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爱迪生曾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读后感)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600字


大体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着关键的几处转折。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篇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一)

——"自由主义经济学"浅析

近日读了吴晓波所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以下称《历》)一书,在钦佩作者对中国两千多年经济(变革)史所做大量梳理和总结的同时,也为作者并未将所著内容与基本经济学原理做关联而感到遗憾。本文即是希望建立这种关联的一种尝试。

一。存在"西方的"牛顿力学 和 "东方的"牛顿力学之分吗?

在自然科学中,恐怕没有人会认为由牛顿(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各种科学定律 和 技术会在东方国家"不适用".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东方国家运用各种(最早)产生自西方的技术顺利地取得了各种成就和进步。

但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至今仍然会有很多人会觉得由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理论不适合东方国家。当然必须承认东、西方国家由于其各自文化、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等的差异,造成起源于西方国家某些法律、习俗、制度 等不能直接照搬到东方国家,但我认为这些只是东、西方国家在某(些)领域"技术层面"上的方式、方法的差异。从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原理"层面上看,东、西方国家人文和社会学科基本的原理、理念、思想、原则应该是一致的。正如无论东、西方人在外表上的差异有多大,但是从基本的生理结构和特性上看,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虽然经济学最早起源于西方,但是东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同样摆脱不了基本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这就是我读完《历》后最深刻的感受。

二。"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讲什么?

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有一本名著《国富论》,这本书介绍了两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其它相关内容):1. 分工;2. 看不见的手。 这两个原理如同两根支柱支撑起了整个经济学这座大厦。但是随着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日益繁复,人们似乎越来越陷入对于经济学细枝末节的研究,反倒忽视了这两条基本原理对于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就如同人们在同时容易赞叹一棵果树的茂密和 果实的丰盛,反倒忘记了整棵树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因为有了树根和树干的支撑。 在我看来"分工" 和 "看不见的手"就是经济学这棵大树的树枝和树干。

《国富论》(英文名:the wealth of nations)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时叫做《原富》,其主旨是讨论一个国家的财富的究竟产生自哪里? 亚当·斯密 认为了,"分工" 和 "看不见的手"都是促进一个国家财富增长的重要原因。"分工"能否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并不难理解。因为分工能够促进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世界上越是"分工"繁复的地区,往往也越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看不见的手"能促进经济繁荣,应该作何理解呢?

其实 "看不见的手"是一条更为根本的促进财富增长 和 经济繁荣的原理。它的主旨说来非常简单:保障经济活动参与者自由、自发、自愿地去参与经济活动,而不要对其进行 "不必要的"外在干预——是保证一国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

亚当·斯密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饮食,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都是处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看不见的手":屠户、面包师和 酿酒师 努力为我们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同情我们,也不是因为有一个凌驾于他们之上的"管理机构"命令他们必须这样做,而是他们为了谋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自愿、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禀赋、才能和 愿望参与到各自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当中。

亚当·斯密和其它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促使一个经济体繁荣 同时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保证经济体内的个体享有"自愿"、"自发"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自由",并且不受外在与其"自主意志"相违背的强制力的影响,只有这样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分配才是最合理的,其效率和效果也才是最优的。正式由于对"自由"作为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的重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开创出的经济学也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受到了当时英国王室和社会的重视,在英国、荷兰等一些"海洋型"西方国家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实施。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工业革命和各种新兴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 金融创新 发端于英国的重要原因。

除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亚当·斯密的时代还有一种经济学理论和思潮很流行: 重商主义。与强调保证参与者的"自由"不同,重商主义认为经济强大的关键在于必须利用"有形的手"——国家/政府的强制力,或者强制力的种种形式(比如政策、法规、行政命令 等)来"有目的地"主导、计划、执行、监控、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实现一个"预先"规划好的经济繁荣的目的。可以看出与"自由主义经济学"相比,"重商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活动要由一个"主导力量"或者"中央机构"来规制的经济运行,而不是依靠众多的经济活动参与者本身"自愿"、"自发"地、看似毫无规划 和 目的地去发展经济。

那么到底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更合理和有效?还是"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更为合理和有效呢?其实答案早已明了。在现代社会中由"自由主义经济学"演变而来的"市场经济理论"早已被证明比由"重商主义"演变而来的"计划经济理论"更为合理和有效,并且得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认可和接受。但是为了"求甚解"我们还必须在问一句:为什么?

1

而经济体内部交易的活跃程度则依赖于交易主体对于各种与交易相关的"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例如如果一个面包师要想尽可能多地达成交易——卖出更多的面包,那么他就必须熟悉和掌握与"卖面包"相关的各种知识:如何选择原材料、应该如何制作面包、如何包装、店面选址、宣传策略、顾客偏好……只有一个面包师掌握了足够多的关于"卖面包"的知识之后,他才可能卖出跟多的面包。同理一个经济体当中任何一种交易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交易者必须尽可能掌握与交易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多地达成此类交易。所以从宏观上看,一个经济体交易活跃的前提条件是——经济体内必须具有足够多和丰富的"知识"被交易者所掌握和运用。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仅仅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存在的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它同时也包括各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甚至是"不可言说"的对与交易相关各种"隐性知识":理解、感悟和 经验(比如一个面包师对于烤面包火候的掌握)。不难理解除了各类"显性知识", 各种"隐性知识"对于经济体交易的活跃程度 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析了"知识"与交易活跃程度 以及 经济繁荣程度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自由主义经济学"(计划经济)要优于"重商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了。因为要促成经济繁荣(交易活跃),一个经济体必须先要有"巨量"的知识体系的存在和运用,由于这个知识体系的庞大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因为外界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庞大和多变)乃至各种"隐性知识"的存在,因此与能够保证个体"自由"参与经济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和运用各种知识的"市场经济"相比,限制个体参与经济活动自由,依赖"中央管理机构"中的少数人(要知道这些管理机构也是由"人"组成,他们的学习和认识能力与其他人别无二致)来主导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人为地)抑制了知识体系的发展 和 运行,因此相对而言其无法促成交易的活跃和经济的繁荣。

《当兵走阿里》读后感2600字


《当兵走阿里》读后感2600字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四的学长们在一纸调令到来后背起背囊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看着调令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名,忽然阿里这个略显熟悉的名字突兀的挤进了我的视线。细细的搜索着自己的记忆,我终于把这本正在我脑海深处某个角落里慢慢发霉的书翻了出来--《当兵走阿里》,一本记载了高原官兵音容笑貌的书。
翻开书的第一页,以雪山为背景的纸上印着一排有一排名字:2011年3月11日,驻阿里某部主任耿显峰归队途中遭遇车祸牺牲,23岁;2012年8月22日,陕西省援藏干部张宁,不幸心脏病突发死亡,44岁这一个又一个牺牲的军人,大的44岁,年轻的只有20岁。他们的生命都永远的随着雪山上的冰雪凝固在了阿里这片圣洁而又严酷的土地上。医学上把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方称为高原,而把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生命的禁区,因为这里不适合任何生命的存在,而阿里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死亡在我们眼中似乎是一个很陌生很遥远的字眼,但在这里却是一个极为稀松平常的词汇。带来死亡的可能是那千山万壑中的一次车祸,可能是一次灾害意外,可能是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甚至可能是毫无征兆的突然猝死,死亡距离驻守在这里的高原官兵是如此之近。自从国境线从这里划过的那一刻起,戍边的历史,就是由鲜血和生命浇筑而成。跟随着作者的足迹行走在天界,和她一起体会着神仙湾的恍惚,搓板路的颠簸,还有死人沟的阴森,一路走来,才能体会什么叫与死亡同行。然而真正的震撼,却来自于喀喇昆仑山口的那个触目惊心的颅骨界桩,他静静的矗立在茫茫雪原上,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那一个又一个定格在雪域高原上的鲜活生命的故事。
忘不了,高原战士暗红色的高原脸;忘不了,战士们咧嘴一笑时从干裂的嘴唇上汩汩而出的紫黑色鲜血;更忘不了,作者那只承载着牵挂、亲情和伤痛的红色帆布旅行箱。每当这个红色的旅行箱出现的时候,便代表这又一次的分别。边防军人的职业注定了他们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一次又一次的分别使他们在父母眼中的形象逐渐化为那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也最终变为那一抹军装绿和那个代表着别离的旅行箱。看到作者笔下那个见到男军人就叫爸爸,看到女军人就叫妈妈,独自一人在深夜无助的哭泣的孩子,行李箱上本应代表温暖的红色在那一瞬间变得如同鲜血一般冰冷刺目。大都市之中那些娇贵的能彰显身份的名贵箱包无法随着卡车在高原的乱石上颠簸,是一个个皮实的军用旅行箱在高原上不停的摔打、拖行才换来了那些名贵箱包在城市中安然前行的机会。在祖国光鲜亮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能在世界人民面前挺直了腰杆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有那么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奉献着。戍守边疆,保家卫国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一种深深根植于他们灵魂深处的信念。如若山河破碎风飘絮,又要有多少人身世沉浮雨打萍?
边防的历史,是用军人的血肉书写的,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用他们的生命谱写出一篇无言的史诗,看看康西瓦烈士陵园里一排又一排烈士的墓碑整齐的排列在荒芜的土地上,如同他们生前等待检阅时一样庄严肃穆。灰色的石板上刻着烈士的名字,让人看一眼就不禁心生敬意。但是更多的墓碑上却仅仅用苍白的笔触写着无名氏三个字。这是真正的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烈士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甚至连一个可供人回忆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只有一个灰突突的墓碑默默的矗立在这里,提醒着人们有一位忠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这里长眠。他们留在了这里,留在了他们付出汗水、付出鲜血,并最终付出生命的地方。(读后感)
在一次听高原边防同志做的报告时,我知道了进驻生命禁区的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鼓励大家多吃饭补充体力,规定吃一个馒头表扬,吃两个馒头嘉奖,吃三个馒头立功。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个笑话,有人会说: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每人每天都会立功受奖?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身临其境的话,你将再也无法把这条规定当做笑话看待。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会使你的胃强烈的抵制任何吃下去的东西。于是干部们以身作则,拉起骨干和党员做榜样,带头强行往肚子里边塞吃的东西。吃不下去就硬吞,吃了吐,吐了再吃,竭尽所能也没能往肚子里塞多少食物。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大小伙子,这点食物根本无法维持他们日常的身体消耗。在高原的环境之下,即使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身体的消耗都相当于平原地区快步走时的消耗。更何况边防战士们每天还要站岗、巡逻、架设光缆,甚至到离营区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去搞工程建设。那时只有官兵心中坚定的信仰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支持着这群钢铁战士。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在遥远的世界之巅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行走在阿里的高原上,呼吸着那久违的没有污染的纯净空气,心灵也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一般。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造成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可悲情形。相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由于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利益的纷争,保持的那份淳朴让人感动。他们的眼睛仿佛高原的天空一样清澈,那不掺杂任何一点私欲和阴谋的微笑能瞬间瓦解你所有的提防与戒备,戍边军人接触最多的人除了战友之外就是游走于高原之上的牧民了。记得书中描写:有一次执行任务的官兵被洪水围困,迫不得已到附近牧民的家中求助。一位老人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后来官兵们却发现,老人把最好最新鲜的羊肉拿出来招待战士们,自己却在吃发霉长毛的羊腿。牧民是戍边官兵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热情与坦诚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军民鱼水一家亲。可以说戍边官兵能在如此艰苦的高原上坚持下来,牧民们的支持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是这份淳朴、这份坦然的付出,在一些人眼里却变成了物质和愚昧的象征。我猛然意识到在现在这个充斥着物质利益的社会之中,真正毫无所求的付出离我们已经太远太远了。人们甚至已经无法用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付出。看着戍边军人与牧民之间和谐融洽的军民关系,我不禁想到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诋毁军人的丑恶嘴脸。这些人垂涎于军人的高大形象与福利待遇,便在网络上大放阙词,却没看见一个军人挺拔的身姿背后的付出与牺牲、辛酸与无奈。
人的一生本就是变化无常的,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要走的那一条路,或是简单悠闲,或是高傲华丽。而在所有的选择当中,我认为那些扎根于高原之上的戍边军人的选择,则是最有意义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便是盛开在高原边陲最美丽的格桑花,让我向你们献上最庄严的军礼。当一个国家的人失去了为国付出牺牲的心之后,这个民族是绝对没有希望崛起的。正因为戍边军人的奉献,才会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得以梦圆!

中国政治生态中的阴与阳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中国正直生态中的阴与阳——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500字

中国的正直生态涉及的方面太多,有很多相关的书籍描述,我在这里就简单阐述一下其中的“阴阳”之道,当然是个人浅显的理解,必有很多不成熟的观点。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以我个人的理解,“阴”代表不能对外界所公开的、不光明正大的状态,“阳”与“阴”相反,代表那些公之于众的、对外宣扬的状态,简单来说阴阳即善恶!作者在本书中多次提到,中国古代官僚存在“阴阳”双重性格,即一方面以儒家思想所标榜的仁义道德作为自己做官的宗旨,大肆宣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而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另一方面却在背地里追名逐利、滥用职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己主义者。

作者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很多官员向皇上直言进谏,大骂皇上昏庸无道,在我们看来这个大臣太有勇气了,冒着掉脑袋、诛九族的危险指责当朝天子,真的由衷地佩服。但作者却说很多诤谏者并非正直尽忠,而是出于自私自利,“这些人把正直当做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这就是所谓的“沽名卖直”。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等有趣的事情,在现代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为了流芳百世的名誉,竟不惜以个人及家族的生命为代价。

我们熟悉的几位明代大臣,无不包含这两种性格。张居正是典型的表里不一的官员,表面上要厉行节俭,被抄家之后才发现他的生活作风是多么地奢华,为自己建造一座官邸就花了上百万两银子!申时行深谙官场之道,所以被批评为一个两面派、和事佬,这种官场的“老油条”现在也不胜枚举。就连我们非常敬重的戚继光也不例外,除了民族英雄的光环外,他背后的正直手段也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我觉得最不明显的就是海瑞了,他一向讨厌这种双重性格,所以严以律己,是一个真正单重性格的理想主义者,但在那个时代不会包容一个这样纯粹的人,所以他被认为是一个疯子。

“阴”、“阳”双重性格,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世界各国、各个时代都存在这种现象。官场如此,其他行业亦如此,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某一个单位的A部门的小李获得了一次销售大赛的冠军,为了表示祝贺,A部门全体领导要为小李举行一次隆重的庆功宴,并邀请了这个单位的大领导莅临指导,这让初入职场的小李很惊讶,没想到自己获得一项荣誉领导们这么重视和关心,心里真是倍感荣幸。宴会上,气氛并没有小李想象的那么轻松,单位的大领导坐在最上座,部门的领导两边对称而坐,而主角小李却被挤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首先是各位领导致辞敬酒,当然还是从单位领导那里开始,前几位领导基本都是祝贺小李获得了冠军,部门领导则着重感谢单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而越往下小李越觉得话锋不对,祝贺、感谢的话简单两句总结后,便开始了“诉苦”:部门的几位管理人员向单位领导抱怨本部门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资金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希望单位能够给予更多地关怀;近期本部门其他几位同事也参加了类似的比赛,希望领导能够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以小李拿到冠军为契机,能否向单位申请一笔技术创新的资金......然后部门最大的领导开始向单位领导详细阐述具体的情况,单位领导全程以笑脸相对,在这么多人面前只好做出简单地口头承诺。终于等到小李发表获奖感言了,他把之前背的稿子流利地说了出来,首先当然是感谢单位、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其次感谢身边同事的指导......而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却没有提及,最后部门领导说了一句“小李讲的好啊!”,全体成员鼓掌祝贺。小李终于知道,此次的庆功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为自己庆功之名,来表达部门各项利益之实。这种类似于酒桌上的谈判,很好地体现了其中的“阴”与“阳”。

归根结底,是中国传统上习惯用道德代替法律。“阳”是美德的一面,“阴”是丑陋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性善论”,提倡用道德教化丑恶,让“阳”占据主旋律,乃至代替“阴”。现实中却没有那么理想的结果,即使道德再高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内心的“阴”,两者是相生相克的矛盾体。所以就需要一个外物来继续制约“阴”,这就是法律,法律的产生是解决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法律应该优先于道德的,这在今天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者颠倒,重视道德的培养,而忽视法律的程序。作者:吴老师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