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蜡烛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蜡烛读后感600字

蜡烛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一】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二】

在《蜡烛》一课西蒙诺夫用舒缓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崇高的蜡烛故事。

蜡烛本为普通物,但在西蒙诺夫笔下却被赋予了最厚重的意义。当这小小的蜡烛出现在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时,当育乞西老人插在苏联军人契柯拉耶夫的坟头时,当点燃在饱受法西斯战争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手中时,这小小的蜡烛闪耀出了明晃晃的光芒。

一个老妇人孤零零地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怀中的两支蜡烛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呀!这是她去世的丈夫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在痛苦与不安中的她带来最好的抚慰。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此时她应该不会害怕,因为在她心中有最真的挚爱呵护着她。也许她会在这两支蜡烛的陪伴下走完最后的路程。蜡烛与老人相伴,但硝烟更将老人包围,心中对法西斯入骨的恨随着炮火的猛烈与日剧增。

此时有另一种爱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就这样无情地把伤痛留给了老妇人,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死亡对于老妇人应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为自己的生而死。谁是亲人?就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而温暖的人。在此时两个遥远的国度已经没有了距离,在此时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心应该贴的很近很近。

地窖外面可怕吗?耳边飞着炮弹的碎片。但对于育乞西老人又怕什么呢!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对于这个老妇人还能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吗?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与丈夫结婚时的蜡烛,是已经保存了45年的蜡烛。时间没有让蜡烛丢失,此刻她要把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的人--一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摇。在烛光中透着正义、勇气、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可敬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最崇高的精神火焰。老妇人用她的心点燃起柔和的火焰,用她瘦弱的身体作挡风的屏障。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烛光会闪动着,战胜邪恶的思想会一直闪烁着。因为还有一支蜡烛已被点燃,点燃在老地方,它们互相支撑着,会一起燃烧在革命的土地上,会燃烧在每个正经历痛苦的人的心里,会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烛光跟随战斗者的脚步而闪亮。

怀里的蜡烛只有两支,但谁能数得清没有国界的正义者的心里的蜡烛有多少呢?

育乞西老人与契柯拉耶夫英雄,苏联与南斯拉夫,正义与感恩,都由小小的蜡烛一一定义。

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三】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心,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纤尘不染的,然而当人长大了,成熟了,有些人的心却逐渐变得冷漠。

一个女孩搬了家,房子很大,但只有她一个人住。有一天,她发现隔壁住着一户穷人家,女孩觉得穷人家的人又脏又没礼貌,所以,一直都不和他们相处。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女孩庆幸家里还有几根蜡烛。刚准备点上它们,门铃响了,女孩打开门,是隔壁的小男孩,他问女孩:您家有蜡烛吗?女孩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家穷的连一根蜡烛也没有便冷冷地说:没有。那小男孩自微笑着说:我们就知道你没有,妈让我把这两根蜡烛送给你,你一个人在家,一定很怕。那女孩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又自责又愧疚又感动,她一把将那小孩紧紧地拥抱在怀里,热泪盈眶。

好好审视自己吧,如果仍保持一颗纯朴真挚的心,就将它放进冰箱,使它永远新鲜,如果染上了厚厚的灰尘,就每天按时清扫保洁。我们没有理由做一个没有良心的坏孩子。

记得我的妹妹以前是个小气的女孩子,有比她更小的孩子来到她家时,她舍不得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直到有一次,她去一位姐姐家玩,姐姐热情地招待着她,又拿好吃的,又拿好玩的出来,妹妹问那个大姐姐:为什么你愿意豪不保留的把自己的零食,玩具都给别人玩或吃掉呀!姐姐说:你想交朋友就要大方,不能把自己的那颗好客之心隐藏起来,裹上厚厚的盔甲,戴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着,那样,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孤独。

是呀,我们愿永远留在童年的岁月里,不要长大,永远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推荐阅读:

小学生蜡烛作文

《蜡烛》读后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半截蜡烛读后感-4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截蜡烛读后感4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半截蜡烛读后感400字2024请关注半截蜡烛读后感栏目。

半截蜡烛读后感400字2024【一】

这几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半截蜡烛》。

文章的主要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他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他们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内。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大儿子杰克以搬柴为借口把蜡烛内的情报换掉,可这时,一个德国军官一下夺过蜡烛,大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第一个计划失败了。眼看情报就快被发现了,这时,小女儿杰奎琳灵机一动,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jsf个多过军官,德国中尉顺手拿了藏有情报的蜡烛,蜡烛在一点一点的燃烧,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尽力在营救蜡烛,经过他们的再三努力终于将蜡烛营救了,也营救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更营救了国家重大机密。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强烈的爱国精神,我还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在危险面前非常镇定。我知道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我应该向他们那样在危险免检那样镇定,镇定的想出办法,解除困难。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精神鼓励着我。

半截蜡烛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截蜡烛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半截蜡烛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半截蜡烛读后感栏目。

半截蜡烛读后感800字2024【一】

读了《半截蜡烛》后,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他们一家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在一次危急的状况下,母子三人冷静地周旋于三个德寇之间,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最终使情况转危为安。

这个故事反映了法国人民为保卫祖国,驱逐侵略者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和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文章从人物语言和动作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伯诺德夫人和他的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失败,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我为主人公而jsf的国家。半截蜡烛内的情报没有暴露可以算是三个军官的疏忽,但整个法西斯的灭亡可就是生气的问题了,他们之所以无生气,其根本就是组织从未建立在生气上,背生气而行之。这样,原本元气淋漓的人民也会丧失了生气。而伯诺德一家的爱国本就建立在生气之上,再加上一家生气勃勃的成员,成功绝不是偶然!

此时,两个生气之间的关联我可才算明白,《半截蜡烛》向我们书写了正义必胜的篇章!爱生气才会有生气!同学们,大家要谨记此训,为中华崛起读书!

蜡烛读后感2024范文600字


篇一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篇二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心,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纤尘不染的,然而当人长大了,成熟了,有些人的心却逐渐变得冷漠。

一个女孩搬了家,房子很大,但只有她一个人住。有一天,她发现隔壁住着一户穷人家,女孩觉得穷人家的人又脏又没礼貌,所以,一直都不和他们相处。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女孩庆幸家里还有几根蜡烛。刚准备点上它们,门铃响了,女孩打开门,是隔壁的小男孩,他问女孩:您家有蜡烛吗?女孩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家穷的连一根蜡烛也没有便冷冷地说:没有。那小男孩自微笑着说:我们就知道你没有,妈让我把这两根蜡烛送给你,你一个人在家,一定很怕。那女孩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又自责又愧疚又感动,她一把将那小孩紧紧地拥抱在怀里,热泪盈眶。

好好审视自己吧,如果仍保持一颗纯朴真挚的心,就将它放进冰箱,使它永远新鲜,如果染上了厚厚的灰尘,就每天按时清扫保洁。我们没有理由做一个没有良心的坏孩子。

记得我的妹妹以前是个小气的女孩子,有比她更小的孩子来到她家时,她舍不得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直到有一次,她去一位姐姐家玩,姐姐热情地招待着她,又拿好吃的,又拿好玩的出来,妹妹问那个大姐姐:为什么你愿意豪不保留的把自己的零食,玩具都给别人玩或吃掉呀!姐姐说:你想交朋友就要大方,不能把自己的那颗好客之心隐藏起来,裹上厚厚的盔甲,戴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着,那样,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孤独。

是呀,我们愿永远留在童年的岁月里,不要长大,永远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600字2024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00字2024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600字2024读后感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2024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

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

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责任的重要性读爱让生命延续有感

记得我三岁那年,妈妈就让我在家中担当我的责任,考虑到我年幼,妈妈把倒垃圾的责任安排给了我。我好高兴呀,我也能有工可做了。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一手拎着垃圾下楼的时候,我都感到很自豪,邻居们也说我棒极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厌倦了倒垃圾的工作。我心想:倒垃圾又不给工钱,也没有奖励,我不扔了。找个机会,我要向妈妈提出抗议。

机会来了,那天学校有表演。我背着书包,又拿着小提琴、谱架。心想:今天我不扔垃圾,看妈妈怎么办。这样想着,我没有拎垃圾就直接下了楼。哎,妈妈的眼睛真尖,她见我没有把垃圾拎下来,一下子识破了我的心眼,说道:你怎么不把垃圾拎下来?我我拿着这么多东西。狡辩,你自己看着办!妈妈语气开始加重了,那可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工作我只好不情愿地重新把垃圾拎了下来,妈妈这才送我去上学。

有了这一次,我开始变乖了,也心甘情愿地负起我的责任来。不用妈妈的提醒,我总能自觉地把垃圾倒掉。可是好景不长,我的毛病又犯了。那天是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门,我心想:有爸爸在,我终于可以偷一下懒了。我跑在最前面,跑到三楼时,妈妈在楼上大叫:叶天程,垃圾你怎么没拎下去?

我说:今天叫爸爸帮我拿,明天我拿。可以,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回来把垃圾拿下去,要么晚上做饭,或者洗衣服。你自己看着办!我心想,我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服,我还是倒垃圾吧!于是,我跑上楼,从爸爸手中接过垃圾,往楼下的垃圾桶跑去。

今天我读了《与爱同行》里面的《爱,让生命延续》,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栋栋的父亲在儿子生命垂危之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捐献出自己的肝脏,拯救了儿子的生命。看完后,在餐桌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栋栋的父亲懂得承担责任,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为家人遮风挡雨。我们从这个故事聊到了我从小倒垃圾的事,妈妈说:一个人只有在小事上有责任心,在大事上才能义无反顾地担当自己的责任。

晚上,我陷入了沉思,是的,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没有责任心,在大事上怎么会有担当呢?

今天,我们在学习,早上的晨读、上课的认真和作业的完成上都能看出这个人有没有责任心。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这是小事上的责任心。再来看看大的责任心,如果一个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是没有一颗责任心,他设计的房屋桥梁就会做得不结实,就有可能会倒塌,并且发生事故,造成很大的损失。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是责任心是何等的重要。同学们,让我们在小事上有责任心,长大做大事更有责任心。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读后感100字2024|200字2024|300字2024|400字2024|500字2024|600字2024|800字2024|1000字2024|1200字2024|1500字2024

蜡烛读后感600字


篇一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篇二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心,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纤尘不染的,然而当人长大了,成熟了,有些人的心却逐渐变得冷漠。

一个女孩搬了家,房子很大,但只有她一个人住。有一天,她发现隔壁住着一户穷人家,女孩觉得穷人家的人又脏又没礼貌,所以,一直都不和他们相处。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女孩庆幸家里还有几根蜡烛。刚准备点上它们,门铃响了,女孩打开门,是隔壁的小男孩,他问女孩:您家有蜡烛吗?女孩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家穷的连一根蜡烛也没有便冷冷地说:没有。那小男孩自微笑着说:我们就知道你没有,妈让我把这两根蜡烛送给你,你一个人在家,一定很怕。那女孩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又自责又愧疚又感动,她一把将那小孩紧紧地拥抱在怀里,热泪盈眶。

好好审视自己吧,如果仍保持一颗纯朴真挚的心,就将它放进冰箱,使它永远新鲜,如果染上了厚厚的灰尘,就每天按时清扫保洁。我们没有理由做一个没有良心的坏孩子。

记得我的妹妹以前是个小气的女孩子,有比她更小的孩子来到她家时,她舍不得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直到有一次,她去一位姐姐家玩,姐姐热情地招待着她,又拿好吃的,又拿好玩的出来,妹妹问那个大姐姐:为什么你愿意豪不保留的把自己的零食,玩具都给别人玩或吃掉呀!姐姐说:你想交朋友就要大方,不能把自己的那颗好客之心隐藏起来,裹上厚厚的盔甲,戴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着,那样,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孤独。

是呀,我们愿永远留在童年的岁月里,不要长大,永远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蜡烛读后感600字,有关于蜡烛读后感


第一篇 蜡烛读后感200字

即使在这当儿,老妇人也没又说话,他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得走了

老妇人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了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他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在炮火烧焦乐的土地上,在诈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乐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得坟头。

这一点花烛是不会熄灭的。它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第二篇 蜡烛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完《半截蜡烛》感受很深,我非常感动,我想向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把德国侵略者赶出自己的祖国,他们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蜡烛内,有一天晚上伯诺德夫人家里闯进了三个多过军官,德国中尉顺手拿了藏有情报的蜡烛,蜡烛在一点一点的燃烧,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尽力在营救蜡烛,经过他们的再三努力终于将蜡烛营救了,也营救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更营救了国家重大机密。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强烈的爱国精神,我还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在危险面前非常镇定。我知道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我应该向他们那样在危险免检那样镇定,镇定的想出办法,解除困难。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精神鼓励着我。

第三篇 蜡烛读后感800字

在《蜡烛》一课西蒙诺夫用舒缓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崇高的蜡烛故事。

蜡烛本为普通物,但在西蒙诺夫笔下却被赋予了最厚重的意义。当这小小的蜡烛出现在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时,当育乞西老人插在苏联军人契柯拉耶夫的坟头时,当点燃在饱受法西斯战争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手中时,这小小的蜡烛闪耀出了明晃晃的光芒。

一个老妇人孤零零地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怀中的两支蜡烛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呀!这是她去世的丈夫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在痛苦与不安中的她带来最好的抚慰。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此时她应该不会害怕,因为在她心中有最真的挚爱呵护着她。也许她会在这两支蜡烛的陪伴下走完最后的路程。蜡烛与老人相伴,但硝烟更将老人包围,心中对法西斯入骨的恨随着炮火的猛烈与日剧增。

此时有另一种爱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就这样无情地把伤痛留给了老妇人,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死亡对于老妇人应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为自己的生而死。谁是亲人?就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而温暖的人。在此时两个遥远的国度已经没有了距离,在此时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心应该贴的很近很近。

地窖外面可怕吗?耳边飞着炮弹的碎片。但对于育乞西老人又怕什么呢!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 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对于这个老妇人还能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吗?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与丈夫结婚时的蜡烛,是已经保存了45年的蜡烛。时间没有让蜡烛丢失,此刻她要把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的人一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摇。在烛光中透着正义、勇气、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可敬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最崇高的精神火焰。老妇人用她的心点燃起柔和的火焰,用她瘦弱的身体作挡风的屏障。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烛光会闪动着,战胜邪恶的思想会一直闪烁着。因为还有一支蜡烛已被点燃,点燃在老地方,它们互相支撑着,会一起燃烧在革命的土地上,会燃烧在每个正经历痛苦的人的心里,会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烛光跟随战斗者的脚步而闪亮。

怀里的蜡烛只有两支,但谁能数得清没有国界的正义者的心里的蜡烛有多少呢?

育乞西老人与契柯拉耶夫英雄,苏联与南斯拉夫,正义与感恩,都由小小的蜡烛一一定义。

第四篇 蜡烛读后感700字

这几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半截蜡烛》。

文章的主要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他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他们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内。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大儿子杰克以搬柴为借口把蜡烛内的情报换掉,可这时,一个德国军官一下夺过蜡烛,大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第一个计划失败了。眼看情报就快被发现了,这时,小女儿杰奎琳灵机一动,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哎呀,多危险呀!就这样,情报脱险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别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收到的启发,你有什么想法?

第五篇 初二蜡烛读后感300字

《半截蜡烛》讲述了一个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的事。

伯诺德夫人非常冷静,面对德国军官依然十分冷静。中尉把蜡烛点燃后,他不紧不慢的把蜡烛吹熄,点上油灯。大儿子杰克面对蜡烛又重新被点燃后,急中生智,伸手把蜡烛拿走去搬柴火。可德国军官把他叫住了,他丝毫没表现出害怕,从容不迫的把蜡烛放下,搬来柴火静静地坐在那里。此时,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情报泄露。此时,小女儿杰奎林说话了: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中尉看见小姑娘很可爱就同意了。

小女儿救了全家,也保护了祖国。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之后,回报祖国。

第六篇 蜡烛读后感100字

今天,老师让我们预习第三课《蜡烛》,一开始我懒得去预习,只是一扫而过,但读着读着,读出了味道,就又重新读了一遍,这次是一字一句地读,还去了解句子的含义。

读完了,给我第一个印象就是那位烈士的战友竟然不把他的尸体从方场带回去安弄葬,就算他们会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后,再安葬,如果他们一直攻不下那怎么办,难道要等烈士的尸体腐烂后再安葬吗?他们让我感到很不爽(郁闷)。而那位老妇人让我感觉到那种一个完全不用去管烈士尸首的陌生人,竟然会冒着弹火去埋葬他,而且还拿出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来哀悼这位烈士。而且在课文第43节,明显突出了一种感情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仔细体会后,会让人感动得流泪。

第七篇 初二蜡烛读后感300字

即使在这当儿,老妇人也没又说话,他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得走了

老妇人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了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他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在炮火烧焦乐的土地上,在诈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乐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得坟头。

这一点花烛是不会熄灭的。它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第八篇 蜡烛读后感1000字

在《蜡烛》一课中作者西蒙诺夫用独有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蜡烛的故事。

蜡烛在日常生活中是最普通不过的东西,但在西蒙诺夫笔下却被赋予了最厚重的意义。当它出现在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场上,出现在苏联军人契柯拉耶夫的坟头时,更点燃在饱受法西斯战争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手中时,这小小的蜡烛闪耀出了命令的光芒,它象征着胜利与希望!

一个亲友都死于战乱的老妇人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两支蜡烛对于她来说就等同于光明。这是她最亲的人留下的最珍贵的记忆,让她能在在痛苦与不安中得到慰藉。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就像带了一份护身符,但是外面隆隆的炮火却又不断地轰击着她饱受摧残的心。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是残酷的,它总是把痛苦带向善良的人们,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此时此刻老妇人的心情是复杂的,这是亲人离去的悲伤,对无畏精神的感动,还有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恨。

地窖外面炮弹的碎片咆哮着飞过,似乎在喊着死亡!不过,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所以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她与丈夫45年风雨同舟的见证。时间没有让它的色彩有丝毫的减退,此时此刻她要把她仅存的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可敬的人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摇。在烛光中透着勇气、希望、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希望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坚定信念的火焰!

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是那一朵小小的烛光会为黑暗中的人民带来光明,这一点星星之火要从此开始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最后成为一场永不熄灭的大火!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光芒跟随着战士们的脚步而闪耀着。

红色的喜烛只有两只但是那代表着正义与希望的烛火却千千万万它会一直闪亮在人们的心中。育乞西老人与契柯拉耶夫英雄,苏联与南斯拉夫,正义与感恩都被蜡烛所歌颂。

三字2024经读后感-600字2024范文


《三字2024经》以少儿启蒙读物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以下是读后感栏目编辑为您整理的三字2024经读后感600字2024范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三字2024经读后感600字2024范文【一】

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读《三字2024经》,但那时我仅仅是作为口头禅,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也只会其中的几句。真正开始读《三字2024经》还是到了三年级上半学期,老师把它作为一项作业布置下来。当时心里真的觉得老师太可恶,把这种无用的东西当作业,又深奥又难背。

于是乎,每天读几句《三字2024经》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每天早晨,巷子里总能听到我朗朗的读书声。爸爸对《三字2024经》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诵的方法也很管用。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三字2024经》。因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熟读三字2024经,便知天下事。

其中一个个小故事,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温席扇蚊》的故事让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谦虚才能使人伟大;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悬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永远不可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字2024经》,你就像一位的老师,感谢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就像一盏明灯,成为我人生的导师。我将把中华传统的美德中华传承、延续下去。同时希望我们所有的小朋友,能够在《三字2024经》的指引下,天天进步,健康成长。

三字2024经读后感600字2024范文【二】

你知道《三字2024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吗?它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古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2024经》,这本书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

《三字2024经》以少儿启蒙读物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2024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它的意思就是说: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人,从小就非常孝顺。他九岁时,常常在冬天父亲还没上床睡觉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温热了才请父亲睡觉。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请父亲歇息。

读到这里,我惭愧地想:我和黄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呀,生活中的我,放学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呀。爸爸妈妈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多么辛苦呀!

记得有一次,妈妈刚下班回来,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赖在红木椅上,大声喊:你自己吧,大结局了。说完,又赖在椅子上看电视。吃饭了,妈妈没帮我拿碗筷,我也无可无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2024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800字2024汇总12篇

半截蜡烛读后感600字


半截蜡烛读后感600字(一)

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五(14)班 苏馨冉

在语文课本中我读过很多有趣的文章,比如《金色的鱼钩》《晏子使楚》《白杨》《草原》……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半截蜡烛》。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伯诺德夫人在桌边把一个重要的军事情报藏在一小截蜡烛中,而且对她的子女说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那半截蜡烛的安危,这时来了三位德国军官,来伯诺德夫人家里检查,母女三人和军官开展了斗智斗勇,争夺蜡烛,可是没有成功,直到最后勇敢机智的杰奎林用着她天真可爱的外衣,迷惑了军官,成功夺走了蜡烛,保住了情报的故事。

这个故事充分的写出了杰奎林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想起了杰奎林,我感到无比羞愧和无地自容。

记得那时去年的暑假,我和外婆去上海玩,那天,我们去欢乐谷玩,我一踏进游乐场就看见了一个鬼屋,跟着我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6岁的小妹妹,她硬要拉着我去玩,可我最怕的就是鬼屋里面那些恐怖的画面了,我怎么可能会答应她去玩呢?可是我还是经不住妹妹的死缠烂打,没办法硬着头皮跟着妹妹进去了,一进鬼屋,迎面就吹来一股阴冷的寒风,使我的皮肤立刻起了鸡皮疙瘩,这时里面不时传来婴儿般的哭声,吓得我赶紧抓住妹妹的手,快步的往前走,里面有很多披头散发或者青面獠牙的鬼怪,吓得我精神高度紧张,只感觉前面有走不完的路……两只脚就象踩着棉花糖一样,浑身无力……正当我六神无主的时候,突然,从我们正面飘过来一具披头散发,吐着长舌头,一身白衣,象幽魂一样的鬼,然后从我们头上飘过,吓得我不知哪来的勇气,脚下就像上了闹钟的发条,拉着妹妹蹭的一下就窜了出去,火速的跑出了鬼屋,到了外面,我和妹妹都吓的开始掉下了眼泪……

这时外婆看见了,就说:"你这么大的小孩了,还掉眼泪,羞不羞呀!"当时我的脸立刻涨的通红……

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勇敢面对每一件事,从今以后我要想杰奎林学习,勇敢的面对任何不敢面对的小事情,让自己越来越棒!

指导老师:付妍

半截蜡烛读后感600字(二)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李焕君 祁县靖烨昌源小学

爱国是什么?在肖邦眼里,是孜孜不倦地创作,在文天祥眼里,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大义凛然,在林则徐眼里,是"欲为圣明除弊事"的赤胆忠诚;在伯诺德夫人一家眼里,则是那饱含着爱国深情的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机智周旋,保住了秘密情报的故事。读完它,我不禁感慨万千:既因德军的丑恶而气愤,也为母子三人的机智而喝彩。谁能想到,一位弱女子竟能面对危险笑容以待、冷静处理;谁能想到,一个小男孩竟能面对蛮横的敌人从容镇定地应对;谁能想到,一个胆小的女孩竟能机智的面对残暴而毫不畏惧。这便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个个不渝的爱国情啊!

尽管,那半截蜡烛至死不渝的光辉依旧照耀着我们,但现在依然有许多人瞧不起自己的祖国,总是一昧崇拜与羡慕国外的"洋产品"而忽略本国的"土产品",总是把本国的短处与他国的长处比。就拿我们的祖国来说,古中国绵延五千年历史,积载了 丰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国建国不到七十年,早已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 强国,却依然有人牢骚纷纷。面对如此多的流言,我不禁想问问,是谁给了你如此幸福公平的待遇?心中突然觉的中国过的很不容易: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机械要和德国比,环境要和加拿大比,华为要和苹果比,联想要和IBM比,一个国家要和全世界的高端比。当你羡慕国外的俊男美女,却忘却了中国也有邹忌,潘安和"四大美女";对着西餐厅的快餐直流口水,却忘却了中国有八大菜系和成千上万种风味小吃;花大把的钱买国外的有机奶粉,却忘却了母乳的健康;工资全交给国外进口品牌店,却忘却了儿时自己曾经为一件母亲缝制的新棉袄而感动不已的情怀。虽然区区小事不足以定论爱国,从小事上就能看出你对祖国的情感不足。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认为,只要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也是一种爱国。比如,在生活中多关心国家大事;在学习上努力奋斗,力求更好;严肃地对待每一次升旗仪式,尊重我们的国旗;维护环境卫生,讲究社会公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些小事做起,相信我们也总有一天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

中国十三亿人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骄傲!就像司汤达说的一样:"为祖先的热血,流到我这里还没有流干!"像文中的主人一样爱国吧,我们的力量再渺小,也能为祖国贡献自己,使祖国更强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指导教师:张艳丽

半截蜡烛读后感600字(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剧本《半截蜡烛》,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故事情节,刻画出了一个个的鲜活人物。剧本是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都是以叙事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是剧本这种文体形式与我们平常学习的叙事文体的不同之处。

我们了解了剧本,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很喜欢课文中的杰奎琳。这个小女孩很聪慧。她明知那半截蜡烛里有很重要的情报。这个情报一旦泄露出去,不仅她们一家人的性命未在旦夕德军将会顺藤摸瓜,这个情报将牵引出一大片的地下工作者,她们国家必将惨败。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心里虽然很害怕,但她却没有退缩,还镇定自若的利用德军善良的怜悯之心和语言的巧妙,再加上可爱天真的动作来博取胜利。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这种语言这种语言的巧妙之处,我也了解了剧本这种文体形式。

红与黑读后感600字2024


红与黑读后感600字2024

在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这句话中的哈姆雷特的名字换上于连索雷尔,恰如其分。

《红与黑》当中写到了,十九岁的于连出身于木匠之家。他从小就崇拜英雄拿破仑,渴望像他一样,凭着自己的聪明与才干建功立业,进入上流社会,过人的机敏和惊人的记忆,让他能把拉丁文《旧约》到背如流。他因此而被家乡小城维吉尔市市长德雷纳尔先生聘为家庭教师。出于考验自己意志和维护自尊的目地,在乡村之夜中他不顾一切握住了德雷纳尔夫人的手,并轻易获得了市长夫人的爱情。

事情败露后,他跨进省城见藏松神学院的门槛。于连出众的才华和坚强的性格深得彼拉尔院长的赏识。但在宗教教派内部之间的纷争中,彼拉尔失利,于连被迫离开神学院,于连被彼拉尔推荐给德拉莫尔候爵当秘书。不久,于连以非比寻常的才能,自尊和高傲赢得了候爵女儿的芳心正当于连青云之上时,光明无限的前途被德雷纳尔夫人的一封揭发信毁与一旦与是愤怒的他在教学枪击了雷纳尔夫人,并因此被捕。在法庭审判之后,于连走上了断头台。

一系列重大变故,把于连从昔日的狂热幻想中唤醒,他拒绝侯爵女儿的帮助选择以生命为代价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真诚和自尊最终战胜了伪善与自卑。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连想起自己与雷纳尔夫人之间纯洁的爱情。于连终于明白了;本可以生活的非常幸福,是自己狂热的野心毁了这一切。面对阴险的教士,于连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拒绝充当教会的工具。他了解皈依宗教的阴谋,如果我蔑视我自己,那我还剩什么呢?被囚禁住身体的于连保留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和人格。选择了高傲的死去。

红岩读后感600字2024


红岩读后感600字2024

经历了万里长征再到8年抗日的艰苦历程,是谁带领着我们拿起武器维护自己的国家?有是谁带领着我们人民走向幸福的新生活?这周末我读了《红颜》一书,读过后,书中的人物形象及抗战事件令我难以忘怀。党是我们人人都佩服、爱戴和感激的,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党对人民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现在,我们只能用激扬的歌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来表达自己感恩的心。

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哪里有我们现在安静和谐的校园。我们应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努力学习,学会把握,有些事物一旦失去或许可以找回,但有些东西例如青春,一旦失去便无法挽回。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总是无法功成名就,但也应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大小总有其用武之地。最后,让我们一起献出自己的一份薄力,现出青春的力量,只为明天更好的生活,为了我们心中的党。

活着读后感600字2024


活着读后感600字2024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实是几万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个二世祖,每日挥霍家里的积蓄,不知哪修来的福气讨了个贤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贵依旧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爹,老婆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儿凤霞相依,这时的福贵才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万幸的是,家珍在产下福贵的第二子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贵在为病重的母亲抓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聋哑,儿子虽机灵活泼,后来也因为县长夫人输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贵经历文革、大跃进、自然灾害,凤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凤霞产下的一子苦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远,颇有些孑然一身的萧瑟。夕阳的余晖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驾着牛渐远,沙哑的歌声在土地的尽头缓缓升起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这本沉重的蓝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但是,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地生活,那是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

相信《蜡烛读后感-600字2024》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蜡烛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