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妞妞有感2000字 > 地图 > 读妞妞有感2000字

读妞妞有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聆听智者的声音_读博文有感20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聆听智者的声音_读博文有感2000字”,感谢您的参阅。

我并不是孩子们的老师,反而我觉得他们是我的老师。

----杨永旭(1)

我打开电脑,又一次看了杨永旭的支教博文《香楠,沉甸甸的感动》。此时已经深夜,一篇博文,一杯茗茶,足以抵御那初春夜晚的寒冷。

聆听智者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头浏览一遍博文,我发现,智者并不一定是名人,他可以是杨永旭,也可以是那群如天使的孩子们。

随着博文的陆续更新至结束,他的支教也已经结束。在他的最后一篇博文中,他只写了一句香楠支教已经结束。读不出情感,看不透想法。读起来,只有一种无奈萦纡心头。翻看起一张又一张的照片,短短21天,令这群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在大山深处,在那个美丽的香楠,完成了寻梦已久的夙愿。短短的21天,他们满载而归。但我想,他们也带回一种思念。

曾经在博客上看到过香楠支教的博文,每一篇博文里都凝聚了他们对香楠那个地方以及对孩子们深深的感情。其实当时并不能理解,也不能体会到那种感情,还以为那只是他们矫揉造作的文字。支教才21天,哪有那么深的感情?后来,也就是在看完这篇文章不久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趁着一个小短假,我来到了香楠。这里,环境比我想象的要恶劣。悬崖陡峭,绿色的植物攀附在山体上,整座山形成一个圈,像是要阻断这里与外界的一切沟通。冷得直逼人。来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我听到了一群孩子的欢呼声。那群孩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龟裂的嘴唇扬起一个微妙的角度,与当空中的炽阳相照应。我一点也不敢相信这是在这个缺少水的城镇里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睛很亮,望向你时,会有一种舒缓的感觉,他们的眼,像一股奔流的清澈小溪,淙淙流过你的心头。自身体验了一天之后,我才发现,曾经的想法大错特错,亵渎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情愫。

(2)

来到香楠,在这21天的时间里,我没能教会他们多少东西,也没能让他们多做对几道题,更不要说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只有经历过才懂得,我并不是他们的老师,我觉得孩子们才是我最好的老师。

他们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博文中这些孩子身上,我才开始真正地觉悟。

他所写第一次与七个孩子谈心时的场景,我现在还能记得。当杨永旭问起他们的平时生活和一些家庭基本情况时,孩子们沉默了一阵。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都是10岁的孩子,却有着很强的生活能力,洗衣服做饭,做菜,打柴每一样活都要自己去做。

忽然想起了城里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还整天被父母捧在掌心上,或整天在父母里撒娇,吵闹着要最新最好的玩具,缠着父母帮他们去肯德基去麦当劳。

生活给了他们太多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压力,但现实就是现实,仍然会有太多的不公平。现在很多学生,以至于啃老族,平时用的都是父母的零花钱,自己从未想过要去挣几分钱,就算是在家里,那么舒适的生活,自己也没有想到要帮父母做一件事,连吃饭都要家长喊。想想不感到惭愧吗?孩子们告诉了我一件事,做什么事首先就是要告别懒惰。甚至我们班的一些学生,还要靠家长收拾书包,经常忘带作业。那这些孩子呢?长期一人在家,有谁替他们收拾呢?

聆听智者的声音,我懂得了自立与自强。

(3)

明天,我将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课。这是他在第二天的博文里写的。

本以为课堂上会非常吵闹,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照片中的孩子们都坐的工工整整,上课听讲格外认真。通过浏览一段时间的博文,感觉他们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和爱好。如果他们生活在城里,将会是一批优秀的孩子。只是由于教育和资源的不公平,将他们禁锢在了这片山里,将他们的能力封锁在了深山乡路间。我们只能看到他们打柴背柴的背影,而不是优美婀娜的舞姿,也不是一幅幅天才般的绘画,但他们没有说一声抱怨,只是用笑容去迎接每一天的朝阳。

聆听智者的声音,我学会了乐观,不为环境而抱怨。是金子放在何处总会发光。

(4)

生活在大山,却有着感恩的心,善良和淳朴是他们内心的品质。每次走在路上,看到了我们的身影,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他们都会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总会向我们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杨永旭在第12篇博文中写道。

在学生家里玩的时候,总能受到最好的款待,有时走的时候会让我们带点东西回去,几根玉米帮,几根黄瓜,丝瓜,土豆,虽然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的东西,但在香楠孩子们眼里,却包含了他们一片深情,小小心意表达着他们对我们的爱。读到这一段,我不禁想起教师节一些特殊的节日时,班里那些平时爱说话的不爱说话的,安静的调皮的,都拿着东西犹豫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叫他们进来时,把东西往我手里一塞,含混地说了几句祝福话然后就快速走掉了。

聆听智者的声音,我学会了感恩。

(5)

在这21篇博文中,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孩子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让我感动,孩子们对老师纯洁的爱更让我不肯关闭这篇博客。孩子们让我成长了不少,现在觉得哪怕是去一次肯德基,喝一杯咖啡也算是一种奢侈,也比不上那份浓浓的感恩之情。

聆听智者的声音,我懂得了如何独立,懂得了要乐观,即使你面对的是困境,也懂得了感恩之情。

夜深了,整座城市陷入沉寂,远处的霓虹灯永远不肯停歇,而我的思绪留在了那个名为香楠的小镇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聆听罗布泊的声音


罗布泊,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罗布泊,如此沉重的回忆,犹如层层逼近,逐渐蚕食罗布泊的沙砾,沉沉的,压在我的心底。千年之前,楼兰古城,何等繁华,何等壮丽。当月落黄沙下,更能听见那池底嬉戏的游鱼,透过那沉沉的黄沙,向我们,传来千古悠悠的悲歌。

罗布泊,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带给我无穷乐趣和无限辛酸的地方,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仿佛历历在目。我听着哗哗的抽水声,看着水被大量的抽走,我的心仿佛在流血。我的成长,正如罗布泊的衰亡史。我,一年一年的长大,而罗布泊却一年一年,慢慢地,变小。终于,如今,仙湖已逝,这一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百年之间,被悄然抹杀。小时候的月亮,映着罗布泊,碧影磷光,人们在湖畔轻歌曼舞,而如今,一切已然不在。

坐在河边,翻开曾经记录了罗布泊的相册,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不禁伸出手去抚摸,可再看向罗布泊时,它已经不复存在了,眼中泛起了泪花,泪悄无声息滴落在照片上,一切都不在了,不在了,不在了

人类啊,你什么时候在能真正觉悟啊,难道罗布泊的消失还不能让你们明白你们所做一切的严重后果吗?难道还要让月牙泉也和罗布泊一起消失吗?难道你们就真的要给自己再次挖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吗?

我真的希望你们真正敬畏自然,不让自己掉进自掘的陷阱之中。

读“绝代芳华”博文有感1500字


七月十二日上午十点三十三分,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的薛志芳校长(网名绝代芳华)在他的校讯通博客中撰写了一篇博文《行走,总能遭遇风景》的博文,介绍了我和他的交往历程,并着重对我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坚持写博、迅速成长、并带领学生一起读书的行为表示赞赏,来激励自己身边的同行。

读完薛校长的这篇博文,我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其实,我没有薛校长写得那么优秀,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牌的我只是在空闲的时间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处的我喜欢阅读教育名著,喜欢给自己班的学生写教育日记,喜欢上网浏览一些博友的优秀文章,喜欢登陆《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的网站静静地欣赏上面的优秀文章,也渐渐地把自己的想法输入电脑,上传博客,渐渐地,我的博文越来越多,博客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网上的博友也越来越多,我浅浅地开始融入校讯通这个成长的共同体,和博友们一起在写博的路上寻找美丽的风景。

朱永新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成长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而我建立博客两年多来,不仅阅读了《构筑合宜的大脑》、《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给教师的建议》等中外教育著作,还在自己的校讯通博客中撰写了266篇博文,其中一些博文还被团中央主管的《少年儿童研究》、省教育厅主管的《教育时报》、市教育局主管的《焦作教育研究》、《焦作新教育实验简报》采用,而且在校讯通这个专业成长的共同体中,在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校讯通第208期教师博腕儿、校讯通第六届、第七届书香班级评选启明星奖、第115期博谈客论状元文等额外的奖赏,自己的博文《让生命盈满书香》还入选河南省校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编撰的《阅读的力量》一书。

薛校长在他的博文最后写道:只要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坚持行走,总能够遭遇美丽的风景。薛校长、这篇博文、这句话像一个识别千里马的伯乐一样,给予了我极大的自信,激励着我像一个永远向前的行者,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执著前行,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去寻找更多美丽的风景

附录薛志芳校长的博文

行走,总能遭遇风景

看到了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中心小学李之梅老师在他的校讯通博客上写的《写博路上的第一个庆典写给裴璞同学的教育日记》(2012年7月11日)一文,我深受感动,颇有感慨,也很受启发。

李之梅老师虽与我只有一面之交,但我可以说我们是非常的熟悉,可谓是神教已久,我对他也是十分的关注。他对于我们的新教育往大处讲,从情怀上说,是对于我们的教育情有独钟,十分的痴迷。他带领他的学生,一个人独自的一路走来,从乡里的典型发言,到县里的经验介绍;从一篇篇博客的被,到书香班级的参与获奖;从自己的文章被《教育时报》刊登,到这篇博客里又提及的师生的作品被同时发表在市教育局教科所主办的《焦作教育研究》上,我觉得之梅老弟的路子走的很正点,步子迈得很扎实,下的功夫很深很细致,读书,写作,收集自然,收获也应该说是满满的。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他和他的孩子们的自豪!我祝贺他。

其实,可能很多人并不在意之梅的这些收获。当然,很多人未必没有像之梅老弟一样的才气。但他们之所以没有取得像之梅老弟一样的成绩和成就,我敢肯定的说,他们缺少的是像之梅老弟一样的真诚和信念和信仰和行动和努力和勤奋以及由此而诞生的智慧和进步和成长和发展。

真的,很多人看不到风景,或者说是不能看到更多更精彩的风景,到不是因为世界上没有风景,也不是他们的眼睛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去行走,或者只是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或小院子的周围转悠。他们没能走出自己的世界,他们不是真正的在做行者!

我想,似之梅老弟者:行走,总能见到风景!

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一则以祝贺之梅老师的又一收获,二则为之梅送上我真诚的喜悦,以表达我的一点惺惺相惜之情,并激励我身边所有的同行。

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心灵的旅程——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有感


读一本好书,如同在饥饿时的一顿盛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沙漠中的一滴水;读一本好书,好似在你无助时的一双援手。读书不但可以让你忘了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还会舒展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情操。

去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书。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漂亮的封面所吸引。随后,我就慢慢地开始去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柴斯特,是一只,具有音乐天赋的蟋蟀,它住在康涅狄格洲乡下的草场,可却因为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然后就被带到了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它却遇到了聪明的富翁塔克老鼠,优雅忠诚的亨利猫,同时还遇到了它的主人男孩玛利欧。柴斯特用它美妙的音乐回报了贫穷的玛利欧一家,让幸运之神笼罩着玛利欧家的报摊。可当柴斯特的事业刚刚达到顶峰的时候,它却满心失落,想念起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朋友们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被柴斯特、亨利猫、塔克老鼠它们三人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同时也为柴斯特感到高兴,因为它有一个深深地爱它、关心它的主人玛利欧。有时,我也会想:在故乡晴和的秋夜星空下,把歌儿唱给土拔鼠、雉鸡、鸭子、野兔和牛蛙听,还要用歌声止住狐狸追杀兔子的脚步。对一只蟋蟀来说,这应该比在纽约这座大城市的地铁站唱歌出名更加幸福吧。

在这本书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作文老师,我的朋友们。她们不是一直也带给我快乐吗?记得四年级,我刚转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很难融入这个班级里,整天脑子里只想着放学。所以,在期中考试时,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考了全班第二十八名。天哪!我看着那鲜红的二十八,自己吓了一跳。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断地问自己。此后我更加的自卑。班主任王老师把一切都看在了心里,耐心的找我谈心,还有意的经常提问我问题,慢慢地帮我寻找自信。而且有一天,我又交到了一个叫陈妍的好朋友,我俩无话不谈。回家吃饭时,我的嘴里从新学校怎么怎么不好,变成了新的班级怎么好,老师怎么好,陈妍怎么样。然而,命运弄人,上六年级的时候,也就是今年,校长要在学校里重新组织一个小班,是想从我们三个班里选四十名好学生进入那个班。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袋轰的一声,今年我的成绩依然不错肯定能进那个小班。不过,陈妍今年却失手了,考的非常一般,终究没有进那个重点班,在分手的那一天,我哭了,我怀念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怀念陈妍。不过,事实并没有那么坏,偶尔我们还能见到我们敬爱的王老师,见到原来的老同学,我和陈妍还是能偶尔见上几面。而且万分有幸的我在新的班级里又遇到了像王老师那般慈母式而又不失严厉的好老师,交到了像陈妍那样的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时代广场的蟋蟀》让我懂得了朋友看似平常的字眼,可里面却蕴含着情和义。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朋友,那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变成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园。

读石汉平教授博文有感1500字


下午,弟弟发给我了石教授博客链接,即时点开看了几篇,5:30同学一起去吃拉面,回来后继续拜读。很长一段时间东西了,此时自习室里很安静,恰好也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写点什么。

一、相识石教授

1.初步了解石教授。偶尔一次,有一位陌生人在人人网中加我为好友。查看资料后,得知是一位通山老乡。后来,他又把我通山广州老会QQ群,他就是我们现任的王建新会长。记得王会长,当时跟我说过两句话:一是,希望我们这些在广州读书的人能以后给留在广州发展;二是,我们这些老乡要相互帮忙。听完后,我满是激动与感动。当时,王会长介绍到在广州的通山老乡有政府公务员,中大医学博导,公司老板.....听完后,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很佩服,也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是何人?后来才知道中大医学博导就是石教授。

2.与石教授的三次接触。今年上半年的一天,突然接到姐姐从惠州打来的电话,细妹姐长了一个乳腺瘤,想在广州医院动手术,但没有熟人,希望我和弟弟能帮帮他。一下子,我震住了,第一次遇到身边的人得肿瘤,脑子里瞬间刷地把所能想到了的人都过了一遍。除了能认识几个学医学的同学外,似乎没有了。拨通细妹姐电话后,得知他在中山一院挂不到号,然后去省人民医院,挂到了号,但做B超检查要等一个星期。她是生意人,时间忙。当场我答应她,说尽可能帮她想办法。后来,弟弟找到了他同学的哥在中山医沁尿外科读博士,我想到了同学在读硕,还联系到了肿瘤医院一个老乡同学,她也答应说问问看。似乎这些都不能直接切中要害,后来想到了王会长说过的:中大医学博导。他是谁?与人素不相识。而且还是教授、博导,怎么能联系上他?联系上了,他会理我吗?...一系列的疑问在我脑中出现。但肿瘤关乎人命呀,我得帮她呀。拿起电话,求助了海宝兄和王会长。他告诉我石教授是外科,恰好与乳腺瘤相关。第一次,拿起了电话向那时还陌生的教授求助。开始,我说了几句通山话,后来用普通话交流的。他很热情,很快答应了我求助,并约好时间见面。放下电话,心里满是激动、兴奋与自豪。第二天,在石教授办公室见到了他,细妹姐的事很快得到了解决。事后,他与我、弟两人交流了一段时间,给了我们名片,还了我们的电话,希望我们在这多与人交流,多读书,走出通山大山区。这是第一次与石教授见面,他的亲切,友好,尤其他的话语让我充满感动。回校后,第一时间在QQ里写过一句话:今天总算是成功地办了一件事。虽然,以前在本科里,有过很多不同场合的经历,做过很多事,但这是第一次说自己成功地办了一件事。

第二次与石教授接触是今年暑假。亲戚腹腔长一瘤,一听到这种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教授。理所当然,又想到了石教授。事情紧急,可打了几次他的电话,都无法接通。一下子,情绪低落了很多,数小时之后,突然接到了石教授短信:什么事情?我在美国,短信联系。一股暖流遍至全身!告诉他相关情况后,他帮我们联系了余主任。第二天,我们一起找到余主任,她对病情作一简单分析,但是结果不明确。这一下子,亲戚们又不放心起来。如此大事情,一定要十分可靠。不得不,又一次向远在美国的石教授发去了求助短信。没想到的,很快地接到他的跨国电话,让把MRI结果短信发过给他。那种感动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他回国后,担任了亲戚的主刀医生,近一个月生,亲戚康复了。对他,除了敬佩之情就是感恩!事后,明显感到自己身上担子重了很多:当身边的亲人朋友有重大事情发生事,直接的经济负担,还有那必要的社会人力资源....我能帮到多少??

第三次接触是前两天,为爸妈和陈**的事。近年来,爸妈的身体出现了一毛病,每当电话中得知他或她最近身体不舒服时,心里就凉凉的,总担心怕出大毛病。研究生的经历,让我对医学的发解比以前更多、科学一些了,对病的及时治疗要重要很多。爸的肠镜检查报告和妈的B超、eCT报告是石教授亲自看的,得知没有大问题之时,心里放下了长久以来的一个重担子。陈**的是口腔科,他很快把我们联系了中大光华口腔医院的张院长。昨天晚上,送爸坐上回咸宁的火车。可以看出,爸对这一次广东之行是很满意的。心理念到,平安健康就是福呀!

二、拜读石教授博文

第一次拜读他的博文,是在老乡会博客。石汉平《火车随想》,写到了他从第一次坐火车、美国工作时坐火车、乘坐武广高铁。感情细腻,从他的火车随想,看到了他的奋斗历程,更是看出了他的爱家乡爱国之情。今天是第二次进他私人新浪博客,认真拜读了《写在感恩节之前》、《老人生病时》、《毕业寄语》、《也尽最大力度去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物理的思维,欣慰的是他们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也很高,她(他)的一句老师,你讲的我听明白了!也是对极大的鼓舞与安慰。我认可思想指导行动这句话,认为思想、价值观指导着一个人的为人做事。所以,在生活中,不去与价值观背离很大的人去交流,喜欢与价值观、思想认同度高的人交流共事;家庭里,总在做一些让大家庭和谐的事。漫漫人生路,多做好事,学会感恩,乐于助人,和善积德,不断提升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习榜样力量,做个好儿子,好朋友,好同学,将来做好丈夫,好父亲!写完了,没检查,如有错别之处,实属正常哈!跑步去了!

读“绝代芳华”博文有感:行走,总能遭遇风景


在成长的路上寻找风景

读绝代芳华博文有感

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中心小学李之梅

七月十二日上午十点三十三分,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的薛志芳校长(网名绝代芳华)在他的校讯通博客中撰写了一篇博文《行走,总能遭遇风景》的博文,介绍了我和他的交往历程,并着重对我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坚持写博、迅速成长、并带领学生一起读书的行为表示赞赏,来激励自己身边的同行。

读完薛校长的这篇博文,我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其实,我没有薛校长写得那么优秀,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牌的我只是在空闲的时间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处的我喜欢阅读教育名著,喜欢给自己班的学生写教育日记,喜欢上网浏览一些博友的优秀文章,喜欢登陆《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的网站静静地欣赏上面的优秀文章,也渐渐地把自己的想法输入电脑,上传博客,渐渐地,我的博文越来越多,博客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网上的博友也越来越多,我浅浅地开始融入校讯通这个成长的共同体,和博友们一起在写博的路上寻找美丽的风景。

朱永新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成长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而我建立博客两年多来,不仅阅读了《构筑合宜的大脑》、《静悄悄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给教师的建议》等中外教育著作,还在自己的校讯通博客中撰写了266篇博文,其中一些博文还被团中央主管的《少年儿童研究》、省教育厅主管的《教育时报》、市教育局主管的《焦作教育研究》、《焦作新教育实验简报》采用,而且在校讯通这个专业成长的共同体中,在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校讯通第208期教师博腕儿、校讯通第六届、第七届书香班级评选启明星奖、第115期博谈客论状元文等额外的奖赏,自己的博文《让生命盈满书香》还入选河南省校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编撰的《阅读的力量》一书。

薛校长在他的博文最后写道:只要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坚持行走,总能够遭遇美丽的风景。薛校长、这篇博文、这句话像一个识别千里马的伯乐一样,给予了我极大的自信,激励着我像一个永远向前的行者,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执著前行,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去寻找更多美丽的风景

附录薛志芳校长的博文

行走,总能遭遇风景

看到了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中心小学李之梅老师在他的校讯通博客上写的《写博路上的第一个庆典写给裴璞同学的教育日记》(2012年7月11日)一文,我深受感动,颇有感慨,也很受启发。

李之梅老师虽与我只有一面之交,但我可以说我们是非常的熟悉,可谓是神教已久,我对他也是十分的关注。他对于我们的新教育往大处讲,从情怀上说,是对于我们的教育情有独钟,十分的痴迷。他带领他的学生,一个人独自的一路走来,从乡里的典型发言,到县里的经验介绍;从一篇篇博客的被 ,到书香班级的参与获奖;从自己的文章被《教育时报》刊登,到这篇博客里又提及的师生的作品被同时发表在市教育局教科所主办的《焦作教育研究》上,我觉得之梅老弟的路子走的很正点,步子迈得很扎实,下的功夫很深很细致,读书,写作,收集自然,收获也应该说是满满的。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他和他的孩子们的自豪!我祝贺他。

其实,可能很多人并不在意之梅的这些收获。当然,很多人未必没有像之梅老弟一样的才气。但他们之所以没有取得像之梅老弟一样的成绩和成就,我敢肯定的说,他们缺少的是像之梅老弟一样的真诚和信念和信仰和行动和努力和勤奋以及由此而诞生的智慧和进步和成长和发展。

真的,很多人看不到风景,或者说是不能看到更多更精彩的风景,到不是因为世界上没有风景,也不是他们的眼睛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去行走,或者只是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或小院子的周围转悠。他们没能走出自己的世界,他们不是真正的在做行者!

我想,似之梅老弟者:行走,总能见到风景!

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一则以祝贺之梅老师的又一收获,二则为之梅送上我真诚的喜悦,以表达我的一点惺惺相惜之情,并激励我身边所有的同行。

相信《聆听智者的声音_读博文有感2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妞妞有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