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600字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生存还是毁灭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存还是毁灭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生存还是毁灭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在这一出充满悲情色彩的戏剧之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到底是应该默默地忍受苦难和生活的不公正苟且地活下去还是选择挺身而出反抗人世间无边的痛苦,通过斗争的方式将一切清扫,这哪一种是更加高贵的呢?这句话也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思考。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之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和一些痛苦的选择。在面对这些可以被称为挫折的事物的时候,当我们选择“生存”时我们只需默默地忍受这一切,读后感.

渐渐地习惯这一切,不停地向后退缩,我们将得到一个所谓安稳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也意味这我们的人生将一辈子碌碌无为,当面对挫折时的退缩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将失去奋勇拼搏的能力和勇气。或者我们可以选择“毁灭”: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你的生命。

它只需要你放弃你现有的安逸,付出迈向抗争的勇气,再付出面对失败和他人嘲讽时永不言败的耐心和自信。当付出这一些作为代价后,我们将得到的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片我们从未开垦和涉足过的新天地。也许选择“毁灭”后我们的人生仍旧平凡,但至少我们在面对自己和他人时可以自豪地说至少我曾经努力奋斗过,我的人生虽然平凡但绝不平庸。

在面对困境时,生存还是毁灭?获得哪一种人生,舍弃哪一些东西,选择权在于每个人自己。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书笔记600字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书笔记600字:

我读过几本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写苦难的,写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战争的苦难,她的书,读起来很疼。

也正是因为她对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她的书,我是不推荐阅读的,比如刚刚读完的这本书,《我还是想你,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几乎是心头好,怎么可能去换一个面饼,当你听到小女孩坚定地说;“妈妈,把我的布娃娃拿走,去换一个面饼吧,我太饿了。”

这种和平年代几乎不可能想象的荒唐交换,在战争来时,在饥饿来时,一切都有可能。当妈妈的,听到这种话,除了哭泣,读者除了无尽的悲伤,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情绪。

而在这本书里,这样的“恐怖”故事,一个接一个地上演:

有人听不了汽车的马达声,无轨电车来了,她会全身颤抖,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她一辈子;有人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倒在血泊里,而那些德国人用枪顶着孩子的脑袋,命令他们笑;德国人烧毁了整个村庄,有人只找到了一本算术练习题,他像读诗一样读这本练习题;一个被德国人打死的年轻女人,她的孩子还在吸吮着她的乳房,这个孩子没有哭泣。

孩子在松树下发现一个人的残余部分,没有手,没有脚,他还活着,他用力发出请求:打死我吧,孩子在集中营里,小女孩要写信给妈妈,而她的妈妈早已死去,她说:“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

战争给这些口述者的童年,披上了一生脱不下的恐怖外皮。

当我在银泰城里看着孩子们坐着小火车呜呜呜开过的时候,我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和平年代,在我们还拥有平时被无视的幸福时,更加努力活着,充满感激。作者:十一

王子复仇记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


王子复仇记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更是著名的悲剧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宫廷王朝的内部斗争一角,在权利面前,人性的扭曲和罪恶。读了这本书,更是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不能因为身外之物而去伤害自己的至亲,例如权利、金钱等等,这些会让我们变得面目狰狞。

哈姆雷特其实讲述的是王子复仇记的故事,丹麦王子在大学期间闻得父亲的死讯,赶回去奔丧,在一个月内,他的叔叔克劳狄斯即位并和自己的母亲结了婚,这一切让他感到惊诧和疑惑,紧接着卫士霍拉旭在站岗的时候听见了老国王喊冤的声音,并揭发了克劳狄斯谋杀篡位的事情。哈姆雷特决定复仇,却错误的杀死了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当他逃回丹麦时听见了恋人自杀的消息,而奥菲莉亚的哥哥提出要和哈姆雷特决斗。决斗中两人同时中了毒剑,而王子的母亲也因为误喝了他的叔叔准备的毒酒死亡,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叔叔克劳狄斯,并让朋友霍拉旭告知世人。

故事就结束了,很现任是个悲剧,哈姆雷的父母亲以及叔叔恋人都死了,让我们读起来不免感到情绪低沉,但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读后感.

在封建王朝里,像王子复仇记这样的故事一幕接着一幕,并不是稀奇,但人们仍然会因为权力和金钱而残害至亲,这是人性的扭曲。

我们要建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因为一些身外之物而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上演现实的悲剧。

哈姆雷特是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阅读,你一定会得到启发!

铭记历史_《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00字


铭记历史——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这篇课文让我异常悲痛,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讲的是圆明园从开始拥有用金碧辉煌的殿堂,有雕刻精美的亭台楼阁和各种奇珍异宝,直到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三园的故事。

当我看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着整个北京城……“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我无比悲愤,无比惋惜,心中好似燃烧起熊熊大火。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是多么的野蛮,他们犯下了滔天罪行,而这金碧辉煌但现已化为灰烬的圆明园就是铁证。

圆明园的毁灭同罗巴帝国的衰败是一样的。要不是那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乾整天无所事事,日渐荒淫无度,罗马帝国怎么会从一个国家变成一座小城呢?同样如此,那时的皇帝为了逃命,抛弃了北京城,为了保命,选择了最愚笨的方法——求和,从而让侵略者对我国虎视眈眈,让圆明园走向了毁灭,让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耻辱,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一个无法抹去的伤疤。

我们要时刻铭刻这段耻辱的历史;记住这血与泪的教训;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得演!作者:五年级李佳欣

《好色的哈姆雷特》读书笔记600字


《好色的哈姆雷特》读书笔记600字:

文/整天幻想。这本书厉害了,原以为是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正好想了解一下就拿回来,结果发现全然不是我以为的样子,而且“少儿不宜”,我是躲着女儿看完这本书的,哈哈……

它不是色情小说,只是它里面录入了大量的“色情”图片(这些图片其实很难被看到而且大多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一本研究“情色”的性学书,虽然语言浅显易懂不失诙谐,但论证科学逻辑严谨旁征博引,这也是书中会有这么多不易见到的插图的一个原因吧……

作者小白是书评家,写作者,据说是中国本土唯一可以和西方日本性学家分庭抗礼的人,他从陆灏的《万象》浮出水面,但深居简出,大众并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外文功底深厚,据说从未出过国,只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料,爱逛网上外国大学的数据室。

书中收录了13篇文章,从镜子在性里面起的作用、打屁股的示爱方式、莎士比亚“咸湿”的双关语,到画春宫的女人们,毕加索的色情画,巴黎春梦等等等等,作者将自己看过的资料打碎洗牌,融汇贯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性在历史中的旧时风貌。

好吧,举一个书中毕加索的例子,作者把毕加索一生的绘画创作,尤其是色情画的创作,和他一生的经历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番梳理,从他10岁画的第一幅公驴骑在母驴背上的速写,到年轻时和热梅娜偷情带给他的伤害,对新情人马德莱娜、费尔南德的失望,与玛丽·泰雷兹偷欢带来的柔情体验,一直到老去之后“牛头怪”的出现,“终其一生毕加索都为色情着迷”,“视欲望为人性的弱点”,“一面是无穷欲望,一面是深刻恐惧,两相逼迫,只好努力用画笔排解”,“对于毕加索,似乎色情就具备了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

喜欢《生存还是毁灭_哈姆雷特读后感6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圆明园毁灭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