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第56号教室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第56号教室读后感800字

第56号教室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最近,我认真品读了搁置已久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该书是由全美最好老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原以为不同的国度的教育理念相差较大,可是当我通读全书之后,不禁感慨教育是相通的!没错,就如尹建莉所说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我深深地被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激情所打动,他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心灵大为震撼。

雷夫老师所从教的小学是一个处于充满暴力和贫穷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并不好,面对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时,雷夫也曾感到疲倦沮丧,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当他经历了教室里的火之后,他勉励自己其实作为老师可以无视第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那些***倒灶事,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努力过了。于是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当今社会,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下决心的老师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年教师,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也慢慢的被燃烧殆尽。我想我们所缺乏的是牺牲的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如雷夫所言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成功无捷径。雷夫老师坚持成功无捷径多么利落而又有力的标语,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

品读书中对部分家最温暖感触很深,初为人师的我,曾一度以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与学习活动之中,要掌控课堂教学,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班里树立威信,但这样只会是学生因为怕挨骂,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而学习,也就磨灭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雷夫老师告诉我,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他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成为孩子的榜样。的确,身教确实重于言教,因为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或许这并不容易,但只有这样才能是孩子们成长为爱学习的天使。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仿佛是在与伟大的雷夫老师进行了一次思想的对话,我受益于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从书中寻找到了教育的捷径,而是因为我从中领悟到了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56号教室奇迹的出现是因为雷夫老师对教育事业永恒的激情!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




寒假有幸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这本书,并了解到书中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却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

这本书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梗概就是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办理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是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件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有一间非常不寻常的公立小学教室,叫做第56号教室。 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之子。这个班的老师叫雷夫。第56号教室,到底有什么奇迹?

奇迹一:

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格”的重要性。第56号教室的学生,知道何谓“道德六阶段”。同时也知道“人要忠于自己的原则”。道德六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要孩子们达到更好的境界是非常高标准的,但雷夫老师还是这么要求他们。

奇迹二:

从第56号教室离开的孩子,个个热爱“阅读”,且终身为自己的人生而读。在第56号教室里,是以“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和“流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奇迹三:

第56号教室的孩子“管理金钱”的技巧,比他们的父母还强。“管理金钱”是孩子终其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

奇迹四:

第56号教室的孩子知道“考试”只是理解的温度计,怎么读比读多少更重要。孩子们知道,一次没考好并不代表世界末日,这只代表着一件事情:他还不了解这个技巧。而雷夫老师很愿意在为他讲解一次。

奇迹五:

在56号教室的孩子,用“艺术”当课余爱好。雷夫老师强调“艺术”的基本真理,加入管弦乐团的孩子们不只学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单簧管,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沟通、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

雷夫老师创造的这些奇迹,有他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或许对我们的现在的教育教学现状有用。用书中的话作为启示

?把教室打造成孩子们躲避暴风雨的天堂。

?以信任取代恐惧

?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你就是榜样(身教重于言传)

?要尽最大努力把恐惧从你的课堂赶走,做到公正而又通情达理

?给孩子再多的奖赏也比不上我们用心的陪伴。教育无捷径,真相往往是朴实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吸引着我,让我走进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

在一所全美学生最多、教师最少、装备最差、秩序最乱且位于洛杉矶贫民区的学校,雷夫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感悟并积蓄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他强调“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并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我们要学会倾听:“给我一些真相”,抓住每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工作中要不断积蓄经验和超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教育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家长和社会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就要视学生如己出,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的用爱来教育我们的学生,不会再因为无知的冲动影响与学生沟通和引导的机会,经常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去想问题,用宽容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事情。这样,我们也会迎来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为学生营造一所如家般的避风港的同时学生的心里也肯定会有老师的一块地儿。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每位教者时刻要身正为范,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每位学生想要什么?是一时的分数还是一生的人格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同的国度对教育的解读也不尽相同。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者要坚信“没有害怕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行为偏差或成绩落后的学生,教者要不离不弃,多一份耐心和关心,在师生间搭建起彼此信任、互敬互爱的桥梁,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孩子,让学生有所收获:知识、技能或品德等各方面中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该算是好孩子,教者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赞许声中快乐的成长;不要小看比我们年龄小的孩子,要提供一个可以施展孩子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孩子带着自信走好每段人生路。无论何时,我们要谨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学生教者的舞台才会精彩,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思想和情操才是教育的方向。相信,雷夫是每位教者的一面镜子,尽管教育工作中没有同样的舞台却有着同样的目标:让孩子自食其力,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每位教者都应为这个神圣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和摸索。当然,在教育的道路上需要学生的陪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果实”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是我的人生目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000字


怎样教育孩子才算用心,才能创造奇迹?就从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开始吧。《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原来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

无论是教导学生或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观点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快捷方式。

你就是榜样

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如果你要孩子们信任你,就必须持续努力,付出关怀。对小事发飙,重要议题就得不到处理」的道理,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茁壮成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

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

我们是孩童的依靠,请给他们可靠的肩膀

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有担当,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一旦建立信任,如果发生所承诺的活动必须延后的特殊情况,孩子们反而特别能谅解。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

寻找第六阶段

信任的基础并非最终结果,也不是中期目标,它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

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

第一阶段的思考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已。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他们也做相同的事情来取悦老师,主要用在有魅力或受欢迎的老师身上。

为父母努力的念头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主修科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不过,至少他们曾经为取悦某人而努力过。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行为界线和期待.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要在教导他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不论是对孩童或是成人而言,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遭的人产生同理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那就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对于父母和师长而言,寻找用这种方式思考的人是饶富趣味的——一旦你开始注意,就会发现这种人并不少。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我了读美国小学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着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情难以平静,感觉雷夫老师是那么用心的爱着他的每一个孩子,那么陶醉于他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幸福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教育人”。同样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也向往那种“幸福”,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也发生“奇迹”……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孩子常常不做作业,我经常向学生发火,效果不佳。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我每次布置完作业,会把那几个不肯做作业的同学找过来,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明天一定能交一个整洁认真的作业给我,你们可以的。”效果果然不一样。曾经,我用怎样火气带给他们怎样的恐惧?现在,我能这样趋于平和,是因为我也终于明白,与其火冒三丈地学生发火,不如给与他们鼓励和信任。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身兼教师和父亲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改进当中,我会用自己过去的行为作为标准来衡量我的成功或失败,但从来不拿自己和另一个老师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与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比自己差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人自满。只有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动态公正的。自己战胜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总是在战胜“过去”,那么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我促进学生进步的一个方法。

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老师的学生那样,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体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体会

一、教育没有捷径,孩子信任我是最重要的,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一遍十遍不能起作用,一百遍甚至五百遍,一定能收获奇迹。

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依赖上的,需要老师放下尊严与价值。雷夫带的班教室序号56.这间不到40平米的房间,顶层有裂缝,如果碰上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会下小雨。教室里木制的椅子,有大大的裂缝。雷夫多次向学校反映这些问题,但得不到妥善处理。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环境,于是牺牲了还几个休息日,敲敲打打,修好了天花板裂缝和桌椅。他满心以为学生们会感激,但情形恰恰相反,没过几天,补好的桌椅又坏了,天花板因为孩子们不断用球撞击,又添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天晚上,雷夫正在为教不好一群顽劣的孩子黯然神伤,一部《红袜队的球》的电影启发了他。他想:怎样才能要求孩子们一夜之间改变呢?教育没有捷径,他要做得就是将这些年欠孩子们的一一补回来。雷夫开始反复修理被破坏的墙面和桌椅,往往孩子们头一天弄坏的东西,第二天就变好。两次,十次,五十次,有孩子终于苏醒了,开始爱惜东西并阻止其他孩子破坏。

有个孩子不想被雷夫征服,他故意砸烂椅子,并将破碎的木条丢弃在污水沟里。雷夫没有发火,没有指责,整整一天,他都没有吭声。等孩子们放学后,雷夫走到污水沟旁,从沟里捞起那些破碎的木条,清洗干净,重新组装。他的手不慎被钉子划破了,鲜血直流。猝然间,坚强的灵魂好像也被刺痛了,雷夫止不住流下了委屈的眼泪。此时,他压根就不知道,那个男孩子,正远远地偷看着他。第二天,男孩坐在雷夫修好的椅子上,竟然格外安静。雷夫笑了!

二、忘我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塑造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酒精灯的事件,雷夫忘我投入的帮助,点亮的不仅是一盏酒精灯,还有女孩对学校的信心。让这位右手有点残疾的女孩子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不放弃就有希望!

雷夫认为学会生活比考试重要。我们中国的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课堂,课堂的策略,教学的效果。而雷夫关注的是非正式教育,通过带孩子出游,看歌剧、看电影、看球赛等各种课外生活的场合,适时教育孩子懂得守时,懂得尊重别人,懂得推己及人,怀有仁爱之心。

品格远比学习成绩重要,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得高分重要这是雷夫告诉我们的,而在中国这个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要挤独木桥的国度,这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需要深入反思与品味的!

三、发现课堂的真正魅力:

不是表面的热闹和逗乐,而是来自对学生深度思考的激活和引发。让孩子们能够在各种失败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才是课堂教学最大的成功。

雷夫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他说他有这个感悟是来自于他的继女卡琳,这位美国医学博士、医学专家对他一节他自认为上得堪称完美的自然课的评价。这节课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学生对雷夫提出的各种关于细胞的问题都回答正确,他们不仅彬彬有礼而且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去了,有的还表示很喜欢自然课,将来要当医生和科学家。

然而他女儿对这节课的评价是:最糟糕的自然课!这里的孩子以后都不会当医生!卡琳说:孩子们上自然课应该放下书本,拿起实验器材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犹如阳光穿透乌云,雷夫豁然开朗了!从此他的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关注自己的表演是否精彩,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是否真正动脑,更重要的是他放手让孩子们失败,从失败中成长。

感受雷夫,学习雷夫,让我们携手从现在做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

刘永宏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雷夫老师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教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时为了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突出一个教学重点、如何突破一个教学难点,常常是反复的思考、推敲、有时甚至是寝食难安。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一定就是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吧。“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意识和想法啊!我想:要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信任代替恐惧。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有的时候教师可能是“爱生心切”,一个知识点教了几次有些后进生都不会,这时教师就免不了语气会重一些,甚至会骂几句,这个时候的学生就象一直“惊弓之鸟”,越紧张越是听不进去,最后学生和老师都弄的筋疲力尽。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和谐、平等、信任的环境中学习,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得搏击。

其次,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雷夫老师说:“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这句话说得非常睿智。作为一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从来不拿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相比较,而是注重学生学习表现的纵向对比,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

第三要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有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难点中不断进步的,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学习的路途上。

第四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学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批评,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重复发生。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第56号教室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