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培根谈读书有感 > 地图 > 读培根谈读书有感

读培根谈读书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暑期读书心得:读《从烧煤炉谈到教育》有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暑期读书心得:读《从烧煤炉谈到教育》有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暑期读书心得:读《从烧煤炉谈到教育》有感

暑期读书活动我借的是《陶行知文集》,因为对于陶行知我是有一些了解的,在南京的时候我曾经抽空参观了一下金陵科技学院里面的陶行知纪念馆,知道他是一个重实践,并且是有见识的一个人。翻《陶行知文集》之前,我以为其中选编的是一些味如嚼蜡的文章,毕竟陶行知先生离我们好久了,其中如果按代沟算够隔两三代人了,里面的观点应该是陈旧并且泛着霉味的,看着这些上个世纪的陈芝麻烂谷子是多么无聊的事情啊!我心中没有底,不知道陶老先生的教育观点对当代的我们有何借鉴。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或长或短的文章中透露出的观点不仅不陈旧,还散发出一股时尚味道。不得不感叹,今人之教育创新与探索并没有离开这些文章太远。陶先生的文章不拘风格,各有特色,或小中见大,或风趣幽默,或引经据典,令人眼界大开。作为化学老师尤其对《从烧煤炉谈到教育》大感兴趣。从一个化学老师角度来看,要谈如何烧煤炉可以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而且可以从理论以及数据或实验的角度分析如何让煤炉烧的更快,如何让煤炉烧的更节约,如何让燃料烧的更彻底。一个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为何能把烧煤炉和教育这两个跨界概念联系上的呢?我饶有兴趣的读完了这篇文章。

文章讲陶先生从小和我差不多,吃现成饭长大的,认为母亲烧锅是很容易的事,不料他35岁时一次帮朋友烧锅失败搞得自己灰头土脸,他讨教朋友,朋友告诉他烧锅要用烧锅的炭作火引。我看到这里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迂夫子笨拙烧锅图,看看谁说化学不重要,要让锅灶点火生烟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继续往下看,忍不住赞叹,教育家就是教育家,陶先生竟然悟出了先进学生去引导新进学生的道理,并且能付诸实践。在以后的实践中陶先生发现茅草烧火容易点容易熄,需要接二连三的加入才能维持火焰,人走开火就熄了。

这是不是又暗讽人在政兴人走政息。陶先生接下来又发现烧火是需要按照规律办事的:茅草烧浮炭;浮炭烧烟煤;烟煤烧无烟煤。这顺序不可弄乱,弄乱了便是违背自然,劳而无功。专靠茅草烧火固然不可;即用茅草直接去烧无烟煤也不行,茅草烧成灰也不能把无烟煤烧着。陶先生引申出教育也要按照规律办事,并指出中国有三种人:一种人是专用茅草放火;一种人是爱在茅草火上浇水;一种是用茅草急急的去烧无烟煤。因此,中华民族的生命至今没有烧出不熄的火焰,至今没有放出太阳般的光明。多么形象啊!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茅草烧成灰也不能把无烟煤烧着。可是现如今教育已成了某些人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家喜闻乐见的就是那种用茅草急急去烧无烟煤的人。先生八十二年前的声音如今依旧苍白无力。

用陶先生的最后一节作为我的文章结尾,也将是我的座右铭: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放茅草火!不是灭茅草火!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世界教育之使命,也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全人类生命之火焰,放出全人类生命之光明。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孙云晓先生也一再强调培养习惯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把他引到破产的地步。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决定学生的未来命运。最近响应学校要求,认真拜读了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养成教育的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还例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向我们说明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所教育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却又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足够的自控力,特别是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做人和做事,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班主任,身上就肩负着更多的使命,那么作为班主任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结合孙云晓先生的文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正确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

在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报告会上,现场有家长提出,自己的孩子坏习惯屡教不改,这个缺点怎么办?而孙云晓的回答很有意思,说这是特点而不是缺点。这是儿童的特点。而儿童教育就是要反复。可见学生身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当然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服从班级管理,其实学生自身也不想犯错误,他们也渴望能够不断进步,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之所以犯错就是存在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双方合力来加以改正的,着名新闻工作者杨澜就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年轻,有资本犯错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清这一点的话,在我们的教育中就会减少很多负面情绪,多一些理智的思考,从而避免犯难以挽回的错误,与学生关系也更为和谐些,也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和自身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二,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细微处入手

哲学上强调量变引起质变,要求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孙云晓认为,对孩子好习惯要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要清清楚楚。然后就是坚持,好的习惯只有坚持,才能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初步养成。而坚持90天后,就是一个成熟稳固的习惯。孙云晓这段话给我们教育很好的启示,其实我们学校每天都在身体力行着,那就是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他明确规范学生哪些可以去做,哪些不可以去做,就是所谓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我们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不断从细微处引导和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然后逐渐由有为到无为,逐渐幻化成学生的内在自觉。譬如,光线良好的时候,不开教师用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早读,晚自习,上课及时赶到,教育学生形成严格的作息习惯;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乱扔垃圾,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从细微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吧!

第三,班主任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孙云晓也在文章中强调:真正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自觉地捡起一块垃圾、擦干净讲台、摆好教具等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模仿老师的行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比班主任三令五申地说教要强得多。还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早读课6:45之前必须要过来,那么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在这时间之前过来,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要求学生也守时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正确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的班级管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第四,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万丈高楼平地起,这需要我们班主任不仅仅要细心,还需要足够的恒心和耐心。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平和地应对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合力解决,学生同时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定会有成效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与孙云晓先生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你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幸福的未来,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一个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他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从小抓起、从细抓起、从现在抓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向着美的方向生长!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漫话》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专着------《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所着,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三个部分。这本书所以称为漫话,是因为总计217条,15万字2024的这本小册子,全部都是写给一个人的信件整理而来的。洛克自己曾这样写道:这些漫话,与其说是一篇公之于众的论文,不如说是一段朋友之间的谈话。

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绅士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标准绅士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整本书的文字2024随意,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处处透着真诚,读这本书放佛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话。打动人的,恰是这种私话特有的随意和真诚。书中深入浅出的文字2024,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谈谈给我启发比较深的几点和大家分享:

首先,关于健康教育思想。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是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经典名言。他认为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别的东西,也是枉然。因此,他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学生体育提出一些比较具体要求: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现在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因此,建议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智力的发展,更多的还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偶尔也陪陪孩子出去锻炼,这对孩子有好处。我国实行的体育锻炼大课间,就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先导,正是与洛克的思想相吻合,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关于品德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那里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说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在我们目前的子女教育中,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却忽视精神和人格的培养,不惜代价地让孩子去学一些文体技能,如钢琴等,而不愿让孩子去学一些有用的手艺,要孩子每次考试都得100分,并为此不让孩子干任何别的事情,一发现问题,不是打骂就是不知所措如此等等。这些做法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义,对个人成长十分不利,究其原因,则是目前社会上金钱第一、过分注重功利的风气惹得祸。那么,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认为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跑过来流着眼泪跟班主任说:我们家孩子我管不住,骂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和我们对打,实在没有办法,请你老师帮帮忙。父母稍加管制或不给零花钱吧,甚至就发恐吓短信威胁家长和老师。我们私下也开玩笑说:奇葩学生的背后必然有奇葩家长。那其实这样的孩子就是从小太过放纵和溺爱的后果。真是从小不管制,老大徒伤悲。洛克认为应该在孩子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比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

其中有三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你要他们做或要他们避免的事情的榜样。父母要选择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就像我们古代的故事孟母三迁一样。首先父母要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一个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积极和乐观的空气,让孩子在蓝天下健康和茁壮地成长,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3.对于孩子一定要谨慎地使用体罚,体罚的作用是要让孩子的羞耻心占据更大,如果只是身体的疼痛或是一种躲避的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暑假里本人认真阅读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读完这本书,感觉该书对终身教育发展的论述是全方位的,让我对终身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有关终身教育的论述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对终身教育作了界定

在本报告中,委员会决定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这就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对终身教育所作的界定。

从这一界定中,不难看出,终身教育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显着的区别:

首先,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教育只注重人的某一特定求学阶段,主要是儿童到青少年时期,学校教育几乎是全部。

其次,终身教育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以求知、做事、与人共处、做人为主线注重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往的教育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这些知识往往是前人积累下来的,很少有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的。

最后,终身教育提倡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有一技之长,任何人都可以是别人的老师,反过来也可以是别人的学生,老师和学生角色并不固定;以往的教育靠很少一部分人充当教师,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分明,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

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求知,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做人,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就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出的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这四个学会,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使每一个人真正全面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身边的人、认识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可以说,这四个学会是当代社会乃至今后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

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注重社区教育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明确指出,所属社区具有巨大的教育影响,不论在学习合作和相互支援方面,还是在可能以更深入的方式积极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方面,都是如此。整个社区应意识到自己要对每位成员的教育负责,或与学校经常对话,或在学校缺乏时,承担起部分非正规的教育工作。

学生生活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是在社区,特别是双休日以及寒暑假。因此利用好社区教育,无疑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揭示了终身教育的实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终身教育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进取心。

读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联系自己工作实际,受益很大。明白了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同时,青年的启蒙教育也有延长的趋势。因此,作为学校的教师,要从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引导者。用终身教育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际教学,我们就必须摈弃填鸭式教学,而关注学生怎样和从哪里获取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学会思考,

终身教育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过程来发挥学生的潜能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作为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发展,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坚信,任何学生,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潜能的。学习上的暂时的困难,不能说明学生不适合学习,只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尚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能力,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决定了作为终身教育序曲的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这四个学会方面的能力。学会认知,要求学生不仅学会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获得认识和理解的手段,学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做事,要求学生学会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共处,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学会做人,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认清自己的角色,勇于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

从《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我学到了很多。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民主主义与教育》

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着。《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又极其深刻的名作,初读时觉得很难理解,但耐心读完后却有很多收获与启发。

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教育观念,他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来解释教育,创造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他利用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冲锋陷阵,使儿童真正从压迫天性的传统教育中获得了解放,学校也大为改观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是那样的鲜活而有价值,尤其是他关于教学论的阐述,使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做中学,可以说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他的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在做中学,也就是在经验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让学生融入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去,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要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杜威主张建立一种发展学生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富于智慧等积极品性的现代教育。知识的有效获得离不开经验中的发现和探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从书本间接经验开始的,因而,通过引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增长技能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实验课就是一个典型的 在做中学的过程。

课堂上我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可操作、实验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鼓励学生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实践证明适当的放手有时课堂会更活跃,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索新知,学生的记忆往往更深刻。

另外,模型建构的方法是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生提出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时,充分利用构建模型的内容, 让学生从做中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构思维和建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认知观,强化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生物学通常构建的模型有3种: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多用来代表一些微小事物的三维结构,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概念模型一般用描述性文字2024表达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建立某些流程,如血糖平衡的调节;数学模型是借助数学方程或曲线表示某些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如J、S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都尽可能的让学生来尝试建构,并在学生的建构过程中帮助他们修正、完善模型,形成正确的知识网络。例如要求学生绘制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体温平衡调节过程图解

生物知识多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圈在课堂中,而是应该把他们引向课外、引向最真实的生活中去,真正地活学活用已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例如,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高血压患者饮食为什么要低钠少盐 ,农作物种植时为什么要中耕松土?我们还带领学生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制作果酒、果醋,做腐乳、酸奶。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杜威的理论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仍然会给我们的教育实践以无穷的指导和力量,读了他的这本书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还要不断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增补本),这里边的内容、故事,每一部分的手记都是如此的感人至深,真的是一部让人感动得流泪的教育故事,看完后使我重新思考做教育的责任,让我更深入的去思考如何去做个更好的老师。原来,师生的情谊是如此的深厚。以前,我认为我的老师工作已经做得还算可以,看完这本书之后才汗颜的知道比起李老师我所做的仅仅是微不足道的,是那么的粗糙与浅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是如此的疏忽大意,还自认为很好了,这本书再次给我的教育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为提升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学生工作,就应该向李镇西学习,象李镇西那样去工作。

在所有的手记中,最让我深思的就是手记五,正如他的标题一样沉重的思考,主要记述了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思考,大体经过是这个女同学从小就各个方面都很优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所见到的现实状况相差甚远而不可理解,最终在16岁那年服毒自杀,(详细内容见书上195---215页)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是太差了,正如学生所说: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是没有人回答的。我们确实不自觉的的培养出不少两幅面孔的人: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很多,但是德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虚假是原因之一(第219页)

于是,一些学校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有的学校连春游都取消了这不正是大英中学的写照吗?大英中学的领导不正是这样做的吗?这还不算,大英中学甚至运动会、五四节等所有的活动一并取消。而在去年就引发了一起学生跳楼自杀案一例。公安局的结论与宁小燕自杀的结论一样:心理问题。最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条人命也并未引起学校对德育教育的思考。反而强调的是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老师要及时清点人数,加大全校教师对学生的每时每刻的监管。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入死胡同,而没有一个人能够调转方向,现实中,德育工作难啊!

一方面,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疾病渐渐增多,需要教育者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而过去我们的教育除了政治思想工作,几乎没有真正的心理辅导和心理保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并期待着对公民的独立人格、法治观念和民主精神的培养成为我们教育的应有内容。另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守信意识、自立意识、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越挫越勇的进取精神、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明察秋毫的预见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世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德育所缺乏或比较薄弱的。

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教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当首推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少精辟深刻、令人折服的见解。我是长期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从事教育的实际工作者, 因而不具备宏观的、高层次的理论思维,但十年鲜活的校园生活使我对素质教育不但全身心地拥护,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2024: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什么叫好人才?一句话,就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才,当然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如果缺乏这种时代精神和新的品质,没有理想、没有纪律、没有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管有多少知识,也不能算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教育内容的固定、僵化,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历史上,凡是对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是或多或少地突破这种教育思想的结果。我们现在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就应该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大大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读完《爱心与教育》,感触颇深。如果说它是一部成功的着作,倒不如说是一本成功的实例教育学。其文笔细腻流畅,感情丰富,情节动人,结构饱满。既有典型的教例剖析,又有精要的教理阐述。作者凭借对教育的满腔热诚,凭借对学生永无止境的爱,在他十七年积累、自创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炼,升华,从而逐渐迈向教育的前沿阵地。这个探索的过程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如果说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的人才,那么德育教育意在塑造具有高尚品质,高尚情操的伟大思想的人,若将两者进行比较,我们心灵的天平该如何倾斜?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则给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既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对教会学生做人最直接的德育,我们理应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暑期读书有感


暑期读书有感

姜远航

这个假期我看了五本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水平,在假期结束的时候还是决定写一个类似总结的文章,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大脑宛如西瓜皮,对看过的东西"过目就忘",所以七千多字的文章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东北的秋天已经到来,憋了一肚子的话,"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很早前就对《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早有耳闻,所以也是迫不及待地买了看,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博士刘瑜,书的名气很大,虽然只是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的所感所想,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反映了自由而又通俗的思想见解。不得不坦白,作者是我心目中真正大学老师的形象,由于我党的教育政策我无缘听这种级别老师的课,可见字如面,一字千金。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就是"他人即魔鬼"的那种,自己和同龄人的大部队渐行渐远,我时而自惭形秽时而愤世嫉俗。到底是我活拧巴了,还是通往自由的途中注定孤独?所谓的热热闹闹,不过是认识更多的人,忘记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记住,被更多的人遗忘,吹出更多的肥皂泡,然后看到更多肥皂泡破裂。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不过是别人手机里的两个音节而已。而过几个月,就连音节也不是了,仅仅是被消耗掉的无法追问的那段时间,躺在烟灰缸里的几截烟灰而已。说到底,如果这种孤独感是因为"看得清楚,活得明白"带来的,那我愿意以此作为追逐自由而付出的的代价。

我再也不敢拿青春说事即使它现在还是进行时,因为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先是期待然后享受最后不舍,人类贱骨头的进化在时间面前停滞了数百年,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这时候你黯然神伤,发现除了被自己搞垮的身体外还多收获了一片空白的大脑,生活的残酷成了你挥霍青春的借口,一边把豆蔻年华像旧棉花一样絮在记忆的棉被里,一边把希望和成功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周而复始不知疲倦,所以青春总是那么脆弱,与其说不愿提起,不如说羞于面对。

我对于体制和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一个政治关心度不高的国家有些字变得刺眼,从最开始的不满到后来的无奈和向往再到现在的矛盾,我作为公民这个身份既参与其中又置身其外。大多数时候如作者所言,"所谓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世界上有一种强权,"虚弱得只剩下暴力"."这时候我会愤怒并且寻法改变自己,后来稍微了解全面一点后就又觉得,"墙"在冲洗我们大脑的同时也真真切切地抵挡住了无数难以预测的风险和麻烦,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依赖或是反感它的理由。自由和民主无比美好,可又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付出代价,这样的选择题在若干年前我们的政府已经已帮我们做出了答案。随着时代向前,这道选择题的弊端和优势进化的越来越明显,我们选的没错,但我们貌似选的没有人家好。

这时候大多数公民会选择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待政府的态度像对待自己的继父一样,渴望依赖却没有安全感,尝试喜欢但终究不能叫爱。谈论一个与自己没啥关系且鲜能改变的东西听起来确实意义不大,可漠不关心才是逆来顺受的开始。至于答案,作者这样说,"制度固然重要,但是文化才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的最有效因素。"然后是生活和态度,我涉世尚浅一直对这样的话题尽量回避,活了一遭到头来总结人生经验一般都是大师爱干的事,我听听就好。这样的话听多了也会受益匪浅,作者说"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又说"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等等,其实读完之后最大的收获,反倒不是那些关于民主和自由的讨论,而是对世界又深入了解后的窃喜,以及对于自己无知的恐惧。我差点真的以为自己在祖国不错的庇护下过着充实而又繁忙的生活,忘了检讨离开父母后不仅仅是口袋里的一贫如洗,在美其名曰高等教育的包装下,在"北京挺好的"谎言的包装下,是我狭义而有无知到可怕的灵魂。生活有好看衣服女孩的爱以及土耳其的旅行,就应当有苛政猛于虎的百姓出轨的丈夫以及柴米油盐的味道。正真的知识,在世界的所有角落无奈或者悲伤的发生着。

就这样断断续续了一周,感觉自己的身心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真实生活到乌托邦大幅度地起伏着,为了平稳着陆,我去看了冯唐的《万物生长》,接下来的一周大脑都被一个叙述狂占有,文字的连贯性或者叫废话的艺术性让我叹为观止。我管作者的风格叫"北京雅痞",说白了就是带点流氓味道的的书生气。他干了好多我想干却没敢干的事儿,闲逛,泡妞,上床…往不好听了说叫走心也走肾,往好听了说就是风情万种。

我的青春在一片安分守己努力学习的寂静声中度过,仿佛衬衫最上面一颗扣子一样不苟言笑,时间一久便仿佛亲手葬了种种可能。于是我大胆我幻想了一下自己万物生长版的青春,纹身,打架,抽烟,如若碰到喜欢的姑娘,盯着她看到她脸红,我死皮赖脸又多愁伤感。"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人一旦没有了远方的梦想,生活就会变的快乐但是辛苦的多。我不会再穿校服,明目张胆的那种,逃课去打篮球也变得理所应当,课什么的就不听了,和女朋友偷偷拉拉小手多好。晚自习时如果能跑出去就跑出去看电影,是去那种私人放映厅,我们坐在地上相互取暖等待黎明;跑不出去的话就在教室最后一排看大书,从二十四史看到文革回忆录。我仍旧不会去网吧和他们没日没夜地打游戏,节省下来的时间带她晚上拿着啤酒去高架上压马路,我想尝尝真心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儿,"如果她是一种植物,我的眼光就是水,这样浇灌了三年,或许她从来没有想过她如此滋润的原因。"我要在想亲她的时候就亲她,耳鬓厮磨如胶似漆。

"多数人在夜晚只看见了车灯,不记得脑后还有月亮。"

从某种角度讲我就一混蛋,但是那种可爱又多情的混蛋。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幻想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在惊醒的那瞬间我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我追问自己,这种因为放纵而放弃梦想的青春到底是否正确,我回答不上来。阳光底下的万物生长,势如破竹却又怅然若失,或许正如冯唐所说,"真实的生活中,多数故事并不完整,多数没发育成熟的人物有各种各样混蛋的地方。即使造出来时间机器,重新过一遍充满遗憾的年少时光,不完整的故事还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还要混蛋。所有的遗憾,一点不能改变。"

都说闲书和专业的书应该并读,看到《给青年编剧的信》这个名字时就觉得是给我的一份礼物,写信的人是我们国家的著名编剧宋方金,书的前半段作者揭露了我们国家如今影视行业混乱的现状以及编剧行业的冷暖百态,后半段切合实际地提出了"钩子""阻力"等等写好故事的技巧。我之前对编剧行业充满好奇和热情,虽没有下一秒就投身其中的准备,但对于会讲故事的人始终心存敬畏。"故事行业是特殊行业,首先是作品,其次才是产品;首先是文化属性,其次才是商品属性",如今都在谈资本谈"Ip",一群文艺复兴是什么都说不上来的人插手影视行业,希望在市场操控下文化趋势也跟着他们来,"这是产业最好的时候,却变成了行业最差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必须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去说真话,写真相,写出时代的真相,情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人性的真相。使这个民族的人学会恋爱,学会说话。使那些想吵架的人会吵架,骂街的人会骂街;使人在掏出刀子之前先学会掏出心里的话,在掏出枪之前先掏出理智与情感。如果一个民族吵架和骂街都酣畅淋漓,爱与恨能自如地表达,毫无疑问,这个民族就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时代在等着我们去讲故事,讲好故事。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讲不好故事的时代,必然是一个颓废与堕落的时代。讲故事的人,必须讲出时代的故事,为时代赢取光荣与尊严。我们要让一千年以后的人,一千光年以外的人,知道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知道我们还想怎么活下去。"

读到这里,我为影视剧行业风气下行感到痛心疾首,也为大国工匠的拳拳之心感动,我开始重新认识起编剧这样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影视戏剧文学"专业那么简单。

编剧,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人,人类自诞生起就从没停止讲述故事的步伐,从树下的老爷爷到今天的荧屏上,改变的只是媒介,不变的是我们期待的眼神,睁大的双眼还有无法安睡的深夜,编剧更是时代记录者。"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以两翼飞行,一翼是科学,一翼是文学。在一个世纪以前,文学一直领先科学。但在最近一百年中,科学后来者居上。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学已经握住了问题的把手,并终将开启答案的大门。我希望我们文学的阵营能写出伟大的故事,在科学家打开大门的时候,发现我们已经坐在上帝的客厅里喝茶。咖啡也可以。上帝平易近人,我们平易近上帝。"作者又说"其实我们编剧,跟导演、演员、制片人、影视投资人并不是一个行业,他们那个行业叫影视行业,我们编剧从事的这个行业叫故事行业。他们靠的是电,我们靠的是心。没有电,就没有电影电视了,他们就干别的去了。但是没有电,我们还可以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听白胡子老头给我们讲沧海桑田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坐在田间地头坐在茶馆酒楼,听说书先生讲那些过了几个世纪永远也不翻篇儿的故事;或者三五知己燃一堆篝火,听有故事的人说说他的故事。我们就是那妈妈,就是那白胡子老头,就是那说书先生,就是那个有故事的人。我们在,故事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是表示出了对行业的期待和乐观,因为足够热爱所以就要耐心,"我们不那么急功近利的时候,就会有源远流长,我们不那么利令智昏的时候,就会有百花齐放。"在书后记,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中戏的早期北漂生活,不乏心酸共鸣。每一代人的奋斗史都截然不同可又拥有共性,不是生活多残酷而是鲜花只在悬崖间,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选择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凡道路,就要走完,即使山穷水尽路遥马亡。

我这样概括自己"总是心怀期待,经常伤春悲秋,偶尔忧国忧民",所以忧国忧民病是间接发作的,《寻路中国》恰好出现在这样的时刻。最开始看到的是英文版,挑战了四分之一最后放弃了,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有待提高。先看一段作者自己写的内容简介: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书的出版距今又过了一段时间,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又走出了很远一段距离,在此我并非要讨论改革之路对GDp以及宏观经济带来的改变,只想说说当下中国黎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努力从小人物小角落观察大时代,这才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在我家乡的电视台负责节目后期制作工作,正式员工的月薪一般在两千五到三千五左右,科级及其以上干部月薪按级别和学历递增,而对于没有编制的实习生月薪在一千元左右。我的家乡,是中国东北部的一座县城,在这里月薪三千连中产阶级都算不上。有意思的是,在体制工作的巨大庇护下,共产党养育了一群好吃懒做的闲人,朝九晚五的打卡制度以及白天漫长的无所事事在体制内变成了很普遍的事。而前文提到的那个朋友,却有着宛如私企员工的勤劳以及宛如年轻人一样的工作热情,在体制内兢兢业业近十年,一直领着实习生一千五百块的月薪,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环境下,他的能力与责任心让他付出了令人费解的努力。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日子不出所料的清贫。这时候好多人会质疑他为什么不到大城市靠能力吃饭,他的回答是,"希望有一天,政府和党能给我转正,我得等下去。"你大可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过愚蠢,不过在家庭和经济的牵绊下,这目前是他能做的唯一选择。

假期伊始,我想去买自行车代步,却发现十年前的自行车一条街如今所生的商家已是寥寥无几,仅存的几家也在代售电瓶车。在等待安装的过程中又陆续有人过来选购,先是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散发着劣质香水的味道,一边不自觉地抚摸着手里的名牌手包和苹果手机,一边炫耀式地和周围人聊天,"这不是嘛,老大考上了高中给他换了车,他这个六千,小的那个两千,我跟他说啊,你俩要是考上了一本,我给你买个两万的。"……"不就一螺丝嘛,丢就丢了,下次让你爸上北京给你带回来俩…"…这几位刚走,又过来一对父子,根据他们的谈话隐约了解到,家在农村的孩子第一次来城里住校读书,父亲过来看望孩子,身体还没长成的小伙子皮肤黝黑,眉宇间透露着庄稼人的老实和对外边世界的渴望,双手提满了便宜但是崭新的服装袋子,可见父子俩刚刚购物回来。父亲反复调试着新买的自行车,儿子在旁边不耐烦地等待着。

在家乡,因医疗教育养老等原因而困于体制不能追求梦想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寒窗苦读把梦想寄托给下一代的家庭不计其数,而一夜暴富到文化水品还不足以支撑财富的人也遍地都是……家乡是中国的缩影,从1978到2008再到2018,改革深入人心。我们喜欢展望,喜欢说"五个一,三个五"之类好听的承诺,这些承诺也确确实实有不少得到了实现,但总是觉得有些地方出了岔子,我回答不上来。

回到《寻路中国》,作者用西方国家特有的价值观审视着中国,其中有一些独到又透彻的看法令我这个中国人汗颜,关于可持续发展,我一直私以为是国民劣根性加上急功近利导致的鼠目寸光,作者说"就这一代人来说,经济的土壤跟鄂尔多斯的沙漠一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什么都在变——规则在变,经商行为在变,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也在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可持续性是一种奢谈,没几个人有工夫去考虑,尤其在年轻小伙子们可能抛弃故土的村子时更是如此。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关于政府收入,我一直以为是税收加上灰色收入,作者联系到了土地的概念,"农民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为了发展经济,市镇政府只有通过买卖土地获得所需的资金(不能发行地方债券,有没有财产税,筹集资金的方式匮乏)——低价从农民手中"抢"得农业用地,之后再将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将使用权卖给出价最高的开发商,从而赚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房地产开发商则在其上建起新的楼房,并高价卖出赚得更多的利润。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有个人,领导从中赢利,小到乡村党委书记,大到市级领导。"类似的分析种种吧,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个更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仅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不仅有贫富差距、缺乏信仰、关系社会、房价泡沫、食品安全等等弊病,还有若干个无法入册的无奈苦衷。百姓,不仅仅是百家姓那么简单。

快高考的时候因为书名买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直到这个假期才努力看完。不得不对于蒋方舟当年的阅读量以及对待事物独特的看法表示敬佩,也对书中妙语连珠啧啧称奇。可能是因为我太过浮躁,对于这样故意拗口晦涩并且有意拼接的文学作品,我还是难以接受。书中不乏作者引经据典可见作者阅读量可观。如今"伪专业"的伪君子混溺在各行各业,在我看来,任何行业能到塔尖的人数少之又少,而这些人却更接地气。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最高级的美反而容易让人接受。我就一普通百姓,和你们专业到每天不说人话的知识分子的父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跟你父亲聊天的时候,你忍心满嘴术语地之乎者也?

但是蒋方舟作为青年作家中的翘楚,还能孜孜不倦地学习并且关心时事政事,我对此表示最大的鼓励与支持。如前文宋方金所说,首先是文化属性,其次才是商品属性,在写字如点钞的时代作者能始终如一,我表示倾佩。所以下面罗列了一些我在阅读过程中觉得不错的段落,仅供参考。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网络提供了一个脆弱的高台,更彻底地抽身于现实生活,它提供了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教会我们更批判地看待我们成长起来的世界和社会习俗。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

大时代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电影里的革命中永远一呼百应,可在现实中,也不过是百人而已。除去那些弄潮儿,大部分人只是时代的承受者,敌人来了,便谨慎苟且度日,敌人走了,继续谨慎苟且度日。"

就这样我断断续续无所事事的用这几本书打发了自己不到两个月的假期时光,真没乞求就因为几本书然后升华飞跃,只是觉得无知是一种残疾。

好多人说我看不惯的事太多负能量爆棚。我私以为不满是进步的开始,若干年前的毛泽东,莎士比亚,海明威…都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人。又有好多人说我的文章更新太慢,排版难看,真的不会吸引太多人。我开玩笑说,"我才初试茅庐,就被市场和资本摆了一道。"如果有一天我不幸成为一个靠写字谋生的人,我一定会被冠上"低产"的标签。在我的概念里,一根烟要烧一夜,一点爱要过一生。他们写的是行云流水的文章,我只不过是想找种方式记录生活。冲突和伏笔只存在于电影里,真相是时间将其无比拉长淡化,所以我一直在酝酿情绪积攒感情。加上我胸无点墨,想攒一篇真实的文章,真的挺难。我和奶奶说,无论未来你孙子的生活是富可敌国还是不名一文,都要以他为傲,因为他一定在做一件不能用金钱衡量且无比正确的事。

我朋友很少又不善社交,但是何等幸运在过去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认识了一个牛津大学政治学女博士,一个从医多年怀念青春的老北京,一个开着越野车到处闲逛的老外,一个北大毕业热爱生活的学姐,一个从业多年不忘初衷的编剧,一个偷偷生长向往明天的自己。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暑期读书心得:读《从烧煤炉谈到教育》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培根谈读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