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二十年后英文读后感 > 地图 > 二十年后英文读后感

二十年后英文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看过几本中外经典名著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拖拖沓沓的看完了这部长篇,比较《官场现形记》我觉得内容涉及的人物类型更多,描写更细致。而且因为是第一人称贯穿始终,更觉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穿插的故事,又有他的独立性,所以更加生动。

”九死一生“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表述上并没有太多的生死场面的描写,即使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然而,文中所涉及的很多人物多面临了生死抉择,可以说”九死一生“或是”死里逃生“。社会风气的糜烂,世道人心的险恶,让我读来不觉毛骨肃然。和《官场现形记》不同的是我们在本文中也看到了一丝清流,如继之对名利的淡泊、侣笙为民请命等人物,然而在整个社会的沉沦中显得孤独无助,继之破产了,侣笙也被罢官。

我们今天在提倡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我们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就是社会的价值观沦丧。贪污腐化成为社会的主流,男盗女娼成为公开的风尚,名利享乐成为人们的准求目标,崇洋媚外也是当时中国的流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没有过多去探究造成社会沦丧的根源,也没有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出路,直接揭开社会丑恶的面目和伤痛,让人们警醒。

作为平凡的人们怎么在社会洪流中生活,这也是作者所传递给我们的思考。首先是接收,接收社会现实,整个社会的怎么发展确实是自己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接收人情的冷暖,继之的帮扶和伯父的冷漠都是我们难于控制。读后感

·

其次是中庸,文章中的作者基本做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节中“。还有保持孝悌,作者千里寻堂弟也是被我们所敬重的。

读清末讽刺小说永远有现实意义,让我们看清楚人性美丑,让我们正视社会问题。写到这里,我接到了林清玄离世的消息,也看到了他的一篇短文关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要“但看一二,不看八九”,我们读清末讽刺小说,也来印看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来寻觅生活中的“一二”,忽略生活中的“八九”。作者:懒看闲书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读书之《激荡三十年》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激荡三十年》读后感800字:

文:安托森;《激荡三十年》,这个书名就让我以怀疑的目光试探性的读,尤其是前几个章节,我甚至在以看小说的心态在阅读,不料随着逐步的深入,我被一个一个的励志故事和结果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很久没有仔细阅读一本书了,这让我求知若渴,一口气就读完了,感触良多,竟一时无法用言语表达。细细琢磨几日,今作读后感一篇书写内心所获。

这三十年,其实是主政者(一个智慧集团)的计划方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又一批想在自由环境下发展的经营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过程,这是一个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过程。无数轰动一时的成功企业,短期内看似风生水起,政府的一项不起眼的政策,可以轻易将企业家们送入大狱。因此,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国家的发展计划为参考,必须考虑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利益。

1、案例一:天津大邱庄

一个农民企业家把一块盐碱地打造成华北第一村,却自恃功高,与当地政府交恶,最终的结果落得自杀而死!

2、案例二:步鑫生

步鑫生,一个成功的工厂管理者,将一个亏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变成纳税大户,在媒体的渲染下,俨然成为中国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改革成功的神话人物。他自己也是入戏太深,觉得自己就是神话,在不断地个人膨胀下,身败名裂成了他的必然结果!

3、案例三:唐万新

唐万新的德隆系,从一个照相馆起家,从第一次倒卖债券获利的小人物,几年时间,在全国大肆收购,包装上市,从中谋取暴利,最终却因为资金不足而非法集资,操纵证券价格获罪!

这些案例只是本书的沧海一粟,通过这么多故事我们发现:

1、企业的发展,环境很重要,包括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政府关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经营者,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时刻能认清自己,能看清时事。暴利绝不长久!

3、良好的资本运作,最终是以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实业为基础,比如红杉,软银。以资本炒作资本,最终只是泡沫!

严肃认真是鲁迅先生的一贯作风,他曾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说“作品写完后,至少看两遍”。毛泽东更是补充说,“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所以,只要还有时间,这本书还值得再读一遍,甚至更多遍,相信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想、新的收获。

变强很累,但不强更累——《二十几岁,没有十年》读后感


变强很累,但不强更累——《二十几岁,没有十年》读后感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是一本关于青春,梦想,爱情,人生的书籍。书中一篇篇文章,短小却励志,每每翻起来看,都如同一杯心灵鸡汤,给我注入更多正能量。

二十几岁,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个阶段。但这个阶段,有的人把自己的十年活出了精彩,过得充实而清晰;有的人却浑浑噩噩,过得迷茫而凌乱,恍恍惚惚间,十年过去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

该书的作者孙晴悦,与我年龄相仿,但她却有及其丰富的人生阅历。2010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2012年赴巴西,担任央视驻拉丁美洲中心站记者。专访过拉美多国政要,从事时政,财经,文化新闻报道。足迹遍布四分之三个地球,如今依旧在路上。从她细腻的文字,我感受到了她的生活过得是热血的、勇敢的,充实而有价值的,同样,在努力中,她也有孤单、无助和疲惫。但这样的人生,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活出了这个阶段最良好的状态,是如此的真实而精彩。”

我对比了我自己,大学毕业,择业,就业,前几年里确实过得特别迷茫。

刚开始工作时,一直觉得勤勤恳恳工作就好,每天埋头苦干,甚至可以说有点闭门造车。而我所处的环境下,其实有许许多多可以学习的资源,我都不能很好地去利用。年轻的我们,一直觉得以后的时间还很长,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我们恍然大悟,回首过往,发现错过太多的机会,错过了太多的人和事。而这本身就是对青春最大的不尊重。

我现在还一直很感谢引导我进入名师工作室的同事邓颖老师,是她告诉我需要更好地把握身边的学习资源,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她让我有机会认识到工作室里面来自各校的优秀的老师们,与他们学习,并一起成长。进到工作室中,遇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老师。当我羡慕他们丰富的学识、视野和阅历的同时,业发现了他们光环的背后付出的努力。但我知道,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不够努力的话,并没有意义。所以,我只能更加积极努力,才能变得更强。

我们不得不承认努力很累,但不努力更累。简单的说,当你想要评职时,发现没有课题,没有论文,没有班主任经验,看到别人拥有一堆的奖励和证书,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去争取。

所以,去变强,固然很累,但是不强会更累。只有变强了,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才能够在某一个时刻华丽转身,才能发现自己与原来的你有了不同。

分享里面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渴望的自由,不是要随时随地可以去旅游,不是要上班不受领导约束,而是在每一个我想要改变,想要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时候,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

作者: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坂田学校 蔡丽兰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800字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800字: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纵观近十年,确实如此。

最近有幸阅读了吴晓波先生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初看到这本书,我心中有两个疑惑,第一,激荡十年是哪十年?第二,水大鱼大又是什么意思?第一个疑惑在书的封面就得到了解答,激荡十年是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中国的发展。而水大是指中国的经济总量庞大,鱼大是指中国的公司体量规模大。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每一年的国际、国内的时事到企业的具体生存状况,用一种理性的角度娓娓道来。

2008年到2018年是我们所有人都切实生活过的十年,这十年,我从十岁到二十岁,经历了08年奥运会,10年世博会,16年G20峰会,国家的发展都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变化中。

2008年时,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张存折,是我上一年的压岁钱,那年银行一年定期利率为4.24左右,而现在银行一年定期平均利率为1.75。这是因为08年金融危机,政府为防止经济发展过热,提高了银行准备金率,而现在经济较低迷,政府要拉动经济发展。就拿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来说吧,2009年淘宝开始办双十一活动,到现在,9年的时间中,日成交额从0.5亿元,到2135亿元,翻了四千多倍。

这十年间众多的变化是我这短短的文字不能描述的。信息化革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但是同时,机会与挑战并存,发展和毁灭同行,过去所形成的经济道德的共识逐渐崩塌,而新的共识却仍未达成。

浪潮拍打浪潮,时代和时代在交集。

我们都在找风口,找发展的机会,但融合在一起的风,让我们很难发现改变什么时候已经发生。唯有阅历省今,通过阅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我明白了我们不过都是时代中的小鱼。然而,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未来,依然等待我们去创造。作者:虞斯淳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800字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800字:

花了几天时刻读完了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维特寻找自我直至崩溃的心路历程。在此书中,一个热情洋溢的少年维特,正因邂逅了一位已订婚的少女绿蒂,并对她一见钟情无力自拔,而陷入了感情煎熬的无底深渊。经过长期的挣扎,最后正因感到感情的无望,而走上自杀这条路,这个悲惨的结局,是多么令人惋惜与感伤!

在歌德笔下的维特,虽然拥有许多过人的天赋,在事业上有突出表现,但却不会安排自己的感情生活。他的过度多愁善感让自己的感性淹没了理性的决定力,而陷入意志消沉的境界,而无法开展亮丽的人生。最后,这脱缰的热情,由于没有受到了解与适当宣泄,而沦为为爱结束生命的杯具。

这种感情深处的美丽与哀愁,为何总是没有标准答案?

例如英国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洒脱;或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兵人关的蛮干,又何尝不是为了一个爱字。我想,很多杯具的产生,都是由于当事人以为人生只有是或不是两种抉择而已,如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事实上,人生应有很多第三条路能够选取。只是我们往往太执著,太死心眼了,而无法自在生活下去。

如XXX所言:花开自在。花就是花,不管我们从哪一个角度看它,不管我们用什么情绪看它,它依然是它,花开自在。或许,我们就应学习这种自在的人生哲学,那么许多生命中的困惑,将可迎刃而解。

可怜的维特,他用一曲死亡的葬歌成全了所有人的解脱。这样惨烈的感情,这样伟大的牺牲,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我坚信,维特那朝圣者灵魂,将伴着着他飞向那无所不能的上帝。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800字:

少年维特出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家庭,依靠父亲所留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的生活,但多情善感,在一次乡村独自旅行的时候,结识了当地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可谓一见钟情,均被对方的魅力所倾倒。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二人生活,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阿尔伯特很爱绿蒂,且似乎未曾发觉维特和自己未婚妻的感情,对待维特也相当热情。

维特见景象如此,心中矛盾痛苦,以为能以逃避解开。他下了很大的决心,回到了城市,在公使馆当起了办事员,可官场上却也处处遭受刁难,所幸结识了友善,令人尊重,和值得信任的C伯爵,在C伯爵组织的一次宴会上,维特受尽他人的冷落,嘲讽,这使其恼羞成怒,一气之下离开公职。

百转千回之后,他仍旧怀念着绿蒂,觉得她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属。维特回到当初的乡村,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绿蒂已和阿尔伯特结为夫妻,

善良的村民们也屡遭不幸,原本美好的一切被现实的洪水猛兽冲毁,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越拉越大,使维特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中。最终,在和绿蒂作完最后的诀别之后,维特用绿蒂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人生。

在我看来,整部作品所体现的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斗争,维特和绿蒂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在现实的伦理道德判断标准上,是应该批判的。因为如果我们抛开作者浪漫主义文字的渲染和蛊惑,就不难发现这两个真心相爱的人之中的绿蒂,是有夫之妇,而另外的维特却趁其丈夫不在家,从中插足,用现在的毒舌来吐槽,绿蒂只能算作是一个荡妇,而维特只能算是一个破坏他人家庭的小三。如果作者用此种世俗的判断标准和狭隘的没有穿透力的眼光来写该作品,那么该作品一定不能成为惊世之作。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二十年后英文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