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十年未锁的门读后感 > 地图 > 十年未锁的门读后感

十年未锁的门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45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震惊与钦佩

--------读十年徒步中国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十年徒步中国,读完此书,我对作者感到了无比的钦佩,。书中讲了雷殿生,也就是本书的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准备,十年的时间徒步走完了整个大中国她有着人的血肉却有着铁铸的意他想过退缩,却依然但依然坚持了下来。

读《十年徒步中国》,感受着作者经历的那些生与死的考验,跟着作者一起感受着人间最平凡而沉重的真情,我无数次潸然落泪。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作者却选择了用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来完成一个别人都不认可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面对别人的质疑,能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坚持下去的人又有多少呢!雷殿生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就是因为他有恒心,有坚强的意志,有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智慧才能徒步走整个中国。

但是如果他没有恒心,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会怎样呢?他可能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也可能怕苦怕累,完成不了这项壮举。

看完这本书使我想起了自己,我总是没有恒心,做什么事做到一半就不想做了,于是我只会一点点,就能我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做事懒散,随便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不做了,我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什么家务都不想干。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无比的钦佩和震惊,让我们向作者学习这种坚强的品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一)

十年艰辛,百味杂陈。这样一句话很好地表达了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同时也涵盖了雷殿生十年徒步的艰辛历程。

原本的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梦想给了前进的动力。当生活的安逸不能让他感受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时,他勇敢地选择了去闯去拼。

十年的旅途可以用他所说的话来概括:我所到的陆地最南端在海南省的天涯海角,那是2000年3月25日;最西端是新疆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的国界线,时间是2002年9月14日,在那里我领略了中国境内最后一缕阳光的落下;最北端是在中俄边界的漠河县北极村,气温低到零下五十多度,于2005年的1月14日到达;最东端是乌苏镇,此时此刻,我正站在这里,见证中国第一缕阳光的升起

一幅幅美丽的景象从我们眼前掠过,但我们又何曾知道那美丽之后包含的汗水啊!他曾一天徒步走了86公里,时长为18小时。说实话,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旅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让我震撼,让我折服!

他选择的这条路,遍布荆棘。在这十年的旅途中,他数次险些丧命。

蛇口脱险、智斗狼群、芦苇荡遇险,甚至是差点付出截肢的代价。作为旁观者的我,深深地敬佩着他的坚持。这一次次的遇险从未磨灭他继续前行的决心,他坚定地敞开自己的步伐向前迈进,披荆斩棘,坚定前行。

随着他一路的步伐,我也领略了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冷。

在这一路上,有的人素不相识、萍水相逢却真心相待。路上对他嘘寒问暖,给他提供帮助的人多不胜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温暖了雷的心,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更是温暖了这个世界。

但是,也有的人以冷眼旁观、恶言相对。看完雷在河北西地乡的遭遇,我与他一样,心头燃起怒火。当他想到对方的店里买一瓶矿泉水时,不料无故地被对方羞辱,甚至聚众伤人。在这些年里,他其实也没少受到侮辱与嘲讽,他很明白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不寻常的路,而在他眼中,正是这一切的挫折和磨难给予了他前进的动力,刺激着他勇往直前。

当我结束十年徒步时,虽然孑然一身,但内心却是充实的,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敢问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我们到底为那逐渐流逝的时间做了些什么。看完《十年徒步中国》,我理解了梦想与信念的重要性。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握住时光的摆针,正如雷一样,不因眼前的美景而稍作停留,而是坚定梦想,不懈地前行。

一个人,一件事往往能改变一个人。雷殿生遇上了这样的人与事,他顿悟了自己人生意义何在,于是他创造的属于他自己的奇迹。而他也感染了我和我们,让我们坚定了梦想,让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无限的动力!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二)

当我看到这本书时,不禁有些吃惊,十年徒步中国,十年,徒步,中国,漫长的时间,用走路的方法来丈量中国。

可是在我翻开它后,才知道这不仅仅是十年

1987年徐霞客的邮票发行后,本书记者雷殿生萌生了当一名徒步旅行家的梦想,1989年1998年这段时间,从积累知识到心理准备,从查阅资料到设计路线,勇敢的雷殿生为徒步中国默默地筹备了十年。

1998年,雷殿生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他打算用十年的时间走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用双脚对中华子孙的神舟土地丈量。在途中他领略了华夏历史的厚重,山河的壮美,人间的冷暖﹑民族的多样,自然的灵性

一切的一切犹如清澈的泉水,洗涤着我们的灵魂,丰富着我们的理想。十年来他先后穿烂了92双鞋,走掉了19个脚趾甲,双脚打起200多个水泡和血泡;遭遇19次抢劫,九死一生,历经泥石流﹑雪崩﹑沙尘暴和龙卷风,数次险些丧命,探秘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罗霄山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夜宿阿里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血和尿求生十年艰辛,百味杂陈。

我想,这也或许是雷殿生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最宝贵的财富吧。在这十年中,他学会了坚强、勇敢、博爱、无私,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雷殿生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却愈挫愈勇,靠着坚毅的精神,去追逐遥远的梦,真是中华民族骄傲,时代励志楷模。

雷殿生,你虽然身为血肉之躯,但有着与众不同的顽强精神,用自己的灵魂和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一步一个脚印,十年独步神州,哎,即便梦想是片充满荆棘的处女地,也阻挡不了真正有梦想的人前行的步伐,这是要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的呀!真是令人震撼,让我折服。

雷叔叔,谢谢你教会了我坚强,您足行的背影永远是我仰望的梦想!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三)

徒步中国,是我刚刚读完的一本书籍,这是一本旅游记录的书籍,对于习惯旅游的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我读过两本外国人写的中国游记,一本是美国记者何伟的《寻路中国》,一本是德国留学生雷克的《徒步中国》。如果说《寻路中国》是一幅描绘中国社会变迁的画卷,那么,《徒步中国》则是一段关于人生经历的小插曲。

我不知道雷殿生是否有宗教信仰,但他绝对是个虔诚的信徒。

雷殿生徒步中国十年的历程饱含辛酸,多次遇到了生命和生存危机。但我认为他是幸福的,我感觉他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包含着人类崇高的精神、有着信仰、有着独特的人格、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诠释。皖峰方丈对雷殿生说走路也是一种修行当一个人把生活与个人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你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圣徒,内心必然存在对心中殿堂的虔诚。

都市的浮华,平淡平静的生活,伴随着岁月的老去,留不下时间的沉淀,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雷克选择了徒步,(.org)尽管路途有不可预知的艰难与危险,尽管亲人朋友反对。

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顺其自然。有一种生活叫经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爱与被爱,还有大自然最原始的朴实与荣华,经历了,体验了,你才发现你找到了生命的智慧与真谛,你才觉得你的生命扎了根会生长出蓬勃活力,得了才知道珍惜。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脑海中闪动着这样一个画面,雷殿生背着旅行包,行走在路上。而在我脑海中还一直闪动的一句话信仰和生命的别样风采。我看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人格,这一路包含着个人的辛酸,可他在通往心中殿堂的朝圣路上总能以超我的方式看待人间的冷暖,将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转变为心灵的财富,这绝对是充满了崇高和有意义的生活。

真的如倪萍所说看看人家雷殿生的活法,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了。是啊,任何一个将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动的人都是幸福的。我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能多抽出时间旅游,感受一下自然美景和文化,然后将感想写下来。我知道在旅游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些你所要旅游地点的文化,这样你会更多的将自己和这里融合在一起,你就可以与这里进行一种沉默的交流。当然,任何一个在自己心中的殿堂行走的人都是幸福的。

在没有人的野外,脱光所有的束缚,无须任何想象,任何画面,任何渴念,任何愿求,也并非为了寻找那随后而来的一刻清醒。山谷和我,无旁人打扰。天暖,日明,空气中漫着杏和桃的香气。我把自己投入这个世界中,睡去了。《寻路中国》带给了我思考,《徒步中国》传递给我的则是田野式的体验,可能是长期生活在都市为人情世故所困的缘由,我向往着这份自然与超脱。

读十年徒步中国后感


读十年徒步中国后感

《十年徒步中国》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内容有多精彩,文字有多丰富,语言有多华丽,仅仅是因为,雷殿生的精神感染了我。

雷殿生,用十年的时间准备,再用十年的时间执行,完成了个人徒步中国之旅,行走81000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打破了徒步行走世界记录。

雷殿生为什么能够成功?

我认为有几点:

一、他有简单明了的梦想(目标)。

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雷殿生的梦想仅仅缘于对大自然的向往,仅仅是“通过行万里路来丰富我的人生旅程”。他的梦想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因为他不是口头上说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凭空臆想的,更不是闲暇时的幻想。他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的梦想。他的梦想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不仅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

二、他有详细周全的计划。

从萌生徒步中国的梦想开始,雷殿生便着手准备他的这一行程。从经费的积攒、到身体的锻炼、到知识的积累、到路线的确定,再到后来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证明以及为了顺利完成徒步计划而进行的阑尾炎的切除等等,他的计划详细而周全。而正是这样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使得他在后来的徒步过程中能够有足够强健的体魄在8万多公里的途中抵抗病痛、抵御风沙、抗争饥寒;有足够丰富的知识来应对巨蟒的袭击、野狼群的围攻、沙漠过夜等各种生死考验。可以说,如果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他的十年徒步中国的梦想,可能像多数人的梦想一样,仅仅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三、他有坚定执着的毅力。

出发第一天双脚就磨出很多水泡、在黄河壶口瀑布滑落差点跌入水流湍急的50米深谷、语言不通差点死在老人刀下……每一天的徒步,都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可这些从来没有让他退怯,相反,正是这些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次又一次地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的灵魂得到升华。十年风雨行,雷殿生先后走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 遭遇19次抢劫;他探密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罗霄山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血和尿求生……一路艰辛,他却从未停顿,执着坚毅,实现了用步履铸人生的伟大壮举!

回想自己匆匆走过的**年,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些梦想,很多却成了梦。是因为这些梦想不切实际?不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因为梦想不够坚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勤于想,而怠于行。

目标——行动——坚持,成就了雷殿生梦想的实现。

世事难,难的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有了想法不去行动,或者行动了遇到小小困难就“知难而退”。我们真应该学学雷殿生,特别是他那股持之以恒、不惧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十年徒步中国》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书的内容既惊险又刺激。我看着书,就像看了一部历险记,又像看了一部风光大片,还像看了一部漫长的纪录片。

这是一本传记,写了作者雷殿生三在1987年,因为受到徐霞客事迹的影响,萌生了要成为一名徒步旅行家的梦想。经过他十多年的准备,他成功地用十年徒步走遍了中国,去了壶口瀑布、柴达木戈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对他的经历感到既惊叹又敬佩。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雷殿生在西藏阿里无人区夜战狼群的经历。2002年7月12日,雷殿生行进在一个荒凉的丘陵地带,到了傍晚,他找了一处背靠山崖的开阔地之起了帐篷。到了深夜,雷殿生发现狼群来了,大约有二十匹,他把帐篷拉开一条小缝,然后把点燃的鞭炮扔了出去,但鞭炮声一停,狼群又围过来了。读到此处,我想: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呢?没什么办法。他死定了!没想到,雷殿生灵机一动,想到狼群怕火,于是把自己的衣服都脱掉,把衣服点燃后扔出去,再拼命地喷杀虫剂。我还以为雷殿生肯定保不住小命呢!幸亏他十分冷静地想到了办法,顺利脱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奇美。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我也想像作者一样去全中国游历一番,亲身体会其中的惊险和乐趣。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难而进,而且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

我不知道雷殿生是否有宗教信仰,但他绝对是个虔诚的信徒。

我也从没有进过贫瘠的山区,不知道那里的孩子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在简陋的草屋内,没有笔和纸,当雷殿生分给他们一些笔,又将新买的笔记本撕开分给他们时,孩子们多么的开心,当你想一想那些过着不愁吃穿还不满足的孩子时,想一想在学校里整天无所事事的学生时,确实感觉山区里孩子的愿望卑微的让人心酸。

当雷殿生看到一个藏族男孩脸部受伤流脓后,由于附近没有医院,孩子的伤口只能等待自然痊愈时,他亲手给孩子包扎了伤口,还留下了后续所需药物。确实,付出就是一种收获,当你将关怀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你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当然,雷殿生徒步中国十年的历程饱含辛酸,多次遇到了生命和生存危机。但我认为他是幸福的,我感觉他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包含着人类崇高的精神、有着信仰、有着独特的人格、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诠释。皖峰方丈对雷殿生说“走路也是一种修行”当一个人把生活与个人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你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圣徒,内心必然存在对心中殿堂的虔诚。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脑海中闪动着这样一个画面,雷殿生背着旅行包,行走在路上。而在我脑海中还一直闪动的一句话“信仰和生命的别样风采”。我看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人格,这一路包含着个人的辛酸,可他在通往心中殿堂的朝圣路上总能以超我的方式看待人间的冷暖,将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转变为心灵的财富,这绝对是充满了崇高和有意义的生活。

真的如倪萍所说“看看人家雷殿生的活法,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了”。是啊,任何一个将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动的人都是幸福的。我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能多抽出时间旅游,感受一下自然美景和文化,然后将感想写下来。我知道在旅游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些你所要旅游地点的文化,这样你会更多的将自己和这里融合在一起,你就可以与这里进行一种沉默的交流。当然,任何一个在自己心中的殿堂行走的人都是幸福的。

背包十年读后感900字:背包十年读后感


《背包十年》是网络上比较盛行的一本游记,说是游记却更多记载的是作者小鹏的成长轨迹。学生时代无惧无畏、因公旅行的束手束脚、放弃工作一无所有的流浪、直至拨云见日成为职业旅行者。称得上是一本中国版的心灵鸡汤,尤其是后半本,当走出困境重见彩虹的时候,遍地都是阳光的兴奋和喜悦无可比拟。令人有一种也想抛开一切去追逐梦想的冲动,很值得一看。

全书被作者分为三部分,背包行天下、艰难的旅行路、看见自己的彩虹。100个故事串联起小鹏的成长历程。学生时代的稚嫩而又无所畏惧,就像一束阳光,试图穿透一切阴影。街头露宿、裸体搜身、抢劫。旅行中的艰苦对于作者来说都是兴奋的。正如小鹏自己所说向来对没经历过的事情抱有极大热情回国后,从漓江的悠闲安逸到北京忙碌的小白领,甚至当街乞讨。高原反应中的九死一生,亲人的不支持。所处的心境已无法与之前的欧洲之行相媲美。看着逐渐迷失自我的作者,不经令人感慨,此子真是为流浪而生。直至07年的破釜沉舟之旅,梦想最后照进现实。旅行,写作,拍照,再次旅行成为了生活。

看着小鹏随心所欲地行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或是停下来融入那个世界,陌生而又新奇;或是如同翻书般匆匆而去,只留印象不留脚印。那绝对自由闯荡对于我们这群整日坐在写字楼里的房奴、车奴、孩子奴来说,只可仰慕欣赏,却无法追随。毕竟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背负的职责不允许如此放荡不羁。但至少能够跟随作者的图片和文字一齐放逐心灵,暂时抛下一切羁绊。简单与自由同义。大多数人,一向在做加法,积累了很多,想要放下时,发现自己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想跳已经没有力气。而我因为没有负担,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这就是他最终能见到彩虹的原因吧。然而没有负担这四个字对于我,只能一笑了之。或许再过10年,小鹏也会有同样的羁绊,毕竟只要是人就摆脱不了社会的游戏规则。但至少他疯狂过,自由过,实现过自己的梦想。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并非我们的生活平淡乏味,而是我们并不足够勇敢,所谓勇敢,就是你有实现你梦想的行动,比如,收拾行囊,上路,去你梦想去的地方,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只在于我们想不想放下,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人生好处都不同,好好作好自己,不要后悔!让懂我的人更懂我,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会给你们真诚的微笑,因为我想感谢每一个生命中的邂逅,如此精彩感动,如此值得珍惜!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而活,为自己而活!最后,还是用小鹏选的百老汇的歌曲《追梦无悔》来结束这篇有点发神的读后感吧:Todream对抗无法打败的对手。

背包十年读后感作文900字:背包十年读后感


经过一夜的颠簸,从北京西九龙的T97次列车已经进入广东境内,我在沉沉的睡梦中醒来,青色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池塘,翠色欲滴的树木从车窗外缓缓地向后滑过,北方的萧瑟苍茫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视线回到手中书籍的插图,一个赤裸的小女孩手持一朵白色的莲花欢快地奔跑。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是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小鹏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撰写的,此书详细记述了小鹏自2001年至2010年在世界各地的旅行经历及所遇所感的人、事、物,从他细腻如诗般流畅的行文、丰富多彩的旅途经历以及纯真灵动的摄影作品中,我发现他不仅仅是位冒险、坚韧的职业旅行家,内心更是一个怀有无限好奇、时刻发掘真、善、美的儿童,他拥有着矢志不移的信仰旅行,并将之抒写为常人难以涉足而自己乐此不疲的事业。

跟随着小鹏独特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我驻足巴赛罗那的圣家堂被建筑家高迪的雄厚伟力所震撼,我透过梵高斑斓的色彩体会到他沉迷创作时的单纯快乐与现实中的苦涩孤绝,在丹麦奥登塞小城的紫墙绿顶中见证培育安徒生丰富想象力的土壤,我赞叹于自然景观的旖旎富丽,在柬埔寨吴哥窟前屏息凝神注视太阳费尽全力地把肥胖的脸庞从嶙峋塔峰后挪出,聆听众人向自然致敬的掌声澎湃。

在小鹏的旅程中,一些善良、真诚的异国异地的陌生人搭手相助,成为旅程中最温情的旋律。例如尼泊尔人金卓热情好客,不但带小鹏参观加德满都的特色景点,而且还带她拜见母亲、女友,并赠送小鹏两枚尼泊尔古钱币,短暂的邂逅,他们超越了国别,超越了宗教与制度的芥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还有免费开车相送的法国老太太等。在旅行中,LOVEISACIRCLE,小鹏得到过很多人的无私帮忙,他也让爱成为一种不断循环的能量,发现爱,并传递爱。这也是读这本书教给大家的礼物吧。

旅途中跋山涉水,不免遭遇自然、环境、人为等突发状况,旅途也成为危险的代名词。《今夜会不会再也醒不来》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状态。在青海海拔5000多米的雁石坪过夜,小鹏因高原反应缺氧严重而心生恐惧,担心像以前的背包客一样命丧如此。身体本能的坚韧让他迎来了第二天的曙光,他的经历不时牵扯着我的神经,即因旅途中的丰富多彩、奇闻易趣而笑也因旅行的艰辛热泪盈眶。

这本书,不但能够学习借鉴到如何成为一个职业点的背包客,还能学习到如何将旅行经历经过分析整理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游记形式记载下来。

读读《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重拾因日常生活琐事而压抑下来的远行梦想,给自己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去旅行吧!

相信《《十年徒步中国》读后感45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十年未锁的门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