形成体系、体现刚性。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要求大家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带头不做,营造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要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和名利,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三要切实担负起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落实好"一岗双责",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四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起到表率作用,切实做到作风上严行、决策上慎行、生活上俭行,当好"一班"之长,做干部职工的表率。自觉发扬真抓实干、善做善成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推动我市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打造"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品牌,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触动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吸取教训,常存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守牢底线、廉洁自律。要认真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做到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鉴史问廉观后感(三)

——张进朝

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内涵深厚,立意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反腐贯穿着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的全过程。历朝历代在反腐败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

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恪守官德,做到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在党忧党,在党护党,从自身做起,做廉洁从政的模范。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

"读书思廉"应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只有勤奋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才能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一是深读史书与当代优秀文献。中国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廉洁清官,诸如于谦拒贿手书"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杜暹出使埋礼金"等故事,至今读来仍有新意;当代无论是"公仆本色、先锋楷模"的郑培民,还是"朝气、土气、正气"的牛玉儒,亦或是"铁骨丹心铸税魂"的张群,他们都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通过对这些先进事迹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在各种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成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二是细读党章与准则。每位党员同志都曾在党旗下紧握右拳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时时温习党章,时时以党章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意义现实而深远。只有熟读《廉政准则》等党内法规,才能从思想上提高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事判断能力,才能从行动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履职践行水平。三是常读警示与案例。 "常思贪欲之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已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正本色。

二、注重自律,身体力行,在工作中始终树立廉洁从政形象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思廉只是敲响了心中的"大钟",践廉才是真正走进了廉政的"殿堂".对党员干部而言,在扬弃贪欲杂念、完成灵魂净化的思廉过程中,不断践廉才算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成就业绩。从小事抓起,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一是擦亮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利益让人眼红眼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成名。现实社会中,正是有那么一小撮眼红眼馋而又掌握着实权之辈,在一次又一次的迷乱中迷失方向,被利有所求者的糖衣炮弹击中。作为一名出色的党政干部,唯有以事业为重,以信念支撑,方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认清方向,把好标尺,清而不乱。二是管好嘴巴。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是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是我党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然而,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觥筹交错,事业上带上了义气和酒气,工作中带上了面子和人情,廉洁从政在第一道防线上蚁穴丛生。三是禁锢欲手。俗话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大小领导,从手中有权的那一刻起,我们必须经受的考验便是各种利欲的诱惑,小至一张礼卡、一份纪念品,大至权钱美色交易,无不与这些腐败干部贪念强烈、伸手接受有关。纵观腐败者,由于平时不注重廉政思想的培养,而把权力当成是利益的化身,利用权力到处为自己捞好处,最终越陷越深,被金钱、美色所俘虏,却失去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也失去了自由。当他们身陷囹圄,才悔悟自己的行为,才懂得衡量自己的得失,但都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三、敢于较真,接受监督,在行为上始终保持廉洁从政作风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这一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敢于较真的精神,敢受监督的勇气。一是要敢于较真。对于手握实权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敢于较真的态度和作风尤为可贵和必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省委市委的实施意见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作上,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坚持贯彻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组织原则,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努力为主要领导分忧解忧。在纪律上,率先垂范,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经常教育亲属自尊、自重、自爱。在生活上,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力戒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二是要敢受监督。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喻为一面镜子,时时把魏征的谏言作为衡量自己言行过失与否的标准,成就了唐朝的太平盛世。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增强党性观念的重要举措。要强化党员意识,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好基层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同其他同志一道,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和帮助,带头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促进党风的进一步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始终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看后,引人深思,让人清醒。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治国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其中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是用情景再现和专家讲述相结合的手法把中国的兴衰史一览无遗的展现在国人面前。先从秦朝说起,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朝的亡国是因为修长城、修驰道、建骊山,老百姓徭役太重,不堪重负。秦始皇还集全国之力,用百姓血汗修筑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秦始皇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只传二世。
西晋王朝,从皇帝到大臣人人都在比阔斗富。在当时的西晋王朝,无论是石崇还是与他斗富的富豪,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官员。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拜金的政权之一。西晋文学家鲁褒在《钱神论》中辛辣的讥讽道,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西晋王朝迅速陷入整体性腐败和社会溃败之中还有另外的因素:政治上,它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用人只看门第,看血统,而不看才能,把做正事干实事的这些人当作俗官,浊流,被社会看不起。经济上,它施行占田制。所谓占田制就是当的官越大,经济利益就越大。所以,这样一个王朝,它不可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老百姓爱戴的明君,他对能臣廉吏爱戴有加,当一生清廉节俭的魏徵去世时,唐太宗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他感慨的讲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掉了一面镜子。唐太宗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格要求朝中的贵族和大臣,同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监察制度来预防贪污,皇帝率先垂范,官吏安守本分,贪腐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没有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安宁的时代,是一个和谐向上的时代,是一个贤臣辈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也是一个让现代的中国人怀念的时代。
唐玄宗在位期间,任命一位不学无术,却精通音乐的李林普做宰相,把朝中大事交给李林普掌管,从此沉溺享乐不理朝政。在李林普的掌控下,正直有才能的大臣遭到排斥,小人得到重用。在腐败的全面侵蚀下,各级官吏贪污受贿成风,唐帝国逐渐消亡。
北宋初年,国家百废待兴。那么北宋王朝是如何选贤任能再创盛世繁华的呢?北宋的官员都是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朝廷对于官员的婚丧、宴饮、车马、服饰、有着严格的限制,对违反者严加制裁,终身不得为官,对于贪污受贿的则处于极刑。宋真宗即位后,任用端庄持重、勤政廉洁的李沆做宰相,旋马家声的故事就出在李沆身上。在皇帝和贤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北宋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又一个盛世。但是,这个空前盛世的朝代是如何走向衰败的呢?宋徽宗,这是一位在书画方面造诣极高的皇帝,他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尊信道教,当上皇帝后,他开始在开封建一个供自己修道的园林艮岳。奸臣蔡京是他的宰相,朱勔为修艮岳运送奇花异石,赢得了皇帝的欢心,很快从一个平民晋升为节度使。朱勔的快速晋升掀起了一股采办花石的狂潮,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向皇帝进献花石。宋徽宗这种追求享乐,追求奢华、不顾民生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纵观历史,可以说,廉洁和腐败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任凭腐败现象蔓延。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毒瘤,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根除毒瘤。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

鉴史问廉观后感想


鉴史问廉观后感想(一):以廉为本 强修养 正作风 作表率

——刘廷福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史问廉》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揭示廉则兴、贪则衰的治国之道,弘扬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树立激浊扬清、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道德人格,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研究和借鉴历史的教科书。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重拳惩治腐败,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鉴史问廉》更加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给予我们更多的警示与告诫。

一、要以廉为本,轻名利,讲操守,提高自身修养

我国自古以来,各个阶层和各个朝代均高度注重以道德引导官员,提倡以德为先、以廉为本。当前,要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首要前提是"干部清正",党员干部要守住自己的节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怀修养之心,提高思想境界。我国历来有注重自省和个人修养的传统,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当前,党员干部要以"慎独"的精神要求自己,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砺,将党和人民以及社会长期形成的政治原则、道德律令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树浩然正气,扬昂扬锐气。

要怀淡泊之心,正确对待名利地位。不追求名利地位才能志趣高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才造就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职位升迁,甘于吃苦,不计得失,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以个人进退荣辱为怀。

要怀律己之心,抵制各种诱惑。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东汉时,杨震举荐的官员王密为报推举之恩,夜晚拜访杨震并奉上黄金,杨震连连拒绝。王密以为他怕人看见,有损名声,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把黄金扔给王密。在当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慎独慎行,择善而交,自觉清除和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二、要以廉为纲,重勤政,求实效,切实转变党风政风

宋代的吕祖谦在《官篇》中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里将"清廉"列为官德之首。可见,"廉"是为官从政者最起码的政治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党员干部要以廉为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转变党风政风。

要突出勤政爱民,心系群众。用心爱民,才会得民心。李世民崇尚"恭俭爱民",才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焦裕禄、孔繁森为民鞠躬尽瘁,才受到广大群众的深情爱戴。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脚踏实地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关切民之疾苦,体察民之忧患,排解民之急难,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突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民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结论。政府办公室承担着市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出台前的调研、参谋和决策部署的督促落实工作,直接影响政令畅通与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四大一高"战略的深入推进,要深入实际察实情,强化调研理清思路,为决策提供参考;要围绕决策督实事,善于协调抓督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提高效率讲质量,主动服务求实效,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

要突出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历史上,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人物公平正义、政治清廉,获得百姓赞誉。党员干部要牢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宗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工具。

三、要以廉为帜,重品行,作表率,引领良好社会风气

党风政风影响社会风气,党风政风清明则民风淳厚。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党员干部应该成为社会的"正能量之源",以正直清廉、施政以德、忠于职守为社会作出表率,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要带头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价值取向,必将走向衰亡,这是历史规律和社会真理。秦始皇千秋万代的帝国梦因"奢"至于二世,西晋在"斗富"成风中毁灭,南宋因搜刮民力建奢侈建筑"艮岳"而土崩瓦解。因此,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带头增强节俭意识,并把它体现在生活细节上,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杜绝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杜绝安逸享受、因奢入腐、损公肥私。党员干部带头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将蔚然成风。

要带头做恪守诚信的典范。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明理诚信、善做善成"的三门峡精神,把诚信的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自己的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珍惜诚信声誉,维护诚信形象,践行诚信美德,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促进诚信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和普遍自觉。

要带头塑造简约务实形象。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各项调研活动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真切的声音。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把时间精力用在攻坚克难,促进事业发展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简约务实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贡献力量。

鉴史问廉观后感想(二)

——刘小英

1月9日在央视记录频道播出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观看过后,我深刻感受到该片内涵深厚、立意高远,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在强力反腐的当下,此片更具现实意义,更能深入人心。

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次次受到震撼和警示。我们看到诸子百家对廉洁理念的阐述,既有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名言,也有老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样的警句;看到历代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如屈原、文天祥等舍生取义彪炳史册,如包拯、海瑞等刚正不阿流芳千古,如张养浩、孙嘉淦等勤政爱民令世人景仰。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建设。"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有些人地位变了,权力大了,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狠抓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这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不能坚守廉洁就会滑向腐败。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作为市直工委书记,要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中心水平。围绕"四大一高"战略和全市转型发展,落实好"进千村帮万户"活动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文明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及第五届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凝聚起党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鉴史问廉观后感想(三)

——谢贵强

看完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心潮难以平静。该片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构建政治新常态的的新形势下,此片的问世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观后沉思,让我想起了一句至理名言和一段伟人的对话。一句名言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该句名言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诗人托古讽今,集中地揭露了一些亡国之君因穷奢极欲而导致亡国灭身的历史现象;一段伟人的对话是毛主席和黄炎培的对话。1945年7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问黄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坦然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句至理名言和这段对话鲜明的告诉我们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出台两年来,我们党的党风有了很大的好转,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也有了较大转变。就质监部门而言,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质监系统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更加强化,群众观念更加牢固,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群众满意成为工作主流。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当前在作风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存在官本位思想,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官本位"意识的俘虏,背离了党性和党员宗旨,由此也衍生了种种不正常现象。二是工作浮躁,脱离群众。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做事情仅靠开会,发文件,做工作有布置,无检查,对上级的批示虚于应付,热衷于表面文章;这是与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相背离的。三是忙于会议应酬,忽视理论学习;四是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等。

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质监系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带头、上下配合、严肃执纪、群众监督"四个方面抓起,扬正气、树新风,打造一支作风严谨、勤廉双优的干部队伍。

一要领导带头,落实改进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改进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是表率。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也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模范行动带出来的,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标杆,形成自上而下改进作风建设的良好局面。一是带头执行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既是改进作风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也是实践者和推动者。领导干部执行制度不能搞特权化、特殊化,要从我做起、带动全员。二是带头落实措施。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们多回家、多看书、多上网、多运动,就能生活得很幸福、很充实。"总书记的话给我们带来一股新风,也提醒领导干部在工作上要做带头人,在生活上要做普通人,要以朴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带动企业内部良好风气的形成。三是带头树立形象。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了解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树立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要上下配合,营造改进作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离不开大家的配合,只有上下共同努力,以良好的风气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切实推进作风建设。一是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和系统内容制定的具体措施,是系统上下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要彻底刹住歪风邪气,做到上下同力同为,共同推进作风建设。二是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思想和行动上要与上级改进作风建设的统一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在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规定上做选择、搞变通。

三要严肃执纪,加大改进作风建设的监督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责、严肃执纪,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提供监督和保障。一是要坚持原则。纪检监察部门在对改进作风建设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要明确职责、坚持原则,不要流于形式、照顾面子、留有余地。二是要坚持经常。要把对改进作风建设的监督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好、抓实。针对容易出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督促整改、及时敲响警钟。三是要坚持倡廉。要加大倡廉力度,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否则时间长了就会酿成大错,造成不好的影响。

四要群众监督,形成改进作风建设的联动机制。群众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领导干部只有把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提高自律意识,切实改进作风建设。一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领导干部应养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经常听意见、查短板、纠不足,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二是群众要主动进行监督。广大群众要增强监督意识,发挥监督作用,勇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准确反映问题,对于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现象及时制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进作风建设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要防止一阵风。" 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所以要有韧劲、有长劲,要坚持不懈、常抓不懈,要继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使改进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相信,通过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一支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担得起重任的干部队伍,一定能为质监系统稳中求进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

相信《覆车之鉴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